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0608U -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0608U
CN211200608U CN201921517093.XU CN201921517093U CN211200608U CN 211200608 U CN211200608 U CN 211200608U CN 201921517093 U CN201921517093 U CN 201921517093U CN 211200608 U CN211200608 U CN 211200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washing
cover
cylindrical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70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片山透
薬袋贤一
上原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0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0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使喷嘴从收纳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对喷嘴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清洁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该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具备:在内周面具有多条螺旋槽的圆筒形状的旋转体;与旋转体同轴地设于旋转体的旋转齿轮;使旋转齿轮旋转的电动机;设于旋转体的内部,在一端部具有与多条螺旋槽中对应的螺旋槽分别嵌合的多个突起,并随着旋转体的旋转而能够在后方的收纳位置与前方的局部清洗位置之间沿着旋转体的轴向进退移动的喷嘴;具有比旋转体的外径更大的内径的盖;和对喷嘴进行清洁的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安装于设在喷嘴上方的盖的第一开口部。

Description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能够对喷嘴进行清洗的喷嘴清洗器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提出了具备包含大致杯状的阀操作体的阀装置主体、在阀操作体内转动的圆筒体(cylinder)、前端部具有能够喷出清洗水的喷嘴孔且在转动的圆筒体内滑动的喷嘴、设于圆筒体后端的外周部的外齿型的驱动齿轮、和使驱动齿轮旋转的电动机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局部清洗装置中,可通过安装于外部的电动机驱动圆筒体旋转,从而使喷嘴在圆筒体的轴向上进退,并可通过安装于圆筒体前端的喷嘴清洗器,在喷嘴的进退中对喷嘴整体进行清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140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上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当对喷嘴进行清洗时,必须将喷嘴从后方的收纳位置送出至前方的局部清洗位置,在不从收纳位置移动喷嘴的情况下,无法对喷嘴整体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不从收纳位置移动喷嘴的情况下,对喷嘴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主要目的,采取了以下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要旨在于,其为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清洗的局部清洗装置,其具备:
旋转体,上述旋转体为圆筒状,并在内周面具有多条螺旋槽;
旋转齿轮,上述旋转齿轮与上述旋转体同轴地设于上述旋转体;
电动机,上述电动机使上述旋转齿轮旋转;
喷嘴,上述喷嘴设于上述旋转体的内部,在其一端部具有与上述多条螺旋槽中对应的螺旋槽分别嵌合的多个突起,上述喷嘴随着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能够在后方的收纳位置与前方的局部清洗位置之间沿着上述旋转体的轴向进退移动;
盖,上述盖具有比上述旋转体的外径更大的内径;以及
安装部件,上述安装部件对上述喷嘴进行清洁,
上述安装部件安装于上述盖的第一开口部,上述盖的第一开口部设于上述喷嘴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上述安装部件通过从设于喷嘴的上方的上述盖的第一开口部进行利用清洗水的喷嘴清洗、或利用紫外线照射的喷嘴除菌,从而对喷嘴进行清洁。由此,能够在不使喷嘴从收纳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对喷嘴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清洁。
在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上述安装部件具有能够喷出清洗水的第一喷出孔,上述清洗水通过上述盖的第一开口部以及上述旋转体的第二开口部,对上述喷嘴进行清洗。由此,能够在不使喷嘴从收纳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对喷嘴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清洗。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在上述喷嘴的另一端部具有能够喷出上述清洗水的第二喷出孔,上述喷嘴具有平面部,上述平面部具有第二喷出孔。由此,在对局部进行清洗时,能够广范围地施加清洗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上述喷嘴进一步具有曲面部,上述清洗水从上述第一喷出孔朝向上述平面部与上述曲面部的边界部喷出。由此,不仅是上述喷嘴的上述平面部,曲面部也能通过清洗水清洗。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上述盖具有排水孔,上述排水孔位于上述盖的下部。由此,能够良好地将上述旋转体与上述盖之间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了包含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的便器1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包含的喷嘴单元20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a)喷嘴30处于局部清洗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侧视图以及(b)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侧视图。
