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3175U - 一种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3175U
CN211243175U CN201921532331.4U CN201921532331U CN211243175U CN 211243175 U CN211243175 U CN 211243175U CN 201921532331 U CN201921532331 U CN 201921532331U CN 211243175 U CN211243175 U CN 211243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id
articulated
section
channel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23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蒋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3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3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47L9/24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oses or pi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32Handles
    • A47L9/322Handles for 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尘器,包括清洁头、手持部和弯折杆,弯折杆第一端部与手持部相连接、第二端部与清洁头相连,弯折杆包括可绕第一轴线相对旋转的第一刚性段和第二刚性段,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设有铰接轴,第一刚性段侧壁设有第一走线通道,第二刚性段侧壁设有第二走线通道,铰接轴设有第三走线通道,第一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依次连通。本申请可通过弯折杆将手持部发出的驱动电力和/或控制信号传导至表面清洁头,且走线方式稳定可靠,不受弯折杆弯曲过程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涉及一种带弯折杆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一般存在下述缺陷:
无法快速且方便的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除尘,例如床底、桌底或柜子底部地板的除尘工作,通常都需要人下蹲或趴着的方式才能将吸尘头塞入长椅或柜子底部,致使清洁工作十分的劳累。因吸尘器手持段集成了电机,尘盒等部件,导致吸尘器顶部较重,无法单独直立放置在地面,需要依靠墙面或在专用停泊站才能固定放置,无法实现真空吸尘器的“随地”存储和收纳。
鉴于此,CN 208769686 U提供了一种利用可折叠杆以提供存储及使用构造的真空清洁装置(该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该专利所公开的弯折杆,可实现不弯腰清扫家具底部地面,且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放置,但这增加了结构的延长杆的结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为满足吸尘器的基本使用功能,弯折杆内部需设置气流通道且通常会设置导电线束,为避免弯折对气流通道和导电线束的影响,保证弯折杆结构稳定性,且同时保持手持吸尘器的轻便性,有必要对弯折杆的整体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弯折杆的吸尘器,该吸尘器可通过弯折杆将手持部驱动电力和/或控制信号传导至表面清洁头,同时该弯折杆还具有结构紧凑,稳定可靠的优点。
一种吸尘器,包括清洁头、手持部和弯折杆,弯折杆第一端部与手持部相连接、第二端部与清洁头相连,弯折杆包括可绕第一轴线相对旋转的第一刚性段和第二刚性段,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设有铰接轴,第一刚性段侧壁设有第一走线通道,第二刚性段侧壁设有第二走线通道,铰接轴设有第三走线通道,第一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依次连通。使用时,第一端部与吸尘器手持部相连接,第二端部与清洁头相连,携带灰尘的气流从清洁头经弯折杆进入吸尘器手持部,经过手持部尘气分离后排出。
本方案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供了弯折杆走线方案,在第一刚性段和第二刚性段的侧壁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走线通道和第二走线通道,可通过弯折杆将手持部发出的驱动电力和/或控制信号传导至表面清洁头。将第一走线通道和第二走线通道设置在第一刚性段和第二刚性段侧壁可实现隐藏式走线,避免线路外露,具体可在刚性段侧壁设置一沿轴向延伸的凸筋,将走线通道设置在凸筋,也可将刚性段设为夹层结构,将走线通道设置在夹层结构内,优选方案可将第一走线通道设于夹层结构,将第二走线通道设于凸筋结构,如此即可保证结构稳定性,又可兼顾结构紧凑性。在枢转轴设置第三走线通道使线束直接经枢转关节由第一走线通道进入第二走线通道,无需额外设置电触电,避免传统软管走线方案存在的线路易损坏、软管与刚性管电路触点易松动的问题,且避免关节转动过程中与线束产生干涉所导致的线束损毁。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走线通道至少部分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此时第一轴线穿过第三走线通道且与第三走线通道延伸方向平行,第三走线通道沿枢转轴的轴向延伸,具体可在枢转轴内设置通孔,线束经该通孔(该通孔即构成第三走线通道)穿过,由此可完全避免枢转时线束与枢转轴套产生摩擦。