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9662U - 开关阀 - Google Patents

开关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9662U
CN211449662U CN201921988460.4U CN201921988460U CN211449662U CN 211449662 U CN211449662 U CN 211449662U CN 201921988460 U CN201921988460 U CN 201921988460U CN 211449662 U CN211449662 U CN 211449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hole
spac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84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丸山浩一
弓指直人
吉田正文
铃木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9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96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F16K47/023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e.g. damping of the valve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0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screw-spindle
    • F16K1/04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screw-spindle with a cut-off member rigid with the spindle, e.g. mai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0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screw-spindle or internally threaded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08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screw-spindle or internally threaded actuating means the actuating element being rotatable, non-rising, and driving a non-rotatable axially-slid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构成一种即使阀芯到达工作界限也能够抑制产生冲击的开关阀。该开关阀具备:具有通过内部空间(S)相互连通的流入端口(Pa)和流出端口(Pb)的外壳(10)、通过在内部空间(S)中沿轴芯(X)进行动作而自如地切换为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阀芯(20)、以及使阀芯(20)在沿轴芯(X)的方向上进行动作的直流马达(M),并且,该开关阀具有阻尼器部(D),该阻尼器部在通过直流马达(M)的驱动力使阀芯(20)即将到达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至少一方之前降低阀芯(20)的移动速度。

Description

开关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阀芯的开关来控制流体的流动的开关阀。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作为开关阀(文献中为冷却水量控制阀),通过驱动马达来控制外壳内部的阀芯(文献中为第一滑阀)的位置,以便控制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冷却水的流动。
在该专利文献1的开关阀中,由筒状的构件构成外壳,该外壳上形成有多个端口(散热器侧通道、泵侧通道等)。另外,将阀芯移动自如地收纳在外壳的内部空间中,并使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的旋转轴的螺纹部与阀芯螺合。
由此,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力使阀芯进行动作,从而实现多个端口间的冷却水的流动的控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911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阀中,为了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作为驱动马达而使用能够控制旋转的步进马达。在使用步进马达的情况下,能够自如地改变开关阀的阀芯的开度,并且,即使在流道完全打开的打开位置和流道完全关闭的关闭位置,也无需使用止动件等便能可靠地使阀芯停止。
在此,在作为开关阀考虑到将活塞状的阀芯配置于柱体状的外壳内部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阀芯的动作速度,需要使活塞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
