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8861U - 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8861U
CN211308861U CN201921759129.5U CN201921759129U CN211308861U CN 211308861 U CN211308861 U CN 211308861U CN 201921759129 U CN201921759129 U CN 201921759129U CN 211308861 U CN211308861 U CN 211308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cooter
vertical pipe
battery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91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Tiem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Tiem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Tiem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Tiem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91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8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8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8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滑板车包括车架组件、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车架组件、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之间通过联动设计形成可调节结构,使得滑板车具有坐滑、站滑以及收纳三种功能状态,不但实现了可折叠的设计以节省收纳空间,而且坐垫的高度以及角度可以根据人的自身使用习惯进行自由调节,调节方便灵活,不但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整体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驾驶变得舒适轻松。另外,将减震组件设置在车架组件和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之间,可有效地缓冲坐垫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Description

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滑板车是由使用者以单脚持续踩蹬地面来达到滑行前进的效果,但是当遇到上坡路段时,除了滑板车的滑行速度会减慢之外,同时也会耗费使用者相当多的体力才能驱使滑板车前进,如此将会大幅降低使用者对滑板车的兴趣,因此,为了减少上坡路段对滑板车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电动滑板车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路段提供适当的电助力,让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且轻松地进行操控。
但是,无论是传统滑板车还是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其整体结构固定化,难以调节,不便于用户的使用以及收纳,而且目前的滑板车减震结构复杂,减震效果不佳,导致骑行舒适度不高,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滑板车,车架组件、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之间形成联动结构,具有座位位置可调节以及整体易于折叠的优点,便于用户对滑板车的使用以及收纳;同时,将减震组件设置在车架组件和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之间,有效地缓冲坐垫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
车架组件,包括车把手、立管和车身,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把手通过所述立管控制所述前轮的转向,所述立管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立管折叠角度的折叠器,所述折叠器上设有用于固定立管位置的调节螺栓;
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立管和所述车身前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上铰接有坐垫;
减震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卡箍,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箍上设有手拧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滑板车包括车架组件、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车架组件、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之间通过联动设计形成可调节结构,使得滑板车具有坐滑、站滑以及收纳三种功能状态,不但实现了可折叠的设计以节省收纳空间,而且坐垫的高度以及角度可以根据人的自身使用习惯进行自由调节,调节方便灵活,不但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整体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驾驶变得舒适轻松。另外,将减震组件设置在车架组件和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之间,可有效地缓冲坐垫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管上安装有显示仪表,所述显示仪表嵌接到所述立管上端,所述立管为铝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杆内套接有可沿所述第二连杆轴向伸缩的圆管,所述第二连杆上穿接有用于抵顶所述圆管的抵顶螺栓,所述坐垫可折叠安装在所述圆管的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箍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挡片,所述手拧螺栓穿接所述卡箍并通过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连杆分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辅助刹车组件,所述辅助刹车组件设有弹簧钢和用于下压所述后轮的橡胶刹车片,所述弹簧钢设置在所述车身后部,所述弹簧钢朝向所述车身后部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橡胶刹车片且向斜上方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设有底部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电池,所述电池仓的侧壁设有可拉出所述电池的开口,所述电池设有推拉把手,所述电池仓朝向所述前轮或者所述后轮的端面设有用于抵顶所述电池的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设有旋钮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管上端还设有挂钩,所述车身对应后轮上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挂钩相匹配的卡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处于坐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处于站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车架组件;200-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300-减震组件;110-车把手;111-手刹;120-立管;121-挂钩;130-车身;140-折叠器;141-调节螺栓;150-显示仪表;160-电池仓;170-电池;171-推拉把手;180-紧固螺钉;190-卡口;210-第一连杆;220-第二连杆;230-坐垫;240-圆管;250-抵顶螺栓;310-减震弹簧;320-卡箍;330-手拧螺栓;340-挡片;410-弹簧钢;420-橡胶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
