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1483U - 一种汽车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01483U CN211201483U CN201922123505.8U CN201922123505U CN211201483U CN 211201483 U CN211201483 U CN 211201483U CN 201922123505 U CN201922123505 U CN 201922123505U CN 211201483 U CN211201483 U CN 211201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locking
- lock
- automobile door
- ro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壳体以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内开臂、内开联动臂、外开臂和止动爪,所述内开臂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内开联动臂的第一推杆,所述内开联动臂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止动爪的第一钩部;所述外开臂上铰接有释放臂,所述释放臂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止动爪的第二钩部;内开时,所述内开臂转动,所述内开联动臂带动所述止动爪转动,进而将车门打开;外开时,所述释放臂转动使所述第二钩部与所述止动爪的位置对应,所述外开臂转动,所述释放臂带动所述止动爪转动,进而将车门打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克服了现有门锁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汽车由多个零部件组成,而汽车门锁又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现有汽车门锁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现在市面上最常使用的是内开非跨越式汽车门锁,其上面设置有锁止机构,无论是内开或者外开都要先打开锁止机构进行解锁,然后才能拉动内开或者外开把手打开汽车门;当汽车发生事故或者紧急逃生时,还要先打开锁止机构,不能迅速打开汽车门进行逃生,使用很不安全,实用性较低。而且现有的汽车门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方面是老式锁安全性能存在很多隐患,性能不够稳定;另一方面其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庞大,在操作使用上也显得不方便,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以克服现有门锁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壳体以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内开臂、内开联动臂、外开臂和止动爪,所述内开臂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内开联动臂的第一推杆,所述内开联动臂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止动爪的第一钩部;通过设置内开臂和内联动臂配合,内开时可直接拉动内开臂,内开臂带动内联动臂,内联动臂带动止动爪直接打开车门,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可以直接拉动内开臂逃离车内,可以快速进行安全逃生,使用更安全可靠。所述外开臂上铰接有释放臂,所述释放臂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止动爪的第二钩部;通过外开臂和释放臂配合,外开时释放臂要先转动解除锁止,然后拉动外开臂才能打开车门,使用更安全更可靠。内开时(从车内开门),所述内开臂转动,所述内开联动臂带动所述止动爪转动,进而将车门打开;外开时(从车外开门),所述释放臂转动使所述第二钩部与所述止动爪的位置对应进而解除锁止,所述外开臂转动,所述释放臂带动所述止动爪转动,进而将车门打开。
进一步的,汽车门锁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内锁止臂,所述内开臂上设置有第二推杆,所述内锁止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推杆相对应的第一挡块;内开时,所述内开臂转动,所述第二推杆带动所述内锁止臂转动。
进一步的,汽车门锁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内锁止臂和内转换臂,所述内转换臂与所述内开臂同轴设置,所述内转换臂与所述内开臂间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开臂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转换臂上;所述内转换臂上设置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卡接在所述内锁止臂上;内开时,所述内开臂转动,所述内转换臂带动所述内锁止臂转动。此结构,通过内开臂、内转换臂和内锁止臂配合,可以实现锁止、解除锁止和开启三个功能,内开臂可在锁止、解除锁止状态停留,汽车门锁使用更灵活,更安全。
进一步的,汽车门锁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安全臂,所述内锁止臂上设置有第四推杆;所述安全臂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推杆相配合的限位槽,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释放臂上;所述内锁止臂转动,所述第四推杆带动所述安全臂转动,所述安全臂带动所述释放臂转动使所述第二钩部与所述止动爪位置对应进而解除锁止。
