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5846U -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5846U
CN211255846U CN201921481252.5U CN201921481252U CN211255846U CN 211255846 U CN211255846 U CN 211255846U CN 201921481252 U CN201921481252 U CN 201921481252U CN 211255846 U CN211255846 U CN 211255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in
pipe
air inlet
fixing piece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12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平
贺涛
何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Genfeng Jianeng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Genfeng Jianeng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Genfeng Jianeng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Genfeng Jianeng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12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5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5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5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包括储料仓、出料仓、进料机构、排风管、螺旋式送料机构、进风机构,本方案设置有进风机构,以使储料仓内部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与外部空气相连通,而储料仓靠近顶部的一侧还设置有排风管,进而将储料仓中待冷却型煤的热量输送至外部,从而实现对待冷却型煤的降温冷却,同时还将储料仓中的较多粉尘随空气一同被抽离至外界,以使型煤冷却塔在对待冷却型煤进行冷却过程中更加环保、产生废弃物更少,更加洁净;本方案设置有螺旋式送料机构,待冷却型煤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发生碎裂,解决了型煤冷却塔中待冷却型煤时易发生碎裂的难题,显著提升型煤成品率,降低型煤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型煤冷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背景技术
将煤矸石经粉碎、干燥、粘结混合、成型后形成型煤,该阶段的型煤具有较高的温度,其温度大于100℃,若将具有较高温度的型煤直接输送至皮带输送机上,型煤自身较高的温度难以快速降低,将延长皮带输送机的输送距离,降低型煤生产效率,同时其较高的热量易引起皮带输送机皮带老化,增加生产成本。由于我国通过煤矸石生产的工业型煤还处于初步阶段,尚缺少煤矸石生产工业型煤的关键设备,而目前还缺少适用于煤矸石生产工业型煤的冷却设备。
在型煤冷却塔对型煤进行冷却过程中,由于储料仓顶部与底部之间具有较大的高度差,当向储料仓开始送料时,从储料仓顶部向储料仓底部下料的型煤由于高度差较大,型煤通常与储料仓底部直接碰撞,引起型煤碎裂,碎裂后的型煤为次品,大幅降低型煤成品率,当储料仓中的型煤积累到储料仓高度的1/5以上时,型煤下落的高度差逐步减小,型煤较少发生碎裂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包括储料仓、出料仓、进料机构、排风管、螺旋式送料机构、进风机构,所述储料仓设置于出料仓上方,所述储料仓沿长度方向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所述出料仓一端设置于储料仓底部,所述出料仓另一端与外部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面相对设置,所述进料机构一端设置于储料仓顶部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另一端与储料仓顶部相连通,所述排风管一端设置于储料仓靠近进料机构的外壁上,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固定设置于储料仓内壁表面,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入口端设置于进料机构下方,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出口端设置于储料仓靠近出料仓的内壁表面,所述进风机构设置于储料仓内部,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管、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所述送料管倾斜设置于储料仓顶部,所述第一进料管入口端与送料管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出口端与储料仓顶部远离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并延伸至螺旋式半敞口管体入口端正上方,所述第二进料管一端与送料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另一端与储料仓顶部靠近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为螺旋式半敞口管体,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敞口方向与型煤下落方向相垂直,所述进风机构包括通风管、第一进风单元、第二进风单元,所述通风管竖直设置于储料仓内部中心线位置,所述通风管管体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一进风单元与所述第二进风单元相对设置于通风管两侧,所述第一进风单元一端与储料仓外壁上的第一矩形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单元另一端与通风管上开设的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单元、第二进风单元设置的数量与储料仓侧壁上开设第一矩形通孔的数量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料阀,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料阀,所述出料仓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料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单元与所述第二进风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进风单元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靠近排风管处的储料仓内壁与通风管之间,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于靠近出料仓处的储料仓内壁与通风管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起的一侧与储料仓中型煤下落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件为角钢。
