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5878U -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 Google Patents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5878U
CN211385878U CN201922502385.2U CN201922502385U CN211385878U CN 211385878 U CN211385878 U CN 211385878U CN 201922502385 U CN201922502385 U CN 201922502385U CN 211385878 U CN211385878 U CN 211385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ssembly
correction
correct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23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斌
张昔峰
李亮
王晓波
陈锡文
徐爱娟
杨建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ey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ey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ey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Hefei Mey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9225023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5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5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5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相机校正装置包括:校正板组件,校正板组件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可活动;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校正板组件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按照设定路径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校正装置,可保证各相机校正的一致性,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Description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选机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背景技术
在色选机领域,通常采用校正条或校正板对色选设备的相机进行光学校正。目前主要利用工装将较长的校正条贯穿整个色选设备,微调校正条使其覆盖色选设备中相机的视点,校正条位置调整好后进行相机的光学校正。校正完成后,需将校正条拆除。此方法在校正时需要人工安装及拆除校正条,校正条安装位置重复性差,而且整个校正过程耗时长,效率低。也有利用手工将具有特殊结构的校正板逐一放置到色选设备每个相机的视点上,然后逐一对相机进行光学校正的方法。此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每个相机独立校正必然导致各相机之间的一致性差,进而影响色选设备整体的色选效果。
总之,目前色选设备相机校正的校正效率普遍较低,校正精度也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相机校正装置,以提高校正效率和校正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相机校正装置的色选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包括:校正板组件,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校正位置所述校正板组件适于使待校正相机的视点位于所述校正板组件的校正面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校正板组件相连,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所述校正位置和所述非校正位置之间按照设定路径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通过设置动力组件驱动校正板组件活动,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保证各相机校正的一致性,而且校正过程简单,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校正装置还包括:校正板防护组件,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所述非校正位置时,所述校正板防护组件遮盖在所述校正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校正装置还包括:校正板限位组件,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在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可切换,在限位状态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校正板组件限制在所述非校正位置,在避让状态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避开所述设定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校正装置还包括:同步传动组件,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两组带轮;两个传动带,两个所述传动带分别配合在两组所述带轮上;传动轴,两组所述带轮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传动轴分别与两组所述带轮相连,以使其中一组所述带轮转动时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另一组所述带轮转动;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带轮或者其中一个所述传动带相连,所述校正板组件通过两个所述传动带的带动而活动。
