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2824U -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2824U
CN211252824U CN201922168590.XU CN201922168590U CN211252824U CN 211252824 U CN211252824 U CN 211252824U CN 201922168590 U CN201922168590 U CN 201922168590U CN 211252824 U CN211252824 U CN 211252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late
groove
vibrat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685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志强
李宁
刘毅
李建卿
陶明辉
冯贞阳
殷熊虎
候宇飞
王福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5734 Unit Of Chinese Pla
Original Assignee
75734 Unit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5734 Unit Of Chinese Pla filed Critical 75734 Unit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to CN2019221685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2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2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28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包括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的四角上各设置减振槽,减振槽中固定连接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底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与减振槽固定连接或者连为一体,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限位螺母,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减振板,所述连接柱贯穿固定板与减振板,减振板的两侧下端固定连接能够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贯穿于连接护壳中,伸缩杆和连接护壳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的上表面上,减振板中间下端设置若干个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的上表面上。本装置克服了现有装置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等不足,同时兼顾了较好的减振效果,并可以方便进行快速拆卸。

Description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车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环境,其运行时车内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较为严重,对乘员和设备都损害较大。现有的减振设备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结构太过复杂,保养维修不方便,同时车身支架处的连接也较为复杂,较难进行快速拆卸,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的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克服了现有装置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等不足,同时兼顾了较好的减振效果,并可以方便进行快速拆卸。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包括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的四角上各设置减振槽,减振槽中固定连接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底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与减振槽固定连接或者连为一体,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内部的螺纹与连接柱外部的螺纹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减振板,所述连接柱贯穿固定板与减振板,减振板的两侧下端固定连接能够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贯穿于连接护壳中,伸缩杆和连接护壳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的上表面上,减振板中间下端设置若干个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垫板、连接板、第一减振弹簧、第二减振弹簧和缓冲杆,垫板设置在减振板的下端并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垫板下端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振弹簧,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簧径小于第一减振弹簧的簧径,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长度设置为第二减振弹簧高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的,减振底板上对应第一减振弹簧的底部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柔软材质的缓冲垫,所述减振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柔软材质的降压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底板的靠近减振槽的边沿设置第一防错位软条和第三防错位软条,减振槽上对应第一防错位软条的位置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二防错位软条,减振槽上对应第三防错位软条的位置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四防错位软条,上述4个防错位软条用于防止减振底板在振动下与减振槽发生错位或者碰撞。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支架的内部设置有车身槽,车身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槽,连接槽上设置“倒L”型的履带连接板,连接槽贯穿车身支架与履带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减振外壳,所述减振外壳与车身支架通过履带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外壳的两侧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宽度与定位槽的宽度一致,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板与定位槽通过固定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与安装板大小吻合,所述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压板的上端设置有拉把,所述拉把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防脱落槽块,所述固定螺栓贯穿防脱落槽块,所述防脱落槽块的外侧设置有防脱落槽,所述防脱落槽块与防脱落槽形状一致。
