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2559U -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2559U
CN211252559U CN201921802321.8U CN201921802321U CN211252559U CN 211252559 U CN211252559 U CN 211252559U CN 201921802321 U CN201921802321 U CN 201921802321U CN 211252559 U CN211252559 U CN 211252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seat
damper
shuttle
avo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23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亚胜
黎树中
李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23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2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2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2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行走驱动机构转动装配的转动部,减震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导向滑移装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性减震件,导向杆远离减震座的一端还设置有挡止头。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穿梭机,避免了在悬挂臂倾斜时而导致的物流箱倾斜,进而避免了货物的倾斜,此外还避免了物流箱剧烈震动的情况,增强了货物运输的稳定性;还能够减缓穿梭机和索道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化解运输过程中物流箱震动对索道的影响,避免引起索道共振,进而避免因震动剧烈而导致索道抖动,造成穿梭机的脱落而引发坠落事故,提高了运输的整体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背景技术
智运快线是一种新型的物流运输方式,由于其具有区域范围广、速度快、低能耗的特点,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所关注。智运快线包括在低空架设的运输网络,运输网络通常由钢索或钢轨铺设而成,还包括安装在运输网络上的大量穿梭机,穿梭机自带行走驱动机构,从而使得穿梭机能够沿着运输网络自行移动。由于穿梭机是在室外环境下运行的,地形的不平整会造成运输网络铺设的高低不平,在运输过程中时长颠簸,容易导致螺钉/螺丝的脱落,甚至影响穿梭机的控制箱的精密元件寿命,更甚至会造成意外损坏;且当经过这些倾斜的钢索或钢轨时,或在运输过程中紧急启停时,穿梭机很容易发生倾斜,进而连带着造成物流箱的倾斜,这降低了穿梭机运输的稳定性,严重时还会造成运输货物的损毁。此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钢索或钢轨的不平整,穿梭机还很容易出现剧烈震动,这也不利于穿梭机的平稳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穿梭机的运输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减震机构的穿梭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行走驱动机构转动装配的转动部,减震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导向滑移装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性减震件,导向杆远离减震座的一端还设置有挡止头。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座上设置有两个立板,所述转动部的两端分别转动装配在对应的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对应的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的外周侧还套设有减震套,所述减震套的一端被挡止头挡止限位,所述弹性减震件位于减震套和减震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的外周侧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弹性减震件的一端被环形凸起挡止限位、另一端被减震座挡止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减震套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转动部与导向杆设置在减震座的同侧,所述导向杆有多个且沿着转动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螺纹装配在减震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穿梭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穿梭机包括行走驱动机构、连接架以及物流箱,所述连接架通过减震机构与行走驱动机构连接在一起,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行走驱动机构转动装配的转动部,减震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导向滑移装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性减震件,导向杆远离减震座的一端还设置有挡止头。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座上设置有两个立板,所述转动部的两端分别转动装配在对应的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转配在对应的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的外周侧还套设有减震套,所述减震套的一端被挡止头挡止限位,所述弹性减震件位于减震套和减震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的外周侧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弹性减震件的一端被环形凸起挡止限位、另一端被减震座挡止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减震套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转动部与导向杆设置在减震座的同侧,所述导向杆有多个且沿着转动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螺纹装配在减震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悬挂臂,所述减震机构转动装配在悬挂臂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穿梭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行走驱动机构和连接架之间设置减震机构,当行走驱动机构发生摆动时,即发生绕着转动部方向的倾斜运动,由于行走驱动机构与转动部的转动装配,此时,连接架和物流箱之间在重力作用下会与行走驱动机构发生相对转动、并保持在原有的形态下,从而避免了物流箱的倾斜,进而避免了货物的倾斜。