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0418U - 立式研磨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研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0418U
CN211190418U CN201920999147.4U CN201920999147U CN211190418U CN 211190418 U CN211190418 U CN 211190418U CN 201920999147 U CN201920999147 U CN 201920999147U CN 211190418 U CN211190418 U CN 211190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cavity
stirring
cylinder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91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鹏
李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91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0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0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0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立式研磨机,包括研磨筒、进料口、出料口、过滤网和搅拌装置,所述研磨筒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研磨腔和导流腔,所述研磨腔用于容纳物料和研磨介质,所述导流腔用于汇集经所述研磨介质研磨后的物料;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下部,与所述研磨腔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上部,与所述导流腔连通;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研磨筒内,将所述研磨筒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研磨腔和至少一个所述导流腔;所述搅拌装置配置为对所述研磨腔内物料和所述研磨介质进行搅拌;物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研磨腔内,所述研磨介质对物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经所述过滤网汇集至所述导流腔后从所述出料口排出。

Description

立式研磨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研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研磨机。
背景技术
天然沥青又称地沥青或矿物沥青,其中轻质组分被蒸发,进而在日光照射下被空气中的氧气,再经聚合而成为矿物沥青,主要由沥青质、树脂等胶质,以及少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等其他矿物杂质组成。对天然沥青原矿进行粉碎、研磨加工,然后在研磨所得到的沥青粉末中添加加工液以形成天然沥青混合浆料。
现有的用于研磨天然沥青的立式研磨机包括研磨筒、与研磨筒上部连通的进料口、与研磨筒下部连通的出料口和设置在出料口处的过滤网,天然沥青混合浆料在压力下通过从进料口进入研磨筒内,研磨筒内的研磨介质如钢球将天然沥青颗粒研磨至需求粒径,经研磨介质研磨后的天然沥青混合浆料通过过滤网之后,从出料口排出。由于出料口的天然沥青混合浆料在压力下送料,同时研磨介质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动,研磨介质随着天然沥青混合浆料和重力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沉积在研磨筒下部,过多的研磨介质容易磨损或堵塞位于出料口处的过滤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立式研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多的研磨介质容易磨损或堵塞位于出料口处的过滤网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研磨机,包括:
研磨筒,所述研磨筒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研磨腔和导流腔,所述研磨腔用于容纳物料和研磨介质,所述导流腔用于汇集经所述研磨介质研磨后的物料;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下部,与所述研磨腔连通;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上部,与所述导流腔连通;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研磨筒内,将所述研磨筒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研磨腔和至少一个所述导流腔;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配置为对所述研磨腔内物料和所述研磨介质进行搅拌;
物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研磨腔内,所述研磨介质对物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经所述过滤网汇集至所述导流腔后从所述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驱动源和多个搅拌器,所述驱动源设置于所述研磨筒外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研磨腔内,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并位于所述研磨腔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搅拌器包括安装座、多个搅拌杆和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安装座具有中空的安装通道,多个所述搅拌杆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外周,每个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每个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每个所述搅拌器通过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搅拌轴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配置为往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推送所述研磨介质;
