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0052U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90052U CN211290052U CN201921936803.2U CN201921936803U CN211290052U CN 211290052 U CN211290052 U CN 211290052U CN 201921936803 U CN201921936803 U CN 201921936803U CN 211290052 U CN211290052 U CN 2112900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holes
- hole
- cover
- transfer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44000171022 Peltophorum pterocarpum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所述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火盖还具有火盖内圈、火盖外圈和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大火孔和位于相邻的大火孔之间的小火孔,所述大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将所述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火盖上沿径向方向上设置有传火通道,所述传火通道入口位于所述火盖内圈的内侧,所述传火通道出口位于所述火盖外圈的外侧,且所述传火通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与其中一个所述大火孔相切。本实用新型由于传火通道与大火孔相穿,引火效果好;同时,传火通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不是与大火孔中心对齐的,从传火通道出的火焰位置不会太高,从而不会产生局部黄焰,也不会增加烟气排放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燃气灶具上通常设置两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包括分火器、连接至分火器的文丘里和盖在分火器上的火盖,并由三者形成混气室。火盖上设置有一圈大火孔和一圈小火孔,大火孔和小火孔均沿着从各自的入口到各自的出口的方向向上倾斜,混气室内的气体从火孔流出并在其表面燃烧。燃烧时,小火孔由于横截面积较小,气体的阻力比较大,因此可以在小火孔表面燃烧,迅速对小火孔周围进行加热。相对于小火孔,大火孔的横截面积较大,气体流出较快,因此燃烧的火焰容易脱离大火孔表面,称为离焰。由于小火的预加热作用,能够将大火孔的火焰拉回到大火孔的表面燃烧。
但是,由于现有火盖上引火槽都未与稳焰孔相穿,导致传火效果不好;即使个别有与大火孔相穿,但由于引火槽与大火孔中心对齐,导致引火槽位置火焰偏高,甚至导致局部黄焰,烟气排放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火盖,所述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火盖还具有火盖内圈、火盖外圈和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大火孔和位于相邻的大火孔之间的小火孔,所述大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将所述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火盖上沿径向方向上设置有传火通道,所述传火通道入口位于所述火盖内圈的内侧,所述传火通道出口位于所述火盖外圈的外侧,且所述传火通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与其中一个所述大火孔相切。本实用新型由于传火通道与大火孔相穿,引火效果好;同时,传火通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是与其中一个大火孔相切,而非与大火孔中心对齐的,从传火通道出的火焰位置不会太高,从而不会产生局部黄焰,也不会增加烟气排放量。
示例性地,所述传火通道的宽度为0.6mm~0.7mm。这样,传火通道的宽度不会影响火盖的强度,且也比较容易传火。
示例性地,所述传火通道入口的宽度与所述传火通道出口的宽度相等。这样,传火通道的入口处直径和出口处直径一样大,既能巧妙传火,又不影响出火面积及与空气的交流。
示例性地,所述火盖内圈上突出有内圈突出部,所述传火通道位于所述内圈突出部的中央,且所述内圈突出部上还设置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在周向方向上相对所述传火通道间隔设置。这样,基于传火通道和传火孔的共同设置,且传火孔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传火通道间隔设置,实际是通过传火通道和传火孔共同实现传火,从而能方便地传火,且传火效果好。
示例性地,所述传火孔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传火孔相对所述传火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采用对称布置的两个传火孔,能提高引火速度。
示例性地,所述传火孔个数为大于2的偶数个,所述偶数个传火孔分成两组传火孔组,所述两组传火孔组内的所述传火孔分别相对所述传火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采用对称布置的两组传火孔组,更能提高引火速度。
示例性地,所述内圈突出部为一条径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外侧壁的一端具有加宽部,所述传火孔入口位于所述火盖内圈的内侧,且所述传火孔贯穿所述加宽部与所述气体通道相通。由于内圈突出部采用加强筋设置,能增加火盖的强度,且使得传火孔的位置隐蔽,不影响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火盖。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火盖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火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示出的火盖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示出的火盖的俯视图;以及
图7为图6中的E-E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火盖;110、气体通道;102、环形顶壁;104、内侧壁;106、外侧壁;108、火盖内圈;109、火盖外圈;120、大火孔;121、大火孔入口;122、大火孔出口;130、小火孔;131、小火孔入口;132、小火孔出口;130′、主稳焰孔;130″、次稳焰孔;140、内圈突出部;142、加宽部;150、传火通道;160、传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回火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盖,尤其是大火盖。如果需要,小火盖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为了整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首先对采用该火盖的燃烧器进行描述。
