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2880U -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2880U
CN211252880U CN201922200935.5U CN201922200935U CN211252880U CN 211252880 U CN211252880 U CN 211252880U CN 201922200935 U CN201922200935 U CN 201922200935U CN 211252880 U CN211252880 U CN 211252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steering
front wheel
fixing seat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09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
赵国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222009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2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2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28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包括前轮、前轮驱动结构、座椅、后轮转向切换装置、后轮和主梁,所述主梁后端设置有前叉,且前叉下端安装前轮,前轮上端的主梁上安装有前轮驱动结构,立管前后部分的主梁可转动形成前轮转向切换装置,主梁前端安装有后轮转向切换装置,后叉下端固定有尾横管,后轮转向切换装置前侧的主梁上固定有座椅,车手立杆上端固定有车手。该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前链轮驱动,且前后轮设置转向切换装置,全角度转向实现整车漂移,可进行多模式切换,是结合漂移角度大、容易把控、起动加速快、功能多样等多种优点于一体的漂移车,其安全性和娱乐性更高,适宜人群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儿童三轮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我们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许多儿童三轮车的座位及把手设计存在问题;座位过高,腰椎不自然受力变形;没有腰靠,背部长时间负荷有损人体健康;座椅过窄,舒适度较差;刹车与车把的距离不合适,导致刹车不及时;部分手柄的材质使用,舒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包括前轮、前轮驱动结构、座椅、后轮转向切换装置、后轮和主梁,所述主梁后端设置有前叉,且前叉下端安装前轮,前轮上端的主梁上安装有前轮驱动结构,且前轮驱动结构前端的主梁上设置有倾斜的立管,立管前后部分的主梁可转动形成前轮转向切换装置,主梁前端安装有后轮转向切换装置,且后轮转向切换装置下端固定有后叉,后叉下端固定有尾横管,且尾横管外侧安装有后轮,后轮转向切换装置前侧的主梁上固定有座椅,且座椅侧面设置有车手立杆,车手立杆上端固定有车手,且车手立杆下端焊接在主梁上。
优选的,所述前叉包括前轮叉架、叉碗和主梁后端横梁组装,且U型的前叉中部安装一组前轮,同时后叉包括主梁前端、尾横管以及尾横管上设置的叉碗构成,且U型的后叉外部两组均安装一组后轮。
优选的,所述前叉上设置的前后两组前轮叉架下端安装前轮,且两组前轮叉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90度,同时后端设置的前轮叉架上端固定在主梁后端的横架上,且前端设置的前轮叉架上端固定在立管中部。
优选的,所述前轮驱动结构包括链条、链盘、脚踏和曲柄,且曲柄安装在主梁上设置的叉碗内部可转动,并且曲柄两端均安装有脚踏,主梁侧面的曲柄中部转轴上安装链盘,且链盘通过链条连接前轮侧面安装的飞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轮转向切换装置上设置的转向上固定座外侧固定倾斜的转向把手,且转向上固定座固定在主梁上,并且后轮转向切换装置下端设置的转向下固定座固定在后叉上,同时两组后轮之间的后叉上安装有篮子。
优选的,所述后轮转向切换装置包括转向上固定座和转向下固定座,且转向上固定座上安装的固定螺栓穿置在转向下固定座上开设的条形孔内部,且转向下固定座在转向上固定座上可转动,同时转向上固定座和转向下固定座内部固定螺栓两侧安装两组缓冲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前链轮驱动,且前后轮设置转向切换装置,全角度转向实现整车漂移,可进行多模式切换,是结合漂移角度大、容易把控、起动加速快、功能多样等多种优点于一体的漂移车,其安全性和娱乐性更高,适宜人群更广;
