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8943U -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8943U
CN211278943U CN201922378188.4U CN201922378188U CN211278943U CN 211278943 U CN211278943 U CN 211278943U CN 201922378188 U CN201922378188 U CN 201922378188U CN 211278943 U CN211278943 U CN 211278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fering
support
chamfer
template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81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东昌
陈祥
赵飞宇
孙中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81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8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8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89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倒角模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倒角模板,包括倒角支撑件和支架;倒角模板与倒角支撑件固定连接,倒角支撑件用于支撑倒角模板;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倒角支撑件的斜撑件,斜撑件一端与倒角支撑件抵接,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模具,包括倒角模板固定结构。达到了提高浇筑质量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于结构土建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现有技术中的浇混凝土结构倒角处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常规加固方式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模板偏位,降低浇筑混凝土质量。
因此,提供一种提高浇筑质量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浇筑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角模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倒角模板,包括倒角支撑件和支架;
所述倒角模板与所述倒角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倒角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倒角模板;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倒角支撑件的斜撑件,所述斜撑件一端与所述倒角支撑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倒角支撑件为梯形木方,所述梯形木方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倒角模板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顶板模板上固定设置有压刨枋,所述压刨枋与所述倒角支撑件抵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斜撑件与所述倒角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垫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架包括横梁和立柱;
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斜撑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横梁包括多个第一横梁和多个第二横梁,多个所述第一横梁并排设置且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二横梁并排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
所述第二横梁包括多个连接段,多个所述连接段依次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多个所述第一横梁等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倒角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倒角支撑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
所述斜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斜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并分别与多个所述倒角支撑件一一对应地抵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多个斜撑件沿所述第二横梁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所述倒角模板固定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倒角模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倒角模板,包括倒角支撑件和支架;倒角模板与倒角支撑件固定连接,倒角支撑件用于支撑倒角模板;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倒角支撑件的斜撑件,斜撑件一端与倒角支撑件抵接,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放线定位,然后搭建支架,之后设置倒角模板,然后将倒角支撑件与倒角模板固定在一起,然后设置斜撑件,斜撑件一端与倒角支撑件抵接,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斜撑件对倒角支撑件进行支撑,从而在浇筑过程中,倒角支撑件能够支撑住倒角模板,减小甚至避免倒角模板发生偏位,从而保证建筑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包括倒角模板固定结构。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中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倒角模板;110-顶板模板;
200-倒角支撑件;210-斜撑件;
300-支架;310-横梁;311-第一横梁;312-第二横梁;320-立柱;
400-连接件;
500-压刨枋;
60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角模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倒角模板100,包括倒角支撑件200和支架300;倒角模板100与倒角支撑件200固定连接,倒角支撑件200用于支撑倒角模板100;支架30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倒角支撑件200的斜撑件210,斜撑件210一端与倒角支撑件200抵接,另一端与支架300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放线定位,然后搭建支架300,之后设置倒角模板100,然后将倒角支撑件200与倒角模板100固定在一起,然后设置斜撑件210,斜撑件210一端与倒角支撑件200抵接,一端与支架30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斜撑件210对倒角支撑件200进行支撑,从而在浇筑过程中,倒角支撑件200能够支撑住倒角模板100,减小甚至避免倒角模板100发生偏位,从而保证建筑的质量。
具体的,支架300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为斜撑件210提供支撑,从而使得斜撑件210能够抵紧倒角支撑件200,使得倒角支撑件200能够紧紧抵住倒角模板100,从而在浇筑工作中,倒角模板100不会发生移位,提高浇筑的质量。
其中,支架300采用支模架,在工作开始后,工作人员会利用钢管搭建支模架。
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通过一个斜撑件210支撑一个倒角支撑件200,也可以采用多个斜撑件210支撑一个倒角支撑件200。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倒角支撑件200为梯形木方,梯形木方通过连接件400与倒角模板100固定连接。
具体的,倒角支撑件200采用梯形木方,梯形木方的下底的一面会与倒角模板100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斜撑件210会与梯形木方的上底的一面抵接,保证梯形木方能够牢固的支撑倒角模板100。
将倒角支撑件200设置成梯形木方,且斜撑件210与梯形木方的上底抵接,使斜撑件210能够牢固的支撑梯形木方,避免在工作过程中,梯形木方受力发生翘曲。而且,梯形木方的下底与倒角模板100抵接,能够对倒角模板10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避免倒角模板100发生变形。
其中,梯形木方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木方,能够对梯形木方的高度进行限定。支撑木方固定在侧板模板上。
其中,梯形木方可由施工过程中切割的废弃木方加工而成,制作方便,节约材料,小巧轻便;拆除也较为简单,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具体的,连接件400可以采用螺钉、圆钉等。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顶板模板110上固定设置有压刨枋500,压刨枋500与倒角支撑件200抵接。
具体的,压刨枋500固定设置在顶板模板110上,并且当压刨枋500固定后压刨枋500能够与梯形木方抵接,从而对梯形木方形成约束,避免梯形木方左右移动,从而保证梯形木方能够牢固的支撑倒角模板100。
其中,压刨枋500表面光滑,线型笔直,能够对梯形木方形成有效的约束。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斜撑件210与倒角支撑件200之间设置有垫块600。
在工作过程中,受混凝土的压迫,斜撑件210会传递给梯形木方较大的压力,通过在斜撑件210与梯形木方之间设置垫块600,能够减小甚至避免斜撑件210对梯形木方造成破坏。
并且,斜撑件210可以采用钢管,因此设置垫块600能够避免钢管端部直接对梯形木方造成破坏。
