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4158U - 折叠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折叠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4158U
CN211354158U CN201922076171.3U CN201922076171U CN211354158U CN 211354158 U CN211354158 U CN 211354158U CN 201922076171 U CN201922076171 U CN 201922076171U CN 211354158 U CN211354158 U CN 211354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front frame
baffle
frame
re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61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浩
张圣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orr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orr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orr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orr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61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4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4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4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行李箱,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所述折叠行李箱包括:前框、后框、前盖、后盖、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与前框的顶部或后框的顶部铰接,下挡板与前框的底部或后框的底部铰接;前盖铰接于前框背离后框的一侧,后盖连接于后框背离前框的一侧;前框的侧面与后框的侧面之间设置有侧板组,侧板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侧挡板,侧板组的一侧与前框铰接,另一侧与后框铰接;侧挡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卡合部,上挡板能够与上卡合部卡接;侧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卡合部,下卡合部能够与下挡板卡接。所述折叠行李箱能够折叠为厚度更小的箱体,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与收纳存储。

Description

折叠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行李箱。
背景技术
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纪念品等物品的容器。行李箱主要分为硬箱和软箱,相比较于软箱,硬质行李箱则有较好的刚性结构,具有保护箱内物品受损、防止箱内物品受压变形等优点。
但是,大型的硬质行李箱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容纳更多物品,但是在箱内没有物品时,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这造成携带及储藏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行李箱,其能够折叠为厚度更小的箱体,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及收纳储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行李箱,其包括:前框、后框、前盖、后盖、上挡板和下挡板,其中:
所述上挡板与所述前框的顶部或所述后框的顶部铰接,所述下挡板与所述前框的底部或所述后框的底部铰接;
所述前盖铰接于所述前框背离所述后框的一侧,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后框背离所述前框的一侧;
所述前框的侧面与所述后框的侧面之间设置有侧板组,所述侧板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侧挡板,所述侧板组的一侧与所述前框铰接,另一侧与所述后框铰接;
所述侧挡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卡合部,所述上挡板能够与所述上卡合部卡接;所述侧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卡合部,所述下卡合部能够与所述下挡板卡接。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上卡合部包括上限位板和卡槽,所述上限位板位于所述卡槽上方,所述上限位板用于限定所述上挡板向上翻转的角度。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上卡合部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卡槽的底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卡槽的开口相连的侧面为弧面。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前盖的底部与所述前框铰接,所述前盖的顶部设置有锁扣,所述前框的顶部设置有箱锁,所述箱锁具有锁孔,所述锁扣能够插入所述锁孔以与所述箱锁锁合。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箱锁为密码锁,所述箱锁包括密码键和开锁键。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板组包括两个侧挡板,两个所述侧挡板铰接,其中一个侧挡板铰接于所述前框的一侧,另一个所述侧挡板铰接于所述后框的一侧。