进一步的,汽车门锁还包括电动解锁机构;所述电动解锁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铰接在所述安全臂上,所述蜗杆与电机连接;解锁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蜗杆转动,进而所述涡轮带动所述安全臂转动。设置电动解锁机构,方便车内直接控制解除锁止,增加了门锁的安全性。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电控总成,所述电控总成在对应所述涡轮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触控开关;所述涡轮转动,下压所述触控开关,进而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向控制系统发出将其它门锁解锁的信号。所述壳体上可转动安装有锁芯转臂,所述锁芯转臂与外锁芯连接;所述锁芯转臂上对称设置有驱动块,所述涡轮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块相对应的第二挡块;解除锁止时,通过钥匙带动所述锁芯转臂转动,所述锁芯转臂带动所述涡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开臂上连接有拉线或拉杆,拉动所述拉线或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外开臂转动。所述壳体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拉杆与所述外开臂连接,另一端与拉线连接;所述转动杆转动,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外开臂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可转动安装有用于锁门的锁叉,所述电控总成在对应所述锁叉的位置安装有第二触控开关,所述止动爪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叉相配合的锁止部;所述止动爪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柱;关门后,所述锁叉抵靠在所述锁止部上,所述锁叉下压所述第二触控开关,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向控制系统发出门已关上的信号;开门时,推动所述推动柱,所述锁叉与所述锁止部脱离。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门锁,通过设置内开臂和内联动臂配合,内开时可直接拉动内开臂,内开臂带动内联动臂,内联动臂带动止动爪直接打开车门,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可以直接拉动内开臂逃离车内,可以快速进行安全逃生,使用更安全可靠;通过外开臂和释放臂配合,外开时释放臂要先转动进行解锁,然后拉动外开臂才能打开车门,使用更安全更可靠;而且通过内开臂、内转换臂和内锁止臂配合,可以实现锁止、解除锁止和开启三个功能,内开臂可在锁止、解除锁止状态停留,汽车门锁使用更灵活,更安全;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性能稳定;克服了现有门锁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去除壳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内开臂和内联动臂连接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外开臂和释放臂连接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安全臂和电动解锁机构连接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实施例一内开臂与内锁止臂连接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实施例二内开臂、内转换臂和内锁止臂连接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涡轮与锁芯转臂连接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止动爪和锁叉连接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支架和转动杆连接的立体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壳体;2、内开臂;3、内开联动臂;4、外开臂;5、止动爪;6、释放臂;7、内锁止臂;8、内转换臂;9、扭簧;10、安全臂;11、涡轮;12、蜗杆;13、电机;14、电控总成;15、第一触控开关;16、锁芯转臂;17、拉杆;18、支架;19、转动杆;20、锁叉;21、第二触控开关;100、限位槽;111、第二挡块;161、驱动块;201、第一推杆;202、第二推杆;301、第一钩部;501、锁止部;502、推动柱;601、第二钩部;701、第一挡块;702、第四推杆;801、第三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壳体1以及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内开臂2、内开联动臂3、外开臂4和止动爪5,壳体1上可转动安装有用于锁门的锁叉20,止动爪5上设置有与锁叉20相配合的锁止部501;止动爪5一端铰接在壳体1上,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柱502;当锁叉20抵靠在锁止部501上时,门被锁死不能打开;开门时,推动推动柱502,推动柱502带动止动爪5转动,从而锁止部501与锁叉20脱离。锁叉20和止动爪5均通过扭簧复位。
内开臂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内开联动臂3的第一推杆201;内开联动臂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推杆201相对应的挡块,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推动柱502的第一钩部301;外开臂4上铰接有释放臂6,外开臂4上设置有避空槽,释放臂6一端铰接在外开臂4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避空槽内,释放臂6安装在避空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推动柱502的第二钩部601。
壳体1上可转动安装有内锁止臂7和安全臂10,内开臂2上设置有第二推杆202,内锁止臂7上设置有与第二推杆202相对应的第一挡块701;内开臂2转动,第二推杆202能够带动内锁止臂7转动。内锁止臂7上设置有第四推杆702,安全臂1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四推杆702相配合的限位槽100,另一端抵靠在释放臂6上,第四推杆702的端部置于限位槽100内;当内锁止臂7转动,内锁止臂7上的第四推杆702带动安全臂10转动,安全臂10的端部推动释放臂6转动使第二钩部601与推动柱502位置相对应进而解除锁止,此时拉动外开臂4能够带动释放臂6转动,进而第二钩部601带动推动柱502使锁止部501与锁叉20脱离,进而打开车门。当锁止时,第二钩部601与推动柱502的位置不对应,拉动外开臂4不能带动推动柱502转动,不能打开车门,进而起到了安全锁的作用。
参阅图8至图10,壳体1上还安装有电动解锁机构;电动解锁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涡轮11和蜗杆12,涡轮11铰接在安全臂10上,蜗杆12与电机13连接;解除锁止时,电机13驱动蜗杆12转动,进而涡轮11带动安全臂10转动。壳体1上可转动安装有锁芯转臂16,锁芯转臂16与外锁芯连接;锁芯转臂16上对称设置有驱动块161,涡轮11上设置有与驱动块161相对应的第二挡块111;解除锁止时,通过钥匙带动锁芯转臂16转动,锁芯转臂16带动涡轮11转动。
