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7264U -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7264U
CN211267264U CN201921244699.0U CN201921244699U CN211267264U CN 211267264 U CN211267264 U CN 211267264U CN 201921244699 U CN201921244699 U CN 201921244699U CN 211267264 U CN211267264 U CN 211267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ase plate
boards
circuit
composi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46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小龙
马金山
王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ngd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print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print Circu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print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46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7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7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7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具体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包括排布基板上的若干个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冲压开设在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电路板,所述连接电路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基板的顶部和底部两端,且第二电路板位于基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撕裂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基板排版浪费使用空间的问题,且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使用分离方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间距较小,有效利用了基板的空间,冲压加工方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背景技术
电路板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 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PCB、FPC线路板, 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柔性电路板在生产时多是一整块基板切割成多种小规格电路板以适配不同的电气设备元件使用,基板切割多采用模具冲压而成,由于模具内腔壁具有一定的厚度,为避免冲压的电路板边缘出现破损,均匀排列的电路板在冲压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间距缝隙,这样就对电路板排版具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横向排版比较浪费基板的空间,不能很好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通过对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两侧冲压出第三撕裂线槽,第三撕裂线槽通过凸模冲针刀口冲裁,不需要留出较大间距,若干个交叉对称排列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有效节省了基板的空间,L形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作为整体使用,同时能够通过第一撕裂线槽与连接电路板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基板排版浪费使用空间的问题,且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使用分离方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间距较小,有效利用了基板的空间,冲压加工方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包括排布基板上的若干个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冲压开设在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电路板,所述连接电路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基板的顶部和底部两端,且第二电路板位于基板的两侧,且两侧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电路板的两端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撕裂线槽,且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一侧均贴合排列有若干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之间均开设有第三撕裂线槽,所述连接电路板的斜角与基板的切角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二撕裂线槽,所述连接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之间开设有分离线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高度小于第二电路板的长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交错设置为L 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宽度与第二电路板的高度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的一侧还开设有若干第三电路板,且第三电路板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夹角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路板轴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冲压定位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线槽为凸形开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撕裂线槽,通过对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两侧冲压出第三撕裂线槽,第三撕裂线槽通过凸模冲针刀口冲裁,不需要留出较大间距,若干个交叉对称排列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有效节省了基板的空间,L形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作为整体使用,同时能够通过第一撕裂线槽与连接电路板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基板排版浪费使用空间的问题,且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使用分离方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间距较小,有效利用了基板的空间,冲压加工方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空余的空间能够冲压开设第三电路板,该第三电路板能够有效的利用起基板的剩余空间,同时基板在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冲压定位孔,方便了加工冲压时快速定位,满足了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电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基板、2第一电路板、3第一撕裂线槽、4分离线槽、5连接电路板、6第二电路板、7第二撕裂线槽、8冲压定位孔、9第三电路板、 10第三撕裂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包括排布基板1上的若干个第一电路板2,所述第一电路板2冲压开设在基板 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2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电路板5,所述连接电路板5 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6,所述第一电路板2位于基板1的顶部和底部两端,且第二电路板6位于基板1的两侧,且两侧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电路板5的两端与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 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撕裂线槽3,且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的一侧均贴合排列有若干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电路板2 以及第二电路板6之间均开设有第三撕裂线槽10,所述连接电路板5的斜角与基板1的切角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二撕裂线槽7,所述连接电路板5与第一电路板2之间开设有分离线槽4;
所述第一电路板2的高度小于第二电路板6的长度;
所述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交错设置为L形;
所述第一电路板2的宽度与第二电路板6的高度相等;
所述分离线槽4为凸形开设。