有益效果: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当履带车辆在地形复杂的地面上行驶时,崎岖的地面会对履带车辆的履带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带动履带车辆上升,但因其力施加的时间较短,但频率较高,即易对履带车辆产生振动,但随着振动的产生,减振装置上的第一减振弹簧与第二减振弹簧会对其进行多次降振,从而缓解车身向下的应力对履带组件的损伤,较好的达到减振效果,同时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该履带车辆的使用寿命,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方便;
2、通过固定组件与履带连接板的设置,使用者在对减振装置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转动固定螺栓使其脱离减振外壳,再拉动拉把,同时转动连接螺栓,使其脱离履带连接板,即可以实现车身支架与减振外壳的分离,使用者即可对车身支架或减振外壳进行更换或维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履带车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使用者所需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的A处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的A处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的B处结构图;
图5为本实施方式中装置的C处结构图。
图中:1、车身支架;2、车身槽;3、连接槽;4、履带连接板;5、连接螺栓;6、减振外壳;7、减振槽;8、减振组件;9、固定板;10、连接柱;11、限位螺母;12、减振板;13、伸缩杆;14、连接护壳;15、第一防错位软条;16、第二防错位软条;17、垫板;18、连接板;19、第一减振弹簧;20、第二减振弹簧;21、缓冲杆;22、缓冲垫;23、固定座;24、第三防错位软条;25、第四防错位软条;26、减振底板;27、降压软垫;28、定位槽;29、安装板;30、固定组件;31、压板;32、固定螺栓;33、拉把;34、防脱落槽块;35、防脱落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车身支架1的四角上各设置减振槽7,四角减振槽7的前端设置有减振组件8,减振组件8设置有四个,减振组件8包括固定板9,固定板9设置为矩形板,固定板9与四角减振槽7固定连接,固定板9上设置有连接柱10,连接柱10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柱10上设置有限位螺母11,限位螺母11内部的螺纹与连接柱10上设置的螺纹间隙配合,固定板9的下端设置有减振板12,连接柱10贯穿固定板9与减振板12,减振板12与连接柱10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减振组件8来实现对于车身支架的降振。减振板12下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设置有多个,一个减振板12的下端设置有两个伸缩杆13,两个伸缩杆13以减振板12的纵向中轴为对称轴对称布置,伸缩杆13与减振板12固定连接,伸缩杆13上设置有连接护壳14,连接护壳14上设置有连接孔,伸缩杆13通过连接孔贯穿连接护壳14,连接护壳14的数量与伸缩杆13的数量设置为一致,可以通过伸缩杆13来辅助进行降振。减振板12的下端设置有垫板17,垫板17与连接柱10固定连接,垫板17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18,垫板17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连接板1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弹簧19,第一减振弹簧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振弹簧20,第二减振弹簧20的簧径小于第一减振弹簧19的簧径,第二减振弹簧20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杆21,缓冲杆21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缓冲杆21的长度设置为第二减振弹簧20高度的三分之二,可以通过第一减振弹簧19与第二减振弹簧20来强化减振组件8的减振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缓冲杆21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垫22,缓冲垫22设置为柔软材质,缓冲垫22设置为圆形,缓冲垫2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23,固定座23设置为缓冲垫22的同心圆,缓冲垫22的直径小于固定座23的直径,固定座23的下端设置有减振底板26,减振底板26与固定座23固定连接,减振底板26的下端设置有降压软垫27,降压软垫27与减振底板26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缓冲垫22与缓冲杆21的设置,来防止第一减振弹簧19与第二减振弹簧20产生过渡压缩。
作为一种优选,连接护壳14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防错位软条15,第一防错位软条1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防错位软条16,第一防错位软条15与第二防错位软条16形状大小设置为一致,第一防错位软条15与第二防错位软条16设置为柔软材质,第二防错位软条1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防错位软条25,第四防错位软条25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三防错位软条24,第三防错位软条24与第四防错位软条25形状大小设置为一致,第三防错位软条24与第四防错位软条25设置为柔软材质,可以通过形状大小一致的第一防错位软条15与第二防错位软条16,第三防错位软条24与第四防错位软条25来防止减振组件8在高速振动下与车身支架1产生错位或碰撞。
车身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车身槽2,车身支架1上设置有连接槽3,连接槽3设置有多个,车身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履带连接板4,履带连接板4设置为“倒L”型,连接槽3贯穿车身支架1与履带连接板4,可以通过多个车身槽2来实现履带组件与该车身支架降振机构之间的连接。履带连接板4上设置有连接螺栓5,连接螺栓5的数量与履带连接板4的数量设置为一致,履带连接板4的内侧设置有减振外壳6,减振外壳6与车身支架1通过连接螺栓5与履带连接板4连接,可以通过履带连接板4来完成车身支架1与减振外壳6的部分连接。减振外壳6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28,定位槽28设置有两个,定位槽28上设置有安装板29,安装板29与车身支架1通过氩弧焊连接,安装板29的宽度与定位槽28的宽度大小设置为一致,安装板29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30,安装板29与定位槽28通过固定组件30连接,可以通过固定组件30与安装板29来完成车身支架1与减振外壳6的另一部分连接。固定组件30包括压板31,压板31与安装板29大小吻合,压板31上设置有固定螺栓32,压板3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32,压板31的上端设置有拉把33,拉把33与压板31固定连接,压板31的一侧设置有防脱落槽块34,固定螺栓32贯穿防脱落槽块34,防脱落槽块34的外侧设置有防脱落槽35,防脱落槽块34与防脱落槽35形状设置为一致,可以通过防脱落槽块34与防脱落槽35相互配合,从而防止防脱落槽块34产生脱落。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连接槽3来完成履带组件与车身支架降振机构之间的连接,再通过车身槽2完成车身与该车身支架降振机构之间的连接,使用者即可开始进行使用,当需要对车身支架1进行更换时,可以通过转动固定螺栓32使其脱离减振外壳6,再拉动拉把33,同时转动连接螺栓5,使其脱离履带连接板4,即可以实现车身支架1与减振外壳6的分离,使用者即可对车身支架或减振外壳进行更换或安装,而在该履带车辆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复杂地形,当需要在地形复杂的地面上移动时,崎岖的地面会对履带车辆的履带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带动履带车辆上升,但因其力施加的时间较短,但频率较高,即易使履带车辆产生振动,但随着振动的产生,该车身支架降振机构内减振组件8上的第一减振弹簧19与第二减振弹簧20会对其进行多次降振,从而缓解车身向下的应力对履带组件的损伤,以延长履带车辆的使用寿命。

Claims (8)

