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0020U -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0020U
CN211270020U CN201922218243.3U CN201922218243U CN211270020U CN 211270020 U CN211270020 U CN 211270020U CN 201922218243 U CN201922218243 U CN 201922218243U CN 211270020 U CN211270020 U CN 211270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rinsing
lifting
guide
sca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82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钊
况晓梅
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222182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0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0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00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整体呈圆形,且锅底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有呈筒状的内锅壁,所述内锅壁与所述锅体的外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涮烫区;所述锅体的涮烫区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涮锅,所述涮锅上具有筛孔;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涮锅一一对应设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向上穿设在所述内锅壁的通孔内的伸缩件,所述涮锅靠近所述内锅壁的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伸缩件的端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多个独立分区,能够对食材进行独立涮烫,改善就餐体验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锅餐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背景技术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传统的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早期毛肚火锅的菜品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以及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如今的菜品已扩大到家禽、水产、海鲜、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
由于火锅在食用时保持沸煮状态,使得放入火锅内的食材一直在烫煮,由于不同食材的特性不同,食材的口感随着涮烫时间的长短而发生改变,烫煮时间过短,可能会造成食材未熟,影响健康,而烫煮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食材变老,无法咀嚼,比如毛肚、鸭肠等;也可能会造成食材煮化,比如土豆、山药等。因此,需要在食材涮烫到合适时间后,及时将其捞出,以保证较好的口感,但是,在招待外地客人时,由于客人对食材的涮烫时间不了解,往往需要本地人代为涮烫,影响大家的就餐体验。
另外,火锅食材在涮烫过程中,食材容易掉落到汤底内,不易捞找,也会造成食材的浪费。为此,市面上有一种升降火锅,在火锅的锅体内设置筛板,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筛板上下移动,将筛板上的食材提出汤底。然而,现有的升降火锅都是一体升降,即所有的食材都放在一个筛板上,无法针对食材的特性进行单独涮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多个独立分区,能够对食材进行独立涮烫,改善就餐体验的多分区升降火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整体呈圆形,且锅底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有呈筒状的内锅壁,所述内锅壁与所述锅体的外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涮烫区;所述锅体的涮烫区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涮锅,所述涮锅上具有筛孔;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涮锅一一对应设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向上穿设在所述内锅壁的通孔内的伸缩件,所述涮锅靠近所述内锅壁的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伸缩件的端部。
由于锅体内均布设置多个涮锅,且每个涮锅都对应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就可以通过多个涮锅分别涮烫不同种类的菜品,然后利用升降机构分别将不同的涮锅提升到汤底液面上方,就可以避免食材长时间涮烫而影响口感,由于利用涮锅将食材集中到涮锅内,从而可以避免食材在汤底中丢失,减少食材的损耗,由于食材在涮锅中不会散落到汤底中,顾客可以一次性涮烫较多的食材,从而可以改善就餐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伸缩件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这样,通过可拆卸连接,就可以在火锅食用后,将涮锅卸下,方便对涮锅和锅体的单独刷洗。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件的端部具有圆柱状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为圆弧倒角,且端部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型;所述连接板的端部朝向所述伸缩件弯折,并形成横向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具有贯通设置的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长度大于所述卡块的直径,且短轴长度与所述卡块的直径相匹配,使连接端的椭圆孔与所述卡块过盈配合。
这样,通过椭圆孔与卡块过盈配合,使得涮锅的连接板能够快速地卡接在伸缩件的卡块上。由于卡块突出设置,且底部具有圆弧倒角,便于清扫长期涮烫火锅过程中附着的油垢。
进一步的,所述涮锅包括整体呈扇环形的涮锅底,所述涮锅底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有涮锅壁,所述筛孔设置在所述涮锅底和涮锅壁上;所述涮锅底的径向尺寸与所述内锅壁和外锅壁的径向间距相匹配。
这样,就可以在锅体涮烫区的周向布满涮锅的时候,使涮锅具有最大容量,满足涮锅的最大涮烫食材的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呈圆形的限位导向块,所述限位导向块上具有多个与所述伸缩件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周向均布设置;所述伸缩件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导向孔的尺寸与所述伸缩件的尺寸相匹配,使所述伸缩件在所述导向孔内仅能轴向滑动。