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后盖连接有伸缩拉杆,所述后盖设置有拉杆容纳区,所述伸缩拉杆的杆部能够向上伸出所述拉杆容纳区,所述后框设置有与所述拉杆容纳区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伸缩拉杆的提手部。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手。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前框的外侧面或所述后框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拉手。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前框的底部和所述后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当上挡板与侧挡板卡接,且下挡板与侧挡板卡接时,侧板组处于展开状态,侧挡板将上挡板及下挡板固定,避免上挡板及下挡板翻转,上挡板与下挡板也固定侧挡板,避免侧板组折叠。如此使得前框、后框、前盖、后盖、上挡板、下挡板和侧板组共同围成储物空间。在使用折叠行李箱进行取放物品时,打开前盖,使得前盖相对前框向外翻转,从而将储物空间的开口露出,即可将物品放入折叠行李箱的储物空间,或将物品从储物空间取出。
在需要将折叠行李箱折叠时,将上挡板与下挡板均从卡合部中分离,并使得上挡板与下挡板均翻转到储物空间内,然后使得侧板组折叠,以将侧板组收纳入储物空间,从而将前框与后框的侧边接触。如此设置,使得折叠行李箱整体厚度减小到前框的厚度与后框的厚度之和,折叠行李箱占用空间减小,以便于运输或收纳存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处于未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六;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七;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八;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处于完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中箱锁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中上挡板与上卡合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1-前框;12-后框;13-前盖;14-后盖;15-上挡板;16-下挡板;17-侧挡板;
20-上卡合部;211-限位板;212-支撑部;30-转轴;
40-箱锁;41-密码键;42-开锁键;43-锁孔;44-锁扣;50-伸缩拉杆;61-第一拉手;62-第二拉手;70-滚轮;
8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折叠行李箱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行李箱,包括:前框11、后框12、前盖13、后盖14、上挡板15和下挡板16,其中:
上挡板15与前框11的顶部或后框12的顶部铰接,下挡板16与前框11的底部或后框12的底部铰接;
前盖13铰接于前框11背离后框12的一侧,后盖14连接于后框12背离前框11的一侧;
前框11的侧面与后框12的侧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侧板组,侧板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侧挡板17,侧板组的一侧与前框11铰接,另一侧与后框12铰接;
侧挡板17的顶部设置有上卡合部20,上挡板15能够与上卡合部20卡接;侧挡板17的底部设置有下卡合部,下卡合部能够与下挡板16卡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行李箱中,上挡板15位于箱体的顶部,下挡板16位于箱体的底部,前框11位于箱体的前侧,前盖13位于前框11的前侧,即前盖13位于箱体的最前侧,后盖14位于后框12的后侧,即后盖14位于箱体的最后侧,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为侧板组,其中一个侧板组分别与前框11的左侧及后框12的左侧铰接,另一个侧板组分别与前框11的右侧及后框12的右侧铰接。
如图1所示,当上挡板15与侧挡板17卡接,且下挡板16与侧挡板17卡接时,侧板组处于展开状态,侧挡板17将上挡板15及下挡板16固定,避免上挡板15及下挡板16翻转,上挡板15与下挡板16也固定侧挡板17,避免侧板组折叠。如此使得前框11、后框12、前盖13、后盖14、上挡板15、下挡板16和侧板组共同围成储物空间。
如图2所示,前盖13可相对于前框11向外侧翻转,从而使得储物空间出现开口,以从该开口处向储物空间内放入物品,或将储物空间内的物品从开口处取出。此外,由于前盖13面积较大,因此使得储物空间的开口能够开比较大,便于向储物空间内放入体积较大的物品。
由于侧板组与前框11之间、侧板组与后框12之间为铰接,且侧板组中的相邻侧挡板17之间为铰接,因此与前框11铰接的侧挡板17可相对前框11转动,与后框12铰接的侧挡板17可相对后框12转动,且相邻的侧挡板17之间可相对转动,如此使得侧板组可相对前框11及后框12转动,并转动到折叠行李箱的储物空间内侧。
具体地,在侧板组与前框11之间、侧板组与后框12之间、同一侧板组中相邻的侧挡板17之间均通过转动件连接。转动件可为转轴30,也可为合页。
如图3-图7所示,在将折叠行李箱进行折叠时,首先将上挡板15从上卡合部20脱离,将上挡板15向下翻转;将下挡板16从下卡合部脱离,将下挡板16向上翻转,从而将上挡板15和下挡板16都翻转到折叠行李箱的储物空间。然后从左右两侧分别向内推两侧的侧板组,以使得侧板组折叠并进入储物空间。在侧板组折叠的同时,前框11和后框12之间的距离缩小,如图8所示,最终,前框11与后框12的边缘接触。最后,若前盖13未关闭,则将前盖13盖合在前框11前侧,折叠后的折叠行李箱如图9和图10所示。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在与前框11和后框12上分别设置有隔板,在前框11上,隔板与前框11连接,且隔板位于前框11与侧挡板17相连的一侧边缘,隔板的部分区域与前框11连接,部分区域位于侧挡板17的外侧(外侧即为背离折叠行李箱的储物空间的一侧),如此设置,可对于侧挡板17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侧挡板17向外翻转,以便于将侧板组折叠到折叠行李箱内侧的储物空间。
前盖13与前框11之间为铰接,优选地,前框11的底部边缘与前盖13的底部边缘铰接。前盖13与前框11之间通过锁止结构连接,锁止结构可包括锁扣44和箱锁40,如图2、图3、图5和图8所示,箱锁40设置于前框11,锁扣44设置于前盖13,当前盖13与前框11的铰接处为底部时,锁扣44设置于前盖13的顶部,箱锁40设置于前框11的顶部。将前盖13扣合在前框11上,锁扣44伸入锁孔43中,锁止结构变为锁止状态。