1.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包括车身支架(1),车身支架(1)的四角上各设置减振槽(7),其特征在于:减振槽(7)中固定连接减振组件(8),所述减振组件(8)包括减振底板(26)和固定板(9),固定板(9)与减振槽(7)固定连接或者连为一体,固定板(9)上设置有连接柱(10),连接柱(10)上设置限位螺母(11),所述限位螺母(11)内部的螺纹与连接柱(10)外部的螺纹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板(9)的下端设置有减振板(12),所述连接柱(10)贯穿固定板(9)与减振板(12),减振板(12)的两侧下端固定连接能够伸缩的伸缩杆(13),伸缩杆(13)贯穿于连接护壳(14)中,伸缩杆(13)和连接护壳(14)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26)的上表面上,减振板(12)中间下端设置若干个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26)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垫板(17)、连接板(18)、第一减振弹簧(19)、第二减振弹簧(20)和缓冲杆(21),垫板(17)设置在减振板(12)的下端并与连接柱(10)固定连接,垫板(17)下端固定设置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弹簧(19),所述第一减振弹簧(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振弹簧(20),所述第二减振弹簧(20)的簧径小于第一减振弹簧(19)的簧径,所述第二减振弹簧(20)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杆(21),所述缓冲杆(21)上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21)的长度设置为第二减振弹簧(20)高度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底板(26)上对应第一减振弹簧(19)的底部设置固定座(23),固定座(23)上设置柔软材质的缓冲垫(22),所述减振底板(26)的下表面设置有柔软材质的降压软垫(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底板(26)的靠近减振槽(7)的边沿设置第一防错位软条(15)和第三防错位软条(24),减振槽(7)上对应第一防错位软条(15)的位置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二防错位软条(16),减振槽(7)上对应第三防错位软条(24)的位置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四防错位软条(25),上述4个防错位软条用于防止减振底板(26)在振动下与减振槽(7)发生错位或者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车身槽(2),车身支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槽(3),连接槽(3)上设置“倒L”型的履带连接板(4),连接槽(3)贯穿车身支架(1)与履带连接板(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连接板(4)的内侧设置有减振外壳(6),所述减振外壳(6)与车身支架(1)通过履带连接板(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外壳(6)的两侧各设置有定位槽(28),所述定位槽(28)上设置有安装板(29),所述安装板(29)与车身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9)的宽度与定位槽(28)的宽度一致,所述安装板(29)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30),所述安装板(29)与定位槽(28)通过固定组件(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压板(31),所述压板(31)与安装板(29)大小吻合,所述压板(3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32),所述压板(31)的上端设置有拉把(33),所述拉把(33)与压板(3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31)的一侧设置有防脱落槽块(34),所述固定螺栓(32)贯穿防脱落槽块(34),所述防脱落槽块(34)的外侧设置有防脱落槽(35),所述防脱落槽块(34)与防脱落槽(35)形状一致。
CN201922168590.XU 2019-12-06 2019-12-06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52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8590.XU CN211252824U (zh) 2019-12-06 2019-12-06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8590.XU CN211252824U (zh) 2019-12-06 2019-12-06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2824U true CN21125282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685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52824U (zh) 2019-12-06 2019-12-06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2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5174A (zh) * 2019-12-06 2020-0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75734部队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5174A (zh) * 2019-12-06 2020-0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75734部队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CN110775174B (zh) * 2019-12-06 2024-09-06 中国人民解放军75734部队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52824U (zh)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CN210950671U (zh) 计算机主机箱减震底座
CN110553129A (zh) 计算机主机箱减震底座
CN209273366U (zh) 一种减震器弹簧盘压装底座
CN110775174A (zh) 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
CN11362934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安装结构
CN213707658U (zh) 一种履带式高空作业车的减震底盘架
CN209118187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连接架
CN212432469U (zh) 一种车用传感器振动检测装置
CN209667259U (zh) 一种汽车后桥托具
CN208855345U (zh) 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
CN106670777A (zh) 减振器与转向节的装配工装和装配方法
CN216242029U (zh) 一种机械设备专用减振吸尘气缸底座
CN215467816U (zh) 钢球生产用冷镦机
CN212243556U (zh) 一种减震型副车架
CN217018519U (zh) 一种用于连铸结晶器的振动机构
CN219728565U (zh) 一种无人机快拆减震脚架及无人机
CN212883500U (zh) 一种新型筛网放置架
CN216344819U (zh) 一种文化传媒摄影支撑装置
CN209882065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移动式音响
CN204187224U (zh) 平板显示器支架
CN220532699U (zh) 一种车厢折边装置
CN210529460U (zh) 一种旧路改造的施工装置
CN209843184U (zh) 一种乡村经典文学宣传普及展示装置
CN213468596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振动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