这样,通过限位导向块能够限制和保持多个升降机构的伸缩件的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相连;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伸缩件为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升降丝杆上的套杆。
这样,通过升降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最终带动升降丝杆的正转和反转,由于伸缩件在限位导向块的导向孔内仅能轴向滑动,使得伸缩件在升降丝杆转动的过程中,在周向方向上相对静止,利用二者的螺纹配合,使得升降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伸缩件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升降。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有利于减小电机的转速,增加输出转距,保证升降机构稳定可靠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导向块为圆柱体,所述导向孔为轴向贯通设置在限位导向块上的圆孔,且其内壁上具有两个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径向方向上的两端;所述伸缩件包括呈圆柱状的杆体,所述杆体上具有两个与所述导向孔上的导向槽相匹配设置的凸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架和呈圆形的转板,所述安装架整体呈板状,其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翻边,且翻边上具有螺栓孔;所述转板靠近边缘的底部通过同轴设置的圆形导轨可转动地架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具有与所述转板同轴设置的让位孔;所述转板的中部具有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机构沿周向均布地安装在所述转板的底部,所述限位导向块同轴安装在所述转板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伸缩件穿设在所述限位导向块上对应的导向孔内;所述转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这样,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带动转板相对于安装架转动,使得所有安装在转板上的升降机构一同旋转,进一步就使得涮锅在锅体内整体转动,从而便于坐在不同方位上的顾客轻松夹到想要的食物,从而提升食用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竖向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架,并安装有齿轮;所述转板的边缘具有一圈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轮齿,所述转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的直径。
这样,由于转盘的直径大于齿轮的直径,二者啮合后就具有减速的功效,既增大了转距,又降低了转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多个独立分区,能够对食材进行独立涮烫,改善就餐体验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火锅餐饮云管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服务器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点餐终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配餐终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涮烫终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火锅桌的桌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升降火锅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升降火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升降火锅的升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智能火锅餐饮云管理系统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一种智能火锅餐饮云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服务器1、点餐终端2、配餐终端3、涮烫终端5和升降火锅桌6;所述涮烫终端5安装在所述升降火锅桌6上;如图2所示,所述服务器1包括预设菜单存储模块11、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处理模块13、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14、数据处理模块15、输入模块16和服务器显示模块17;如图3所示,所述点餐终端2包括点餐模块21、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和点餐显示模块23;如图4所示,所述配餐终端3包括第三网络收发模块31和配餐显示模块32;
所述预设菜单存储模块11用于储存可供用户点选的菜品的预设菜单;
所述点餐模块21用于供用户输入开始点餐命令信息或点选菜品的点餐信息并发送到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用于将接收到的开始点餐命令信息或点餐信息发送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接收开始点餐命令信息或点餐信息并发送到处理模块13;
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开始点餐命令信息并读取预设菜单存储模块11中的预设菜单,并将预设菜单发送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将接收的预设菜单发送到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用于接收预设菜单并发送到点餐显示模块23进行显示;
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点餐信息并生成配菜菜单发送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将接收到的配菜菜单发送到第三网络收发模块31,所述第三网络收发模块31用于接收配菜菜单并发送到配菜显示模块32进行显示;
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14用于存储所有用户点选菜品的点餐信息,所述点餐信息包括点餐日期、点餐时间、点餐菜品和菜品数量,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点餐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14;
所述输入模块16用于供用户输入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并发送到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并读取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14中的点餐信息,并将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和点餐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5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对接收的点餐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到处理模块13,所述分析结果包括各类菜品在每年中的同一天、同一周或同一月、或每月中的同一天或同一周、或每周中的同一天的平均点选量和点选量变化数据;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将接收的分析结果发送到服务器显示模块17进行显示。
