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8922U -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8922U
CN211348922U CN202020028665.4U CN202020028665U CN211348922U CN 211348922 U CN211348922 U CN 211348922U CN 202020028665 U CN202020028665 U CN 202020028665U CN 211348922 U CN211348922 U CN 211348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glue
iron
lcd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86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shunfa Plastic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shunfa Plastic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shunfa Plastic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shunfa Plastic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86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8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8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89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零部件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背板和胶框组件,胶框组件包括包裹于背板边缘的框体,框体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后盖一侧延伸形成用于包裹导光板的包边,胶框组件的注胶点位于胶框组件朝向后盖的一侧。使得胶铁一体结构能够将导光板稳定的进行固定,从而无需再增加其他结构对导光板进行包覆固定,减少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使得液晶显示器变得更加轻薄。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朝向后盖一侧,因而注胶点处浇口余料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安装,同时,后盖可以安装于背板上,从而对注胶点覆盖,防止注胶点处的浇口余料外露,保证了显示器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零部件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ED)背后的多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背光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源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显示器主要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胶铁一体结构、背光源,以及反射片、导光板、后盖等结构,胶铁一体结构由背光板和胶框结合而成,导光板设置于胶铁一体结构的一侧,后盖设置于胶铁一体结构的另一侧。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液晶显示产品的厚度,采用了胶铁一体结构,例如在国际公布号为WO2016169138A1的国际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背板、胶铁一体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外壁在所述背板上形成突出结构(110,210,310)。当该背板用于与胶框(12,22,32)结合以形成胶铁一体结构时,能够保证胶框(12,22,32)不仅与该第一通孔的内壁接触,还与该突出结构(110,210,310)的表面接触,增大了胶框(12,22,32)与背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胶框(12,22,32)与背板之间的结合力,即使在温度和/或湿度等变化的情况下,胶框(12,22,32)发生收缩时,胶框(12,22,32)与背板也不易分离,提高了所形成的胶铁一体结构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全面屏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全面屏显示器是指屏占比超过8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超薄设计的显示器。上述专利中,通过突出结构的设置,增加了胶铁一体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在将胶框注塑到背板上冷却后,胶框上会产生浇口余料,即使进行剪切也很难将浇口余料的痕迹完全消除,需要进行细致的打磨才能使胶框与导光板良好贴合,因而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优势在于,浇口余料不影响显示器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背板和注塑成型于背板边缘上的胶框组件,所述胶框组件包括包裹于背板边缘的框体,所述框体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后盖一侧延伸形成用于包裹导光板的包边,所述胶框组件的注胶点位于所述胶框组件朝向后盖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的设置,使得胶铁一体结构能够将导光板稳定的进行固定,从而无需再增加其他结构对导光板进行包覆固定,减少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使得液晶显示器变得更加轻薄。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朝向后盖一侧,因而注胶点处浇口余料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安装,同时,后盖可以安装于背板上,从而对注胶点覆盖,防止注胶点处的浇口余料外露,保证了显示器的美观性。
如果将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远离后盖一侧,则会造成胶框组件的不平整,因而对导光板的安装造成干涉;如果将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的外侧,则注胶点的浇口余料将会外露,影响了显示器的美观性。因而,通过本申请中注胶点设置的位置,一方面能够保证导光板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显示器外观的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包边的内侧设置有覆盖于背板朝向后盖一侧的抵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边的设置,增大了胶框组件与背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胶框组件与背板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胶铁一体结构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抵边上设置有用于嵌设于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孔及定位块的设置,定位块嵌设于定位孔内,且定位块的侧壁与定位孔的侧壁相贴合,从而通过定位块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了胶框组件与背板的相对固定,减少了由于胶框组件注塑后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形程度,使胶框组件与背板更加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远离后盖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倒角结构相配合的凸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角结构及凸边的设置,增大了定位块与定位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定位块与定位孔的接合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胶框组件覆盖于背板朝向后盖一侧,因而当胶框组件受力时,定位块具有从定位孔脱出的趋势,而倒角结构位于定位孔远离后盖一侧,从而增大了定位块从定位孔内脱出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胶框组件与背板的结合的紧密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包边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与包边的连接提高了定位块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定位块嵌设在定位孔内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抵接在所述包边上的抵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片的设置,增大了背板与胶框组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胶框组件包覆于背板上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包边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抵片的限位槽,所述抵片与所述限位槽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与抵片的配合,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胶框组件与背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胶框组件包覆于背板上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框体顶部朝向后盖一侧设置有散热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用电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散热槽的开设,能够加快显示器内热量的散发,从而提高了显示器使用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胶框组件包覆于所述背板的上侧和左右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框组件包覆于背板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因而在安装导光板时,方便导光板可以从背板的下部放入,同时在拆卸导光板时,也容易将导光板从背板的下部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优势在于,导光板安装稳定,外观光滑美观。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有胶铁一体结构和连接在胶铁一体结构下方的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的设置,使得胶铁一体结构能够将导光板稳定的进行固定,从而无需再增加其他结构对导光板进行包覆固定,减少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使得液晶显示器变得更加轻薄。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朝向后盖一侧,因而注胶点处浇口余料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安装,同时,后盖可以安装于背板上,从而对注胶点覆盖,防止注胶点处的浇口余料外露,保证了显示器的美观性。通过连接板的设置,方便对导光板进行固定,使导光板牢固的安装在胶铁一体结构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朝向后盖一侧,因而注胶点处浇口余料不会影响导光板的安装;
