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5118U -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5118U
CN211265118U CN201921957255.1U CN201921957255U CN211265118U CN 211265118 U CN211265118 U CN 211265118U CN 201921957255 U CN201921957255 U CN 201921957255U CN 211265118 U CN211265118 U CN 211265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assembly
wire
inlet wire
shaped groov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72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二兵
胡德超
时强玉
付颜彬
韩金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i Hai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i Hai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i Hai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i Hai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72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5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5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5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占用空间大、换线时不稳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上沿进线方向依次设置有进线组件、切换组件、导向组件、检测组件、矫直组件和退线组件,所述进线组件与切换组件连接,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切换组件、检测组件和退线组件均与电控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当前物料生产后需切换成待生产物料时,原物料能够自动退线、新物料自动切换上料的功能,整个动作连贯,无需人工操作,可有效降低设备停机换型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线束行业的自动化加工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工成本、运营成本也是日益递增。在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为了将生产利润最大化,提高设备使用率也是目前行业的突破点。现阶段市场上所使用的全自动设备多为单进线、手动换线或翻转换线的方式。单进线或手动换线换型时需将设备停机,并由人工手动送线实现物料切换,造成了一定的换型时间浪费,未能将设备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翻转换线则是因结构原因导致占用空间大、换线时不稳定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占用空间大、换线时不稳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实现当前物料生产后需切换成待生产物料时,原物料能够自动退线、新物料自动切换上料的功能,整个动作连贯,无需人工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使用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上沿进线方向依次设置有进线组件、切换组件、导向组件、检测组件、矫直组件和退线组件,所述进线组件与切换组件连接,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切换组件、检测组件和退线组件均与电控组件连接。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进线端竖直设置有固定柱、出线端设置有过线块,所述过线块固定设置在滑动板上,过线块上设置有瓷眼Ⅱ,所述固定柱的进线端面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板Ⅱ,连接板Ⅱ的两端均设有气缸Ⅰ,两个气缸Ⅰ的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进线组件。
所述固定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滑块,固定柱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块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
所述进线组件包括连接板Ⅰ,连接板Ⅰ的上部与气缸Ⅰ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下部固定设有进线块,所述进线块的进线端连接有导管、出线端设有瓷眼Ⅰ。