具体地,所述传动轴为多段,且所述传动轴的相邻两段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进一步地,相机校正装置还包括:滑动导向组件,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所述设定路径设置;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配合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校正板组件与所述导向滑块相连,所述导向滑块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
可选地,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且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和所述动力组件位于同组多个所述带轮的连线方向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包括:支杆安装座;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以所述支杆安装座为支点摆动连接在所述支杆安装座上,所述旋转支杆的一端用于限位所述校正板组件于所述非校正位置;限位伸缩件,所述限位伸缩件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旋转支杆的另一端,所述限位伸缩件在长度变化时可使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在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限位伸缩件是否达到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保持弹性件,所述限位保持弹性件与所述旋转支杆相连,所述限位保持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支杆朝向限位状态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板防护组件包括:校正板防护罩,所述校正板防护罩为长条形,所述校正板防护罩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同一侧弯折以形成防护槽,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所述非校正位置时移至所述防护槽内;信号采集组件,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设在所述校正板防护罩上以检测所述校正板组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板组件包括:校正板,所述校正板包括长条刚性板和设在所述长条刚性板上的校正条,所述校正条的表面构成所述校正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选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选机,通过设置上述相机校正装置,使校正板组件可自动在非校正位置和校正位置之间切换,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保证各相机校正的一致性,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的校正板限位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校正板防护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的校正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的校正板的侧视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滑动导向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的同步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两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实施例的色选机的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
色选机100、
相机校正装置10、固定板101、
校正板限位组件1:限位伸缩件11、位置检测传感器111、固定接头112、有杆气缸底座12、底座销轴121、旋转支杆13、支杆安装座14、压板15、限位保持弹性件16、
校正板防护组件2:校正板防护罩21、防护泡沫棉211、防护罩安装板22、信号采集组件23、
校正板组件3:校正板31、长条刚性板311、校正条312、校正板支板32、校正板安装架33、
滑动导向组件4:导向杆41、导向滑块42、导向杆支架43、导向连接板44、导向传动带卡扣45、
同步传动组件5:带轮支撑架51、带轮安装轴52、带轮53、传动带54、传动轴55、联轴器56、轴承座组件57、轴承座安装板58、
动力组件6:磁偶气缸61、气缸滑块611、气缸支架62、滑块连接板63、动力传动带卡扣64、缓冲件65、
机架20、下料装置30、输送装置40、相机50、光源件60、收集装置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如图1所示,包括:校正板组件3和动力组件6。校正板组件3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校正位置校正板组件3适于使待校正相机的视点位于校正板组件3的校正面上。动力组件6与校正板组件3相连,动力组件6用于驱动校正板组件3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按照设定路径活。