和/或,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之间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配置为纯旋转推送所述研磨介质;
和/或,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两端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多于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之间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
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对齐安装或错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设置为单层或多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腔围设在所述研磨腔的上部;
或,所述导流腔设置在所述研磨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搅拌轴悬置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多个耐磨内衬,每个所述耐磨内衬包括朝向所述研磨腔内部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耐磨内衬覆盖所述研磨筒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配置为向所述研磨筒内部导热。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筒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的导热腔和设置在所述导热腔内的导流筋,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热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导流筋配置为导热油从所述进油口沿所述内筒体的周向盘旋流向所述出油口;
或,所述研磨筒包括紧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和/或所述内筒体的外侧壁上的导流槽,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流槽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导流槽配置为导热油从所述进油口沿所述内筒体的周向盘旋流向所述出油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研磨机,通过将进料口设置在研磨筒的下部,出料口设置在研磨筒的上部,过滤网设置于研磨筒内、将研磨筒内部空间分隔为研磨腔和至少一个导流腔,进料口与研磨腔连通,出料口与导流腔连通,因此过滤网处于研磨腔上部位置,避免沉积于研磨筒下部的研磨介质对过滤网造成磨损或堵塞。通过导流腔容纳一定体积的物料,使得进入导流腔的物料有一个缓冲空间,避免经过研磨后的物料直接通过过滤网进入设置在研磨筒的上部出料口,避免物料对过滤网的造成过度挤压,过滤网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立式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立式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驱动源,示出了定位件,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搅拌轴转动方向;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耐磨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立式研磨机内研磨内衬与研磨筒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导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导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导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研磨筒10;研磨腔10a;导流腔10b;外筒体11;进油口11a;出油口11b;内筒体12;导流筋13;导流槽13’;进料口20;出料口30;过滤网40;第一过滤网41;第二过滤网42;搅拌装置50;搅拌轴51;驱动源52;搅拌器53;安装座531;安装通道531a;搅拌杆532;搅拌叶片533;迎料面533a;研磨介质60;定位件70;耐磨内衬80;凸起81;沉孔82;第一端面82a;导热装置90;导热腔90a;连接件100;第二端面100a。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立式研磨机的正常使用状态,如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研磨机,请参见图1和图2,包括研磨筒10、进料口20、出料口30、过滤网40和搅拌装置50,研磨筒10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研磨腔10a和导流腔10b,研磨腔10a用于容纳物料和研磨介质60,导流腔10b用于汇集经研磨介质60研磨后的物料;进料口20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下部,与研磨腔10a连通;出料口30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上部,与导流腔10b连通;过滤网40设置于研磨筒10内,将研磨筒10内部空间分隔为研磨腔10a和导流腔10a;搅拌装置50配置为对研磨腔10a内物料和研磨介质60进行搅拌;物料从进料口20进入研磨腔10a内,研磨介质60对物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经过滤网40汇集至导流腔10b后从出料口30排出。