图4为(a)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俯视图、(b)主视图以及(c)后视图。
图5为喷嘴单元20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a)喷嘴30的外观立体图以及(b)A-A、(c)B-B剖视图。
图7为构成圆筒体40的半圆筒部件41、42的(a)外观立体图以及(b)内周面侧的俯视图。
图8为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横剖视图。
图9为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的(a)俯视图、(b)侧视图、(c)仰视图以及(d)横剖视图。
图10为在使用两个喷嘴单元20的情况下的喷嘴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是指从喷嘴30的收纳位置朝向局部清洗位置的方向,另一方面,“后方”是指从喷嘴30的局部清洗位置朝向收纳位置的方向。
图1为安装有包含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的便器1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包含的喷嘴单元20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喷嘴30处于局部清洗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侧视图、和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侧视图。图4为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喷嘴单元20的俯视图、主视图以及后视图。图5为喷嘴单元20的分解立体图。便器1为西式便器,在便器1的上表面设置有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如图1所示,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具备便座装置主体12、便座14、便盖16、和操作面板18,该便座装置主体12设置于便器1的后方,该便座14转动自如地被便座装置主体12支承,该便盖16转动自如地被便座装置主体12支承,该操作面板18由使用者进行操作。
便座装置主体12具备人体局部清洗装置,该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包含与给水管(自来水配管)连接的清洗水流路、止水阀、热交换单元、对清洗的强度进行调节的脉动泵、喷出清洗水的喷嘴单元20、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等,它们被收容于树脂制的外壳内。热交换单元设有水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来自给水管的水被加热器加热为温水。
此外,便座装置主体12具备未图示的、对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8或就座传感器13(参照图1)、水箱的温度传感器等的信号,对水箱内的加热器或脉动泵、喷嘴单元20、切换阀进行控制。在操作面板18中,虽然没有图示,但其设有指示臀部清洗的臀部用清洗开关或指示阴部清洗的阴部用清洗开关、用于调整清洗强度的清洗强度调整开关、用于向前后调整清洗位置的清洗位置调整开关(前开关、后开关)、指示停止清洗的停止开关等。
如图2所示,喷嘴单元20具备喷嘴30、圆筒体40、以及盖50,该喷嘴30向前方倾斜,该圆筒体40设于喷嘴30的外部,该盖50具有比圆筒体40的外径更大的内径。此外,喷嘴单元20也具备喷嘴清洗器60和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与圆筒体40设于同轴的旋转齿轮43与由电动机26驱动旋转的驱动齿轮28卡合,被传递电动机26的旋转从而进行旋转。圆筒体40随着位于圆筒体40的旋转齿轮43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当圆筒体40进行旋转时,设于喷嘴30的喷嘴尾部35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沿着形成于圆筒体40的内周面的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进行相对移动,因而喷嘴30朝向局部清洗位置前进。此外,通过使电动机26逆旋转而使旋转齿轮43逆旋转,从而使喷嘴30后退至收纳位置,并被收纳于圆筒体40内。当喷嘴30在局部清洗位置(参照图3(a))与收纳位置(参照图3(b))之间进退移动时,喷嘴清洗器60对喷嘴30进行清洗,另一方面,当喷嘴30被收纳于收纳位置时,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对喷嘴30进行清洗。当向软管24供给来自给水管的水时,来自软管24的水作为来自喷嘴清洗器60的清洗水而被有效利用于喷嘴30的清洗。同样地,当向软管25供给来自给水管的水时,来自软管25的水作为来自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的清洗水而被有效利用于喷嘴30的清洗。
此外,喷嘴孔由两种不同形状的喷嘴孔31和喷嘴孔32构成。喷嘴孔31形成为臀部用喷嘴孔(强力),喷嘴孔32形成为臀部用喷嘴孔(温和)。如图4、5所示,在喷嘴30的内部设有两个清洗水流路81、82,清洗水流路81的出口与喷嘴孔31连通,清洗水流路82的出口与喷嘴孔32连通。软管21、22的一端从喷嘴30的后端的开口插入并分别与两个清洗水流路的入口连接,软管21、2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切换阀。此外,喷嘴30的形状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喷嘴30在其一部分具有平面部。喷嘴30在平面部具备喷嘴孔31、32(参照图6)。应予说明,在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从喷嘴30的前后方向观察到的剖面为大致椭圆形(参照图6),但并不限于大致椭圆形,也可由大致三角形或大致四边形等构成。
