CN211466764U -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6764U
CN211466764U CN201920664905.7U CN201920664905U CN211466764U CN 211466764 U CN211466764 U CN 211466764U CN 201920664905 U CN201920664905 U CN 201920664905U CN 211466764 U CN211466764 U CN 211466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plate frame
pressing
na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49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ing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ing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ing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ing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49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6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6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6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框钉合装置,用于钉合板框,包括板框纠正装置、板框钉合装置和板框运输装置,所述板框通过板框运输装置,依次经过板框纠正装置和板框钉合装置;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包括侧板压轮机构、底板压轮机构和第一侧压机构,所述侧板经过所述第一侧压机构,逐渐贴紧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板框钉合装置包括用于钉合板框的钉枪和用于压紧板框的第二侧压机构;沿板框运输方向,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和底板压轮机构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侧板和底板的上方,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压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侧压机构设于所述钉枪的两侧。采用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对板框进行钉合,并矫正板材在钉合过程中的翘曲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包装上,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需要用板框对其四边进行包装保护。因此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U形板框。而U形板框的制造一般需要工人将板料拼成U形,然后再进行钉合连接。故在板料拼合的过程中不仅会耗费工时而且还会耗费工人的体力,从而限制着板框的制造速度。
另一方面,对于木质板材,其一般具有一定的翘曲的程度,因此在人工进行钉合的过程中,会增大工人钉合难度,同时还会增大工人劳动量,降低板框的钉合质量和钉合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可自动对板框进行钉合,并矫正板材在钉合过程中的翘曲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框钉合装置,用于钉合板框,所述板框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包括板框纠正装置、板框钉合装置和用于运输板框的板框运输装置,所述板框通过所述板框运输装置,依次经过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和板框钉合装置;其中,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包括侧板压轮机构、底板压轮机构和用于将侧板压向底板的第一侧压机构,所述侧板经过所述第一侧压机构,逐渐贴紧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板框钉合装置包括用于钉合板框的钉枪和用于压紧板框的第二侧压机构;沿板框运输方向,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和底板压轮机构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侧板和底板的上方,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压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侧压机构设于所述钉枪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侧压机构包括设于底板两侧的侧压杆和与所述侧压杆连接第二伸缩机构,所述侧压杆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压向所述底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压杆与第二伸缩机构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块,以使两侧所述侧压杆之间的间距,沿运输方向逐渐变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压杆上设有多个导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包括凹轮组件和第一伸缩机构,所述凹轮组包括与所述侧板相对应的凹轮和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多个所述凹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凹轮设有与所述侧板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压轮机构包括滚轮和与所述滚轮连接的第三伸缩机构,所述滚轮通过所述第三伸缩机构,向所述底板提供向下的压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板框运输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板框纠正装置下方的第一运输装置和设于所述板框钉合装置下方的第二运输装置;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对板框产生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对板框产生的摩擦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板框的滚筒组和用于驱动所述滚筒组转动的传动带;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板框的运输带和用于支撑所述运输带的支撑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板框钉合装置还包括设于两侧板之间的辅助导轮机构,所述辅助导轮机构限制两侧所述侧板相向倾斜。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框钉合装置,通过设置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和底板压轮机构,可使底板和侧板在送至所述板框钉合装置前,对其在竖直方向的翘曲问题进行矫正,避免底板的侧边与侧板出现不重合,而导致钉枪的钉直接钉入底板的侧边,使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牢固。
