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0938U -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0938U
CN211180938U CN202020322787.4U CN202020322787U CN211180938U CN 211180938 U CN211180938 U CN 211180938U CN 202020322787 U CN202020322787 U CN 202020322787U CN 211180938 U CN211180938 U CN 211180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assembly
plate
dry
pow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27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金文
张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y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27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0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0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0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它涉及自动餐食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出料口;设置于架体内并可相对于架体滑动的、用于将架体内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空间以存储具有一定长度且整齐放置的干货的存储推送装置,存储推送装置还用于将存储的干货送至出料口处;固定安装于架体一侧并与存储推送装置抵接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架体上且位于出料口处的、用于实现干货垂直下落的干货出仓装置;以及,设置于架体上的、用于根据设定的计量重量将出料端口内预设重量的干货与整体干货进行暂时分离的计量分离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下干粉面器具有干粉面下料过程平整有序,下料量精准,上料简单,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餐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及下干粉面方法。
背景技术
汤粉或汤面是非常常见的食材,也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餐食,通常情况下,汤粉或汤面是采用干货食材或湿食材进行制作,并在制作时依靠厨师或者制作人进行汤粉或汤面的烹煮工作。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依靠人工进行汤粉或汤面的烹煮工作时间较长,而且所需的人工成本和场地租金成本较高,营业时间较短,无法满足夜间消费者的需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已存在自动粉面制售设备。
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自动粉面设备,在对干货(例如,对干粉、干面)食材进行加工时,其在下放干货时极易存在干货杂乱的问题,由于干货村出现杂乱,导致后续进行干货加工时存在计量困难和下料不畅等问题,因此,一种能够保证让干粉面始终保持自上而下垂直方向下落,减少容器内干粉面间的流动所带来的相互干扰,让容器内的粉面始终平整有序的下干粉面器亟待发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其先通过存储推送装置将存储的干粉面顺序推入出料端,再通过计量分离装置将待下放的干粉面与存储的干粉面暂时分离,减少存储在存储推送装置内干粉面间的流动所带来的相互干扰,保证了存储的干粉面的整齐,最后再通过干货出仓装置控制待下放的干粉面始终保持自上而下并沿垂直方向下落,具有干粉面下料过程中平整有序,下料量精准,上料简单,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架体内并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滑动的、用于将所述架体内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空间以存储具有一定长度且整齐放置的干货的存储推送装置,所述存储推送装置还用于将存储的干货送至所述出料口处;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一侧并与所述存储推送装置抵接的、用于为所述存储推送装置的运动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处的、用于控制所述出料口打开或关闭的以实现干货垂直下落的干货出仓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出料端内且与所述出料口具有一定距离的、用于根据设定的计量重量将出料端口内预设重量的干货与整体干货进行暂时分离的计量分离装置。
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部,所述存储推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内远离所述计量分离装置一侧的、与所述架体固定装配并向推送方向延伸的导杆;安装于所述导杆上的、可沿所述导杆滑动并可折叠收纳的至少两块隔板;设置于相邻两块隔板之间并与隔板转动装配的、用于实现所述隔板之间收缩折叠的折叠组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折叠组件抵接的、用于与所述折叠组件配合以控制相邻所述隔板之间间距的盖板。
所述隔板上靠近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弯曲部,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导杆之间的横杆;转动装配于一根所述横杆上并可绕该横杆的轴线转动的第一连接板;转动装配于另一根相邻的所述横杆上的、一端可绕该横杆的轴线转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转配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用于与实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转动转配的连接件。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一动力源;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转配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体装配的皮带传送组件;以及,一端夹持固定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上并可随所述皮带传送组件同步运动的、另一端与所述存储推送装置上靠近所述第一动力源一侧的隔板抵接的、用于推动所述隔板运动并收纳的推动组件。