图7为构成圆筒体40的半圆筒部件41、42的外观立体图以及内周面侧的俯视图。圆筒体40为前端和后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旋转体,并具有比喷嘴30的外径更大的内径以将喷嘴30包围。圆筒体40由两个半圆筒部件41、42的周向的端面彼此对接而形成。如图5所示,在半圆筒部件41、42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形成为半圆状的外周肋44,该外周肋44在半圆筒部件41、42的周向的端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形成为环状。此外,如图7所示,在半圆筒部件41、42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相对于圆筒体40的周向倾斜延伸的内周肋45。对于多个内周肋45,在半圆筒部件41、42的周向的端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邻接的内周肋45间的槽形成连接为螺旋状的螺旋槽。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槽形成为3条窄螺旋槽46以及1条宽螺旋槽47、即总计4条螺旋槽相互并列地描绘出螺旋状,该3条窄螺旋槽46为3个窄螺旋突起36中对应的窄螺旋突起36分别嵌合的槽宽较窄的3条窄螺旋槽46,该1条宽螺旋槽47为宽螺旋突起37所嵌合的槽宽较宽的1条宽螺旋槽47。宽螺旋突起37无法嵌合于窄螺旋槽46,而仅能嵌合于宽螺旋槽47。此外,如图7所示,多个内周肋45在周向上被分割,通过周向上邻接的内周肋45间的槽来形成排水槽48。排水槽48以横穿窄螺旋槽46以及宽螺旋槽47的方式延伸至圆筒体40的前端的开口边缘,通过该圆筒体40的倾斜,将进入圆筒体内的水沿着槽向外部排出。
此外,如图5所示,在半圆筒部件41的后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旋转齿轮43。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齿轮43形成为具有比盖50的外径更小的外径,以使其不超出盖50的外径。旋转齿轮43与安装于电动机26的旋转轴的驱动齿轮28啮合。通过电动机26驱动旋转齿轮43旋转,圆筒体40与旋转齿轮43一体旋转。形成于圆筒体40的内周面的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分别嵌合有设于喷嘴30的后端部的外周面的喷嘴尾部35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通过圆筒体40的旋转,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沿着对应的螺旋槽进行相对移动,同时,喷嘴30在收纳位置与局部清洗位置之间前后进退。此外,在圆筒体40的后端部具有通过钩(hook)安装的驱动齿轮盖27。驱动齿轮盖27设有供软管21以及22穿过的贯通孔。通过驱动齿轮盖27,能够防止尘埃等异物侵入驱动齿轮部。
在此,喷嘴30以其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48位于下侧的方式,相对于圆筒体40而相位对齐于指定的旋转相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喷嘴30的宽螺旋突起37与圆筒体40的宽螺旋槽47的关系规定为使得当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48位于下侧。由于宽螺旋突起37只能嵌合于宽螺旋槽47,因此,能够防止将喷嘴30相对于圆筒体40以指定的旋转相位安装时的误组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圆筒部件41、42通过在形成外周面的凹模与形成内周面的凸模之间的空间中注射树脂材料并使树脂材料冷却固定化的射出成形(injectionmolding)而形成,在半圆筒部件41、42上一体形成有旋转齿轮43、内周肋45。此外,如图7所示,内周肋45没有形成于半圆筒部件41、42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的两端部,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射出成形时的模切(凸模的模切)。
盖50为前端和后端开口的圆筒部件,并且具有比圆筒体40的外径稍大的内径,以将圆筒体40包围并将圆筒体40支承为旋转自如。如图5所示,盖50形成为2个半圆筒部件51、52的周向的端面彼此对接。盖50的内周面形成有半圆状的内周槽53,该内周槽53在2个半圆筒部件51、52的周向的端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形成为环状,内周槽53嵌合圆筒体40的外周肋44。在本实施方式中,盖50的内周槽53具有比圆筒体40的外周肋44的高度更浅的深度,圆筒体40通过少量的摩擦阻力,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盖50。此外,在盖50(半圆筒部件52)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一体设有在径向上延伸的固定板54,在固定板54固定有电动机26的外壳。此外,在盖50(半圆筒部件5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下部形成有用于进行排水的排水孔55,能够将积存于盖50的前端部的水良好地排出至外部(参照图8)。喷嘴清洗器60安装于盖50的前端部,并向喷嘴30喷出清洗水。软管24的一端与喷嘴清洗器60连接,软管2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切换阀(未图示)。