而且所述第一侧压机构的设置,可使侧板在送至板框钉合装置前,逐渐将侧板贴紧与底板的两侧,以解决工人初始放置板料难和侧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翘曲问题。
同时所述设于钉枪两侧的第二侧压机构,能保持侧板与底板之间的贴紧状态,以保证钉枪的钉合质量,避免侧板与底板的钉合连接部位出现缝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板框纠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板框钉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和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框钉合装置,用于钉合板框9,所述板框9包括底板91和设于底板91两侧的侧板92。所述板框钉合装置包括板框纠正装置、板框钉合装置和用于运输板框的板框运输装置,所述板框9通过所述板框运输装置,依次经过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和板框钉合装置;
其中,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包括侧板压轮机构1、底板压轮机构2和用于将侧板92压向底板91的第一侧压机构3,所述侧板92经过所述第一侧压机构3,逐渐贴紧于所述底板的两侧;
所述板框钉合装置包括用于钉合板框的钉枪4和用于压紧板框的第二侧压机构5;
沿板框运输方向,所述侧板压轮机构1和底板压轮机构2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侧板92和底板92的上方,所述侧板压轮机构1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压机构3的两侧,所述第二侧压机构5设于所述钉枪4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板框运输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板框纠正装置下方的第一运输装置6和设于所述板框钉合装置下方的第二运输装置7;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滚筒组、传动带61和用于安装所述滚筒组的滚筒架62,所述传动带61贴紧于所述滚筒组的下端,通过驱动所述传动带61的回转,以带动所述滚筒组的转动。所述滚筒组由多个滚筒63组成。所述板框通过所述滚筒组移至所述第二运输装置7。所述第二运输装置7包括用于运输板框的运输带71、用于支撑所述运输带71的支撑板72和用于驱动所述运输带的转动轴73。
由于实际板材的长度有限且长短不一,因此需要在所述第一运输装置6上不断地放置板材,从而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各个板材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距。而且,板框在钉合的过程中,需要停留一定的时间,从而使得所述运输带71的传送速度小于所述传动带61的运转速度。由于所述滚筒61与板材的接触面积比运输带71与板材的接触面积小,使得所述第二运输装置7对板框产生的摩擦力远大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6对板框产生的摩擦力。故当所述运输带71的传送速度小于所述传动带61的运转速度时,在所述第一运输装置6上,板材之间的间距会慢慢缩小,直至贴紧。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出现多段分离的板框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传动带61驱动滚筒组转动的运输方式,能很好地控制滚筒组对板材的作用力,当所述滚筒组上的板材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于传动带61与滚筒组之间的静摩擦力时,传动带71与滚筒组之间会发生打滑,从而避免待钉合的板框强行推动正处于钉合状态的板框。
在板材矫正方面上,由于侧板92为竖直放置的板材,故其在水平方向的翘曲程度大,为了使侧板92能贴紧于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压机构3包括设于底板92两侧的侧压杆31和与所述侧压杆31连接第二伸缩机构32,所述侧压杆31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2压向所述底板92。
而且,所述侧压杆31与第二伸缩机构32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块33,所述角度调节块33呈三棱柱形状,通过改变两侧所述侧压杆31的安装角度,使得两侧所述侧压杆31之间的间距,沿运输方向逐渐变小。因此,所述第一测压机构3能将翘曲的侧板92逐渐贴紧于底板92的两侧,减小侧板92在矫正的过程中发生断裂的情况和方便工人放置侧板92。同时为了减小侧压杆31对侧板92的摩擦力,以保证所述侧板92可正常移动,所述侧压杆31上设有多个导轮34。
为了维持侧板92与底板92之间的贴紧状态,避免板框在钉合的过程中,侧板92与底板92之间出现间隙,沿板框的运输方向,所述钉枪4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侧压机构5,所述第二侧压机构5包括压紧杆51和与所述压紧杆51连接的第四伸缩机构52,所述压紧杆51通过所述第四伸缩机构52压紧所述板框,所述压紧杆51的设置方向与板框的移动方向平行,且所述压紧杆上设有多个压紧轮53。
为了解决所述底板92的翘曲的问题,所述底板压轮机构2包括滚轮21和与所述滚轮21连接的第三伸缩机构22,所述滚轮21通过所述第三伸缩机构22,向所述底板92提供向下的压力,以使所述底板92贴紧于所述滚筒组上。优选地,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和板框钉合装置均设有多个所述底板压轮机构。
进一步地,为了矫正所述侧板92在竖直方向上的翘曲问题,所述侧板压轮机构1包括凹轮组件11和第一伸缩机构12,所述凹轮组件11包括与所述侧板92相对应的凹轮13和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12连接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设有多个所述凹轮13。因此,所述凹轮13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机构12将侧板92压紧于所述滚筒组上。
优选地,所述板框钉合装置上也设有所述侧板压轮机构1。
