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7974U -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7974U
CN211257974U CN201921273328.5U CN201921273328U CN211257974U CN 211257974 U CN211257974 U CN 211257974U CN 201921273328 U CN201921273328 U CN 201921273328U CN 211257974 U CN211257974 U CN 211257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curved plate
plate
longeron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33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岳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bo Yongdao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bo Yongdao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bo Yongdao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bo Yongdao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33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7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7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7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相互平行且依次排列,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相连接,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车辆驶上载车板后,随着载车板的上升,车辆的前轮和/或后轮可自行嵌入载车板的横架之间的间隙中,实现车轮的自动固定,载车板上不需设置任何的驱动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装置,成本低廉且自重较轻,能够降低立体车库举升或提升装置的负载等。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存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立体车库大都需使用载车板来存放和移动车辆,为确保安全性,需在载车板上设置车轮固定装置,这些车轮固定装置有的是在载车板两端设置可翻转立起的挡板,车辆上、下载车板时挡板放平,不影响车辆行驶,车辆驶上载车板后,挡板立起,对车轮形成阻挡,但这种固定装置前后挡板的间距固定,无法保证前后挡板均能够接触车轮,导致车辆在载车板上仍有可能前后滑动,尤其是在驾驶员忘记拉手刹时,载车板移动和风力较大时都会使车辆移动,存在车辆碰撞损坏的风险。此外,还有部分载车板上设置了可前后移动的车轮固定装置,这种装置在车辆驶上载车板后,可自动寻找车轮位置并移动至车轮处进行固定,但这种移动式固定装置的载车板在存车时需等待车轮固定完毕后再移动载车板,存车耗时较长,效率较低,高峰时段易发生车辆拥堵。另外,无论是固定式的车轮固定装置还是移动式的车轮固定装置,均需在载车板上设置驱动挡板翻转或移动的驱动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装置,一方面使载车板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载车板的自重也相对较大,增加了立体车库举升或提升装置的负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车辆驶上载车板后,随着载车板的上升,车辆的前轮和/或后轮可自行嵌入载车板的横架之间的间隙中,实现车轮的自动固定,载车板上不需设置任何的驱动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装置,成本低廉且自重较轻,能够降低立体车库举升或提升装置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相互平行且依次排列,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相连接,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相连接,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之间设置多个第一横架,各第一横架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连接,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横架,各第二横架两端分别与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连接,第二纵梁与第三纵梁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接,所述横架与相邻曲面板之间的距离L1以及相邻的横架之间的距离L2均为200mm-450mm。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均是L型梁,所述各L型梁均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板和竖板,各竖板均位于横板上侧,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横板相向设置,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上的横板相向设置,第一横架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横板上方,第二横架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上的横板上方,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两侧的弯曲边沿分别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竖板侧面连接,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两侧的弯曲边沿分别与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的竖板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曲面板、第二曲面板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均是弧面板。所述第一曲面板、第二曲面板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均是梯形曲面板。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下方以及第三曲面板和第四曲面板下方各设置一个固定架,各固定架两端分别与曲面板两侧的纵梁连接,第一曲面板下方的固定架与第二曲面板下方的固定架之间安装第一柔性挡板,第三曲面板下方的固定架与第四曲面板下方的固定架之间安装第二柔性挡板,第一柔性挡板和第二柔性挡板两端均通过拉簧与相邻的固定架连接,第一柔性挡板和第二柔性挡板均位于横架的上侧。横架与相邻曲面板之间的距离L1以及相邻的横架之间的距离L2均为330mm。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的长度L均为5100mm,载车板的宽度W为2600mm,横梁的长度W1为800mm,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的宽度D均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车辆驶上载车板后,随着载车板的上升,车辆的前轮和/或后轮可自行嵌入载车板的横架之间的间隙中,实现车轮的自动固定,载车板上不需设置任何的驱动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装置,成本低廉且自重较轻,能够降低立体车库举升或提升装置的负载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曲面板为弧面板;
