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6072U - 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6072U
CN219656072U CN202321199319.2U CN202321199319U CN219656072U CN 219656072 U CN219656072 U CN 219656072U CN 202321199319 U CN202321199319 U CN 202321199319U CN 219656072 U CN219656072 U CN 219656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burner
gap
fir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93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93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6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6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6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和内环火盖,分火器具有内环支撑部,内环火盖设置在内环支撑部上,且内环火盖与内环支撑部围合形成有内环气腔,内环支撑部具有内侧面,内环火盖具有外侧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连通内环气腔与外部的出火通道,出火通道至少包括具有出气端的倾斜段,倾斜段由内至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出火通道由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无需对内环火盖或分火器的材料进行加厚,即可增加出火通道的长度,有效地避免回火、熄火爆鸣等问题的发生。

Description

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作为家庭厨房的主要器具,一般包括分火器以及扣盖在分火器上的火盖。分火器和火盖之间形成气腔,火盖上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火孔。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进入到气腔内,通过火孔流出并燃烧。
火盖包括内环火盖以及环绕在内环火盖外周的外环火盖。其中,内环火盖上的火孔通常为贯穿内环火盖的侧壁的通孔。火孔一般多个且彼此间隔设置。
这样设置的火孔深度较小,容易出现回火等问题,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和内环火盖,分火器具有内环支撑部,内环火盖设置在内环支撑部上,且内环火盖与内环支撑部围合形成有内环气腔,内环支撑部具有内侧面,内环火盖具有外侧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连通内环气腔与外部的出火通道,出火通道至少包括具有出气端的倾斜段,倾斜段由内至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
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出火通道呈连续的环形,出气阻力更小,一次空气的引射效果更好。内环气腔内的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比例更适中,燃烧更充分。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出火通道,更不易堵。在需要对出火通道清理时,仅需要将内环火盖拿起,即可直接对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清洗等操作,过程更简单方便。现有技术中,内环火盖上的火孔通常为贯穿侧壁的通孔,火孔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侧壁的厚度。如果想增加火孔的深度,需要加厚侧壁。较厚的侧壁,一方面会增加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厚度的增加会使打孔的难度急剧增大,生产成本和难度过高。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出火通道由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无需对内环火盖或分火器的材料进行加厚,即可增加出火通道的长度(即火孔的深度),有效地避免回火、熄火爆鸣等问题的发生。不改变整体材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对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合理设置,将出火通道的长度增大2-3倍。无需打孔、切槽,加工工序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示例性地,倾斜段与水平面间形成角度α,20°≤α≤70°。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二次空气的补充,使内环火盖处的燃烧更加充分。同时,使内环火盖出火的火焰角度更适中,以保证燃烧器的热效率。
示例性地,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筋,凸筋将内侧面和外侧面间隔开以限定出出火通道。这样,通过凸筋限定出出火通道,结构设置更简单、合理。
示例性地,凸筋具有宽度W,1mm≤W≤2.5mm。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影响出火通道的出火,凸筋的结构强度更好,耐用性更佳。支撑效果更稳定,生产难度和成本较低。
示例性地,出火通道还包括具有进气端的延伸段,倾斜段具有远离出气端的远离端,延伸段从远离端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延伸,倾斜段通过延伸段与内环气腔连通。延伸段的设置,可以增加燃气混合气从内环火盖中流出的路径的长度,即出火通道的长度。这样可以避免燃烧器的回火以及熄火爆鸣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内侧面包括对应倾斜段的第一内侧面和对应延伸段的第二内侧面;外侧面包括对应倾斜段的第一外侧面和对应延伸段的第二外侧面;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形成在第一内侧面与第一外侧面之间,第二间隙形成在第二内侧面与第二外侧面之间。这样,结构设置更简单、合理,加工成本更低。
示例性地,第一内侧面与第一外侧面满足平行条件,从远离端至出气端,第一间隙恒定不变。这样,在倾斜段内燃气混合气的流速更稳定,出火效果更稳定。
示例性地,第一间隙为1mm~2mm。这样设置,内环火盖的出火面积以及倾斜段内的燃气混合气的流速更适中,更不易导致离焰或回火等情况的发生。内环气腔内的空气占比更适中,燃烧更充分。
示例性地,第二内侧面与第二外侧面满足平行条件,从进气端至远离端,第二间隙恒定不变。这样,燃气混合气在延伸段内的流速更稳定,进一步保证内环火盖出火效果的稳定
示例性地,第二间隙为1mm~1.3mm。这样,延伸段内的流速更适中,更不易导致离焰或回火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第一内侧面相对第一外侧面倾斜设置,从远离端至出气端,第一间隙逐渐增大。在内环气腔内的供气速率不变的情况下,燃气混合气流经倾斜段时,燃气混合气流动速率逐渐减小,可以有效地避免离焰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燃气混合气在出火通道内流动时,先流经间隙更小的第二间隙,随后进入到间隙更大的第一间隙内。在内环气腔内的燃气混合气的供气速率不变的情况下,依次流经第二间隙以及第一间隙的燃气混合气流速减小,燃烧更稳定,进一步避免回火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筋,凸筋将内侧面和外侧面间隔开以限定出出火通道,凸筋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位于倾斜段内,第二段位于延伸段内。这样,第一段和第二段可以更好地起到对内环火盖的支撑定位作用,结构设置更合理。