此外,当行走驱动机构发生震动时,行走驱动机构的震动作用力会作用在各弹性减震件上,弹性减震件会减缓一部分作用力,从而使得连接架和物流箱受到较小的作用影响,避免了物流箱剧烈震动的情况,进一步增强了货物运输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还能够减缓穿梭机和索道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化解运输过程中物流箱震动对索道的影响,避免引起索道共振,进而避免因震动剧烈而导致索道抖动,造成穿梭机的脱落而引发坠落事故,提高了运输的整体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梭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机构和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机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行走驱动机构,101-驱动轮,2-连接架,3-控制装置,4- 物流箱,5-减震机构,501-减震安装孔,502-减震座,503-转动部,504- 导向杆,505-弹性减震件,506-减震套,507-挡止头,508-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穿梭机,穿梭机包括行走驱动机构1、连接架2以及物流箱4,所述连接架2通过减震机构5与行走驱动机构1连接在一起,减震机构5包括减震座 502,所述减震座502上设置有用于与行走驱动机构1转动装配的转动部503,减震座50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2导向滑移装配的导向杆 504,所述导向杆504上套设有弹性减震件505,导向杆504远离减震座502的一端还设置有挡止头507。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行走驱动机构1安装在架设的低空运输网络上,行走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轮101以及用于驱动驱动轮101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轮101直接与运输网络的钢索或钢轨接触,通过驱动轮101转动即可实现穿梭机的自行行走。由于穿梭机的行走驱动机构1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7839697A、名称为穿梭机驱动机构、穿梭机及索道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专利文献中也公开了穿梭机的行走驱动机构1,所以,本实施例中不再对行走驱动机构1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行走驱动机构1上固定有一根悬挂臂,连接架2与悬挂臂的底部连接,具体的,连接架2 上安装有减震机构5,而减震机构5与悬挂臂转动装配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连接架2为U型架且开口向下,控制装置3安装在连接架2的内部,控制装置3为云技术网络控制系统,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常见的控制器或PLC控制系统,穿梭机的控制器在授权公告号为 CN207264125U、名称为穿梭机及其控制装置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也有所公开,本实施例中对控制装置3的具体结构部件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物流箱4可拆固定在连接架2的底部,物流箱4用于存放运输的货物,物流箱4的形状为长方体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减震机构5包括减震座502,减震座502即为一块矩形平板,减震座502上还一体设置有两块立板508,两块立板508设置在减震座502的中部位置且平行间隔设置,两块立板508之间装配有转动部503,本实施例中转动部为一根转轴,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对应的立板508上,本实施例的转动部503 用于与悬挂臂转动装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悬挂臂的底部设置有供转动部503穿过的连接孔,悬挂臂与转动部503转动装配在一起,转动部503又与减震座502转动装配在一起,这种设计使得减震座502不会随着悬挂臂的摆动(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摆动是绕着转动部503进行的摆动)而摆动,进而保证了物流箱4形态的稳定性。由于本实施例中减震机构5安装在连接架2的内侧,而导向杆504与转动部503又都位于减震座502的同一侧,为了方便悬挂臂与转动部503的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架2上设置有供悬挂臂的底部穿过的矩形孔。
本实施例中减震座502的四个边角位置均螺纹安装有一根导向杆 504,导向杆504用于与减震座50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减震座 502的四个边角位置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本实施例中四个导向杆 504平行设置且均导向滑动装配在连接架2的对应位置处。连接架2 上设置有供导向杆504穿过的减震安装孔501。为了增强抗减强度,本实施例中各导向杆504的外周侧均套设有一个减震套506,各减震套 506均穿设在对应的减震安装孔501内。本实施例中减震套506用于朝向减震座502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能够与减震安装孔501 的孔沿相互挡止,从而起到限制减震套506从减震安装孔501内脱出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各导向杆504上还均套设有一个弹性减震件505,弹性减震件505为减震弹簧,具体的,减震弹簧设置在减震套506和减震座502之间的位置处,减震弹簧被夹持在减震座502和减震套506 的环形凸起之间。为了避免导向杆504的顶部从减震套506中脱出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各导向杆504的顶端均设置有挡止头507,挡止头 507的结构、作用与螺栓头类似,挡止头507能够与减震套506的孔沿相互挡止,从而避免了导向杆504从减震套506中脱出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减震套506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架2上,具体的,环形凸起上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固定孔,固定孔为螺纹孔,如图2所示,环形凸起为正方形,环形凸起的四个边角位置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穿梭机运送的过程中,由于钢索或钢轨的不平整,行走驱动机构1会发生晃动,从而带动悬挂臂发生晃动,这种晃动又可细分为摆动和上下震动。