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8222U - 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08222U CN211308222U CN201922302679.0U CN201922302679U CN211308222U CN 211308222 U CN211308222 U CN 211308222U CN 201922302679 U CN201922302679 U CN 201922302679U CN 211308222 U CN211308222 U CN 2113082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battery
- battery pack
- protection
- bottom plate
- telescopic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该电池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动力电池包下方的防护底板和弹性连接在防护底板与动力电池包之间的多个缓冲柱,多个缓冲柱沿防护底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缓冲柱均包括套筒部件、伸缩杆和弹性元件,套筒部件与动力电池包连接固定,伸缩杆的内端滑动设置在套筒部件内,外端伸出套筒部件之外并与防护底板连接固定,弹性元件设置在套筒部件内并与伸缩杆相抵。与现有技术对比,采用于动力电池包下方设置防护底板,在防护底板与动力电池包之间弹性连接多个缓冲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动力电池包,使动力电池包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包(也称新能源动力电池包,下面为统一技术术语,均称动力电池包)包括外壳和内置于外壳中的电芯模组,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需要承载并包络电芯模组,因此下箱体冲压深度一般比较大,就决定了下箱体所选用的材料塑性要好,强度不能太大,且下箱体厚度不能太大。
目前,动力电池包一般安装在新能源车的底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凸起障碍物对动力电池包的下箱体进行冲击碰撞。常用的下箱体壁厚一般在1mm至2mm,因此路面凸起障碍,尤其是尖锐物质很容易损坏甚至直接穿透下箱体,破坏电池包密封,造成进水、进汽,对内部电路系统造成危害,极端情况下,尖锐物直接刺破电芯模组,造成起火、爆炸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防护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电池包安装后,没有相应的保护结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受到路面凸起物的撞击,导致动力电池包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防护组件,安装在车辆底部,该电池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动力电池包下方的防护底板和弹性连接在防护底板与动力电池包之间的多个缓冲柱,多个缓冲柱沿防护底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缓冲柱均包括套筒部件、伸缩杆和弹性元件,套筒部件与动力电池包连接固定,伸缩杆的内端滑动设置在套筒部件内,外端伸出套筒部件之外并与防护底板连接固定,弹性元件设置在套筒部件内并与伸缩杆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该电池防护组件,采用于动力电池包下方设置防护底板,在防护底板与动力电池包之间弹性连接多个缓冲柱,缓冲柱均包括套筒部件、伸缩杆和弹性元件,这样,可通过防护底板避免路面上凸起的障碍物接触到动力电池包,在防护底板遇到障碍物剐蹭和冲撞时,也会借由缓冲柱来缓冲障碍物的冲击,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动力电池包,使动力电池包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构件和筒构件,筒构件与盖构件围合形成内腔,弹性元件和伸缩杆的内端均设于内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筒构件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与盖构件相连并由盖构件封闭,且两个开口端中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结构,以限制伸缩杆与筒构件分离;
或者,筒构件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开口端,盖构件连接在筒构件的开口端上,盖构件具有供伸缩杆的外端穿过的过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构件和筒构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柱通过连接螺栓与动力电池包连接,连接螺栓与缓冲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包的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置入的通孔,连接螺栓上套设有连接螺母,以与连接螺栓的头部共同夹紧连接耳。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底板上开设有与伸缩杆对应的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杆的外壁上设有螺纹部,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与螺纹部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底板为矩形,防护底板的各角上均设有一个缓冲柱。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池包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部的动力电池包容易损坏,并可能起火、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包结构,包括动力电池包,其中,动力电池包上设有上述的电池防护组件。
