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9543U -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 Google Patents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9543U
CN211369543U CN201921206473.1U CN201921206473U CN211369543U CN 211369543 U CN211369543 U CN 211369543U CN 201921206473 U CN201921206473 U CN 201921206473U CN 211369543 U CN211369543 U CN 211369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plate
formwork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64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064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9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9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9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41),其一端安装在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另一端向着第二模板(2)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一模板(1);第一连接杆(42),与第一连接板(41)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3)的第一连接头(421),侧模板(3)位于第一、第二模板之间;第二连接板(45),其一端安装在第二模板(2)的侧壁上,另一端向着侧模板(3)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二模板(2);第二连接杆(43),与第二连接板(45)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3)的第二连接头(431)。本申请还公开了具有上述连接组件的造型模。本申请便于模板加工的同时还能保证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背景技术
装配式墙体由外而内依次包括有外墙、保温墙和内墙,在成型墙体时,一般采用内模板和外模板进行成型。成型墙体时,泵送混凝土产生的压力会部分作用在内、外模板上,使内、外模板之间产生位移,进而影响到墙体的质量及规格。故而,连接内、外模板,防止两者意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内、外模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请参见专利号为ZL201610309694.6的发明专利《一种石膏墙体模具及施工工艺》(授权公告号为CN105804392B),其公开的模具包括有左模板、右模板、连接件;所述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上设有数量、大小相同的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左模板、右模板上对应的两个定位孔连接,将所述左模板、右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该连接件为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模具之间设置有垫片。该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存在如下不足;一、由于采用螺栓连接左、右模板,左、右模板上的定位孔必须完全对齐,提高了模板的加工难度,否则,将影响左、右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甚至出现螺栓绷断的情况;二、螺栓的连接强度较低;三、左、右模板之间的位置必须固定,无法根据墙体的厚度或宽度需要调节两者之间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模板加工的同时还能保证连接强度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内、外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内、外模板发生位移的具有上述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一端安装在第一模板的侧面上,另一端向着第二模板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一模板;
第一连接杆,与上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的第一连接头,所述侧模板位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之间;
第二连接板,其一端用于安装在第二模板的侧壁上,另一端向着侧模板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二模板;
第二连接杆,与上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的第二连接头;
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为外模板、设于外模板内侧的内模板。即,第一模板可以为外模板、内模板中的其中一个,第二模板为外模板、内模板中的另外一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相连,且第一连接杆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一连接板上移动、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相连,且第二连接杆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二连接板上移动、固定。
为便于连接杆在连接板上移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在该第一连接孔内并能在第一连接孔上移动、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在该第二连接孔内并能在第二连接孔上移动、固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第二连接杆为螺杆,每个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螺母,该螺母抵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和/或内侧上。如此,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实现螺杆移动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造型模,包括有:第一模板、第二模板、设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侧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侧模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墙体的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板安装在第一模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侧模板;所述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板安装在第二模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侧模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或第二连接头通过螺钉与所述侧模板相连。进而便于连接侧模板。
为根据模具的尺寸等实际情况来调节连接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滑轨座,所述第一连接板能相对第一滑轨座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一滑轨座上;所述第二模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轨座,所述第二连接板能相对第二滑轨座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二滑轨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模板上;或,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连杆一安装在第一模板上,所述连杆一与第一连接板相连,且连杆一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一连接板上移动、固定,该连杆一的内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模板的连接头一;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模板上;或,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连杆二安装在第二模板上,所述连杆二与第二连接板相连,且连杆二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二连接板上移动、固定,该连杆二的内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二模板的连接头二。