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从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下部的进料口20进入研磨腔10a 内与研磨腔10a内的研磨介质60混合,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在研磨筒10内的从下至上运动,位于研磨筒10内下部的为粒径较大的待研磨的物料,位于研磨筒 10内上部的为经过研磨后粒径较小的物料。物料在研磨筒10内的从下至上的运动,研磨介质6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往下运动,物料和研磨介质60形成了相反的运动方向,同时,搅拌装置50对研磨腔10a内物料和研磨介质60进行搅拌,因此,大部分研磨介质60在压力、重力和搅拌装置搅动的作用下与物料均匀地混合,物料和研磨介质60高频率接触,使得研磨介质60对物料的研磨更加充分,研磨效果更好。小部分研磨介质60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至研磨筒 10下部,使得研磨筒10下部分布密度较高的研磨介质60。另一小部分研磨介质60混合在物料中被物料被裹挟着来到研磨筒10上部,被物料裹挟往上运动的研磨介质6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运动速度较慢,对过滤网40的挤压力较小,过滤网40不会受到磨损,随着重力作用,被物料裹挟往上运动的研磨介质60 逐渐往下运动,因此,位于研磨筒10上部的研磨介质较少,密度较小,不会堵塞过滤网40。此外,由于出料口30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上部,过滤网40用于过滤经过研磨后的物料,因此过滤网40相对而言必定位于也会位于研磨筒10 的上部,因此,沉积于研磨筒10下部的研磨介质60不会对过滤网40造成磨损或堵塞。经过研磨后的物料经过滤网40进入导流腔10b,导流腔10b可以容纳一定体积的物料,使得进入导流腔10b的物料有一个缓冲空间,避免经过研磨后的物料直接通过过滤网40进入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上部出料口20,避免物料对过滤网40的造成过度挤压,过滤网40被损坏。
当上述研磨机用于研磨天然沥青混合浆料或其他呈流体状态的物料时,进料口20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下部,出料口30设置在研磨筒10的上部,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从下至上运动,流体状态的物料具有粘滞性,固态研磨介质60受研磨筒10内的压力影响较小,被物料裹挟往上运动的研磨介质60受到物料粘滞力的影响,在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相较于物料向上运动速度,研磨介质60向上运动的速度较慢、惯性较小,对过滤网40的冲击力小,因此,上述研磨机用于研磨天然沥青混合浆料或其他呈流体状态的物料时能更好地减少研磨介质60对过滤网40的磨损和堵塞。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搅拌装置50包括搅拌轴51、驱动源52 和多个搅拌器53,驱动源52设置于研磨筒10外部,搅拌轴51的一端与驱动源52连接,搅拌轴51的另一端悬置于研磨腔10a内,搅拌器53设置于所搅拌轴51上并位于研磨腔10a内。通过驱动源52驱动搅拌轴51转动,搅拌轴51 带动搅拌器53运动,搅拌器53搅动研磨腔10a内的物料和研磨介质60,使得物料与研磨介质更加均匀地混合,更高频率地接触,使得研磨介质60对物料的研磨更加充分,研磨效果更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4,每个搅拌器53包括安装座531、多个搅拌杆532和多个搅拌叶片533,安装座531具有中空的安装通道531a,多个搅拌杆532间隔设置在安装座531的外周,每个搅拌杆532的一端与安装座 531连接,每个搅拌杆53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搅拌叶片533连接,每个搅拌器 53通过安装通道531a与搅拌轴51配合安装。
安装座531上设置多个搅拌杆532和多个搅拌叶片533,通过搅拌杆532 将搅拌叶片533安装在安装座531上,一是便于调整搅拌叶片533的安装角度,二是搅拌杆532使得搅拌叶片533更加靠近研磨腔10a侧壁,搅拌范围更广,此外,搅拌杆532相较于搅拌叶片533占据的空间更小,在使搅拌叶片533更加靠近研磨腔10a侧壁的情况下,使得物料和研磨介质60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使得搅拌更加充分,研磨介质60与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搅拌器53与搅拌轴51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平键、花键等键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销接、螺接等方式,例如螺纹连接、螺栓紧固连接等。搅拌器53与搅拌轴51可拆卸式连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搅拌器53的损坏,需要将整个搅拌装置50拆卸维修,既可以便捷快速的更换搅拌器53,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维修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搅拌杆53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搅拌叶片533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平键、花键等键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销接、螺接等方式。由于搅拌叶片533为损耗件,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物料和研磨介质60的不断摩擦、碰撞,搅拌叶片533可能变形或者损坏,采用可拆卸地连接,避免更换整个搅拌器53,既便于更换搅拌叶片533,又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维修时长。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5和图6,靠近搅拌轴51的一端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配置为往搅拌轴51的另一端推送研磨介质60。例如,将靠近搅拌轴51的上端的搅拌器53的叶片533配置为往下方推送研磨介质60,或将靠近搅拌轴51的下端的搅拌器53的叶片533配置为往上方推送研磨介质 60,或同时将靠近搅拌轴51的上端的搅拌器53的叶片533配置为往下方推送研磨介质60、将靠近搅拌轴51的下端的搅拌器53的叶片533配置为往上方推送研磨介质60。此种设计,避免研磨介质60过多的流向立式研磨机的上部或下部,进一步避免研磨介质60磨损或堵塞过滤网40,使得研磨介质60更均匀的分布在搅拌器53周围,研磨介质60与物料在搅拌器53所在范围内充分接触研磨。