所述连接板Ⅰ为T型结构,连接板Ⅰ的水平段与滑块固定连接,连接板Ⅰ的竖直段的上侧面与气缸Ⅰ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下侧面与进线块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V型槽轴承Ⅰ、V型槽轴承Ⅱ、压紧式调节件Ⅰ和可移动板Ⅰ,所述V型槽轴承Ⅰ固定设置在滑动板上,V型槽轴承Ⅱ固定设置在可移动板Ⅰ上,V型槽轴承Ⅰ和V型槽轴承Ⅱ并排设置,可移动板Ⅰ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Ⅰ活动设置在滑动板上。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和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和驱动件,触发杆与驱动件连接,且触发杆上设置有瓷眼Ⅲ。
所述矫直组件包括一排固定设置在滑动板上的V型槽轴承Ⅲ、一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板Ⅱ上的V型槽轴承Ⅳ和一个压紧式调节件Ⅱ,所述V型槽轴承Ⅲ和V型槽轴承Ⅳ交错设置,可移动板Ⅱ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Ⅱ活动设置在滑动板上。
所述退线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固定座的下部设置有电机、上部设有主动轮,电机的输出轴竖直穿过固定座且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压轮Ⅰ和压轮Ⅱ,固定座的进线端固定设有双过线轮Ⅰ、出线端固定设有双过线轮Ⅱ,所述双过线轮Ⅰ上设置有瓷眼Ⅳ,双过线轮Ⅱ上设置有瓷眼Ⅴ。
所述压轮Ⅰ和压轮Ⅱ的下部均设有横向设置的气缸Ⅱ,且气缸Ⅱ的伸缩端分别带动压轮Ⅰ或压轮Ⅱ远离或靠近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压轮Ⅰ之间和主动轮与压轮Ⅱ之间均设有过线板,且过线板设置在固定座上,双过线轮Ⅱ的外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瓷眼Ⅴ相匹配的出线孔。
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驱动器、继电器、电磁阀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和电源连接,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器和电磁阀连接,所述气缸Ⅰ和气缸Ⅱ均与电磁阀连接,电机与驱动器连接。
所述进线组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罩组件,所述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和互锁件,所述互锁件与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实现当前物料生产后,需切换成待生产物料时,通过操控按钮下达操作指令,并由控制器控制完成物料自动进线换型操作及退线操作,整个动作连贯,无需人工操作,可有效降低设备停机换型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线组件和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向组件、检测组件和矫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退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中,1为操作台,2为滑动板,3为进线组件,301为导管,302为进线块,303为瓷眼Ⅰ,4为切换组件,401为连接板Ⅱ,402为气缸Ⅰ,403为导轨,404为固定架,405为过线块,406为滑块,407为限位块,408为瓷眼Ⅱ,5为导向组件,501为V型槽轴承Ⅰ,502为V型槽轴承Ⅱ,503为压紧式调节件Ⅰ,504为可移动板Ⅰ,6为检测组件,601为光电传感器,602为触发杆,603为瓷眼Ⅲ,7为矫直组件,701 为V型槽轴承Ⅲ,702为V型槽轴承Ⅳ,703为压紧式调节件Ⅱ,704为可移动板Ⅱ,8为退线组件,801为电机,802为主动轮,803为压轮Ⅰ,804为压轮Ⅱ,805为双过线轮Ⅰ,806为双过线轮Ⅱ,807为气缸Ⅱ,808为瓷眼Ⅳ,809为挡板,810为过线板,811为瓷眼Ⅴ,812为固定座,10为连接板Ⅰ,12为防护罩组件,13为控制器,14为驱动器,15为继电器,16为电磁阀,17为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上部连接有滑动板2,具体可为操作台1的上部设置有滑台,滑动板2通过滑台与操作台1连接,从而实现滑动板2的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板2上沿进线方向依次设置有进线组件3、切换组件4、导向组件5、检测组件6、矫直组件7和退线组件8,工作时线缆从进线组件3进入,由切换组件4完成进线换型过程,导向组件5可保证线缆进线位置无偏移,检测组件6用于检测有无线缆穿入,矫直组件7可实现对线材的矫直功能,线缆依次经过各组件加工后最终从退线组件8退出。所述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电控组件,切换组件4、检测组件6和退线组件8均与电控组件连接,实现电控组件可控制切换组件4、检测组件6和退线组件8工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进线组件3与切换组件4连接,其中切换组件4包括固定架404,固定架404的进线端竖直设置有固定柱、出线端设置有过线块405,所述过线块405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上,过线块405上设置有瓷眼Ⅱ408,用于实现线缆的穿入与穿出;所述固定柱的进线端面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板Ⅱ401,连接板Ⅱ401的两端均设有气缸Ⅰ402,气缸Ⅰ402与电控组件连接,气缸Ⅰ4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进线组件3,通过电控组件控制气缸Ⅰ402工作从而实现控制进线组件3的提起、落下和左右横移切换的过程,完成进线换型的操作。