为驱动连接杆并使连接杆固定在所需位置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第二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或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最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整体呈相对应的L型或H型或凹字型或凸字形或回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板安装在第一模板上,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侧模板相连,第二连接板安装在第二模板上,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侧模板相连,如此,第一模板通过侧模板连接第二模板,使得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侧模板之间连接固定,保证了连接强度;
同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可分别通过螺钉等连接件直接安装在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上,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也可分别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侧模板,进而,便于模具上模板的加工,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在模板上开设对齐的定位孔;
通过将第一、第二连接杆设置为能沿各自的轴向方向在第一、第二连接板上移动、固定的结构,使得本申请的连接组件适用于内、外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的模具,进而便于成型不同厚度规格的墙体;
具有上述连接组件的造型模能有效防止内、外模板在混凝土泵送压力等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进而保证成型出墙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造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造型模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造型模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造型模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连接组件包括有:
第一连接板41,其一端安装在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另一端向着第二模板2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一模板1;
第一连接杆42,与上述第一连接板41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3的第一连接头421,侧模板3位于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之间;
第二连接板45,其一端安装在第二模板2的侧壁上,另一端向着侧模板3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二模板2;
第二连接杆43,与上述第二连接板45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3的第二连接头431;
上述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为外模板、设于外模板内侧的内模板。即当第一模板 1为外模板、内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时,第二模板2为外模板、内模板中的另外一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为外模板,第二模板2为内模板。当然,第一模板1也可为内模板,第二模板2为外模板,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成型墙体时,需要根据所需墙体的尺寸调节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的位置,故而,为了在第二模板2相对第一模板1移动而改变两者之间位置关系的情况下还能连接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本申请将第一连接杆42和第二连接杆43设计为位置可调节的结构,具体如下:
第一连接杆42与第一连接板41相连,且第一连接杆42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一连接板41上移动、固定;第二连接杆43与第二连接板45相连,且第二连接杆43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二连接板45上移动、固定。
为实现第一连接杆42在第一连接板41上移动固定,第一连接杆42可以为设置在第一连接板41上的伸缩杆,也可以为丝杆结构并与第一连接板上的螺母配合,也可以为外壁光滑的光杆结构等,只要能实现第一连接杆42能在第一连接板41上移动、固定均可。同样,为实现第二连接杆43在第二连接板45上移动、固定,第二连接杆43可参考上述第一连接杆42的结构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连接杆与第一、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
第一连接板4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11,上述第一连接杆42穿设在该第一连接孔411内并能在第一连接孔411上移动、固定;第二连接板45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51,上述第二连接杆43穿设在该第二连接孔451内并能在第二连接孔451 上移动、固定。
具体为: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为螺杆(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42 和第二连接杆43均为螺杆),每个螺杆上螺接有螺母46,该螺母46抵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41或第二连接板45的外侧和/或内侧上。如此,通过旋紧螺母46,使螺母46抵接在第一连接板41或第二连接板45的外侧或/和内侧上,即可固定螺杆的位置。
为实现螺杆的移动,上述第一连接孔411、第二连接孔451可以为通孔或者螺纹孔,当为通孔时,螺杆可直接穿过通孔并相对通孔移动,然后通过上述螺母46固定;当为螺纹孔时,螺杆可螺接在该螺纹孔内,并通过旋转螺杆实现螺杆的移动和固定,并通过上述螺母46进一步固定螺杆的位置,防止螺杆意外移动。当需要旋转第一连接杆42和 /或第二连接杆43时,为不影响第一连接头421和/或第二连接头431与侧模板3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的内端可设置为球型连接头,该球型连接头容置在第一连接头421和/或第二连接头431内,并能相对第一连接头421和/或第二连接头431转动,如此,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的旋转能改变其位置的同时,还不影响其与侧模板3之间的连接。
为了使上述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分别能沿着各自的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5平稳移动,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4还包括有至少二根导向杆47。至少一根导向杆47穿设在第一连接板41上且与上述第一连接杆42平行,该导向杆47的内端具有能连接至侧模板3的连接头。至少一根导向杆47穿设在第二连接板45上且与上述第二连接杆43平行,该导向杆47的内端也具有能连接至侧模板3的连接头。
其中,上述各导向杆47为表面光滑的光杆,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5上分别开设有供各自的导向杆47穿过的第一通孔,各导向杆47上连接头的结构可参考第一连接头421、第二连接头431设计,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如此,导向杆47可随着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的移动而移动,起到移动导向作用,避免第一连接杆42 和第二连接杆43出现倾斜而影响其连接强度。
