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5806U -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5806U
CN211445806U CN201921904534.1U CN201921904534U CN211445806U CN 211445806 U CN211445806 U CN 211445806U CN 201921904534 U CN201921904534 U CN 201921904534U CN 211445806 U CN211445806 U CN 211445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base
fixedly connect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45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li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li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li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li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45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5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5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58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通过离心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注入到集水管当中,通过集水管、出水口和喷头的配合将冷水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通过积水板,将喷出后自然滴落的使用后液体进行收集,通过积水孔和回水管将使用过液体进行回收,使得使用过液体能够流回到水箱中,并在此通过制冷装置变为冷水,通过氮气瓶和鼓风机的配合,鼓风机将氮气瓶中的氮气抽出,通过连接管位于水箱内部的一段,对氮气进行降温,通过风管和气孔将制冷后得的氮气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此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方式,不同角度对高度钢进行冷却,冷却速率快,冷却效果好,并且采用氮气,能够防止高热钢体二次燃烧,避免损伤工作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冷却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处理,主要是指将材料曝露于高温一段很长时间后,然后再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制程。主要目的是释放应力、增加材料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显微结构等,虽然说退火过程需要缓慢的进行冷却,但为保证钢材生在效率,在此基础上,依然对冷却的速率和效果具有一定要求,现有的退火冷却装置,只是单方面、单角度的进行风冷或水冷,冷却速度过慢,冷却效果差,并且在风冷过程中,直接吹送冷空气,当冷空气遇到高热钢表面时,可能会出现燃烧现象,对操作工人带来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柜,所述驱动柜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冷柜,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制冷装置,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固定连接在水冷柜的下表面上,所述集水管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均固定装配有喷头,所述驱动柜的前侧壁上下对称安装有输送辊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固定安装有风冷柜,所述风冷柜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后侧壁开设有气孔,所述风管的底端固定贯穿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底座的上表面与水箱的右侧壁固定插接,所述连接管固定贯穿水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氮气瓶,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端通过风管与氮气瓶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积水板,所述积水板的形状为凹形,所述积水板和底座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积水孔,所述积水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底端与水箱的上表面固定插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开口的两侧,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的两端均固定连接连接环,所述第二抱箍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均滑动插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与同侧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内壁与氮气瓶的外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安装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检修口,所述底座的表面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扣合在检修口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分别与离心泵、输送辊组、鼓风机和制冷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通过底座提供基础,通过驱动柜和输送辊组的配合,带动高效钢移动,通过水冷柜安装集水管,通过水箱用于储存液体,通过制冷装置对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制冷,保证水箱内液体的低温,通过离心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注入到集水管当中,通过集水管、出水口和喷头的配合将冷水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通过积水板,将喷出后自然滴落的使用后液体进行收集,通过积水孔和回水管将使用过液体进行回收,使得使用过液体能够流回到水箱中,并在此制冷变为冷水,通过开口便于安装氮气瓶,通过氮气瓶和鼓风机的配合,鼓风机将氮气瓶中的氮气抽出,通过连接管对抽出的氮气进行导流,通过连接管位于水箱内部的一段,对氮气进行降温,通过风管和气孔将制冷后得的氮气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此