优选的,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储料仓外壁沿第一矩形通孔长度方向的外侧还设置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内部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尺寸不小于第一矩形通孔尺寸,所述加强框架靠近第二矩形通孔的一侧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框架为四边形刚性框架。
优选的,所述加强框架的凹槽中还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为5-20目的刚性网体。
本方案设置有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单元、第二进风单元的一端与储料仓外壁上的第一矩形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通风管上开设的通气孔相连通,以形成若干气流通道,以使储料仓内部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与外部空气相连通,而储料仓靠近顶部的一侧还设置有排风管,排风管工作后,将储料仓中的空气不断抽离至外界,进而将储料仓中待冷却型煤的热量输送至外部,从而实现对待冷却型煤的降温冷却,同时还将储料仓中的较多粉尘随空气一同被抽离至外界,以使型煤冷却塔在对待冷却型煤进行冷却过程中更加环保、产生废弃物更少,更加洁净。所述第一进风单元、第二进风单元在进风管两侧还可以设置若干组,以使储料仓中的气流通道分布的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实现储料仓中待冷却型煤的均匀降温冷却、清除粉尘。
本方案设置有螺旋式送料机构,所述螺旋式半敞口刚性管体沿储料仓内壁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所述螺旋式半敞口刚性管体入口端位于第一进料管出口端正下方,以使从第一进料管出口端输出的待冷却型煤落入至其下方的螺旋式半敞口刚性管体中,所述螺旋式半敞口刚性管体入口端与第一进料管出口端之间的高度差很小或极小,待冷却型煤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发生碎裂,而下落的待冷却型煤从螺旋式半敞口刚性管体中成螺旋式滑落至出料仓或储料仓底部,待冷却型煤因在螺旋式滑落过程中其速度大幅减小,在与出料仓或储料仓底部接触/碰撞时不会碎裂,解决了型煤冷却塔中待冷却型煤时易发生碎裂的难题,显著提升型煤成品率,降低型煤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的轴侧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储料仓10、加强框架11、防尘网111、出料仓20、第三出料阀21、进料机构30、送料管31、第一进料管32、第一出料阀321、第二进料管33、第二出料阀331、排风管40、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通风管61、第一进风单元62、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第二进风单元63;外部皮带输送机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包括储料仓10、出料仓20、进料机构30、排风管40、螺旋式送料机构、进风机构,所述储料仓10设置于出料仓20上方,所述储料仓10沿长度方向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所述储料仓10为顶端密封、底端敞口的空心圆柱形刚性腔体,所述储料仓10底端与出料仓20相连通,所述出料仓20一端设置于储料仓10底部,所述出料仓20另一端与外部皮带输送机100的输送面相对设置,以将冷却后的型煤输送至外部皮带输送机100上,所述出料仓20为空心的圆台形刚性腔体,所述出料仓20两端敞口,所述进料机构30一端设置于储料仓10顶部上方,所述进料机构30另一端与储料仓10顶部相连通,以将待冷却型煤输送至储料仓10中,所述排风管40一端设置于储料仓10靠近进料机构30的外壁上,所述排风管40另一端与外部抽风机相连接,以将型煤冷却塔中的热量及粉尘快速抽离至外部,进而将型煤冷却塔中的型煤温度降低至50℃以下,还将储料仓10中含较多粉尘的空气抽离至外界,以使型煤冷却塔更加环保,产生废弃物更少,所述排风管40为刚性管体,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固定设置于储料仓10内壁表面,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入口端设置于进料机构30下方,以使第一进料管32输送的待冷却型煤先落入至螺旋式送料机构入口端,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出口端设置于储料仓10靠近出料仓20的内壁表面,以使型煤在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以较低的速度滑落,所述进风机构设置于储料仓10内部,以使外部的空气输送至型煤冷却塔内部,所述进料机构30包括送料管31、第一进料管32、第二进料管33,所述送料管31倾斜设置于储料仓10顶部,所述进料管为空心的刚性圆柱体,所述第一进料管32入口端与送料管31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与储料仓10顶部远离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并延伸至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入口端正上方,所述第一进料管32为空心的刚性圆柱体,以将待冷却型煤输送至其下方的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所述第二进料管33一端与送料管31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