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6495U -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6495U
CN211196495U CN201921474877.9U CN201921474877U CN211196495U CN 211196495 U CN211196495 U CN 211196495U CN 201921474877 U CN201921474877 U CN 201921474877U CN 211196495 U CN211196495 U CN 211196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amping
top end
bottom en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48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748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6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6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6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包括前行走轮,前行走轮的中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杆,前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箱,第一减振箱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第一减振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振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第一升降板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把,起到了前侧减振的效果,通过第二减振弹簧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起到了中间减振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减振机构减振效果不理想,导致人们在骑行的过程中因颠簸的路段造成减振差,影响人们骑行的舒适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在自行车的使用时需要用到减振机构,但现有的减振机构减振效果不理想,导致人们在骑行的过程中因颠簸的路段造成减振差,影响人们骑行的舒适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具备减振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减振机构减振效果不理想,导致人们在骑行的过程中因颠簸的路段造成减振差,影响人们骑行的舒适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包括前行走轮,所述前行走轮的中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箱,所述第一减振箱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把,所述前支撑杆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大梁,所述大梁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箱,所述第二减振箱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弹簧,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大梁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杆,所述后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后行走轮,所述后行走轮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的外表面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防护盘,所述第二活动轴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所述防护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与大梁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第一减振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升降板左右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第二减振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升降板左右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升降板底端与第二减振弹簧的顶端抵接,所述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
连接板,水平设置于座椅本体正下方,所述连接板底端与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底端与连接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顶端设有竖向安装槽;
第四减振弹簧,设置在所述竖向安装槽内,所述第四减振弹簧底端与所述竖向安装槽的槽底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端与座椅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下部伸入所述竖向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固定杆下端与第四减振弹簧顶端固定连接;
若干第三减振弹簧,所述若干第三减振弹簧顶端间隔固定设置在座椅本体底端,所述若干第三减振弹簧底端间隔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底端、且位于第一固定杆周侧;
两个水平安装板,两个水平安装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减振箱相对两侧的顶端,所述水平安装板上设置有竖向通孔;
两个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上端均与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杆的下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竖向通孔内,所述连接杆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脚踏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反光条,且脚踏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大梁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后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座椅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的表面设置有皮质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中方向把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把套,且把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振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第一升降板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把,起到了前侧减振的效果,通过第二减振弹簧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起到了中间减振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减振机构减振效果不理想,导致人们在骑行的过程中因颠簸的路段造成减振差,影响人们骑行的舒适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行走轮;2、前支撑杆;3、第一减振弹簧;4、第一减振箱; 5、方向把;6、座椅;61、座椅本体;611、第二固定杆;62、连接板;621、第一固定杆;622、第四减振弹簧;63、第三减振弹簧;64、连接杆;65、螺母;66、水平安装板;7、调节杆;8、第二减振弹簧;9、后椅;10、斜杆; 11、大梁;12、后支撑杆;13、第一活动轴;14、后行走轮;15、链条;16、第二活动轴;17、防护盘;18、固定板;19、脚踏;20、第一滑轮;21、第一滑槽;22、第一升降板;23、第二滑槽;24、第二滑轮;25、第二减振箱; 26、第二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s 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包括前行走轮1,前行走轮1的中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杆2,前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箱4,第一减振箱4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3,第一减振弹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22,第一升降板22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把5,起到了前侧减振的效果,前支撑杆2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大梁11,大梁11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箱25,第二减振箱25 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弹簧8,第二减振弹簧8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板26,优选的,第二减振弹簧8顶端与第二升降板26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板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7,调节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 6,起到了中间减振的效果。自行车的其它结构,如脚踏、后轮等结构可均采用现有自行车的相关结构。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颠簸的路段前行走轮1的起伏会产生振动,振动力通过前支撑杆2向上传递,通过前支撑杆2将振动力传递给第一减振弹簧3,通过第一减振弹簧3带动第一升降板22上下移动进行消除振动,同时,通过第二减振弹簧8带动第二升降板26上下移动,起到了再次消除振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减振机构减振效果不理想,导致人们在骑行的过程中因颠簸的路段造成减振差,影响人们骑行的舒适度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大梁11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杆12,后支撑杆 12的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后行走轮14,后行走轮14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13,第一活动轴13的外表面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 16,第二活动轴16的外表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防护盘17,第二活动轴16 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19,自行车通过脚踏、链条带动后轮转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追溯,防护盘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 的顶端与大梁11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第一减振箱4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1,第一升降板22左右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20,第一滑轮2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1的内腔中,第二减振箱25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3,第二升降板26左右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24,第二滑轮2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3的内腔中,脚踏1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反光条,且脚踏1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大梁11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斜杆10,斜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后椅9,座椅6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的表面设置有皮质层,方向把5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把套,且把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上述脚踏、链条驱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设置上述滑轮滑槽对减振进行导向,便于减振;座椅6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的表面设置有皮质层,便于乘坐,方向把5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把套,且把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便于使用者手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板26底端与第二减振弹簧 8的顶端抵接,所述座椅6包括:
座椅本体61;
连接板62,水平设置于座椅本体61正下方,所述连接板62底端与调节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杆621,所述第一固定杆62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621底端与连接板62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21顶端设有竖向安装槽;
第四减振弹簧622,设置在所述竖向安装槽内,所述第四减振弹簧622底端与所述竖向安装槽的槽底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杆61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611上端与座椅本体6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11下部伸入所述竖向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固定杆611下端与第四减振弹簧622顶端固定连接;
若干第三减振弹簧63,所述若干第三减振弹簧63顶端间隔固定设置在座椅本体61底端,所述若干第三减振弹簧63底端间隔固定设置在连接板62底端、且位于第一固定杆621周侧;
两个水平安装板66,两个水平安装板66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减振箱25 相对两侧的顶端,所述水平安装板66上设置有竖向通孔;
两个连接杆64,所述两个连接杆64上端均与连接板6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杆的下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竖向通孔内,所述连接杆64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65,具体的,连接杆64下端设有外螺纹,所示外螺纹与所述螺母 65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杆64、水平安装板66、螺母65便于安装及拆卸座椅6,从而便于更换座椅6;且座椅6设置第三减振弹簧63、第四减振弹簧622减振,设置竖向安装槽对第三减振弹簧 63、第四减振弹簧622起到导向作用,以上能进一步改善座椅6的减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包括前行走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轮(1)的中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杆(2),所述前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箱(4),所述第一减振箱(4)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振弹簧(3),所述第一减振弹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22),所述第一升降板(22)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把(5),所述前支撑杆(2)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大梁(11),所述大梁(11)顶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箱(25),所述第二减振箱(25)内腔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振弹簧(8),所述第二减振弹簧(8)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板(26),所述第二升降板(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11)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杆(12),所述后支撑杆(12)的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后行走轮(14),所述后行走轮(14)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13),所述第一活动轴(13)的外表面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16),所述第二活动轴(16)的外表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防护盘(17),所述第二活动轴(1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19),所述防护盘(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顶端与大梁(11)底端的中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箱(4)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升降板(22)左右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20),所述第一滑轮(2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1)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箱(25)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3),所述第二升降板(26)左右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24),所述第二滑轮(2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3)的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板(26)底端与第二减振弹簧(8)的顶端抵接,所述座椅(6)包括:
座椅本体(61);
连接板(62),水平设置于座椅本体(61)正下方,所述连接板(62)底端与调节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杆(621),所述第一固定杆(62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621)底端与连接板(62)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21)顶端设有竖向安装槽;
第四减振弹簧(622),设置在所述竖向安装槽内,所述第四减振弹簧(622)底端与所述竖向安装槽的槽底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杆(61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611)上端与座椅本体(6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11)下部伸入所述竖向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固定杆(611)下端与第四减振弹簧(622)顶端固定连接;
若干第三减振弹簧(63),所述若干第三减振弹簧(63)顶端间隔固定设置在座椅本体(61)底端,所述若干第三减振弹簧(63)底端间隔固定设置在连接板(62)底端、且位于第一固定杆(621)周侧;
两个水平安装板(66),两个水平安装板(66)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减振箱(25)相对两侧的顶端,所述水平安装板(66)上设置有竖向通孔;
两个连接杆(64),所述两个连接杆(64)上端均与连接板(6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杆(64)的下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竖向通孔内,所述连接杆(64)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6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1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反光条,且脚踏(1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11)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斜杆(10),所述斜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后椅(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6)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的表面设置有皮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把(5)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把套,且把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CN201921474877.9U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Active CN211196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877.9U CN211196495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877.9U CN211196495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6495U true CN211196495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2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4877.9U Active CN211196495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6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6495U (zh) 一种自行车的减振机构
CN205087108U (zh) 无辐条自行车
CN209037725U (zh) 一种可调节儿童座椅位置的双座亲子三轮车
CN204587161U (zh) 转向灵活且行驶平稳的两轮摩托车
CN205872304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2980458U (zh) 一种滑板车的减震机构
CN203975078U (zh) 轻型减震车架
CN2827844Y (zh) 一种微型三轮车及其车架
CN208101576U (zh) 一种自带减震的自行车轮毂
CN206141712U (zh) 电动自行车的易拆装式后轮组件
CN205440635U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
CN221114186U (zh) 一种车座减震效果好的自行车
CN212828896U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滑板车
CN204623708U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CN221293897U (zh) 一种自行车用减震座椅
CN220500902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减震结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8198631U (zh) 一种减震型长续航电动车车架
CN214493232U (zh) 一种用于单悬臂滑板车的后摇臂结构
CN212950996U (zh) 一种减震型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1252880U (zh)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CN109110014A (zh) 一种可调节儿童座椅位置的双座亲子三轮车
CN218967109U (zh)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CN210138254U (zh) 轮椅前叉减振机构
CN218519798U (zh) 一种高强度的自行车立管
CN208813444U (zh) 一种山地两用健康休闲助力电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