然而,在使用无刷DC马达这样的廉价直流马达而非步进马达的情况下,由于无法控制旋转,因此,在作为开关阀而设想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自如地切换阀芯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具备确定机械性界限的止动件等的抵接结构等,以使阀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停止。但是,例如在开关阀高速动作且到达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任一工作界限时,可以想到开关阀抵接时会产生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理由,寻求一种即使阀芯到达工作界限也能够抑制产生冲击的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开关阀的特征结构点在于,具备:外壳,形成有沿着轴芯的姿态的内部空间,并具有经由所述内部空间相互连通的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阀芯,通过沿所述轴芯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进行动作,从而自如地切换为将所述流入端口与所述流出端口之间的流体的流动阻断的关闭位置和流体能够在所述流入端口与所述流出端口之间流动的打开位置;以及直流马达,使所述阀芯在沿所述轴芯的方向上进行动作,并且,所述开关阀具有阻尼器部,所述阻尼器部在通过所述直流马达的驱动力使所述阀芯即将到达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的至少一方之前降低所述阀芯的移动速度。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通过利用直流马达的驱动力将阀芯设定于关闭位置,流入端口与流出端口之间的流体的流动被阻断。另外,通过将阀芯设定于打开位置,允许流体在流入端口与流出端口之间流动。在该结构中,由于在阀芯即将到达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任一位置之前,阻尼器部使阀芯的移动速度降低,因此,即使将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至少一方设定为阀芯的工作界限,也可以抑制阀芯到达工作界限时的冲击。
因此,构成了即使阀芯到达工作界限也能够抑制产生冲击的开关阀。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阀芯具有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流体能够流入的阀内空间,所述阀芯被构成为:在被设定为所述打开位置时,来自所述流入端口的流体经过所述内部空间中作为所述阀芯的外部的阀外空间流入所述流出端口,所述阀芯具有连通结构,所述连通结构在所述阀芯沿所述轴芯动作时减小所述阀外空间中的流体与所述阀内空间中的流体的压力差,所述阻尼器部在所述阀芯即将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之前增大所述压力差。
这样,在阀芯动作时,通过由连通结构减小阀内空间与阀外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从而实现阀芯的顺畅动作。并且,在阀芯即将到达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之前,阻尼器部增大阀内空间与阀外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因此,能够在阀芯即将到达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之前降低阀芯的动作速度。由此,即使作为阻尼器部不使用橡胶等的缓冲构件,也可以抑制阀芯到达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时的冲击。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连通结构是在所述阀芯沿所述轴芯动作时能够使流体在所述阀外空间与所述阀内空间之间流动以减小所述阀外空间与所述阀内空间的所述压力差的贯通孔,所述阻尼器部由突起构成,所述突起通过在所述阀芯即将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之前到达接近于所述贯通孔的位置,从而减少流经所述贯通孔的流体的流量。
这样,在阀芯动作时,连通孔使得流体能够在阀内空间与阀外空间之间流动,因而能够减小压力差,使阀芯顺畅地动作。并且,通过在阀芯即将到达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之前使突起接近贯通孔,从而限制贯通孔中的流体的流量,由此能够在阀芯即将到达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之前降低阀芯的动作速度。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贯通孔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突起的位置直径越小的部分,或者,所述突起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直径越小的部分。
这样,随着突起进入贯通孔的量增加,流入贯通孔的流体的流量减少,从而能够作为节流孔发挥作用,由此,随着阀芯接近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阀芯的移动速度逐渐降低,从而能够抑制阀芯的速度急剧降低。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阀芯到达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贯通孔被完全封闭。
