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585U -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5585U
CN211155585U CN201921848752.8U CN201921848752U CN211155585U CN 211155585 U CN211155585 U CN 211155585U CN 201921848752 U CN201921848752 U CN 201921848752U CN 211155585 U CN211155585 U CN 211155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otating
concave
assembly
clean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87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春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87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5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5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5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布组件,包括转动组件(11)和套设在转动组件(11)外侧的呈环状的清洁带(12),转动组件(11)带动清洁带(12)转动,清洁带(12)的外表面形成移动清洁面,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和清洁带(1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拖布组件的连接稳定性较好,清洁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干湿两用吸尘器因其小巧轻便、清洁方便、适用场所广泛,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常见的干湿两用吸尘器通常由地刷、主机和吸尘管组成,吸尘管连接在主机和地刷之间,地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底端的滚刷及吸尘口,滚刷通常包括转动轴和套设在转动轴外侧的滚筒,转动轴可带动滚筒相对地刷转动,滚筒外套设有清洁布,滚筒带动清洁布转动,以使清洁布旋转式接触地面,以对地面进行更好的清洁;其中,滚筒和清洁布之间可以设置有软胶材质的套筒,以增大套筒与清洁布之间的摩擦力,使清洁布更好的固定在套筒外表面。
但是,现有的地刷虽然在清洁布和滚筒之间设置了套筒,但在滚刷的旋转过程中,滚筒、套筒及清洁布之间依然会发生相对移动,这降低了清洁布固定的稳定性,会影响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拖布组件的连接稳定性较好,清洁效果较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包括转动组件和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的呈环状的清洁带,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的外表面形成移动清洁面,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布组件,主要由转动组件和清洁带组成,清洁带为环状结构,且清洁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转动组件可转动,清洁带由转动组件带动而旋转,清洁带的外表面为清洁面,通过清洁带的旋转形成移动的清洁面,通过清洁面与地面的旋转移动接触,以使清洁面对地面进行清洁;其中,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相互匹配,以使转动组件和清洁带连接稳固,避免在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旋转及清洁带在地面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带和转动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清洁带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拖布组件的清洁效果。
可选的,转动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凸部,清洁带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凹凸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凸部,第一凹凸部的形状和第二凹凸部的形状相互匹配。
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设置第一凹凸部,在清洁带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凹凸部,第二凹凸部的位置与第一凹凸部的位置对应,且第二凹凸部的形状与第一凹凸部的形状相互匹配,这样第一凹凸部和第二凹凸部相互配合,可将清洁带固定在转动组件外侧,避免清洁带相对转动组件移动。
可选的,第一凹凸部为环绕转动组件周向的凹槽,第二凹凸部为环绕清洁带周向的凸条;或者,
第一凹凸部为环绕转动组件周向的凸条,第二凹凸部为环绕清洁带周向的凹槽。
通过将转动组件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设置为凹槽,凹槽为环绕转动组件外壁周向上的凹槽,将清洁带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设置为凸条,凸条为环绕清洁带内壁周向上的凸条,凸条卡入凹槽内,通过凹槽内壁对凸条外壁的止挡限位作用,可避免清洁带相对转动组件移动。
或者,通过将转动组件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设置为凸条,凸条为环绕转动组件外壁周向上的凸条,将清洁带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设置为凹槽,凹槽为环绕清洁带内壁周向上的凹槽,凸条卡入凹槽内,通过凹槽内壁对凸条外壁的止挡限位作用,可避免清洁带相对转动组件移动。
可选的,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中的一种。
通过将作为第一凹凸部或第二凹凸部的凹槽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中的一种,并使作为第二凹凸部或第一凹凸部的凸条的横截面形状与凹槽的横截面形状相互匹配,以此将凸条卡入凹槽内,固定清洁带和转动组件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转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至少两个转动件相互平行且并排间隔设置,转动件在轴向上的同一部位均设置有第一凹凸部。
通过使转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且至少两个转动件平行且并排间隔设置,环状的清洁带套设在转动件外侧,转动件之间的间隔使清洁带具有平面,清洁带可与地面平面接触;通过在所有转动件外表面周向上的同一部位均设置第一凹凸部,在清洁带内表面相应第一凹凸部的部位设置第二凹凸部,这样可使清洁带和所有转动件保持相对固定。
