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0850U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40850U CN211340850U CN201921566602.8U CN201921566602U CN211340850U CN 211340850 U CN211340850 U CN 211340850U CN 201921566602 U CN201921566602 U CN 201921566602U CN 211340850 U CN211340850 U CN 2113408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formwork
- template
- aluminum alloy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相对一开间,设置有两组对应的模板体系,两组模板体系独立安装,两组顶面模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整体配套形成一开间模板系统;由包括墙体模板、顶面模板和斜向支撑组成的三角模板支撑结构以及由包括竖向支撑、斜向支撑和横向调节杆组成的三角调节支撑结构形成各组模板体系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其中墙体模板和竖向支撑底部均设有可移动装置。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安装轻便、稳固,调节灵活。悬挂吊装装置通过整体式吊装减少内部墙板铝合金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拆卸和组装,减少工时,加快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管廊、隧道和房建项目普遍采用搭建钢支架,利用钢模进行浇筑施工,或是采用多根支撑形成支撑架体,结合木模等模板组合进行施工。
铝合金制作的新型建筑模板,建筑行业新兴起的绿色施工模板,以操作简单、施工快、回报高、环保节能、使用次数多、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回收等特点,被各建筑公司采用。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710057215.0公开了《墙体与顶板整浇的早拆装配式管廊铝模台车体系及其工法》,装配式铝合金台车作为模板支撑体系支撑整个管廊内部模板,可调顶撑和独立钢支撑共同支撑顶部铝模,可调横杆支撑的两端分别支撑内墙浇筑用的双侧铝模或边墙浇筑用的单侧铝模,装配式台车移动后独立钢支撑作为后期支撑,共同形成墙体与顶板整浇的早拆装配式管廊铝模台车体系。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720238678.2公开了《承插式管廊承口变形缝模板的工具式支撑体系》,包括双悬臂连接背楞和支撑承口端面铝合金模板的支撑组架;止水带夹固件通过支撑组架支撑固定;双悬臂连接背楞沿管廊延伸方向设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方钢,其靠近变形缝一端设置有活旋对拉螺栓,并通过活旋对拉螺栓与支撑组架连接;边墙变形缝的支撑组架包括两个上下排布、水平设置的Z形支架,Z形支架与承口端面相适应;顶板变形缝的支撑组架包括两个平行排布、倒置的F形支架,F形支架与承口端面相适应。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710973975.6公开了《地下综合管廊模板》,包括侧壁模板和顶壁模板以及连接侧壁模板和顶壁模板的角模板,所述的顶壁模板由若干个铝合金模板单元构成;每个铝合金模板单元包括多块相互平行且侧边可拆式连接的铝合金平板和一根与该多块铝合金平板端部可拆式连接的横向的顶模龙骨,相邻两铝合金模板单元的空隙内有一顶面支撑管廊钢筋混凝土顶板的支撑头,支撑头与相邻两顶模龙骨、顶模龙骨与角模板之间可拆式连接;支撑头固定有支撑在地面的立柱;每个铝合金模板单元的远离顶模龙骨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个铝合金模板单元的顶模龙骨可拆式连接。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820666269.7公开了《一种管廊整体式快速安拆铝合金模架支撑结构》,包括双舱管廊、顶面模板、内墙模板、底板模板、竖向支撑和墙体斜撑,所述双舱管廊分为两个舱,其一为高压电力舱,其二为综合舱,所述的双舱管廊内设置顶面模板、内墙模板和底板模板,顶面模板的板底设置竖向支撑,内墙模板上设置4道横向背楞,内墙模板内侧通过连接紧固销连接有墙体斜撑,双舱管廊的底板倒角处安装有腋角K板,所述的的双舱管廊底部连接横向加固角钢,横向加固角钢连接腋角K板和外墙K板;铝合金模板较钢模板轻,采用快装拆体系,构件搬动轻便灵活,大大减少人工用量,便于施工管理,模板支撑体系简便稳固,拆装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