所述进线组件3设有两组,分别对应两个气缸Ⅰ402设置,进线组件3包括连接板Ⅰ10,连接板Ⅰ10的上部与气缸Ⅰ4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下部固定设有进线块302,所述进线块302的进线端连接有导管301、出线端设有瓷眼Ⅰ303,所述瓷眼Ⅰ303分别与导管301和瓷眼Ⅱ408相对应,导管301、瓷眼Ⅰ303和瓷眼Ⅱ408均用于实现线缆的穿入与穿出,瓷眼Ⅰ303和瓷眼Ⅱ408能够避免送线过程中机器划伤线皮,其中导管301与固定台302活动连接,具体可为螺纹连接或插入式连接,实现可根据不同线径尺寸更换导管,安装方便且满足多种线型的使用需求。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403,导轨403上设置有滑块406,滑块406可以沿导轨403进行上下运动,固定柱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407,所述滑块406位于两个限位块407之间,防止滑块406上下运动时脱离导轨403;所述连接板Ⅰ10设有两个,分别对应两组进线组件3设置,连接板Ⅰ10为T型结构,连接板Ⅰ10的水平段与滑块406固定连接,连接板Ⅰ10的竖直段的上侧面与气缸Ⅰ4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下侧面与进线块302固定连接。此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当气缸Ⅰ402工作时,气缸Ⅰ402的伸缩端进行上下运动,将带动固定台30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两组进线组件3的上下切换,完成进线换型的操作;同时,气缸Ⅰ402的伸缩端进行上下运动时,也将带动连接板Ⅰ10的水平段所连接的滑块406沿导轨403进行上下运动,通过将导轨403竖直设置在固定柱上,从而能够对固定台302的上下移动起到约束作用,防止进线偏斜。
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组件5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两组进线组件3设置。导向组件5包括V型槽轴承Ⅰ501、V型槽轴承Ⅱ502、压紧式调节件Ⅰ503和可移动板Ⅰ504,所述V型槽轴承Ⅰ501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上,V型槽轴承Ⅱ502固定设置在可移动板Ⅰ504上,具体可为V型槽轴承Ⅰ501与滑动板2之间固定设置有垫板Ⅰ,所述垫板Ⅰ的高度与可移动板Ⅰ504的高度一致,实现V型槽轴承Ⅰ501和V型槽轴承Ⅱ502并排设置。线缆从V型槽轴承Ⅰ501和V型槽轴承Ⅱ502之间形成的槽内穿过,线缆与V型槽轴承Ⅰ501或V型槽轴承Ⅱ502之间的摩擦力将带动V型槽轴承Ⅰ501或V型槽轴承Ⅱ502转动,从而确保线缆进线稳定且不易发生偏移;所述可移动板Ⅰ504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Ⅰ503活动设置在滑动板2上,具体为压紧式调节件Ⅰ503包括调节轴和压紧旋钮,其中调节轴与可移动板Ⅰ504连接,通过左右移动调节轴实现可移动板Ⅰ504上的V型槽轴承Ⅱ502靠近或远离V型槽轴承Ⅰ501,可移动板Ⅰ504上设置有刻度,具体可根据待穿过线缆的尺寸对其进行调整;压紧旋钮设置在可移动板Ⅰ504的上方且旋转轴贯穿可移动板Ⅰ504与滑动板1接触,通过拧动压紧旋钮可调整对可移动板Ⅰ504的夹紧度,便于对可移动板Ⅰ504进行移动或者固定。具体实施方式可为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Ⅰ503的调节轴左右移动可移动板Ⅰ504的位置,根据可移动板Ⅰ504上设置的刻度调节V型槽轴承Ⅰ501和V型槽轴承Ⅱ502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待穿入线缆尺寸的需求,调整好距离后,拧动压紧式调节件Ⅰ503的压紧旋钮,固定住可移动板Ⅰ504的位置,防止可移动板Ⅰ504滑动而影响使用效果。
所述检测组件6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两组进线组件3设置。具体为检测组件6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601和触发组件,光电传感器601的型号为PM-L65,光电传感器601和触发组件均与电控组件连接,其中光电传感器601用于检测有无线缆穿入并将信号传递给电控组件,由电控组件做出下一步工作指令。如图5所示,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602和驱动件,其中驱动件与电控组件连接,触发杆602与驱动件连接,且触发杆602上设置有瓷眼Ⅲ603,工作时,电控组件控制驱动件工作,使触发杆602处于被提起状态,便于线缆从触发杆602上的瓷眼Ⅲ603穿过,当线缆从瓷眼Ⅲ603穿过时,导致光电传感器601接收不到信号,电控组件接收信号的过程被中断,此时判定有线缆穿入,电控组件将控制退线组件8工作;线缆穿出瓷眼Ⅲ603后,光电传感器601重新接收到信号并传递给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判定此时无线缆穿入,将控制退线组件8停止工作,同时也不再控制驱动件工作,触发杆602受重力作用自然落下。