这样,在使阀芯动作至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阀芯的阀内空间与阀外空间之间的流体的流动被完全阻断,从而能够使冲击变得极小。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壳具备与所述轴芯同轴芯的螺纹轴,所述阀芯具备与所述螺纹轴螺合的内螺纹部,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螺纹轴进行旋转,所述突起设置于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外壳的支架上。
这样,通过利用直流马达驱动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阀芯移动。另外,随着阀芯的动作,能够使设置于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外壳的支架上的突起接近贯通孔。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壳具备与所述轴芯同轴芯的螺纹轴,所述阀芯具备与所述螺纹轴螺合的内螺纹部,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螺纹轴进行旋转,所述突起设置于以能够与所述螺纹轴一体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螺纹轴中贯穿所述阀芯的外端位置处的支架上。
这样,通过利用直流马达驱动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阀芯移动。另外,随着阀芯的动作,能够使设置于被支撑在螺纹轴的外端位置的支架上的突起接近贯通孔。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贯通孔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突起的位置直径越大的部分,或者,所述突起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直径越小的部分。
这样,在例如使阀芯动作至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突起的小径部分插入贯通孔的大径部分中,允许少量流体在与阀外空间之间流动。
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阀芯在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时允许少量流体在所述贯通孔中流动。
这样,由于在阀芯到达关闭位置时贯通孔中流动的流体少,因此,能够使少量的流体在阀外空间与阀内空间之间流动。因此,在使阀芯从该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动作时,容易使流体在阀内空间与阀外空间之间流动,从而能够使阀芯快速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阀芯位于打开位置的开关阀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外壳和阀芯的部位处的横剖俯视图。
图3是表示阀芯即将打开前的时间点的第一阻尼器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阀芯位于打开位置的时间点的第一阻尼器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阀芯位于关闭位置的开关阀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端部支架和第二突起的部位处的横剖俯视图。
图7是阀芯即将关闭之前的时间点的第二阻尼器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a)的第二阻尼器部的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a)中阀芯位于关闭位置的时间点的第二阻尼器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另一实施方式(a)的圆盘状部和中间板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b)中阀芯即将关闭之前的时间点的第一阻尼器部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贯通孔(阻尼器部、连通结构)
2:第一突起(突起、阻尼器部)
4:端部支架(支架)
6:中间支架(支架)
5:第二突起(突起、阻尼器部)
10:外壳
20:阀芯
23:内螺纹部
35:螺纹轴
D:阻尼器部
D1:第一阻尼器部(阻尼器部)
D2:第二阻尼器部(阻尼器部)
M:直流马达
Pa:流入端口
Pb:流出端口
S:内部空间
T:阀内空间
U:阀外空间
X:轴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基本结构]
如图1、图5所示,开关阀V的结构包括外壳10、阀芯20以及具有直流马达M的驱动机构30。在该开关阀V中,外壳10和阀芯20可以由树脂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形成。
该开关阀V被构成为:能够将阀芯20自如地切换为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和图5所示的关闭位置,以在利用内燃机的驱动力行驶的车辆中在发动机(未图示)与散热器(未图示)之间允许作为流体的冷却水循环。
阀芯20被切换设定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任意一个位置,在使阀芯20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时,以仅使直流马达M进行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的方式设定控制形态。此外,阀芯20的开关控制根据发动机所具备的水温传感器的检测而进行。