实施方式具体为: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通过连接电路板5连接,通过对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两侧冲压出若干第三撕裂线槽10,第三撕裂线槽10通过凸模冲针刀口冲裁,不需要留出较大间距,若干个交叉对称排列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有效节省了基板1的空间,在使用时,通过对角线开设的第二撕裂槽以及第三撕裂线槽10将L形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撕下使用,L形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可作为整体使用,同时连接电路板5两侧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能够通过第一撕裂线槽3与连接电路板5分离,分离后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满足了不同情况下使用的需要,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传统基板1排版浪费使用空间的问题,且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使用分离方便,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之间间距较小,有效利用了基板1的空间,冲压加工方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还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一侧还开设有若干第三电路板9,且第三电路板9 位于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的夹角内;
所述第三电路板9轴截面形状为矩形;
所述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6、第三电路板9的一侧均开设有冲压定位孔8。
实施方式具体为: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之间空余的空间能够冲压开设第三电路板9,该第三电路板9能够有效的利用起基板1的剩余空间,同时基板1在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6和第三电路板9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冲压定位孔8,方便了加工冲压时快速定位,满足了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对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两侧冲压出若干第三撕裂线槽10,第三撕裂线槽10通过凸模冲针刀口冲裁,不需要留出较大间距,若干个交叉对称排列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有效节省了基板1的空间,通过对角线开设的第二撕裂槽以及第三撕裂线槽10将L形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撕下使用,L形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可作为整体使用,同时连接电路板5两侧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能够通过第一撕裂线槽3与连接电路板5分离,解决了传统基板1排版浪费使用空间的问题,且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使用分离方便,第一电路板2 和第二电路板6之间间距较小,有效利用了基板1的空间,冲压加工方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参照说明书附图1,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之间空余的空间能够冲压开设第三电路板9,该第三电路板9能够有效的利用起基板1的剩余空间,同时基板1在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6和第三电路板9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冲压定位孔8,方便了加工冲压时快速定位,满足了使用需要。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包括排布基板(1)上的若干个第一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冲压开设在基板(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2)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电路板(5),所述连接电路板(5)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6),所述第一电路板(2)位于基板(1)的顶部和底部两端,且第二电路板(6)位于基板(1)的两侧,且两侧的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电路板(5)的两端与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撕裂线槽(3),且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的一侧均贴合排列有若干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电路板(2)以及第二电路板(6)之间均开设有第三撕裂线槽(10),所述连接电路板(5)的斜角与基板(1)的切角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二撕裂线槽(7),所述连接电路板(5)与第一电路板(2)之间开设有分离线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的高度小于第二电路板(6)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交错设置为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的宽度与第二电路板(6)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还开设有若干第三电路板(9),且第三电路板(9)位于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6)的夹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板(9)轴截面形状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6)、第三电路板(9)的一侧均开设有冲压定位孔(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线槽(4)为凸形开设。
CN201921244699.0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Active CN211267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4699.0U CN211267264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4699.0U CN211267264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7264U true CN21126726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4699.0U Active CN211267264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7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6604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整版冲切方法
CN102548225B (zh) 一种pcb板的制作方法
CN108767084B (zh) 一种立体组装led的印制电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0933A (zh) 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211267264U (zh) 一种无间距柔性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CN104427789B (zh) 多层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79519A (zh) 一种摄像模组线路板拼版、摄像模组
CN204377257U (zh) 冲切带胶的金属箔制作的电路板
CN101345363A (zh) 防止爬锡的端子结构
CN209949553U (zh) 具有新型v-cut槽的拼板pcb
CN110113877B (zh) 一种激光切割法制作金属基线路板的方法
CN103327748A (zh)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1204743Y (zh) 印制电路板的排版结构
CN201418206Y (zh) 具有邮票孔的pcb拼版
CN204377247U (zh) 一种用模切金属箔制作的led灯条线路板
CN105578767B (zh) 一种pcb阶梯槽的制作方法
CN102497732A (zh) 一种pcb拼接板
CN218300304U (zh) 一种新式电路板材跳线模块
CN218217814U (zh) 一种用于两层高压电源板增加通流的结构
CN216253376U (zh) 一种用于pcb的功能集成一体化生产模具
CN210694482U (zh) 电路板
CN216600194U (zh) 一种厚铜线路电路板
CN114423176B (zh) 包括侧面pin脚的pcb板及其制造方法、通信模组
CN208210450U (zh) 连续电镀的卷状fpc成品结构
CN210075679U (zh) 基于高压检测的覆铜板中间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6

Address after: 518000 702, mingle building, mingle East Street, Xixia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angd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south of floor 2, 5, Wanxia Industrial Park, Tongfu Industrial Zone,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PRINT CIRCUI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