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4792U - 汽车撞击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撞击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4792U
CN205344792U CN201620141301.0U CN201620141301U CN205344792U CN 205344792 U CN205344792 U CN 205344792U CN 201620141301 U CN201620141301 U CN 201620141301U CN 205344792 U CN205344792 U CN 205344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buffer
piston body
boit
described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13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413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4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4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47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撞击缓冲器,包括有固定于汽车的主梁上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达到设定压力后发生破裂的活塞体、活塞柱以及活塞盖,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孔,活塞柱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孔;活塞体内轴向制有缓冲液容置腔,该缓冲液容置腔内充满缓冲液,活塞盖与所述活塞体相螺接,活塞柱上设置有扩大头,活塞柱穿置于所述活塞盖的中心孔内,其扩大头置于活塞体的缓冲液容置腔内,并与缓冲液容置腔的内壁密封配合,扩大头与所述缓冲液容置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其利用撞击后活塞体的破裂来有效吸收撞击能量从而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撞击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撞击安全装置,尤其涉及汽车撞击缓冲器,特别指通过活塞体发生破裂而瞬间释放内部压力以吸收撞击能量的汽车撞击缓冲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越来越多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量也极速增加。交通事故中,轻则造成车辆损伤,重则导致人员伤亡。虽然,汽车上都必须配置安全带,且大多数的汽车上还配置有安全气囊,通过安全带的束缚和安全气囊的缓冲来尽可能地保证汽车人员的安全,但是汽车猛烈撞击的情况下,即使有了上述的安全保护措施,仍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仍需加强车辆的安全性能,尽可能地保证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
现有申请号为200810157352.2名称为“车辆防撞击缓冲器”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减轻汽车事故严重性的车辆防撞击缓冲器,其中包括横挡杆、横挡杆后侧的支撑架,横挡杆的后侧面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插入后侧的支撑架内并与之前后滑动连接,支撑杆后方的支撑架内安装有撞击弹簧,撞击弹簧前端接支撑杆后端,撞击弹簧后端安装在支撑架内。另有申请号为200610015318.2名称为“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该液压缓冲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活塞杆、缓冲启动装置,活塞缸与活塞杆及活塞的配合均为动配合,注入了油的活塞腔被活塞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在液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达到最大设计缓冲能力之前,油不会充满与活塞腔连通的整个空间,缓冲启动装置用以固定活塞与活塞缸的相对位置,当汽车受撞力达到某个设计值时使液压缓冲装置开始发挥缓冲作用,这种液压缓冲装置在缓冲复位后,后腔中被排走的油可自动流回。当在活塞缸上开有通气孔连通前腔与外界,并采取措施防止油从通气孔排出,可取得更好的缓冲效果;以弹簧作为缓冲启动装置还可实现液压缓冲装置的缓慢复位及弹簧的二次缓冲。
上述两个缓冲装置都是采用弹簧作为主要的缓冲原件,但是弹簧最为一种储能元件,其压缩时进行蓄能,可弹簧复位时则会释放能量,将弹簧作为缓冲原件其在受到撞击时却能起到缓冲作用,但在弹簧复位时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其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且能有效吸收撞击能量的汽车撞击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汽车撞击缓冲器,包括有固定于汽车的主梁上的至少一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达到设定压力后发生破裂的活塞体、活塞柱以及活塞盖,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孔,活塞柱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孔;活塞体内轴向制有缓冲液容置腔,该缓冲液容置腔内充满缓冲液,活塞盖与所述活塞体相螺接,活塞柱上设置有扩大头,活塞柱穿置于所述活塞盖的中心孔内,其扩大头置于活塞体的缓冲液容置腔内,并与缓冲液容置腔的内壁密封配合,扩大头与所述缓冲液容置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缓冲组件为二组,活塞体、活塞柱之间设置有兼作一级缓冲活塞柱和二级缓冲活塞体的中间体,中间体内轴向制有中间缓冲液容置腔,该中间缓冲液容置腔内也充满缓冲液;中间体一端设置有中间扩大头,另一端装配有中间活塞盖,中间扩大头穿过活塞盖与所述活塞体的缓冲液容置腔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柱的扩大头穿过中间活塞盖与所述中间体的中间缓冲液容置腔的内壁密封配合。
上述的密封圈置于密封圈槽中,密封圈槽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
上述的活塞柱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杆,活塞柱固定孔开设于所述活塞柱固定杆的两端,活塞柱固定杆与所述活塞柱为拆卸配合。
上述的活塞柱固定杆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活塞柱上。
上述的活塞体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杆,活塞体固定孔开设于所述活塞体固定杆的两端。
上述的活塞体固定杆与所述活塞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上述的活塞体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体的壁厚。
上述的活塞柱为实心结构。
