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5005U -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 Google Patents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5005U
CN211415005U CN201921768806.XU CN201921768806U CN211415005U CN 211415005 U CN211415005 U CN 211415005U CN 201921768806 U CN201921768806 U CN 201921768806U CN 211415005 U CN211415005 U CN 211415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crew
cylinder
centrifugal pump
pump bear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88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仰成
邓琴
罗文涛
初海滨
杨松林
王健
王娟
马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88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5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5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5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筒体、托架和丝杠配合架,托架设置在筒体的第一端,丝杠配合架设置在筒体的第二端,丝杠配合架具有内螺纹的丝杠孔,托架具有过孔;丝杠组件,丝杠组件包括丝杠,丝杠具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从轴上拆卸的时候容易造成轴承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背景技术
在离心泵机组维修中,涉及到机泵轴承、联轴器、皮带轮的拆卸。目前常用的轴承、联轴器、皮带轮的拆卸工具是普通的三爪拉力器和两爪拉力器。三爪和两爪拉力器是抓在轴承、联轴器、皮带轮等与轴配合的圆盘类部件的外圈,对圆盘类外圈进行施力,而轴承等部件的内圈是紧紧的卡在轴上,这种拆卸部位属于过盈配合,在拆卸过程中或多或少对轴承及联轴器、皮带轮等造成损伤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轴承拉力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从轴上拆卸的时候容易造成轴承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筒体、托架和丝杠配合架,托架设置在筒体的第一端,丝杠配合架设置在筒体的第二端,丝杠配合架具有内螺纹的丝杠孔,托架具有过孔;丝杠组件,丝杠组件包括丝杠,丝杠具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托架为板体,板体焊接在筒体的第一端,过孔位于板体的中部。
进一步地,筒体为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沿过圆筒状结构的轴线的平面对称。
进一步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筒体的第二端的侧壁具有安装孔,丝杠配合架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丝杠配合架为杆状结构,丝杠孔设置在杆状结构上。
进一步地,丝杠组件还包括操作杆,丝杠的第一端具有操作杆安装孔,操作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操作杆安装孔内,丝杠的第二端为锥状结构。
进一步地,离心泵轴承拉力器还包括托板,托板具有轴避让部。
进一步地,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托板主体具有避让豁口以形成避让部,避让豁口为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托板还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设置在托板主体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时候,与轴承过盈配合的轴穿设在过孔内,轴承抵顶在托架上,丝杠的第二端抵顶在轴的一端,通过托架对轴承的作用力和丝杠对轴的作用力共同作用将轴承和轴脱离。托架对轴承的作用力的位置为轴承的内圈的侧面和外圈的侧面,这样托架对轴承的作用面积较大,可以避免轴承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从轴上拆卸的时候容易造成轴承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丝杠配合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丝杠配合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主体;11、筒体;12、托架;13、丝杠配合架;20、丝杠组件;30、托板;100、轴承;200、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包括:支架主体10和丝杠组件20。支架主体10包括筒体11、托架12和丝杠配合架13,托架12设置在筒体11的第一端,丝杠配合架13设置在筒体11的第二端,丝杠配合架13具有内螺纹的丝杠孔,托架12具有过孔。丝杠组件20包括丝杠,丝杠具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时候,与轴承100过盈配合的轴200穿设在过孔内,轴承100抵顶在托架12上,丝杠的第二端抵顶在轴200的一端,通过托架12对轴承100的作用力和丝杠对轴200的作用力共同作用将轴承100和轴200脱离。托架12对轴承100的作用力的位置为轴承100的内圈的侧面和外圈的侧面,这样托架12对轴承100的作用面积较大,可以避免轴承100的损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从轴上拆卸的时候容易造成轴承损伤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托架12为板体,板体焊接在筒体11的第一端,过孔位于板体的中部。过孔位于板体的中部,这样使得板体的受力比较平衡,延长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使用周期。板体焊接在筒体11的第一端,使得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结构紧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筒体11为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沿过圆筒状结构的轴线的平面对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的结构使得轴承和轴容易放置在筒体11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一起。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安装方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筒体11的第二端的侧壁具有安装孔,丝杠配合架13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内。上述结构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丝杠配合架13为杆状结构,丝杠孔设置在杆状结构上。