车架组件100,包括车把手110、立管120和车身130,车身13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车把手110通过立管120控制前轮的转向,立管120设有用于调节立管120折叠角度的折叠器140,所述折叠器140上设有用于固定立管120位置的调节螺栓141;
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杆210和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杆210上的第二连杆220,第一连杆210连接在立管120和车身130前部之间,第二连杆220上铰接有坐垫230;
减震组件300,设置于车身130与第二连杆220之间,减震组件300包括减震弹簧310和卡箍320,减震弹簧310的下端与车身130铰接,减震弹簧310的上端通过卡箍320与第二连杆220连接在一起,卡箍320上设有手拧螺栓330。
在本实施例中,滑板车整体结构简约美观,协调可靠,其车架组件100、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200和减震组件300之间通过联动设计形成可调节结构。具体地,立管120可通过折叠器140活动调节立管120倾斜的角度,调整到适当位置后用调节螺栓141拧紧即可固定立管120的位置,同时第二连杆220铰接在第一连杆210上使得可调节第二连杆220摆动的角度,这样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的需要调整滑板车的使用状态。当用户需要坐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如图1所示,根据人的使用习惯来调节第二连杆220摆动的角度以及坐垫230的角度;当用户需要站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如图4所示,将第二连杆220往立管120一侧推尽,人就可以站在车身130上使用滑板车且不会受到坐垫230的妨碍;当用户需要折叠滑板车时,如图5所示,将第二连杆220和立管120往车身130一侧推尽,滑板车即处于折叠状态以便于收纳。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滑板车具有坐滑、站滑以及收纳三种功能状态,不但实现了可折叠的设计以节省收纳空间,而且坐垫230的高度以及角度可以根据人的自身使用习惯进行自由调节,调节方便灵活,不但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整体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驾驶变得舒适轻松。另外,将减震组件300设置在车架组件100和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200之间,且减震弹簧310的倾斜度可通过手拧螺栓330的固定或者松开来调节卡箍320在第二连杆220上的位置,操作简单灵活,同时减震弹簧310可有效地缓冲坐垫230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立管120上安装有显示仪表150,用于显示滑板车实时速度以及电池170电量等信息,显示仪表150嵌接到立管120上端,立管120采用铝管且一体化成型,不但坚固,而且轻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杆220内套接有圆管240,圆管240可在第二连杆220轴向伸缩及旋转,使得铰接在圆管240上的坐垫230的高度以及角度都可以进一步得到调节,从而节约收纳空间;第二连杆220上穿接有用于抵顶圆管240的抵顶螺栓250,将圆管240调整到适当位置后用抵顶螺栓250拧紧即可固定圆管240相对于第二连杆220的位置。同时,坐垫230以可折叠的方式安装在圆管240的顶端,以进一步节约收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箍320和第二连杆220之间设有挡片340,手拧螺栓330穿接卡箍320并通过挡片340与第二连杆220分隔开,即借助挡片340来防止手拧螺栓330刮花第二连杆220,从而对第二连杆220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刹车组件,用于针对后轮进行刹车控制,辅助刹车组件设有弹簧钢410和用于下压后轮的橡胶刹车片420,弹簧钢410设置在车身130后部,弹簧钢410朝向车身130后部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刹车片420且向斜上方弯折。当车把手110上的手刹111压紧时,推杆(图中未示)推动弹簧钢410向后轮向下弯折,橡胶刹车片420会随之下压压住后轮,由于橡胶刹车片420与后轮之间的摩擦力,后轮实现减速直至刹车;当车把手110上的手刹111松开时,推杆没有受到外力而不再推动弹簧钢410发生形变,弹簧钢410形变恢复,橡胶刹车片420会随之离开后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车身130设有底部设有电池仓160,电池仓160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电池170,电池仓160的侧壁设有可拉出电池170的开口,电池170设有推拉把手171,以便于利用推拉把手171将电池170从开口拉出进行更换,电池仓160朝向前轮或者后轮的端面设有用于抵顶电池170的紧固螺钉180,紧固螺钉180设有旋钮把手,即利用紧固螺钉180将电池170紧固在电池仓160内。需要拆卸电池170时,扭动旋钮把手以松开紧固螺钉180,利用推拉把手171将电池170从开口拉出进行更换;需要安装电池170时,利用推拉把手171将电池170从开口推入电池仓160,再反向扭动旋钮把手以拧紧紧固螺钉180,紧固螺钉180会牢固地将电池170抵顶在电池仓16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立管120上端还设有挂钩121,车身130对应后轮上方的位置设有与挂钩121相匹配的卡口190,这样当滑板车需要折叠时,将立管120往车身130一侧推尽,将挂钩121扣入卡口190,实现滑板车在折叠状态下的固定,以便于用户整车提起进行摆放,设计更显人性化。
下面参考图1-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车架组件100,包括车把手110、立管120和车身130,车身13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车把手110通过立管120控制前轮的转向,立管120设有用于调节立管120折叠角度的折叠器140,所述折叠器140上设有用于固定立管120位置的调节螺栓141;
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杆210和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杆210上的第二连杆220,第一连杆210连接在立管120和车身130前部之间,第二连杆220上铰接有坐垫230;
减震组件300,设置于车身130与第二连杆220之间,减震组件300包括减震弹簧310和卡箍320,减震弹簧310的下端与车身130铰接,减震弹簧310的上端通过卡箍320与第二连杆220连接在一起,卡箍320上设有手拧螺栓330。
