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7511U -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 Google Patents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7511U
CN211277511U CN201921954385.XU CN201921954385U CN211277511U CN 211277511 U CN211277511 U CN 211277511U CN 201921954385 U CN201921954385 U CN 201921954385U CN 211277511 U CN211277511 U CN 211277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frock
pull rod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43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军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hunyuntong Transpo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hunyuntong Trans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hunyuntong Transpo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hunyuntong Trans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43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7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7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7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面铣床液压工装。包括机架和底座,其中,还包括四组工装组,四组工装组包括第一工装组、第二工装组、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设置在机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板,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分别设置在两定位板上,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共装置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其通过液压力实现工件的夹紧,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恒定的夹紧力,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工件始终处于夹紧状态,提高了工件的夹紧效果,提高了铣削的成品率。

Description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铣床上铣削工件前,必须首先固定工件的位置。目前,在铣床上固定工件一般是采用人工来完成,即操作工人拧紧螺栓,通过螺栓下方的压板将工件紧压在铣床上,从而实现了工件的固定。利用人工拧紧的方式固定工件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操作工人在进行拧紧操作时,其施加的拧紧力受到限制,有时一个人无法完成拧紧固定工作,需要多个人共同拧紧才能将工件固定,费时费力;第二,铣削过程中操作工人要远离工件,因此无法施加持续的拧紧力,在铣刀铣削工件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持续的振动会使螺栓产生松动,因此在铣削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螺栓的松动而使工件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导致废品的产生,降低了铣削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双面铣床液压工装,其通过液压力实现工件的夹紧,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恒定的夹紧力,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工件始终处于夹紧状态,提高了工件的夹紧效果,提高了铣削的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铣床液压工装,包括机架和底座,其中,还包括四组工装组,四组工装组包括第一工装组、第二工装组、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设置在机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板,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分别设置在两定位板上,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共装置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工装组包括数组沿定位板间隔设置的第一工装,第一工装包括油顶、拉杆、压板Ⅰ和支撑板,油顶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支撑板,两支撑板内分别设有拉杆,油顶包括缸筒、柱塞、底板、支撑板和双头螺杆,缸筒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底部的开口处固定有油缸盖Ⅰ,柱塞通过缸筒底部的开口滑动设置在缸筒内,柱塞的底部与底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对应的底边的另一侧面与定位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缸筒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支撑板,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呈平行设置,支撑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杆连接,双头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板固定连接,双头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支撑板,该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拉杆依次穿过支撑板和定位板,其一端伸入定位板外侧的工件内,其伸入工件的一端固定有压板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位于支撑板的内侧,支撑板沿双头螺杆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工装组包括数组沿定位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工装,第二工装包括两个油顶、拉杆、压板Ⅱ和支撑板,两油顶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同时两油顶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连接两油顶的支撑板内设有拉杆,两油顶的缸筒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两缸筒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连接两缸筒之间的支撑板内设有拉杆,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和定位板,位于定位板的外侧,该端固定有压板Ⅱ,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位于支撑板的内侧,两缸筒外侧的两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分别通过双头螺杆连接;