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还设有的与铰接轴配合的铰接轴套,铰接轴数目为一个,铰接轴套数目为两个,分别套设在铰接轴两端。具体可将铰接轴设置在一刚性段侧壁,使其延伸方向与第一刚性段延伸方向垂直,铰接轴套设置在另一刚性段的侧壁,将两个铰接轴套设在铰接轴两端,此时第一轴线位于气流通道外侧,可实现两刚性段大角度转动。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还设有的与铰接轴配合的铰接轴套,铰接轴与铰接轴套数目均为两个,且成对设置,至少一个铰接轴设有第三走线通道。此时可将铰接轴和铰接轴套分别设置在第一刚性段和第二刚性段的端部,此时第一轴线与气流通道相交,这种结构两刚性段的转动角度范围虽受到限制,但有望减小枢转关节的整体尺寸。当然此时也可将两个铰接轴设置在一刚性段侧壁,将铰接轴套设置在另一刚性段侧壁,此时第一轴线位于气流通道外侧。
在优选方案中,第三走线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铰接轴侧壁,所述出口位于铰接轴的端部。此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一个铰接轴的情形,此时第三走线通道的入口位于铰接轴的中部侧壁,出口位于铰接轴的一个端部,即第三走线通道仅贯穿铰接轴的一部分,此时铰接轴中部区域可与刚性段侧壁固定,第三走线通道入口直接与第一走线通道连通。
在优选方案中,第三走线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铰接轴第一端部,所述出口位于铰接轴第二端部。此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两个铰接轴的情形,该结构具有简化第三走线通道结构的优点。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刚性段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插接头,第二刚性管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插接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线束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相连,另一端经第一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后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插接头与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插接头与第二刚性段为分体结构。在刚性管两端分别设置插接头,可通过插接头实现弯折杆与清洁头和手持部快速插接和分离。将插接头与刚性管设为分体结构有助于降低结构的成型难度,提高结构稳定性;设置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可实现与清洁头和手持部的快速拆装,且可通过导线将电力从手持部输送至清洁头。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刚性段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铰接头,第二刚性段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头,铰接轴和铰接轴套分别设置在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上,第一铰接头与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铰接头与第二刚性段为分体结构。在第一刚性管和/或第二刚性管两端设置分体式铰接头并将铰接头和铰接轴套分别设置在铰接头上,可提高结构可靠性,降低走线难度。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刚性段内壁凸筋结构。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凸筋结构内部设有走线通道。在第二刚性段内壁设置凸筋结构可以起到引导气流,避免在管道内产生气旋,还可以阻止大块物体进入管道阻塞气道。将第二刚性段的走线通道设置在内部凸筋内,可有效降低第二刚性管的壁厚,且便于线束的安装,例如可以在凸筋内开设槽口,将线束卡设在槽口内,然后用塑胶件密封该槽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弯折杆呈未弯折状态;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弯折杆呈弯折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弯折杆呈弯折状态;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绘示了第一转轴相对于弯折杆中心轴线的距离;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绘示了弯折杆进行弯折转动的趋势;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绘示了导线在第一刚性段的走向示意,图中省略了覆盖第一刚性段表面的盖结构;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绘示了导线在第二刚性段的走向示意,图中省略了覆盖第二铰接头表面的盖结构;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绘示了导线连接第二端部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覆盖第二接线端子的盖结构;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弯折杆第二刚性管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吸尘器,为手持式吸尘器,并且可进行折叠,通过连接手持部150和清洁头160的弯折杆进行折叠,通过折叠能够实现手持式吸尘器的折叠收纳以及清洁过程中施力角度的变化,尤其是在站立操作时,无需附低身体即可改变施力角度,以有利于便捷、轻松地清洁被遮挡的清洁表面例如家具下方的地面。