这样,顾客通过点餐终端的点餐模块输入开始点餐命令信息后,依次通过第二网络收发模块和第一网络收发模块发送到处理模块,由处理模块读取预设菜单存储模块中的预设菜单,并通过第一网络收发模块和第二网络收发模块发送至点餐显示模块上显示,供顾客进行菜品的点选。当顾客点选完毕后,点选菜品的点餐信息通过第二网络收发模块和第一网络收发模块再次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一方面将点餐信息直接发送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中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将收到的点餐菜单生成配菜菜单,通过第一网络收发模块和第三网络收发模块发送至配菜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便于后台厨房配菜,从而通过本系统轻松地完成顾客的点餐和配菜过程。商家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后,直接发送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接收到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后,读取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点餐信息,并将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和点餐信息一同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数据分析命令信息对所有的点餐信息根据每年中的同一天、同一周或同一月、或每月中的同一天或同一周、或每周中的同一天对各类菜品的平均点选量和点选量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商家能够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判断当天或次日、当前一周或下一周、亦或是本月需要准备的菜品数量,从而可以避免商家因为经验不足而造成菜品的浪费或短缺,降低经营成本,改善顾客的就餐体验。
实施时,所述输入模块16还用于输入预设菜单修改命令信息和修改后的预设菜单并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预设菜单修改命令信息并读取预设菜单存储模块11中的预设菜单,并将预设菜单发送到服务器显示模块17进行显示,供所述输入模块对预设信息进行修改;所述处理模块13还用于接收修改后的预设菜单并覆盖储存到所述预设菜单存储模块11。
这样,就可以方便商家对自己系统的预设菜单进行调整。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升降火锅桌6包括桌面61、桌脚62和升降火锅4,所述桌脚62支撑设置在所述桌面61的下方,所述桌面61的下方还具有水平设置的搁板63,所述搁板63位于所述桌面61的中部位置,并吊装在所述桌面61上;所述桌面61的中部还具有供所述升降火锅4放入的开孔;所述升降火锅4包括设置在所述搁板63上的加热装置44和架设在所述加热装置44上的锅体41,所述锅体41整体呈圆形,且锅底411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有呈筒状的内锅壁413,所述内锅壁413与所述锅体41的外锅壁412之间形成环形的涮烫区;所述锅体41的涮烫区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涮锅42,所述涮锅42上具有筛孔;所述升降火锅4还包括与所述涮锅42一一对应设置的升降机构43,所述升降机构43沿周向均布地安装在所述搁板63的底部;所述搁板63和所述加热装置44的中部均具有与所述内锅壁413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机构43的伸缩件431竖向向上穿过所述搁板63的通孔;所述所述涮锅42靠近所述内锅壁的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423,所述连接板42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伸缩件431的端部。
食用火锅时,将不同的菜品放置在不同的涮锅中进行涮烫,到达涮烫的最佳时间后,可以利用升降机构将该涮锅单独升起,就可以避免食材长时间涮烫而影响口感,还能够一次涮烫较多的食材,满足多人用餐,而且涮锅可以避免食材在汤底中丢失,减少食材的损耗。
如图5所示,所述涮烫终端5包括涮烫控制模块51、升降驱动模块52和操控模块53,所述升降驱动模块52和操控模块53与所述涮锅4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操控模块53用于供用户输入升起或降下对应涮锅的升降指令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将接收到的升降指令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升降驱动模块52,所述升降驱动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到升降指令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带动所述涮锅42的升起或降下。
通过在锅体内设置多个涮锅,分别控制涮锅的升降,就可以将菜品按照类别放到独立的涮锅中,便于顾客根据不同菜品的最佳涮烫时间进行独立涮烫,在涮烫时间合适时升起涮锅,避免食材涮烫时间过久而丧失口感,提升顾客的就餐体验。
实施时,所述涮烫终端5还包括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和涮烫显示模块55;
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点餐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将接收到的点餐信息发送至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用于接收点餐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将接收点餐信息发送至所述涮烫显示模块55进行显示;
所述操控模块53用于供用户输入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将涮烫时间命令信息连同发送至对应的升降指令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升降驱动模块52,所述升降驱动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到升降指令信息和涮烫时间命令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带动所述涮锅42的降下,并开始计时,在达到涮烫时间命令信息所设定涮烫时间时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带动所述涮锅42升起。
顾客在涮烫时,将想要涮烫的菜品放入升起状态的空涮锅中,再通过涮烫显示模块上显示的点餐信息,通过操控模块选取想要涮烫的菜品,涮烫控制模块接收到该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后,发送涮烫时间信息到涮烫显示模块进行交互显示,由顾客通过操控模块输入或选择该菜品的适当涮烫时间,涮烫控制模块接收到该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后,同时根据接收到升降指令信息控制对应的升降驱动模块驱动升降机构带动涮锅降下,并开始计时,在达到设定的涮烫时间时驱动升降机构带动涮锅升起,从而有效避免食材被过度烫煮而影响口感。