示例性地,沿倾斜段的延伸方向,第一段具有长度D1,倾斜段具有长度D2,2D1<D2。这样设置,可以使凸筋对内环火盖具有较好的支撑定位作用,保证内环火盖的出火效果。
示例性地,沿延伸段的延伸方向,第二段具有长度D3,延伸段具有长度D4,2D3<D4。这样设置,可以使凸筋对内环火盖具有较好的支撑定位作用,保证内环火盖的出火效果。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是限定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是限定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火器的立体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环火盖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分火器;101、内环气腔;110、内环支撑部;120、内侧面;1201、第一内侧面;1202、第二内侧面;20、内环火盖;210、凸筋;2101、第一段;2102、第二段;220、外侧面;2201、第一外侧面;2202、第二外侧面;30、出火通道;310、倾斜段;3101、出气端;3102、远离端;320、延伸段;3201、进气端;40、外环火盖;50、引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结合参照图1-4,该燃烧器包括分火器10和内环火盖20。分火器10具有内环支撑部110,内环火盖20设置在内环支撑部110上,且内环火盖20与内环支撑部110围合形成有内环气腔101。内环火盖20可以呈圆形,内环支撑部110可以呈圆筒形,内环火盖20和内环支撑部110围合形成柱形的内环气腔101。或者,内环火盖20可以呈任何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内环支撑部110的形状可以与内环火盖20相适配,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内环气腔101的密封。内环支撑部110可以具有内侧面120,内环火盖20可以具有外侧面220。内侧面120与外侧面22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间隙可以形成连通内环气腔101与外部的出火通道30。出火通道30可以至少包括具有出气端3101的倾斜段310。倾斜段310可以由内至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燃气和空气进入到引射管50内并混合,之后进入到内环气腔101内,通过出火通道30流出并燃烧。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之间的间隙形成出火通道30,即在内环火盖20的周向方向上,形成一个连续的出火通道30。也就是说,在内环火盖20的外周,可以形成一个围绕内环火盖20且连续的火焰。这样,围绕内环火盖20且连续的火焰可以对上方的锅具的加热更均匀。倾斜段310由内至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设置,即内环火盖20的火焰出火角度由内向外倾斜向上,相比较于水平面平行的出火角度,加热效果更好。
相比较现有技术在内环火盖上设置出火孔、出火槽等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出火通道30呈连续的环形,出气阻力更小,一次空气的引射效果更好。内环气腔101内的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比例更适中,燃烧更充分。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之间形成的出火通道30,更不易堵。在需要对出火通道30清理时,仅需要将内环火盖20拿起,即可直接对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进行清洗等操作,过程更简单方便。现有技术中,内环火盖20上的火孔通常为贯穿侧壁的通孔,火孔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侧壁的厚度。如果想增加火孔的深度,需要加厚侧壁。较厚的侧壁,一方面会增加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厚度的增加会使打孔的难度急剧增大,生产成本和难度过高。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出火通道30由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之间的间隙形成,无需对内环火盖20或分火器10的材料进行加厚,即可增加出火通道30的长度(即火孔的深度),有效地避免回火、熄火爆鸣等问题的发生。不改变整体材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对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的合理设置,将出火通道30的长度增大2-3倍。无需打孔、切槽,加工工序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示例性地,参照图4,倾斜段310与水平面间可以形成角度α,20°≤α≤70°。例如,α可以为20°,50°或70°等等。倾斜段3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大,出火的火焰越接近竖直向上的状态。越接近竖直向上的火焰,其对于上方的锅具来说,火焰越集中,热效率越高,但这样二次空气越难补充,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使热效率受到影响,整体的热效率较低。相反地,倾斜段3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火焰越接近水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二次空气更容易补充,但是火焰过于向外分散,使整体的热效率较低。本实施例中,倾斜段310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可以更好地保证二次空气的补充,使内环火盖20处的燃烧更加充分。同时,使内环火盖20出火的火焰角度更适中,以保证燃烧器的热效率。优选地,α可以为35°,这样可以更好地兼顾二次空气的补充以及热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而做任意其他设置。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2和6,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设置有凸筋210。凸筋210可以将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间隔开以限定出出火通道30。凸筋210可以仅设置在内侧面120,也可以仅设置在外侧面220,或者,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上可以均设置有凸筋210。这样,通过凸筋210限定出出火通道30,结构设置更简单、合理。优选地,凸筋210可以仅设置在外侧面220,分火器10结构更简单,内环火盖20拆卸后更便于进行清理、维护,实用性更好。示例性地,凸筋210的数量可以为3-4个,多个凸筋210可以彼此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参照图6,凸筋210具有宽度W,1mm≤W≤2.5mm。例如,W可以为1mm、2mm或2.5mm等等。以凸筋210设置在外侧面220为例,凸筋210的表面与内侧面120相抵,凸筋210构成对内环火盖20的支撑。