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具体地,安装孔为设置在筒体11的第二端的侧壁上的两个,丝杠配合架13穿过两个安装孔即可使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丝杠组件20还包括操作杆,丝杠的第一端具有操作杆安装孔,操作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操作杆安装孔内,丝杠的第二端为锥状结构。操作杆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施加作用力,操作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操作杆安装孔内,这样操作杆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操作杆从安装孔内取出,方便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储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离心泵轴承拉力器还包括托板30,托板30具有轴避让部。托板30的设置使得离心泵轴承拉力器的通用性更强。例如,不同型号大小的轴承可以通过与其相匹配的托板30相配合使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托板30包括托板主体,托板主体具有避让豁口以形成避让部,避让豁口为U型结构。上述结构的托板主体加工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避让豁口的大小可以根据轴承和轴的大小进行旋转。避让豁口的两侧的板对轴承施加作用力。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托板30还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设置在托板主体上。操作手柄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操作手柄设置在托板主体的中部,操作手柄与托板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的轴承可以为联轴器、皮带轮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10),所述支架主体(10)包括筒体(11)、托架(12)和丝杠配合架(13),所述托架(12)设置在所述筒体(11)的第一端,所述丝杠配合架(13)设置在所述筒体(11)的第二端,所述丝杠配合架(13)具有内螺纹的丝杠孔,所述托架(12)具有过孔;
丝杠组件(20),所述丝杠组件(20)包括丝杠,所述丝杠具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2)为板体,所述板体焊接在所述筒体(11)的第一端,所述过孔位于所述板体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所述第二半圆筒沿过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线的平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筒和所述第二半圆筒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的第二端的侧壁具有安装孔,所述丝杠配合架(1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配合架(13)为杆状结构,所述丝杠孔设置在所述杆状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组件(20)还包括操作杆,所述丝杠的第一端具有操作杆安装孔,所述操作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操作杆安装孔内,所述丝杠的第二端为锥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轴承拉力器还包括托板(30),所述托板(30)具有轴避让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0)包括托板主体,所述托板主体具有避让豁口以形成所述避让部,所述避让豁口为U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泵轴承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0)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托板主体上。
CN201921768806.XU 2019-10-21 2019-10-21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Active CN211415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8806.XU CN211415005U (zh) 2019-10-21 2019-10-21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8806.XU CN211415005U (zh) 2019-10-21 2019-10-21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5005U true CN211415005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8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8806.XU Active CN211415005U (zh) 2019-10-21 2019-10-21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5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14269A1 (en) Bearing puller
JP5465981B2 (ja) シーミングスピンドルからのスリーブ取り外し装置
CN202742091U (zh) 一种适用于壳体的定位装置
US9802302B1 (en) Universal rotating scroll puller
JP5363271B2 (ja) シーミングスピンドルからのスリーブ取り外し装置
CN211415005U (zh) 离心泵轴承拉力器
CN205437921U (zh) 快换型轴端孔加工夹具
CN205415497U (zh) 一种紧凑型轴承拆卸装置
CN214723876U (zh) 拆卸组件
KR101879540B1 (ko) 배속체인 분리기
CN104589280A (zh) 一种螺旋弹簧夹具
CA2338113A1 (en)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a cylinder of a printing machine and device for this purpose
CN105922032A (zh) 一种用于阶梯轴的可调式夹紧装置
EP2805793B1 (en) Guide frame support device
CN110883730A (zh) 销套拆卸装置
CN208757874U (zh) 一种汽车六角法兰面螺栓涂油喷漆加工设备
CN205085914U (zh) 一种内孔式轴承用轴承取出装置
CN208780456U (zh)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CN208879806U (zh) 一种用于夹紧金属带卷切刀刀轴的夹紧装置
CN201970264U (zh) 一种泥浆轴承拆卸工具
GB2478757A (en) Bearing puller
US20180076699A1 (en)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Inserted in Bearing Fastening Ring
CN209774538U (zh) 一种电机轴承拆卸器
CN211687050U (zh) 一种橡胶切片机用直径可调式辊筒
CN208713856U (zh) 一种便于振槽减振套更换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