具体而言,吸尘器弯折杆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供从清洁头160进入的脏空气通过进入手持部150。
弯折杆主要包括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可绕第一轴线130相对旋转,第一轴线130位于气流通道外侧。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
结合图4及图5,为了实现弯折,采用枢转的方式,枢转或者说弯折方向如箭头F示意,改变第一刚性段110与第二刚性段120的相对角度。而将枢转的轴线设置为偏离气流通道,则能够增大枢转的回转半径,避免设置在枢转位置处的柔性软管140因回转半径过小,出现弯折角度过大时一侧被过度挤压的情况。
对于第一轴线130的设置,将考虑如下方面:
第一轴线130与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的延伸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弯折杆围绕第一轴线进行回转,第一轴线的方向可依据需要选择,优选使第一轴线相对于两个刚性段的延伸方向垂直,如此设置将使折叠后的弯折杆体积最小,最适于收纳。并且,进行折叠的时候,软管的一侧进行均匀地收缩,另一侧则均匀地展开,软管自身收到拉伸力或挤压力是均匀且沿软管走向作用的,避免对软管施加扭转力矩,是软管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
第一刚性段110包括第一刚性管112以及与第一刚性管112固定的第一铰接头113;第二刚性段120包括第二刚性管122以及与第二刚性管122固定的第二铰接头123,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铰接设置,第一轴线130为第一铰接头113与第二铰接头123的铰接轴线。
第一轴线为虚轴,在实际的结构构成中,将第一轴线限定为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的铰接轴线,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分别固定在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可分别与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也可以设置为附设的接头,通过卡接、螺纹固定连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固定后形成整体的刚性结构,在发生弯折时,刚性结构自身形状不会发生变化,但相对位置和角度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刚性结构靠内弯折后两个刚性管随着弯折角度增大而接近。而两个刚性管相对于铰接轴的位置将始终是不变的,将此铰接轴定义为第一轴线。
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外周尺寸分别大于第一刚性管112和第二刚性管122,第一轴线位于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侧壁外侧。
更具体地,第一轴线需要设置在两个刚性管的外侧,柔性软管的管径与两个刚性管将是大致相等的,以便有利于气流通道的密封。优选距离柔性软管外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此距离即为最小回转半径,该最小回转半径的存在使发生弯折时,柔性软管靠近铰接轴的一侧仍然是被拉伸而非挤压地,柔性软管往往选用钢丝软管,其更适合被适当拉伸而非挤压。
在图6至图8所示的具体结构中,第一铰接头113设有铰接轴1131,第二铰接头123设有至少部分套设在铰接轴1131外部的铰接轴套1231,可以理解的,也可在第一铰接头113设置铰接轴套,在第二铰接头123设置铰接轴;铰接轴1131内部构造有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一端与第一铰接头113导线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头123导线入口连通。
具体的铰接结构可选铰接轴与轴孔配合形成的轴孔结构,如上述,铰接轴可形成于第一铰接头113,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在第一铰接头113,即实际上第一铰接头113第二铰接头123均形成轴孔,铰接轴贯穿这些轴孔形成铰接结构。一体成型的方式有利于结构的紧凑化设计。
为了在手持部150与清洁头160之间传递电力和/或控制信号,需要沿弯折杆布置导电元件例如线束170,考虑前述弯折将对线束170造成的影响,设置铰接轴1131内部构造第三走线通道供线束170通过。如前述铰接轴1131在弯折过程中相对于两个刚性管的位置均不发生变化,使线束170穿过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走线通道,在弯折过程中,使位于铰接位置处的导线仅发生平缓的扭转,而并不会被牵扯或弯折,避免出现大幅的长度改变或角度变化,有利于保护导线。铰接轴可以设置贯穿铰接轴整个轴向长度的通孔,此实施方式适用设置于气流通道外侧的铰接轴;也可仅仅贯穿铰接轴的一部分,此实施方式也适用延伸方向与气流通道相交的铰接轴。
参考图6、7,第一铰接头113导线出口位于铰接轴侧壁,第二铰接头123导线入口位于铰接轴的一个端部;也就是说导线从大致与第一轴线垂直方向的开口穿过,并从大致与第一轴线平行方向的开口穿过。
或者在图未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铰接头113导线出口及第二铰接头123导线入口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个端部。也就是说导线从大致与第一轴线垂直方向的两个开口穿过。