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导杆上并可沿所述导杆滑动的滑动头;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头上并与所述隔板固定装配的、在所述滑动头滑动时推动所述隔板滑动的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头上远离所述推板一侧并向所述皮带传送组件一侧延伸的上夹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上皮带的另一侧的、用于与所述上夹板配合以夹持所述皮带传送组件的皮带上的下夹板。
所述干货出仓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二动力源;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并与所述架体转动装配的出料组件;以及,一端与所述出料组件装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转配的、用于驱动所述出料组件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的传动组件。
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与所述架体转动装配的转动杆,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杆上并可随所述转动杆转动的出料板;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动力源固定装配的驱动头,安装于所述驱动头上并向所述转动杆一侧延伸的、在所述驱动头运动时可随所述驱动头同步运动的驱动杆,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杆上远离所述驱动头一端的固定头,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驱动杆套接装配的、在所述驱动杆运动时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座,以及,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装配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头活动装配的、在所述固定头运动时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第三连杆。
所述计量分离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三动力源;插接于所述架体的出料端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架体滑动的、用于将干货暂时进行分隔的插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三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之间的、用于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插板的连接头。
所述自动下干粉面器,还包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上夹板上的第一检测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检测控制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推动组件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驱动头上的第二检测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检测控制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头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插板上的第三检测控制开关,所述第三检测控制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插板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三动力源;以及,所述架体的出料端上设置有物料底位检测元件,所述物料底位检测元件位于所述插板的上方,所述物料底位检测元件用于在所述存储推送装置中物料到达底位时控制动力装置驱动隔板复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使用该自动下干粉面器时,先通过自动粉面制售设备上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动力源驱动皮带传送组件运动,带动夹持安装在皮带上的推送组件推动隔板运动,从而将存储的干粉面推动到架体的出料端;再控制第三动力源驱动插板将出料端暂时封闭,并使待下放的干粉面和存储的干粉面进行分离,这样操作能够减少存储在存储推送装置内干粉面间的流动所带来的相互干扰,保证了存储的干粉面的整齐;最后,通过第二动力源驱动传动组件运动,使得传动组件带动出料板运动,从而将封闭的出料口瞬间打开,出料口打开后,存放在出料板与插板之间的干粉面始终保持自上而下并沿垂直方向下落,从而保证了干粉面下落的平整性,方便了干粉面的再次下放。另外,在一组隔板间的干粉面下放完之后,推送组件继续向前推,将该隔板推送至架体的收纳部内进行叠放收纳,直至整个下干粉面器内存储的干粉面完全下放。这样设置的自行下干粉面器具有干粉面下料过程中平整有序,下料量精准,上料简单,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出料口;12、收纳部;2、存储推送装置; 21、导杆;22、隔板;221、弯曲部;23、折叠组件;231、横杆;232、第一连接板;233、第二连接板;234、连接件;24、盖板;3、动力装置;31、第一动力源;32、皮带传送组件;33、推动组件;331、滑动头;332、推板;333、上夹板;334、下夹板;34、第一检测控制开关;4、干货出仓装置;41、第二动力源;42、出料组件;421、转动杆;422、出料板;43、传动组件; 431、驱动头;432、驱动杆;433、固定头;434、导向座;435、第三连杆; 44、第二检测控制开关;5、计量分离装置;51、第三动力源;52、插板;53、连接头;54、第三检测控制开关;6、物料底位检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如图1-4所示,包括:架体1、存储推送装置2、动力装置3、干货出仓装置4以及计量分离装置5。
如图1-4所示,架体1用于将该自动下干粉面器与自动粉面制售设备进行装配,且架体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出料口11。存储推送装置2设置于架体 1内,并可相对于架体1滑动。存储推送装置2用于将架体1内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空间,从而存储具有一定长度且整齐放置的干货。其中,具有一定长度的定义为,该长度与该单个空间的宽度适配,且小于餐盒的宽度。此外,存储推送装置2还用于将存储的干货送至出料口11处。动力装置3固定安装于架体1一侧,并与存储推送装置2抵接。动力装置3用于为存储推送装置2 的运动提供动力。干货出仓装置4设置于架体1上,且位于出料口11处。干货出仓装置4用于控制出料口11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干货垂直下落。计量分离装置5设置于架体1上,计量分离装置5的一部分伸入出料端内、且与出料口11具有一定距离。计量分离装置5用于根据设定的计量重量将出料端口内预设重量的干货与整体干货进行暂时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部12,存储推送装置2包括:导杆21、隔板22、折叠组件23以及盖板24。
