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9561U -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9561U
CN211169561U CN201921870105.7U CN201921870105U CN211169561U CN 211169561 U CN211169561 U CN 211169561U CN 201921870105 U CN201921870105 U CN 201921870105U CN 211169561 U CN211169561 U CN 211169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electric hoist
balance beam
side plate
suppor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01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付一笑
陈海峰
王英伟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Mine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Mine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Mine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Mine Cr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01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9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9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95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平衡梁装置包括:平衡梁体,支撑轴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装配孔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中间;悬吊轴,底部用于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所述悬吊轴间隙插装在所述装配孔中,并通过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使悬吊轴可相对所述支撑轴回转;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布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以用于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电动葫芦的移动小车。利用悬吊轴与电动葫芦壳体连接,利用位于支撑轴左右两侧的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安装移动小车,当电动葫芦在弧形轨道上行走时,悬吊轴可回转以调整电动葫芦的姿态,保证电动葫芦在弧形轨道上的正常行走。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葫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挂式电动葫芦的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8909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包括壳体,壳体中转动装配有卷筒,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连接吊钩,卷筒由起升电动机驱动转动,通过钢丝绳起吊和下放吊钩。壳体上还设有对应的移动小车,电动葫芦上的移动小车一般包括一个主动小车和一个从动小车,小车的车轮装配在工字钢的翼缘上,作为葫芦轨道的工字钢引导电动葫芦移动。
实际上,挂式电动葫芦由于前后布置的两小车分别与电动葫芦的壳体固定装配在一起,使得电动葫芦只能顺着直线运行轨道直线运行,不适合在曲线轨道上运行,如果轨道曲率较大的话,还会导致移动小车直接卡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葫芦只能顺着轨道直线运行而不适合在曲线轨道上运行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使用上述平衡梁装置的电动葫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葫芦只能顺着轨道直线运行而不适合在曲线轨道上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包括:
平衡梁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支撑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
装配孔,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中间;
悬吊轴,底部用于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
所述悬吊轴间隙插装在所述装配孔中,并通过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使悬吊轴可相对所述支撑轴回转;
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布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以用于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电动葫芦的移动小车。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衡梁装置中,利用推力轴承及支撑轴,使得悬吊轴可回转的装配在平衡梁体上,这样,在将平衡梁装置应用于电动葫芦上时,利用悬吊轴与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利用位于支撑轴左右两侧的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安装移动小车,当电动葫芦在弧形轨道上行走时,悬吊轴可回转以调整电动葫芦的姿态,保证在弧形轨道上的正常行走。而且,支撑轴可回转的装配在平衡梁体上,当遇到位于支撑轴两侧的移动小车出现高度差时,可利用支撑轴的回转调整平衡梁体的姿态,进一步提高平衡梁装置对轨道的适应性能,进而保证电动葫芦平稳运行。