导线穿过第三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的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铰接头113导线出口和第二铰接头123导线入口。实现方式可选让导线由铰接轴形成的孔的一端开口穿过,再穿过至少部分孔构成的通道,再穿过孔的侧壁,也就是铰接轴的侧壁。也可以选择让导线由铰接轴形成的孔的一端开口穿过,再穿过孔构成的通道,再穿过孔的另一端开口。
上述实现方式均可改变导线位于铰接位置处的走向,配合铰接的方式,在发生弯折时,导线可视为具有三个分段,固定于第一刚性段的分段,固定于第二刚性段的分段,由第三走线通道限定的分段,三个分段不会相互牵扯,仅连接位置处出现缓和的扭转变化。尤其是配合铰接轴垂直两个刚性段的结构,导线基本上不会出现弯折或牵扯或局部挤压的变化趋势。
第一刚性段110侧壁构造有第一走线通道1121,线束170经过第一走线通道1121进入第三走线通道。
为了使具有柔性结构的导线相对于刚性结构固定,在第一刚性段侧壁构造第一走线通道,导线穿过第一走线通道,第一走线通道被构造为足够容纳穿过的导线的径向尺寸,导线可以沿第一走线通道的走向窜动,但导线与通道壁之间并无较大余量,或者可选在第一走线通道内部设置限位结构,限制导线的窜动。可选地,第一走线通道形成于第一刚性管的外壁,在第一刚性管的外壁形成线槽,线槽内可设置限位的卡接支撑结构,然后再第一刚性管的外侧覆盖设置保护盖,该保护盖可以设置为单独覆盖线槽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走线通道,保护盖还可以被设置为管状结构,覆盖开设线槽的第一刚性管的部分结构。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走线通道还可以选择设置为形成于第一钢性管内部的通道,具体而言,第一走线通道可以是由设置在第一刚性管内部的壁部间隔一部分由第一刚性管限定的气流通道形成的通孔。如此设置将无需配置盖体结构,让整体更加紧凑。
需要说明,形成通孔还是形成线槽,都可能在第一刚性管的内壁形成凸起的结构,需要该凸起接头设置为平滑过渡的凸起,以使第一刚性管的内壁足够平滑,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空气阻力。作为可替代的实施例可以选择不改变第一刚性管的圆形截面,而将线槽和间隔形成的通孔都突出于第一刚性管的外壁设置。
外部的线槽和内部的通孔两种手段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应用,也就是说,在第一刚性管布置的导线部分设置在第一钢性管的侧壁形成的线槽中,部分设置在第一刚性管的侧壁形成的沿第一刚性管轴向走向的通孔。侧壁可为内壁或外壁。
弯折杆第一插接头111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111,线束170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1111连接,另一端依次经过位于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一铰接头113侧壁的第一走线通道1121后进入第三走线通道,第一走线通道1121内设有导电元件限位固定结构。
导电元件例如导线将通过设置于第一端部的接线端子连接手持式吸尘器的其他部件,例如清洁头160、手持部150或者另外的连接杆。如此,在弯折杆连接其他部件的同时,可支持附设与弯折杆的导线也与其他部件中的电路结构形成电性连接。结合前述,为了让导线在第一走线通道中的布置稳定可靠,将设置限位固定结构,限位的方式可以是优化第一走线通道的形状和尺寸,让导线以类似嵌设地方式布置在第一走线通道,基本上不发生窜动;也可以在第一走线通道内设置收缩结构或卡口,形成卡接固定。保持导线在第一走线通道的位置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即使频繁地改变弯折的角度,也可以不会影响导线在第一走线通道内的稳定布置,进而避免由于导线晃动或窜到造成的挤压、弯折或过渡扭转。
如图7及图8,第二刚性段120侧壁构造有第二走线通道(形成于内侧壁),线束170经第三走线通道后进入第二走线通道。
为了使具有柔性结构的导线相对于刚性结构固定,在第二刚性段侧壁构造第二走线通道,导线穿过第二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被构造为足够容纳穿过的导线的径向尺寸,导线可以沿第二走线通道的走向窜动,但导线与通道壁之间并无较大余量,或者可选在第二走线通道内部设置限位结构,限制导线的窜动。可选地,第二走线通道形成于第二刚性管的外壁,在第二刚性管的外壁形成线槽,线槽内可设置限位的卡接支撑结构,然后再第二刚性管的外侧覆盖设置保护盖,该保护盖可以设置为单独覆盖线槽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第二走线通道,保护盖还可以被设置为管状结构,覆盖开设线槽的第二刚性管的部分结构。在如图8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走线通道还可以选择设置为形成于第二钢性管内部的通道,具体而言,第二走线通道可以是由设置在第二刚性管内部的壁部间隔一部分由第二刚性管限定的气流通道形成的通孔。如此设置将无需配置盖体结构,让整体更加紧凑。
需要说明,形成通孔还是形成线槽,都可能在第二刚性管的内壁形成凸起的结构,需要该凸起接头设置为平滑过渡的凸起,以使第二刚性管的内壁足够平滑,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空气阻力。作为可替代的实施例可以选择不改变第二刚性管的圆形截面,而将线槽和间隔形成的通孔都突出于第二刚性管的外壁设置。
外部的线槽和内部的通孔两种手段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应用,也就是说,在第二刚性管布置的导线部分设置在第二钢性管的侧壁形成的线槽中,部分设置在第二刚性管的侧壁形成的沿第二刚性管轴向走向的通孔。侧壁可为内壁或外壁。
弯折杆第二插接头121设有第二接线端子1211,线束170穿过第三走线通道后经位于第二铰接头123和第二刚性段侧壁的第二走线通道后与第二接线端子1211相连。