上述四个背景技术皆存在重量大、安装过程繁琐、无法整体移动或吊装等缺点,仅适用于普通管廊隧道项目,无法应用于房建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管廊和可整体移动铝合金项目施工重量大,不易移动或花费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支撑系统和紧固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多个铝合金模板本体,支撑系统包括与铝合金模板本体相抵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支撑,紧固系统将多个铝合金模板本体连接成为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本体包括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包括墙体模板和顶面模板,其特征在于,相对一开间,设置有两组对应的模板体系,两组模板体系独立安装,两组顶面模板通过连接板10连接,整体配套形成一开间模板系统;由包括墙体模板、顶面模板和斜向支撑组成的三角模板支撑结构以及由包括竖向支撑12、斜向支撑和横向调节杆16组成的三角调节支撑结构形成各组模板体系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墙体模板和竖向支撑12底部均设有可移动装置。
进一步,各组模板体系中的顶面模板下方设有悬挂吊装装置,悬挂吊装装置包括槽钢7和槽钢挂件8,顶面模板开孔,吊绳穿过顶面模板上的孔,绕在槽钢7上,通过多个吊点形成吊装工位,吊装工位将内墙铝合金模板与支撑系统中的组件分开或一起吊装。
进一步,槽钢7通过槽钢挂件8与顶面模板3相连,槽钢挂件8由销钉81、螺杆82、螺栓83和铝合金模板阳角构件84组成,槽钢挂件8通过自带的销钉81与顶面模板3相连。
进一步,墙体模板底部的可移动装置设置在内墙体模板1的底部,可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槽钢17、调高脚螺丝18和定向轮19,底部槽钢17安装在内墙墙体模板1底部,底部槽钢17安装有一个以上的调高脚螺丝18以及对应但少于调高脚螺丝18数量的定向轮19;竖向支撑12底部的可移动装置为万向轮13,万向轮13安装在竖向支撑12的底部。
进一步,相对一开间,两组模板体系的外墙体模板21的上部以及顶面模板上方根据墙面楼面设计要求连接和间隔设有反坎吊模22,各反坎吊模22由稳定支架24连接;反坎吊模22上设有吊环23。
进一步,三角模板支撑结构由墙体模板、转角模板2、顶面模板3、支撑连接构件9、斜向支撑和墙体稳定连接构件组成,内墙体模板1通过转角模板2与顶面模板3连接形成内墙与楼面过渡转角,支撑连接构件9安装在顶面模板3的远端,墙体稳定连接构件安装在内墙体模板1的底部且不低于可移动装置,支撑连接构件9与墙体稳定连接构件之间连接斜向支撑。
进一步,斜向支撑包括调节杆14和连接杆15,调节杆14包括调节杆身141、把手142、连接件143、限位杆144、螺丝组145,调节杆身141、把手142、连接件143、限位杆144采用焊接的形式组成整体,螺丝组145通过穿过调节杆身141上的孔洞与斜撑连接;
连接杆15包括连接主杆151、把手152和调节丝牙153,连接主杆151两端端头开有丝牙与调节丝牙153相组合,把手152焊接在连接主杆151上;连接杆15通过调节丝牙153调整连接杆15的长短,调整顶面模板3的水平度;
连接杆15穿过调节杆14,连接杆15上部的调节丝牙15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结构与支撑连接构件9连接,连接杆15底部通过调节丝牙153与墙体稳定连接构件连接。
进一步,竖向支撑12由支撑内管121、支撑外管124、回形钩123和铁铸螺母122组成。
进一步,外墙模板包括接高板20和外墙体模板21,接高板20与外墙体模板21并列平齐,接高板20处在墙体边沿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整体吊装铝合金模板,减少安装所需工时。2、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支撑系统结合,能够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3、通过整体式吊装减少内部墙板铝合金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拆卸和组装,减少工时,加快施工进度。4、通过调节支撑控制模板水平和垂直,省时省力,加快施工进度。