2.车架设置低矮符合人体工程学,儿童使用方便,脚踏骑行背部靠在座椅上,不会损害身体健康,提高舒适度,并且在座椅侧面设置车手,车手采用橡胶材质的车手,手握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后轮转向切换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前轮;2、前叉;3、前轮叉架;4、前轮驱动结构;5、立管;6、车手;7、座椅;8、后轮转向切换装置;9、后轮;10、尾横管;11、后叉;12、主梁;13、车手立杆;14、链条;15、链盘;16、脚踏;17、曲柄;18、转向把手;19、转向上固定座;20、缓冲弹簧;21、固定螺栓;22、条形孔;23、转向下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包括前轮1、前轮驱动结构4、座椅7、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后轮9和主梁12,主梁12后端设置有前叉2,且前叉2下端安装前轮1,前轮1上端的主梁12上安装有前轮驱动结构4,且前轮驱动结构4前端的主梁12上设置有倾斜的立管5,同时立管5可设置为竖向的结构,立管5前后部分的主梁12可转动形成前轮转向切换装置,使得前叉2带动前轮驱动结构4在主梁12上转动,主梁12前端安装有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且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下端固定有后叉11,后叉11下端固定有尾横管10,且尾横管10外侧安装有后轮9,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前侧的主梁12上固定有座椅7,且座椅7侧面设置有车手立杆13,车手立杆13上端固定有车手6,且车手6为橡胶材质,且车手立杆13下端焊接在主梁12上;使用时,将前叉2通过立管5安装在主梁12上,使得前叉2在主梁12上可转动,儿童坐在座椅7上,手握在车手6上,通过前轮驱动结构4驱动前轮1转动,而主梁12后端安装的后轮9可绕着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转动,使得三轮车全角度转向实现整车漂移,可进行多模式切换,是结合漂移角度大、容易把控、起动加速快、功能多样等多种优点于一体的漂移车,其安全性和娱乐性更高,适宜人群更广。
前叉2包括前轮叉架3、叉碗和主梁12后端横梁组装,且U型的前叉2中部安装一组前轮1,同时后叉11包括主梁12前端、尾横管10以及尾横管10上设置的叉碗构成,且U型的后叉11外部两组均安装一组后轮9,前叉2上设置的前后两组前轮叉架3下端安装前轮1,且两组前轮叉架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90度,同时后端设置的前轮叉架3上端固定在主梁12后端的横架上,且前端设置的前轮叉架3上端固定在立管5中部,提高前叉2在主梁12上的稳定性,且前叉2上设置的两组前轮叉架3可替换为带有减震的前叉,同理可将后叉11替换为带有减震的后叉,使得车骑行更加舒适。
前轮驱动结构4包括链条14、链盘15、脚踏16和曲柄17,且曲柄17安装在主梁12上设置的叉碗内部可转动,并且曲柄17两端均安装有脚踏16,主梁12侧面的曲柄17中部转轴上安装链盘15,且链盘15通过链条14连接前轮1侧面安装的飞轮连接,通过脚驱动曲柄17在叉碗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进而带动曲柄17上的链盘15转动,转动的链盘15通过链条14带动前轮1转动,来驱动车前行。
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上设置的转向上固定座19外侧固定倾斜的转向把手18,方便监管人员控制车辆,且转向上固定座19固定在主梁12上,并且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下端设置的转向下固定座23固定在后叉11上,同时两组后轮9之间的后叉11上安装有篮子,放置其他物品,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包括转向上固定座19和转向下固定座23,且转向上固定座19上安装的固定螺栓21穿置在转向下固定座23上开设的条形孔22内部,且转向下固定座23在转向上固定座19上可转动,同时转向上固定座19和转向下固定座23内部固定螺栓21两侧安装两组缓冲弹簧20,主梁12受力后,使得转向上固定座19和转向下固定座23内部的缓冲弹簧20压缩起到缓冲的效果,且转向下固定座23可绕着固定螺栓21转动,同时设置的条形孔22可在固定螺栓21上竖向滑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包括前轮(1)、前轮驱动结构(4)、座椅(7)、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后轮(9)和主梁(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2)后端设置有前叉(2),且前叉(2)下端安装前轮(1),前轮(1)上端的主梁(12)上安装有前轮驱动结构(4),且前轮驱动结构(4)前端的主梁(12)上设置有倾斜的立管(5),立管(5)前后部分的主梁(12)可转动形成前轮转向切换装置,主梁(12)前端安装有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且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下端固定有后叉(11),后叉(11)下端固定有尾横管(10),且尾横管(10)外侧安装有后轮(9),