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安装在设于盖50的上部的开口部56(参照图5),并能够在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在不使喷嘴30从收纳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对喷嘴30的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清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具有喷出孔72,上述喷出孔72朝向喷嘴30的设有喷嘴孔31或32的平面部与侧面的曲面部的边界部喷出清洗水。设于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的侧面的4个爪部73通过嵌合设于盖50的4个嵌合孔71而安装。在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连接有软管25的一端,在软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切换阀(未图示)。此外,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设有超声波焊接两个树脂制零件并用于使从软管25供给来的清洗水通过的空洞(参照图9(d))。
第二切换阀将下游的清洗水流路的清洗水的供给目的地切换为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和热敏电阻(thermistor)中的某一方。被供给至热敏电阻的清洗水向真空破坏器(vacuum breaker)供给,并向第一切换阀供给。第一切换阀将比真空破坏器更下游的清洗水流路的清洗水的供给目的地切换为使清洗水从多个喷嘴孔31、32和喷嘴清洗器60的喷出孔中的任一个中喷出。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例如构成为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阀。
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20的组装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将软管21、22穿过驱动齿轮盖27,并将软管21、22的一端连接于喷嘴30。接着,将喷嘴30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分别嵌合于半圆筒部件41、42的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并且,闭合半圆筒部件41、42来形成圆筒状的圆筒体40。然后,将圆筒体40的外周肋44嵌合于半圆筒部件51、52的内周槽53,并闭合半圆筒部件51、52来形成圆筒状的盖50。进而,将电动机26固定于盖50(半圆筒部件52)的固定板54,并且,将驱动齿轮28以其与圆筒体40的旋转齿轮43在指定的啮合位置啮合的方式压入电动机26的旋转轴。然后,分别在盖50的前端部安装喷嘴清洗器60,在后端部安装穿过有软管21、22的驱动齿轮盖27,在上部安装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则完成喷嘴单元20。在驱动齿轮28和旋转齿轮43中,在各自的指定的啮合齿上附有标记(mark)。由此,操作者能够把握啮合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驱动齿轮28的组装作业。
接着,对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的工作进行说明。如果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的控制装置通过就座传感器13判定使用者正就座于便座14,且判断操作面板18的强力(温和)臀部用清洗开关被按下而指示开始强力(温和)臀部清洗,则会通过电动机26使与驱动齿轮28啮合的旋转齿轮43旋转,从而使圆筒体40旋转。当圆筒体40进行旋转时,设于喷嘴30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会沿着形成于圆筒体40的内周面的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进行相对移动,使喷嘴30朝向用于臀部清洗的局部清洗位置前进。当喷嘴30到达局部清洗位置时,控制装置对第一切换阀进行控制,使来自真空破坏器的清洗水经由软管21(软管22)被供给至喷嘴30的喷嘴孔31(32)。由此,清洗水从喷嘴孔31(32)向人体的肛门部喷出,开始臀部清洗。如果控制装置判定操作面板18的停止开关被按下而指示停止臀部清洗,则将停止向喷嘴30供给清洗水。然后,通过电动机26使旋转齿轮43逆旋转,使喷嘴30后退至收纳位置,而被收纳于圆筒体40内。在喷嘴30从局部清洗位置到达收纳位置时,控制装置对第二切换阀进行控制,使清洗水从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向喷嘴30喷出。喷出的清洗水通过盖50的开口部56以及圆筒体40的开口部49,清洗喷嘴30。
应予说明,作为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虽然对包含臀部清洗用的喷嘴30的喷嘴单元2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臀部清洗用的喷嘴单元20,也可兼设阴部清洗用的喷嘴38(参照图10)。
在图10中,如果卫生清洗便座装置10的控制装置通过就座传感器13判定使用者正就座于便座14,并判断操作面板18的阴部用清洗开关被按下而指示开始阴部清洗,则会通过电动机26使与驱动齿轮28啮合的旋转齿轮43旋转,从而使圆筒体40旋转。当圆筒体40进行旋转,设于喷嘴38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会沿着形成于圆筒体40的内周面的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进行相对移动,使喷嘴38朝向用于阴部清洗的局部清洗位置前进。当喷嘴38到达局部清洗位置,控制装置将对第一切换阀进行控制,使来自真空破坏器的清洗水经由软管23被供给至阴部清洗用喷嘴38的喷嘴孔33。由此,清洗水从喷嘴孔33向人体的阴部喷出,从而开始阴部清洗。如果控制装置判定操作面板18的停止按钮被按下而指示停止阴部清洗,则将停止向喷嘴38供给清洗水。然后,通过电动机26使旋转齿轮43逆旋转,使喷嘴38后退至收纳位置,而收纳于圆筒体40内。在喷嘴38从局部清洗位置到达收纳位置时,控制装置对第二切换阀进行控制,使清洗水从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向喷嘴38喷出。喷出的清洗水通过盖50的开口部56以及圆筒体40的开口部49,清洗喷嘴38。