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轴的中间设有向上凸出布置的凸台,所述装配孔的上孔口位于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凸台定位插装,以使所述推力轴承定位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轴上设置有的凸台,与推力轴承定位装配,可在不损伤支撑轴自身强度的情况下,实现对推力轴承的定位装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轴的顶部螺旋装配有支撑螺母,该支撑螺母压装在所述推力轴承上,以实现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螺母压装在推力轴承上,将悬吊轴支撑装配在支撑轴上,支撑螺旋装配方便,便于采用较厚尺寸的螺母,保证支撑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螺母下端凹设有环槽,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环槽中,以使得环槽的外侧槽壁形成对推力轴承的防护。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螺母上环槽的外侧槽壁对推力轴承形成防护,提高防护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平衡梁体包括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在前后两侧板上设有对应贯通的穿孔,以穿装所述的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对应挡止配合的轴向挡止结构,以使支撑轴在前后方向上定位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
有益效果是:利用前侧板和后侧板装配相应的支撑轴,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成本低。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轴的前部设有阶梯面朝前布置的前阶梯轴段,支撑轴的后部设有阶梯面朝后布置的后阶梯轴段,前阶梯轴段的小径段穿装在所述前侧板上的相应穿孔中,后阶梯轴段的小径段穿装在所述后侧板上的相应穿孔中,两阶梯轴段的阶梯面形成所述的轴向挡止结构。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轴自身的阶梯面作为轴向挡止结构与相应两侧板挡止配合,挡止结构简单,可在装配平衡梁体时,将支撑轴预装在平衡梁体中,装配方便。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相背外侧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板,各加强板上设有与相应侧板上的穿孔对应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支撑轴的相应轴端插装。
有益效果是:设置加强板,与提高相应侧板的支撑强度,提高平衡梁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相应侧板的顶部平齐布置。
有益效果是:加强板的顶部与相应侧板顶部平齐,可在不影响美观、装配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相应侧板的支撑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悬吊轴的底部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为圆台形,连接头的中间设置过孔,用于穿装装配销轴,进而将悬吊轴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是:将连接头设置为圆台形,使得连接头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上述平衡梁装置的电动葫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葫芦,包括:电动葫芦壳体;
起升机构,设置于电动葫芦壳体上;
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电动葫芦壳体上,两移动机构分别包括悬吊架,悬吊架上连接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用于吊装在相应电动葫芦的轨道上;
至少一个移动机构的悬吊架为平衡梁装置,该平衡梁装置包括:
平衡梁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支撑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
装配孔,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中间;
悬吊轴,底部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
所述悬吊轴间隙插装在所述装配孔中,并通过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使悬吊轴可相对所述支撑轴回转;
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布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以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所述的移动小车。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葫芦中,悬吊轴与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利用位于支撑轴左右两侧的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安装移动小车,当电动葫芦在弧形轨道上行走时,利用推力轴承及支撑轴,悬吊轴可自行回转以调整电动葫芦的姿态,保证在弧形轨道上的正常行走。而且,支撑轴可回转的装配在平衡梁体上,当遇到位于支撑轴两侧的移动小车出现高度差时,可利用支撑轴的回转调整平衡梁体的姿态,进一步提高平衡梁装置对轨道的适应性能,进而保证电动葫芦平稳运行。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轴的中间设有向上凸出布置的凸台,所述装配孔的上孔口位于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凸台定位插装,以使所述推力轴承定位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轴上设置有的凸台,与推力轴承定位装配,可在不损伤支撑轴自身强度的情况下,实现对推力轴承的定位装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轴的顶部螺旋装配有支撑螺母,该支撑螺母压装在所述推力轴承上,以实现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螺母压装在推力轴承上,将悬吊轴支撑装配在支撑轴上,支撑螺旋装配方便,便于采用较厚尺寸的螺母,保证支撑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螺母下端凹设有环槽,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环槽中,以使得环槽的外侧槽壁形成对推力轴承的防护。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螺母上环槽的外侧槽壁对推力轴承形成防护,提高防护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平衡梁体包括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在前后两侧板上设有对应贯通的穿孔,以穿装所述的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对应挡止配合的轴向挡止结构,以使支撑轴在前后方向上定位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