通过设置动力组件6,可以驱动校正板组件3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切换,从而使在需要使用校正板组件3对相机进行校正时,校正板组件3能够被动力组件6驱动至校正位置,而不需要使用校正板组件3,校正板组件3又能动力组件6驱动而自动收回。动力组件6的设置,使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而且基本保证每个相机校正时,校正板组件3的位置是一致的,从而保证各相机校正的统一性。这种由机器统一校正的方式,校正过程简单,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通过设置动力组件6驱动校正板组件3活动,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保证各相机校正的一致性,而且校正过程简单,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机校正装置10还包括:同步传动组件5。
如图7所示,同步传动组件5包括:两组带轮53、两个传动带54和传动轴55。两个传动带54分别配合在两组带轮53上,两组带轮53位于传动轴55的两端,传动轴55分别与两组带轮53相连,其中一组带轮53转动时通过传动轴55带动另一组带轮53转动。动力组件6与其中一个带轮53或者其中一个传动带55相连,校正板组件3通过两个传动带54的带动而活动。同步传动组件5的设置,可以保证校正板组件3各处活动的同步性。
这里,每个传动带54配合的同组带轮53里,带轮53的数量不受限,图7中同组带轮53为两个,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由于传动带54与同组的多个带轮53相配合,可使同组的多个带轮53同步转动。
可选地,传动带54为同步带,即传动带54与带轮53通过齿啮合传动,从而提高传动的同步性。
具体地,同步传动组件5还包括:带轮支撑架51和带轮安装轴52,每个带轮53均通过带轮安装轴52连接在带轮支撑架51上。
具体地,传动轴55为多段,且传动轴55的相邻两段之间通过联轴器56连接,这样既可以保证两侧带轮传动的同步性,又避免传动轴55过长导致刚性、抗扭性能、抗弯性能较弱。可选地,联轴器56可为十字联轴器或者其他类型。
进一步地,同步传动组件5还包括:轴承座组件57和轴承座安装板58,传动轴55通过轴承座组件57支撑在轴承座安装板58上,这样进一步提高传动轴55的抗扭性能、抗弯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相机校正装置10还包括:滑动导向组件4。如图6所示,滑动导向组件4包括:导向杆41和导向滑块42,导向杆41沿设定路径设置,导向滑块42配合在导向杆41上,校正板组件3与导向滑块42相连,导向滑块42连接在传动带54上。通过滑动导向组件4的配合,使校正板组件3移动更加平稳、安全。
具体地,如图9所示,滑动导向组件4为两组且分别配合在校正板组件3的两端。
可选地,如图9所示,动力组件6连接在传动带54上,且滑动导向组件4和动力组件6位于同组多个带轮53的连线方向的两侧。由此,可使滑动导向组件4和动力组件6互不干涉,可以使传动带54的长度设计得恰好足够导向滑块42的全程。
具体地,如图6所示,滑动导向组件4还包括:两个导向杆支架43,导向杆41的两端连接在导向杆支架43上。导向滑块42上连接有导向连接板44,导向连接板44通过导向传动带卡扣45卡在传动带5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校正装置10还包括校正板限位组件1。校正板限位组件1在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可切换,在限位状态校正板限位组件1用于将校正板组件3限制在非校正位置,在避让状态校正板限位组件1避开设定路径。通过设置校正板限位组件1,使校正板组件3在停用时稳定地保持在非校正位置,整个装置安全可靠性可得到保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校正板限位组件1包括:支杆安装座14、旋转支杆13和限位伸缩件11。
旋转支杆13以支杆安装座14为支点摆动连接在支杆安装座14上,旋转支杆13的一端用于限位校正板组件3于非校正位置,例如在图1中旋转支杆13的一端可止挡在校正板组件3的下方。限位伸缩件11可伸缩地连接在旋转支杆13的另一端,限位伸缩件11在长度变化时可使校正板限位组件1在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当限位伸缩件11缩短至一定长度时,旋转支杆13的一端止挡在校正板组件3的下方;当限位伸缩件11伸长至一定长度时,旋转支杆13的一端远离校正板组件3的设定路径,即校正板组件3沿设定路径由非校正位置朝向校正位置移动时,校正板限位组件1不会阻挡校正板组件3。当然,在调整校正板限位组件1相对校正板组件3的位置后,也可以在限位伸缩件11伸长时止挡校正板组件3,限位伸缩件11缩短时避让校正板组件3。
具体地,限位伸缩件11为伸缩气缸,由此成本较低。
具体地,旋转支杆13的一端设有压板15,可利用压板15压在校正板组件3上,从而增加接触面积,提高限位的安稳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校正板限位组件1还包括有杆气缸底座12,有杆气缸底座12和支杆安装座14均固定设置。限位伸缩件11的一端通过底座销轴121连接在有杆气缸底座12,限位伸缩件1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接头112连接在旋转支杆13上,由此限位伸缩件11、旋转支杆13在支杆安装座14和固定接头112之间的部分、有杆气缸底座12和支杆安装座14的连线,构成稳定三角形。因此限位伸缩件11的长度可调节旋转支杆13的角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校正板限位组件1包括:用于检测限位伸缩件11是否达到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11。由此,可以提高校正板限位组件1控制的准确性。