33另一端与储料仓10顶部靠近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以将待冷却型煤输送至储料仓10中,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为刚性的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敞口方向与型煤下落方向相垂直,以使待冷却型煤在沿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螺旋式下落过程中不脱离管体,防止待冷却型煤直接落入储料仓10底部而碎裂,所述进风机构包括通风管61、第一进风单元62、第二进风单元63,所述通风管61竖直设置于储料仓10内部中心线位置,所述通风管61管体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风管61为两端封闭的空心、刚性圆柱体,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与所述第二进风单元63相对设置于通风管61两侧,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一端与储料仓10外壁上的第一矩形通孔相连通,以使外部空气与储料仓10内部空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另一端与通风管61上开设的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第二进风单元63设置的数量与储料仓10侧壁上开设第一矩形通孔的数量相一致。
具体的,所述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与储料仓10顶部远离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以使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出口端)下落的待冷却型煤正好落入至其正下端的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所述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直径小于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直径,防止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下料的待冷却型煤从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脱离。所述第一进料管32只有在向型煤冷却塔开启送料时开启,当型煤冷却塔中的待冷却型煤积累到其高度的1/5时,第一进料管32停止向型煤冷却塔送料。
具体的,所述第二进料管33另一端与储料仓10顶部靠近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以使第二进料管33另一端下料的待冷却型煤落入至下端的储料仓10中,型煤冷却塔对储料仓10中不断下料的待冷却型煤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的型煤逐渐从出料仓20通过并落入至其下端的外部皮带输送机100上,所述第二进料管33送料时间相对于第一进料管32送料时间更长,直至型煤冷却塔工作结束。
具体的,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沿储料仓10内壁设置,其设置的角度较为平缓,以使待冷却型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可沿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入口端向出口端滑落,其滑落的速度大幅减小,且待冷却型煤与出料仓20底部不存在高度差,滑落的待冷却型煤不会发生碎裂,待冷却型煤逐步积累在出料仓20及储料仓10中,当待冷却型煤高度占储料仓10高度的1/5时,待冷却型煤不再从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滑落。
具体的,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在储料仓10内壁设置过程中,可能与部分第一进风单元62或第二进风单元63重叠,可将重叠部分的第一进风单元62或第二进风单元63预先切割为两半,分别焊接于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的两侧,进而避免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在向出料仓20或储料仓10底部输送待冷却型煤时发生堵塞或掉落。
本方案设置有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第二进风单元63相对设置于设置于通风管61两侧,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第二进风单元63的一端与储料仓10外壁上的第一矩形通孔相连通,以形成横向的气流通道,另一端与通风管61上开设的通气孔相连通,以形成纵向的气流通道,以使储料仓10内部的空气通过横向及纵向的气流通道与外部空气相连通,而储料仓10靠近顶部的一侧还设置有排风管40,排风管40工作后,将储料仓10中的空气不断抽离至外界,进而将储料仓10中待冷却型煤的热量输送至外部,从而实现对待冷却型煤的降温冷却,同时外部空气通过气流通道源源不断的输入至储料仓10中,外部空气温度为室温,大大低于待冷却型煤自身的温度,储料仓10中的外部空气迅速吸收待冷却型煤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继续被排风管40抽离至外界,进而实现储料仓10中待冷却型煤的持续降温冷却。本方案中的第一进风单元62、第二进风单元63在通风管61两侧还可以设置若干组,如3组,以使储料仓10中的气流通道分布的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实现储料仓10中待冷却型煤的均匀降温冷却。
本方案设置有排风管40,以将储料仓10中含有较多粉尘的空气不断抽离至外界,以使型煤冷却塔在对待冷却型煤进行冷却过程中更加环保、产生废弃物更少,更加洁净。