有益效果是:利用前侧板和后侧板装配相应的支撑轴,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成本低。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轴的前部设有阶梯面朝前布置的前阶梯轴段,支撑轴的后部设有阶梯面朝后布置的后阶梯轴段,前阶梯轴段的小径段穿装在所述前侧板上的相应穿孔中,后阶梯轴段的小径段穿装在所述后侧板上的相应穿孔中,两阶梯轴段的阶梯面形成所述的轴向挡止结构。
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轴自身的阶梯面作为轴向挡止结构与相应两侧板挡止配合,挡止结构简单,可在装配平衡梁体时,将支撑轴预装在平衡梁体中,装配方便。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相背外侧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板,各加强板上设有与相应侧板上的穿孔对应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支撑轴的相应轴端插装。
有益效果是:设置加强板,与提高相应侧板的支撑强度,提高平衡梁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相应侧板的顶部平齐布置。
有益效果是:加强板的顶部与相应侧板顶部平齐,可在不影响美观、装配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相应侧板的支撑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悬吊轴的底部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为圆台形,连接头的中间设置过孔,用于穿装装配销轴,进而将悬吊轴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是:将连接头设置为圆台形,使得连接头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吊钩部分);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平衡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平衡梁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起升电机,2-钢丝绳,3-起升卷筒,4-电动葫芦壳体,5-第一移动机构,6-第二移动机构,51-悬吊轴,511-连接头,512-过孔,52-平衡梁体,521-前侧板,522-后侧板,523-底板,53-安装架,54-移动小车,55-装配轴,56-推力轴承,57-支撑螺母,571-环槽,572-槽壁,59-支撑轴,591-前阶梯轴段,592-后阶梯轴段,593-凸台,61-前侧加强板,62-后侧加强板,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葫芦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电动葫芦包括电动葫芦壳体4,电动葫芦壳体4上装配有起升机构,起升机构具体包括起升卷筒3,起升卷筒3上缠绕有钢丝绳2,钢丝绳上连接有吊具(图中未显示),起升机构还包括起升电机1,起升电机驱动起升卷筒转动,实现吊具升降。
电动葫芦壳体4上安装有第一移动机构5和第二移动机构6,两移动机构使电动葫芦吊装在相应轨道7上。两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以第一移动机构为例具体介绍其结构。
第一移动机构5包括悬吊架,悬吊架上安装有移动小车54,移动小车54用于吊装在相应电动葫芦的轨道7上,此处的悬吊架具体为平衡梁装置,如图3至图4所示,平衡梁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平衡梁体52,平衡梁体52的中间装配有支撑轴59,该支撑轴59沿前后方向延伸,以与平衡梁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布置,在支撑轴59的中间设有装配孔,装配孔中对应的间隙穿装有悬吊轴51,悬吊轴51的上部通过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推力轴承56支撑装配在支撑轴59上,以使悬吊轴51可相对支撑轴59回转,悬吊轴51的底部设有连接头511,此处的连接头511为圆台形,为方便装配,连接头511的中间设置过孔512,用于穿装相应的装配销轴,进而将悬吊轴51与电动葫芦壳体4连接在一起。
另外,在平衡梁体52上,于支撑轴5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小车安装结构,此处的小车安装结构具体为安装架53,安装架53通过装配轴55安装在平衡梁体52上,对应的移动小车54固定安装在安装架53上。
实际上,此处的各移动小车分别具有四个车轮,此处的四个车轮两两一对,形成两个悬吊对,通过车轮与轨道7的滚动配合,将移动小车54可移动的悬吊在相应的轨道7上。实际上,对于各平衡梁装置来讲,位于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小车,两移动小车中的其中一个为配置有电机的主动移动小车,另一个则为从动移动小车。
为避免定位装配推力轴承时减弱支撑轴自身强度,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轴59的中间设有向上凸出布置的凸台593,实际上,装配孔的上孔口位于凸台593的顶面,此处的推力轴承56与凸台593定位插装,以使推力轴承56定位装配在支撑轴59上。在支撑轴59的顶部螺旋装配支撑螺母57,支撑螺母57的底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环槽571,当悬吊轴51带着支撑螺母57向下移动时,推力轴承56位于环槽571中,这样可以利用环槽外侧的槽壁572形成对推力轴承56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梁体52具体包括拼装在一起的前侧板521、后侧板522、底板523及端板,其中,对应于支撑轴59,在前侧板521和后侧板522上设置对应贯通的穿孔,穿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支撑轴59可转动的穿装在穿孔中,进而装配在相应平衡梁体52上。