这里,位置检测传感器111可以检测旋转支杆13上某一端的位置,也可以检测限位伸缩件11在连接旋转支杆13一端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检测校正板限位组件1是处于限位状态还是避让状态。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限位伸缩件11为伸缩气缸时,位置检测传感器111可以检测伸缩气缸内气缸滑块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校正板限位组件1包括:限位保持弹性件16,限位保持弹性件16与旋转支杆13相连,限位保持弹性件16用于驱动旋转支杆13朝向限位状态活动。限位保持弹性件16提供了初始预紧力,这样在校正板组件3停用期间,限位保持弹性件16的拉伸下进一步保证校正板限位组件1卡住校正板组件3,以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限位保持弹性件16可为弹簧或者皮筋等。有的实施例中,限位保持弹性件16还可以为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校正装置10还包括校正板防护组件2,校正板组件3在非校正位置时,校正板防护组件2遮盖在校正面上。通过设置校正板防护组件2,使校正板组件3的校正面在停用状态时受到防护,沾染灰尘,从而提高校正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校正板防护组件2包括:校正板防护罩21,校正板防护罩21为长条形,校正板防护罩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同一侧弯折以形成防护槽,校正板组件3在非校正位置时移至防护槽内,这样可提高校正板防护组件2对校正板组件3的校正面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防止校正面沾染灰尘。
具体地,如图3所示,校正板防护组件2还包括:防护罩安装板22,防护罩安装板22固定设置,校正板防护罩21固定在防护罩安装板22上。为提高校正板防护罩21的安装可靠性,校正板防护罩21上设置多个防护罩安装板22。
进一步地,校正板防护组件2包括:信号采集组件23,信号采集组件23设在校正板防护罩21上以检测校正板组件3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校正板组件3相对校正板防护罩21的位置信息,可以检测出校正板防护罩21是否罩住了校正面,也可以检测出校正板组件3是否到达了非校正位置。如果校正板组件3未到达非校正位置,动力组件6可以继续驱动校正板组件3活动,直至校正板组件3到达非校正位置。而当信号采集组件23确定了校正板组件3到达非校正位置,校正板限位组件1才能切换至限位状态。
可选地,信号采集组件23设有多个,以多点确定校正板组件3相对校正板防护罩21的位置,从而提高检测准确性。图3中校正板防护罩21在两端均设有信号采集组件23。
可选地,校正板防护罩21为刚性板材结构件,校正板防护罩21在防护槽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层。进一步可选地,缓冲层为防护泡沫棉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校正板组件3包括:校正板31,校正板31为适配相机校正的形状。在图4中,校正板31为长条形,校正板31的两端形成为校正板支板32,两端的校正板支板32通过校正板安装架33连接在动力组件6或者导向滑块42上。
具体地,如图5所示,校正板31包括长条刚性板311和设在长条刚性板311上的校正条312,校正条312的表面构成校正面。通过将校正条312设在长条刚性板311上,可以提高整体刚度,避免弯折、褶皱等。可选地,校正条312贴在长条刚性板311上。进一步可选地,长条刚性板311为铝型材,由此校正板31的重量较轻,整个装置驱动负荷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动力组件6可包括动力气缸,动力气缸的气缸滑块相对缸体滑动以驱动校正板组件3活动。
具体地,动力气缸为磁偶气缸61,以提高控制精度。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6可包括两个气缸支架62,两个气缸支架62连接在动力气缸的两端以支撑动力气缸。动力气缸的气缸滑块连接有滑块连接板63,滑块连接板63上设有用于卡住传动带54的动力传动带卡扣64。
更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至少一个气缸支架62上设有缓冲件65,当气缸滑块611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可通过缓冲件65缓冲,避免碰撞损伤及噪音等。可选地,缓冲件65为缓冲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动力组件6也可以不设置动力气缸,可以由电机替代动力气缸,这里不作限制。
由上述相机校正装置10的结构可以看出,相机校正装置10在使用时包括两套动作,即在需要校正时相机校正装置10的动作,和校正完成后相机校正装置10的动作。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校正指令后,控制动力组件6驱动校正板组件3活动至校正位置;
在接收校正完成指令,制校正板限位组件1切换至限位状态。
这里,校正指令可以是人为输入装置的控制系统里的,也可以是通过系统程序自动输入的,例如系统控制每天色选机100在色选物料之前发出校正指令,或者控制色选机100每累计使用X小时就发出校正指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动力组件6,使相机校正装置10在接收到指令后自动将校正板组件3在非校正位置和校正位置之间切换,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保证各相机校正的一致性,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选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选机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相机校正装置10的结构在上文中已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色选机100具有机架20,相机校正装置10安装在机架20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相机校正装置10的两侧设有固定板101,固定板101焊接或者通过紧固件(如螺栓)固定在机架20上。如图9所示,滑动导向组件4和同步传动组件5、动力组件6设置在固定板101上。