导电元件例如导线将通过设置于第二端部的接线端子连接手持式吸尘器的其他部件,例如清洁头160、手持部150或者另外的连接杆。如此,在弯折杆连接其他部件的同时,可支持附设与弯折杆的导线也与其他部件中的电路结构形成电性连接。结合前述,为了让导线在第二走线通道中的布置稳定可靠,将设置限位固定结构,限位的方式可以是优化第二走线通道的形状和尺寸,让导线以类似嵌设地方式布置在第二走线通道,基本上不发生窜动;也可以在第二走线通道内设置收缩结构或卡口,形成卡接固定。保持导线在第二走线通道的位置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即使频繁地改变弯折的角度,也可以不会影响导线在第二走线通道内的稳定布置,进而避免由于导线晃动或窜到造成的挤压、弯折或过渡扭转。
此外,可考虑对刚性结构的材质选择及尺寸进行优化,例如所述第一刚性管为塑料管,第一端部将被设置为连接手持部150;所述第二刚性管为金属管,第二端部将被设置为连接清洁头160,并且,所述第一刚性管长度小于第二刚性管长度。主要目的是让手持式吸尘器更适合于被折叠收纳,弯折杆进行弯折后,弯折角度接近180度时,尽可能使第一刚性段通过第一端部连接手持部150的整体长度与第二刚性段通过第二端部连接清洁头160的整体长度相比,前者略小于后者,由此利于形成稳定支撑。另外,考虑改变弯折杆角度以使清洁头160能够深入家具下方进行清洁,第二刚性段设置的尽可能长一些,有利于扩大清洁范围,考虑到日常得清洁需求,第二刚性段的长度将设置为500-900mm。
如前述,在两个刚性段的铰接处还设置柔性软管例如可伸缩的钢丝管,以在弯折管弯折的时候拉伸形成延长的气流通道,柔性软管的两端将分别固定于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并与第一刚性段内的气流通道以及第二刚性段内的气流通道流体连通。
前述的线束包括第一线束,其整体的走向为:一端与弯折杆第一插接头111的第一接线端子1111相连,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及第二走线通道后再与位于弯折杆第二插接头121的第二接线端子1211相连。
如图1-9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吸尘器弯折杆,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弯折杆包括可绕第一轴线130相对旋转的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所述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分别设有铰接轴1131和铰接轴套1231,所述第一刚性段110侧壁设有第一走线通道1121,所述第二刚性段120侧壁设有第二走线通道1221,所述铰接轴1131设有第三走线通道,所述第一走线通道1121、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1221依次连通。使用时,第一端部与吸尘器手持部150相连接,第二端部与清洁头160相连,携带灰尘的气流从清洁头160经弯折杆进入吸尘器手持部150,经过手持部150尘气分离后排出。在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的侧壁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走线通道1121和第二走线通道1221,可通过弯折杆将手持部150发出的驱动电力和/或控制信号传导至表面清洁头160。将第一走线通道1121和第二走线通道1221设置在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侧壁可实现隐藏式走线,避免线路外露,具体可在刚性段侧壁设置一沿轴向延伸的凸筋,将走线通道设置在凸筋,也可将刚性段设为夹层结构,将走线通道设置在夹层结构内,优选方案可将第一走线通道1121设于夹层结构,将第二走线通道1221设于凸筋结构1223,如此即可保证结构稳定性,又可兼顾结构紧凑性。在枢转轴设置第三走线通道使线束直接经枢转关节由第一走线通道1121进入第二走线通道1221,无需额外设置电触电,避免传统软管走线方案存在的线路易损坏、软管与刚性管电路触点易松动的问题,且避免关节转动过程中与线束产生干涉所导致的线束损毁。
具体地,第一轴线130穿过第三走线通道且与第三走线通道延伸方向平行。此时第三走线通道沿枢转轴的轴向延伸,具体可在枢转轴内设置通孔,线束经该通孔(该通孔即构成第三走线通道)穿过,由此可完全避免枢转时线束与枢转轴套产生摩擦。
具体地,铰接轴1131数目为一个,铰接轴套1231数目为两个,分别套设在铰接轴1131两端。具体可将铰接轴1131设置在一刚性段侧壁,使其延伸方向与第一刚性段110延伸方向垂直,铰接轴套1231设置在另一刚性段的侧壁,将两个铰接轴套1231设在铰接轴1131两端,此时第一轴线130位于气流通道外侧,可实现两刚性段大角度转动。
具体地,铰接轴1131与铰接轴套1231数目均为两个,且成对设置,至少一个铰接轴1131设有第三走线通道。此时可将铰接轴1131和铰接轴套1231分别设置在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的端部,此时第一轴线130与气流通道相交,这种结构两刚性段的转动角度范围虽受到限制,但有望减小枢转关节的整体尺寸。当然此时也可将两个铰接轴1131设置在一刚性段侧壁,将铰接轴套1231设置在另一刚性段侧壁,此时第一轴线130位于气流通道外侧。
具体地,第三走线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铰接轴1131侧壁,所述出口位于铰接轴1131的端部。此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一个铰接轴1131的情形,此时第三走线通道的入口位于铰接轴1131的中部侧壁,出口位于铰接轴1131的一个端部,即第三走线通道仅贯穿铰接轴1131的一部分,此时铰接轴1131中部区域可与刚性段侧壁固定,第三走线通道入口直接与第一走线通道1121连通。
具体地,第三走线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铰接轴1131第一端部,所述出口位于铰接轴1131第二端部。此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两个铰接轴1131的情形,该结构具有简化第三走线通道结构的优点。