特别是由包括墙体模板、顶面模板和斜向支撑组成的三角模板支撑结构以及由包括竖向支撑、斜向支撑和横向调节杆组成的三角调节支撑结构形成各组模板体系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安装轻便、稳固,调节灵活。5、通过在顶板适当位置开孔,可以使吊绳穿过顶板上的孔,绕槽钢接近一周,从另一个孔穿出,再与吊绳自身连接,通过多个吊点可以将内墙铝合金模板与支撑一起吊装。6、墙体模板底部槽钢即能与可移动装置连接,又能作为加强筋对底部强度起到加强作用。7、两组模板体系外内连接和间隔设有反坎吊模,反坎吊模上或设有吊环,即解决了上层基础问题,又能便于拆除外墙模板。8、内墙体模板通过转角模板与顶面模板连接形成内墙与楼面过渡转角即可为直角转角,又可为圆滑转角。9、连接杆穿过调节杆,连接杆能通过调节丝牙达到调调连接杆的长短,快速调整顶面模板的水平度或角度。10、外墙模板中的接高板便于使外墙模板能够与内墙墙体模板高度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槽钢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槽钢挂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横向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调高脚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支撑系统和紧固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多个铝合金模板本体,支撑系统包括与铝合金模板本体相抵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支撑,紧固系统将多个铝合金模板本体连接成为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本体包括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包括墙体模板和顶面模板,其特征在于,相对一开间,设置有两组对应的模板体系,两组模板体系独立安装,两组顶面模板通过连接板10连接,整体配套形成一开间模板系统;由包括墙体模板、顶面模板和斜向支撑组成的三角模板支撑结构以及由包括竖向支撑12、斜向支撑和横向调节杆16组成的三角调节支撑结构形成各组模板体系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墙体模板和竖向支撑12底部均设有可移动装置。
进一步,各组模板体系中的顶面模板下方设有悬挂吊装装置,悬挂吊装装置包括槽钢7和槽钢挂件8,顶面模板开孔,吊绳穿过顶面模板上的孔,绕在槽钢7上,通过多个吊点形成吊装工位,吊装工位将内墙铝合金模板与支撑系统中的组件分开或一起吊装。
进一步,槽钢7通过槽钢挂件8与顶面模板3相连,槽钢挂件8由销钉81、螺杆82、螺栓83和铝合金模板阳角构件84组成,槽钢挂件8通过自带的销钉81与顶面模板3相连。
进一步,墙体模板底部的可移动装置设置在内墙体模板1的底部,可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槽钢17、调高脚螺丝18和定向轮19,底部槽钢17安装在内墙墙体模板1底部,底部槽钢17安装有一个以上的调高脚螺丝18以及对应但少于调高脚螺丝18数量的定向轮19;竖向支撑12底部的可移动装置为万向轮13,万向轮13安装在竖向支撑12的底部。
进一步,相对一开间,两组模板体系的外墙体模板21的上部以及顶面模板上方根据墙面楼面设计要求连接和间隔设有反坎吊模22,各反坎吊模22由稳定支架24连接;反坎吊模22上设有吊环23。
进一步,三角模板支撑结构由墙体模板、转角模板2、顶面模板3、支撑连接构件9、斜向支撑和墙体稳定连接构件组成,内墙体模板1通过转角模板2与顶面模板3连接形成内墙与楼面过渡转角,支撑连接构件9安装在顶面模板3的远端,墙体稳定连接构件安装在内墙体模板1的底部且不低于可移动装置,支撑连接构件9与墙体稳定连接构件之间连接斜向支撑。
进一步,斜向支撑包括调节杆14和连接杆15,调节杆14包括调节杆身141、把手142、连接件143、限位杆144、螺丝组145,调节杆身141、把手142、连接件143、限位杆144采用焊接的形式组成整体,螺丝组145通过穿过调节杆身141上的孔洞与斜撑连接;
连接杆15包括连接主杆151、把手152和调节丝牙153,连接主杆151两端端头开有丝牙与调节丝牙153相组合,把手152焊接在连接主杆151上;连接杆15通过调节丝牙153调整连接杆15的长短,调整顶面模板3的水平度;
连接杆15穿过调节杆14,连接杆15上部的调节丝牙15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结构与支撑连接构件9连接,连接杆15底部通过调节丝牙153与墙体稳定连接构件连接。
进一步,竖向支撑12由支撑内管121、支撑外管124、回形钩123和铁铸螺母122组成。横向调节杆16包括两个横向调节杆主体161以及设置在两个横向调节杆主体161端部的连接板162。
进一步,外墙模板包括接高板20和外墙体模板21,接高板20与外墙体模板21并列平齐,接高板20处在墙体边沿处。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的组装
(1)首先根据图纸按照编号选定要拼装模板,安排1—2人专门负责调运材料,避免材料混乱;
(2)在摆放模板前,先将准备好的木方摆放好,间距不宜超过要安装模板的宽度,确保能够将模板架空。此做法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为了保护模板面不受到地面坚硬物品摩擦伤害,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其二方便其它模板的组装;