可选的,第一凹凸部设置在转动件在轴向上的端部和/或转动件在轴向上的中部位置。
转动件外表面上的第一凹凸部可以设置在转动件轴向上的端部,或者第一凹凸部设置在转动件轴向上的中部,或者在转动件轴向上的端部和中部均设置第一凹凸部,清洁带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与转动件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的位置对应设置。
可选的,转动件包括转轴、滚筒和套筒,滚筒和套筒依次套设在转轴外侧,第一凹凸部设置在套筒的外表面。
转动件可以由转轴、滚筒和套筒组成,滚筒和套筒依次套设在转轴外侧,通过转轴带动滚筒和套筒旋转,第一凹凸部设置在位于转动件最外侧的套筒的外表面上。
可选的,套筒为硅胶件或橡胶件。
通过将套筒设置为具有可逆形变、高弹性的硅胶件或橡胶件,可使套筒与其内侧的滚筒及其外侧的清洁带连接贴合更稳固,且通过在硅胶件或橡胶件外表面设置第一凹凸部,第一凹凸部与清洁带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之间的摩擦力可确保清洁带与套筒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可选的,清洁带包括基带和设置在基带外表面的清洁件,第二凹凸部设置在基带内表面。
清洁带具体可以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表面,基带主要用于将转动组件的转动力传递给清洁件,并作为安装清洁件的基础,清洁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其中,通过将第二凹凸部设置在基带内表面,套筒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和基带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相互配合,可确保套筒与基带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刷,包括如上所述的拖布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刷,主要包括上述拖布组件,地刷可以包括壳体,拖布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内,拖布组件主要由转动组件和清洁带组成,清洁带为环状结构,且清洁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转动组件可以安装在壳体内并且可相对壳体转动,清洁带由转动组件带动而旋转,清洁带的外表面为清洁面,通过清洁带的旋转形成移动的清洁面,通过清洁面与地面的旋转移动接触,以使清洁面对地面进行清洁;其中,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相互匹配,以使转动组件和清洁带连接稳固,避免在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旋转及清洁带在地面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带和转动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清洁带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拖布组件的清洁效果。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地刷、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地刷的风道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器,主要由地刷、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用于连接地刷和吸尘器本体,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地刷的进风道和吸尘器本体连通,以使空气由地刷进入吸尘器本体。其中,地刷的壳体内设置有拖布组件,拖布组件主要由转动组件和清洁带组成,环状的清洁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安装在壳体内的转动组件可相对壳体转动,转动组件可带动清洁带旋转,通过清洁带的旋转形成移动的清洁面,清洁面与地面旋转移动接触以清洁地面;其中,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相互匹配,以使转动组件和清洁带连接稳固,避免在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旋转及清洁带在地面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带和转动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清洁带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拖布组件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6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拖布组件;11-转动组件;111-第一凹凸部;112-转动件;1121-转轴;1122-滚筒;1123-套筒;12-清洁带;121-第二凹凸部;122-基带;13-支架;2-地刷;21-壳体;211-进风口;22-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纵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6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1,包括转动组件11和套设在转动组件11外侧的呈环状的清洁带12,转动组件11带动清洁带12转动,清洁带12的外表面形成移动清洁面,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和清洁带1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拖布组件1主要由转动组件11和清洁带12组成,清洁带12呈环状,环状的清洁带12套设在转动组件11外侧,转动组件11可在电机等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转动,转动组件11可带动其外侧套设的清洁带12旋转,清洁带12用于清洁地面,由转动组件11带动清洁带12旋转,可使清洁带12与地面旋转接触,从而可增大清洁带12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清洁带12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拖布组件1转动的过程中,清洁带12的外表面可形成移动清洁面,该移动清洁面与地面接触,通过清洁面与地面的旋转接触,清洁面可将地面清洁的更干净;通过移动拖布组件1,使清洁面与待清洁地面的各区域均旋转接触,这样可对待清洁地面的各区域进行清洁。
