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4929U -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4929U
CN211364929U CN201921675149.4U CN201921675149U CN211364929U CN 211364929 U CN211364929 U CN 211364929U CN 201921675149 U CN201921675149 U CN 201921675149U CN 211364929 U CN211364929 U CN 211364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impact energy
fixed moun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51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angjia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he County Ti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he County Tim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he County Ti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51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4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4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4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无人机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泡沫缓冲圈,在泡沫缓冲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圈,在固定圈的外部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导柱,在导柱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弹簧,在导柱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套,在导套远离导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碰撞圈,在碰撞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在无人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在固定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一,在弹簧板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在弹簧板一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圈,在移动圈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二。该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存的无人机都存在不能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问题,使得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碰撞或因为异常情况紧急降落时,无人机与其他物质碰撞,造成无人机的严重损坏,不能够再次使用,提高了无人机的损坏率,降低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发明者提出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具备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优点,在无人机与其他物质碰撞时,避免无人机的损坏,使得无人机的使用寿命更长,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具备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优点,解决了不能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机臂,在机臂远离无人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在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轴,在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扇叶,在无人机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泡沫缓冲圈,在泡沫缓冲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圈,在固定圈的外部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导柱,在导柱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弹簧,在导柱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套,在导套远离导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碰撞圈,在碰撞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在无人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在固定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一,在弹簧板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在弹簧板一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圈,在移动圈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二,在弹簧板一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在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球脚座。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外圈半径大于机臂的长度,避免扇叶或者机臂与其他物品碰撞,造成无人机的损坏,并且不能够再次使用,提高无人机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机臂均匀分布在无人机的外部,使得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均衡,有利于无人机的稳定飞行。
优选的,所述泡沫缓冲圈采用松软的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得泡沫缓冲圈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有利于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
优选的,所述导柱均匀分布在固定圈的外部,使得碰撞圈受到强烈的碰撞时,会产生较大的位移,且能够迅速恢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移动圈的两侧,有利于限定移动圈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定弹簧板一弯曲的角度,避免弹簧板一的损坏,也可以吸收和转移跌落时产生的冲击能量。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由于橡胶材料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并且不易损坏,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通过碰撞圈的使用,再配合导柱和导套的使用,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碰撞时,碰撞圈可以有较大的空间位移,从而有利于吸收和转移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再配合弹簧的使用,会使得缓冲层快速回到正常状态,有利于无人机的平稳飞行,再配合缓冲层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碰撞圈和减轻碰撞,从而达到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效果。
2、该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通过弹簧板一的使用,再配合移动圈和弹簧板二的使用,当无人机跌落时,弹簧板一和弹簧板二会发生一定的变形,有利于吸收和转移跌落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再配合限位块的使用,避免弹簧板一的变形较大,造成弹簧板一的损坏,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人机与碰撞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弹簧板一与弹簧板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2-机臂、3-固定座、4-转轴、5-扇叶、6-泡沫缓冲圈、7-固定圈、8-螺栓、9-导柱、10-弹簧、11-导套、12-碰撞圈、13-缓冲层、14-固定台、15-弹簧板一、16-移动圈、17-限位块、18-弹簧板二、19-支架、20-半球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1,无人机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机臂2,机臂2均匀分布在无人机1的外部,使得无人机1受到的升力均衡,有利于无人机1的稳定飞行,机臂2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因为碳素钢材料的密度小,但是强度和韧性较好,有利于减轻无人机1的质量和增强无人机1的强度,有利于平稳飞行,在机臂2远离无人机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用于固定转轴4,在固定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轴4,在转轴4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扇叶5,在无人机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泡沫缓冲圈6,泡沫缓冲圈6采用松软的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得泡沫缓冲圈6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有利于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在泡沫缓冲圈6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圈7,在固定圈7的外部通过螺栓8转动连接有导柱9,在导柱9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弹簧10,导柱9均匀分布在固定圈7的外部,使得碰撞圈12受到强烈的碰撞时,会产生较大的位移,且能够迅速恢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