(3)木方摆放完成后,将选定编号的铝合金模板本体平放在木方上面,通过销钉销片将内墙墙体模板1连接成一个整体,安装与内墙墙体垂直的侧墙内墙墙体模板1,铝合金模板安装的位置及数量根据图纸而定;
(4)分别用烟斗或L型活动螺杆25把背楞4连接固定在内墙墙体模板1上,烟斗或L型活动螺杆水平间距控制在适当距离;
(5)在内墙墙体模板1顶部安装转角模板2,将配套的顶面模板3吊运至待安装处,然后安装顶面模板3;
(6)在适当位置安放支撑连接构件9,并用螺栓螺母与内墙模板连接好;
(7)将槽钢7放置在槽钢挂件8上,在顶面模板3适当位置挂上槽钢挂件8,用销片将槽钢挂件8与顶面模板3锁紧;
通过在顶板适当位置开孔,可以使吊绳穿过顶板上的孔,绕槽钢7接近一周,从另一个孔穿出,再与吊绳自身连接,通过多个吊点可以将内墙铝合金模板与支撑一起吊装;
(8)安装连接杆15,在安装之前,将连接杆15穿过调节杆14,连接杆15调节丝牙153与支撑连接构件9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连接杆15主要用于确保顶面模板3与内墙墙体模板1的垂直度以及便于侧板的安装。连接杆15底部调节丝牙153露出长度约10cm左右便可;
(9)连接杆15安装完成后,安装竖向支撑12,竖向支撑12上部与顶面模板3上的支撑连接构件9连接,竖向支撑12底部通过横向调节杆16与内墙墙体模板1上的支撑连接构件9连接;
(10)安装墙侧模板,通过销钉销片与已安装模板相连;
(11)安装底部槽钢17及调高脚螺丝18;
(12)在顶面模板3上适当位置开孔,方便整块模板吊装;
(13)完成上述步骤后,一整块模板已经组装完成,用塔吊转移到其它场地;
(14)重复上述步骤,依次组装其它模板。
b.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的安装准备
(1)首先将拼装好的模板转运到要施工楼层的周围平整场地上,并要求在塔吊的吊装范围内。事先将穿墙螺杆5、山型螺母6、垫片等按照模板的孔眼数量要求准备好,统一通过提前准备好的封闭吊笼运送到作业楼层。在安装前,需将模板光滑面喷洒脱模剂;
(2)在每栋楼开始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施工之前,完成基础施工工作,基础部分的反坎施工到位,在反坎基础砼表面上弹好墙线和门洞线,同时所有墙体钢筋、钢筋网片绑扎完毕挂好保护层垫块并经监理验收通过。
c.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安装
(1)按照图纸所示,选定要安装的开间,一个开间由2组模板组成,查找对应的编号模板,先安装一侧,从里往外依次安装,模板紧贴反坎;
(2)根据弹好的墙线将同一侧模板摆放好后,再进行标高的调整。调整时以反坎弹好的标高线作为控制依据;
(3)开间内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摆放调整好位置之后,用扳手调节内墙模板下方的调高脚螺丝18,类似于汽车的千斤顶,将模板架空;
(4)每一块模板的内墙模板高度调节到位后,初步调节顶面模板3的平衡度,避免因受力不均造成变形。根据每块顶面模板3的实际情况,适量调节,相邻两块顶面模板3基本在同一水平面方可。调节方式:先松动连接杆15,再转动竖向支撑12,两个循环调节,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5)同一侧模板安装调整完成后,根据图纸设计的标高位置安装门窗洞口构件;
(6)门窗预制件安装安装完成后,需安装端头模板;
(7)将内墙模板左右两边的模板合模,并用连接环11连接固定;
(8)进行整个开间的合模。依次从里往外吊装模板,操作顺序与之前相同,初步调整好模板的高度,相邻模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后,进行两组模板的连接。合模过程中,将穿墙螺杆5对穿,连接内外墙模板或两组内墙模板,并拧紧山型螺母6使墙体两侧铝合金模板紧固;
(9)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合模全部完成后,组织钢筋工进行楼板面的钢筋、钢筋网片铺设、绑扎,水电工同时穿插作业,各工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自工作内容。在钢筋网片铺设过程中,剪力墙部位需预留振捣洞口,数量根据振捣范围而定,避免振动棒无法入到底部造成振捣不到。
d.顶板反坎吊模安装
(1)完成上述工作后,就可以进行顶板反坎吊模22的安装。首先将反坎吊模22清理干净,并喷洒脱模剂,然后将反坎吊模22按照相应的尺寸摆放到位,并用销钉销片将其相互连接;
(2)将反坎吊模22摆放在顶面模板3上,并用稳定支架24固定,稳定支架24主体采用等边角铁,以确保反坎吊模22浇筑砼时不外扩造成涨模影响反坎质量。
e.浇筑混凝土