由于人体局部清洗、基于喷嘴清洗器60的喷嘴清洗等,清洗后的水会附着于喷嘴30的外周面,而由于喷嘴30会被收纳于圆筒体40内,因此附着的水有时会渗入圆筒体40的内部。如果水渗入圆筒体40内,则通过随着圆筒体40的旋转而在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中滑动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将渗入的水送出至圆筒体40的后方。被送出至圆筒体40的后方的水从圆筒体的后端的开口漏出,由此可能会导致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发生故障。此外,如果水渗入圆筒体40内,则也可能会增加在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中滑动的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的滑动阻力,并增加电动机26的载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筒体40的内周面,以横穿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的方式形成在轴向上延伸的排水槽48,并且,以当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48位于下侧的方式使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分别嵌合于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由此,即使水渗入圆筒体40内,也能够在收纳喷嘴30时通过圆筒体40的倾斜将渗入的水沿着排水槽48排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20中,不会出现随着水渗入圆筒体40内而发生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故障以及电动机26的载荷增加的问题。
在收纳喷嘴30时,在利用来自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的清洗水进行清洗后,清洗后的水有时会渗入圆筒体40与盖50之间的空隙。如果水渗入圆筒体40与盖50的空隙,则无法将渗入的水排出,水会积存在圆筒体40与盖50之间的空隙,从而有可能会导致不卫生。在本实施方式中,盖50(圆筒部件5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下部形成有用于进行排水的排水孔55,能够将积存在盖50的前端部的水良好地排出至外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20中,不会发生水渗入圆筒体40内而积存于圆筒体40与盖50之间的空隙,从而导致不卫生的情况。
在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安装于设在盖50的上部的开口部56(参照图5),并具有喷出孔72,该喷出孔72将清洗水朝向喷嘴30的设有喷嘴孔31、32的平面部与侧面的曲面部的边界部喷出。由此,能够在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在不使喷嘴30从收纳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使喷嘴30的整体或一部分变得洁净。此外,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通过将设于侧面的4个爪部73与设于盖50的4个嵌合孔71嵌合而安装,因此,与通过螺丝紧固进行固定的装置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也能够拆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设于圆筒体40的内周面的窄螺旋槽46以及宽螺旋槽47、与设于喷嘴30的后端部的喷嘴尾部35的窄螺旋突起37以及宽螺旋突起37嵌合,随着圆筒体40的旋转,喷嘴30进行进退移动,其中,将宽螺旋槽47的槽宽设为宽于窄螺旋槽46,并且,将与宽螺旋槽47嵌合的宽螺旋突起37的大小设为大于与窄螺旋槽46嵌合的窄螺旋突起36的大小。由此,多条螺旋槽(窄螺旋槽46以及宽螺旋槽47)中嵌合的突起(窄螺旋突起36以及宽螺旋突起37)只能为一个,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对齐圆筒体40与喷嘴30的相位。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在圆筒体40的内周面,以横穿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的方式形成在轴向上延伸的排水槽48,并且,以喷嘴30处于收纳位置时排水槽48位于下侧的方式将窄螺旋突起36、宽螺旋突起37分别嵌合于窄螺旋槽46、宽螺旋槽47。由此,即使水渗入圆筒体40内,也能够在收纳喷嘴30时通过圆筒体40的倾斜将渗入的水沿着排水槽48排出。此外,在收纳喷嘴30时,在利用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进行清洗后,虽然从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喷出的清洗水有时会渗入圆筒体40与盖50的空隙,但在盖50(半圆筒部件5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下部形成有用于进行排水的排水孔55,能够将积存在盖50的前端部的水良好地排出至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虽然将收纳时喷嘴清洗器50设为通过使设于侧面的4个爪部73与设于盖50的4个嵌合孔71嵌合而安装,但只要能将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安装于盖50即可,也可对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与盖50进行焊接等。此外,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的设于侧面的爪部73与设于盖50的嵌合孔71的数量不限于4个,也可为2个、3个等,只要能使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安装于盖50即可。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虽然具有朝向喷嘴30的设有喷嘴孔31、32的平面部与侧面的曲面部的边界部喷出清洗水的喷出孔72,但喷出孔的大小、位置以及数量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清洗喷嘴30整体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在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连接软管25的一端,在软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切换阀,并且,收纳时喷嘴清洗器70设有超声波焊接两个树脂制零件并用于使从软管25供给来的清洗水通过的空洞(参照图9(d)),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结构的单元。例如,也可将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单元作为清洁喷嘴的安装部件进行安装,并通过对喷嘴30照射紫外线而进行对喷嘴30的杀菌。