开关阀V被构成为:外壳10具备流入端口Pa和流出端口Pb,并由驱动机构30使阀芯20沿轴芯X直线动作。此外,开关阀V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端口。
此外,在阀芯20被设定在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将流入端口Pa和流出端口Pb维持为关闭状态,在阀芯20被设定在打开位置的情况下,以使从流入端口Pa流入的冷却水从流出端口Pb流出的方式发挥功能。
在该开关阀V中,由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配置于阀芯20的工作界限处,因而具备抑制阀芯20到达工作界限(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时的冲击的阻尼器部D。此外,工作界限是指能够机械性动作的区域的端部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阀芯20到达打开位置时,阀芯20被固定在打开位置,而当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通过环状的密封件16的弹性变形允许阀芯20在沿轴芯X的方向上稍微移动。
以下,对包含该阻尼器部D的结构的开关阀V的各部详细进行说明。
[外壳]
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外壳10由外壳主体11和端部壁12呈一体地形成,其中,外壳主体11具有以轴芯X为中心的筒状的内部空间S,端部壁12配置于外壳主体11的一端部(图1、图5中的上侧端部)。另外,通过使分支筒13从外壳主体11朝向外侧突出而形成与内部空间S连通的流入端口Pa,在外壳主体11的与端部壁12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与内部空间S连通的流出端口Pb。
在该外壳10中,在内部空间S中以从端部壁12的内面侧朝向流出端口Pb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以轴芯X为中心的筒状的套筒14。在该外壳10中,与外壳主体11呈一体地形成有多个连结部15,该多个连结部15从外壳主体11的形成有流出端口Pb的端部的外周部朝向外侧(与轴芯X正交的方向)呈凸缘状突出。
[阀芯]
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阀芯20在以轴芯X为中心形成的圆筒状部21的、与流出端口Pb相对的端部呈一体地形成有圆盘状部22,从而被构成为有底筒状。将内部空间S中被该圆筒状部21和圆盘状部22包围的空间称为阀内空间T,将圆盘状部22的外部称为阀外空间U。此外,阀内空间T和阀外空间U在概念上包含于外壳主体11的内部空间S中。
在该阀芯20中,圆盘状部22的中央位置处呈一体地形成有内螺纹部23,该内螺纹部23和与驱动机构20的传动轴32呈一体旋转的螺纹轴35螺合。
另外,阀芯20以在形成于沿轴芯X的方向的两端部外周上的嵌合槽中嵌入由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圈24的状态被支撑,该密封圈24的外周与外壳主体11的内周面接触。
如图2所示,为了在螺纹轴35旋转时限制阀芯20旋转,在圆筒状部21的内周上以与轴芯X平行的姿态形成有槽部21a,在套筒14的外周上突出形成有能够与该槽部21a卡合的卡合部14a。
此外,作为限制阀芯20旋转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阀芯20的内周上形成突出片,在套筒14的外周上沿轴芯X形成能够与该突出片卡合的槽状部。另外,作为限制阀芯20旋转的结构,也可以在阀芯20上形成与轴芯X平行的姿态的孔状部,并在外壳10的内部形成插入该孔状部的杆。
[驱动机构]
如图1、图5所示,直流马达M被构成为在马达壳体31的内部收纳有传动轴32、转子33以及定子34的无刷DC马达。
也就是说,该直流马达M将传动轴32支撑为相对于马达壳体31旋转自如,并具备与该传动轴32呈一体旋转且具有永磁铁的转子33,在包围该转子33的区域配置有具有励磁线圈的定子34。此外,直流马达M并不限于无刷DC马达,也可以是使用电刷的DC马达。
这样,通过直流马达M和与该直流马达M的传动轴32同轴芯地配置且与阀芯20的内螺纹部23螺合的螺纹轴35构成驱动机构30。
[阻尼器部]
该开关阀V被设定为:通过仅使直流马达M驱动预先设定的时间,从而使阀芯20在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和图5所示的关闭位置这两个位置停止。
如此控制时间的理由在于:直流马达M无法准确地控制旋转。从这样的驱动形态出发而具备阻尼器部D,该阻尼器部D用于在阀芯20即将到达打开位置之前和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降低阀芯20的移动速度,在阀芯20到达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时使阀芯20完全停止。
将在阀芯20即将到达打开位置之前降低移动速度的阻尼器部D称为第一阻尼器部D1,将在阀芯20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降低移动速度的阻尼器部D称为第二阻尼器部D2。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开关阀V具备第一阻尼器部D1和第二阻尼器部D2两者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开关阀V仅具备第一阻尼器部D1和第二阻尼器部D2中的一者。
[阻尼器部:第一阻尼器部]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阻尼器部D1具备形成于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上的一对贯通孔1、和以能够插入贯通孔1中的方式形成于套筒14的延伸端(图1中的下端)上的一对第一突起2。