所述第三工装组包括数个沿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工装,第三工装包括单作用活塞缸、压板Ⅲ和拉杆Ⅱ,拉杆Ⅱ的一端与单作用活塞缸连接,另一端与压板Ⅲ连接,单作用活塞缸包括缸筒Ⅱ、活塞杆、活塞和导向套,缸筒Ⅱ的底部固定有油缸底盖,缸筒Ⅱ的顶部固定有油缸上盖,油缸上盖与垫铁底座固定连接,缸筒Ⅱ内设有活塞和导向套,活塞与油缸底盖之间通过压簧连接,活塞杆依次穿过活塞、导向套、油缸上盖和垫铁,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垫铁,与拉杆Ⅱ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杆Ⅱ的顶部固定有压板Ⅲ,压板Ⅲ位于工件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缸筒底部的内表面与柱塞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Ⅰ,油缸盖Ⅰ的内表面与柱塞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防尘圈Ⅰ,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缸筒。
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和缸筒Ⅱ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Ⅱ,导向套的外表面与缸筒Ⅱ的内表面之间设有O型圈,导向套的内表面与活塞杆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Ⅲ,油缸上盖的内表面与活塞杆之间设有防尘圈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四个工装组,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分别通过工装组对工件的不同面进行夹紧,从而实现了工件各面的铣削。四个工装组均通过液压力实现工件的夹紧固定,夹紧工作中无需使用人力,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在工件铣削过程中,通过液压力保持对工件恒定的夹紧固定力,防止工件在铣削过程中的移动,提高了工件的夹紧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铣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个工装组中油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工装组中油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三工装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单作用活塞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单作用活塞缸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工装组;2第二工装组;3压板Ⅱ;4工件;5定位板;6机架;7压板Ⅰ; 8拉杆;9油顶;11缸筒Ⅰ;12柱塞;13密封圈Ⅰ;14支撑板;15油缸盖Ⅰ;16防尘圈Ⅰ; 17底板;18压缩弹簧;19双头螺杆;20单作用活塞缸;21压板Ⅲ;22拉杆Ⅱ;23油缸底盖;24缸筒Ⅱ;25压簧;26圆螺母;27活塞杆;28活塞;29密封圈Ⅱ;30导向套;31密封圈Ⅲ;32油缸上盖;33防尘圈Ⅱ;34O型圈;35垫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铣床液压工装主要用于对六面体工件的六个面进行铣削加工,对不同的面进行加工时,其需要固定的面不同,固定时所采用的液压工装也不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四组工装组、机架和底座,四组工装组包括第一工装组1、第二工装组2、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设置在机架6上,沿机架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板5,第一工装组1和第二工装组2分别设置在定位板5上。第一工装组1和第二共装置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的结构完全相同,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独立于第一工装组1和第二工装组2设置,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如图所示,工件4包括六个面,分别是A面、A’面、B面、B’面、C面和C’面,其中A面和A’面为两个相对的面,B面和B’面为两个相对的面,C面和C’面为两个相对的面。通过第一工装组1将工件4固定,此时对工件的A面进行铣削;通过第二工装组2 将工件4固定,此时对工件的A’面进行铣削。第三工装组将工件4固定,可以实现对B面和B’面的铣削。第四工装组将工件4固定,可以实现对C面和C’面的铣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工装组1包括数组沿定位板间隔设置的第一工装,第一工装包括油顶9、拉杆8、压板Ⅰ7和支撑板14,油顶9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支撑板14,两支撑板 14内分别设有拉杆8,因此每个第一工装可以实现两个工件的装夹固定。油顶9包括缸筒11、柱塞12、底板7、支撑板5和双头螺杆19,缸筒11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底部的开口处固定有油缸盖Ⅰ15,柱塞12通过缸筒11底部的开口插入缸筒11内,柱塞12可以在缸筒11内滑动。缸筒11底部的内表面与柱塞12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Ⅰ13,防止缸筒11内的液压油流出;油缸盖Ⅰ15的内表面与柱塞12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防尘圈Ⅰ16,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缸筒。柱塞12的底部与底板7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对应的底边7的另一侧面与定位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油顶9与定位板5的连接。缸筒11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支撑板 14,支撑板14与底板7之间呈平行设置,支撑板14与底板7之间通过双头螺杆19连接,双头螺杆19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板7固定连接,双头螺杆19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支撑板14,该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与支撑板14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8,支撑板14可以沿双头螺杆19的轴向往复移动。