当摆动时,由于悬挂臂转动装配在减震机构5上,悬挂臂自身发生摆动,而物流箱4、连接架2则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处于相对稳定的形态,从而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此外,当上下震动时,悬挂臂会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减震机构5上,传递至转动部503、固定座上的作用力会被减震弹簧减缓,从而减轻了物流箱4 的上下震动幅度,进一步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梭机,其通过在行走驱动机构1和连接架2之间设置减震机构5,当行走驱动机构1发生摆动时,即发生绕着转动部503方向的倾斜运动,由于行走驱动机构与转动部 503的转动装配,此时,连接架2和物流箱4之间在重力作用下会与行走驱动机构发生相对转动、并保持在原有的形态下,从而避免了物流箱4 的倾斜,进而避免了货物的倾斜。此外,当行走驱动机构发生震动时,行走驱动机构的震动作用力会作用在各弹性减震件505上,弹性减震件 505会减缓一部分作用力,从而使得连接架2和物流箱4受到较小的作用影响,避免了物流箱4剧烈震动的情况,进一步增强了货物运输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还能够减缓穿梭机和索道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化解运输过程中物流箱震动对索道的影响,避免引起索道共振,进而避免因震动剧烈而导致索道抖动,造成穿梭机的脱落而引发坠落事故,提高了运输的整体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的实施例:减震机构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穿梭机的实施例中的减震机构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座(502),所述减震座(502)上设置有用于与行走驱动机构转动装配的转动部(503),减震座(50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2)导向滑移装配的导向杆(504),所述导向杆(504)上套设有弹性减震件(505),导向杆(504)远离减震座(502)的一端还设置有挡止头(5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502)上设置有两个立板(508),所述转动部(503)的两端分别转动装配在对应的立板(5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50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对应的立板(50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04)的外周侧还套设有减震套(506),所述减震套(506)的一端被挡止头(507)挡止限位,所述弹性减震件(505)位于减震套(506)和减震座(5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506)的外周侧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弹性减震件的一端被环形凸起挡止限位、另一端被减震座(502)挡止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减震套(506)的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转动部(503)与导向杆(504)设置在减震座(502)的同侧,所述导向杆(504)有多个且沿着转动部(503)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04)螺纹装配在减震座(502)上。
9.穿梭机,包括行走驱动机构(1)、连接架(2)以及物流箱(4),所述连接架(2)通过减震机构(5)与行走驱动机构(1)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采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的减震机构(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悬挂臂,所述减震机构(5)转动装配在悬挂臂上。
CN201921802321.8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Active CN211252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2321.8U CN211252559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2321.8U CN211252559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2559U true CN211252559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1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2321.8U Active CN211252559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2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22549U (zh) 一种底盘悬挂机构、底盘及机器人
CN104590029A (zh) 电力机车及受电弓
CN209634535U (zh) 一种组合式转轮除湿机用安装底座
CN211252559U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穿梭机
CN208698922U (zh) 一种机器人减震底盘
CN202399929U (zh) 一种受电弓弓头弹簧盒
CN110778647B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202643119U (zh) 一种起重机吊钩及吊钩防晃动装置
CN208749721U (zh) 一种摆动液压缸支撑装置
CN207090722U (zh) 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CN202250705U (zh) 空气压缩机
CN2235865Y (zh) 自平衡弛张筛
CN112411341A (zh) 一种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
CN207144160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支架
CN109368441A (zh) 一种新型滚轮罐耳装置
CN220721048U (zh) 一种矿用电机车无人驾驶运输用的保护装置
CN213809514U (zh) 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保护结构
CN215171841U (zh) 一种门机象鼻梁前端悬垂减摆装置
CN220640995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运输的固定夹具
CN110733058A (zh) 一种用于agv载车机器人的跃障减震车架
CN218143703U (zh) 一种运输用减震防护机构
CN212288113U (zh)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CN214404503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电气减震装置
CN211077085U (zh) 一种通讯传输设备线缆运输减震装置
CN209839850U (zh) 一种防震动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