壳体1上固定有电控总成14,电控总成14在对应涡轮11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触控开关15;涡轮11转动,下压触控开关15,进而第一触控开关15向控制系统发出将其它门锁解锁的信号。电控总成14在对应锁叉20的位置安装有第二触控开关21,关门后,锁叉20下压第二触控开关21,第二触控开关21向控制系统发出门已关上的信号。
内开臂2通过拉线与车内内开把手连接,外开臂4可通过拉线、拉杆17或者转换机构与车外外开把手连接。转换机构包括与壳体1固定的支架18,支架18上铰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一端通过拉杆与外开臂4连接,另一端与拉线连接;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外开臂4转动。
内开时,内开臂2转动,内开臂2上的第一推杆201推动内开联动臂3转动,内开联动臂3上的第一钩部301带动推动柱502转动,进而锁止部501与锁叉20脱离将门打开;同时,第二推杆202推动内锁止臂7转动,内锁止臂7的第四推杆702带动安全臂10转动,安全臂10带动涡轮11转动,涡轮11下压第一触控开关15向控制系统发出将其它门锁解锁的信号。外开时,锁芯转臂16转动或者蜗杆12转动,带动涡轮11转动,涡轮11带动安全臂10转动,安全臂10的端部推动释放臂6转动使第二钩部601与推动柱502的位置对应进而解除锁止,外开臂4转动,外开臂4带动释放臂6转动,进而第二钩部601带动止动爪5转动,进而将门打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门锁,通过设置内开臂和内联动臂配合,内开时可直接拉动内开臂,内开臂带动内联动臂,内联动臂带动止动爪直接打开车门,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可以直接拉动内开臂逃离车内,可以快速进行安全逃生,使用更安全可靠;通过外开臂和释放臂配合,外开时释放臂要先转动解除锁止,然后拉动外开臂才能打开车门,使用更安全更可靠;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性能稳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阅图7,壳体1上可转动安装有内锁止臂7和内转换臂8,内转换臂8与内开臂2同轴设置,内转换臂8与内开臂2间安装有扭簧9;扭簧9的一端固定在内开臂2上,另一端抵靠在内转换臂8上;内转换臂8上设置有第三推杆801,第三推杆801卡接在内锁止臂7上。初始状态为锁止状态,内开时,内开臂2转动,在扭簧9的作用下,内转换臂8跟随内开臂2一起转动,内转换臂8的第三推杆801带动内锁止臂7转动,内锁止臂7带动安全臂10转动进而解除锁止,由于扭簧9未撑开,此位置内开臂2可停留;内开臂2继续转动,由于释放臂6滑至避空槽端部被限位,安全臂10、内锁止臂7和内转换臂8限位,扭簧9逐渐被撑开,此时内开臂2带动内开联动臂3转动将门打开,由于扭簧9被撑开,此位置内开臂2不能停留。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门锁,增加内转换臂,通过内开臂、内转换臂和内锁止臂配合,拉动内开臂可以实现锁止、解除锁止和开启三个功能,在锁止、解除锁止状态可以停留,汽车门锁使用更灵活,更安全;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性能稳定;克服了现有门锁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内开臂(2)、内开联动臂(3)、外开臂(4)和止动爪(5),所述内开臂(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内开联动臂(3)的第一推杆(201),所述内开联动臂(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止动爪(5)的第一钩部(301);所述外开臂(4)上铰接有释放臂(6),所述释放臂(6)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止动爪(5)的第二钩部(601);内开时,所述内开臂(2)转动,所述内开联动臂(3)带动所述止动爪(5)转动,进而将车门打开;外开时,所述释放臂(6)转动使所述第二钩部(601)与所述止动爪(5)的位置对应,所述外开臂(4)转动,所述释放臂(6)带动所述止动爪(5)转动,进而将车门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内锁止臂(7),所述内开臂(2)上设置有第二推杆(202),所述内锁止臂(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推杆(202)相对应的第一挡块(701);内开时,所述内开臂(2)转动,所述第二推杆(202)带动所述内锁止臂(7)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内锁止臂(7)和内转换臂(8),所述内转换臂(8)与所述内开臂(2)同轴设置,所述内转换臂(8)与所述内开臂(2)间安装有扭簧(9);所述扭簧(9)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开臂(2)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转换臂(8)上;所述内转换臂(8)上设置有第三推杆(801),所述第三推杆(801)卡接在所述内锁止臂(7)上;内开时,所述内开臂(2)转动,所述内转换臂(8)带动所述内锁止臂(7)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安全臂(10),所述内锁止臂(7)上设置有第四推杆(702);所述安全臂(1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推杆(702)相配合的限位槽(100),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释放臂(6)上;所述内锁止臂(7)转动,所述第四推杆(702)带动所述安全臂(10)转动,所述安全臂(10)带动所述释放臂(6)转动使所述第二钩部(601)与所述止动爪(5)位置对应进而解除锁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解锁机构;所述电动解锁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包括相互啮合的涡轮(11)和蜗杆(12),所述涡轮(11)铰接在所述安全臂(10)上,所述蜗杆(12)与电机(13)连接;解除锁止时,所述电机(13)驱动所述蜗杆(12)转动,进而所述涡轮(11)带动所述安全臂(10)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电控总成(14),所述电控总成(14)在对应所述涡轮(11)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触控开关(15);所述涡轮(11)转动,下压所述触控开关(15),进而所述第一触控开关(15)向控制系统发出将其它门锁解锁的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安装有锁芯转臂(16),所述锁芯转臂(16)与外锁芯连接;所述锁芯转臂(16)上对称设置有驱动块