具体地,第一刚性段1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插接头111,第二刚性管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接头121,所述第一插接头111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111,所述第二插接头121设有第二接线端子1211,线束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1111相连,另一端经第一走线通道1121、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1221后与第二接线端子1211相连,所述第一插接头111与第一刚性段110和/或第二插接头121与第二刚性段120为分体结构。在刚性管两端分别设置插接头,可通过插接头实现弯折杆与清洁头160和手持部150快速插接和分离。将插接头与刚性管设为分体结构有助于降低结构的成型难度,提高结构稳定性;设置第一、第二接线端子1211可实现与清洁头160和手持部150的快速拆装,且可通过导线将电力从手持部150输送至清洁头160。
具体地,第一刚性段11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铰接头113,第二刚性段120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头123,铰接轴1131和铰接轴套1231分别设置在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上,第一铰接头113与第一刚性段110和/或第二铰接头123与第二刚性段120为分体结构。在第一刚性管和/或第二刚性管两端设置分体式铰接头并将铰接轴1131和铰接轴套1231分别设置在铰接头上,可提高结构可靠性,降低走线难度。
具体的,所述第二刚性段120内壁凸筋结构1223。更具体的,所述凸筋结构1223内部设有走线通道。在第二刚性段120内壁设置凸筋结构1223可以起到引导气流,避免在管道内产生气旋,还可以阻止大块物体进入管道阻塞气道。将第二刚性段120的走线通道设置在内部凸筋内,可有效降低第二刚性管的壁厚,且便于线束的安装,例如可以在凸筋内开设槽口,将线束卡设在槽口内,然后用塑胶件密封该槽口。
如图1至图9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吸尘器弯折杆,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弯折杆包括可饶第一轴线130相对旋转的第一刚性段110和第二刚性段120,所述第一刚性段110包括第一刚性管112,所述第二刚性段120包括第二刚性管122,所述第一刚性管112和/或第二刚性管122包括金属管身,特别的,其主体为金属管。使用时,第一端部与吸尘器手持部150相连接,第二端部与清洁头160相连,携带灰尘的气流从清洁头160经弯折杆进入吸尘器手持部150,经过手持部150尘气分离后排出。携带灰尘的气流与清洁头160内腔摩擦后携带静电进入弯折杆,由于弯折杆包括金属管主体,因此气流迅速将部分电荷转移至金属杆;另外,气流与金属管摩擦所产生的电荷与之前携带的电荷正负相反、可部分抵消,由此减少了进入下游气流中的静电量,避免对电机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金属杆可迅速将电荷转移至空气中,因此金属杆表面仍显示电中性,而清洁头160随时与地面接触,因此其携带的静电可迅速得到消除,清洁头160和弯折杆外表面整体呈电中性,由此基本消除了气流与清洁头160和弯折杆摩擦所产生的静电。
具体地,第一刚性管112主体为塑料管,第二刚性管122主体为金属管。
由于第二刚性管122位于吸尘器的下部,在清扫过程中易与家具等物品接触,且吸尘器取放收纳过程中用户需要直接握持第二刚性管122;将第二刚性管122主体设为金属管,气流与清洁头160摩擦产生的静电可及时通过第二刚性管122导走,避免累积影响电机工作,另外金属管可在与家具等物品接触时将静电导走,也可避免静电积累对用户的影响。
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所述金属管1224的内侧覆有塑料层1222。在金属管内侧设置塑料层,一方面可以增加金属管的强度,另一方面可避免携带灰尘的气流对金属管内表面造成腐蚀,这种腐蚀在地面潮湿时尤为明显。在金属管内侧设置塑料层可能会对静电向金属管的传导造成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塑料层的材质如设置为导电塑料层,或者将塑料层设置在金属管内壁部分位置,或者在塑料层设置暴露于气流通道且与金属管相连的导电片进行消除,上述措施也可避免静电在金属管外表面聚集。
具体地,第一刚性管112第一端设有第一插接头111,第二刚性管122第一端的第二插接头121,第一插接头111和/或第二插接头121为塑料件,第一插接头111与第一刚性管112和/或第二插接头121与第二刚性管122为分体结构。在第一刚性管112和第二刚性管122两端分别设置插接头,可通过插接头实现弯折杆与清洁头160和手持部150快速插接和分离。将插接头与刚性管设为分体结构有助于降低结构的成型难度,提高结构稳定性;特别的,与金属管相连的插接头为分体结构。
更具体地,第一插接头111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111,第二插接头121设有第二接线端子1211,第一线束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1111相连,另一端沿弯折杆延伸至第二接线端子1211。设置第一接线端子1111可实现与清洁头160和手持部150的快速拆装,且可通过导线将电力从手持部150输送至清洁头160。
更具体地,还包括第二线束和金属片,第二线束一端与金属管相连,另一端与金属片相连,所述金属片至少部分构成第一刚性段110的内壁。由此可将第一区段产生的静电经金属片传输至金属管,由金属管向外释放;金属片可延伸至第一插接头111,插接头111与手持部150插接后金属片与手持部150内的静电传导元件电连接,从而将手持部150产生的静电导向金属管对外释放;进一步,手持部150内的静电传导元件可延伸至手持部150的手柄且构成手柄外表面的一部分,由此也可将静电通过手柄经人体对外释放,避免累积。