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虽然设为,将2根软管21、22连接于喷嘴30,并将喷出来自对应的软管的清洗水的2个喷嘴孔31、32分别用于臀部强力清洗用途和臀部温和清洗用途,但也可为分别用于臀部清洗用途和阴部清洗用途等,用于其他不同的用途的喷嘴孔。
在本实施方式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虽然设为,在圆筒体40的外周面形成环状的外周肋44,并在盖50的内周面形成嵌合于外周肋44的环状的内周槽53,但也可在圆筒体40的外周面形成外周槽,并在盖50的内周面形成嵌合于外周槽的内周肋。肋不一定限于形成为环状,也可形成为圆弧状,只要能够与槽嵌合,可为任意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为,作为多条螺旋槽,在圆筒体40的内周面设有多条(3条)窄螺旋槽46和1条宽螺旋槽47,作为多个突起,在喷嘴30的后端部(喷嘴尾部35)的外周面设有分别与对应的螺旋槽嵌合的多个(3个)窄螺旋突起36和1个宽螺旋突起37,但不限于此,也可设为在圆筒体40的内周面设置多条宽螺旋槽和1条窄螺旋槽,在喷嘴30的后端部的外周面设置分别与对应的螺旋槽嵌合的多个宽螺旋突起和1个窄螺旋突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为,作为多条螺旋槽而设有窄螺旋槽46和宽螺旋槽47,即,使多条螺旋槽的槽宽不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使槽的深度或剖面形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使槽宽、槽的深度、剖面形状中的任意两个不同或全部不同等,只要至少一个不同即可。此外,对于嵌合于螺旋槽的突起,例如,设为使嵌合于槽的深度深于其他的螺旋槽的突起的高度高于其他的突起,并赋予其对应于剖面形状的外形即可。如此,也可具有如下的多条螺旋槽和多个突起,该多条螺旋槽的至少1条螺旋槽与其他的螺旋槽的剖面形状不同,该多个突起分别被赋予了与该多条螺旋槽中对应的螺旋槽的剖面形状相对应的外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为使多条螺旋槽中1条槽(宽螺旋槽47)与该1条槽以外的所有其他槽(窄螺旋槽46)的剖面形状不同,且该其他槽相互间的剖面形状都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设为多条螺旋槽中1条螺旋槽与该1条槽以外的所有其他槽的剖面形状不同,并且其他的1条螺旋槽与该其他的1条槽以外的所有其他槽(包含上述1条槽)的剖面形状不同,也可设为多条螺旋槽相互间的剖面形状都不同。即,至少1条螺旋槽与其他螺旋槽的剖面形状不同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为,在圆筒体40的后端部的外周面设置外齿型的旋转齿轮43,以与圆筒体40同轴旋转,但不限定于此,也可设为配置电动机以使与圆筒体40同轴地安装于圆筒体40的后端部的驱动齿轮与圆锥齿轮啮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圆筒体40设为由两个半圆筒部件41、42形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由单一的圆筒部件形成,也可由3个以上弯曲成圆弧状的部件形成。
以上,虽然使用实施方式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自然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制造产业等。
符号说明
1 便器
10 卫生清洗装置
12 便座装置主体
13 就座传感器
14 便座
16 便盖
18 操作面板
20 喷嘴单元
21 软管(强力用)
22 软管(温和用)
23 软管(阴部用)
24 软管(喷嘴清洗用)
25 软管(收纳时喷嘴清洗用)
26 电动机
27 驱动齿轮盖
28 驱动齿轮
30 喷嘴(臀部清洗用)
31 臀部用喷嘴孔(强力用)
32 臀部用喷嘴孔(温和用)
33 阴部用喷嘴孔
35 喷嘴尾部
36 窄螺旋突起
37 宽螺旋突起
38 喷嘴(阴部清洗用)
40 圆筒体
41 半圆筒部件(圆筒体)
42 半圆筒部件(圆筒体)
43 旋转齿轮
44 外周肋
45 内周肋
46 窄螺旋槽
47 宽螺旋槽
48 排水槽
49 开口部(圆筒体)
50 盖
51 半圆筒部件(盖)
52 半圆筒部件(盖)
53 内周槽
54 固定板
55 排水孔
56 开口部(盖)
60 喷嘴清洗器
70 收纳时喷嘴清洗器
71 嵌合孔
72 喷出孔
73 爪部
81 清洗水流路(强力用)
82 清洗水流路(温和用)。

Claims (5)

1.一种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为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清洗的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为圆筒状,并在内周面具有多条螺旋槽;
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与所述旋转体同轴地设于所述旋转体;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使所述旋转齿轮旋转;
喷嘴,所述喷嘴设于所述旋转体的内部,在其一端部具有与所述多条螺旋槽中对应的螺旋槽分别嵌合的多个突起,所述喷嘴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能够在后方的收纳位置与前方的局部清洗位置之间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进退移动;