具体地,靠近搅拌轴51上端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的迎料面533a朝上倾斜设置,搅拌叶片533形成的涡流将研磨介质60向下驱赶。位于研磨腔 10a上部的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从下至上运动,由于物料经过研磨之后,靠近搅拌轴51上端的物料粒径较小,研磨介质60相对较大,由于迎料面533a朝上倾斜设置,搅拌叶片533形成向下的涡流,将固态研磨介质60和物料混合物向下驱赶。固态研磨介质60受研磨筒10内的压力影响较小,被物料裹挟往上运动的研磨介质6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相较于物料向上运动速度,研磨介质60向上运动的速度较慢、惯性较小,容易在涡流的作用下更快地向下运动。物料虽然也会在涡流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但是相较于研磨介质60,由于物料粒径较小、重量较轻,受涡流向下驱动的影响较小,物料仍然保持较快的速度向上运动。因此,位于研磨腔10a上部的物料在压力作用继续从下至上运动,研磨介质60 则在自身重力和涡流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物料与研磨介质60逐渐分离开来。靠近搅拌轴51下端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的迎料面533a朝下倾斜设置,搅拌叶片533将研磨介质60向上驱赶。迎料面533a朝下倾斜设置形成向上的涡流,位于研磨腔10a下部的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从下至上运动,研磨介质60在涡流和物料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当上述研磨机用于研磨天然沥青混合浆料或其他呈流体状态的物料时,流体状态的物料具有粘滞性,固态研磨介质60受研磨筒10内的压力影响较小,流体状态的物料受研磨筒10内的压力影响较大,被物料裹挟往上运动的研磨介质6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相较于物料向上运动速度,研磨介质60向上运动的速度较慢、惯性较小,因此,位于研磨筒10的上部的研磨介质60更容易在向下涡流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位于研磨筒10的下部的研磨介质60随着物料和向上涡流的作用向上运动。
可以理解地是,靠近搅拌轴51的一端的搅拌器53配置为往搅拌轴51的另一端推送研磨介质60,可以设置一个搅拌器53,也可以设置两个,还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
搅拌叶片533的迎料面533a是指搅拌叶片533沿搅拌轴51的旋转方向形成向搅拌轴51的轴向挤压物料的表面。此处,“向搅拌轴的轴向挤压物料”应理解为至少有沿搅拌轴51的轴向挤压物料的分力。例如,迎料面533a朝下倾斜设置,则搅拌叶片533形成对物料向搅拌轴51的轴向向上和径向向外的挤压分力;迎料面533a朝上倾斜设置,则搅拌叶片533形成对物料向搅拌轴51的轴向向下和径向向外的挤压分力。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5和图6,位于搅拌轴51的两端之间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配置为纯旋转推送研磨介质60。此种设计,避免研磨介质60在位于搅拌轴51的两端之间的搅拌器53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得研磨介质60和物料混合在一起在上述搅拌器53范围内互相反复碰撞摩擦,研磨介质60与物料在搅拌器53所在范围内充分接触研磨。
具体地,位于搅拌轴51的两端之间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水平设置,水平设置的搅拌叶片533纯旋转推送研磨介质60。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位于搅拌轴51的两端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的数量多于位于搅拌轴51的两端之间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 的数量。此种设计,位于搅拌轴51的两端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的数量越多,搅拌叶片533设置的越密集,搅拌叶片533之间的间隙越小,固态的研磨介质60越难以绕过搅拌叶片533靠近研磨腔10a的上部或下部,进一步避免研磨介质60过多的流向立式研磨机的上部或下部,使得研磨介质60形成悬浮状,能够更均匀的分布在搅拌器53周围,提高物料的研磨效率。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3和图6,相邻的两个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错位安装。由于搅拌器53设置于搅拌轴51上,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搅拌器53上下设置,相邻的位于上方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与位于下方的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相互错开,使得搅拌范围更广,搅拌更加充分。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搅拌器53的搅拌叶片533也可以对齐安装。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导流腔10b围设在研磨腔10a的上部。导流腔10b与研磨腔10a形成截面为“T”字型的结构。由于过滤网40将研磨筒10内部空间分隔为研磨腔10a和导流腔10b,导流腔10b围设在研磨腔10a 的上部,则过滤网40为环状,过滤网40一端与导流腔10b的顶壁连接,过滤网40的另一端与导流腔10b的侧壁连接。此种设计,也可以使得过滤网40有较大的过滤面积,便于研磨腔10a内经过研磨的物料更快的进入导流腔10b,避免物料堵塞过滤网40,提高研磨机的工作效率。
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导流腔10b设置在研磨腔10a的上方。导流腔10b与研磨腔10a形成截面为“T”字型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腔10b与研磨腔10a也可以形成圆柱结构(未示出),即外筒体11和内筒体12均为圆筒状。由于过滤网40将研磨筒10内部空间分隔为研磨腔10a和导流腔10b,导流腔10b设置在研磨腔10a的上方,则过滤网40为平面状,过滤网40的外周与研磨腔10a的侧壁连接,过滤网40的面积等于研磨腔10a的横截面积,使得过滤网40有较大的过滤面积,便于研磨腔10a内经过研磨的物料更快的进入导流腔10b,提高研磨机的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一层过滤网磨损或者损坏导致研磨介质从研磨腔进入导流腔。