该汽车电池包结构,能通过上述电池防护组件缓冲路面凸起物对动力电池包的冲击,并将冲击力转移到强度较高的车身底架上,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包的保护,极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电池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电池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缓冲柱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缓冲柱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缓冲柱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缓冲柱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汽车电池包结构;200-动力电池包;201-外壳;202-连接耳;
203-通孔;10-电池防护组件;20-防护底板;21-安装孔;
211-螺纹配合部;30-缓冲柱;31-套筒部件;310-内腔;
311-盖构件;3112-盖部;3113-侧壁部;3114-螺纹槽;
3115-过孔;3116-轴向延伸部;312-筒构件;3120-限位结构;
3121-接合部;3122-接合槽;32-伸缩杆;321-杆部;322-栓部;
323-螺纹部;33-弹性元件;40-连接螺栓;50-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防护组件10,安装在车辆(图未示)底部,其中,该电池防护组件10包括设于动力电池包200下方的防护底板20和弹性连接在防护底板20与动力电池包200之间的多个缓冲柱30,多个缓冲柱30沿防护底板2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缓冲柱30均包括套筒部件31、伸缩杆32和弹性元件33,套筒部件31与动力电池包200连接固定,伸缩杆32的内端滑动设置在套筒部件31内,外端伸出套筒部件31之外并与防护底板20连接固定,弹性元件33设置在套筒部件31内并与伸缩杆32相抵。
上述的电池防护组件10,采用于动力电池包200下方设置防护底板20,在防护底板20与动力电池包200之间弹性连接多个缓冲柱30,缓冲柱30均包括套筒部件31、伸缩杆32和弹性元件33,这样,可通过防护底板20避免路面上凸起的障碍物接触到动力电池包200,在防护底板20遇到障碍物剐蹭和冲撞时,也会借由缓冲柱30来缓冲障碍物的冲击,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动力电池包200,使动力电池包20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和图2,动力电池包200,其主要为但不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动力电池包200包括外壳201和内置于外壳201中的电芯模组(图未示),外壳201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安装在车辆底部。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电池防护组件10,包括防护底板20和多个缓冲柱30,防护底板20通过多个缓冲柱30与动力电池包200弹性连接,并位于动力电池包200的下方。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电池防护组件10,于动力电池包200的下方设有防护底板20,在行车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与防护底板20之间发生碰撞,且防护底板20被撞击后由缓冲柱30进行缓冲,这样,可通过防护底板20来避免障碍物与动力电池包200发生接触和碰撞,以保护动力电池包200。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包200大致呈长方体形状,防护底板20为但不局限于矩形,且防护底板20的表面面积要大于动力电池包200的底面面积,这样,防护底板20可覆盖整个动力电池包200的底面,则可提高保护范围,提升安全性。
图1至图5,多个缓冲柱30沿防护底板20的周向间隔设置,缓冲柱30可设在防护底板20的周边上,也可设在防护底板20的角上。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底板20与动力电池包200基本平行设置,两者之间留有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与缓冲柱30的伸缩行程相适配。缓冲柱30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四个缓冲柱30分别设于防护底板20的各角上,容易理解的是,防护底板20的四个角均设有与动力电池包200连接的缓冲柱30,这样,在收到障碍物撞击时,防护底板20上受撞部位对应的缓冲柱30受力压缩,因此,该结构更稳定,缓冲效果更好。
从图1至图4可以看出,动力电池包200与缓冲柱3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动力电池包200可与缓冲柱30的中部连接固定,也可以与缓冲柱30的顶部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栓40的螺纹端拧入缓冲柱30的顶部,缓冲柱30通过连接螺栓40与动力电池包200连接,连接螺栓40与缓冲柱3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具体地,动力电池包200的外壳201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连接耳202,连接耳202上设有供连接螺栓40置入的通孔203,连接螺栓40上套设有连接螺母50,以与连接螺栓40的头部共同夹紧连接耳202。值得一提的是,在装配前,先将连接螺栓40上的连接螺母50拆下,在连接螺栓40穿过连接耳202上的通孔203和车辆的车身连接架(图未示)后,拧上连接螺母50,再将连接螺栓40的螺纹端拧入缓冲柱30的顶端以实现连接螺栓40与缓冲柱30的连接固定,同时缓冲柱30的下端(图示的下端)与防护底板20连接固定,再拧紧连接螺母50,从而夹紧连接耳202,以实现动力电池包200、缓冲柱30及车辆的连接。