增强装置的实用性,在导柱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套11,在导套11远离导柱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碰撞圈12,在碰撞圈1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13,缓冲层1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由于橡胶材料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并且不易损坏,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缓冲层13的外圈半径大于机臂2的长度,避免扇叶5或者机臂2与其他物品碰撞,造成无人机1的损坏,并且不能够再次使用,提高无人机1的实用性,在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14,在固定台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一15,在弹簧板一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分别位于移动圈16的两侧,有利于限定移动圈16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定弹簧板一15弯曲的角度,避免弹簧板一15的损坏,也可以吸收和转移跌落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在弹簧板一15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圈16,在移动圈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二18,弹簧板二18和弹簧板一15均采用韧性较大的材料制成,不仅可以有效的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而且可以避免弹簧板二18的损坏,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在弹簧板一1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19,在支架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球脚座20,有利于无人机1在复杂地面的停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时,当无人机1在飞行过程受到碰撞时,缓冲层13会有一定缓冲效果,碰撞圈12会发生一定移动,碰撞圈12的移动会带动导套11的移动,导套11的移动会压缩弹簧10,导套11的移动也会使得导柱9转动,导柱9的转动会带动固定圈7的震动,碰撞圈12出现空间位移,再配合泡沫缓冲圈6的使用,可以有效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在导柱9的作用下,使得碰撞圈12快速回到正常状态,在无人机1跌落时,弹簧板一15会发生弯曲,再配合弹簧板二18的使用,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再配合半球脚座20的使用,使得无人机1可以在复杂地面稳定停落。
综上所述,该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通过碰撞圈12的使用,再配合导柱9和导套11的使用,当无人机1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碰撞时,碰撞圈12可以有较大的空间位移,从而有利于吸收和转移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再配合弹簧10的使用,会使得缓冲层13快速回到正常状态,有利于无人机1的平稳飞行,再配合缓冲层13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碰撞圈12和减轻碰撞,从而达到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效果。
该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通过弹簧板一15的使用,再配合移动圈16和弹簧板二18的使用,当无人机1跌落时,弹簧板一15和弹簧板二18会发生一定的变形,有利于吸收和转移跌落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再配合限位块17的使用,避免弹簧板一15的变形较大,造成弹簧板一15的损坏,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机臂(2),在机臂(2)远离无人机(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在固定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轴(4),在转轴(4)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扇叶(5),在无人机(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泡沫缓冲圈(6),在泡沫缓冲圈(6)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圈(7),在固定圈(7)的外部通过螺栓(8)转动连接有导柱(9),在导柱(9)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弹簧(10),在导柱(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套(11),在导套(11)远离导柱(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碰撞圈(12),在碰撞圈(1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13),在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14),在固定台(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一(15),在弹簧板一(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7),在弹簧板一(15)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圈(16),在移动圈(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二(18),在弹簧板一(1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19),在支架(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球脚座(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3)的外圈半径大于机臂(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2)均匀分布在无人机(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缓冲圈(6)采用松软的聚乙烯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9)均匀分布在固定圈(7)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7)分别位于移动圈(16)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CN201921675149.4U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Active CN211364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5149.4U CN211364929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5149.4U CN211364929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4929U true CN211364929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8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5149.4U Active CN211364929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4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6287U (zh) 桥墩防撞结构中用的缓冲装置
CN108944562B (zh) 一种电动车防撞汽车充电桩
EP2930399B1 (en) Anti-impact force apparatus
CN211079912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防冲撞伸缩装置
CN112339929A (zh) 一种船舶港口防碰撞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2343010B (zh) 一种桥墩防撞防护装置
CN211364929U (zh)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CN204912550U (zh) 剪板机用收料小车
CN215361795U (zh) 一种受力均匀的高强度橡胶护舷
CN214939653U (zh) 一种具有护栏基础的公路护栏
CN211438662U (zh) 用于激光倒角平台的防撞机构
CN213350745U (zh) 一种双驱托轮卧式离心铸造机
CN216785518U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防撞保护装置
CN203623754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保护功能的模具运输车
CN208855575U (zh) 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用防撞击结构
CN209760154U (zh) 一种能够随水位变动的可调式柔性防船撞浮筒
CN202825392U (zh) 应用在自动线夹具上的缓冲定位结构
CN212838185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风力发电机
CN111959811A (zh) 无人机回收装置
CN201784266U (zh) 喷墨打印机小车防撞装置
CN211253056U (zh) 一种能够吸收和转移撞跌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无人机
CN218022163U (zh) 一种无人机用下落保护设备
CN107984155B (zh) 一种用于横梁焊接的夹持转台
CN210213911U (zh) 一种钢筋定位防撞装置
CN211033951U (zh) 一种用于轮胎生产线的轮胎阻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5

Address after: 030000 No. 7002, 7th floor, building 26, No. 14, Pingyang Road, Xiaodian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Hangjia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3600 entrance of Shaxi village, Bailongshan street, Yunhe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HE COUNTY TIM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