本方案设置有螺旋式送料机构,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沿储料仓10内壁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入口端位于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正下方,以使从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输出的待冷却型煤落入至其下方的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入口端与第一进料管32出口端之间的高度差很小或极小,待冷却型煤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发生碎裂,而下落的待冷却型煤从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呈螺旋式滑落至出料仓20或储料仓10底部,待冷却型煤因在螺旋式滑落过程中其速度大幅减小,在与出料仓20或储料仓10底部接触/碰撞时不会碎裂,解决了型煤冷却塔中待冷却型煤时易发生碎裂的难题,显著提升型煤成品率,降低型煤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料管32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料阀321,所述第一出料阀321为气动出料阀,用于控制第一进料管32中待冷却型煤的进料状态,如进料开启、进料终止、进料速度,所述第二进料管33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料阀331,所述第二出料阀331为气动出料阀,用于控制第二进料管33中待冷却型煤的进料状态,如进料开启、进料终止、进料速度,所述出料仓20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料阀21,所述第三出料阀21为气动出料阀,用于控制出料仓20的出料开启、出料终止、出料速度。所述气动出料阀具有密封性好、维修简单等优点。
所述第一出料阀321、第二出料阀331、第三出料阀21还可以设置为刚性板体,所述刚性板体分别与第一进料管32、第二进料管33、出料仓20的横截面相匹配,以通过人工抽拉的方式实现对第一进料管32、第二进料管33进料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或实现对出料仓20出料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与所述第二进风单元6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进风单元62包括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所述第一固定件621设置于靠近排风管40处的储料仓10内壁与通风管61之间,所述第三固定件623设置于靠近出料仓20处的储料仓10内壁与通风管61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622设置于第一固定件621与第三固定件623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622设置有若干个。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于储料仓10内壁与通风管61之间,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在与通风管61上通气孔相连通的同时,还起到固定通风管61的作用,以将通风管61牢固的固定于储料仓10的中心线位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之间分别形成若干气流通道,这些气流通道与储料仓10外壁上的第一矩形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之间的距离根据待冷却型煤的设计冷却量、型煤质量、型煤体积等因素计算出预设值,以使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之间分别形成若干气流通道的进气量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件621凸起的一侧与储料仓10中型煤下落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件621为角钢。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621、第二固定件622、第三固定件623为角钢,且角钢凸起的一侧呈倒V型,当储料仓10中位置较高的型煤在向出料仓20底端下落过程中时,型煤不会卡在角钢的倒V型槽中,避免局部待冷却型煤长时间滞留在储料仓10中,确保储料仓10中的待冷却型煤在冷却时更加均匀,一致性更好。
进一步,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以使待冷却型煤在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中自由滑落,并避免待冷却型煤在滑落过程中掉落至螺旋式半敞口管体51外部。
进一步,所述储料仓10外壁沿第一矩形通孔长度方向的外侧还设置加强框架11,所述加强框架11内部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尺寸不小于第一矩形通孔尺寸,以使第二矩形通孔中设置的防尘网111能够完全遮挡住第一矩形通孔,防止储料仓10下料过程中形成的较大颗粒物从防尘网111溅出,所述加强框架11靠近第二矩形通孔的一侧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防尘网111相匹配,所述加强框架11为四边形刚性框架。
进一步,所述加强框架11的凹槽中还设置有防尘网111,所述防尘网111为5-20目的刚性网体。
具体的,从第一进料管32向储料仓10输送的待冷却型煤,产生的粉尘、较大颗粒物很少,而从第二进料管33直接向储料仓10输送的待冷却型煤,由于下料过程中冲击作用力较大,待冷却型煤表面局部发生碰撞,产生较多粉尘及较大颗粒物,较大的颗粒物还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所述防尘网111为5-20目的刚性网体,能够防止较大颗粒物从防尘网111通过,避免较大颗粒物伤害周围设备、操作人员,以使型煤冷却塔更加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出料仓、进料机构、排风管、螺旋式送料机构、进风机构,所述储料仓设置于出料仓上方,所述储料仓沿长度方向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矩形通孔,所述出料仓一端设置于储料仓底部,所述出料仓另一端与外部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面相对设置,所述进料机构一端设置于储料仓顶部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另一端与储料仓顶部相连通,所述排风管一端设置于储料仓靠近进料机构的外壁上,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固定设置于储料仓内壁表面,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入口端设置于进料机构下方,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出口端设置于储料仓靠近出料仓的内壁表面,所述进风机构设置于储料仓内部,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管、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所述送料管倾斜设置