上述的缓冲液为水。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撞击缓冲器,主要由活塞体、活塞柱以及活塞盖构成,活塞柱的头部置于活塞体的缓冲液容置腔内,并与其密封配合,缓冲液容置腔内充满缓冲液,并通过设置密封圈保证其密封性;使用时,本汽车撞击缓冲器固定于汽车的主梁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活塞柱向内压缩缓冲液容置腔内的缓冲液,利用缓冲液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随着活塞柱的不断内压,缓冲液的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大于活塞体能够承受的设定压力时,活塞体发生破裂而瞬间释放内部压力,从而消除部分撞击能量,进而尽可能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本汽车撞击缓冲器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吸收撞击能量从而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活塞柱的俯视图;
图6是图4中活塞柱的剖视结构图;
图7是图4中中间体的剖视结构图;
图8是图4中活塞体的俯视图;
图9是图4中活塞体的剖视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活塞体1、活塞体固定孔1a、缓冲液容置腔11、活塞体固定杆12、活塞柱2、活塞柱固定孔2a、扩大头21、活塞柱固定杆22、螺钉23、活塞盖3、缓冲液4、密封圈5、密封圈槽51、中间体6、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中间扩大头62、中间活塞盖7、主梁8、安装部81。
实施例一,如1至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包括有固定于汽车的主梁8上的一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达到设定压力后发生破裂的活塞体1、活塞柱2以及活塞盖3,活塞体1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孔1a,活塞柱2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孔2a;活塞体1内轴向制有缓冲液容置腔11,该缓冲液容置腔11内充满缓冲液4,活塞盖3与所述活塞体1相螺接,活塞柱2上设置有扩大头21,活塞柱2穿置于所述活塞盖3的中心孔内,其扩大头21置于活塞体1的缓冲液容置腔11内,并与缓冲液容置腔11的内壁密封配合,扩大头21与所述缓冲液容置腔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受到撞击时,活塞柱2压缩缓冲液4使其压力升高,当压力大于活塞体1的设定压力时,所述活塞体1发生破裂而吸收撞击能量。
如图10所示,本汽车撞击缓冲器安装于汽车的主梁8上,两侧主梁8的安装部81上各安装一个汽车撞击缓冲器。本汽车撞击缓冲器安装也可以安装在主梁8“凹”字形的内腔中。
工作原理:
使用时,本汽车撞击缓冲器固定于汽车的主梁8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活塞柱2受力向内压缩而对缓冲液容置腔11内的缓冲液4做功,缓冲液4会吸收掉一部分的撞击能量;随着活塞柱2的内压做功,缓冲液4的压力不断增大,当其压力大于活塞体1所能承受的设定压力时,活塞体1变会发生破裂,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汽车撞击缓冲器受压、破裂的过程中,会吸收掉一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小撞击能量向车内人员的传递,进而起到保护作用;再配合其它安全设备(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二级缓冲,即缓冲组件为二组,其主要包括活塞体1、活塞柱2和中间体6,其中中间体6既作为一级缓冲活塞柱,又作为二级缓冲活塞体。
其中间体6内轴向制有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该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内也充满缓冲液4;中间体6一端设置有中间扩大头62,另一端装配有中间活塞盖7,中间扩大头62穿过活塞盖3与所述活塞体1的缓冲液容置腔11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塞柱2的扩大头21穿过中间活塞盖7与所述中间体6的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的内壁密封配合。
活塞柱2的扩大头21与中间体6的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中间体6的中间扩大头62与活塞体1的缓冲液容置腔11之间同样设置有密封圈5。
实施例中,密封圈5置于密封圈槽51中,密封圈槽51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
设置密封圈槽51,能够方便密封圈5的安装;而密封圈槽51采用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的结构,使密封圈5的一部分置于密封圈槽51内,另一部分外露,由于汽车撞击缓冲器,装配完成后,密封圈槽51的一侧与缓冲液4相接触,由于缓冲液4的压力影响,密封圈5不会从密封圈槽51中脱落。
实施例中,活塞柱2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杆22,活塞柱固定孔2a开设于所述活塞柱固定杆22的两端,活塞柱固定杆22与所述活塞柱2为拆卸配合。
实施例中,活塞柱固定杆22通过螺钉23固定于所述活塞柱2上。
由于装配过程中,活塞柱2需要穿过中间活塞盖7中心的中心孔,因此在装配时,需要将活塞柱固定杆22先卸下,待活塞柱2穿置于中间活塞盖7上后,再用螺钉23将活塞柱固定杆22固定于活塞柱2上。
实施例中,活塞体1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杆12,活塞体固定孔1a开设于所述活塞体固定杆12的两端。
实施例中,活塞体固定杆12与所述活塞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采用整体结构结构,能够增加其强度。
实施例中,活塞体1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体6的壁厚。在汽车发生撞击时,活塞体1先发生破裂,然后中间体6再发生破裂。
实施例中,活塞柱2为实心结构;采用实心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其强度。
实施例中,缓冲液4为水。在撞击发生后,活塞体1和中间体6会发生破裂,其内部的缓冲液4便会洒出,而撞击时极大可能因碰撞而产生火花,因此将水作为缓冲液4最为安全。
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撞击缓冲器,采用二级缓冲结构,中间体6与活塞体1构成一级缓冲,活塞柱2与中间体6构成二级缓冲。汽车发生撞击时,两级缓冲被压缩而吸收掉一部分的撞击能量,压缩过程中,活塞柱2向中间体6的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内压进,同时中间体6向活塞体1的缓冲液容置腔11内压进,缓冲液容置腔11和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内的压力同时升高。
而活塞体1的破裂设定压力小于中间体6的破裂设定压力,汽车撞击缓冲器在受压过程中,活塞体1先发生破裂而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随后中间体6再发生破裂再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采用二级缓冲结构,能够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从而更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
本汽车撞击缓冲器也可以采用多级缓冲,其中间的中间体均兼作上一级缓冲的活塞柱和下一级缓冲的活塞体。