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方式,不同角度对高度钢进行冷却,冷却速率快,冷却效果好,并且采用氮气,能够防止高热钢体二次燃烧,避免损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侧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驱动柜、3-水冷柜、4-水箱、5-离心泵、6-集水管、7-出水口、8-喷头、9-输送辊组、10-风冷柜、11-风管、12-气孔、13-连接管、14-鼓风机、15-开口、16-氮气瓶、17-积水板、18-积水孔、19-回水管、20-拉杆、21-第一抱箍、22-第二抱箍、23-连接环、24-螺母、25-螺杆、26-检修口、27-检修门、28-控制箱、29-控制面板、30-手轮、31-防滑套、32-制冷装置、3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柜2,所述驱动柜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冷柜3,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箱4,所述水箱4的内部安装有制冷装置32,制冷装置32为传统冷水机组,能够快速对水进行制冷工作,安装方式和使用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水箱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离心泵5,所述离心泵5的出水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集水管6,所述集水管6固定连接在水冷柜3的下表面上,所述集水管6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7的内部均固定装配有喷头8,所述驱动柜2的前侧壁上下对称安装有输送辊组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固定安装有风冷柜10,所述风冷柜10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风管11,所述风管11的后侧壁开设有气孔12,所述风管11的底端固定贯穿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贯穿底座1的上表面与水箱4的右侧壁固定插接,所述连接管13固定贯穿水箱4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4,所述鼓风机14位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氮气瓶16,所述鼓风机14的进风端通过风管与氮气瓶16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积水板17,所述积水板17的形状为凹形,所述积水板17和底座1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积水孔18,所述积水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回水管19,所述回水管19的底端与水箱4的上表面固定插接。
通过底座1提供基础,通过驱动柜2和输送辊组9的配合,带动高效钢移动,通过水冷柜3安装集水管6,通过水箱4用于储存液体,通过制冷装置32对水箱4内部的液体进行制冷,保证水箱4内液体的低温,通过离心泵5将水箱4内的水抽出,并注入到集水管6当中,通过集水管6、出水口7和喷头8的配合将冷水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通过积水板17,将喷出后自然滴落的使用后液体进行收集,通过积水孔18和回水管19将使用过液体进行回收,使得使用过液体能够流回到水箱4中,并在此制冷变为冷水,通过开口15便于安装氮气瓶16,通过氮气瓶16和鼓风机14的配合,鼓风机14将氮气瓶16中的氮气抽出,通过连接管13对抽出的氮气进行导流,通过连接管13位于水箱4内部的一段,对氮气进行降温,通过风管11和气孔12将制冷后得的氮气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的表面铰接有拉杆20,所述拉杆20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开口15的两侧,两个所述拉杆20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所述第一抱箍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连接环23,所述第二抱箍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母24,两个所述连接环23的内部均滑动插接有螺杆25,两个所述螺杆25分别与同侧所述螺母2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的内壁与氮气瓶16的外壁紧密贴合。
使用时,将氮气瓶16插入到开口15中,转动拉杆20,并扳动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将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的内壁氮气瓶16的外壁紧密贴合,并使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形成闭合环形,随后将螺杆25穿过连接环23,转动螺杆25,使得螺杆25与螺母24螺纹连接,直至螺杆25无法转动,通过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的连接,对氮气瓶16的外壁进行挤压,箍紧氮气瓶16,从而固定氮气瓶16的位置,防止氮气瓶16从开口15中脱离。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安装有防滑垫33,通过防滑垫33增加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与氮气瓶1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的固定氮气瓶16。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检修口26,所述底座1的表面铰接有检修门27,所述检修门27扣合在检修口26上,通过检修口26用于检修底座1内部的鼓风机14、离心泵5和制冷装置32,通过检修门27对检修口26进行日常密封。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8,所述控制箱28的表面设有控制面板29,控制面板29外接电源,所述控制面板29通过电线分别与离心泵5、输送辊组9、鼓风机14和制冷装置32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箱28上的控制面板29能够对离心泵5、输送辊组9、鼓风机14和制冷装置32进行控制,控制四者的启停。