实施时,所述涮烫终端5还包括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将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发送至所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进行暂存;所述操控模块53用于供用户输入翻台命令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翻台命令信息并读取所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中暂存的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将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发送至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并清除所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的暂存数据;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用于接收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并发送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接收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并发送到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14;
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点餐信息并根据点餐信息中的菜品明细读取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14中存储的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将读取的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5用于接收菜品名称和对应的涮烫时间,计算各种菜品的平均涮烫时间并发送至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各种菜品的平均涮烫时间并生成推荐涮烫时间表发送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接收推荐涮烫时间表发送至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用于接收推荐涮烫时间表并发送到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推荐涮烫时间表并发送到所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
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并根据选择的菜品名称读取所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中的推荐涮烫时间表中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将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发送至所述涮烫显示模块55进行显示。
通过涮烫数据暂存模块可以将每台餐桌上涮烫的所有菜品和对应的涮烫时间进行暂存,在就餐结束后,由工作人员或顾客通过操控模块输入翻台命令信息,表明该餐桌顾客就餐结束,通过涮烫控制模块、第四网络收发模块、第一网络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将所有菜品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中,同时,在顾客点餐结束后,通过处理模块根据点餐菜单中的菜品明细读取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对应的涮烫时间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得到每种菜品的平均涮烫时间,再由处理模块将平均涮烫时间生成推荐涮烫时间表,通过第四网络收发模块、第一网络收发模块和涮烫控制模块存储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中,涮烫时,顾客通过操控模块选择好菜品名称后,涮烫控制模块根据菜品名称从涮烫数据暂存模块中读取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并显示到涮烫显示模块上,供顾客参考。这样,即使有外地游客也能合理设定涮烫时间,品尝美味的火锅。
具体的实施时,还可以使所述点餐模块21用于供用户输入升起或降下对应涮锅的升降指令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用于接受升降指令信息并发送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用于接受升降指令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将接收到的升降指令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升降驱动模块52,所述升降驱动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到升降指令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带动所述涮锅42的升起或降下。
这样,通过点餐终端就可以直接对涮烫终端进行操控。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作为点餐终端,就可以方便顾客操控。
进一步的,所述点餐模块21用于供用户输入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第二网络收发模块22用于接受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发送至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用于接受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和对应的涮烫时间命令信息,并将涮烫时间命令信息连同发送至对应的升降指令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升降驱动模块52,所述升降驱动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到升降指令信息和涮烫时间命令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带动所述涮锅42的降下,并开始计时,在达到涮烫时间命令信息所设定涮烫时间时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带动所述涮锅42升起。
所述涮烫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菜品选择命令信息并根据选择的菜品名称读取所述涮烫数据暂存模块56中的推荐涮烫时间表中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将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发送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所述第四网络收发模块54用于接收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并发送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所述第一网络收发模块12用于接收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并发送到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接收对应的推荐涮烫时间并发送至点餐显示模块23进行显示。