如图11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箱锁40为密码锁,箱锁40包括密码键41和开锁键42。密码键41和开锁键42均可以为按动式,也可以为拨动式,在图11中显示的为按动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箱锁40可使用与现有技术中拉杆箱上使用的箱锁40相同结构。
上挡板15与前框11或者后框12铰接,下挡板16与前框11或者后框12铰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上挡板15与前框11铰接,下挡板16与前框11铰接。
上挡板15通过上卡合部20与侧挡板17铰接,具体地,上卡合部20包括卡槽,上挡板15可通过边缘伸入卡槽中,或者,可在上挡板15的边缘设置卡块80,卡块80伸入卡槽中,从而与上卡合部20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卡合部20包括上限位板211和卡槽,上限位板211位于卡槽上方,上限位板211用于限定上挡板15向上翻转的角度。具体地,在侧挡板17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由侧挡板17的顶部向上且向内弯折,即位于箱体左侧的侧挡板17上的弯折部向右弯折,位于箱体右侧的侧挡板17上的弯折部向左弯折。在弯折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槽,左侧的弯折部的卡槽的开口朝向右侧,右侧的弯折部的开口朝向左侧。上限位板211位于卡槽的顶部,具体地,上限位板211可设置于弯折部的顶部,且与弯折部固定相连,或者,上限位板211与弯折部为一体结构,上限位板211由卡槽的上侧壁延伸而成。上限位板211对上挡板15起到限位作用,可避免上挡板15继续向上翻转,即避免上挡板15向箱体外侧翻转,使得上挡板15只能向箱体内侧翻转。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2,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上卡合部20还包括支撑部212,支撑部212位于卡槽的底部,支撑部212与卡槽的开口相连的侧面为弧面。具体地,在图12中显示的是位于左侧的上卡合部20中的支撑部212,在图12所示方向中,该支撑部212的左侧面为竖直平面,支撑部212的底面为水平平面,支撑部212的右侧面为向右下方凸出的弧面。
支撑部212与弯折部为一体结构,支撑部212位于卡槽的底面下方,由于支撑部212具有弧面,因此在将上挡板15向上翻转的过程中,上挡板15的卡块80先与支撑部212的弧面接触,并沿支撑部212的弧面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支撑部212在上挡板15的挤压下出现些微的形变,以使得上挡板15可由下方进入卡槽内,在上挡板15进入卡槽内后,上挡板15与支撑部212分离,支撑部212在其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原位,到达上挡板15的下方,对于上挡板15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下挡板16下落。
在需要将折叠行李箱进行折叠时,用力将上挡板15向下压,在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卡槽的底面发生轻微变形,以使得上挡板15与卡槽分离,移动到卡槽的下方,从而将上挡板15翻转到箱体的储物空间。
下卡合部与上卡合部20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下卡合部的支撑部212位于卡槽的上方,下卡合部的限位板211位于卡槽的底部,从而可避免下挡板16向下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组中侧板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举例来说,如图1-图8所示,侧板组包括两个侧挡板17,两个侧挡板17铰接,其中一个侧挡板17铰接于前框11的一侧,另一个侧挡板17铰接于后框12的一侧。
当然,侧板组还可包括两个以上的侧挡板17,举例来说,当侧板组包括三个侧挡板17时,三个侧挡板17依次铰接,三个侧挡板17中位于两侧的两个侧挡板17分别与前框11及后框12铰接,在折叠时,三个侧挡板17均向箱体内部折叠,最终可折叠为空心三棱柱形状。
优选地,侧板组中侧挡板17的数量为偶数。当侧板组中包括多个侧挡板17时,多个侧挡板17依次铰接,位于两边的两个侧挡板17分别与前框11及后框12铰接,位于两边的两个侧挡板17的宽度最大,具体地,不与前框11或后框12铰接的侧挡板17的宽度均小于等于两边的两个侧挡板17的宽度。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后盖14连接有伸缩拉杆50,后盖14设置有拉杆容纳区,伸缩拉杆50的杆部能够向上伸出拉杆容纳区,后框12设置有与拉杆容纳区连通的限位槽,限位槽用于放置伸缩拉杆50的提手部。由于设置有限位槽,因此可以使得在伸缩拉杆50处于收缩状态时,提手部的顶面高度不高出上挡板15的顶面高度,从而便于储仓折叠行李箱。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上挡板1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手61。第一拉手61可用于提拉搬运箱体,或者在将上挡板15向上翻转时,提拉第一拉手61,便于向上翻转上挡板15并将上挡板15卡入上卡合部20。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前框11的外侧面或后框12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拉手62。如图4、图5、图8-图10所示,第二拉手62设置于后框12的外侧面。第二把手可用于进行折叠行李箱的搬运过程中,作为辅助施力处。
为便于移动折叠行李箱,如图1-图3、图7-图10所示,前框11的底部和后框12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70。如此设置,在折叠行李箱处于折叠状态,及折叠行李箱处于未折叠状态时,滚轮70均支撑于折叠行李箱的箱体底部,在移动过程中,滚轮70滚动,从而便于移动折叠行李箱。