所述矫直组件7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两组进线组件3设置。矫直组件7包括一排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上的V型槽轴承Ⅲ701、一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板Ⅱ704上的V型槽轴承Ⅳ702和一个压紧式调节件Ⅱ703,所述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交错设置,具体为V型槽轴承Ⅲ701与滑动板2之间固定设置有垫板Ⅱ,所述垫板Ⅱ的高度与可移动板Ⅱ704的高度一致,实现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线缆从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之间形成的槽内穿过,线缆与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之间的摩擦力将带动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转动,实现对穿入线缆的矫直功能;可移动板Ⅱ704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Ⅱ703活动设置在滑动板2上,其工作原理与压紧式调节件Ⅰ503相同,通过操作压紧式调节件Ⅱ703实现可移动板Ⅱ704上的V型槽轴承Ⅳ702靠近或远离V型槽轴承Ⅲ701,可移动板Ⅰ504上设置有刻度,具体可根据待穿过线缆的尺寸对其进行调整,确保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能够对穿入的线缆产生压紧力从而进行矫直,保证后面各工序的加工稳定性。
如图4所示,所述退线组件8包括固定座812,所述固定座812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固定座812的下部设置有电机801、上部设有主动轮802,其中电机801与电控组件连接,电控组件可控制电机801工作,电机801的输出轴竖直穿过固定座812且与主动轮802连接,电机801工作时将带动主动轮802转动;所述主动轮80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所述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的下部均设有横向设置的气缸Ⅱ807,两个气缸Ⅱ807均与电控组件连接,电控组件控制两个气缸Ⅱ807工作时,两个气缸Ⅱ807的伸缩端将分别带动压轮Ⅰ803或压轮Ⅱ804远离或靠近主动轮802;且所述主动轮802与压轮Ⅰ803之间和主动轮802与压轮Ⅱ804之间均设有过线板810,且过线板810设置在固定座812上,过线板810可防止退线过程中线缆掉落或其他零部件刮伤线缆;优选地,左侧的过线板810的两侧分别对应主动轮802和压轮Ⅰ803设置有漏线槽Ⅰ,右侧的过线板810的两侧分别对应主动轮802和压轮Ⅱ804设置有漏线槽Ⅱ,通过设置漏线槽Ⅰ和漏线槽Ⅱ,从而减小主动轮802与压轮Ⅰ803之间和主动轮802与压轮Ⅱ804之间的距离并与线缆接触,使得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能够在主动轮80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实现退线时线缆能够逐步被带出。所述固定座812的进线端固定设有双过线轮Ⅰ805、出线端固定设有双过线轮Ⅱ806,且双过线轮Ⅰ805上设置有瓷眼Ⅳ808,双过线轮Ⅱ806上设置有瓷眼Ⅴ811。工作时,线缆从双过线轮Ⅰ805上瓷眼Ⅳ808穿入,主动轮802在电机的带动下处于转动状态,而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不动,当电控组件控制气缸Ⅱ807工作时,气缸Ⅱ807的伸缩端使得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逐渐靠近主动轮802直到与之接触后,主动轮802将带动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进行转动,线缆经过过线板810并逐步被带出,最终从双过线轮Ⅱ806上的瓷眼Ⅴ811穿出,完成退线过程。所述双过线轮Ⅱ806的外侧设有挡板809,且挡板809上开设有与瓷眼Ⅴ811相匹配的出线孔,挡板809可防止快速穿出的线缆缠绕在设备零件上而影响设备运转,且易造成线缆损坏。
如图6所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13、驱动器14、继电器15、电磁阀16和电源17,其中控制器13的型号为MCS-51,所述控制器13和电源17连接,电源17为控制器13及相关电路进行供电;光电传感器601与控制器13连接,光电传感器601将接收到的信号传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接收到信号后发出下一步控制指令;继电器15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3连接、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器14和电磁阀16连接,控制器13通过控制继电器15的开合来控制驱动器14和电磁阀16的电路的通断,并进一步控制驱动器14和电磁阀16工作。气缸Ⅰ402和气缸Ⅱ807均与电磁阀16连接,控制器13通过控制电磁阀16工作从而控制气缸Ⅰ402和气缸Ⅱ807工作,完成切换组件4的进线换型操作,以及实现退线组件8中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靠近或远离主动轮802的过程;电机801与驱动器14连接,控制器13通过控制驱动器14工作从而控制电机801工作,从而使退线组件8中主动轮802工作。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操控按钮,且操控按钮与控制器13连接,可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具体为操作人员可通过操控按钮对控制器13发出指令,从而完成进线、换线及退线等过程。