实施时,所述连接板423的上端与所述伸缩件431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这样,通过可拆卸连接,就可以在火锅食用后,将涮锅卸下,方便对涮锅和锅体的单独刷洗。对应的,使用时,将加热装置的通孔对准升降机构的伸缩件套入,并放置在搁板上,再将锅体的内锅壁中间的通孔对准伸缩件套入,将锅体放置在加热装置上,然后依次将涮锅的连接板与对应的伸缩件的端部连接即可。
实施时,如图9所示,所述涮锅42包括整体呈扇环形的涮锅底421,所述涮锅底421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有涮锅壁422,所述筛孔设置在所述涮锅底421和涮锅壁422上;所述涮锅底421的径向尺寸与所述内锅壁413和外锅壁412的径向间距相匹配。
这样,就可以在锅体涮烫区的周向布满涮锅的时候,使涮锅具有最大容量,满足涮锅的最大涮烫食材的量。
实施时,所述搁板63上还具有与其通孔同轴安装的套筒64,所述套筒64的高度大于所述加热装置44的高度,所述套筒64的外径小于所述加热装置44的通孔和内锅壁413的内径。
这样,就可以通过套筒将多个升降装置的伸缩件限制在套筒内,避免长期使用后,伸缩件偏斜而影响加热装置和锅体的安装。
实施时,所述套筒64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二者之间填充有耐高温隔热材料。
这样,就可以避免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对升降装置的伸缩件加热,使伸缩件受热变形,影响升降操作的顺畅。具体实施时,内筒壁和外筒壁采用不锈钢制成,耐高温隔热材料为气凝胶毡。
实施时,还包括呈圆形的限位导向块46,所述限位导向块46上具有多个与所述伸缩件431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周向均布设置;所述伸缩件431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导向孔的尺寸与所述伸缩件431的尺寸相匹配,使所述伸缩件431在所述导向孔内仅能轴向滑动。
这样,通过限位导向块能够限制和保持多个升降机构的伸缩件的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时,所述升降机构43还包括升降驱动电机432和蜗轮蜗杆减速机433,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2的输出端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433的输入端传动相连;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433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丝杆434,所述伸缩件431为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升降丝杆434上的套杆。
这样,通过升降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最终带动升降丝杆的正转和反转,由于伸缩件在限位导向块的导向孔内仅能轴向滑动,使得伸缩件在升降丝杆转动的过程中,在周向方向上相对静止,利用二者的螺纹配合,使得升降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伸缩件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升降。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有利于减小电机的转速,增加输出转距,保证升降机构稳定可靠运行。
实施时,如图11所示,所述限位导向块46为圆柱体,所述导向孔为轴向贯通设置在限位导向块46上的圆孔,且其内壁上具有两个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径向方向上的两端;所述伸缩件431包括呈圆柱状的杆体,所述杆体上具有两个与所述导向孔上的导向槽相匹配设置的凸块。
实施时,如图12所示,所述伸缩件431的端部具有圆柱状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为圆弧倒角,且端部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型;所述连接板423的端部朝向所述伸缩件431弯折,并形成横向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具有贯通设置的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长度大于所述卡块的直径,且短轴长度与所述卡块的直径相匹配,使连接端的椭圆孔与所述卡块过盈配合。
这样,通过椭圆孔与卡块过盈配合,使得涮锅的连接板能够快速地卡接在伸缩件的卡块上。由于卡块突出设置,且底部具有圆弧倒角,便于清扫长期涮烫火锅过程中附着的油垢。
实施时,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灶,所述燃气灶的灶头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且具有沿该通孔的周向呈环形布置的出气口。
实施时,如图10所示,还包括安装架44和呈圆形的转板45,所述安装架44整体呈板状,其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翻边,且翻边上具有螺栓孔;所述转板45靠近边缘的底部通过同轴设置的圆形导轨可转动地架装在所述安装架44上,所述安装架44上具有与所述转板45同轴设置的让位孔;所述转板45的中部具有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机构43沿周向均布地安装在所述转板45的底部,所述限位导向块46同轴安装在所述转板45上,所述升降机构43的伸缩件431穿设在所述限位导向块46上对应的导向孔内;所述转板45与所述安装架44之间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板45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这样,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带动转板相对于安装架转动,使得所有安装在转板上的升降机构一同旋转,进一步就使得涮锅在锅体内整体转动,从而便于坐在不同方位上的顾客轻松夹到想要的食物,从而提升食用体验。
实施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竖向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架,并安装有齿轮;所述转板45的边缘具有一圈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轮齿,所述转板45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的直径。
这样,由于转盘的直径大于齿轮的直径,二者啮合后就具有减速的功效,既增大了转距,又降低了转速。