导杆21设置于架体1内远离计量分离装置5一侧,且导杆21与架体1 固定装配并向推送方向延伸。隔板22安装于导杆21上,隔板22可沿导杆21 滑动,并可折叠收纳。隔板22的至少设置有两块,且相邻隔板22与架体1 的内壁之间围设的空间用于存储干粉面。折叠组件23设置于相邻两块隔板22 之间、并与隔板22转动装配。折叠组件23用于实现隔板22之间收缩折叠,且折叠后的隔板22收纳在收纳部12中。盖板2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并与折叠组件23抵接。盖板24用于与折叠组件23配合,从而控制相邻隔板22 之间间距。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隔板22上靠近盖板24一侧设置有弯曲部221,折叠组件23包括:横杆231、第一连接板232、第二连接板233以及连接件 234。
横杆231安装于弯曲部221与导杆21之间。第一连接板232转动装配于一根横杆231上、并可绕该横杆231的轴线转动。第二连接板233转动装配于另一根相邻的横杆231上。第二连接板233一端可绕该横杆231的轴线转动,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32转动转配。连接件234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32 与第二连接板233之间。连接件234用于与实现第一连接板232与第二连接板233之间转动转配。
优选地,如图1-4所示,导杆21平行设置有两条,隔板22设置有六块,折叠组件23设置有五组。在隔板22运行过程中或干粉面未完全下放完时,折叠组件23中的连接件234抵紧在盖板24上,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隔板22间的距离和隔板22运行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动力装置3包括:第一动力源31、皮带传送组件32以及推动组件33。第一动力源31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皮带传送组件32一端与第一动力源31的动力输出轴转配,另一端与架体1装配。推动组件33的一端夹持固定于皮带传送组件32上并可随皮带传送组件32同步运动。推动组件33的另一端与存储推送装置2上靠近第一动力源31一侧的隔板22抵接。推动组件33用于推动隔板22运动并收纳。在本实施例中,皮带传送组件32为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结构,第一动力源31为皮带传输结构提供动力。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推动组件33包括:滑动头331、推板332、上夹板333以及下夹板334。滑动头331安装于导杆21上并可沿导杆21滑动。推板332固定安装于滑动头331上、并与隔板22固定装配。在滑动头331滑动时,推板332用于推动隔板22滑动。上夹板333固定安装于滑动头331上远离推板332一侧、并向皮带传送组件32一侧延伸。下夹板334设置于皮带传送组件32上的皮带的另一侧。下夹板334用于与上夹板333配合以夹持皮带传送组件32的皮带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自动下干粉面器中存储有干粉面时,推板332用于推动隔板22运动,从而完成干粉面的推送,同时为隔板22的折叠收纳提供动力。在该自动下干粉面器中存储的干粉面用完后,推板332用于将隔板22 的复位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干货出仓装置4包括:第二动力源41、出料组件42以及传动组件43。第二动力源41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出料组件42 设置于出料口11处并与架体1转动装配。传动组件43一端与出料组件42装配,另一端与第二动力源41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转配。传动组件43用于驱动出料组件42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出料口11。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出料组件42包括:转动杆421以及出料板422。转动杆421与架体1转动装配。出料板422固定安装于转动杆421上,并可随转动杆421转动。
优选地,转动杆421设置有两根,且平行设置。出料板422对应设置有两块,从而实现出料口11的开关门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传动组件43包括:驱动头431、驱动杆432、固定头433、导向座434以及第三连杆435。驱动头431与第二动力源41固定装配,并可随第二动力源41的动力输出轴同步运动。驱动杆432安装于驱动头431上、并向转动杆421一侧延伸。在驱动头431运动时,驱动杆432 可随驱动头431同步运动。固定头433固定安装于驱动杆432上远离驱动头 431一端,且固定头433可随驱动杆432同步运动。导向座43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并与驱动杆432套接装配。在驱动杆432运动时,导向座434对驱动杆43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第三连杆435一端与转动杆421固定装配,另一端与固定头433活动装配。在固定头433运动时,第三连杆435驱动转动杆421转动。
优选地,如图1-4所示,第二动力源41为气缸。干货出仓装置4上还设置有第二检测控制开关44。第二检测控制开关44一部分设置于架体1上,且另一部分设置于驱动头431上。第二检测控制开关44用于检测驱动头431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第二动力源41。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计量分离装置5包括:第三动力源51、插板52以及连接头53。第三动力源51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插板52插接于架体 1的出料端上,并可相对于架体1滑动。插板52用于将干货暂时进行分隔。连接头53设置于插板52与第三动力源51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连接头53用于连接动力输出轴与插板52。
优选地,如图1-4所示,第三动力源51为气缸。计量分离装置5上还设置有第三检测控制开关54。第三检测控制开关54一部分设置于架体1上,另一部分设置于插板52上的第三检测控制开关54。第三检测控制开关54用于检测插板52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第三动力源51。
优选地,如图1-4所示,第一动力源31为电动机。动力装置3上还设置有,第一检测控制开关34一部分设置于盖板24上,另一部分设置于上夹板 333上。第一检测控制开关34用于检测推动组件33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第一动力源31。