对于家用燃气灶,其燃烧器通常具有大火盖和小火盖,以至少形成两环火焰,进而在用户使用时提供多种火焰模式。相应地,燃烧器进一步包括大火分火器和小火分火器、以及大火文丘里和小火文丘里。小火分火器设置在大火分火器的中心处。大火盖和小火盖分别盖在大火分火器和小火分火器上,大火盖位于小火盖的外周。大火文丘里和小火文丘里分别连接至大火分火器和小火分火器。大火分火器与大火盖和大火文丘里形成大火混气室。小火分火器与小火盖和小火文丘里形成小火混气室。
下文将结合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火盖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火盖100内具有气体通道110。该气体通道110 作为混气室的一部分。具体地,在图示实施例中,火盖100可以包括环形顶壁102、内侧壁104和外侧壁106。内侧壁104和外侧壁106分别从环形顶壁102的内周缘和外周缘向下延伸,以合围形成气体通道110。如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形成气体通道110。外侧壁106的厚度可以大于内侧壁 104的厚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火盖100上设置有将气体通道110与外部连通的大火孔120和小火孔130。具体地,在图示实施例中,沿着火盖10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一圈大火孔120和一圈小火孔130。大火孔120和小火孔 130可以等间隔地分布在火盖100上。根据需要,大火孔120和小火孔130 也可以不等间隔地分布在火盖100上。可选地,对应于锅架支腿(一般是四个支腿)的位置,可以不设置大火孔120,而在该位置处,可以设置小火孔130。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在对应锅架支腿的位置也设置大火孔120的实施例。
大火孔120的横截面积大于小火孔130的横截面积。例如,大火孔 120的直径φα可以为2.8mm-3.0mm,小火孔130的直径小于大火孔120 的直径。大火孔120为主火孔,提供用于加热的主火焰。小火孔130为稳焰孔,用于为每个大火孔120产生的主火焰提供稳焰火焰。大火孔120的大火孔入口121和小火孔130的小火孔入口131位于火盖100的内表面上并且与气体通道110连通,大火孔120的大火孔出口122和小火孔130 的小火孔出口132位于火盖100的外表面上。具体地,在图示实施例中,大火孔120和小火孔130均设置在火盖100的外侧壁106上并且贯穿外侧壁106。大火孔入口121和小火孔入口131均设置在外侧壁106的内表面上,大火孔出口122和小火孔出口132均设置在外侧壁106的外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涉及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是相对于火盖 100盖在分火器上而言的,火盖100盖在分火器上之后,暴露的表面为外表面,相对地,未暴露的表面为内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位于相邻的两个大火孔120之间的小火孔130之外,该火盖100上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的小火孔,例如对应地设置在大火孔 120的正下方的小火孔(未示出)。此外,在两个相邻的大火孔120之间,可以如图所示地设置一个小火孔130。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小火孔130。
结合参阅图1、图2、图4至图7,火盖100还具有火盖内圈108和火盖外圈109,火盖内圈108对应位于内侧壁104的内表面,火盖外圈109 对应位于外侧壁106的外表面,火盖100上沿径向方向上设置有传火通道 150,传火通道150主要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与燃气充分混合,以使燃气充分燃烧。传火通道150为开设在火盖100上的条缝槽,传火通道150入口位于火盖内圈108的内侧,传火通道150出口位于火盖外圈109的外侧,结合参阅图3,传火通道150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与其中一个大火孔120相切。这样,传火通道150与大火孔120相穿,引火效果好;同时,传火通道150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是与其中一个大火孔120相切,而非与大火孔120中心对齐的,从传火通道150出的火焰位置不会太高,从而不会产生局部黄焰,也不会增加烟气排放量。
示例性地,传火通道150的宽度a为0.6mm~0.7mm,例如,可以为 0.6mm,0.65mm,0.7mm。这样,传火通道150的宽度不会影响火盖的强度,且也比较容易传火。
传火通道150由于为开设在火盖100上的条缝槽,如果传火通道入口处直径过大将占据火盖内圈108处条缝形槽的出火面积,影响二次空气的利用,传火通道入口处直径小时则目测不到传火通道的入口,隐蔽性好,但传火通道入口处直径过小则火焰很难被传入;如果传火通道出口处直径过小,空气又不能顺畅进入传火通道150与燃气充分混合,将导致不完全燃烧。为了满足隐蔽性的要求,且又能使空气顺畅进入传火通道,本实用新型将传火通道150入口的宽度与传火通道150出口的宽度设置为相等,这样,传火通道150的入口处直径和出口处直径一样大,既能巧妙传火,又不影响出火面积及与空气的交流。
为了增强火盖100的强度,火盖内圈108上还突出有内圈突出部140。传火通道150位于内圈突出部140的中央,传火通道150为开设在火盖100 上的条缝槽,传火通道150入口位于火盖内圈108的内侧,传火通道150 出口位于火盖外圈109的外侧。内圈突出部140上还设置有传火孔160,传火孔160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传火通道150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间隔设置,指的是传火孔160的中心线的投影(如图4中的线A1,线 A2)与传火通道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具有间隔角度,间隔角度的大小不做限定,但需要保证传火孔160不与传火通道150相穿即可。火盖100 基于传火通道150和传火孔160的设置,由于传火通道150连通火盖内圈 108和火盖外圈109,且传火孔160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传火通道150间隔设置,这样,通过传火通道150和传火孔160共同实现传火,从而能方便地传火,且传火效果好。
再一次参阅图6,传火孔16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传火孔相对传火通道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需要说明的是,若其中一个传火孔的中心线的投影(如图4中的线A1)与传火通道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间隔角度为α,另一个传火孔的中心线的投影(如图4中的线A2)与传火通道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间隔角度为β,则,由于对称布置,意味着α=β。采用对称布置的两个传火孔,能提高引火速度。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传火孔160的个数可以为大于两个的偶数个,偶数个传火孔160分成两组传火孔组,两组传火孔组内的传火孔160分别相对传火通道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采用对称布置的两组传火孔组,更能提高引火速度。举例来说,传火孔160的个数为4个,4个传火孔160每两个一组,即,4个传火孔160分成两组,两组中的两个传火孔 160分别相对传火通道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当然,传火孔160 的个数还可为6个,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再一次参阅图4和图7,为了进一步增强火盖100的强度,内圈突出部140可以为一条径向设置的加强筋,加强筋140远离外侧壁106的一端具有加宽部142,传火孔160入口位于火盖内圈108的内侧,且传火孔160 贯穿加宽部142与气体通道110相通。由于内圈突出部140采用加强筋设置,能增加火盖的强度,且使得传火孔160的位置隐蔽,不影响美观。传火孔160的形状可以为垂直或倾斜向上的圆形孔。