(1)针对项目施工特点,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好浇筑顺序之后,开始进行楼层砼浇筑,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2)由于使用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剪力墙与楼板同时浇筑,在浇筑完某一区域剪力墙后,同时浇筑楼板面,并及时压光、找平,冬季施工时并用覆盖塑料薄膜,如有需要,可根据施工要求采取砼加热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加快砼强度的提升,缩短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拆模间隔时间,提高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周转速度。
f.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拆模
(1)在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要求,观察混凝土的表面强度,表面强度达到终凝强度后方可拆模,否则不能进行拆模;
(2)松动所有穿墙螺杆5;同时松开同一开间两组即第一、第二组模板的连接环11,拆除其中一组模板。拆除时,旋转上升竖向支撑12的立杆使万向轮13与墙模下方的定向轮19在同一水平面。然后拔掉该模板连接杆15部分的固定插销,放松连接杆15,可以来回摇摆悬臂,使其顶面模板3脱离混凝土,另一组暂不松动。再由同一班组作业的人员同时拧松墙模下方的调高脚螺丝18,使调高脚螺丝18底部与底部槽钢17相平。最终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随着慢慢下降直到万向轮13及定向轮19接地;待第一组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落地后,即可按所述方法将另一组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落地;
(3)外开间可优先拆除外墙模板,在外墙模板拆除前需先用塔吊将模板吊环23挂好,吊绳收紧,然后松动穿墙螺杆5,将穿墙螺杆5抽出。再指挥塔吊将外墙模板吊运至指定场地;
(4)内墙同一开间其中一组模板松动滚轮落地之后,配合塔吊将模板完全移出楼栋将第一组模板中的模板吊运至指定场地或其他楼栋待安装的位置;
(5)如果塔吊覆盖范围足够且不超载的情况下,出模平台的宽度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可安排开间的其中一组模板中两块或多块模板一起进行吊装出模,但需要提前选定好吊装孔位置;
(6)如模板不落地直接运送至待安装的楼层时,可安排涂刷脱模剂的人员及时喷刷,防止有遗漏;
(7)依次重复上述步骤,将其它模板拆除,并吊运至待安装的位置;
(8)模板的再次安装与拆模是同步进行,增强施工的流动性;
(9)待施工楼层开间模板安装完成后,根据前面的安装步骤重复安装。
g.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
1、通过整体吊装铝合金模板,减少安装所需工时。2、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支撑系统结合,能够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3、通过整体式吊装减少内部墙板铝合金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拆卸和组装,减少工时,加快施工进度。4、通过调节支撑控制模板水平和垂直,省时省力,加快施工进度;
特别是由包括墙体模板、顶面模板和斜向支撑组成的三角模板支撑结构以及由包括竖向支撑、斜向支撑和横向调节杆组成的三角调节支撑结构形成各组模板体系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安装轻便、稳固,调节灵活。5、通过在顶板适当位置开孔,可以使吊绳穿过顶板上的孔,绕槽钢接近一周,从另一个孔穿出,再与吊绳自身连接,通过多个吊点可以将内墙铝合金模板与支撑一起吊装。6、墙体模板底部槽钢即能与可移动装置连接,又能作为加强筋对底部强度起到加强作用。7、两组模板体系外内连接和间隔设有反坎吊模,反坎吊模上或设有吊环,即解决了上层基础问题,又能便于拆除外墙模板。8、内墙体模板通过转角模板与顶面模板连接形成内墙与楼面过渡转角即可为直角转角,又可为圆滑转角。9、连接杆穿过调节杆,连接杆能通过调节丝牙达到调调连接杆的长短,快速调整顶面模板的水平度或角度。10、外墙模板中的接高板便于使外墙模板能够与内墙墙体模板高度保持一致。
Claims (9)
1.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支撑系统和紧固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多个铝合金模板本体,支撑系统包括与铝合金模板本体相抵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支撑,紧固系统将多个铝合金模板本体连接成为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本体包括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包括墙体模板和顶面模板,其特征在于,相对一开间,设置有两组对应的模板体系,两组模板体系独立安装,两组顶面模板通过连接板(10)连接,整体配套形成一开间模板