所述进线组件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罩组件12,用于保护操作人身安全,防止因误操作造成的夹伤。所述防护罩组件12包括防护罩和互锁件,所述互锁件与控制器13连接,互锁件用于实现防护罩与各组件的互锁功能,当防护罩打开时,互锁开关被触发,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接收到信号后将控制各电路断开,使本实用新型及时切换成停机状态,避免操作人员受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体现为双工位完成进线换型操作,可在其基础上拓展至多工位完成进线换型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部连接有滑动板(2),滑动板(2)上沿进线方向依次设置有进线组件(3)、切换组件(4)、导向组件(5)、检测组件(6)、矫直组件(7)和退线组件(8),所述进线组件(3)与切换组件(4)连接,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切换组件(4)、检测组件(6)和退线组件(8)均与电控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包括固定架(404),固定架(404)的进线端竖直设置有固定柱、出线端设置有过线块(405),所述过线块(405)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上,过线块(405)上设置有瓷眼Ⅱ(408),所述固定柱的进线端面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板Ⅱ(401),连接板Ⅱ(401)的两端均设有气缸Ⅰ(402),两个气缸Ⅰ(402)的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进线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403),导轨(403)上设置有滑块(406),固定柱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407),所述滑块(406)位于两个限位块(40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组件(3)包括连接板Ⅰ(10),连接板Ⅰ(10)的上部与气缸Ⅰ(4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下部固定设有进线块(302),所述进线块(302)的进线端连接有导管(301)、出线端设有瓷眼Ⅰ(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Ⅰ(10)为T型结构,连接板Ⅰ(10)的水平段与滑块(406)固定连接,连接板Ⅰ(10)的竖直段的上侧面与气缸Ⅰ(4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下侧面与进线块(3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包括V型槽轴承Ⅰ(501)、V型槽轴承Ⅱ(502)、压紧式调节件Ⅰ(503)和可移动板Ⅰ(504),所述V型槽轴承Ⅰ(501)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上,V型槽轴承Ⅱ(502)固定设置在可移动板Ⅰ(504)上,V型槽轴承Ⅰ(501)和V型槽轴承Ⅱ(502)并排设置,可移动板Ⅰ(504)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Ⅰ(503)活动设置在滑动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6)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601)和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602)和驱动件,触发杆(602)与驱动件连接,且触发杆(602)上设置有瓷眼Ⅲ(6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组件(7)包括一排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上的V型槽轴承Ⅲ(701)、一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板Ⅱ(704)上的V型槽轴承Ⅳ(702)和一个压紧式调节件Ⅱ(703),所述V型槽轴承Ⅲ(701)和V型槽轴承Ⅳ(702)交错设置,可移动板Ⅱ(704)通过压紧式调节件Ⅱ(703)活动设置在滑动板(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线组件(8)包括固定座(812),所述固定座(812)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固定座(812)的下部设置有电机(801)、上部设有主动轮(802),电机(801)的输出轴竖直穿过固定座(812)且与主动轮(802)连接,所述主动轮(80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固定座(812)的进线端固定设有双过线轮Ⅰ(805)、出线端固定设有双过线轮Ⅱ(806),所述双过线轮Ⅰ(805)上设置有瓷眼Ⅳ(808),双过线轮Ⅱ(806)上设置有瓷眼Ⅴ(8