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6149U -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6149U
CN211276149U CN201922452537.2U CN201922452537U CN211276149U CN 211276149 U CN211276149 U CN 211276149U CN 201922452537 U CN201922452537 U CN 201922452537U CN 211276149 U CN211276149 U CN 211276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mping
arc
module
die
position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2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刚
刘栋梁
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2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6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6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6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涉及冲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该冲压模具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第一上模块包括第一冲头,第一下模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第二上模块包括第二冲头,第二下模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冲头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的圆弧半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分别用于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该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背景技术
挖掘机行走马达的马达安装座一般包括前板、围板、马达安装板和丝座,其中,如图5所示,马达座围板作为一个圆弧折弯件,中间呈弧形,两直边开口小于直径,总折弯角度大于180°,形状较复杂,不便于成型。
现有的加工方法主要为滚弯法和多刀折弯法。滚弯法需要数控滚弯机,对设备依赖较高,滚弯工艺要求严格,且加工效率较低。多刀折弯法需要数控折弯机,需要折弯数十刀,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所述第一上模块包括第一冲头,所述第一下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冲头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上模块包括第二冲头,所述第二下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冲头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圆弧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圆弧半径,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和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分别用于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该冲压模具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模块两侧的第一定位基座和第二定位基座,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基座共同形成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所述待冲压件,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基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基座的同侧,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用于与所述待冲压件的侧壁抵持。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块上的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块的同侧,所述待冲压件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块上,所述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分别用于与所述待冲压件的侧壁抵持。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节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冲压面的开合角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基座均呈中空结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板和基板,所述第一上模块和所述第二上模块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模块和所述第二下模块分别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最低点位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冲压机床,包括上述的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冲压模具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分别用于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具体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第一上模块包括第一冲头,第一下模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第二上模块包括第二冲头,第二下模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冲头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的圆弧半径,以使得当待冲压件依次经过两道冲压工序后,能够形成具有马达座围板结构特点的工件。该冲压模具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去掉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马达座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冲压模具;10-第一模具组件;11-第一上模块;111-第一冲头;12-第一下模块;121-第一弧形槽;20-第二模具组件;21-第二上模块;211-第二冲头;22-第二下模块;221-第二弧形槽;222-第三定位柱;223-第四定位柱;30-第一定位基座;31-第一定位柱;32-第一调节块;40-第二定位基座;41-第二定位柱;42-第二调节块;50-连接板;60-基板;200-马达座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1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第一模具组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块11和第一下模块12,第二模具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模块21和第二下模块22,第一上模块11包括第一冲头111,第一下模块12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111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121,第二上模块21包括第二冲头211,第二下模块22上设置有与第二冲头211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221,第一弧形槽121