在图2中,有杆气缸底座12和支杆安装座14均通过紧固件(如螺栓)固定在机架20上。在图3中,防护罩安装板22可以通过紧固件(如螺栓)固定在机架20上。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色选机100还包括下料装置30、输送装置40、收集装置70等。下料装置30、输送装置40安装在机架20上,机架20上还设有相机50、光源件60。输送装置40用于将下料装置30振散的物料朝向收集装置70的方向输送,输送途中由相机5进行色选。其中,相机50的视点位于输送装置40上,由光源件60提供光照条件。相机校正装置10对应相机50处设置,校正板组件3在校正位置时相机50的视点位于校正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选机100,通过设置上述相机校正装置10,使校正板组件3可自动在非校正位置和校正位置之间切换,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保证各相机校正的一致性,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的一个具体方案的结构以及在色选机100上的配合方式。
如图1所示,相机校正装置10主要包含以下部分:校正板限位组件1、校正板防护组件2、校正板组件3、滑动导向组件4、同步传动组件5、动力组件6。
如图2所示,校正板限位组件1包括限位伸缩件11、有杆气缸底座12、旋转支杆13、支杆安装座14、压板15、限位保持弹性件16。有杆气缸底座12安装在色选机100的机架20上,限位伸缩件11安装在有杆气缸底座12上且可以绕底座销轴121转动。限位伸缩件11为伸缩气缸,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外筒侧壁的两侧安装有位置检测传感器111,用以检测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滑块的位置。旋转支杆13的中部与支杆安装座14连接,支杆安装座14固定安装在色选机100的机架20上,旋转支杆13的一端与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杆的固定接头112连接,旋转支杆13可以绕中间的支杆安装座14摆动。压板15安装在旋转支杆13的另一端,并且也可以绕安装轴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杆伸出及缩回时,气缸杆通过固定接头112带动旋转支杆13绕支杆安装座14摆动。气缸安装座12与旋转支杆13间安装了限位保持弹性件16,限位保持弹性件16为拉伸弹簧,通过限位保持弹性件16的弹性预紧力的设置,来控制旋转支杆13摆动时需要的初始预紧力,也可以选用带有自锁功能的气缸来控制旋转支杆13摆动时需要的初始预紧力,即图2中限位保持弹性件16可替换为具有自锁功能的气缸。校正板限位组件1的使用数量由校正板31的长度决定;校正板限位组件1一般为均匀间隔布置,组与组的间距以600-800mm为宜。限位伸缩件11的行程及旋转支杆13与支杆安装座14连接的具体位置必须在设计时经过计算得出,以保证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杆伸出至极限位置后,旋转支杆13能绕着支杆安装座14转动合适的角度。
如图3所示,校正板防护组件2包括校正板防护罩21、防护罩安装板22、信号采集组件23。校正板防护罩21与防护罩安装板22固定连接,防护罩安装板22固定在机架20上。校正板防护罩21的安装位置需根据校正板31的运动轨迹进行设计,并通过安装板22固定在机架20上。防护罩21的内壁预先贴一层防护泡沫棉211,在非校正状态下为校正板31提供了一个较为封闭的防护空间。校正板防护罩21将校正板31与周围环境进行隔绝,避免校正板31沾染灰尘,保证校正面清洁。校正板防护罩21的两端装有信号采集组件23,用以采集校正板31的位置信息。
如图4所示,校正板组件3包括校正板31、校正板支板32、校正板安装架33。如图5所示,校正板31由长条刚性板311及校正条312组成,长条刚性板311为铝型材,铝型材根据色选机100的宽度进行长度的选取,必须保证型材的长度大于色选机100的视场的总宽度。校正条312采用PC材质,外部进行了光学涂层处理。校正条312粘接在铝型材的一个面上,校正条312宽度为50mm,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色选机100的相机的视点始终位于校正条312上。校正板31两侧安装有校正板支板32,校正板支板32与校正板安装架33连接,两侧的校正板安装架33分别固定在两个导杆装置4的导向滑块42上,导向滑块42沿导向杆41移动时便带动校正板组件3一起沿导杆上下滑动。校正板支板32与校正板安装架33之间采用柔性连接,用以消除校正板31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
如图6所示,滑动导向组件4包括导向杆41、导向滑块42、导向杆支架43、导向连接板44、导向传动带卡扣45。导向杆41的两端安装在导向杆支架43上,导向杆支架43固定在机架20上。导向滑块42套装在导向杆41上,导向滑块42可以沿导向杆41自由滑动,导向滑块42的初始位置位于导向杆41的上方。导向滑块42上安装有导向连接板44,导向滑块42通过导向连接板44及导向传动带卡扣45与传动带54连接。如图9所示,滑动导向组件4有两套,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20的两侧,两套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滑块42略有不同,其中从动端的导向滑块42为开放式结构,其目的为消除因制造及装配误差导致的两侧导向杆41不同面及不平行等问题,保证两侧导向滑块42能够顺畅地沿各自的导向杆41上下滑动。两侧的两个导向滑块42分别与校正板组件3两端的校正板安装架33连接,导向滑块42上下滑动时带动校正板组件3一同沿导向杆41上下滑动。