(161),所述涡轮(11)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块(161)相对应的第二挡块(111);解除锁止时,通过钥匙带动所述锁芯转臂(16)转动,所述锁芯转臂(16)带动所述涡轮(11)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臂(4)上连接有拉线或拉杆(17),拉动所述拉线或所述拉杆(17)带动所述外开臂(4)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支架(18),所述支架(18)上铰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一端通过拉杆与所述外开臂(4)连接,另一端与拉线连接;所述转动杆(19)转动,所述转动杆(19)带动所述外开臂(4)转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安装有用于锁门的锁叉(20),所述电控总成(14)在对应所述锁叉(20)的位置安装有第二触控开关(21),所述止动爪(5)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叉(20)相配合的锁止部(501);所述止动爪(5)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1)上,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柱(502);关门后,所述锁叉(20)抵靠在所述锁止部(501)上,所述锁叉(20)下压所述第二触控开关(21),所述第二触控开关(21)向控制系统发出门已关上的信号;开门时,推动所述推动柱(502),所述锁叉(20)与所述锁止部(501)脱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3505.8U CN211201483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汽车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3505.8U CN211201483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汽车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01483U true CN211201483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5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23505.8U Active CN211201483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汽车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0148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3787A (zh) * | 2020-12-15 | 2021-04-02 | 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夜晚锁功能的中控汽车门锁 |
CN112878821A (zh) * | 2021-02-26 | 2021-06-01 | 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 |
-
2019
- 2019-12-02 CN CN201922123505.8U patent/CN2112014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3787A (zh) * | 2020-12-15 | 2021-04-02 | 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夜晚锁功能的中控汽车门锁 |
CN112593787B (zh) * | 2020-12-15 | 2022-05-13 | 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夜晚锁功能的中控汽车门锁 |
CN112878821A (zh) * | 2021-02-26 | 2021-06-01 | 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19062B (zh) | 一种多功能自吸尾门锁总成 | |
US6575507B2 (en) | Power-actuated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 |
CN211201483U (zh) | 一种汽车门锁 | |
CN103556887A (zh) | 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 | |
CN206190057U (zh) | 一种汽车电动开启侧门锁 | |
CN210134729U (zh) | 一种多功能自吸尾门锁总成 | |
JP5801480B2 (ja) | 電動ロック式外スイングドア | |
CN215369264U (zh) | 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 | |
CN211422195U (zh) | 一种高安全性的汽车门锁 | |
CN113175280A (zh) |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汽车门锁 | |
CN215883902U (zh) | 一种电动车坐垫用复合锁 | |
CN219509438U (zh) | 一种汽车车门儿童锁 | |
CN215761038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尾门电吸锁 | |
CN211287110U (zh) | 一种汽车侧门锁拨杆离合式机械儿童锁 | |
CN210013594U (zh) | 一种双锁止解锁结构 | |
CN106930623B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儿童保险双电机结构 | |
CN203487898U (zh) | 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 | |
CN215485361U (zh) | 一种带自吸功能的汽车侧门锁 | |
CN214786725U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门锁的电动儿童锁机构 | |
CN212897963U (zh) | 逃生锁体 | |
CN208251871U (zh) | 汽车门锁自锁系统 | |
CN207033142U (zh) | 中控锁电动锁止解锁机构 | |
CN112282600A (zh) | 一种便于非机动车进入的安防门 | |
CN222276443U (zh) | 一种新型汽车门锁儿童锁止机构 | |
CN201133154Y (zh) | 行李舱电动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