参见图4和图5,每个缓冲柱30均包括套筒部件31、伸缩杆32和弹性元件33,套筒部件31与动力电池包200连接固定,套筒部件31与动力电池包200的外壳201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也可以是焊接;伸缩杆32的内端滑动设置在套筒部件31内,外端伸出套筒部件31之外并与防护底板20连接固定,伸缩杆32的外端与防护底板20可以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弹性元件33设置在套筒部件31内并与伸缩杆32相抵。在本实施例中,套筒部件31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构件311和筒构件312,筒构件312与盖构件311围合形成内腔310,弹性元件33设于内腔310中,弹性元件33为但不局限于压缩弹簧,伸缩杆32的内端均滑动设于内腔310中,需要说明的是,在防护底板20受到冲击时,防护底板20将冲击力传递到伸缩杆32上,伸缩杆32受力向上(图示的上)移动,并使弹性元件33压缩,通过伸缩杆32压缩弹性元件33逐步吸收冲击能量,直至弹性元件33到达压缩极限;若弹性元件33达到压缩极限,则剩余刚性冲击力将由强度较高的车身底架承受,而不会损伤动力电池包200箱底。
参见图4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筒构件312,呈圆筒状,其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与盖构件311相连并由盖构件311封闭,且两个开口端中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结构3120,以限制伸缩杆32与筒构件312分离。盖构件311和筒构件312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具体地,盖构件311包括盖部3112和连接在盖部3112外周的侧壁部3113,该盖部3112上设有螺纹槽3114,螺纹槽3114供连接螺栓40拧入并与连接螺栓40螺纹连接。侧壁部3113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筒构件312的外壁上形成有与该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伸缩杆32包括杆部321和与杆部321连接且直径大于杆部321的栓部322,该栓部322滑动设置在筒构件312与盖构件311围合形成内腔310中,杆部321延伸至筒构件312之外,限位结构3120为凸设在筒构件312的内壁上的凸缘部,可以理解的是,将伸缩杆32装入筒构件312上,放入弹性元件33,再拧上盖构件311并压紧弹性元件33,限位结构3120限制伸缩杆32的栓部322滑出内腔310,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便于盖构件311和筒构件312的组装和拆卸。
参见图4至图7,缓冲柱30的伸缩杆32与防护底板20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还可以是焊接,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底板20上开设有与伸缩杆32对应的安装孔,伸缩杆32的外壁上设有螺纹部323,安装孔21的孔壁上设有与螺纹部323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211。
在又一实施例中,伸缩杆32上安装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防护底板20的两侧,通过两个螺母夹紧防护底板20,从而实现伸缩杆32与防护底板20的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包结构100,包括动力电池包200,动力电池包200上设有上述的电池防护组件10。该汽车电池包结构100,能通过上述电池防护组件10缓冲路面凸起物对动力电池包200的冲击,并将冲击力转移到强度较高的车身底架上,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包200的保护,极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附图8仅就与前述实施例中不同之处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8,每个缓冲柱30均包括套筒部件31、伸缩杆32和弹性元件33,套筒部件31与动力电池包200连接固定,伸缩杆32的内端滑动设置在套筒部件31内,外端伸出套筒部件31之外并与防护底板20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筒构件312,呈圆筒状,其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开口端,盖构件311连接在筒构件312的开口端上,盖构件311具有供伸缩杆32的外端穿过的过孔3115。盖构件311和筒构件312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具体地,筒构件312的封闭端设有向外凸起的接合部3121,该接合部3121上设有接合槽3122,接合槽3122供连接螺栓40拧入并与连接螺栓40螺纹连接。盖构件311,呈回环体状,其具有从开口端置入筒构件312内的轴向延伸部3116,筒构件312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轴向延伸部3116的外壁上形成有与该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筒构件312与盖构件311围合形成内腔310;伸缩杆32包括杆部321和与杆部321连接且直径大于杆部321的栓部322,该栓部322滑动设置在内腔310中,杆部321延伸至筒构件312之外;过孔3115的直径与杆部321相适配,通过轴向延伸部3116可限制缩杆的栓部322滑出内腔310,可以理解的是,将弹性元件33、伸缩杆32顺序装入筒构件312中,再拧上盖构件311并压紧弹性元件33,从而组装出上述的缓冲柱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防护组件,安装在车辆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动力电池包下方的防护底板和弹性连接在所述防护底板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之间的多个缓冲柱,多个所述缓冲柱沿所述防护底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缓冲柱均包括套筒部件、伸缩杆和弹性元件,所述套筒部件与所述动力电池包连接固定,所述伸缩杆的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部件内,外端伸出所述套筒部件之外并与所述防护底板连接固定,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套筒部件内并与所述伸缩杆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构件和筒构件,所述筒构件与所述盖构件围合形成内腔,所述弹性元件和伸缩杆的内端均设于所述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构件具有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中的一个与所述盖构件相连并由所述盖构件封闭,且两个开口端中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伸缩杆与筒构件分离;