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Ⅰ(803)和压轮Ⅱ(804)的下部均设有横向设置的气缸Ⅱ(807),且气缸Ⅱ(807)的伸缩端分别带动压轮Ⅰ(803)或压轮Ⅱ(804)远离或靠近主动轮(802),所述主动轮(802)与压轮Ⅰ(803)之间和主动轮(802)与压轮Ⅱ(804)之间均设有过线板(810),且过线板(810)设置在固定座(812)上,双过线轮Ⅱ(806)的外侧设有挡板(809),所述挡板(809)上开设有与瓷眼Ⅴ(811)相匹配的出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13)、驱动器(14)、继电器(15)、电磁阀(16)和电源(17),所述控制器(13)和电源(17)连接,光电传感器(601)与控制器(13)连接,继电器(15)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3)连接、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器(14)和电磁阀(16)连接,所述气缸Ⅰ(402)和气缸Ⅱ(807)均与电磁阀(16)连接,电机(801)与驱动器(14)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进线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组件(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罩组件(12),所述防护罩组件(12)包括防护罩和互锁件,所述互锁件与控制器(13)连接。
CN201921957255.1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Active CN211265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7255.1U CN211265118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7255.1U CN211265118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5118U true CN211265118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7255.1U Active CN211265118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51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9139A (zh) * 2020-12-14 2021-04-30 无锡创思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缆的双线进给矫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9139A (zh) * 2020-12-14 2021-04-30 无锡创思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缆的双线进给矫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9835B (zh) 一种自动铆螺母装置
CN203371118U (zh) 一种全自动金属带锯床
CN205043068U (zh) 一种汽车部件自动铆钉机
CN211265118U (zh) 一种进线快速换型装置
CN201205707Y (zh) 智能发证设备的取证装置
CN102328149B (zh) 链条闪光对焊机
CN205912361U (zh) 一种pcb板自动磨板装置
CN204843557U (zh) 雕刻机加工扩散板的中间重压板自动升降装置
CN201940759U (zh) 全自动带穿套管铜箔点焊机
CN106141837B (zh) 用于磨削碳刷前端面的智能磨削机
CN205798088U (zh) 一种冲压机自动下料装置
CN205519380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钢丝绳熔断机
CN201755720U (zh) 一种自动熔断机
CN108213179A (zh) 一种汽车腹板专用加工生产线
CN207447620U (zh) 一种激光切割装置
CN110405247A (zh) 一种防火夹板同步打孔装置
CN207447676U (zh) 一种自动焊线装置
CN207105715U (zh) 一种跳冲式伺服冲床
CN106223292B (zh) 一种自动环保河道拦网垃圾收集装置
CN209680911U (zh) 一种冲压模的上模料检测装置
CN209632352U (zh) 组立机控制系统
CN209288392U (zh) 一种杆件自动控制切断装置
CN108406012A (zh) 一种自动双向攻丝装置
CN210778394U (zh) 一种电压力锅自动调节压力开关结构
CN205254530U (zh) 一种齿条自动装配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6600 No. 396, Bohai Road, Heb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i Hai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003, Songjia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bi City, Henan Province 458030

Patentee before: Hebi Hai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