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8194U -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8194U
CN211448194U CN201922460420.9U CN201922460420U CN211448194U CN 211448194 U CN211448194 U CN 211448194U CN 201922460420 U CN201922460420 U CN 201922460420U CN 211448194 U CN211448194 U CN 211448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rotating shaft
locking pawl
lock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04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维诺
张玉玺
刘绍春
刘肖明
刘少华
汤子建
张少原
申倩玉
王昕�
张伟
朱瑞士
赵瑞
郭昊良
李政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04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8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8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8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基板上;止动爪套装在第一旋转轴上,卡板套装在第二旋转轴上;止动爪簧一端卡扣在止动爪上,另一端卡扣在基板上;卡板簧的一端卡扣在卡板上,另一端卡扣在基板上;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止动爪上设有连接开启拉线的连接部。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仅采用7个零部件实现了发动机盖双拉锁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盖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盖锁用于锁固汽车发动机仓盖,为了安全起见,一般设有两道锁。一般厂家通过完全独立的两道锁来实现,需要在驾驶室开启第一道锁,在发动机盖处操作开启第二道锁,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我公司研发了一套只需要在驾驶室操作的双拉锁并已获得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03953235 B,只要在驾驶室连续拉动开锁拉手两次,即可实现对发动机盖的完全解锁。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由8个零部件组成,每一个零部件均各不相同,需要专门的模具生产,而工业领域一套模具动辄十几万的造价,导致上述锁体的生产成本较高。且通过其附图可知,其通过左右两侧的凸耳作为锁体的固定位,导致整个锁体体积大,重量沉,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
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止动爪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卡板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
所述止动爪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止动爪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卡板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
所述止动爪上设有连接开启拉线的连接部;
当所述止动爪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啮合时为全锁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过渡阻挡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卡板阻挡结构啮合时为过渡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二级锁啮合结构啮合时时为半锁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过渡阻挡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卡板阻挡结构从啮合状态脱离后,卡板在卡板簧的作用下继续顺时针旋转,直到卡板上的卡板限位块与基板上的第二凸起碰触,达到卡板的极限位,同时,止动爪在止动爪簧的作用下继续逆时针旋转,直到止动爪上的限位部与基板上的第三凸起碰触,达到止动爪的第一极限位,此时锁处于全开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利用仅仅7个零部件的巧妙配合,实现了发动机盖双拉锁的功能,锁体零件数量的减少,直接节约了生产材料的使用量,且较少的零部件,使得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序、模具也相应减少,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使用相同厚度板材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与授权公告号为CN 103953235 B中的锁体相比,重量降低了3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所述第二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均用于螺栓紧固。
采取上述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利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中空部,通过螺栓或铆钉将锁体固定在车辆上,大幅度缩小了锁体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一安装支撑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支撑部。所述第一安装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撑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轴的自由端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支撑部起到了与车身匹配安装支撑的作用,而无需为了适配车体额外增加零件,提高锁体在车体上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
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一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的第二极限位的限位;
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板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二凸起实现对卡板的极限位的限位。
所述止动爪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板上的第三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第一极限位的限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处限位的设置,确保各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位置的稳定,避免了过度位移导致锁具过早损坏。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尺寸参数均相同。可以相互替换,即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是通用的零部件。