再一次参阅图7,小火孔130可以为贯穿外侧壁106的沉头孔,小火孔130采用沉头孔设计时,加工小火孔130的钻头不用太细,从而钻头不容易断、易加工,火盖合格率高;另外,由于小火孔130为沉头孔,燃气在从气体通道进入小火孔130中时,由于沉孔比普通稳焰火孔大,能较快速度燃烧到大火孔根部,迅速对小火孔的周围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将大火孔的火焰拉回到大火孔的表面燃烧,避免产生离焰,如此,小火孔能够起到良好的稳焰效果。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小火孔也可以不为沉头孔,而采用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具有如上所述任一种火盖。除此之外,该燃烧器还包括文丘里和分火器等。文丘里和分火器可以具有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8)
1.一种火盖,所述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火盖还具有火盖内圈、火盖外圈和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大火孔和位于相邻的大火孔之间的小火孔,所述大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将所述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上沿径向方向上设置有传火通道,所述传火通道入口位于所述火盖内圈的内侧,所述传火通道出口位于所述火盖外圈的外侧,且所述传火通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投影与其中一个所述大火孔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通道的宽度为0.6mm~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通道入口的宽度与所述传火通道出口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内圈上突出有内圈突出部,所述传火通道位于所述内圈突出部的中央,且所述内圈突出部上还设置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在周向方向上相对所述传火通道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传火孔相对所述传火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个数为大于2的偶数个,所述偶数个传火孔分成两组传火孔组,所述两组传火孔组内的所述传火孔分别相对所述传火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突出部为一条径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外侧壁的一端具有加宽部,所述传火孔入口位于所述火盖内圈的内侧,且所述传火孔贯穿所述加宽部与所述气体通道相通。
8.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火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6803.2U CN211290052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6803.2U CN211290052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90052U true CN211290052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1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36803.2U Active CN211290052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90052U (zh) |
-
2019
- 2019-11-11 CN CN201921936803.2U patent/CN2112900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40200B1 (en) | Improved gas burner for cooking appliances | |
US7322820B2 (en) | Controlled flame gas burner | |
AU2008311275B2 (en) | Venturi hou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 |
KR20140137721A (ko) | 이중 버너 형태의 가스 버너 | |
KR20120033236A (ko) | 곤로용 버너 | |
CN211290052U (zh)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08006642B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 |
CN211902872U (zh)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2805754U (zh) | 燃烧器 | |
CN211040963U (zh)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1060116U (zh)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EP3591289B1 (en) | A dual circuit burner, a gas burner arrangement and a gas stove | |
JP2009276020A (ja) | こんろバーナ | |
TWI691681B (zh) | 瓦斯爐及其爐蓋 | |
JP5411240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CN209857053U (zh) | 火盖以及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KR20210013466A (ko) | 이중가스버너 | |
CN215637156U (zh) | 燃烧器的内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9656072U (zh) | 燃烧器 | |
CN219318436U (zh) | 燃烧器 | |
CN219494098U (zh) | 燃烧器 | |
CN110360567B (zh) | 外环火盖及包含其的燃烧器 | |
CN218064877U (zh) | 一种燃烧器组件 | |
CN213930928U (zh)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3656739U (zh) |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