此外,在该第一阻尼器部D1以及后述的第二阻尼器部D2中,贯通孔1都作为在阀芯20动作时减小阀芯20的阀内空间T与阀外空间U之间的压力差的连通结构发挥作用。另外,在阻尼器部D中,通过使贯通孔1作为节流孔发挥作用,从而发挥使阀内空间T与阀外空间U之间的压力差增大,而使阀芯20的移动速度降低的作用。
作为具体的结构,从沿着轴芯X的方向来看,贯通孔1形成于与套筒14重叠的圆环状区域中夹着轴芯X相对的两个位置处。该贯通孔1从沿着轴芯X的方向来看呈圆形,并被形成为与从阀内空间T至圆盘状部22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为止的阀内侧径相比,从中间部至圆盘状部22的外表面位置为止的阀外侧径扩大的形状。
另外,第一突起2被形成为:前端呈锥形状,随着靠近套筒14的延伸侧(图1中的下侧)而直径变小,即便是直径最大的部位处的直径也小于贯通孔1的阀内空间T侧的内径。
在第一阻尼器部D1中,如图3、图4所示,将圆盘状部22中露出于阀内空间T且包围贯通孔1的部位作为呈与轴芯X正交的平滑面的内部密封面22S,将套筒14的延伸端中包围第一突起2的部位作为呈与轴芯X正交的平滑面的第一密封面14S。
通过该结构,在阀芯20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动作时,阀内空间T的冷却水通过贯通孔1流向阀外空间U,阀内空间T和阀外空间U内的冷却水之间几乎不会产生压力差,从而阀芯20能够顺畅地动作。如图3所示,在通过该动作而使阀芯20接近打开位置时,第一突起2的突出端部接近并进入贯通孔1,使该贯通孔1作为节流孔发挥作用,因此,阀内空间T的冷却水的压力变得大于阀外空间U的冷却水的压力,流入贯通孔1的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从而使阀芯20的移动速度也降低。
在该动作之后,在阀芯20即将到达打开位置之前,第一密封面14S与内部密封面22S之间的间隔变得极小,该部位处的冷却水的流动被限制,由此,阀芯20的移动速度大幅降低,如图4所示,最终第一密封面14S与内部密封面22S接触,从而使阀芯20的位置固定,将该阀芯20维持在打开位置。
[阻尼器部:第二阻尼器部]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阻尼器部D2具备形成于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上的一对贯通孔1、被支撑为无法相对于外壳主体11相对旋转的端部支架4、以及以能够插入一对贯通孔1的位置关系突出形成于端部支架4上的一对第二突起5。
作为具体的结构,贯通孔1使用与第一阻尼器部D1中使用的贯通孔相同的贯通孔。端部支架4配置于当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的外表面(图5的下侧的面)与该端部支架4的内面侧(图5的上侧)抵接的位置处。
也就是说,如图6、图7所示,在外壳主体11的流出端口Pb的开口边缘形成有一对嵌合凹部11a,端部支架4的两端部以卡合状态支撑于该一对嵌合凹部11a中。该端部支架4上形成有供螺纹轴35的外端呈圆柱状的小径部35a插通的孔部。此外,通过小径部35a插通在孔部中而提高螺纹轴35的轴芯精度。
端部支架4在外壳主体11的开口边缘的内周,配置于在沿轴芯X的方向上相比外壳主体11的开口边缘稍微偏向阀芯20的方向的位置处。
另外,如图5、图7所示,嵌入外壳主体11的开口边缘的密封件16的一部分与端部支架4的外面侧(图5中的下侧)重叠而配置。
此外,密封件16由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如图7所示,在以与外壳主体11的流出端口Pb连通的位置关系配置流道构成物8的状态下,在嵌合凹部11a的附近,呈密封件16的一部分按压端部支架4的位置关系。
一对第二突起5在端部支架4的内面侧以朝向阀芯20的方向突出的姿态配置于能够插入对应的贯通孔1的位置处。另外,在端部支架4中与第二突起5邻接的位置处,形成有从内面侧延续至外面侧的多个连通孔4a。
尤其是,第二突起5被构成为:呈随着靠近前端而直径变小的锥形状,且如图5所示,在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与端部支架4抵接的状态下,在第二突起5的外周与贯通孔1之间形成冷却水可流动的空间,该空间与连通孔4a连通。
根据该结构,在阀芯20朝向关闭位置动作时,来自阀外空间U的冷却水从连通孔4a经由贯通孔1流入阀内空间T,从而阀芯20能够顺畅地动作。如图7所示,在通过该动作而使阀芯20接近关闭位置时,第二突起5的突出端部接近并进入贯通孔1,使该贯通孔1作为节流孔发挥作用,因此,阀外空间U的冷却水的压力变得大于阀内空间T的冷却水的压力,流入贯通孔1的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从而使阀芯20的移动速度也降低。
在该第二阻尼器部D2中,在阀芯20如图5所示到达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虽然流量受到限制,但允许冷却水在贯通孔1中流动,因而与第一阻尼器D1相比,阀芯20的移动速度的降低幅度小。
另外,在该第二阻尼器部D2中,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后,来自阀芯20的压力从端部支架4作用于密封件16上,从而能够压缩该密封件16。因此,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并停止时,使密封件16作为阻尼器部D的一部分发挥作用,从而能够通过该密封件16的弹性变形来吸收阀芯20与端部支架4接触时的冲击。
尤其是,在该开关阀V中,即使在阀芯20处于图5所示的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器D2中也允许冷却水在贯通孔1中流动,因此,在使阀芯20从该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动作时,由于冷却水能够在贯通孔1中流动,因而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移动速度。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通过如此设置第一阻尼器部D1和第二阻尼器部D2作为阻尼器部D,无论在使阀芯20朝向打开位置动作时还是朝向关闭位置动作时,在阀芯20即将到达打开位置之前和阀芯20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都能够降低移动速度,并使可抑制冲击的阀芯20停止。