系统;由包括墙体模板、顶面模板和斜向支撑组成的三角模板支撑结构以及由包括竖向支撑(12)、斜向支撑和横向调节杆(16)组成的三角调节支撑结构形成各组模板体系双三角固定模板安装系统,墙体模板和竖向支撑(12)底部均设有可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组模板体系中的顶面模板下方设有悬挂吊装装置,悬挂吊装装置包括槽钢(7)和槽钢挂件(8),顶面模板开孔,吊绳穿过顶面模板上的孔,绕在槽钢(7)上,通过多个吊点形成吊装工位,吊装工位将内墙铝合金模板与支撑系统中的组件分开或一起吊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槽钢(7)通过槽钢挂件(8)与顶面模板(3)相连,槽钢挂件(8)由销钉(81)、螺杆(82)、螺栓(83)和铝合金模板阳角构件(84)组成,槽钢挂件(8)通过自带的销钉(81)与顶面模板(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墙体模板底部的可移动装置设置在内墙体模板(1)的底部,可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槽钢(17)、调高脚螺丝(18)和定向轮(19),底部槽钢(17)安装在内墙体模板(1)底部,底部槽钢(17)安装有一个以上的调高脚螺丝(18)以及对应但少于调高脚螺丝(18)数量的定向轮(19);竖向支撑(12)底部的可移动装置为万向轮(13),万向轮(13)安装在竖向支撑(1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对一开间,两组模板体系的外墙体模板(21)的上部以及顶面模板上方根据墙面楼面设计要求连接和间隔设有反坎吊模(22),各反坎吊模(22)由稳定支架(24)连接;反坎吊模(22)上设有吊环(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三角模板支撑结构由墙体模板、转角模板(2)、顶面模板(3)、支撑连接构件(9)、斜向支撑和墙体稳定连接构件组成,内墙体模板(1)通过转角模板(2)与顶面模板(3)连接形成内墙与楼面过渡转角,支撑连接构件(9)安装在顶面模板(3)的远端,墙体稳定连接构件安装在内墙体模板(1)的底部且不低于可移动装置,支撑连接构件(9)与墙体稳定连接构件之间连接斜向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斜向支撑包括调节杆(14)和连接杆(15),调节杆(14)包括调节杆身(141)、把手(142)、连接件(143)、限位杆(144)、螺丝组(145),调节杆身(141)、把手(142)、连接件(143)、限位杆(144)采用焊接的形式组成整体,螺丝组(145)通过穿过调节杆身(141)上的孔洞与斜撑连接;
连接杆(15)包括连接主杆(151)、把手(152)和调节丝牙(153),连接主杆(151)两端端头开有丝牙与调节丝牙(153)相组合,把手(152)焊接在连接主杆(151)上;连接杆(15)通过调节丝牙(153)调整连接杆(15)的长短,调整顶面模板(3)的水平度;
连接杆(15)穿过调节杆(14),连接杆(15)上部的调节丝牙(15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结构与支撑连接构件(9)连接,连接杆(15)底部通过调节丝牙(153)与墙体稳定连接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竖向支撑(12)由支撑内管(121)、支撑外管(124)、回形钩(123)和铁铸螺母(122)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墙模板包括接高板(20)和外墙体模板(21),接高板(20)与外墙体模板(21)并列平齐,接高板(20)处在墙体边沿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66602.8U CN211340850U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66602.8U CN211340850U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40850U true CN211340850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08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66602.8U Active CN211340850U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4085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8338A (zh) * | 2019-09-20 | 2019-12-17 | 中山志特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操作方法 |