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过滤网40设置为单层或多层,例如可以将图2和图5中的过滤网40分开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图2和图5中的过滤网40结合使用,即过滤网 40设置为两层,第一层过滤网为平面状水平设置的第二过滤网42,第二层过滤网为环状竖向设置的第一过滤网41,第二过滤网42将研磨筒10内部空间分隔为研磨腔10a和导流腔10b,第一过滤网41位于导流腔10b内,将导流腔10b 分隔为两个子导流腔。导流腔10b与研磨腔10a形成截面为“T”字型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层过滤网可以是水平设置、倾斜设置和竖向设置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5,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定位件70,定位件70与搅拌轴51悬置的一端连接。定位件70用于减小搅拌轴51的下端在转动过程中偏移。由于研磨介质60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研磨介质60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至研磨腔10a底部,也就是说,研磨腔10a底部的研磨介质60 的密度相对于研磨腔10a其他位置研磨介质60的密度更大,未被搅拌的底部研磨介质60保持相对静止,研磨介质60至少部分围设在定位件70的周侧,利用相对密集的研磨介质60限制定位件70的偏移,加强定位件70的定位作用,进一步减小搅拌轴51的下端发生偏移。
当上述研磨机用于研磨天然沥青混合浆料或其他呈流体状态的物料时,流体状态的物料具有粘滞性,沉积在研磨腔10a底部的研磨介质60粘结成相对稳定的整体,相当于为定位件70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安装座”,进一步加强了对定位件70的定位作用,更进一步减小搅拌轴51的下端发生偏移。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3、图5、图7,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多个耐磨内衬80,每个耐磨内衬80包括朝向研磨腔10a内部的多个凸起81,多个耐磨内衬80覆盖研磨腔10a内壁。一方面凸起81有效增加了耐磨内衬80与物料、研磨介质60接触的表面积,使得耐磨内衬80能够使用更长时间。二是以凸起81的方式能够大面积增加耐磨内衬80的表面积,且不占用太多的研磨腔10a内的空间。三是凸起81增加耐磨内衬80靠近研磨腔10a的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耐磨内衬80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物料更快速的研磨至需求粒径。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凸起81的高度不相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凸起81的高度相等。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立式研磨机包括连接件100,耐磨内衬 80上开设有沉孔82,连接件100通过沉孔82将耐磨内衬80固定在研磨腔10a 内壁上,沉孔82靠近研磨腔10a内壁的第一端面82a与连接件100靠近研磨腔 10a内壁的第二端面100a之间的距离为C,其中,C>0。
连接件100可以为螺栓、螺钉、螺柱等螺接件,第二端面100a上具有对连接件100施力的结构,例如一字槽或十字槽等。
第一端面82a与第二端面100a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也就是说连接件100靠近研磨腔10a的端面位于沉孔82内,在研磨机使用过程中,物料填充进入沉孔 82内,将连接件100靠近研磨腔10a的端面遮蔽起来,避免运动中的研磨介质 60和物料磨损连接件100靠近研磨腔10a的端面的结构如一字槽或十字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第一端面82a与第二端面100a之间的距离C的取值范围可选为:5mm≤C≤10mm。
若C<5mm,物料在沉孔82内的填充量过小,运动中的研磨介质60可能刮擦到连接件100靠近研磨腔10a的端面。若C>10mm,耐磨内衬80与连接件100连接的位置的厚度偏薄,影响连接件100与耐磨内衬8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若5mm≤C≤10mm,既保证物料在沉孔82内有足够的填充量,能有效避免运动中的研磨介质60刮擦连接件100靠近研磨腔10a的端面,也能保证耐磨内衬80与连接件100连接的位置的厚度足够厚,保证连接件100与耐磨内衬80之间稳固连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3,研磨筒10内壁的横截面为圆形,耐磨内衬80为板状,沿研磨筒10的横截面方向,多个耐磨内衬80形成内接于研磨筒10的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边数优选为6个~10个。
耐磨内衬80由于需要耐磨特性要求,通常硬度较高,将耐磨内衬80制作成为板状,便于制作加工。可以理解地是,多个耐磨内衬80形成内接于研磨筒 10内壁的正多边形,即多个耐磨内衬80逐个内接于研磨筒10内壁形成研磨腔 10a,研磨腔10a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圆内接多边形时,正多边形的面积最大,也就是说,研磨筒10内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在研磨筒10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多个耐磨内衬80形成的研磨腔10a为正多边形时横截面积最大,研磨腔10a的体积最大,研磨腔10a内可容纳更多的物料和研磨介质60。
由于耐磨内衬80数量越少,形成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少,正多边形面积越小,耐磨内衬80与研磨筒10之间的间隙越大,会大大减少研磨筒10的有效使用空间;耐磨内衬80数量越多,虽然会增加研磨筒10的有效使用空间,但是也增加了耐磨内衬80的使用数量,增加了耐磨内衬80加工、安装、维护的工作量,此外,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大于10个时,研磨筒的有效使用空间增加量较小,因此,正多边形的边数为6个~10个,例如,6个、7个、8个、9个、10个,分别对应多个耐磨内衬80形成的研磨腔10a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和十边形,此种设计,既能保证研磨筒10的有效使用空间较大,又能保证耐磨内衬80的使用数量较为合理。
为了给物料加热,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3,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导热装置90,导热装置90配置为向研磨筒10内部导热。