尤其是,无论是第一阻尼器部D1还是第二阻尼器部D2,都能够通过减少在阀芯20的阀内空间T与阀外空间U之间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来降低阀芯20的动作速度,因此,与控制直流马达M的驱动速度相比,能够简化控制方式。
另外,第二阻尼器部D2不仅通过控制流体的流量来控制阀芯20的移动速度,而且由于是使端部支架4与原本用于密封的密封件16接触来吸收冲击,因此,无需特别使用缓冲用的弹性材料便能够吸收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的冲击。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除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如下构成(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编号、附图标记)。
(a)如图8至图10所示,通过将中间支架6以能够以轴芯X为中心与螺纹轴35呈一体旋转(能够相对旋转亦可)且在沿着轴芯X的方向上不可移动的方式支撑于螺纹轴35的外端位置,并在该中间支架6上设置限制构件,从而构成第二阻尼器部D2。
在该另一实施方式(a)中,在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上形成一对贯通孔1,并在圆盘状部22的外表面(图8中的下侧)以与一对贯通孔1相连的方式形成以轴芯X为中心的环状凹部1a。另外,将中间支架6配置于与环状凹部1a相对的位置处,并在中间支架6上以接近并进入环状凹部1a的方式形成以轴芯X为中心的环状突起7。
环状凹部1a的剖面形状形成为随着靠近底部而宽度变窄,环状突起7的剖面形状形成为随着靠近突出端而宽度变窄。另外,环状凹部1a与环状突起7的关系设定为:如图9所示,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的外表面与中间支架6的内表面抵接,即使在该抵接状态下,也在环状凹部1a与环状突起7之间形成冷却水可流动的空间。
在另一实施方式(a)的第二阻尼器D2中,在中间支架6中与环状突起7邻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从内面侧贯穿至外面侧的多个连通部6a。尤其是,使环状的密封件16露出于外壳主体11的内周,以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与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的外周部分抵接。
根据该结构,在阀芯20朝向关闭位置动作时,从阀外空间U流入连通部6a的冷却水经由贯通孔1流入阀内空间T,从而阀芯20能够顺畅地动作。在通过该动作而使阀芯接近关闭位置时,环状突起7接近并进入环状凹部1a的贯通孔1,使得流入该贯通孔1的冷却水的水量减少,因而也能够降低阀芯20的移动速度。
然后,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与中间支架6抵接的状态下,虽然流量受到限制,但由于允许冷却水在贯通孔1中流动,因而与第一阻尼器部D1相比,阀芯20的移动速度的降低幅度小。另外,在该另一实施方式(a)中,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的外周与密封件16接触并压缩密封件16,因此,阀芯20的移动速度降低,在该另一实施方式(a)中,密封件16也作为第二阻尼器部D2发挥作用。
(b)如图11所示,第一阻尼器部D1构成为:在阀芯20的圆盘状部22中包围贯通孔1的部位具备橡胶片等的缓冲件25,并将该缓冲件25中与套筒14的第一密封面14S相对的面作为内部密封面22S。
在该另一实施方式(b)中,在阀芯20接近打开位置时,第一突起2的突出端部接近并进入贯通孔1,使该贯通孔1作为节流孔发挥作用,因此,流入贯通孔1的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从而阀芯20的移动速度也降低。
然后,在阀芯20即将到达打开位置之前,第一密封面14S与内部密封面22S之间的间隔变得极小,从而使该部位处的冷却水的流动受到限制,由此,阀芯20的移动速度大幅降低,最后第一密封面14S与内部密封面22S抵接,从而将阀芯20维持在打开位置。尤其是,在阀芯20到达打开位置时,通过套筒14的第一密封面14S与缓冲件25的内部密封面22S抵接来抑制冲击。并且,通过如此使第一密封面14S与缓冲件25的内部密封面22S抵接,能够完全阻断贯通孔1中的冷却水的流动。
(c)通过使用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与阀芯20抵接的橡胶等的缓冲构件、或者使用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与和阀芯20呈一体地动作的构件抵接的橡胶等的缓冲构件,构成阻尼器部D。
作为该另一实施方式(c)的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如实施方式中所说明,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之后,与阀芯20呈一体地动作的端部支架4与密封件16抵接的结构、或者如另一实施方式(a)中所说明,在阀芯20到达关闭位置时使密封件16与阀芯20接触的结构。尤其是,也可以取代使用密封件16作为缓冲构件的结构,而构成为使用缓冲专用的橡胶或弹簧。
在该另一实施方式(c)中,缓冲构件的形状和配置并不限于实施方式和另一实施方式(a)中所示,也可以不使用控制在阀芯20的阀内空间T与阀外空间U之间流动的冷却水的水量的结构,因而能够简化结构。