图6是图4所示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曲面板为梯形曲面板;
图7是图4所示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曲面板为波浪形曲面板;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相互平行且依次排列,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相连接,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相连接,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之间设置多个第一横架9,各第一横架9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连接,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横架10,各第二横架10两端分别与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连接,第二纵梁2与第三纵梁3之间通过多个横梁11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载车板可在纵梁上设置吊耳或其它形式的吊绳固定座,用于与立体车库的载车板提升装置的吊绳连接,也可使纵梁直接与立体车库的载车板举升装置连接,因此对于提升式的立体车库和托举式的立体车库,本实用新型所述载车板均可适用。存车时,载车板落至地面,车辆从载车板一端驶上载车板,前后车轮分别越过载车板一端两侧的曲面板,车辆停止时,前后车轮均位于载车板两端的曲面板之间,且车辆两侧的车轮分别位于载车板两侧的两个横梁之间,随着载车板的上升,车辆的前轮和/或后轮会自行嵌入载车板的横架之间的间隙中,实现车轮的自动固定,载车板上不需设置任何的驱动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装置,成本低廉且自重较轻,能够降低立体车库举升或提升装置的负载。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载车板两端的曲面板之间设置了多个横架,且所述横架与相邻曲面板之间的距离L1以及相邻的横架之间的距离L2均为200mm-450mm,因此各种不同轴距的车辆停放到载车板中部位置后,其前轮或后轮均有较大概率落入两个横架之间或者横架与曲面板之间的空隙中,如有车辆的前后轮正好停在两个横架上,那么在停车管理员或自动报警设备的引导下,驾驶员可适当向前或向后挪移车辆,前后轮就可落入上述空隙中。该空隙宽度200mm-450mm可与市面上绝大多数乘用车辆的轮胎直径匹配,既能够有效限制车辆移动,又能够对车轮实现支撑作用,防止车轮从空隙中漏下而损伤车辆底盘或悬挂系统。上述空隙宽度还能够在减轻载车板自身重量的基础上,确保纵梁之间具有足够的抗扭强度。所述横架与相邻曲面板之间的距离L1以及相邻的横架之间的距离L2优选的尺寸均为330mm。该尺寸兼容性最佳,即能够对车轮直径较大的suv车型轮胎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又能够防止常见的小型、微型车辆相对较小的车轮嵌入空隙过多。取车时,随着载车板落至地面,上述空隙中的车轮再次被地面支撑,脱离两侧横架或曲面板的限位,驾驶员可直接将车辆驶离载车板。为减少车辆上下载车板起步时的行驶阻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横架9和第二横架10的厚度H应尽量减少,本实用新型可将第一横架9和第二横架10的厚度H控制在10mm左右,在各横架的厚度较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曲面板能够在载车板宽度方向上提供足够的抗弯折力,既保证车辆能够顺利驶过,又能够确保载车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曲面板5、第二曲面板6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均可采用弧面板、梯形曲面板、波浪形曲面板等车辆通过阻力小且弯折后具有一定空间高度的多种形状,其中弧面板通过弧形的板体能够形成拱形支撑结构,抗弯折和抗压效果最佳;梯形曲面板相对更容易加工。第二纵梁2与第三纵梁3之间的多个横梁11由于不会与车轮接触,可采用方管、圆管等强度相对较大且易于加工的结构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可采用方棱柱、圆柱等多种形状,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均是L型梁,所述各L型梁均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板和竖板,各竖板均位于横板上侧,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上的横板相向设置,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上的横板相向设置,第一横架9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上的横板上方,第二横架10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上的横板上方,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两侧的弯曲边沿分别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的竖板侧面连接,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两侧的弯曲边沿分别与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的竖板侧面连接。上述优选方案在能够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自重相对更轻,且与横架和曲面板均可方便的连接,便于加工生产。
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载车板上存放的车辆车轮携带的泥沙污染下层车辆,可在所述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下方以及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下方各设置一个固定架13,各固定架两端分别与曲面板两侧的纵梁连接,第一曲面板5下方的固定架与第二曲面板6下方的固定架之间安装第一柔性挡板14,第三曲面板7下方的固定架与第四曲面板8下方的固定架之间安装第二柔性挡板15,第一柔性挡板14和第二柔性挡板15两端均通过拉簧16与相邻的固定架13连接,第一柔性挡板14和第二柔性挡板15均位于横架的上侧。所述柔性挡板能够与车轮接触,并随车轮一起嵌入横架间的空隙中,始终包覆车轮下方,避免车轮上携带的泥沙直接落到下方车辆上。载车板携带车辆上升后,车轮下方的柔性挡板弯曲并随车轮一同嵌入横架间的空隙,此时柔性挡板牵引拉簧16使拉簧16被拉伸;载车板落地后,两端的拉簧16复原过程中对柔性挡板施加拉力,使柔性挡板在车辆离开后恢复平整,避免柔性挡板发生折叠,有利于延长柔性挡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立体车库自身的尺寸及结构条件来确定载车板的具体尺寸,在立体车库自身尺寸足够且结构不会限制载车板尺寸时,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载车板尺寸如下:所述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的长度L均为5100mm,载车板的宽度W为2600mm,横梁11的长度W1为800mm,各第一横架9和第二横架10的宽度D均为100mm。该尺寸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家用乘用车辆的停放需求,且空间利用率合理,上下载车板时车轮有足够的调节空间,对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低,前后车轮同时压在横梁上的可能性较低,能够有效降低驾驶员在载车板上挪移车辆的次数。

