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5706U - 一种折叠置物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置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5706U
CN215685706U CN202121239391.4U CN202121239391U CN215685706U CN 215685706 U CN215685706 U CN 215685706U CN 202121239391 U CN202121239391 U CN 202121239391U CN 215685706 U CN215685706 U CN 215685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rod
basket
hinge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393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黄瑞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393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5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5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5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骨架、置物篮、折叠杆,所述置物篮任一相对的两侧与所述骨架铰接,所述折叠杆与所述骨架铰接,所述折叠杆设置在所述置物篮与所述骨架铰接的同侧,所述折叠杆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锁止折叠杆,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折叠杆可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置物架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解锁折叠杆从而进行折叠存放,节约空间,在需要使用时又可以通过方便地展开使用并通过锁定折叠杆而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存放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置物架。
背景技术
在生产或者生活中,往往会有较多物品需要暂时存放或者周转,于是置物架给生产或者生活带来便利,置物架在生产或者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传统的置物架在不使用时或者运输过程中,一般为成品放置或者拆分为多个零件放置,由于传统置物架在组装为成品时结构固定不可调,在不需要使用时占用较大空间,不方便放置,若把它拆分为零件放置,又存在重新组装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置物架,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骨架、置物篮、折叠杆,所述置物篮任一相对的两侧与所述骨架铰接,所述折叠杆与所述骨架铰接,所述折叠杆设置在所述置物篮与所述骨架铰接的同侧,所述折叠杆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锁止折叠杆,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折叠杆可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骨架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处,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内设有贯通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套设于所述折叠杆外周,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与所述折叠杆弹性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件内嵌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内的所述轨道槽上;或,所述防滑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轨道槽外,所述防滑件沿所述轨道槽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为包裹所述折叠杆外周的滑套;或,所述滑动件具有沿所述轨道槽延伸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设有卡位结构,所述折叠杆的折叠处设置有所述卡位结构配合的限位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限位部卡持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包括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置物篮相对的两侧均与相邻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铰接,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上设有若干层所述置物篮,任意一层的所述置物篮通过第一铆钉与前支撑杆铰接,通过第二铆钉与后支撑杆铰接,所述折叠杆一端通过任一所述的第一铆钉与前支撑杆铰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三铆钉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三铆钉位于该第一铆钉所在层的置物篮与其相邻层的置物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外均套设有第二硅胶套,所述第二硅胶套位于所述置物篮侧面和骨架之间。
作为优选,套设在与所述折叠杆铰接的所述第一铆钉外的第二硅胶套设有用于卡固折叠杆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置物架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解锁折叠杆从而进行折叠存放,节约空间,在需要使用时又可以通过方便地展开使用并通过锁定折叠杆而稳固;
2、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置物架通过滑套进行锁止或解锁折叠杆,通过滑套裹覆折叠杆的铰接处,能够降低折叠置物架展开使用过程中的摇晃不稳,使得折叠置物架更加稳固地使用;
3、滑套内设有第一硅胶套,通过硅胶套的与折叠杆的配合,进一步使得置物架在展开使用过程中更稳固;
4、套设在与折叠杆铰接的第一铆钉外设有凹槽,使得折叠杆更加稳固,降低摇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置物架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置物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套与第一硅胶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套与第一硅胶套安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折叠杆和置物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折叠杆和置物篮俯视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101、前支撑架,102、后支撑架,2、置物篮,3、折叠杆,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4、滑套,41、轨道槽,5、第一硅胶套,6、第一铆钉,7、第二铆钉,8、第三铆钉,9、第二硅胶套,10、凹槽,11、横杆, 12、推杆,13、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骨架1、置物篮2、折叠杆3,所述置物篮2任一相对的两侧与所述骨架1铰接,所述折叠杆3与所述骨架1铰接,所述折叠杆3设置在所述置物篮2与所述骨架1铰接的同侧,所述折叠杆3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锁止折叠杆3,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折叠杆3可折叠。
为了提升折叠置物架的使用效率,骨架1上可以设置若干层置物篮2。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包括前支撑杆101和后支撑杆102,所述置物篮2相对的两侧均与相邻的前支撑杆101和后支撑杆102铰接,所述折叠杆3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杆101和后支撑杆102铰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骨架1包括两个前支撑杆101和两个后支撑杆102,四个支撑杆排列成立方体边框形状,置物篮2左右相对的两侧通过铆钉分别与相邻的一个前支撑杆101和一个后支撑杆102铰接,从而置物篮2与前支撑杆101和后支撑杆102可转动,再通过前支撑杆101和后支撑杆102之间的相对位移,可以实现置物架整体的可折叠效果。