具有上述连接组件的造型模包括有: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设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侧模板3;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侧模板3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墙体的模腔;还包括有上述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中的第一连接板41安装在第一模板 1的侧面上,第一连接杆42连接第一连接板41和侧模板3;连接组件4中的第二连接板45安装在第二模板2的侧壁上,第二连接杆43连接第二连接板45和侧模板3。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具有与墙体形状相适配的第三侧壁11、与第三侧壁11相对的第四侧壁12;第二模板2具有与第三侧壁11相对的并与墙体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侧壁21、与第一侧壁21相对的第二侧壁22;侧模板3具有内侧壁、与内侧壁相对的外侧壁31,上述第一侧壁21、第三侧壁11和内侧壁之间形成上述模腔。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板41安装在第三侧壁11与第四侧壁12之间的侧面上,第二连接板45安装在第二侧壁22上,第一连接杆42上的第一连接头421连接在侧模板3的外侧壁31上,第二连接杆43上的第二连接头431连接在与外侧壁31相衔接的侧面上。如此,第一连接杆42和第二连接杆43连接在侧模板3的不同侧上,保证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与侧模板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为便于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与侧模板3之间的连接及拆卸,第一连接头421和/或第二连接头431通过螺钉与侧模板3相连。当然,也可通过卡扣连接等其它可拆卸连接方式相连,或直接固定连接(如粘接)在侧模板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421及与第一连接杆42配合的导向杆47的内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螺钉连接在侧模板3 上;第二连接头431为长条状结构,与第二连接杆43配合的导向杆47的内端连接在第二连接头431上,第二连接头431通过螺钉连接在侧模板3上。
为便于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5的安装,第一连接板41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模板1上;或,第一连接板41的一端通过连杆一安装在第一模板1上,连杆一与第一连接板41相连,且连杆一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一连接板41上移动、固定,该连杆一的内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模板1的连接头一;
第二连接板45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或,第二连接板45的一端通过连杆二44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连杆二44与第二连接板45相连,且连杆二44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二连接板45上移动、固定,该连杆二44的内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二模板 2的连接头二441。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直接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模板1上,第二连接板45 通过连杆二44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连杆二44上的连接头二441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
同样,为使连杆二44能平稳移动,第二连接板45上还另外连接有与连杆二45配合的上述导向杆47,该导向杆47的结构与其它导向杆相似,其穿插在第二连接板45 上,其内端与第二模板2相连。
为使连接组件4能根据第一模板1的结构尺寸在模具上移动,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滑轨座5,第一连接板41能相对第一滑轨座5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一滑轨座5上;第二模板2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滑轨座6,第二连接板45能相对第二滑轨座 6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二滑轨座6上。
第一滑轨座5与第一连接板4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板41一端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滑轨座5的外壁配合的第一凹槽412,第一凹槽412与第一滑轨座5配合使得第一连接板41能沿着第一滑轨座5移动。为实现第一连接板41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一滑轨座5上,还包括有紧固螺母,第一滑轨座5上开设有第一滑槽51,第一连接板41 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螺孔413,上述螺钉穿过第一螺孔413后与第一滑槽51相抵,进而通过螺钉的拧松、拧紧可实现第一连接板41的移动和固定,便于使用。紧固螺母套接在螺钉上,当螺钉穿过第一螺孔413后与第一滑槽51相抵时,紧固螺母位于第一滑槽 51内并抵接于第一滑槽51的顶壁。
第二滑轨座6与第二连接板45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5通过连杆二44和导向杆47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故而连杆二44和导向杆47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座6上,具体为:连接头二441为板状结构,与连杆二44配合的导向杆47的内端连接在连接头二441上,连接头二441与第二滑轨座6之间的连接结构可参考上述第一连接板41与第一滑轨座5之间的连接结构。
若第二连接板45直接连接在第二滑轨座6上,第二连接板45与第二滑轨座6之间的连接结构可参考上述第一连接板41与第一滑轨座5之间的连接结构。若第一连接板 41通过连杆一连接在第一滑轨座5上,连杆一与第一滑轨座5之间的连接结构可参考连杆二44与第二滑轨座6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的外端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或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当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为螺杆时,第一连接孔411和/或第二连接孔451为螺纹孔时,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的外端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以驱动螺杆转动;当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能直接在第一连接孔 411和/或第二连接孔451上移动时,可连接气缸或油缸的输出端,通过气缸或油缸输出端的伸缩而驱动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移动。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可以仅有一个,也可以有若干个。当只有一个连接组件4时,为保证第二模板2和第一模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在第二模板2和第一模板1 的另一侧设置其他连接装置以进一步连接第二模板2和第一模板1。当有多个上述连接组件4时,可根据模具的尺寸结构设置,以连接第二模板2和第一模板1。
为成型各种形状的墙体,以满足工程需要,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整体呈相对应的L型或H型或凹字型或凸字型或回字型。
本实施例中为成型L型的墙体,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整体呈L型。
上述连接组件4有一组,并设置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左侧上,一组内包括有若干个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的具体数量根据模具的尺寸大小设计。
由于连接组件4设置在模具的单侧上,为保证连接强度,还包括有设置在模具其它侧上的连接装置7,该连接装置7可参考本申请的连接组件设计,也可选用锁扣件,锁扣件中的锁钩和能扣住锁钩的锁体设置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或者选用其它结构的连接装置。
本实施例中,为适应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位置的调节,该连接装置7包括有连接板71和连接杆72,连接板71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另一端向着第二模板2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一模板1。连接杆72与连接板71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连接第二模板2,且连接杆72能沿其轴向方向在连接板71上移动、固定,即第二模板2 直接通过连接杆72和连接板71与第一模板1相连。当然,为了同时连接侧模板3,该连接装置7还可包括有侧模连接杆73,侧模连接杆73与连接板71相连,且能沿其轴向方向在连接板71上移动、固定,侧模连接杆73的内端连接侧模板3。连接杆72、侧模连接杆73与连接板71之间的连接结构可参考上述第一连接杆42与第一连接板41之间的连接结构。
同样,连接装置可直接安装在模具上,也可通过滑轨座等结构可滑移地连接在模具上。

Claims (10)