拖布组件1在转动过程中,转动组件11带动清洁带12旋转,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等作用力可能会导致转动组件11和清洁带1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尤其对于以较高速度转动的转动组件11,清洁带12与转动组件11之间相对移动,清洁带12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在拖布组件1的过程中,清洁带12的清洁面会和地面接触,用户在操纵拖布组件1时会对拖布组件1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传递至清洁带12,由于清洁带12处于高速旋转过程中,清洁带12与地面的旋转接触会加剧其相对转动组件11偏移或晃动的概率。
拖布组件1在工作过程中,若清洁带12与转动组件11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即清洁带12在转动组件11表面偏移或晃动,这可能会导致清洁带12的各部位与地面的接触不均衡,这样会影响清洁带12的工作稳定性,且会造成清洁带12对地面清洁的效果不均匀,会降低清洁带12的清洁效果。
因而,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清洁带12在转动组件11外表面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清洁带12有较好、较为均匀的清洁效果,在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及清洁带1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了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通过该凹凸结构对清洁带12的固定限位作用,在拖布组件1转动过程中,可避免清洁带12相对转动组件11的移动,使清洁带12稳定的设置在转动组件11表面。
通过凹凸结构的限位作用,保证清洁带12与转动组件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一方面,清洁带12不会在转动组件11表面发生偏移或晃动,可保证清洁带12与地面接触时的稳定性,清洁带12各部位与地面接触较为均衡,可保证清洁带12对地面具有较为均匀的清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清洁带12不会偏移或晃动,因而清洁带12不会产生局部褶皱或局部堆积现象,即清洁带12各部位和地面接触均匀,因而转动组件11的转动力可均匀的传递至清洁带12的各部位,清洁带12各部位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为均衡,因而不会造成清洁带12局部过渡磨损现象,这可提高清洁带12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凹凸部111,清洁带12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凹凸部111的位置可以设置有第二凹凸部121,第一凹凸部111的形状和第二凹凸部121的形状相互匹配。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凸部111,与之相应的,清洁带12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凹凸部1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凸部121,并且第一凹凸部111和第二凹凸部121的形状相互匹配。这样在将清洁带12套在转动组件11外侧时,第二凹凸部121和第一凹凸部111相对应,通过第一凹凸部111和第二凹凸部121的相互配合对清洁带12进行定位,可较好的确定清洁带12的安装位置,且可避免清洁带12在转动组件11外侧产生偏移或晃动,保证清洁带12固定牢靠,使转动组件11的转动力稳定的传递至清洁带12。
具体的,第一凹凸部111可以为环绕转动组件11周向的凹槽,第二凹凸部121可以为环绕清洁带12周向的凸条;或者,第一凹凸部111可以为环绕转动组件11周向的凸条,第二凹凸部121可以为环绕清洁带12周向的凹槽。
如图3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111为凹槽,该凹槽沿转动组件11外表面周向设置,凹槽环绕转动组件11外表面一周形成环形凹槽,与之相应的,清洁带12的内表面对应凹槽的部位设置有凸条,该凸条沿清洁带12的内表面周向设置,凸条环绕清洁带12内表面一周形成环形凸条,凸条的环绕方向、位置与凹槽相对应,凸条的形状尺寸与凹槽相匹配。清洁带12套设至转动组件11外侧后,清洁带12内表面的凸条卡入转动组件11外表面的凹槽内,通过凸条与凹槽的卡接,可对清洁带12进行定位,通过凹槽的内侧壁对凸条的外侧壁的止挡作用,可防止清洁带12在转动组件11外表面产生偏移或晃动现象,保证拖布组件1工作时清洁带12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设置的第一凹凸部111为凸条,凸条沿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周向设置,凸条可环绕转动组件11外表面一周形成环形凸条,与之相应的清洁带12的内表面对应凸条的部位设置有凹槽,凹槽沿清洁带12的内表面周向设置,凹槽可环绕清洁带12内表面一周形成环形凹槽,凹槽的环绕方向、位置与凸条相对应,凹槽的形状尺寸与凸条相匹配。清洁带12套设至转动组件11外侧后,转动组件11外表面的凸条卡入清洁带12内表面的凹槽内,以此对清洁带12进行定位,防止清洁带12相对转动组件1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组件11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111和清洁带12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121相互匹配,第一凹凸部111和第二凹凸部121其中的一者可以是凹槽,另一者为凸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由于套设在转动组件11外侧的清洁带12厚度较薄,为了确保清洁带12的结构强度,优选的,可以将凹槽作为第一凹凸部111设置在转动组件11外表面,而将凸条作为第二凹凸部121设置在清洁带12内表面。
本实施例中,环绕转动组件11或清洁带12的周向上的凹槽或凸条,不仅限于环绕转动组件11或清洁带12径向上的一周,即凹槽或凸条不限于为圆环形状,凹槽或凸条形成的环形也可以为椭圆形,即凹槽或凸条不是沿着径向环绕。其中,在拖布组件1的转动过程中,为了平衡凹槽和凸条之间的作用力,优选的方式是将凹槽和凸条沿转动组件11或清洁带12的径向环绕设置。
具体的,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中的一种。通过将作为第一凹凸部111或第二凹凸部121的凹槽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中的一种,并使作为第二凹凸部121或第一凹凸部111的凸条的横截面形状与凹槽的横截面形状相互匹配,以此将凸条卡入凹槽内,固定清洁带12和转动组件11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凹槽设置在转动组件11外表面为例,当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时,凹槽从转动组件11外表面至内表面为倒梯形或到三角形,清洁带12内表面的凸条相应为正梯形或正三角形,如此可便于凸条卡入凹槽内;同理,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时,圆弧形可以为劣弧,以便凸条卡入凹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1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112,至少两个转动件112可以相互平行且并排间隔设置,转动件112在轴向上的同一部位均设置有第一凹凸部111。