当然,缓冲级数越多越好,但是由于空间所限,设置为二组。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汽车撞击缓冲器,包括有固定于汽车的主梁(8)上的至少一组缓冲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达到设定压力后发生破裂的活塞体(1)、活塞柱(2)以及活塞盖(3),所述的活塞体(1)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孔(1a),所述的活塞柱(2)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孔(2a);所述的活塞体(1)内轴向制有缓冲液容置腔(11),该缓冲液容置腔(11)内充满缓冲液(4),所述的活塞盖(3)与所述活塞体(1)相螺接,所述的活塞柱(2)上设置有扩大头(21),所述的活塞柱(2)穿置于所述活塞盖(3)的中心孔(3a)内,其扩大头(21)置于活塞体(1)的缓冲液容置腔(11)内,并与缓冲液容置腔(11)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的扩大头(21)与所述缓冲液容置腔(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组件为二组,所述的活塞体(1)、活塞柱(2)之间设置有兼作一级缓冲活塞柱和二级缓冲活塞体的中间体(6),所述的中间体(6)内轴向制有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该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内也充满缓冲液(4);所述的中间体(6)一端设置有中间扩大头(62),另一端装配有中间活塞盖(7),所述的中间扩大头(62)穿过活塞盖(3)与所述活塞体(1)的缓冲液容置腔(11)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的活塞柱(2)的扩大头(21)穿过中间活塞盖(7)与所述中间体(6)的中间缓冲液容置腔(61)的内壁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圈(5)置于密封圈槽(51)中,所述的密封圈槽(51)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柱(2)上设置有活塞柱固定杆(22),所述的活塞柱固定孔(2a)开设于所述活塞柱固定杆(22)的两端,所述的活塞柱固定杆(22)与所述活塞柱(2)为拆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柱固定杆(22)通过螺钉(23)固定于所述活塞柱(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体(1)上设置有活塞体固定杆(12),所述的活塞体固定孔(1a)开设于所述活塞体固定杆(12)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体固定杆(12)与所述活塞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体(1)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体(6)的壁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柱(2)为实心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撞击缓冲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液(4)为水。
CN201620141301.0U 2016-02-25 2016-02-25 汽车撞击缓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4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1301.0U CN205344792U (zh) 2016-02-25 2016-02-25 汽车撞击缓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1301.0U CN205344792U (zh) 2016-02-25 2016-02-25 汽车撞击缓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4792U true CN205344792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9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130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4792U (zh) 2016-02-25 2016-02-25 汽车撞击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47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384A (zh) * 2016-02-25 2016-07-06 王明州 汽车撞击缓冲器
CN107031545A (zh) * 2016-11-18 2017-08-11 高永祥 汽车碰撞主动防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384A (zh) * 2016-02-25 2016-07-06 王明州 汽车撞击缓冲器
CN107031545A (zh) * 2016-11-18 2017-08-11 高永祥 汽车碰撞主动防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02212U (zh) 一种汽车撞击缓冲器
CN205344792U (zh) 汽车撞击缓冲器
CN111063846A (zh) 电动汽车电池包多级缓冲装置
CN107285163A (zh) 一种保护效果好的电梯用安全装置
CN211765375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CN10767267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防护高效吸能岛结构
CN2839043Y (zh) 汽车缓冲保险杠
CN104527555A (zh) 一种兼具多种吸能形式的碰撞吸能装置和用途
CN210258317U (zh) 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11032479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赛车用保险杠
CN105730384A (zh) 汽车撞击缓冲器
CN107816507A (zh) 并联六自由度减震台
CN206826759U (zh) 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自动弹起装置
CN202063098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CN206202211U (zh) 一种房车车厢后保险杠机构
CN210478616U (zh) 一种汽车端部吸能新结构
CN106809150A (zh) 一种蓄能式汽车保险杠
CN205654762U (zh) 汽车双缸减振器
CN208915116U (zh) 一种多级吸能的防撞保险杠
CN207481832U (zh) 一种双气式液压汽车保险杠
CN209409970U (zh) 碰撞吸能机构和车辆
CN203098723U (zh) 整体气囊式减震器
CN101929521A (zh) 一种双油缸汽车减振器
RU140949U1 (ru) Бампер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0649593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气囊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