Claims (8)

1.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相互平行且依次排列,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相连接,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相连接,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之间设置多个第一横架(9),各第一横架(9)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连接,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横架(10),各第二横架(10)两端分别与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连接,第二纵梁(2)与第三纵梁(3)之间通过多个横梁(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与相邻曲面板之间的距离L1以及相邻的横架之间的距离L2均为200mm-4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均是L型梁,所述各L型梁均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板和竖板,各竖板均位于横板上侧,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上的横板相向设置,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上的横板相向设置,第一横架(9)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上的横板上方,第二横架(10)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上的横板上方,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两侧的弯曲边沿分别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的竖板侧面连接,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两侧的弯曲边沿分别与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的竖板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板(5)、第二曲面板(6)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均是弧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板(5)、第二曲面板(6)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均是梯形曲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板(5)和第二曲面板(6)下方以及第三曲面板(7)和第四曲面板(8)下方各设置一个固定架(13),各固定架两端分别与曲面板两侧的纵梁连接,第一曲面板(5)下方的固定架与第二曲面板(6)下方的固定架之间安装第一柔性挡板(14),第三曲面板(7)下方的固定架与第四曲面板(8)下方的固定架之间安装第二柔性挡板(15),第一柔性挡板(14)和第二柔性挡板(15)两端均通过拉簧(16)与相邻的固定架(13)连接,第一柔性挡板(14)和第二柔性挡板(15)均位于横架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横架与相邻曲面板之间的距离L1以及相邻的横架之间的距离L2均为3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和第四纵梁(4)的长度L均为5100mm,载车板的宽度W为2600mm,横梁(11)的长度W1为800mm,各第一横架(9)和第二横架(10)的宽度D均为100mm。
CN201921273328.5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Active CN211257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3328.5U CN211257974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3328.5U CN211257974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7974U true CN21125797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3328.5U Active CN211257974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79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7329A (zh) * 2019-08-06 2019-11-01 山东易泊永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CN11272719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立体升降塔库的垂直升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7329A (zh) * 2019-08-06 2019-11-01 山东易泊永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CN11272719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立体升降塔库的垂直升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57974U (zh) 一种立体车库使用的载车板
CN214942931U (zh) 一种自动限位式立体车库停车板
CN202611298U (zh) 吊篮式轿车双层停放装置
CN107985169A (zh) 一种警用一体化举升拖车
KR20100053130A (ko) 자가구동식 2단 주차장치
CN101581156A (zh) 单层斜坡倍增停车方法及斜坡停车拖板
CN109025411B (zh) 一种停车位
CN111287531B (zh) 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载车吊篮防晃动机构
CN218029312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吊运装置
CN110374367B (zh) 一种两轮车立体车库
CN203223021U (zh) 塔式立体车库
CN110130694B (zh) 一种弹簧储能式立体停车库
CN201722958U (zh) 立体车库双向存取车装置
CN207565432U (zh) 一种车载举升式拖车
CN115341793A (zh) 一种可变轴距搬运器
CN102926565A (zh) 新型密集停车系统
CN110481517B (zh) 一种服务站及其工作方法
CN2579867Y (zh) 汽车维修用升降机
CN1807815A (zh) 小汽车垂直提升、横移、停放两层专用组合装置
CN101787813A (zh) 立体车库双向存取车装置
CN207826073U (zh)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CN218715577U (zh) 泊车装置
CN218715578U (zh) 易于泊车的立体车库
CN220725896U (zh) 一种简易型的立体停车设备
CN109372303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