如图7所示,同步传动组件5包括带轮支撑架51、带轮安装轴52、带轮53、传动带54、传动轴55、联轴器56、轴承座组件57、轴承座安装板58。带轮支撑架51共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机架20两侧。带轮支撑架51上固定有带轮安装轴52,带轮安装轴52一端与带轮支撑架51连接,另一端装有带轮53。传动轴55共有三段组成,两两之间用联轴器56连接。三段传动轴55连接成整体后,两端分别安装上带轮53。传动轴55通过轴承座组件57及轴承座安装板58与机架20固定。处于同一侧的固定在带轮支撑架51上的带轮53与固定在传动轴55上的带轮53必须调整在同一个空间平面内,且用传动带54将同一侧的两个带轮53连接。两侧的传动带54及带轮53结构与传动轴55结构一起组成了相机校正装置10的同步传动组件5。当一侧的带轮53结构在动力源驱动下而转动时,通过传动轴55结构将运动传至另一侧带轮53结构,而且通过传动带54及带轮53间的齿与齿的啮合,保证两侧的带轮53始终保持同步转动。
如图8所示,动力组件6包括磁偶气缸61、气缸支架62、滑块连接板63、动力传动带卡扣64、缓冲件65。如图9所示,动力组件6只位于装置的一侧,驱动该侧的同步传动组件5运动。动力组件6通过气缸支架62固定在机架20上,磁偶气缸61的滑块上装有滑块连接板63,滑块连接板63与动力传动带卡扣64连接,磁偶气缸61的滑块沿磁偶气缸61的气缸杆滑动,并通过同步传动组件5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在磁偶气缸61两端的气缸支架62上分别安装有缓冲件65,用以避免磁偶气缸61的滑块在两端极限位置骤停而产生较大冲击。磁偶气缸61的滑块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下端。如图9所示,磁偶气缸61的滑块与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滑块42分别固定在传动带54的两侧,即滑块连接板63固定在传动带54的下端内侧,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连接板44固定在传动带54的上端外侧。磁偶气缸61的滑块的运行方向及运行速度通过电磁阀及节流阀控制。本装置也可以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即通过电机替代磁偶气缸61,其中电机驱动方式有多种,例如电机直接连接带轮53,或者电机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连接传动带54等。
本实施例的相机校正装置10设置在色选机100上,相机校正装置10可以自动执行相机校正。当相机校正装置10接收到校正指令后,装置可以自动精准地动作,以完成相机的光学校正过程。校正指令可以手动选择,也可以在设备中提前设置。当色选机100工作了一段时间且需要进行相机校正时,通过触发控制屏上的自动校正按钮下发校正指令,相机校正装置10即可自动完成相机光学校正过程;或者可以在色选机100控制程序内预设一个时间,当设备累计工作达到预设时间,即触发校正指令,相机校正装置10自动完成相机校正过程。
相机校正装置10主要完成将校正板组件3自动、精准地运行至校正位置,在该位置上色选机100的相机视点正好处于校正板31所在的范围之内,校正板31在该位置停留预先设定的时间,在该时间内色选机100的相机进行光学校正;校正完成后校正板组件3沿原路径自动返回至校正板防护罩21内,并且将校正板组件3约束在校正板防护罩21内,直至下一次校正指令下发再进行下一次校正运行。
该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相机校正装置10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接收到校正指令,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装置内所有的校正板限位组件1的限位伸缩件11开始动作,所有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杆开始同步伸出,气缸杆伸出带动旋转支杆13绕其中部的支杆安装座14转动;当气缸杆伸出到极限位置时,旋转支杆13能绕着支杆安装座14转动至适当的角度,使得安装旋转支杆13上的压板15远离校正板31的运行轨迹;每一个限位伸缩件11上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11用以反馈气缸杆的位置,当所有气缸杆均到达极限位置,即所有压板15均远离了校正板31的运行轨迹后,相机校正装置10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动作;第一预设时间为装置给色选机100预留的校正准备时间,在此时间内色选机100关闭物料输送且相机进入光学校正准备状态;第一预设时间的长度因不同色选机100而不同,一般设置为10秒。
步骤二、装置中作为动力源的磁偶气缸61通气,磁偶气缸61的滑块从初始位置开始沿气缸杆滑动;磁偶气缸61的滑块其初始位置在磁偶气缸61的下端,从初始位置出发,磁偶气缸61的滑块沿其气缸杆缓慢上升;由于滑块连接板63与传动带54连接,所以当磁偶气缸61的滑块从下至上滑动时,传动带54同步运动,传动带54上固定的在传动带54另一侧的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滑块42也随之一起运动;滑动导向组件4上的导向滑块42初始位置在导向杆41的上端,从初始位置出发,导向滑块42沿导向杆41缓慢下降;在传动轴55的作用下,两侧的导向滑块42同步由导向杆41的上端向下端滑动,同时带动与导向滑块42连接的校正板组件3由上端的非校正位置下移;当磁偶气缸61的滑块移动到上端的极限位置时,两侧的导向滑块42及与其连接的校正板组件3则下移至最下端的极限位置。
步骤三、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滑块42连同校正板组件3到达导向杆41的最下端位置即为校正板31的校正位置,校正板31在该位置上时色选机100的相机视点正好处于校正板31的校正条312上;装置两侧的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杆41下端安装有信号传感器,当两个信号传感器均采集到信号时,则校正板组件3已经运行到校正位置,装置开始第二预设时间计时;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校正板组件3停留在校正位置不动,色选机100的相机进行光学校正;具体校正的工作原理已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详细描述;第二预设时间的长度一般设置为25至30秒。