可以理解的是,凸筋210位于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之间,即位于出火通道30内。过宽的凸筋210会影响出火通道30的出火,过窄,则会导致凸筋210的支撑效果较差,更容易受压弯折变形,且生产难度较大。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影响出火通道30的出火,凸筋210的结构强度更好,耐用性更佳。支撑效果更稳定,生产难度和成本较低。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2和4,出火通道30还可以包括具有进气端3201的延伸段320。倾斜段310可以具有远离出气端3101的远离端3102。延伸段320可以从远离端3102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延伸,倾斜段310可以通过延伸段320与内环气腔101连通。延伸段320的设置,可以增加燃气混合气从内环火盖20中流出的路径的长度,即出火通道30的长度。这样可以避免燃烧器的回火以及熄火爆鸣等情况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段可以向上延伸并向外倾斜设置。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出火通道可以不设置有延伸段。即内环气腔内的燃气混合气直接流入到倾斜段,并流至出气端燃烧。
示例性地,结合参参照图2和4,内侧面120可以包括第一内侧面1201和第二内侧面1202。第一内侧面1201可以对应倾斜段310,第二内侧面1202可以对应延伸段320。外侧面220可以包括第一外侧面2201和第二外侧面2202。第一外侧面2201可以对应倾斜段310,第二外侧面2202可以对应延伸段320。间隙可以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可以形成在第一内侧面1201与第一外侧面2201之间,第二间隙可以形成在第二内侧面1202与第二外侧面2202之间。内环火盖20可以理解为包括筒状结构以及连接在筒状结构的顶部圆锥台结构。筒状结构的侧壁构成第二外侧面2202,圆锥台结构的侧壁构成第一外侧面2201。内环支撑部110可以呈圆筒状,内环支撑部110的轴线与内环火盖20的轴线同轴。内环支撑部110的侧壁构成第二内侧面1202,顶壁构成第一内侧面1201。这样,结构设置更简单、合理,加工成本更低。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外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开槽,开槽和第二内侧壁之间形成延伸段。
示例性地,参照图4,第一内侧面1201可以与第一外侧面2201满足平行条件。从远离端3102至出气端3101,第一间隙可以恒定不变。也就是说,倾斜段310的高度H1沿着远离端3102到出气端3101不变。这样,在倾斜段310内燃气混合气的流速更稳定,出火效果更稳定。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内侧面和第一外侧面之间可以倾斜设置。示例性地,参照图2,在内环火盖20的径向方向上,内环火盖20的外边沿可以凸出于内环支撑部110的外边沿,以避免溢液进入到出火通道30内。
示例性地,第一间隙可以为1mm~2mm。例如,第一间隙可以为1mm、1.8mm或2mm等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间隙的大小影响倾斜段310的尺寸,进而影响出气端3101的出火面积。第一间隙过小,出火面积过小,容易导致离焰。并且,出火面积过小容易影响一次空气的补充,导致燃烧不充分。相反地,第一间隙过大,出火面积过大,容易导致回火。这样设置,内环火盖20的出火面积以及倾斜段310内的燃气混合气的流速更适中,更不易导致离焰或回火等情况的发生。内环气腔101内的空气占比更适中,燃烧更充分。优选地,第一间隙为1.5mm,燃烧效果更佳。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例如燃气混合气的进气速率的不同)设置为任意其他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侧面相对第一外侧面可以倾斜设置,从远离端至出气端,第一间隙逐渐增大。在内环气腔101内的供气速率不变的情况下,燃气混合气流经倾斜段310时,燃气混合气流动速率逐渐减小,可以有效地避免离焰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继续参照图4,第二内侧面1202可以与第二外侧面2202满足平行条件。从进气端3201至远离端3102,第二间隙可以恒定不变。也就是说,延伸段320的高度H2沿着进气端3201到远离端3102不变。这样,燃气混合气在延伸段320内的流速更稳定,进一步保证内环火盖20出火效果的稳定。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内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之间可以倾斜设置。
示例性地,第二间隙可以为1mm~1.3mm。例如,第二间隙可以为1mm、1.2mm或1.3mm等等。这样,延伸段320内的流速更适中,更不易导致离焰或回火等情况的发生。示例性地,第一间隙为1.8mm,第二间隙为1.3mm,这样设置的燃烧器,燃烧工况更稳定。
示例性地,第一间隙可以大于第二间隙。燃气混合气在出火通道30内流动时,先流经间隙更小的第二间隙,随后进入到间隙更大的第一间隙内。在内环气腔101内的燃气混合气的供气速率不变的情况下,依次流经第二间隙以及第一间隙的燃气混合气流速减小,燃烧更稳定,进一步避免回火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2、3和6,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设置有凸筋210。凸筋210将内侧面120和外侧面220间隔开以限定出出火通道30,凸筋210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一段2101和第二段2102。第一段2101可以位于倾斜段310内,第二段2102可以位于延伸段320内。这样,第一段2101和第二段2102可以更好地起到对内环火盖20的支撑定位作用,结构设置更合理。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3和4,沿倾斜段310延伸方向,第一段2101具有长度D1,倾斜段310具有长度D2,2D1<D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2101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凸筋210对内环火盖20的支撑效果。第一段2101的长度过短,会导致凸筋210对内环火盖20的支撑及定位效果较差。第一段2101位于倾斜段310内,第一段2101的长度过长则会影响倾斜段310内的燃气混合气的流动,进而影响出火效果。这样设置,可以使凸筋210对内环火盖20具有较好的支撑定位作用,保证内环火盖20的出火效果。示例性地,第一段2101的长度为2.5mm,可以更好地兼顾凸筋210的支撑定位作用以及内环火盖20的出火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段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设置而做其他设置。
示例性地,继续结合参照图3和4,沿延伸段320的延伸方向,第二段2102具有长度D3,延伸段320具有长度D4,2D3<D4。这样设置,可以使凸筋210对内环火盖20具有较好的支撑定位作用,保证内环火盖20的出火效果。示例性地,第二段2102的长度为2.5mm,可以更好地兼顾凸筋210的支撑定位作用以及内环火盖20的出火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段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设置而做其他设置。例如,参照图6,第二段2102可以向下延伸并与延伸段320的底部齐平。