优选地,如图1-4所示,架体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物料底位检测元件6。物料底位检测元件6位于插板52的上方,物料底位检测元件6用于在存储推送装置2中物料到达底位时控制动力装置3驱动隔板22复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在使用该自动下干粉面器时,先通过自动粉面制售设备上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动力源31驱动皮带传送组件32 运动,带动夹持安装在皮带上的推送组件推动隔板22运动,从而将存储的干粉面推动到架体1的出料端;再控制第三动力源51驱动插板52将出料端暂时封闭,并使待下放的干粉面和存储的干粉面进行分离,这样操作能够减少存储在存储推送装置2内干粉面间的流动所带来的相互干扰,保证了存储的干粉面的整齐;最后,通过第二动力源41驱动传动组件43运动,使得传动组件43带动出料板422运动,从而将封闭的出料口11瞬间打开,出料口11 打开后,存放在出料板422与插板52之间的干粉面始终保持自上而下并沿垂直方向下落,从而保证了干粉面下落的平整性,方便了干粉面的再次下放。另外,在一组隔板22间的干粉面下放完之后,推动组件33继续向前推,将该隔板22推送至架体1的收纳部12内进行叠放收纳,直至整个下干粉面器内存储的干粉面完全下放。这样设置的自行下干粉面器具有干粉面下料过程中平整有序,下料量精准,上料简单,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干粉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如上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及与存储推送装置2内尺寸适配的干粉面,且该干粉面的长度与餐盒的宽度适颖应;
S2、通过自动粉面制售设备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动力源31驱动隔板22 运动,以将存储于隔板22之间的干粉面推送置架体1的出料端,当一相邻隔板22间的干粉面全部下放后,第一动力源31继续推动个隔板22运动,从而将隔板22进行收纳,直至所有的干粉面全部下完;
S3、当干粉面位于出料端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三动力源51驱动分隔板22 将待下放的干粉面与存储的干粉面暂时分离;
S4、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动力源41运动,并通过传动组件43控制出料组件42运动,使得出料板422瞬间打开,位于出料板422与插板52之间的干粉面在重力作用下落,完成干粉面的下放。
采用上述方法,先通过存储推送装置2将存储的干粉面顺序推入出料端,再通过计量分离装置5将待下放的干粉面与存储的干粉面暂时分离,减少存储在存储推送装置2内干粉面间的流动所带来的相互干扰,保证了存储的干粉面的整齐,最后再通过干货出仓装置4控制待下放的干粉面始终保持自上而下并沿垂直方向下落,具有干粉面下料过程中平整有序,下料量精准,上料简单,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所述架体(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出料口(11);
设置于所述架体(1)内并可相对于所述架体(1)滑动的、用于将所述架体(1)内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空间以存储具有一定长度且整齐放置的干货的存储推送装置(2),所述存储推送装置(2)还用于将存储的干货送至所述出料口(11)处;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1)一侧并与所述存储推送装置(2)抵接的、用于为所述存储推送装置(2)的运动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11)处的、用于控制所述出料口(11)打开或关闭的以实现干货垂直下落的干货出仓装置(4);以及,
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出料端内且与所述出料口(11)具有一定距离的、用于根据设定的计量重量将出料端口内预设重量的干货与整体干货进行暂时分离的计量分离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部(12),所述存储推送装置(2)包括:
设置于所述架体(1)内远离所述计量分离装置(5)一侧的、与所述架体(1)固定装配并向推送方向延伸的导杆(21);
安装于所述导杆(21)上的、可沿所述导杆(21)滑动并可折叠收纳的至少两块隔板(22);
设置于相邻两块隔板(22)之间并与隔板(22)转动装配的、用于实现所述隔板(22)之间收缩折叠的折叠组件(23);以及,
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1)上并与所述折叠组件(23)抵接的、用于与所述折叠组件(23)配合以控制相邻所述隔板(22)之间间距的盖板(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2)上靠近所述盖板(24)一侧设置有弯曲部(221),所述折叠组件(23)包括:
安装于所述弯曲部(221)与所述导杆(21)之间的横杆(231);
转动装配于一根所述横杆(231)上并可绕该横杆(231)的轴线转动的第一连接板(232);
转动装配于另一根相邻的所述横杆(231)上的、一端可绕该横杆(231)的轴线转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32)转动转配的第二连接板(23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3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3)之间的、用于与实现第一连接板(23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3)之间转动转配的连接件(2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1)上的第一动力源(31);
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31)的动力输出轴转配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体(1)装配的皮带传送组件(32);以及,
一端夹持固定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2)上并可随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2)同步运动的、另一端与所述存储推送装置(2)上靠近所述第一动力源(31)一侧的隔板(22)抵接的、用于推动所述隔板(22)运动并收纳的推动组件(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3)包括:
安装于所述导杆(21)上并可沿所述导杆(21)滑动的滑动头(331);
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头(331)上并与所述隔板(22)固定装配的、在所述滑动头(331)滑动时推动所述隔板(22)滑动的推板(332);
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头(331)上远离所述推板(332)一侧并向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2)一侧延伸的上夹板(333);以及,
设置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2)上皮带的另一侧的、用于与所述上夹板(333)配合以夹持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2)的皮带上的下夹板(3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货出仓装置(4)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1)上的第二动力源(41);
设置于所述出料口(11)处并与所述架体(1)转动装配的出料组件(42);以及,一端与所述出料组件(42)装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源(41)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转配的、用于驱动所述出料组件(42)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11)的传动组件(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42)包括:
与所述架体(1)转动装配的转动杆(421),以及,
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杆(421)上并可随所述转动杆(421)转动的出料板(422);所述传动组件(43)包括:
与所述第二动力源(41)固定装配的驱动头(431),
安装于所述驱动头(431)上并向所述转动杆(421)一侧延伸的、在所述驱动头(431)运动时可随所述驱动头(431)同步运动的驱动杆(432),
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杆(432)上远离所述驱动头(431)一端的固定头(433),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1)上并与所述驱动杆(432)套接装配的、在所述驱动杆(432)运动时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座(434),以及,
一端与所述转动杆(421)固定装配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头(433)活动装配的、在所述固定头(433)运动时驱动所述转动杆(421)转动的第三连杆(4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分离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1)上的第三动力源(51);
插接于所述架体(1)的出料端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架体(1)滑动的、用于将干货暂时进行分隔的插板(52);以及,
设置于所述插板(52)与所述第三动力源(51)的动力输出轴之间的、用于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插板(52)的连接头(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下干粉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盖板(24)上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上夹板(333)上的第一检测控制开关(34),所述第一检测控制开关(34)用于检测所述推动组件(33)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31);
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驱动头(431)上的第二检测控制开关(44),所述第二检测控制开关(44)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头(431)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41);
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插板(52)上的第三检测控制开关(54),所述第三检测控制开关(54)用于检测所述插板(52)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三动力源(51);以及,
所述架体(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物料底位检测元件(6),所述物料底位检测元件(6)位于所述插板(52)的上方,所述物料底位检测元件(6)用于在所述存储推送装置(2)中物料到达底位时控制动力装置驱动隔板(22)复位。
CN202020322787.4U 2020-03-14 2020-03-14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Active CN211180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787.4U CN211180938U (zh) 2020-03-14 2020-03-14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787.4U CN211180938U (zh) 2020-03-14 2020-03-14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0938U true CN211180938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1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2787.4U Active CN211180938U (zh) 2020-03-14 2020-03-14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0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8311A (zh) 制餐系统
CN111053091B (zh) 食材加工设备
CN109805747B (zh) 自动烹饪系统的储料架及自动烹饪系统
CN111557598A (zh) 一种自动化餐饮设备
CN209965080U (zh) 烘烤组件及食品制作设备
US2933872A (en) Mechanism for the filling of cigarette boxes
KR101762810B1 (ko) 즉석 구이김 절단 및 수납장치와 그 제어방법
CN111429653A (zh) 餐食售卖机
CN211180938U (zh)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
CN111374513A (zh) 饺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43178A (zh) 一种自动下干粉面器及下干粉面方法
CN113875791A (zh) 一种快餐生产设备
US10973235B2 (en) Gripper installation for simultaneously gripping a plurality of elongate flexible items, in particular sausages
CN208868737U (zh) 一种食品自动取货倒货装置
EP0777201A2 (en) Machine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sale of hot sandwiches
CN113192256B (zh) 一种自动披萨售货机及自动披萨售货系统
US5590588A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 predetermined amount of food stuffs
KR101552817B1 (ko) 적층된 제품의 배출 장치
CN212061302U (zh) 存料出料装置及餐食售卖机
CN211787308U (zh) 存料柜及餐食售卖机
US2012021649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tackable articles
CN210311096U (zh) 一种圆果排列及卸果装置及其组成的自动售卖装置
CN209789484U (zh) 饺子机
CN210072778U (zh) 取碗装置以及自动售面机
CN109300230B (zh) 一种商品售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