步骤四、步骤三完成后装置触发磁偶气缸61的滑块动作,磁偶气缸61的滑块从最上端向下滑动,同时滑动导向组件4的导向滑块42连同校正板组件3一起则由最下端向上移动,整个运动过程与步骤二的相反;当磁偶气缸61的滑块向下运行到下端的极限位置时,滑块停止运动,此时滑动导向组件4的滑块连同校正板组件3运行至最上端的极限位置;此时校正板组件3正好将校正板31输送至校正板防护罩21内;在校正板防护罩21的两端分别装有信号采集组件23,当两个信号采集组件23均采集到信号时,装置触发校正板限位组件1的限位伸缩件11通气指令,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杆开始缩回;气缸杆缩回过程中带动旋转支杆13绕其中部的支杆安装座14转动,旋转支杆13上的压板15与校正板31的下端面贴合并将校正板31压紧限位;限位伸缩件11的气缸杆缩回后,安装在限位伸缩件11下端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11反馈信号给控制系统;当所有校正板限位组件1的气缸下端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11都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后,则控制系统默认完成一个校正过程,此时校正板限位组件1将校正板31约束于非校正位置,直到下一个校正指令接收到后再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校正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如下:
(1)上述安装在色选机100上,校正时无需进行任何零部件的拆装,整个校正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校正效率高;相机校正装置10的各部件直接定位在设备上,校正板31与色选机100相机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提高了相机的校正精度及色选机100的色选效果。
(2)上述相机校正装置10的控制方法,保证了校正过程可自动完成,校正过程简单,校正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3)上述相机校正装置10,将柔性的校正条312粘接在刚性的铝型材上,这样能最大程度保障校正面的平整性,提高校正的精度;校正条312的宽度设置为50mm,也最大程度地消除了校正面与相机视点的位置偏差,保证了校正的效果;
(4)上述相机校正装置10,在校正板组件3的校正位置设置了位置检测装置,保证了校正板31在校正时位置的精确性,从而保证了校正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选机100的其他构成例如进料机构和识别模块等,其结构原理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校正位置是指校正板组件3移动到使待校正相机50的视点位于所述校正板组件3的校正面上的位置。参考附图10,也就是校正板组件3在动力组件6的驱动下移动到最下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非校正位置是指相机50在非校正时间段内,校正板组件3从上述的校正位置移动到的其他位置,其中非校正位置优选为校正板防护组件2遮盖在所述校正面上的位置。参考附图1所示,非校正位置为校正板组件3在动力组件6的驱动下移动到最上端的位置,此时校正板组件3的校正面刚好被正板防护组件2所遮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正板组件,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校正位置和非校正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校正位置所述校正板组件适于使待校正相机的视点位于所述校正板组件的校正面上;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校正板组件相连,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所述校正位置和所述非校正位置之间按照设定路径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正板防护组件,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所述非校正位置时,所述校正板防护组件遮盖在所述校正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正板限位组件,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在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可切换,在限位状态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校正板组件限制在所述非校正位置,在避让状态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避开所述设定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传动组件,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
两组带轮;
两个传动带,两个所述传动带分别配合在两组所述带轮上;
传动轴,两组所述带轮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传动轴分别与两组所述带轮相连,以使其中一组所述带轮转动时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另一组所述带轮转动;
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带轮或者其中一个所述传动带相连,所述校正板组件通过两个所述传动带的带动而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为多段,且所述传动轴的相邻两段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导向组件,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包括: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所述设定路径设置;