(d)作为第二阻尼器部D2,在实施方式中,在端部支架4中的第二突起5的附近形成有贯穿端部支架4的连通孔4a,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采用形成贯穿(图5中为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突起5的连通孔4a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取代连通孔4a而在端部支架4的内面侧(图5中的上侧)靠近第二突起5的位置处形成朝向宽度方向的凹槽,从而使冷却水在该凹槽中流动。
(e)将贯通孔1构成为:使沿轴芯X的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处的直径最小,并以如此小径化的位置为基准使越靠近阀内空间T的位置处的直径越大,并且以小径化的位置为基准使越靠近阀外空间U的位置处的直径越大。
通过这样设置贯通孔1的形状,能够在将贯通孔1作为节流孔发挥作用时有效地抑制冷却水的流动。另外,在该另一实施方式(e)的结构中,例如也可以将第一阻尼器部D1的第一突起2和第二阻尼器部2的第二突起5都形成为直线棒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于使用直流马达使阀芯动作的开关阀中。

Claims (9)

1.一种开关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形成有沿着轴芯的姿态的内部空间,并具有经由所述内部空间相互连通的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
阀芯,通过沿所述轴芯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进行动作,从而自如地切换为将所述流入端口与所述流出端口之间的流体的流动阻断的关闭位置和流体能够在所述流入端口与所述流出端口之间流动的打开位置;以及
直流马达,使所述阀芯在沿所述轴芯的方向上进行动作,
并且,所述开关阀具有阻尼器部,所述阻尼器部在通过所述直流马达的驱动力使所述阀芯即将到达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的至少一方之前降低所述阀芯的移动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具有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流体能够流入的阀内空间,
所述阀芯被构成为:在被设定为所述打开位置时,来自所述流入端口的流体经过所述内部空间中作为所述阀芯的外部的阀外空间流入所述流出端口,
所述阀芯具有连通结构,所述连通结构在所述阀芯沿所述轴芯动作时,减小所述阀外空间中的流体与所述阀内空间中的流体的压力差,
所述阻尼器部在所述阀芯即将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之前增大所述压力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结构是在所述阀芯沿所述轴芯动作时能够使流体在所述阀外空间与所述阀内空间之间流动以减小所述阀外空间与所述阀内空间的所述压力差的贯通孔,
所述阻尼器部由突起构成,所述突起通过在所述阀芯即将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之前到达接近于所述贯通孔的位置,从而减少流经所述贯通孔的流体的流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突起的位置直径越小的部分,或者,所述突起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直径越小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芯到达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贯通孔被完全封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备与所述轴芯同轴芯的螺纹轴,
所述阀芯具备与所述螺纹轴螺合的内螺纹部,
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螺纹轴进行旋转,
所述突起设置于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外壳的支架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备与所述轴芯同轴芯的螺纹轴,
所述阀芯具备与所述螺纹轴螺合的内螺纹部,
所述直流马达驱动所述螺纹轴进行旋转,
所述突起设置于以能够与所述螺纹轴一体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螺纹轴中贯穿所述阀芯的外端位置处的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突起的位置直径越大的部分,或者,所述突起具有被成形为越是靠近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直径越小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开关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被构成为:在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时允许少量流体在所述贯通孔中流动。
CN201921988460.4U 2018-11-19 2019-11-18 开关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96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6816A JP2020085057A (ja) 2018-11-19 2018-11-19 開閉弁