具体地,第一刚性管112另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头113,第二刚性管122另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头123,第一铰接头113和第二铰接头123铰接配合;所述第一铰接头113与第一刚性管112和/或第二铰接头123与第二刚性管122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铰接头113和/或第二铰接头123为塑料件。在第一刚性管112和/或第二刚性管122两端设置分体式塑料铰接头可提高结构可靠性,降低成型及走线难度。
更具体的,第一铰接头113设有铰接轴1131,第二铰接头123设有与之转动配合的铰接轴套1231,或者第二铰接头123设有铰接轴,第一铰接头113设有与之转动配合的铰接轴套,铰接轴设有第三走线通道,第一轴线130穿过第三走线通道。通过在铰接轴设置走线通道,线束170(包括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经该走线通道由第一刚性段110进入第二刚性段120,避免线束170在弯折杆使用过程中被损坏。
更具体的,第一刚性管112设有第一走线通道1121,第二刚性管设有第二走线通道1221,线束一端位于第一走线通道,另一端经第三走线通道延伸进入第二走线通道1221。在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侧壁分别设置第一走线通道和第二走线通道1221,线束经管道侧壁延伸,避免线束因裸露或与气流接触而被损坏,实现隐蔽式走线。
更具体的,第二刚性管内壁设有沿气流通道方向延伸的凸筋结构1223。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凸筋结构1223内部设有走线通道。在第二刚性管内壁设置凸筋结构1223可以起到引导气流,避免在管道内产生气旋,还可以阻止大块物体进入管道阻塞气道。将第二刚性管的走线通道设置在内部凸筋内,可有效降低第二刚性管的壁厚,且便于线束的安装,例如可以在凸筋内开设槽口,将线束卡设在槽口内,然后用塑胶件密封该槽口。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包括清洁头、手持部和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第一端部与手持部相连接、第二端部与清洁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杆包括可绕第一轴线相对旋转的第一刚性段和第二刚性段,所述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一刚性段侧壁设有第一走线通道,所述第二刚性段侧壁设有第二走线通道,所述铰接轴设有第三走线通道,所述第一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走线通道至少部分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还设有的与铰接轴配合的铰接轴套,所述铰接轴数目为一个,所述铰接轴套数目为两个,分别套设在铰接轴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刚性段还设有的与铰接轴配合的铰接轴套,所述铰接轴与铰接轴套数目均为两个,且成对设置,至少一个铰接轴设有第三走线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气流通道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走线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铰接轴侧壁,所述出口位于铰接轴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走线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铰接轴第一端部,所述出口位于铰接轴第二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段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二刚性管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插接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线束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相连,另一端经第一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后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插接头与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插接头与第二刚性段为分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段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二刚性段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头,所述铰接轴和铰接轴套分别设置在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上,所述第一铰接头与第一刚性段和/或第二铰接头与第二刚性段为分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段内壁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内设有第二走线通道。
CN201921532331.4U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 Active CN2112431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23429 2018-12-29
CN201822252342 2018-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3175U true CN211243175U (zh) 2020-08-14