可以理解地是,当上述研磨机用于研磨液态天然沥青混合料或其他需要加热研磨的物料时,需要向研磨筒10内部传递热量,使得天然沥青混合料或其他物料保持一定温度使其维持粘稠状液态,即流体状态。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研磨筒10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筒体11和内筒体12,导热装置90包括形成在外筒体11与内筒体12之间的导热腔90a 和设置在导热腔90a内的导流筋13,外筒体11上开设有分别与导热腔90a连通的进油口11a和出油口11b,导流筋13配置为导热油从进油口11a沿内筒体 12的周向盘旋流向出油口11b。导热油从进油口11a进入导热腔90a,导热油在导流筋13的导流下沿内筒体12的周向盘旋流向出油口11b,导热油在导热腔 90a内周向盘旋流动的过程中,导热油将热量传递到内筒体12,再传递到研磨腔10a,从而维持物料的温度。导流筋13采用螺纹连接、焊接或者嵌入连接的方式螺旋固定在内筒体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腔内配置的也可以是其他用于导热的液体,只需要导热腔内的高温液体可以将热量传递给研磨腔内的物料,维持物料温度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研磨筒10包括紧贴设置的外筒体11和内筒体12,导热装置90包括形成在外筒体11的内侧壁上的导流槽13’,外筒体 11上开设有分别与导流槽13’连通的进油口11a和出油口11b,导流槽13’配置为导热油从进油口11a沿内筒体12的周向盘旋流向出油口11b。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槽13’也可以开设在内筒体12的外侧壁上,或同时开设在外筒体 11的内侧壁上和内筒体12的外侧壁上,外筒体11的内侧壁上的导流槽13’和内筒体12的外侧壁上的导流槽13’对齐设置或错开设置。
在又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1,外筒体11的内侧壁上和内筒体12的外侧壁上分别开设多个环状的导流槽1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在外筒体11 的内侧壁上或在内筒体12的外侧壁上开设多个环状的导流槽13’。相应的,进油口11a和出油口11b分别对应多个导流槽13’的一一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和图10,进油口11a开设在外筒体11的上方,出油口11b开设在外筒体11的下方,导热油从位于外筒体11 的上方的进油口11a进入导热腔90a,绕导热腔90a内周向流动,最后从位于外筒体11的下方的出油口11b流出。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油口11a开设在外筒体 11的下方,出油口11b开设在外筒体11的上方,导热油从位于外筒体11的下方的进油口11a进入导热腔90a,绕导热腔90a内周向流动,最后从位于外筒体 11的上方的出油口11b流出。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导热装置90包括盘旋在研磨筒10外壁的导油管 (未示出),导油管内配置流动导热油。导油管可以螺旋形式,也可以环状盘旋在研磨筒10外壁上。
上述“盘旋”是指至少部分的导热油从进油口11a沿研磨筒10绕行至少一圈后到达出油口11b。图11中的“盘旋”是指导热油从进油口11a沿研磨筒10 向两侧绕行各半圈后到达出油口11b,实际行程仍然为至少一圈。在绕行的过程中导热油对所经过的内筒体12区域加热,延长导热油流经路径,防止导热油从进油口11a走最短路径流向出油口11b,确保内筒体12的均匀加热,从而维持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温度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导热油都需要由导热腔90a或导流槽13’导为周向盘旋才可以实现均匀加热,只需要部分导热油在导热腔90a或导流槽13’的作用下从进油口11a沿周向盘旋流向出油口11b就可以实现均匀加热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能周向盘旋流动的导热油越多,均匀加热的效果越好。
在一实施例中,研磨筒10外侧壁上可以设置隔热保温层,对导热腔90a或导流槽13’进行隔热保温。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立式研磨机可以用于天然沥青的研磨,也可以用于其他物料的研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磨筒,所述研磨筒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研磨腔和导流腔,所述研磨腔用于容纳物料和研磨介质,所述导流腔用于汇集经所述研磨介质研磨后的物料;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下部,与所述研磨腔连通;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上部,与所述导流腔连通;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研磨筒内,将所述研磨筒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研磨腔和至少一个所述导流腔;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配置为对所述研磨腔内物料和所述研磨介质进行搅拌;
物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研磨腔内,所述研磨介质对物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经所述过滤网汇集至所述导流腔后从所述出料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驱动源和多个搅拌器,所述驱动源设置于所述研磨筒外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研磨腔内,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并位于所述研磨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拌器包括安装座、多个搅拌杆和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安装座具有中空的安装通道,多个所述搅拌杆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外周,每个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每个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每个所述搅拌器通过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搅拌轴配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配置为往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推送所述研磨介质;