如图1、2所示,为了实现置物架展开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在置物篮2与骨架1铰接的同侧,至少设置一个折叠杆3,折叠杆3所在的直线和置物篮2侧面与骨架1两个铰接点的连线不平行,折叠杆3上套设有滑动件。当置物架展开使用时,折叠杆3也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滑动件处于第一位置并锁止折叠杆3,使得折叠杆3不可折叠,此时折叠杆3起到稳固支撑骨架1的作用,置物架整体不可折叠。如图2、3所示,当置物架需要折叠收纳时,滑动滑动件并使其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折叠杆3可以进行折叠,操作者只需用少许外力对折叠杆3进行折叠,置物架的前支撑杆101和后支撑杆102也会发生相对位移,而置物篮2会发生转动,从而置物架进行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铰接处,优选为使得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铰接点在滑动件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铰接处,优选为使得滑动件处于第一连杆31或第二连杆32的另一末端。
如图1、2、3、6所示,为了使得置物架展开状态时更加稳固,在置物篮2与骨架1铰接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折叠杆3。当置物架展开使用时,两个折叠杆3分担置物架趋向折叠的受力,使得置物架整体更加稳固,不易损坏,增加其使用寿命及增加摆放物品重量上限。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两个前支撑杆101和两个后支撑杆10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11,使得两个前支撑杆101及两个后支撑杆102更加稳固,且进行折叠时,两个前支撑杆101与两个后支撑杆102靠近,降低了两个前支撑杆101及两个后支撑杆102之间的相对位移和晃动,方便其折叠。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骨架1下端可以连接万向轮,后支撑杆102上还可以连接推杆12。
本实施例中,如图1、2、3、6所示,所述折叠杆3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3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骨架1铰接。具体地,第一连杆31与骨架1的前支撑杆101铰接,第二连杆32与该前支撑杆101相邻的后支撑杆102铰接。
滑动件内设有贯通的轨道槽41,轨道槽41套设于折叠杆3外周,滑动件上设有防滑件,防滑件与折叠杆3弹性过盈配合,防滑件内嵌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内的所述轨道槽41上。滑动件通过轨道槽41与折叠杆配合设置并可以在折叠杆3上滑动,防滑件增加了滑动件与折叠杆3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不能仅靠重力而自由滑动,需借助外力而相对滑动,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而进行滑动滑动件,从而进行折叠折叠杆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滑件也可以设置于滑动件的轨道槽41外,沿着轨道槽41方向沿伸,或者可以设置在折叠杆3外周,如在折叠杆3外周裹覆橡胶外圈。
进一步地,滑动件为包裹所述折叠杆3外周的滑套4。当滑套4位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铰接处时,在滑套4的限位作用之下,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无法发生相对转动,此时折叠杆3相当于一固定杆的作用,阻止置物架发生折叠。当滑套4远离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铰接处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不受滑套4限位作用,从而可以对置物架进行折叠。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件具有沿所述轨道槽41延伸的开口即可,滑动件通过开口设置在折叠杆3上。
优选地,滑套4为滑块,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形状与滑块内表面的空间形状相对应。滑套4也可以选用套筒,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为与套筒内表面空间形状相对应的圆杆。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套4内壁设有轨道槽41,所述轨道槽41上设有第一硅胶套5。滑套4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硅胶套5与所述第一连杆31或第二连杆32过盈配合。第一硅胶套5防止滑套4与折叠杆3直接接触,降低了滑套4或折叠杆3的磨损,增加滑套4或折叠杆3的使用寿命。第一硅胶套5可以过盈嵌入轨道槽41中,也可以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在轨道槽41。第一硅胶套5由于其特有的形变能力,并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连杆31或第二连杆32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展开状态下更加稳固,降低其摇晃程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件也可以为滑动设置在折叠杆3上的挡板,具体地,可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上开设滑槽,滑槽避开两者的铰接铆钉,当折叠杆3展开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上的滑槽形成直线,从而可以将挡板滑动至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铰接处并对其进行限位,使得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不能折叠。由于本身摩擦阻力的存在,借用外力将滑动件滑动至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铰接处时,不另需要定位结构固定滑动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件设有卡位结构,折叠杆的折叠处设置有所述卡位结构配合的限位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限位部卡持限位。卡位结构和限位部具体可以采用相互配合的卡扣,或凹槽与卡接件等形式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互相铰接的一端的宽度相等,从而滑套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硅胶套5同时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过盈配合,此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展开状态下更为稳固,其摇晃程度更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为均匀规则形状,此时由于自身摩擦力,滑套4位于折叠杆3任一位置时均可以固定,滑动时使用少量外力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相对于其铰接端的另一端宽度小于其铰接端宽度,即当滑套4滑动至第一连杆31或第二连杆32相对于其铰接端的另一端时,滑套4与第一连杆31或第二连杆32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1上设有若干层所述置物篮2,任意一层的所述置物篮2通过第一铆钉6与前支撑杆101铰接,通过第二铆钉7与后支撑杆102铰接,所述折叠杆3一端通过任一层所述的第一铆钉6与前支撑杆101铰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三铆钉8与所述后支撑杆102铰接,所述第三铆钉8位于该第一铆钉6所在层的置物篮2与其相邻层的置物篮2之间。
本实施例中,置物篮2设置为双层,任一层的置物篮2均通过第一铆钉6与前支撑杆101铰接,通过第二铆钉7与后支撑杆102铰接。同一层中的第一铆钉6水平高度高于第二铆钉7的水平高度,使得置物篮2方便折叠。