于储料仓顶部,所述第一进料管入口端与送料管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出口端与储料仓顶部远离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并延伸至螺旋式半敞口管体入口端正上方,所述第二进料管一端与送料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另一端与储料仓顶部靠近中心位置一侧相连通,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为螺旋式半敞口管体,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敞口方向与型煤下落方向相垂直,所述进风机构包括通风管、第一进风单元、第二进风单元,所述通风管竖直设置于储料仓内部中心线位置,所述通风管管体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一进风单元与所述第二进风单元相对设置于通风管两侧,所述第一进风单元一端与储料仓外壁上的第一矩形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单元另一端与通风管上开设的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单元、第二进风单元设置的数量与储料仓侧壁上开设第一矩形通孔的数量相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料阀,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料阀,所述出料仓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料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单元与所述第二进风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进风单元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靠近排风管处的储料仓内壁与通风管之间,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于靠近出料仓处的储料仓内壁与通风管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若干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起的一侧与储料仓中型煤下落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件为角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半敞口管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外壁沿第一矩形通孔长度方向的外侧还设置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内部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尺寸不小于第一矩形通孔尺寸,所述加强框架靠近第二矩形通孔的一侧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框架为四边形刚性框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架的凹槽中还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为5-20目的刚性网体。
CN201921481252.5U 2019-09-06 2019-09-06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Active CN211255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1252.5U CN211255846U (zh) 2019-09-06 2019-09-06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1252.5U CN211255846U (zh) 2019-09-06 2019-09-06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5846U true CN211255846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1252.5U Active CN211255846U (zh) 2019-09-06 2019-09-06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5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8180B (zh) 炭黑粉末去除方法及装置
CN206718235U (zh) 一种塑料颗粒筛分机
CN211255847U (zh) 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半成品冷却塔
CN203602036U (zh) 挂面碎头输送线及使用该装置的挂面碎头收集粉碎系统
CN211255846U (zh) 无填仓料损耗的新型环保洁净型煤冷却塔
CN201337869Y (zh) 尿素冷却流化床除尘装置
CN202366880U (zh) 一种回风式风选机
CN211261858U (zh) 无尘环保式新型型煤冷却处理系统
CN217802657U (zh) 塑料粒子快速冷却装置
CN109455526A (zh) 混炼胶粒料风冷输送装置
CN105291298A (zh) 一种改性塑料挤出机用振动筛
CN201706909U (zh) 生物质颗粒网带冷却器
CN206009231U (zh) 生产钢渣微粉用的风选装置
CN214115453U (zh) 型煤料球冷却装置及型煤生产系统
CN211676934U (zh) 一种新型除尘风柜及卸粮车道除尘装置
CN105149070B (zh) 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气力输送、精磨系统
CN104401764B (zh) 物料输送系统和选矿生产线
CN211595555U (zh) 型煤运输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型煤生产设备
CN107152858A (zh) 立式烘干筛选塔
CN207362372U (zh) 一种切片输送干燥设备
CN201219388Y (zh) 植物料粉碎生产设备
CN211147236U (zh) 一种脱硫剂生产的干燥筛分装置
CN110567293A (zh) 无尘环保式新型型煤冷却处理系统
CN112875325B (zh) 全自动冶金材料配料生产线
CN210456713U (zh) 用于季戊四醇原料车间玉米粉碎工段的转运除尘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