2.后盖可以安装于背板上,从而对注胶点覆盖,防止注胶点处的浇口余料外露,保证了显示器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胶铁一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胶框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背板与连接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胶铁一体结构;11、背板;111、定位孔;112、倒角结构;12、胶框组件;121、框体;122、包边;123、散热槽;124、抵边;125、定位块;126、凸边;127、抵片;128、限位槽;129、浇口余料;2、后盖;3、导光板;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考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胶铁一体结构1、安装于胶铁一体结构1一侧的后盖2和安装于胶铁一体结构1另一侧的导光板3。
参考附图2与附图3,胶铁一体结构1包括背板11和胶框组件12,胶框组件12通过注塑成型于背板11边缘上。背板11整体呈矩形,胶框组件12包括包裹于背板11上、左、右三侧边缘的框体121。框体121的边缘向远离后盖2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包裹导光板3的包边122,框体121顶部朝向后盖2一侧设置有连接于包边122上的散热槽123,且散热槽123的宽度从框体121两侧向框体121中部逐渐增大呈弧形设置。
参考附图4与附图5,框体121的内侧设置有覆盖于背板11朝向后盖2一侧的抵边124,抵边124抵接于背板11的表面且与背板11的表面相贴合。背板1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11,定位孔111为贯穿背板11的通孔,定位孔111远离后盖2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112。
参考附图6,抵边124上设置有用于嵌设于定位孔111内的定位块125,定位块125的边缘设置有与倒角结构112相贴合的凸边126。
通过倒角结构112及凸边126的配合作用,增大了定位块125与定位孔11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定位块125与定位孔111的接合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胶框组件12覆盖于背板11朝向后盖2一侧,因而当胶框组件12受力时,定位块125具有从定位孔111脱出的趋势,而倒角结构112位于定位孔111远离后盖2一侧,从而增大了定位块125从定位孔111内脱出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胶框组件12与背板11的结合的紧密程度。
参考附图5与附图6,各定位块125靠近包边122的一侧均与包边122相连接。背板11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抵接于包边122上的抵片127,定位孔111紧靠抵片127设置。本实施例中,抵片127与背板11之间的夹角呈90度设置。包边122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抵片127的限位槽128。当胶框组件12注塑于背板11上时,抵片127嵌设于限位槽128内,与限位槽128的内壁相贴合。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胶框组件12与背板11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胶框组件12包覆于背板11上的稳定性。
参考附图7,背板11的下部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尺寸与背板11的宽度相适配。胶框组件12包覆于背板11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因而在安装导光板3时,方便导光板3可以从背板11的下部放入,同时在拆卸导光板3时,也容易将导光板3从背板11的下部取出。通过连接板4的设置,方便对导光板3进行固定,使导光板3牢固的安装在背板11上。
整个胶框组件12的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12朝向后盖2的一侧,因而注胶点处浇口余料129(参照附图8)不会影响导光板3的安装,同时,后盖2可以安装于背板11上,从而对注胶点覆盖,防止注胶点处的浇口余料129外露,保证了显示器的美观性。
如果将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12远离后盖2一侧,则会造成胶框组件12的不平整,因而对导光板3的安装造成干涉;如果将注胶点设置于胶框组件12的外侧,则注胶点的浇口余料129将会外露,影响了显示器的美观性。因而,通过本申请中注胶点设置的位置,一方面能够保证导光板3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显示器外观的美观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包括背板(11)、注塑成型于背板(11)边缘上的胶框组件(12)以及安装于背板(11)一侧的后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组件(12)包括包裹于背板(11)边缘的框体(121),所述框体(12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后盖(2)一侧延伸形成用于包裹导光板(3)的包边(122),所述胶框组件(12)的注胶点位于所述胶框组件(12)朝向后盖(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122)的内侧设置有覆盖于背板(11)朝向后盖(2)一侧的抵边(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1)上开设有定位孔(111),所述抵边(124)上设置有用于嵌设于所述定位孔(111)内的定位块(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11)远离后盖(2)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112),所述定位块(125)上设置有与所述倒角结构(112)相配合的凸边(12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5)的一侧与所述包边(12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1)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抵接在所述包边(122)上的抵片(1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122)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抵片(127)的限位槽(128),所述抵片(127)与所述限位槽(128)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21)顶部朝向后盖(2)一侧设置有散热槽(1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组件(12)包覆于所述背板(11)的上侧和左右两侧。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1)和连接在胶铁一体结构(1)下方的连接板(4)。
CN202020028665.4U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8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665.4U CN211348922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665.4U CN211348922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8922U true CN211348922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866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8922U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8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0222B2 (en) LCD and backlight module, front frame, and back bezel thereof
US9944030B2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guide plate
TW200604467A (en) Back chassis integrating reflector, back 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2453599U (zh) 一种具有膜片定位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US1048869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W201341894A (zh)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N204807879U (zh) 一种灯条固定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811946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15867631U (zh)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6010336A (zh) 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292032B (zh) 无边框液晶模组结构
CN202159200U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外壳、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电视
CN211348922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WO2022267659A1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323673U (zh) 一种新型窄边框液晶模组结构
CN205121117U (zh) 新型背光源及显示面板
CN207318893U (zh) 2.5d弯曲的背光源模组
CN205787468U (zh) 曲面显示设备
CN21195606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92959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1078870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89250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窄边框液晶显示模块
CN206788404U (zh) 一种金属架和导光板的装配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5229625U (zh) 导光板组件、侧入式模组和显示器
CN208847864U (zh) 一种车载导光板模组、车载背光模组及lc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