示例性地,参照图1和2,燃烧器还可以包括引射管50以及围绕在内环火盖20的外周的外环火盖40。燃气和空气进入到引射管50内,混合后的燃气混合气进入到内环气腔101内。外环火盖40和引射管50可以具有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5)

1.一种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和内环火盖,所述分火器具有内环支撑部,所述内环火盖设置在所述内环支撑部上,且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内环支撑部围合形成有内环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支撑部具有内侧面,所述内环火盖具有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连通所述内环气腔与外部的出火通道,所述出火通道至少包括具有出气端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由内至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水平面间形成角度α,20°≤α≤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将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出火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具有宽度W,1mm≤W≤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通道还包括具有进气端的延伸段,所述倾斜段具有远离所述出气端的远离端,所述延伸段从所述远离端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面方向延伸,所述倾斜段通过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内环气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包括对应所述倾斜段的第一内侧面和对应所述延伸段的第二内侧面;所述外侧面包括对应所述倾斜段的第一外侧面和对应所述延伸段的第二外侧面;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满足平行条件,从所述远离端至所述出气端,所述第一间隙恒定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为1mm~2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满足平行条件,从所述进气端至所述远离端,所述第二间隙恒定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为1mm~1.3m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所述第一外侧面倾斜设置,从所述远离端至所述出气端,所述第一间隙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将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出火通道,所述凸筋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倾斜段内,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延伸段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倾斜段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段具有长度D1,所述倾斜段具有长度D2,2D1<D2。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段具有长度D3,所述延伸段具有长度D4,2D3<D4。
CN202321199319.2U 2023-05-15 2023-05-15 燃烧器 Active CN219656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9319.2U CN219656072U (zh) 2023-05-15 2023-05-15 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9319.2U CN219656072U (zh) 2023-05-15 2023-05-15 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6072U true CN219656072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6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9319.2U Active CN219656072U (zh) 2023-05-15 2023-05-15 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6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5746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US6135764A (en) Ribbon port burner for gas range
CN110553266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2240549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9656072U (zh) 燃烧器
CN109140445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1372403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086120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集成灶
CN219656074U (zh) 燃烧器
CN113819462A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9140444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256127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904234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16539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1372406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1372405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137240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9640252U (zh) 一款具有多腔组喷头的燃烧器
CN217423240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047656U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318432U (zh) 外环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CN217356879U (zh)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8463182B (zh) 一种上下进风二环火燃烧器
CN211822508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3713056U (zh)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