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0844U -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0844U
CN211390844U CN201922020465.4U CN201922020465U CN211390844U CN 211390844 U CN211390844 U CN 211390844U CN 201922020465 U CN201922020465 U CN 201922020465U CN 211390844 U CN211390844 U CN 211390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rear axle
vehicle
axle assembly
differentia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04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宇航
刘益东
郑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204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0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0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0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副车架和后稳定杆,后副车架由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首尾依次相连而成,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均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结构,第二横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后稳定杆位于第二横梁的远离第一横梁的一侧;在选用四驱系统时,第一横梁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后桥总成在进行两驱、四驱系统的切换时,只需变更第一横梁的结构,从而能提高两驱、四驱系统的零件通用化率,降低汽车零部件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背景技术
为提高汽车通过性,对于大部分SUV车型来说,都会同时配置两驱及四驱动力系统。相对于两驱系统,由于四驱系统需要增加后差速器总成、后驱动轴等零部件,这会对汽车的后副车架及后悬架系统的布置提出新的要求。现有技术通常会针对四驱系统重新开发一套后副车架及后悬架系统,以满足四驱系统零件的空间布置要求。这不仅增大了零部件开发成本,而且增加了底盘调校周期及零部件生产管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两驱、四驱系统的零件通用化率,降低汽车零部件开发成本的汽车后副车架和后桥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副车架和后稳定杆,后副车架由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首尾依次相连而成,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均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结构,第二横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后稳定杆位于第二横梁的远离第一横梁的一侧;
在选用四驱系统时,第一横梁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后桥总成还包括轴节,在选用四驱系统时,后桥总成还包括差速器总成、后驱动轴,后驱动轴传动连接于轴节和差速器总成之间,差速器总成的前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梁的中部隆起的下方。
进一步地,两个后驱动轴分别穿过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中部隆起的下方而传动连接于轴节和差速器总成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支架,差速器总成的靠近第一横梁的一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至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两个安装支架在第一横梁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第一紧固件以轴线沿汽车的垂向的方式将差速器总成固定连接至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差速器总成上设置有第一衬套,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衬套再紧固至第一横梁,以将差速器总成、第一衬套和第一横梁三者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孔沿汽车的纵向延伸,两个通孔在第二横梁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
进一步地,在选用四驱系统时,通孔内装设有第二衬套,差速器总成的靠近第二横梁的一侧通过第二紧固件与第二衬套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衬套以轴线沿汽车纵向的方式装设于通孔内,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衬套、差速器总成而将差速器总成与第二衬套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后桥总成还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后纵臂、前束臂以及后减振器,上摆臂、下摆臂以及前束臂用于承受汽车的横向载荷,后纵臂用于承受汽车的纵向载荷,后减振器用于承受汽车的垂向载荷。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中的后副车架的第一横梁的结构可对应于选用的两驱或四驱系统而变换;在选用两驱系统时,后副车架的第一横梁形成为水平延伸的管状结构;在选用四驱系统时,后副车架的第一横梁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差速器总成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部隆起的下方,差速器总成前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至第一横梁。因此在进行两驱、四驱系统的切换时,只需变更第一横梁,从而能提高两驱、四驱系统的零件通用化率,降低汽车零部件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选用两驱系统时汽车后副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选用四驱系统时汽车后副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选用四驱系统时将差速器总成安装于汽车后副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选用四驱系统时后桥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副车架和后稳定杆13,后副车架由第一横梁2、第一纵梁61、第二横梁3和第二纵梁62首尾依次相连而成。后副车架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结构。第一横梁2的结构可对应于选用的两驱或四驱系统而变换。在选用两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形成为如图1所示的水平延伸的管状结构;在选用四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形成为如图2所示的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第一纵梁61和第二纵梁62均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结构。第二横梁3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1。通孔31沿汽车的纵向延伸,两个通孔31在第二横梁3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
在选用四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支架4。两个安装支架4在第一横梁2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安装支架4上设有用于和螺栓相配合的螺母41。螺母41以水平放置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支架4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差速器总成1、上摆臂7、下摆臂8、后纵臂9、前束臂10、后驱动轴11、后减振器12、后弹簧14、轴节15。上摆臂7、下摆臂8以及前束臂10用于承受汽车的横向载荷,后纵臂9用于承受汽车的纵向载荷,后减振器12和后弹簧14用于承受汽车的垂向载荷。后驱动轴11传动连接于轴节15和差速器总成1之间。
后稳定杆13用于维持两侧车身平衡,后稳定杆1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横梁3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且后稳定杆13位于第二横梁3的远离第一横梁2的一侧,这样布置可以避免后稳定杆13与位于第一横梁2的中部隆起的下方的后述差速器总成1产生干涉。后稳定杆13的中部通过支座131连接至第二横梁3,后稳定杆13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图未示)连接至下摆臂8。
上摆臂7、下摆臂8以及前束臂10沿汽车的横向延伸,后纵臂9沿汽车的纵向延伸。上摆臂7的一端、下摆臂8的一端、后纵臂9的一端以及前束臂10的一端连接于轴节15的不同位置,上摆臂7的另一端、下摆臂8的另一端以及前束臂10的另一端连接于后副车架的不同位置,后纵臂9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身。后减振器12的下端连接于轴节15,后减振器12的上端连接于车身。后弹簧14的下端连接于下摆臂8,后弹簧14的上端连接于车身。
请一并结合图1,第二横梁3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1,通孔31沿汽车的纵向延伸,两个通孔31在第二横梁3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第一横梁2的结构可对应于选用的两驱或四驱系统而变换。