具体而言,所述螺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0,所述手轮3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31,通过手轮30便于转动螺杆25,通过防滑套31起到防滑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连接电源,启动制冷装置32,通过制冷装置32对水箱4内部的液体进行预先制冷,之后启动输送辊组9,通过机械手将缓慢加热后的钢体放入两个输送辊组9之间,通过输送辊组9的配合,带动高效钢移动,此时启动鼓风机14和离心泵5,通过离心泵5将水箱4内的水抽出,并注入到集水管6当中,通过集水管6、出水口7和喷头8的配合将冷水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通过氮气瓶16和鼓风机14的配合,鼓风机14将氮气瓶16中的氮气抽出,通过连接管13对抽出的氮气进行导流,通过连接管13位于水箱4内部的一段,对氮气进行降温,通过风管11和气孔12将制冷后得的氮气喷出,对高度钢进行冷却,待高度钢经过后,即可完成冷却,完成退火,在此过程中,通过积水板17,将喷出后自然滴落的使用后液体进行收集,通过积水孔18和回水管19将使用过液体进行回收,使得使用过液体能够流回到水箱4中,并在此制冷变为冷水,使得冷却水能够进行循环利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柜(2),所述驱动柜(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冷柜(3),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箱(4),所述水箱(4)的内部安装有制冷装置(32),所述水箱(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离心泵(5),所述离心泵(5)的出水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集水管(6),所述集水管(6)固定连接在水冷柜(3)的下表面上,所述集水管(6)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7)的内部均固定装配有喷头(8),所述驱动柜(2)的前侧壁上下对称安装有输送辊组(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固定安装有风冷柜(10),所述风冷柜(10)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风管(11),所述风管(11)的后侧壁开设有气孔(12),所述风管(11)的底端固定贯穿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贯穿底座(1)的上表面与水箱(4)的右侧壁固定插接,所述连接管(13)固定贯穿水箱(4)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4),所述鼓风机(14)位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氮气瓶(16),所述鼓风机(14)的进风端通过风管与氮气瓶(16)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积水板(17),所述积水板(17)的形状为凹形,所述积水板(17)和底座(1)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积水孔(18),所述积水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回水管(19),所述回水管(19)的底端与水箱(4)的上表面固定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铰接有拉杆(20),所述拉杆(20)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开口(15)的两侧,两个所述拉杆(20)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所述第一抱箍(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连接环(23),所述第二抱箍(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母(24),两个所述连接环(23)的内部均滑动插接有螺杆(25),两个所述螺杆(25)分别与同侧所述螺母(2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的内壁与氮气瓶(16)的外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21)和第二抱箍(2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安装有防滑垫(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检修口(26),所述底座(1)的表面铰接有检修门(27),所述检修门(27)扣合在检修口(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8),所述控制箱(28)的表面设有控制面板(29),所述控制面板(29)通过电线分别与离心泵(5)、输送辊组(9)、鼓风机(14)和制冷装置(3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0),所述手轮(3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套(31)。
CN201921904534.1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5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4534.1U CN211445806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4534.1U CN211445806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5806U true CN211445806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453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5806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5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4379U (zh)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高效冷却装置
CN211445806U (zh) 一种高度钢高效退火冷却装置
CN215825119U (zh) 一种磨床用冷却降温装置
CN107560141A (zh) 一种打水装置及移动空调
CN209918867U (zh) 一种金属铸造冷却装置
CN107521072A (zh) 一种高效率的木塑板冷却设备
CN207712663U (zh) 一种果汁储液罐
CN216138080U (zh) 一种连续铸造设备的冷却喷咀
CN213104436U (zh) 一种金属配件生产用具有快速脱模的冷却设备
CN216137866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机构的模具钢热轧装置
CN205813505U (zh) 一种冷却池
CN108327139A (zh) 一种橡塑制品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07492005U (zh) 一种可清洗的高效卫生冷却机组
CN210847689U (zh) 一种钢绞线生产用拉丝冷却装置
CN208472147U (zh) 一种铝型材冷却装置
CN207760045U (zh) 一种用于不溶性硫磺制备的冷却装置
CN215943473U (zh) 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
CN218906035U (zh) 一种塑料制品水冷定型装置
CN109604570A (zh) 一种压铸件用冷却装置
CN218491810U (zh) 一种基于快速冷却技术的回火炉
CN214323936U (zh) 塑胶生产用冷却成型机构
CN210702467U (zh) 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
CN215597874U (zh) 一种用于冷冻产品的急冻库装置
CN216282196U (zh) 一种竹炭快速冷却装置
CN21876417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