拉杆8依次穿过支撑板14和定位板5,其一端伸入定位板5外侧的工件4内,其伸入工件4的一端固定有压板Ⅰ7,拉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位于支撑板14的内侧。
第一工装组1完成工件装夹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液压油沿着缸筒11的进油口进入缸筒 11内,随着缸筒11内液压油量不断增多,在液压油的推力作用下,缸筒11向远离柱塞12 的方向移动,缸筒11移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板14和拉杆8向远离柱塞12的方向移动,支撑板移动导致压缩弹簧18被压缩,拉杆8带动压板Ⅰ7移动的同时,压板Ⅰ7使工件的A’面紧贴定位板5,从而将工件4装夹固定在定位板5上,对A面进行加工。加工结束后,在压缩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支撑板14带动拉杆8复位,可以将工件从工装下取下。
第二工装组2包括数组沿定位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工装,第二工装包括两个油顶9、拉杆8、压板Ⅱ3和支撑板14,两油顶9之间通过支撑板14固定连接,同时两油顶9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4。连接两油顶9的支撑板14内设有拉杆8。两油顶的结构与第一工装组中油顶的结构相同,因此此处不再赘述。两油顶的缸筒11之间通过支撑板14固定连接,同时两缸筒 11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4,连接两缸筒11之间的支撑板14内设有拉杆8,拉杆8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14和定位板5,位于定位板5的外侧,该端固定有压板Ⅱ3,拉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位于支撑板14的内侧。两缸筒11外侧的两支撑板14与底板7之间分别通过双头螺杆19连接,双头螺杆19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板7固定连接,双头螺杆19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支撑板14,该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与支撑板14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8,支撑板14可以沿双头螺杆19的轴向往复移动。
第二工装组2完成工件装夹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首先,压板Ⅱ3的两端分别穿过工件侧面的开口,插入工件内部,液压油沿着缸筒11的进油口进入缸筒11内,随着缸筒11内液压油量不断增多,在液压油的推力作用下,缸筒11向远离柱塞12的方向移动,缸筒11移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板14和拉杆8向远离柱塞12的方向移动,支撑板移动导致压缩弹簧18被压缩,拉杆8带动压板Ⅰ7移动的同时,压板Ⅰ7使工件的A面紧贴定位板5,从而将压板Ⅱ3 两端的工件4装夹固定在定位板5上,对工件的A’面进行加工。加工结束后,在压缩弹簧 18的弹力作用下,支撑板14带动拉杆8复位,可以将工件从工装下取下。
第三工装组包括如图4和图5所示的数个沿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工装,第三工装包括单作用活塞缸20、压板Ⅲ21和拉杆Ⅱ22,拉杆Ⅱ22的一端与单作用活塞缸20连接,另一端与压板Ⅲ21连接。单作用活塞缸20包括缸筒Ⅱ24、活塞杆27、活塞28和导向套30,缸筒Ⅱ24的底部固定有油缸底盖23,缸筒Ⅱ24的顶部固定有油缸上盖32,油缸上盖32与垫铁35底座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第三工装与底座的连接。缸筒Ⅱ24内设有活塞28和导向套 30,活塞28与油缸底盖23之间通过压簧25连接,活塞杆27依次穿过活塞28、导向套30、油缸上盖32和垫铁35,活塞杆27的一端通过圆螺母26与活塞28固定连接,活塞杆27的另一端伸出垫铁35,与拉杆Ⅱ22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28在缸筒Ⅱ24内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塞杆27和拉杆Ⅱ22往复移动,导向套30在移动过程中起到了导向作用。拉杆Ⅱ22的顶部固定有压板Ⅲ21,压板Ⅲ21位于工件4的上方。活塞28的外表面和缸筒Ⅱ24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Ⅱ29,导向套30的外表面与缸筒Ⅱ24的内表面之间设有O型圈34,导向套30的内表面与活塞杆27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Ⅲ31,油缸上盖32的内表面与活塞杆27之间设有防尘圈Ⅱ33。第四工装组和第三工装组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第三工装组完成工件装夹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将工件4放置在底座上,将压板Ⅲ21固定在拉杆Ⅱ22的顶部,且位于工件4的上方。缸筒Ⅱ24内的油量可以实现压板Ⅲ21紧压在工件的A面上时,通过液控单向阀实现该单作用活塞缸的锁紧,同时活塞28与油缸底盖23之间的压簧25被压缩,此时压板Ⅲ21使工件的A’面紧贴底座,从而将工件4装夹固定在底座上,对工件的B面和B’面进行加工。加工结束后,液控单向阀关闭,压簧25对活塞28 施加向上的推力,向缸筒Ⅱ24内注入液压油,随着缸筒Ⅱ24内液压油量不断增多,在液压油的推力作用下,推动活塞28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拉杆Ⅱ22和压板Ⅲ21向上运动,压板Ⅲ21 远离工件,从而可以将工件取下。第四工装组的装夹动作与第三工装组相同,只是加工的面不同,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首先,通过第一工装组1装夹工件4的A’面,实现对工件A面的加工,通过油顶实现工件的装夹固定;其次,通过第二工装组2装夹工件4的 A面,实现对工件A’面的加工,通过油顶实现工件的装夹固定;接下来,可以通过第三工装组竖向装夹工件4的A面和A’面,实现对工件B面和B’面的加工,通过单作用活塞缸实现工件的装夹固定;可以通过第四工装组竖向装夹工件4的A面和A’面,实现对工件C面和C’面的加工,通过单作用活塞缸实现工件的装夹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工装组、第二工装组、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同时工作,提高了工件的铣削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铣床液压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双面铣床液压工装,包括机架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工装组,四组工装组包括第一工装组、第二工装组、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设置在机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板,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工装组分别设置在两定位板上,第一工装组和第二共装置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三工装组和第四工装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工装组包括数组沿定位板间隔设置的第一工装,第一工装包括油顶、拉杆、压板Ⅰ和支撑板,油顶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