或者,所述筒构件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开口端,所述盖构件连接在所述筒构件的开口端上,所述盖构件具有供所述伸缩杆的外端穿过的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和筒构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动力电池包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缓冲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栓置入的通孔,所述连接螺栓上套设有连接螺母,以与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共同夹紧所述连接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杆对应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外壁上设有螺纹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螺纹部螺纹配合的螺纹配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底板为矩形,所述防护底板的各角上均设有一个所述缓冲柱。
10.一种汽车电池包结构,包括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防护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2679.0U CN211308222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2679.0U CN211308222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08222U true CN211308222U (zh) | 2020-08-21 |
Family
ID=7205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02679.0U Active CN211308222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082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84767A (zh) * | 2022-07-20 | 2022-09-20 | 深圳时代能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装配的高效导向结构 |
-
2019
- 2019-12-17 CN CN201922302679.0U patent/CN2113082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84767A (zh) * | 2022-07-20 | 2022-09-20 | 深圳时代能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装配的高效导向结构 |
CN115084767B (zh) * | 2022-07-20 | 2022-11-15 | 深圳时代能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装配的高效导向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08222U (zh) | 电池防护组件和汽车电池包结构 | |
CN213692907U (zh) |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 |
KR102691489B1 (ko) | 박스 본체, 전지 팩 및 장치 | |
CN211765375U (zh) |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 |
CN108923000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防护装置 | |
CN220306423U (zh) |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4267534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 | |
CN211743263U (zh) |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总成 | |
CN105114406A (zh) | 一种箱盖辅助防护装置 | |
CN215184310U (zh) | 一种具有减震组件的垃圾清扫车用锂电池外壳 | |
CN205344792U (zh) | 汽车撞击缓冲器 | |
CN211641863U (zh) | 电动轿车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 | |
CN210866252U (zh) | 一种电池盖结构 | |
CN211777642U (zh) | 一种耐撞型发动机缸底 | |
CN220562681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汽车零部件 | |
CN220378787U (zh) | 一种防护外壳及涡旋式吸能器 | |
CN218975639U (zh) | 防护结构和车辆 | |
CN22117651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防护底板 | |
CN214043885U (zh) |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的减震装置 | |
CN221276435U (zh) | 一种便于固定的防撞护栏 | |
CN220184774U (zh) | 一种电力行业用光伏预警防护墩装置 | |
CN212934759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瓶固定装置 | |
CN219937251U (zh) | 一种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 | |
CN215474857U (zh) | 无人驾驶汽车用激光雷达 | |
CN214929389U (zh) | 一种房车用的限高防撞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