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8113U -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8113U
CN212288113U CN202020340761.2U CN202020340761U CN212288113U CN 212288113 U CN212288113 U CN 212288113U CN 202020340761 U CN202020340761 U CN 202020340761U CN 212288113 U CN212288113 U CN 212288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hock
frame
rotary drum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07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e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e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e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e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07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8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8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8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包括机架和防撞机构,所述机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机架顶端靠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轴承座与转筒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筒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侧板通过凹槽与转筒进行连接,所述侧板通过螺栓与转筒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座与配重块通过两侧的卡座与导向梁的边缘进行连接,所述防撞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底部。该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当固定座和配重块移动到机架顶部的表面时,固定座和配重块顶端的缓冲板撞击减震座,使得减震座挤压弹簧,从而方便对该运动的牵引机构进行防撞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加气块吊具将坯体吊放在切割台上,脱去模框,加气块吊具是加气混凝土生产设备中主要配套设备,在打开模框时需要相应的牵引机构进行吊装,现有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在使用时存在吊接震动等问题,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的创新来提高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的使用效率,便于防撞减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加气混凝土模框进行牵引吊装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有这样的缺点: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牵引皮带容易脱落,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牵引移动时容易偏移和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在使用时容易受到震动。因此要对现在的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牵引皮带容易脱落,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牵引移动时容易偏移和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在使用时容易受到震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包括机架和防撞机构,所述机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机架顶端靠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轴承座与转筒进行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转筒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侧板通过凹槽与转筒进行连接,所述侧板通过螺栓与转筒进行固定,所述转筒的外侧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与固定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模框架进行固定;
所述皮带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有配重块,所述固定座与配重块的顶部固定有缓冲板,所述机架下方靠近固定座与配重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梁,所述固定座与配重块通过两端的导轮与导向梁进行对接,所述固定座与配重块通过两侧的卡座与导向梁的边缘进行连接,所述防撞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底部。
优选的,所述侧板对称平行分布在转筒的两侧,且侧板的形状为圆环状,并且侧板内部凹槽的截面尺寸和转筒的截面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导向梁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且导向梁和机架的底端呈垂直安装,并且导向梁内侧表面和导轮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座内侧截面尺寸和导向梁拐角的截面尺寸相吻合,且卡座和导向梁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限位座、固定套、螺杆、减震座、通孔和弹簧,所述限位座与导向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连接有螺杆的一端,所述限位座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通过通孔与减震座贯穿连接,所述限位座和减震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减震座的轴心线和缓冲板的轴心线重合,且减震座内部的螺杆和固定套之间呈螺纹连接,并且减震座通过弹簧和螺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将圆环状的侧板通过一侧的凹槽和转筒的两端进行吻合对接,并且通过螺栓贯穿侧板的侧面和转筒进行固定,使得侧板对转筒的侧面进行防护,从而避免皮带松动脱落;
(2)、该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电机运转带动转筒旋转,从而带动皮带两端的固定座和配重块在导向梁上进行移动,通过固定座和配重块两侧的卡座在导向梁的拐角边缘处进行上下滑动,使得导轮和卡座的限制,避免该牵引机构在上下移动时出现偏移;
(3)、该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当固定座和配重块移动到机架顶部的表面时,固定座和配重块顶端的缓冲板撞击减震座,使得减震座挤压弹簧,从而方便对该运动的牵引机构进行防撞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右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的防撞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电机;3、轴承座;4、转筒;5、侧板;6、凹槽;7、螺栓;8、皮带;9、固定座;10、支架;11、模框架;12、配重块;13、缓冲板;14、导向梁;15、导轮;16、卡座;17、防撞机构;1701、限位座; 1702、固定套;1703、螺杆;1704、减震座;1705、通孔;170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包括机架1、电机2、轴承座3、转筒4、侧板5、凹槽6、螺栓7、皮带8、固定座9、支架10、模框架11、配重块12、缓冲板13、导向梁14、导轮15、卡座16和防撞机构17,所述机架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所述机架1顶端靠近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轴承座3,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轴承座3与转筒4进行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转筒4的两侧设置有侧板5,所述侧板5对称平行分布在转筒4的两侧,且侧板5的形状为圆环状,并且侧板5内部凹槽6的截面尺寸和转筒4 的截面尺寸相吻合,设置侧板5内部凹槽6的截面尺寸和转筒4的截面尺寸相吻合,使得侧板5稳定安装在转筒4的两侧,从而限制皮带8在转筒4上的移动,从而避免皮带8脱落,所述侧板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侧板5 通过凹槽6与转筒4进行连接,所述侧板5通过螺栓7与转筒4进行固定,所述转筒4的外侧连接有皮带8,所述皮带8的一端与固定座9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9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与模框架11进行固定;