而且,为了维持所述侧板92在运输过程中的竖直放置状态,所述凹轮13设有与所述侧板92相对应的凹槽15,所述侧板92的顶端插入所述凹槽15内。同时为了使侧板92可适应所述第一侧压机构3对侧板92产生的形变,所述凹槽15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92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凹槽15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所述板框钉合装置还包括设于两侧板92之间的辅助导轮机构8,所述辅助导轮机构包括辅助导轮组81,所述辅助导轮组81的宽度与所述底板92的宽度相等,以限制两侧所述侧板92相向倾斜,进而维持两侧所述侧板92的竖直放置状态。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框钉合装置,用于钉合板框,所述板框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框纠正装置、板框钉合装置和用于运输板框的板框运输装置,所述板框通过所述板框运输装置,依次经过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和板框钉合装置;
其中,所述板框纠正装置包括侧板压轮机构、底板压轮机构和用于将侧板压向底板的第一侧压机构,所述侧板经过所述第一侧压机构,逐渐贴紧于所述底板的两侧;
所述板框钉合装置包括用于钉合板框的钉枪和用于压紧板框的第二侧压机构;
沿板框运输方向,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和底板压轮机构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侧板和底板的上方,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压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侧压机构设于所述钉枪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机构包括设于底板两侧的侧压杆和与所述侧压杆连接第二伸缩机构,所述侧压杆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压向所述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杆与第二伸缩机构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块,以使两侧所述侧压杆之间的间距,沿运输方向逐渐变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杆上设有多个导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压轮机构包括凹轮组件和第一伸缩机构,所述凹轮组包括与所述侧板相对应的凹轮和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多个所述凹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轮设有与所述侧板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压轮机构包括滚轮和与所述滚轮连接的第三伸缩机构,所述滚轮通过所述第三伸缩机构,向所述底板提供向下的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运输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板框纠正装置下方的第一运输装置和设于所述板框钉合装置下方的第二运输装置;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对板框产生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对板框产生的摩擦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板框的滚筒组和用于驱动所述滚筒组转动的传动带;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板框的运输带和用于支撑所述运输带的支撑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钉合装置还包括设于两侧板之间的辅助导轮机构,所述辅助导轮机构限制两侧所述侧板相向倾斜。
CN201920664905.7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Active CN211466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4905.7U CN211466764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4905.7U CN211466764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6764U true CN211466764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4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4905.7U Active CN211466764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6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10065748A (ko) 도어패널 자동생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11466764U (zh) 一种板框钉合装置
CN210390280U (zh) 一种用于编织袋快速输送机
CN210551952U (zh) 一种护框制造系统
CN206665759U (zh) 一种自动输送过膜装置
CN211732794U (zh) 一种防止卡顿的pvc输送带
CN116461758B (zh) 一种不锈钢棒材输送机构
CN103625834B (zh) 一种双带同步夹持输送装置
CN212668266U (zh) 一种基于自动上下板机的传输调节底座
CN104400845A (zh) 板材冷压裁切组合装置
CN205471222U (zh) 板材整列设备
CN211100935U (zh) 一种全自动板材滚圆机
CN211254448U (zh) 一种纤维板堆垛装置
CN211520853U (zh) 一种用于材料输送的辅助装置
CN210285638U (zh) 一种用于推板机的滚动导向输送装置
CN210260446U (zh) 一种过胶机上料机构
CN211337492U (zh) 一种防物料掉落的传送皮带
CN206966403U (zh) 人防门框角钢端头除角装置
CN219791364U (zh) 一种木材堆叠整理码垛装置
CN110181640A (zh) 一种护框制造系统
JP2821883B2 (ja) 横型多段プレスにおける板体搬送方法及び装置
CN218538510U (zh) 一种钢质门门面辊轮式自动上料输送机
CN212503175U (zh) 一种橡胶输送带生产用防损伤型牵引机
CN211034120U (zh) 一种板料下料装置
CN219044738U (zh) 一种带有计数功能的输送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