JP2018-216816 2018-1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9662U true CN211449662U (zh) 2020-09-08

Family

ID=7047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846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9662U (zh) 2018-11-19 2019-11-18 开关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58258A1 (zh)
JP (1) JP2020085057A (zh)
CN (1) CN211449662U (zh)
DE (1) DE1020191308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064A (zh) * 2020-09-18 2021-01-12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控制阀、供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6551A1 (en) * 2021-10-28 2023-05-04 Stanadyne Llc Compact egr valve
CN116717609B (zh) * 2023-08-04 2023-10-10 科达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密封式闸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5404A (ja) * 1983-12-12 1985-07-04 Kayaba Ind Co Ltd シリンダのクツシヨン装置
JPH0365074U (zh) * 1989-10-30 1991-06-25
JP3783883B2 (ja) * 1996-05-02 2006-06-07 株式会社アイ・エイチ・アイ・エアロスペース
US6032924A (en) * 1999-01-22 2000-03-07 Sparco Inc. Motorized valve actuating device
JP3864008B2 (ja) * 1999-02-09 2006-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ルブ装置
JP2006029113A (ja) * 2004-07-12 2006-02-02 Denso Corp 冷却水流量制御弁
JP2009002378A (ja) * 2007-06-19 2009-01-08 Denso Corp スプール弁
JP5389498B2 (ja) * 2009-03-30 2014-01-1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064A (zh) * 2020-09-18 2021-01-12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控制阀、供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12064B (zh) * 2020-09-18 2022-06-03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控制阀、供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5057A (ja) 2020-06-04
US20200158258A1 (en) 2020-05-21
DE102019130892A1 (de) 202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9662U (zh) 开关阀
KR101303536B1 (ko) 전동 밸브
CN110296264B (zh) 电子膨胀阀
JP6481155B2 (ja) 電動弁
US5060910A (en) Flow control device
US20090294713A1 (en) Flow rate control valve
US20200141514A1 (en) Valve device
WO2014174759A1 (ja) 過流防止機能付き弁装置
CN110036226B (zh) 电磁阀
KR20140104340A (ko) 스테핑 모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동밸브
JP4621667B2 (ja) 騒音を減衰する減衰円板を有する電磁弁
US20160369898A1 (en) Shut-off Valve for Integration into a Gas Meter
JP6450011B2 (ja) 空調用コンプレッサ向けの電気制御弁
EP1990557B1 (en) Vehicle damper of variable damping force
KR20140025598A (ko) 유량조절밸브
JP2007024274A (ja) 弁装置
JP2007028861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弁装置
CN212536667U (zh) 流量控制阀
CN109469768B (zh) 制冷系统及其电子膨胀阀
EP3387304B1 (en) A linear actuator with a coupling
JP4688433B2 (ja) 直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1261369U (zh) 电子膨胀阀
CN112780799A (zh) 流体控制阀
CN220396480U (zh) 电动阀
EP3835576B1 (en) Capacity control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