实际上,此处的支撑轴59的前部设有阶梯面朝前布置的前阶梯轴段591,支撑轴59的后部设有阶梯面朝后布置的后阶梯轴段592,前阶梯轴段591的小径段穿装在前侧板521上的相应穿孔中,后阶梯轴段592的小径段穿装在后侧板522上的相应穿孔中,并且,利用前阶梯轴段591的阶梯面与前侧板的挡止配合,以及利用后阶梯轴段592的阶梯面与后侧板522的挡止配合,两阶梯轴段的阶梯面作为相应的轴向挡止结构与平衡梁体52轴向挡止配合,以实现支撑轴59与平衡梁体的轴向定位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支撑轴上的前后阶梯轴结构,使得支撑轴形成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为正常装配,可在焊接拼装平衡梁体时,预先将支撑轴穿装在前后两侧板的相应穿孔即可。
另外,为提高平衡梁体的支撑强度,在前侧板521和后侧板522的相背外侧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板,即前加强板61和后加强板62,各加强板的顶部与相应侧板的顶部平齐布置。而且,各加强板上分别设有与相应侧板上的穿孔对应贯通的通孔,以供支撑轴51的相应轴端插装。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葫芦在运行时,两移动机构的四个移动小车对应的安装在轨道7上,由于两移动机构沿轨道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当行走至轨道7的弧形段处,或者是整个轨道为弧形轨道时,悬吊轴51可回转,以调整电动葫芦壳体4的姿态,使得整个电动葫芦可沿弧形轨道结构正常转弯,适应弧形轨道的运行要求。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葫芦中,利用支撑轴59悬吊装配悬吊轴51,在满足回转调整的基础上,可有效简化整体装配结构。而且,支撑轴59可回转的装配在平衡梁体52中间,这样,利用平衡梁体52左右两侧布置的移动小车,可提高对电动葫芦的有效悬吊,还可利用支撑轴回转形成对平衡梁体自身的姿态调整,以对应存在高度差的两移动小车。
本实施例中,两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其悬吊架均为平衡梁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使一个移动机构的悬吊架为平衡梁装置,另一个移动机构的悬吊架仍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只是需要注意相应移动机构中的移动小车最好为仅有一组轮的结构,尽量减少转向阻碍。
本实施例中,支撑轴装配在平衡梁体上的穿孔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平衡梁体的前后侧面顶部设置半圆形凹槽,然后再在相应侧板上加装盖板即可,要注意盖板对支撑轴的压紧作用力,保证支撑轴的正常转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支撑轴的中间设置凸台,实现对推力轴承的定位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撑轴上设置凹槽,以定位装配推力轴承,只是此时会减弱支撑轴的自身强度。
本实施例中,支撑轴的顶部旋装支撑螺母,以压装在推力轴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支撑轴上固定设置压板,压板套装在支撑轴上,并在支撑轴上穿装横向挡销,由挡销向下顶压压板,进而将压板压装在推力轴承上,满足正常装配。
本实施例中,支撑螺母的下端设置环槽,以利用相应的外侧槽壁形成防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去环槽,而直接将支撑螺母的下端面与推力轴承的上轴圈挡止配合。
本实施例中,平衡梁体包括拼装在一起的前后两侧板,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衡梁体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箱型梁体结构,只要满足支撑轴及移动小车的正常装配即可。
本实施例中,支撑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阶梯轴段,以与相应侧板挡止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支撑轴的两端伸出相应侧板,然后在支撑轴的伸出轴端加装相应的挡销,利用挡销与相应侧板外侧挡止配合,实现对支撑轴的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在前后侧板的相背外侧设置加强板,以提高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相应侧板强度能满足要求的话,也可以省去加强板。
本实施例中,悬吊轴的底部为圆台形的连接头,在其他实施例中,悬吊轴的底部也可为矩形连接头,只要能够满足连接强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衡梁装置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平衡梁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电动葫芦实施例中平衡梁装置的结构相同,同样包括平衡梁体、支撑轴、悬吊轴及推力轴承等,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他实施例中的平衡梁装置的结构,可参考上述电动葫芦其他实施例中的平衡梁装置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衡梁装置,利用悬吊轴的回转,可使得安装有这种平衡梁装置的电动葫芦可以任意曲线运行,满足电动葫芦在曲线轨道上的运行要求。而且,利用平衡梁装置可以装配多个移动小车,提高悬吊支撑强度,提高电动葫芦起吊吨位。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衡梁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支撑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
装配孔,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中间;
悬吊轴,底部用于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
所述悬吊轴间隙插装在所述装配孔中,并通过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使悬吊轴可相对所述支撑轴回转;