支撑板,两支撑板内分别设有拉杆,油顶包括缸筒、柱塞、底板、支撑板和双头螺杆,缸筒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底部的开口处固定有油缸盖Ⅰ,柱塞通过缸筒底部的开口滑动设置在缸筒内,柱塞的底部与底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对应的底边的另一侧面与定位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缸筒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支撑板,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呈平行设置,支撑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杆连接,双头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板固定连接,双头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支撑板,该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拉杆依次穿过支撑板和定位板,其一端伸入定位板外侧的工件内,其伸入工件的一端固定有压板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位于支撑板的内侧,支撑板沿双头螺杆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工装组包括数组沿定位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工装,第二工装包括两个油顶、拉杆、压板Ⅱ和支撑板,两油顶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两油顶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连接两油顶的支撑板内设有拉杆,两油顶的缸筒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两缸筒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连接两缸筒之间的支撑板内设有拉杆,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和定位板,位于定位板的外侧,该端固定有压板Ⅱ,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位于支撑板的内侧,两缸筒外侧的两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分别通过双头螺杆连接;
所述第三工装组包括数个沿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工装,第三工装包括单作用活塞缸、压板Ⅲ和拉杆Ⅱ,拉杆Ⅱ的一端与单作用活塞缸连接,另一端与压板Ⅲ连接,单作用活塞缸包括缸筒Ⅱ、活塞杆、活塞和导向套,缸筒Ⅱ的底部固定有油缸底盖,缸筒Ⅱ的顶部固定有油缸上盖,油缸上盖与垫铁底座固定连接,缸筒Ⅱ内设有活塞和导向套,活塞与油缸底盖之间通过压簧连接,活塞杆依次穿过活塞、导向套、油缸上盖和垫铁,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垫铁,与拉杆Ⅱ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杆Ⅱ的顶部固定有压板Ⅲ,压板Ⅲ位于工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铣床液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底部的内表面与柱塞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Ⅰ,油缸盖Ⅰ的内表面与柱塞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防尘圈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铣床液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和缸筒Ⅱ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Ⅱ,导向套的外表面与缸筒Ⅱ的内表面之间设有O型圈,导向套的内表面与活塞杆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Ⅲ,油缸上盖的内表面与活塞杆之间设有防尘圈Ⅱ。
CN201921954385.XU 2019-11-13 2019-11-13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Active CN211277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385.XU CN211277511U (zh) 2019-11-13 2019-11-13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4385.XU CN211277511U (zh) 2019-11-13 2019-11-13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7511U true CN21127751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4385.XU Active CN211277511U (zh) 2019-11-13 2019-11-13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7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70087U (zh) 夹持效果好的钻孔攻牙治具
CN104827328A (zh) 支架车削夹具
CN209477454U (zh) 一种齿圈滚齿夹具
CN211277511U (zh)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CN204658041U (zh) 支架车削夹具
CN206544046U (zh) 一种伸缩移动的液压压紧装置
CN110653645A (zh) 双面铣床液压工装
CN207495689U (zh) 一种木工镂铣机
CN203621837U (zh) 气动式压紧圆环焊接胎具
CN217122476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长筒工件内孔加工夹具
CN217393491U (zh) 一种可更换冲压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CN212653072U (zh) 一种止推轴承铣削加工用装夹定位装置
CN109702531B (zh) 一种汽油机缸盖铣削夹具
CN210756584U (zh) 机车构架端减震器座加工夹具
CN210360453U (zh) 一种多工位水泵泵盖加工工装夹具
CN108677438B (zh) 一种印染用打办杯的自动开盖装置
CN211890412U (zh) 一种水泵盖端面平磨工装
CN21064857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机械加工用自动钻孔装置
CN207104445U (zh) 一种蓝锻加工夹具
CN109551063A (zh) 一种大公差齿圈滚齿夹具
CN211639105U (zh) 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
CN211332050U (zh) 一种挤出机抽或装螺杆工具
CN219179091U (zh) 一种弹片拉拔力快速测试装置
CN218136355U (zh) 一种双面铣床用夹具
CN214770601U (zh) 一种计算机数控铝材加工雕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