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221的圆弧半径,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分别用于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该冲压模具100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200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如图5所示,马达座围板200属于圆弧折弯件,具体地呈现出中间呈弧形、两直边开口小于弧形直径的结构特点,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冲压模具1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通过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分别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且第一弧形槽121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221的圆弧半径,以使得当待冲压件依次经过两道冲压工序后,能够形成具有马达座围板200结构特点的工件,该冲压模具100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200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第二,第一弧形槽121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221的圆弧半径,是为了使得当待冲压件经过第一模具组件10的冲压作用后,能够先形成一与第一弧形槽121相近的中间呈弧形、两直边开口较大的工件,再当待冲压件经过第二模具组件20的冲压作用时,正是由于第一弧形槽121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221的圆弧半径,因此,被第二模具组件20的第二冲头211和第二弧形槽221夹持的部分是上述工件的中间呈弧形的部分,而上述工件的两直边则会相互靠近,使得开口缩小,从而通过两道冲压工序形成具有马达座围板200结构特点的工件。
如上所述,该冲压模具1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分别用于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具体地,第一模具组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块11和第一下模块12,第二模具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模块21和第二下模块22,第一上模块11包括第一冲头111,第一下模块12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111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121,第二上模块21包括第二冲头211,第二下模块22上设置有与第二冲头211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221,第一弧形槽121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槽221的圆弧半径,以使得当待冲压件依次经过两道冲压工序后,能够形成具有马达座围板200结构特点的工件。该冲压模具100能够用于马达座围板200的生产加工,且加工工序简单方便。
一方面考虑到待冲压件需要沿第一弧形槽121平行放置,如果操作人员在放置待冲压件时,并没有使其与第一弧形槽121相互平行,将会对最终成型的效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在第一上模块11对待冲压件进行冲压的过程中,待冲压件可能会产生晃动等情况,也会对最终成型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冲压模具100还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一下模块12两侧的第一定位基座30和第二定位基座40,第一定位基座30和第二定位基座40共同形成有放置平台,放置平台用于放置待冲压件,第一定位基座30和第二定位基座4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1和第二定位柱41,第一定位柱31和第二定位柱41均设置于第一定位基座30(或者说第二定位基座40)的同侧,第一定位柱31和第二定位柱41分别用于与待冲压件的侧壁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人员将待冲压件放置于放置平台上,且使得待冲压件的侧壁分别于第一定位柱31和第二定位柱41抵持,从而对待冲压件进行定位及限位作用,进而使得当第一上模块11沿着预设的运动轨迹朝向靠近第一下模块12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将待冲压件冲压成与第一弧形槽121的形状相近的形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之所以称之为与第一弧形槽121的形状相近的形状,是考虑到当第一上模块11沿着预设的运动轨迹朝向远离第一下模块12的方向运动时,待冲压件失去第一上模块11与第一下模块12对其的力的作用,待冲压件会发生反弹现象。此时,待冲压件的两直边的开口尺寸其实并不会直接等于第一弧形槽121的开口尺寸,而是会大于第一弧形槽121的开口尺寸。为了削弱待冲压件的反弹量,可以适当地延长第一上模块11与第一下模块12对待冲压件的作用时长,即当待冲压件被第一冲头111与第一弧形槽121夹持后,延长该夹持作用的时长。
一方面考虑到待冲压件需要沿第二弧形槽221平行放置,如果操作人员在放置待冲压件时,并没有使其与第二弧形槽221相互平行,将会对最终成型的效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在第二上模块21对待冲压件进行冲压的过程中,待冲压件可能会产生晃动等情况,也会对最终成型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冲压模具100还包括相对设置于第二下模块22上的第三定位柱222和第四定位柱223,第三定位柱222和第四定位柱223均设置于第二下模块22的同侧,待冲压件放置于第二下模块22上,第三定位柱222和第四定位柱223分别用于与待冲压件的侧壁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人员将待冲压件放置于第二下模块22上,且使得待冲压件的侧壁分别于第三定位柱222和第四定位柱223抵持,从而对待冲压件进行定位及限位作用,进而使得当第二上模块21沿着预设的运动轨迹朝向靠近第二下模块22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将待冲压件的下部冲压呈与第二弧形槽221的形状相近的形状,而待冲压件的上部原本的两直边则相互靠近,以使得待冲压件的两直边的开口尺寸缩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冲压模具100还包括与第一定位基座3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节块32以及与第二定位基座4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调节块42,第一调节块32和第二调节块42分别用于调节第一弧形槽121的冲压面的开合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模块组件对待冲压件冲压时,第一上模块11将待冲压件压向第一下模块12,待冲压件夹持于第一冲头111的凸面与第一弧形槽121的弧面之间,第一弧形槽121的冲压面指的就是第一弧形槽121的弧面,而第一弧形槽121的弧面的开合角度指的就是第一弧形槽121的开口尺寸。