小车安装结构,对应布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以用于在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电动葫芦的移动小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中间设有向上凸出布置的凸台,所述装配孔的上孔口位于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凸台定位插装,以使所述推力轴承定位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顶部螺旋装配有支撑螺母,该支撑螺母压装在所述推力轴承上,以实现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推力轴承支撑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母下端凹设有环槽,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环槽中,以使得环槽的外侧槽壁形成对推力轴承的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体包括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在前后两侧板上设有对应贯通的穿孔,以穿装所述的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对应挡止配合的轴向挡止结构,以使支撑轴在前后方向上定位装配在所述平衡梁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前部设有阶梯面朝前布置的前阶梯轴段,支撑轴的后部设有阶梯面朝后布置的后阶梯轴段,前阶梯轴段的小径段穿装在所述前侧板上的相应穿孔中,后阶梯轴段的小径段穿装在所述后侧板上的相应穿孔中,两阶梯轴段的阶梯面形成所述的轴向挡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相背外侧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板,各加强板上设有与相应侧板上的穿孔对应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支撑轴的相应轴端插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相应侧板的顶部平齐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用平衡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轴的底部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为圆台形,连接头的中间设置过孔,用于穿装装配销轴,进而将悬吊轴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壳体连接在一起。
10.一种电动葫芦,包括:
电动葫芦壳体;
起升机构,设置于电动葫芦壳体上;
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电动葫芦壳体上,两移动机构分别包括悬吊架,悬吊架上连接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用于吊装在相应电动葫芦的轨道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移动机构的悬吊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梁装置。
CN201921870105.7U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69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0105.7U CN211169561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0105.7U CN211169561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9561U true CN211169561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010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69561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9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9980042896A (ko) 레일에서 이동 가능한 호이스트의 러닝기어
JP426279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吊り構造
KR100654786B1 (ko) 레일거더를 이용한 로우 스페이스 크레인
CN211169561U (zh) 一种电动葫芦及其平衡梁装置
CN206799008U (zh) 一种电磁吸盘电动单梁起重机
JP4725521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WO201406475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吊り車装置
US10961085B2 (en) Low-construction trolley for wire rope hoist
CN105480860B (zh) 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
CN205772928U (zh) 一种带运行小车和平衡端梁反倾翻的起重机
KR200415055Y1 (ko) 레일거더를 이용한 로우 스페이스 크레인
CN211644403U (zh) 一种环形轨道双吊点起重机
CN114572266A (zh) 一种架悬式永磁直驱转向架
JP2011042422A (ja) せり上げ式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CN217126703U (zh) 一种用于暗轨的水平轮组件、行走机构及起重机大车
CN101734558A (zh) 冶金料箱桥式起重机
CN21934137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曳引机构
CN211419212U (zh) 一种家用电梯轿顶制停装置
CN205367499U (zh) 一种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
CN110745705A (zh) 一种管桩用新型双梁行车
CN216403482U (zh) 一种高速大载重永磁同步曳引机
CN208413678U (zh) 一种行车吊钩定滑轮
CN214456285U (zh) 一种带旋转小车的起重机
CN210795462U (zh)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绳索传动机构
CN213679366U (zh) 一种家用电梯钢丝绳的抗扭耐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