具体实施时,所述限位导向块46同轴安装在所述转板45上,并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套筒6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41),所述锅体(41)整体呈圆形,且锅底(411)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有呈筒状的内锅壁(413),所述内锅壁(413)与所述锅体(41)的外锅壁(412)之间形成环形的涮烫区;所述锅体(41)的涮烫区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涮锅(42),所述涮锅(42)上具有筛孔;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涮锅(42)一一对应设置的升降机构(43),所述升降机构(43)包括竖向向上穿设在所述内锅壁的通孔内的伸缩件(431),所述涮锅(42)靠近所述内锅壁的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423),所述连接板(42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伸缩件(431)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23)的上端与所述伸缩件(431)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431)的端部具有圆柱状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为圆弧倒角,且端部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型;所述连接板(423)的端部朝向所述伸缩件(431)弯折,并形成横向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具有贯通设置的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长度大于所述卡块的直径,且短轴长度与所述卡块的直径相匹配,使连接端的椭圆孔与所述卡块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涮锅(42)包括整体呈扇环形的涮锅底(421),所述涮锅底(421)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有涮锅壁(422),所述筛孔设置在所述涮锅底(421)和涮锅壁(422)上;所述涮锅底(421)的径向尺寸与所述内锅壁(413)和外锅壁(412)的径向间距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圆形的限位导向块(46),所述限位导向块(46)上具有多个与所述伸缩件(431)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周向均布设置;所述伸缩件(431)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导向孔的尺寸与所述伸缩件(431)的尺寸相匹配,使所述伸缩件(431)在所述导向孔内仅能轴向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3)还包括升降驱动电机(432)和蜗轮蜗杆减速机(433),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2)的输出端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433)的输入端传动相连;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433)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丝杆(434),所述伸缩件(431)为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升降丝杆(434)上的套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块(46)为圆柱体,所述导向孔为轴向贯通设置在限位导向块(46)上的圆孔,且其内壁上具有两个沿轴向贯通设置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径向方向上的两端;所述伸缩件(431)包括呈圆柱状的杆体,所述杆体上具有两个与所述导向孔上的导向槽相匹配设置的凸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44)和呈圆形的转板(45),所述安装架(44)整体呈板状,其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翻边,且翻边上具有螺栓孔;所述转板(45)靠近边缘的底部通过同轴设置的圆形导轨可转动地架装在所述安装架(44)上,所述安装架(44)上具有与所述转板(45)同轴设置的让位孔;所述转板(45)的中部具有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机构(43)沿周向均布地安装在所述转板(45)的底部,所述限位导向块(46)同轴安装在所述转板(45)上,所述升降机构(43)的伸缩件(431)穿设在所述限位导向块(46)上对应的导向孔内;所述转板(45)与所述安装架(44)之间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板(45)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分区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竖向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架,并安装有齿轮;所述转板(45)的边缘具有一圈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轮齿,所述转板(45)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的直径。
CN201922218243.3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0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8243.3U CN211270020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8243.3U CN211270020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0020U true CN211270020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824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0020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0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6614B (zh) 一种智能烹饪菜肴的设备
CN202698794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05018792U (zh) 自动烹饪机
CN205322063U (zh) 全自动烧菜系统
CN108814253A (zh) 一种烹饪机器人及其烹饪方法
CN211212586U (zh) 一种自动搅拌炒菜机
CN201452809U (zh) 多工位旋转烹调锅
CN111387830A (zh) 自动炒菜机用自动配菜装置
KR101461122B1 (ko) 기름제거장치가 구비된 웰빙 튀김장치
CN211270020U (zh) 一种多分区升降火锅
CN113662424A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11242204U (zh) 一种升降火锅桌
CN211511483U (zh) 一种升降火锅的升降驱动组件
CN103799853B (zh) 烹饪锅及其烹饪方法
CN201139417Y (zh) 自动炒菜机
CN113031463B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方法
CN105559516B (zh) 全自动电炒锅
CN110969546A (zh) 一种智能火锅餐饮云管理系统
CN209474370U (zh) 一种自动炒菜炉
CN114010052A (zh) 一种自动化中央厨房烹饪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00512B (zh) 烹饪机、辅助烹饪设备、烹饪系统及方法
CN201557993U (zh) 一种电烤炉专用的玻璃缸改良结构
CN210249507U (zh) 一种升降火锅
CN103654362B (zh) 机器人炉灶
CN208925826U (zh) 一种烹饪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