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待冲压件的反弹量与待冲压件的材料特性、待冲压件受到的压力大小以及第一弧形槽121的冲压面的开合角度等都有关系,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加工误差,增加分别与第一定位基座3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节块32以及与第二定位基座4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调节块42,以使得第一弧形槽121的冲压面的开合角度可调,从而使得待冲压件经过第一模块组件和第二模块组件的冲压作用后形成的马达座围板200的两直边的开口尺寸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基座30和第二定位基座40均呈中空结构,例如,第一定位基座30和第二定位基座40均由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多个板体固定连接而成,以减轻第一定位基座30和第二定位基座40的重量,从而减轻冲压模具100的重量,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冲压模具100还包括连接板50和基板60,第一上模块11和第二上模块21分别与连接板50固定连接,第一下模块12和第二下模块22分别与基板60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下模具和第二下模具可以通过基板60同时设置于同一机床平台上,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可以通过连接板50同时与同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模具组件10和第二模具组件20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冲压作用,即第一模具组件10对未受到冲压模具100的冲压作用的待冲压件进行冲压时,第二模具组件20对已受到第一模具组件10的冲压作用的待冲压件进行冲压,从而有效提高马达座围板200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第一上模块11朝向靠近第一下模块12的方向运动时以及第二上模块21朝向靠近第二下模块22的方向运动时,彼此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槽121的最低点与第二弧形槽221的最低点位于同一高度,以使得当第一上模块11朝向靠近第一下模块1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弧形槽121的最低点时,第二上模块21也朝向靠近第二下模块22的方向运动至第二弧形槽221的最低点,或者说,当第二上模块21朝向靠近第二下模块22的方向运动至第二弧形槽221的最低点时,第一上模块11也朝向靠近第一下模块1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弧形槽121的最低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冲压机床。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机床包括上述的冲压模具100。由于冲压模具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所述第一上模块包括第一冲头,所述第一下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冲头相适配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上模块包括第二冲头,所述第二下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冲头相适配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圆弧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圆弧半径,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和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分别用于依次对待冲压件冲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模块两侧的第一定位基座和第二定位基座,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基座共同形成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所述待冲压件,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基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基座的同侧,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用于与所述待冲压件的侧壁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块上的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块的同侧,所述待冲压件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块上,所述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分别用于与所述待冲压件的侧壁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调节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第二调节块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冲压面的开合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基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基座均呈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和基板,所述第一上模块和所述第二上模块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模块和所述第二下模块分别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最低点位于同一高度。
8.一种冲压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
CN201922452537.2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Active CN211276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2537.2U CN21127614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2537.2U CN21127614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6149U true CN211276149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2537.2U Active CN21127614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6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85961B2 (ja) 成形用プレス装置
KR101493522B1 (ko) 성형 및 미세 블랭킹에 의해 3차원 부착부를 제조하는 방법및 공구
CN109226471B (zh) 轿车车身横梁的制作方法
CN211276149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机床
CN105057465A (zh) 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及薄壁件加工方法
CN106944794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方法
CN109158484B (zh) 轿车车身横梁加工设备
CN208067120U (zh) 修角抗皱拉延复合模具
KR20140038643A (ko) Nct의 휠타입 금형
CN114082840A (zh) 一种天线支座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JP4156090B2 (ja) 板材の成形加工装置
CN209465518U (zh) 一种应用于拉延模上的防切屑刺破刀
CN208067119U (zh) 翻边、修边、切断分离双件复合模具
JP5861159B2 (ja) ターレット鍛造装置
CN206046806U (zh) 一种用于螺母板的多工序连续冲压模
CN207941872U (zh) 一种双工位翻边冲孔模具
CN218532472U (zh) 螺母模具及带有螺母模具的加工装置
CN212525662U (zh) 一种冲压一体式压花组合模具
CN214977125U (zh) 一种成型冲孔复合模具
CN219944352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活动底座
CN208004624U (zh) 一种翻边整形模具
CN219025640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活动护板
JP2780581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ならびにプレス型およびプレス型の製作方法
CN217290035U (zh) 冲压加工系统
CN218798478U (zh) 一种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