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组成锁体的7个零部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之需要生产6个种类的零部件即可,进一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模具的需求,简化了生产工序。
优选地,所述止动爪簧卡扣在所述基板的第三凸起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凸起即实现了限位功能,又作为止动爪簧的固定件,一件两用,简化了锁体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止动爪位于第一极限位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止动爪位于第二极限位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卡板位于极限位示意图;
图5为第一转轴与第一安装支撑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全锁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过渡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半锁状态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全开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全锁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2过渡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半锁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2全开状态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基板;1-1、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第三凸起;2、卡板;2-1、一级锁啮合结构;2-2、二级锁啮合结构;2-3、卡板阻挡结构;2-4、卡板限位块;3、止动爪;3-1、止动爪啮合结构;3-2、过渡阻挡结构;3-3、止动爪限位块;3-4、限位部;4、卡板簧;5、止动爪簧;6-1、第一旋转轴; 6-1-1、第一中空部;6-1-2、第一安装支撑部;6-2、第二旋转轴;6-2-1、第二中空部;6-2-2、第二安装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实施例1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包括基板1、第一旋转轴6-1、第二旋转轴6-2、止动爪3、卡板2、止动爪簧5、卡板簧4;
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第三凸起1-3;所述基板上设有U型缺口,用于供引擎盖的锁件进出;本实施例中止动爪3与卡板2 分别位于基板上的U型缺口的两侧;止动爪3在止动爪簧5的作用下具有逆时针旋转的势能,卡板2在卡板簧4的作用下具有顺时针旋转的势能;
所述第一旋转轴6-1、第二旋转轴6-2固定在所述基板1上;
所述止动爪3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1上,所述卡板2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6-2上;
所述止动爪簧5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1上,其一端卡扣在所述止动爪3上,另一端卡扣在所述基板1上;
所述卡板簧4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6-2上,其一端卡扣在所述卡板2 上,另一端卡扣在所述基板1上;
所述止动爪3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3-1、过渡阻挡结构3-2,所述卡板2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3-1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2-1和二级锁啮合结构2-2,卡板2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3-2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2-3;
所述止动爪3上设有连接开启拉线的连接部;
如图6所示,所述止动爪3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3-1与所述卡板2上的一级锁啮合结构2-1啮合时为全锁状态;
如图7所示,当所述止动爪3上的过渡阻挡结构3-2与所述卡板2上的卡板阻挡结构2-3啮合时为过渡状态;
如图8所示,所述止动爪3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3-1与所述卡板2上的二级锁啮合结构2-2啮合时时为半锁状态;
如图9所示,当所述止动爪3上的过渡阻挡结构3-2与所述卡板2上的卡板阻挡结构2-3从啮合状态脱离后,卡板2在卡板簧4的作用下继续顺时针旋转,直到卡板2上的卡板限位块2-4与基板1上的第二凸起1-2碰触,达到卡板2的极限位,同时,止动爪3在止动爪簧5的作用下继续逆时针旋转,直到止动爪3上的限位部3-4与基板1上的第三凸起1-3碰触,达到止动爪的第一极限位,此时锁处于全开状态。
如图2所示,所述止动爪3上设有限位部3-4,所述限位部3-4与所述基板1上的第三凸起1-3实现对止动爪3第一极限位的限位;
如图3所示,所述止动爪3上设有止动爪限位块3-3,与所述基板1上第一凸起1-1实现对止动爪3的第二极限位的限位;
如图4所示,所述卡板2上设有卡板限位块2-4,与所述基板1上第二凸起1-2实现对卡板2的极限位的限位。
所述第一旋转轴6-1与所述第二旋转轴6-2的尺寸参数均相同,即在生产过程中,第一旋转轴6-1与所述第二旋转轴6-2属于同一个零部件,可以相互替换。
优选地,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中间部位为第一中空部6-1-1、所述第二旋转轴中间部位为第二中空部6-2-1,第一中空部6-1-1与第二中空部6-2-1均用于供紧固铆钉或螺栓穿过,将锁体整体固定在车体上。
请参照图5所示,所述第一旋转轴6-1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一安装支撑部 6-1-2。
同样,所述第二旋转轴6-2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支撑部,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止动爪簧5卡扣在所述基板1的第三凸起1-3上。
实施例2:
如图10-图15所示,区别于实施例1,实施例2中所述止动爪3与卡板 2位于所述基板1上的U型缺口的同一侧。止动爪3在止动爪簧5的作用下具有顺时针旋转的势能,卡板2在卡板簧4的作用下具有顺时针旋转的势能,两者具有相同方向的旋转势能;如图10所示,当所述卡板2上的一级啮合结构2-1与止动爪3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3-1啮合时,止动爪啮合结构3-1 的端部抵在一级啮合结构2-1的根部,两者自然形成止动爪第一极限位的限位。
所述基板1上设有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所述止动爪3上设有止动爪限位块3-3,如图13所示,所述止动爪限位块3-3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凸起1-1实现对止动爪第二极限位的限位;如图15所示,所述卡板2上设有卡板限位块2-4与所述基板1上第二凸起1-2实现对卡板2的极限位的限位。
请参考图12所示,当所述止动爪3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3-1与卡板2 上的一级锁啮合结构2-1啮合时,锁处于全锁状态;
请参考图13所示,当所述止动爪3上的过渡阻挡结构3-2与卡板2上的卡板阻挡结构2-3啮合时,锁处于过渡状态;
请参考图14所示,当所述止动爪3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3-1与卡板2 上的二级锁啮合结构2-2啮合时,锁处于半锁状态;