其中,垫块600的尺寸大于斜撑件210的尺寸,即,垫块60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斜撑件210的外径。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架300包括横梁310和立柱320;横梁310与立柱320固定连接,斜撑件210固定设置在横梁310上。
具体的,支架300由横梁310和立柱320搭建形成,通过立柱320和横梁310对斜撑件210提供支撑力,从而使得斜撑件210能够对倒角支撑件200提供支撑。
横梁310和立柱320均可采用钢管,且横梁310与立柱320之间可以通过脚手架卡子连接在一起,通过脚手架卡子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横梁310包括多个第一横梁311和多个第二横梁312,多个第一横梁311并排设置且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二横梁312并排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成角度;第二横梁312包括多个连接段,多个连接段依次连接。
具体的,多个第一横梁311分层设置,且每层中的第一横梁311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多个第二横梁312同样分层设置,且第二横梁312设置的每层均与第一横梁311的每层相对应连接,且每层中的第二横梁312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每层内的第一横梁311和第二横梁312连接后呈梯子状,提高支架300的结构强度。
并且,第二横梁312有多个连接段,多个连接段之间依次连接在一起。
其中,连接段可以采用钢管,任意相邻两连接段之间可以通过脚手架卡子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需要指出的是,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个第一横梁311等间隔设置。
具体的,在设置第一横梁311时,将同一层的多个第一横梁311等间隔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支架300整体的强度和承力能力。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倒角支撑件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倒角支撑件200位于支架300的两侧;斜撑件2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斜撑件210设置在第二横梁312上,并分别与多个倒角支撑件200一一对应地抵接。
具体的,支架300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支撑件200,第二横梁312上设置有与倒角支撑件200一一对应的斜撑件210,通过斜撑件210对倒角支撑件200进行支撑固定。
斜撑件210通过脚手架卡子固定在第二横梁312上,使得斜撑件210能够对倒角支撑件200进行抵接固定。
通过压刨枋500的设置能够限制梯形木方朝向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支架300两侧的梯形木方处于同一高度,提高浇筑后建筑的质量。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个斜撑件210沿第二横梁312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在第二横梁312上。
具体的,多个斜撑件210沿第二横梁312长度方向布置,且等间隔的设置在第二横梁312上,当进行浇筑工作时,混凝土对倒角模板100的压力能够通过多个斜撑件210均匀的分布在支架300上,避免应力集中。
具体的,位于外侧的两第二横梁312上设置有斜撑件210,能够对支架300两侧的倒角支撑件200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倒角模板固定结构。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并且,模具还包括钢模内模和钢模外模,钢模内模包括倒角模板100、顶板模板110和侧板模板,通过钢模内模和钢模外模共同配合能够实现建筑的浇筑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倒角模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倒角模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倒角支撑件(200)和支架(300);
所述倒角模板(100)与所述倒角支撑件(200)固定连接,所述倒角支撑件(200)用于支撑所述倒角模板(100);
所述支架(30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倒角支撑件(200)的斜撑件(210),所述斜撑件(210)一端与所述倒角支撑件(200)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30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支撑件(200)为梯形木方,所述梯形木方通过连接件(400)与所述倒角模板(10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板模板(110)上固定设置有压刨枋(500),所述压刨枋(500)与所述倒角支撑件(20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210)与所述倒角支撑件(200)之间设置有垫块(6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包括横梁(310)和立柱(320);
所述横梁(310)与所述立柱(320)固定连接,所述斜撑件(210)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3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10)包括多个第一横梁(311)和多个第二横梁(312),多个所述第一横梁(311)并排设置且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二横梁(312)并排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横梁(311)等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支撑件(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倒角支撑件(200)位于所述支架(300)的两侧;
所述斜撑件(2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斜撑件(210)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312)上,并分别与多个所述倒角支撑件(200)一一对应地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斜撑件(210)沿所述第二横梁(312)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312)上。
10.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倒角模板固定结构。
CN201922378188.4U 2019-12-23 2019-12-23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8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8188.4U CN211278943U (zh) 2019-12-23 2019-12-23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8188.4U CN211278943U (zh) 2019-12-23 2019-12-23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8943U true CN211278943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818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8943U (zh) 2019-12-23 2019-12-23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8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1229B (zh) 空心叠合密肋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10659276U (zh) 剪力墙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模板定位装置
CN110847048B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定位施工方法
CN103603494B (zh) 一种超薄钢桁架斜墙施工方法及模板结构
CN211278943U (zh) 倒角模板固定结构及模具
CN212129218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系统
CN110700490B (zh) 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WO2024077880A1 (zh) 一种大倾角斜墙收分顶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
CN210858002U (zh) 可调节圆弧梁定型化支模结构
CN215803172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折线拱形结构的定型模架
CN215717187U (zh) 一种后浇带可调节独立钢管支撑施工工具
CN113738102A (zh) 一种土建工程的模板砌块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11974467U (zh) 支撑装置
CN220285310U (zh) 一种站台雨棚异形模板支撑结构
CN102587653A (zh) 一种新型边梁侧模加固对拉螺杆
CN110409800B (zh) 现浇清水混凝土风洞高精度模板施工方法
CN113482327A (zh) 一种女儿墙的支模方法
CN218149892U (zh) 一种叠合板起吊加固装置
CN216587704U (zh) 一种构造柱浇筑系统
CN216922008U (zh) 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
CN214995967U (zh) 一种地下室倾角联托板柱帽模板支撑节点
CN217897388U (zh) 用于钢筋网架上悬挑檐板支模的支撑结构
CN216974877U (zh) 衬砌模板结构
CN212002234U (zh) 一种水泵房墙身施工用模板
CN220814891U (zh) 一种降板吊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