所述皮带8远离固定座9的一端固定有配重块12,所述固定座9与配重块12的顶部固定有缓冲板13,所述机架1下方靠近固定座9与配重块12之间设置有导向梁14,所述导向梁14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且导向梁14 和机架1的底端呈垂直安装,并且导向梁14内侧表面和导轮15之间紧密贴合,设置导向梁14内侧表面和导轮15之间紧密贴合,使得固定座9和配重块12通过导轮15在导向梁14的两侧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固定座9与配重块 12通过两端的导轮15与导向梁14进行对接,所述固定座9与配重块12通过两侧的卡座16与导向梁14的边缘进行连接,所述卡座16内侧截面尺寸和导向梁14拐角的截面尺寸相吻合,且卡座16和导向梁14之间构成卡合连接,设置卡座16和导向梁14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使得卡座16对固定座9和配重块12在导向梁14上进行稳定移动,避免固定座9和配重块12移动偏移,所述防撞机构17分别安装在机架1底部,所述防撞机构17包括限位座1701、固定套1702、螺杆1703、减震座1704、通孔1705和弹簧1706,所述限位座 1701与导向梁1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17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 1702,所述固定套1702的内部连接有螺杆1703的一端,所述限位座170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座1704,所述减震座170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705,所述螺杆1703通过通孔1705与减震座1704贯穿连接,所述限位座1701和减震座 170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706,所述减震座1704的轴心线和缓冲板13的轴心线重合,且减震座1704内部的螺杆1703和固定套1702之间呈螺纹连接,并且减震座1704通过弹簧1706和螺杆170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利用减震座 1704通过弹簧1706和螺杆170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使得减震座1704受挤压时对缓冲板13下方的固定座9和配重块12进行减震缓冲。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时,首先,将圆环状的侧板5通过一侧的凹槽6和转筒4的两端进行吻合对接,并且通过螺栓7贯穿侧板5的侧面和转筒4进行固定,使得侧板5对转筒4的侧面进行防护,避免皮带8松动脱落转筒4,该机构通过外接线缆到控制箱,通过 PLC控制器和相应的继电器控制电机2通电运转,使得电机2旋转带动转筒4 旋转,转动的转筒4带动皮带8两端的固定座9和配重块12在导向梁14上进行移动,在移动的同时,通过固定座9和配重块12背面的导轮15在导向梁14的内侧表面上进行滚动,并且通过固定座9和配重块12两侧的卡座16 在导向梁14的拐角边缘处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导轮15和卡座16的限制,避免固定座9和配重块12上下移动出现偏移,当固定座9和配重块12移动到机架1顶部的表面时固定座9和配重块12顶端的缓冲板13撞击减震座1704,使得减震座1704挤压弹簧1706,从而通过减震座1704在限位座1701的下方对弹簧1706的挤压使得对该运动的牵引机构进行防撞减震,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包括机架(1)和防撞机构(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所述机架(1)顶端靠近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轴承座(3),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轴承座(3)与转筒(4)进行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转筒(4)的两侧设置有侧板(5),所述侧板(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侧板(5)通过凹槽(6)与转筒(4)进行连接,所述侧板(5)通过螺栓(7)与转筒(4)进行固定,所述转筒(4)的外侧连接有皮带(8),所述皮带(8)的一端与固定座(9)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9)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与模框架(11)进行固定;
所述皮带(8)远离固定座(9)的一端固定有配重块(12),所述固定座(9)与配重块(12)的顶部固定有缓冲板(13),所述机架(1)下方靠近固定座(9)与配重块(12)之间设置有导向梁(14),所述固定座(9)与配重块(12)通过两端的导轮(15)与导向梁(14)进行对接,所述固定座(9)与配重块(12)通过两侧的卡座(16)与导向梁(14)的边缘进行连接,所述防撞机构(17)分别安装在机架(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对称平行分布在转筒(4)的两侧,且侧板(5)的形状为圆环状,并且侧板(5)内部凹槽(6)的截面尺寸和转筒(4)的截面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梁(14)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且导向梁(14)和机架(1)的底端呈垂直安装,并且导向梁(14)内侧表面和导轮(15)之间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6)内侧截面尺寸和导向梁(14)拐角的截面尺寸相吻合,且卡座(16)和导向梁(14)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17)包括限位座(1701)、固定套(1702)、螺杆(1703)、减震座(1704)、通孔(1705)和弹簧(1706),所述限位座(1701)与导向梁(1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17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1702),所述固定套(1702)的内部连接有螺杆(1703)的一端,所述限位座(170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座(1704),所述减震座(170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705),所述螺杆(1703)通过通孔(1705)与减震座(1704)贯穿连接,所述限位座(1701)和减震座(170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7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1704)的轴心线和缓冲板(13)的轴心线重合,且减震座(1704)内部的螺杆(1703)和固定套(1702)之间呈螺纹连接,并且减震座(1704)通过弹簧(1706)和螺杆(170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CN202020340761.2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Active CN212288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0761.2U CN212288113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0761.2U CN212288113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8113U true CN212288113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0761.2U Active CN212288113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8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609B (zh) 垂直向上钻孔用可调支撑架
CN205628104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双辊物料碾压装置
CN112413046A (zh) 一种机电设备动态阻尼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288113U (zh) 一种用于防撞减震功能的模框自动牵引机构
CN210618910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输保护箱
CN210457068U (zh) 一种可提高电梯安全舒适性的曳引装置
CN105904345A (zh) 一种机械打磨机床
CN115924372A (zh) 一种集中存储的立体式油桶仓库
CN212690682U (zh) 一种新型的集合包带机床
CN112283539B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固定装置
CN213393331U (zh) 一种起重机用减震底座
CN214535515U (zh) 一种激振器用可调节升降移动装置
CN210715692U (zh)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用减振装置
CN211250343U (zh) 一种新型裁板锯刀具角度调节装置
CN210559017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起吊装置
CN113085180A (zh) 一种3d打印钢丝机器控制运动系统
CN112404483A (zh) 一种便于调节打孔深度的钢结构打孔装置
CN2155162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防坠装置
CN219358851U (zh) 用于立式加工中心的减震底座
CN21376857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
CN217201534U (zh) 一种限制随行电缆摆动范围的限制装置
CN213204912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的装修架
CN214922242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阀体加工机床底座
CN220845181U (zh) 一种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起重装置
CN220811734U (zh) 一种使用稳定性强的汽车用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