1.一种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板(41),其一端安装在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另一端向着第二模板(2)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一模板(1);
第一连接杆(42),与上述第一连接板(41)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3)的第一连接头(421),所述侧模板(3)位于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之间;
第二连接板(45),其一端安装在第二模板(2)的侧壁上,另一端向着侧模板(3)所在的方向伸出第二模板(2);
第二连接杆(43),与上述第二连接板(45)的另一端相连,其内端具有用于连接侧模板(3)的第二连接头(431);
所述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为外模板、设于外模板内侧的内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与第一连接板(41)相连,且第一连接杆(42)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一连接板(41)上移动、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43)与第二连接板(45)相连,且第二连接杆(43)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二连接板(45)上移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11),所述第一连接杆(42)穿设在该第一连接孔(411)内并能在第一连接孔(411)上移动、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45)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51),所述第二连接杆(43)穿设在该第二连接孔(451)内并能在第二连接孔(451)上移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为螺杆,每个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螺母(46),该螺母(46)抵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41)或第二连接板(45)的外侧和/或内侧上。
5.一种造型模,包括有: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设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侧模板(3);所述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侧模板(3)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墙体的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板(41)安装在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杆(4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侧模板(3);所述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板(45)安装在第二模板(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4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5)和侧模板(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421)和/或第二连接头(431)通过螺钉与所述侧模板(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滑轨座(5),所述第一连接板(41)能相对第一滑轨座(5)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一滑轨座(5)上;所述第二模板(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轨座(6),所述第二连接板(45)能相对第二滑轨座(6)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在第二滑轨座(6)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模板(1)上;或,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一端通过连杆一安装在第一模板(1)上,所述连杆一与第一连接板(41)相连,且连杆一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一连接板(41)上移动、固定,该连杆一的内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模板的连接头一;
所述第二连接板(45)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或,所述第二连接板(45)的一端通过连杆二(44)安装在第二模板(2)上,所述连杆二(44)与第二连接板(45)相连,且连杆二(44)能沿其轴向方向在第二连接板(45)上移动、固定,该连杆二(44)的内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二模板(2)的连接头二(44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和/或第二连接杆(43)的外端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或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整体呈相对应的L型或H型或凹字型或凸字形或回字型。
CN201921206473.1U 2019-07-29 2019-07-29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Active CN211369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473.1U CN211369543U (zh) 2019-07-29 2019-07-29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6473.1U CN211369543U (zh) 2019-07-29 2019-07-29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9543U true CN211369543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7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6473.1U Active CN211369543U (zh) 2019-07-29 2019-07-29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9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74803U (zh)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CN211369543U (zh) 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造型模
CN112942827B (zh) 一种建筑用钢模板边框背楞连接结构
CN112297199A (zh) 一种用于成型墙体的模具
CN211369518U (zh) 装配式墙体的成型模
CN211362769U (zh) 可调节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内外墙成型模型
CN103590498A (zh) 薄壁钢构房屋边角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
CN201024849Y (zh) 销轴式二用途安全门安装结构
CN113529980B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预制墙体
CN210439874U (zh) 一种可调可组节能窗
CN204877022U (zh) 节能附框系统
CN210264744U (zh)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
CN211362772U (zh) 连接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成墙设备
KR102040304B1 (ko) 무타공에 의한 프로파일 간 평행으로 이동되게 하는 연결블럭
CN220645217U (zh) 一种工程模板用固定装置
CN218000116U (zh) 一种螺纹连杆
CN210820104U (zh) 一种用于成型墙体的模具
CN214519673U (zh) 一种大梁孔内腔支撑夹具
CN219604566U (zh) 一种混凝土钢结构连接板用固定装置
CN104989218B (zh) 节能附框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3594107U (zh) 薄壁钢构房屋边角连接结构
CN212336710U (zh) 一种建筑用稳固型铝模板结构
CN114370155B (zh) 一种转角铝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12552693U (zh) 一种卧式龙门加工中心用快速位移线轨
CN111283084B (zh) 一种小尺寸单元的多点模具结构形式与安装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