如图1所示,在选用两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形成为水平延伸的管状结构,为了避免汽车垂向空间的浪费,第一横梁2的高度设置得较低。在选用两驱系统时,第二横梁3上的通孔31也可以起到减重效果。
如图2所示,在选用四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第一横梁2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支架4。两个安装支架4在第一横梁2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安装支架4上设有用于和螺栓相配合的螺母41。螺母41以水平放置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支架4上。
如图3所示,在选用四驱系统时,差速器总成1位于第一横梁2的中部隆起的下方,差速器总成1通过第一紧固件114固定连接至第一横梁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14为螺栓。差速器总成1上还设置有第一衬套112,第一衬套112的轴线沿汽车的垂向。第一紧固件114的轴线也沿汽车的垂向。第一紧固件114由下至上穿过第一衬套112再和螺母41相配合而将差速器总成1固定连接至安装支架4,这时差速器总成1、第一衬套112和第一横梁2三者通过第一紧固件114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孔31内装设有第二衬套111,第二衬套111的轴线沿汽车纵向。第二紧固件113依次穿过第二衬套111、差速器总成1的靠近第二横梁3的一侧,而将差速器总成1与第二衬套111相固定连接。
请再回到图4,后驱动轴11沿汽车的横向延伸,其传动连接于轴节15和差速器总成1之间。由发动机传递来的动力通过差速器总成1调配后,通过后驱动轴11传递给轴节15,轴节15再将该动力传递给车轮。另外,为了避免第一纵梁61、第二纵梁62和后驱动轴11之间产生干涉,第一纵梁61和第二纵梁62均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结构,两个后驱动轴11分别穿过第一纵梁61和第二纵梁62的中部隆起的下方而传动连接于轴节15和差速器总成1之间。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的后副车架的第一横梁2可对应于选用的两驱或四驱系统而变换;在选用两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形成为水平延伸的管状结构;在选用四驱系统时,第一横梁2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差速器总成1位于第一横梁2的中部隆起的下方,差速器总成1的前端通过第一紧固件114固定连接至第一横梁2,因此在进行两驱、四驱系统的切换时,只需变更第一横梁2的结构,从而能提高两驱、四驱系统的零件通用化率,降低汽车零部件开发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副车架和后稳定杆,所述后副车架由第一横梁(2)、第一纵梁(61)、第二横梁(3)和第二纵梁(62)首尾依次相连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61)和所述第二纵梁(62)均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结构,所述第二横梁(3)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1),所述后稳定杆(13)位于所述第二横梁(3)的远离所述第一横梁(2)的一侧;
在选用四驱系统时,所述第一横梁(2)形成为中部有隆起的管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总成还包括轴节(15),在选用四驱系统时,所述后桥总成还包括差速器总成(1)、后驱动轴(11),所述后驱动轴(11)传动连接于所述轴节(15)和所述差速器总成(1)之间,所述差速器总成(1)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2)的中部隆起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驱动轴(11)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纵梁(61)和所述第二纵梁(62)的中部隆起的下方而传动连接于所述轴节(15)和所述差速器总成(1)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支架(4),所述差速器总成(1)的靠近所述第一横梁(2)的一侧通过第一紧固件(114)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支架(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支架(4)在所述第一横梁(2)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所述第一紧固件(114)以轴线沿汽车的垂向的方式将所述差速器总成(1)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支架(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总成(1)上设置有第一衬套(112),所述第一紧固件(114)穿过所述第一衬套(112)再紧固至所述安装支架(4),以将所述差速器总成(1)、所述第一衬套(112)和所述第一横梁(2)三者相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沿汽车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通孔(31)在所述第二横梁(3)上沿汽车的横向排列。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在选用四驱系统时,所述通孔(31)内装设有第二衬套(111),所述差速器总成(1)的靠近所述第二横梁(3)的一侧通过第二紧固件(113)与所述第二衬套(111)相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111)以轴线沿汽车纵向的方式装设于所述通孔(31)内,所述第二紧固件(11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衬套(111)、所述差速器总成(1)而将所述差速器总成(1)与所述第二衬套(111)相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总成还包括上摆臂(7)、下摆臂(8)、后纵臂(9)、前束臂(10)以及后减振器(12),所述上摆臂(7)、所述下摆臂(8)以及所述前束臂(10)用于承受汽车的横向载荷,所述后纵臂(9)用于承受汽车的纵向载荷,所述后减振器(12)用于承受汽车的垂向载荷。
CN201922020465.4U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Active CN211390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0465.4U CN211390844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0465.4U CN211390844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0844U true CN21139084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1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0465.4U Active CN211390844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0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0958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フレームを利用した前輪懸架装置
JP2010228728A (ja)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KR100599263B1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서스펜션의 마운팅 구조
KR101201895B1 (ko) 그린카용 섀시프레임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113232469B (zh)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KR102089486B1 (ko) 전기차용 샤시플랫폼 모듈
CN211390844U (zh)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JP3487213B2 (ja)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01325558Y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CN202518343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KR100911406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서스펜션용 서브 프레임
KR101509688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서스펜션용 서브 프레임
CN107776671A (zh) 一种汽车车架总成
JP3601352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KR101624235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KR102429001B1 (ko)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보강유닛
KR101189353B1 (ko) 리어 서스펜션 암 장착부 구조
KR20070044570A (ko) 커플드 토션빔 타입 현가장치의 보강구조
CN218489750U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卡车
CN212828682U (zh) 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
CN212400816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汽车后悬架套件和汽车
KR100868606B1 (ko) 맥퍼슨 스트럿형 현가장치용 서브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차량
KR100980881B1 (ko) 차량용 트레일링 암 마운팅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