滚轮70可使用单向轮,也可使用万向轮。滚轮70可为具有刹车片的轮子型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在前框11和后框12之间还可设置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安装于前框11,第二连接部安装于后框12,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可调整。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前框11与后框12的相对位置。在折叠行李箱处于未折叠状态时,通过固定结构可对于折叠行李箱进行辅助固定,避免折叠行李箱内装物品太多将箱体撑开;在折叠行李箱处于折叠状态时,固定结构用于连接前框11与后框12,以使得折叠行李箱保持在折叠状态。
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使用绑带组合、魔术贴组合、卡勾与卡环链组合等多种结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后框、前盖、后盖、上挡板和下挡板,
所述上挡板与所述前框的顶部或所述后框的顶部铰接,所述下挡板与所述前框的底部或所述后框的底部铰接;
所述前盖铰接于所述前框背离所述后框的一侧,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后框背离所述前框的一侧;
所述前框的侧面与所述后框的侧面之间设置有侧板组,所述侧板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铰接的侧挡板,所述侧板组的一侧与所述前框铰接,另一侧与所述后框铰接;
所述侧挡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卡合部,所述上挡板能够与所述上卡合部卡接;所述侧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卡合部,所述下卡合部能够与所述下挡板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合部包括上限位板和卡槽,所述上限位板位于所述卡槽上方,所述上限位板用于限定所述上挡板向上翻转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合部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卡槽的底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卡槽的开口相连的侧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底部与所述前框铰接,所述前盖的顶部设置有锁扣,所述前框的顶部设置有箱锁,所述箱锁具有锁孔,所述锁扣能够插入所述锁孔以与所述箱锁锁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锁为密码锁,所述箱锁包括密码键和开锁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包括两个侧挡板,两个所述侧挡板铰接,其中一个侧挡板铰接于所述前框的一侧,另一个所述侧挡板铰接于所述后框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连接有伸缩拉杆,所述后盖设置有拉杆容纳区,所述伸缩拉杆的杆部能够向上伸出所述拉杆容纳区,所述后框设置有与所述拉杆容纳区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伸缩拉杆的提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的外侧面或所述后框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拉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的底部和所述后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
CN201922076171.3U 2019-11-25 2019-11-25 折叠行李箱 Active CN211354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6171.3U CN211354158U (zh) 2019-11-25 2019-11-25 折叠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6171.3U CN211354158U (zh) 2019-11-25 2019-11-25 折叠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4158U true CN21135415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6171.3U Active CN211354158U (zh) 2019-11-25 2019-11-25 折叠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4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87121U (zh) 一种收纳模块
WO2011111925A2 (ko) 접철식 컨테이너형 파레트
JP5794704B2 (ja) 後部取付型自転車ラック
US20180098625A1 (en) Convertible vehicle having a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a fixation mode
CN103231842A (zh) 分层折叠式物料筐
CN211354158U (zh) 折叠行李箱
CN201281057Y (zh) 一种锁具和使用该锁具的托盘箱
CN112918890A (zh) 一种收纳模块
CN210083268U (zh) 一种便携折叠购物车
CN210227396U (zh) 一种用于图书馆刊物的存放装置
CN217396429U (zh) 车辆及其后备箱盖板
CN210733985U (zh) 一种多功能搁物板及车辆
CN109787121A (zh) 一种折叠配电箱
CN211686077U (zh) 一种折叠式收纳箱用可折叠板
CN214777508U (zh) 一种折叠收纳箱
CN203228996U (zh) 分层折叠式物料筐
CN112722504A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箱
CN213344626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拉杆箱
CN211417074U (zh) 一种房车用储物仓
CN220221852U (zh) 储物箱
CN218704625U (zh) 一种运输折叠箱
JPH0379478A (ja) トラックの箱型荷室
CN213735327U (zh) 一种可折叠的摩托车后备箱
CN218752265U (zh) 一种车载收纳箱
CN215685706U (zh) 一种折叠置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