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配合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校正板组件与所述导向滑块相连,所述导向滑块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且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和所述动力组件位于同组多个所述带轮的连线方向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包括:
支杆安装座;
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以所述支杆安装座为支点摆动连接在所述支杆安装座上,所述旋转支杆的一端用于限位所述校正板组件于所述非校正位置;
限位伸缩件,所述限位伸缩件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旋转支杆的另一端,所述限位伸缩件在长度变化时可使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在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限位伸缩件是否达到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保持弹性件,所述限位保持弹性件与所述旋转支杆相连,所述限位保持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支杆朝向限位状态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防护组件包括:
校正板防护罩,所述校正板防护罩为长条形,所述校正板防护罩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同一侧弯折以形成防护槽,所述校正板组件在所述非校正位置时移至所述防护槽内;
信号采集组件,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设在所述校正板防护罩上以检测所述校正板组件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组件包括:校正板,所述校正板包括长条刚性板和设在所述长条刚性板上的校正条,所述校正条的表面构成所述校正面。
13.一种色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校正装置。
CN201922502385.2U 2019-12-31 2019-12-31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Active CN211385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2385.2U CN211385878U (zh) 2019-12-31 2019-12-31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2385.2U CN211385878U (zh) 2019-12-31 2019-12-31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5878U true CN211385878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2385.2U Active CN211385878U (zh) 2019-12-31 2019-12-31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5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5320B (zh) 一种角码自动上料机器人
CN109108636B (zh) 一种转轴的装配角度自动矫正装置
CN111791473B (zh) 贴膜机
CN211385878U (zh) 相机校正装置及色选机
CN113118062A (zh) 相机校正装置、相机校正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色选机
CN209743514U (zh) 一种丝杆上折滑台模组
KR20070072458A (ko) 판재 위치 교정장치
CN209274982U (zh) 一种高精度手机、相机的镜头保护盖的贴装设备
CN110779474A (zh) 一种工件磨损检测多点控制定位封闭式光束检测设备
CN216696040U (zh) 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系统的产品自动检测装置
CN110044458B (zh) 一种用于砝码流水线检定的称重装置
CN114290055A (zh) 一种空调外机顶盖的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09570987A (zh) 取锁螺丝装置和全自动锁螺丝机
CN207706634U (zh) 一种自动化贴片补强设备
CN209390219U (zh) 车载广角摄像头测试设备
CN209444729U (zh) 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
CN106553045B (zh) 割草机刀片护罩自动上料机
CN219677270U (zh) 合玻装置
CN220536901U (zh) 片料机自动移载与二次定位机构
CN220466699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线用归正装置
CN211681716U (zh) 一种格栅装配装置
CN211121203U (zh) 一种直线往复式视觉检测防错机构
CN220625604U (zh) 一种动平衡机测量装置
CN215965613U (zh) 一种tv背板平面度整形装置
CN210285894U (zh) 一种移栽送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