请参考图15所示,当所述止动爪3上的过渡阻挡结构3-2与卡板2上的卡板阻挡结构2-3从啮合状态脱离后,卡板2在卡板簧4的作用下继续顺时针旋转直到卡板限位块2-4与基板1上的第二凸起1-2碰触,达到卡板2 的极限位,锁处于全开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卡板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止动爪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止动爪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卡板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第二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均用于螺栓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一安装支撑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一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的第二极限位的限位;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板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二凸起实现对卡板的极限位的限位;所述止动爪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板上的第三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第一极限位的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所述止动爪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第二极限位的限位;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板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二凸起实现对卡板的极限位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尺寸参数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爪簧卡扣在所述基板的第三凸起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止动爪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啮合时为全锁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过渡阻挡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卡板阻挡结构啮合时为过渡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二级锁啮合结构啮合时为半锁状态;当所述卡板位于极限位,同时,所述止动爪位于第一极限位时,锁处于全开状态。
CN201922460420.9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Active CN211448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0420.9U CN21144819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0420.9U CN21144819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8194U true CN211448194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0420.9U Active CN21144819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81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199A (zh) * 2020-11-24 2021-02-26 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的面罩锁体
CN115306233A (zh) * 2022-07-19 2022-11-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罩双拉锁及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199A (zh) * 2020-11-24 2021-02-26 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的面罩锁体
CN115306233A (zh) * 2022-07-19 2022-11-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罩双拉锁及汽车
CN115306233B (zh) * 2022-07-19 2023-06-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罩双拉锁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8194U (zh)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US20060170224A1 (en) Hood latch assembly
CN104661867B (zh) 车辆用闩锁装置
US7523969B2 (en) Door entry latch
WO2009015903A2 (de) Türmodul für fahrzeugtür und montageverfahren
US4838588A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EP0667433B1 (en) Automobile door striker assembly
US7128349B2 (en)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JP6739220B2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CN200949370Y (zh) 乘用车前罩锁
CN107654135B (zh) 一种汽车前面罩锁机构
CN105189193A (zh) 具有锁定单元的车辆座椅
CZ35175U1 (cs) Západka a integrovaný zámek opěradla sedadla automobilu s touto západkou
CN103953235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
US20020050720A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door locking systems
CN113846915A (zh) 一种背门锁销总成及车辆
JPS5944475A (ja) フ−ドロツク装置
CN20384689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
CN206158404U (zh) 一种汽车前面罩锁体总成
CN112109603A (zh) 一种手动对称滑轨对称四指锁爪锁盒设计
DE102010012123A1 (de)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verstellbare Front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Montageträ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Frontende
EP1067261A1 (en) Latch mechanism
CN218970923U (zh) 三点锁紧装置
GB2488645A (en) Lock crossbeam with stepped depression receiving hood lock
CN219406246U (zh) 一种汽车座椅锁扣锁定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4

Address after: 130011 Dongfeng Street, Jilin, Changchun

Patentee after: FAW-VOLKSWAGEN AUTOMOTIV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0 No. 47 Southwest River Road, Zhifu District, Shandong, Yantai

Patentee before: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