Family

ID=6889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2888.8U Active CN211484360U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弯折杆
CN201921532305.1U Active CN211243174U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
CN201910870912.7A Pending CN110604507A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
CN201921532331.4U Active CN211243175U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2888.8U Active CN211484360U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弯折杆
CN201921532305.1U Active CN211243174U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
CN201910870912.7A Pending CN110604507A (zh) 2018-12-29 2019-09-16 一种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1148436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590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弯折杆
CN213189355U (zh) * 2020-06-17 2021-05-1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摆动组件、用于清洁设备的地刷组件与清洁设备
CN116327037B (zh) * 2023-02-15 2023-10-03 余姚市汇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吸尘器上连接相邻管体之间的折叠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0484A (ja) * 1999-04-20 2000-10-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CN2422927Y (zh) * 2000-03-30 2001-03-14 胡岳安 吸尘器伸缩钢管
CN1565366A (zh) * 2003-06-17 2005-01-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真空吸尘器的手柄与软管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04813702U (zh) * 2015-07-31 2015-12-02 巴拉斯塑胶(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啸叫的缠绕管
CN207084772U (zh) * 2017-02-23 2018-03-13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进风管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4360U (zh) 2020-09-15
CN211243174U (zh) 2020-08-14
CN110604507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3175U (zh) 一种吸尘器
US8272098B2 (en) Hose and wand assembly for a surface treating appliance
CN105581730B (zh) 手持式吸尘器的转向接头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891948Y (zh) 带有相对于软管纵长度可横向摆动的手柄的地板清洁装置
TW421585B (en) Vacuum cleaner
CN111374590A (zh) 一种吸尘器弯折杆
CN207041475U (zh) 吸尘器吸管
CN110403516A (zh) 一种便于电池散热的手持式吸尘器
CN111214172A (zh) 一种吸尘器静电释放结构
CN210169960U (zh) 一种吸尘器
KR100962731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핸들과 호스결합장치
CN101312678A (zh) 地板吸尘器
CN209360565U (zh) 一种吸尘器吸头
CN102485155B (zh) 屈伸式尖吸嘴
CN205433571U (zh) 手持式吸尘器的转向接头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10596710U (zh) 一种可折叠的晾衣杆
CN208876385U (zh) 管连接组件及手持式清洁设备
JP2002223998A (ja) 電気掃除機及び電気掃除機用ホース
CN214595714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
JP284937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S63192413A (ja) 電気掃除機のホ−ス
KR100239164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연장관 접힘장치
JP3034727B2 (ja) 電気掃除機用ホース
KR0137433Y1 (ko) 진공청소기의 파워코드의 단선 방지장치
JP2003125992A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及びこの吸口体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