盖,所述盖具有比所述旋转体的外径更大的内径;以及
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对所述喷嘴进行清洁,
所述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盖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盖的第一开口部设于所述喷嘴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具有能够喷出清洗水的第一喷出孔,
所述清洗水通过所述盖的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旋转体的第二开口部,对所述喷嘴进行清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嘴的另一端部具有能够喷出所述清洗水的第二喷出孔,
所述喷嘴具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具有所述第二喷出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进一步具有曲面部,
所述清洗水从所述第一喷出孔朝向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曲面部的边界部喷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具有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盖的下部。
CN201921517093.XU 2018-09-13 2019-09-12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Active CN2112006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1134A JP2020041361A (ja) 2018-09-13 2018-09-13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18-171134 2018-09-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0608U true CN211200608U (zh) 2020-08-07

Family

ID=69797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7093.XU Active CN211200608U (zh) 2018-09-13 2019-09-12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41361A (zh)
CN (1) CN211200608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5457B2 (ja) * 1999-10-29 2005-05-11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3574869B2 (ja) * 2000-03-24 2004-10-06 テクノエクセル株式会社 スプール弁方式四方弁内蔵型洗浄水噴出装置
JP4939983B2 (ja) * 2007-03-08 2012-05-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ノズ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衛生洗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41361A (ja)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6424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939983B2 (ja) ノズ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940862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710670B2 (ja) 温水洗浄装置
CN211200608U (zh)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JP2008240403A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5104625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940748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4591540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7013935B2 (ja) 局部洗浄装置
JP5626304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2008291491A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KR101196154B1 (ko) 노즐 장치와 그것을 사용한 위생 세정 장치
JP4984629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2009280979A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5338020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7013936B2 (ja) 局部洗浄装置
JP2008038535A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5093030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7115001B2 (ja) 局部洗浄装置
JP7439574B2 (ja) 局部洗浄装置
JP7013937B2 (ja) 局部洗浄装置
KR20100077254A (ko) 좌변기용 비데
JP4940819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KR101733100B1 (ko) 온수세정기의 회전형 노즐어셈블리의 세정 및 살균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