折叠杆3的第一连杆31一端与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1另一端和第一层置物篮2同时通过第一铆钉6与前支撑杆101铰接,第二连杆32另一端通过第三铆钉8与后支撑杆102铰接,第三铆钉8位于两层置物篮2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也可以与任一层中的第二铆钉7铰接,此时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前支撑杆101铰接。置物篮2也可以设置为三层或更多层数,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铆钉6和第二铆钉7外均套设有第二硅胶套9,所述第二硅胶套9位于所述置物篮2侧面和骨架1之间。第二硅胶套9减缓了置物篮2与骨架1之间的摩擦,并通过第二硅胶套9可以使置物篮2与骨架1更加紧凑而不易磨损,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架更加稳固。
在第一铆钉6和第二铆钉7的安装结构中还设有垫片13,垫片13设在置物篮2的内壁上并通过第一铆钉6或第二铆钉7固定。垫片13进一步使得置物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不易摇晃。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套设在与所述折叠杆3铰接的所述第一铆钉6外的第二硅胶套9设有用于卡固折叠杆3的凹槽10。由于折叠杆3的第一连杆31、置物篮2同时通过第一铆钉6铰接在骨架1的前支撑杆101上,虽然节省了铆钉,简化了结构,但同时也带来折叠杆3、置物篮2和骨架1之间的间隙摇晃,因此在第二硅胶套9上设置凹槽10,并将第一连杆31的一端卡钳入凹槽10,从而将折叠杆3稳固,降低了置物架的整体摇晃。具体地,第一连杆31与第二硅胶套9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连杆31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第二硅胶套9的凹槽10上,凹槽10的宽度和第一连杆31宽度相对应,从而降低第一连杆31和第二硅胶套9之间的晃动,使得第一连杆31稳固套设在第二硅胶套9上。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折叠置物架的折叠杆3一端与第一层置物篮2共用第一铆钉6并与前支撑杆101铰接,折叠杆3另一端与第二层置物篮2共用第二铆钉7并与后支撑杆102铰接。共用铆钉的连接方式方便了置物架整体安装,还减少了骨架1上的铆钉孔,增加置物架整体美观。
当然,折叠杆3一端也可以与第一层置物篮2共用第二铆钉7并与后支撑杆102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层置物篮2共用第一铆钉6并与前支撑杆101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凹”、“凸”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创造内容下进行简单的置换均视为相同的创造。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置物篮、折叠杆,所述置物篮任一相对的两侧与所述骨架铰接,所述折叠杆与所述骨架铰接,所述折叠杆设置在所述置物篮与所述骨架铰接的同侧,所述折叠杆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锁止折叠杆,当所述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折叠杆可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骨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处,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内设有贯通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套设于所述折叠杆外周,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与所述折叠杆弹性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内嵌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内的所述轨道槽上;或,所述防滑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轨道槽外,所述防滑件沿所述轨道槽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包裹所述折叠杆外周的滑套;或,所述滑动件具有沿所述轨道槽延伸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设有卡位结构,所述折叠杆的折叠处设置有所述卡位结构配合的限位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限位部卡持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置物篮任一相对的两侧均与相邻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铰接,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设有若干层所述置物篮,任意一层的所述置物篮通过第一铆钉与前支撑杆铰接,通过第二铆钉与后支撑杆铰接,所述折叠杆一端通过任一所述的第一铆钉与前支撑杆铰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三铆钉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三铆钉位于该第一铆钉所在层的置物篮与其相邻层的置物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外均套设有第二硅胶套,所述第二硅胶套位于所述置物篮侧面和骨架之间。
CN202121239391.4U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折叠置物架 Active CN215685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9391.4U CN215685706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折叠置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9391.4U CN215685706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折叠置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5706U true CN215685706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39391.4U Active CN215685706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折叠置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5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1698C2 (ru) Складная детская коляска
US8584883B2 (en) Collapsible box
CN101654115B (zh) 可组接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载具的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40047639A1 (en) One-hand control crib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3512820A (ja) 後部取付型自転車ラック
CN215685706U (zh) 一种折叠置物架
CN218881805U (zh) 可收折户外用品
CN217374574U (zh) 折叠拖车
CN111502395A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框架
CN212678647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
CN210130549U (zh) 折叠层架及其联动锁紧结构
KR200296016Y1 (ko) 절첩식 간이 테이블
US6767027B2 (en) Folding structure for basket support of a stroller
CN212295871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框架
JP3045150U (ja) 手荷物用運搬具
CN212325705U (zh) 旅行箱及其云台结构
CN219895041U (zh) 一种折叠衣柜
CN219835349U (zh) 折叠式置物架
KR102580924B1 (ko) 컵 홀더를 구비한 여행용 캐리어
CN218651315U (zh) 一种折叠型衣架
CN213640288U (zh) 一种快速折叠床架
CN215685707U (zh) 一种可折叠置物架
CN217524891U (zh) 快速收折的折叠毛巾架
CN204355088U (zh) 手推车
CN214613168U (zh) 带分体式鞋架的晾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