CN111979930A (zh) * | 2020-09-15 | 2020-11-24 |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挂篮模板侧移装置 |
-
2019
- 2019-09-20 CN CN201921566602.8U patent/CN2113408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8338A (zh) * | 2019-09-20 | 2019-12-17 | 中山志特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操作方法 |
CN111979930A (zh) * | 2020-09-15 | 2020-11-24 |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挂篮模板侧移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55641B2 (en) | Construction building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10421687B (zh) | 一种装配式液压箱涵模板及其预制装配式箱涵的施工方法 | |
WO2013185277A1 (zh) | 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筋砼筒体的施工方法 | |
CN101892743B (zh) | 一种永久性住房的建筑方法 | |
CN105908777A (zh) | 一种综合管廊滑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505645B (zh) | Cl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现场浇筑施工方法 | |
CN112854745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 |
CN110578338A (zh)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与操作方法 | |
CN212176540U (zh) | 液压爬模系统模架 | |
CN209799969U (zh) | 一种用于快速施工竖井衬砌的整体提升悬臂模板装置 | |
CN211340850U (zh) | 一种可整体移动铝合金模板系统 | |
CN109404010B (zh) | 一种铝制隧道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2411882A (zh) | 超高、超大空间斜筒柱的建造方法 | |
CN113931313A (zh) |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 |
WO2022237482A1 (zh) | 建筑竖向模板悬挂整拼整提的施工设备及方法 | |
CN111113628B (zh) | 喷淋预制t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9869153B (zh) | 快速施工竖井衬砌的整体提升悬臂模板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10396134U (zh) | 一种控制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的加固工具 | |
CN107386246A (zh) | 一种船闸闸室墙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 |
CN110886488A (zh) | 一种智能集成高层造楼机 | |
CN203188366U (zh) | 单一独立基础所建构之房屋系统 | |
CN114059585A (zh) | 地铁侧墙三角架单侧铝模的施工方法 | |
CN109732773A (zh) | 支座铰接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节点及安装方法 | |
CN212866842U (zh) |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 |
CN112627484A (zh) | 一种两点式三角挂架平台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3 Heqing Road, Cuiheng New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ite New Materi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No. 10, Dongheng Road, dache Industrial Park, Nanla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ZHITE ALUMINIUM MOULD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