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前侧的主梁(12)上固定有座椅(7),且座椅(7)侧面设置有车手立杆(13),车手立杆(13)上端固定有车手(6),且车手立杆(13)下端焊接在主梁(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2)包括前轮叉架(3)、叉碗和主梁(12)后端横梁组装,且U型的前叉(2)中部安装一组前轮(1),同时后叉(11)包括主梁(12)前端、尾横管(10)以及尾横管(10)上设置的叉碗构成,且U型的后叉(11)外部两组均安装一组后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2)上设置的前后两组前轮叉架(3)下端安装前轮(1),且两组前轮叉架(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90度,同时后端设置的前轮叉架(3)上端固定在主梁(12)后端的横架上,且前端设置的前轮叉架(3)上端固定在立管(5)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驱动结构(4)包括链条(14)、链盘(15)、脚踏(16)和曲柄(17),且曲柄(17)安装在主梁(12)上设置的叉碗内部可转动,并且曲柄(17)两端均安装有脚踏(16),主梁(12)侧面的曲柄(17)中部转轴上安装链盘(15),且链盘(15)通过链条(14)连接前轮(1)侧面安装的飞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上设置的转向上固定座(19)外侧固定倾斜的转向把手(18),且转向上固定座(19)固定在主梁(12)上,并且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下端设置的转向下固定座(23)固定在后叉(11)上,同时两组后轮(9)之间的后叉(11)上安装有篮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转向切换装置(8)包括转向上固定座(19)和转向下固定座(23),且转向上固定座(19)上安装的固定螺栓(21)穿置在转向下固定座(23)上开设的条形孔(22)内部,且转向下固定座(23)在转向上固定座(19)上可转动,同时转向上固定座(19)和转向下固定座(23)内部固定螺栓(21)两侧安装两组缓冲弹簧(20)。
CN201922200935.5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52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0935.5U CN211252880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0935.5U CN211252880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2880U true CN211252880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4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093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52880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2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2170B2 (en) Extreme labor-saving bicycle
CN102180225B (zh) 健身娱乐划船车
CN201198345Y (zh) 一种健身自行车
CN201390332Y (zh) 多人骑行游览车
CN211252880U (zh)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三轮车
CN102405171B (zh) 脚踏手动快速健身自行车和脚踏手动快速健身三轮车
CN106275215B (zh) 双前轮多驱动快速健身车
CN207389395U (zh) 躺式双轮自行车
CN103661754B (zh) 一种两轮手摇自行车
CN204713340U (zh) 一种蛙式车
CN203283346U (zh) 健身自行车
CN202508235U (zh) 一种高强度童车
CN202593777U (zh) 手脚双驱无链自行车
CN206394776U (zh) 一种具有休闲座椅功能的自行车
CN219382705U (zh) 一种轻便三轮车
CN201500429U (zh) 摇摆式健身滑板车
CN2892646Y (zh) 摇摆式健身三轮车
CN204979105U (zh) 健身自行车
CN103332246B (zh) 手驱动前轮脚控制后轮二轮自行车
CN208576674U (zh) 一种可调式儿童代步车
CN213831940U (zh) 一种双人自行车安全装置
CN204452761U (zh) 一种脚踏自行车
CN210310700U (zh) 轻便三轮老年健身车
CN201023574Y (zh) 椅式自行车
CN101962059A (zh) 一种三轮单摆式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