和/或,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之间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配置为纯旋转推送所述研磨介质;
和/或,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两端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多于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之间的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
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对齐安装或错位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设置为单层或多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围设在所述研磨腔的上部;
或,所述导流腔设置在所述研磨腔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搅拌轴悬置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多个耐磨内衬,每个所述耐磨内衬包括朝向所述研磨腔内部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耐磨内衬覆盖所述研磨筒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研磨机还包括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配置为向所述研磨筒内部导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的导热腔和设置在所述导热腔内的导流筋,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热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导流筋配置为导热油从所述进油口沿所述内筒体的周向盘旋流向所述出油口;
或,所述研磨筒包括紧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和/或所述内筒体的外侧壁上的导流槽,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导流槽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导流槽配置为导热油从所述进油口沿所述内筒体的周向盘旋流向所述出油口。
CN201920999147.4U 2019-06-30 2019-06-30 立式研磨机 Active CN211190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9147.4U CN211190418U (zh) 2019-06-30 2019-06-30 立式研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9147.4U CN211190418U (zh) 2019-06-30 2019-06-30 立式研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0418U true CN211190418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9147.4U Active CN211190418U (zh) 2019-06-30 2019-06-30 立式研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04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1004A (zh) * 2021-06-10 2021-10-01 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石墨剥离设备
CN115518764A (zh) * 2022-10-12 2022-12-27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研磨机的进料控制方法及立式研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1004A (zh) * 2021-06-10 2021-10-01 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石墨剥离设备
CN113461004B (zh) * 2021-06-10 2023-08-04 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石墨剥离设备
CN115518764A (zh) * 2022-10-12 2022-12-27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研磨机的进料控制方法及立式研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0418U (zh) 立式研磨机
FI74631C (fi) Kulkvarn med ringformad springa.
CN112221615A (zh) 立式研磨机
KR101743381B1 (ko) 매체교반형 분쇄기
EP1155735A1 (en) Pipeline agitator mill with milling beads
CN202037035U (zh) 超细研磨湿磨机
CN108435341B (zh) 用于制备颗粒分散体的研磨设备
CN108043596A (zh) 一种酒糟废液离心机
CN215901884U (zh) 立式研磨机
CN102284328A (zh) 循环型高速多叶轮超细粉体研磨机
CN210815498U (zh) 立式研磨机
CN210815500U (zh) 研磨机
CN104984790B (zh) 一种干湿两用搅拌球磨机
CN204911664U (zh) 立式湿法球磨机
CN110947471A (zh) 一种高效性能稳定砂磨机
CN212167714U (zh) 研磨生产线
CN211070294U (zh) 立式研磨机
CN109746088A (zh) 一种立式封闭无机械密封管网出料介质搅拌磨
CN208427142U (zh) 一种螺旋提升轴及搅拌磨机
CN217663673U (zh) 一种分散装置
CN103627212B (zh) 一种超细重钙涂布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CN215507083U (zh) 立式研磨机
CN211070293U (zh) 立式研磨机
KR102083070B1 (ko) 매체순환형 분쇄기
CN114950651A (zh) 一种立式纳米砂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