其中,立管120上安装有显示仪表150,显示仪表150嵌接到立管120上端,立管120为铝管。第二连杆220内套接有可沿第二连杆220轴向伸缩的圆管240,第二连杆220上穿接有用于抵顶圆管240的抵顶螺栓250,坐垫230可折叠安装在圆管240的顶端。卡箍320和第二连杆220之间设有挡片340,手拧螺栓330穿接卡箍320并通过挡片340与第二连杆220分隔开。还包括辅助刹车组件,辅助刹车组件设有弹簧钢410和用于下压后轮的橡胶刹车片420,弹簧钢410设置在车身130后部,弹簧钢410朝向车身130后部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刹车片420且向斜上方弯折。车身130设有底部设有电池仓160,电池仓160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电池170,电池仓160的侧壁设有可拉出电池170的开口,电池170设有推拉把手171,电池仓160朝向前轮或者后轮的端面设有用于抵顶电池170的紧固螺钉180,紧固螺钉180设有旋钮把手。立管120上端还设有挂钩121,车身130对应后轮上方的位置设有与挂钩121相匹配的卡口19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滑板车整体结构简约美观,协调可靠,其车架组件100、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200和减震组件300之间通过联动设计形成可调节结构。具体地,立管120可通过折叠器140活动调节立管120倾斜的角度,调整到适当位置后用调节螺栓141拧紧即可固定立管120的位置,同时第二连杆220铰接在第一连杆210上使得可调节第二连杆220摆动的角度,这样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的需要调整滑板车的使用状态。当用户需要坐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如图1所示,根据人的使用习惯来调节第二连杆220摆动的角度以及坐垫230的角度;当用户需要站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如图4所示,将第二连杆220往立管120一侧推尽,人就可以站在车身130上使用滑板车且不会受到坐垫230的妨碍;当用户需要折叠滑板车时,如图5所示,将第二连杆220和立管120往车身130一侧推尽,滑板车即处于折叠状态以便于收纳。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滑板车具有坐滑、站滑以及收纳三种功能状态,不但实现了可折叠的设计以节省收纳空间,而且坐垫230的高度以及角度可以根据人的自身使用习惯进行自由调节,调节方便灵活,不但扩大了适用范围,而且整体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驾驶变得舒适轻松。另外,将减震组件300设置在车架组件100和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200之间,且减震弹簧310的倾斜度可通过手拧螺栓330的固定或者松开来调节卡箍320在第二连杆220上的位置,操作简单灵活,同时减震弹簧310可有效地缓冲坐垫230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组件,包括车把手、立管和车身,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把手通过所述立管控制所述前轮的转向,所述立管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立管折叠角度的折叠器,所述折叠器上设有用于固定立管位置的调节螺栓;
折叠式座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立管和所述车身前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上铰接有坐垫;
减震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卡箍,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箍上设有手拧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上安装有显示仪表,所述显示仪表嵌接到所述立管上端,所述立管为铝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内套接有可沿所述第二连杆轴向伸缩的圆管,所述第二连杆上穿接有用于抵顶所述圆管的抵顶螺栓,所述坐垫可折叠安装在所述圆管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挡片,所述手拧螺栓穿接所述卡箍并通过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连杆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刹车组件,所述辅助刹车组件设有弹簧钢和用于下压所述后轮的橡胶刹车片,所述弹簧钢设置在所述车身后部,所述弹簧钢朝向所述车身后部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橡胶刹车片且向斜上方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设有底部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电池,所述电池仓的侧壁设有可拉出所述电池的开口,所述电池设有推拉把手,所述电池仓朝向所述前轮或者所述后轮的端面设有用于抵顶所述电池的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设有旋钮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上端还设有挂钩,所述车身对应后轮上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挂钩相匹配的卡口。
CN201921759129.5U 2019-10-18 2019-10-18 滑板车 Active CN211308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9129.5U CN211308861U (zh) 2019-10-18 2019-10-18 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9129.5U CN211308861U (zh) 2019-10-18 2019-10-18 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8861U true CN211308861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9129.5U Active CN211308861U (zh) 2019-10-18 2019-10-18 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88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4254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型滑板车座椅支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4254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型滑板车座椅支杆
CN114084254B (zh) * 2021-11-23 2023-12-05 浙江贝弘工贸有限公司 缓冲型滑板车座椅支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5702U (zh) 一种轻型折叠车
JP5487456B2 (ja) 簡易屋根装置
US5791675A (en)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IL258085A (en) A scooter with an element that can be attached to or articulated
CN211308861U (zh) 滑板车
WO2016091734A1 (en) Torso support device
CN210882480U (zh) 一种减震结构及滑板车
CN201052250Y (zh) 一种助行推车
CN216332518U (zh) 小巧舒适型折叠自行车
CN205365929U (zh) 可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14510462U (zh) 一种可折叠婴儿床边床
CN212862628U (zh) 一种车载式垃圾桶
CN211943623U (zh) 一种折叠代步车
JP3484671B2 (ja) 緩衝装置付き折りたたみ自転車フレーム
CN207078246U (zh)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儿童座椅
WO2015172431A1 (zh) 多功能自行车
CN206520702U (zh) 一种手动折叠式三轮车车架
CN210555339U (zh) 一种前轮具备自动归正与刹车功能的滑步车
KR20030018365A (ko) 자동차의 콘솔에 장착하여 사용하는 포터블 스탠드
CN216033962U (zh) 一种基于汽车座椅的调节机构
CN216508816U (zh) 一种低跨式电动自行车架
CN109367672A (zh) 迷你电动自行车
CN217146219U (zh) 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倒骑车
CN218662199U (zh) 一种翻转式脚踏支架
CN214875319U (zh) 可调节靠背的电动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