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1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112,各转动件112之间相互平行且并排间隔设置,多个转动件112可以通过支架13连接并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清洁带12沿各转动件112的轴向设置,且清洁带12套设在转动件112外侧。
如图2和图4所示,示例性的,转动组件11包括两个转动件112,两个转动件112相互平行,两个转动件112并排间隔设置,两个转动件112均固定在一个支架13上形成整体,清洁带12套设在这两个转动件112外侧;其中一个转动件112可以作为主驱动件,通过该转动件112的转动来带动清洁带12移动,通过清洁带12的传动作用带动另一转动件112转动,如此两个转动件112转动,清洁带12绕两个转动件112转动。
其中,两个转动件112之间的间隔使清洁带12形成平面,如此可增大清洁带1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清洁带12与地面可以平面接触,同时清洁带12相对地面移动,从而可提升清洁带12的清洁效果。
通过在多个转动件112轴向上的同一部位设置第一凹凸部111,第一凹凸部111环绕多个转动件112周向设置,清洁带12内表面对应第一凹凸部111的部位设置与第一凹凸部111匹配的第二凹凸部121,如此可固定清洁带12相对每个转动件112的位置,确保清洁带12与各转动件1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凸部111可以设置在转动件112在轴向上的端部和/或转动件112在轴向上的中部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凹凸部111可以设置在转动件112轴向上的端部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凹凸部121可以对应第一凹凸部111设置在清洁带12内表面的端部位置;或者,第一凹凸部111可以设置在转动件112的中部位置,第二凹凸部121可以相应设置在清洁带12的中部位置;或者,在转动件112的端部和中部均设置第一凹凸部111,相应在清洁带12的端部和中部均设置第二凹凸部121。
可以理解的是,在转动件112的轴向上的端部设置第一凹凸部111,可以是指转动件112的两端均设置第一凹凸部111,或者仅是其中一端设置第一凹凸部111。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转动件112的至少一端设置第一凹凸部111,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件112可以包括转轴1121、滚筒1122和套筒1123,滚筒1122和套筒1123依次套设在转轴1121外侧,第一凹凸部111设置在套筒1123外表面。如图2所示,转动件112由转轴1121、滚筒1122和套筒1123组成,滚筒1122和套筒1123依次套设在转轴1121外侧,转轴1121可以和发动机等驱动件连接,转轴1121转动以带动其外侧的滚筒1122和套筒1123转动,滚筒1122可以为金属材质制成,以确保滚筒1122可将转轴1121的转动力较好的传递至套筒1123,套筒1123主要用于使清洁带12套设在其外表面,且套筒1123和清洁带12应连接稳定。
具体的,套筒1123可以为硅胶件或橡胶件。通过将套筒1123设置为硅胶件或橡胶件这样的柔性建,使套筒1123具有可你变性和较好的弹性,可增大套筒1123与其内侧的滚筒1122及其外侧的清洁带12之间的摩擦力,使套筒1123与滚筒1122及清洁带12的连接更稳固,且通过在硅胶件或橡胶件外表面设置第一凹凸部111,第一凹凸部111与清洁带12内表面的第二凹凸部121之间的摩擦力可确保清洁带12与套筒1123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具体的,清洁带12可以包括基带122和设置在基带122外表面的清洁件,第二凹凸部121可以设置在基带122内表面。清洁带12具体可以包括基带122和清洁件,基带122套设在套筒1123外侧,清洁件设置在基带122外表面,基带122主要用于将转动组件11的转动力传递给清洁件,并作为安装清洁件的基础,清洁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
通过在基带122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凹凸部121,第二凹凸部121和套筒1123外表面的第一凹凸部111相互配合,可增大套筒1123和基带12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套筒1123和基带122之间相对移动,确保转动件112向清洁带12稳定的传递转动力。
如图5至图7所示,基带122也可以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等柔性件,以使基带122可以产生变形,示例性的,基带122在自然形态下可以为圆筒状,而当将基带122套设至多个转动件112外侧时,基带122变形形成与多个转动件112整体相匹配的形状,在转动件112间隔的部位基带122可以形成平面,以使清洁件与地面平面接触。基带122外表面设置的清洁件可以为套设在基带122外侧的清洁布,或者清洁件可以为粘贴在基带122外表面并覆盖基带122的毛条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拖布组件,主要由转动组件和清洁带组成,清洁带为环状结构,且清洁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转动组件可转动,清洁带由转动组件带动而旋转,清洁带的外表面为清洁面,通过清洁带的旋转形成移动的清洁面,通过清洁面与地面的旋转移动接触,以使清洁面对地面进行清洁;其中,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相互匹配,以使转动组件和清洁带连接稳固,避免在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旋转及清洁带在地面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带和转动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清洁带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拖布组件的清洁效果。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2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2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2的纵截面示意图。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2,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拖布组件1。
地刷2可以包括壳体21,拖布组件1可以设置在壳体21内,拖布组件1可以包括多个转动件112,多个转动件112可以通过支架13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再通过支架13将转动件112固定在壳体21内。地刷2的壳体21具有朝向地面的开口,拖布组件1可以通过该开口设置在壳体21内,并且拖布组件1通过该开口与地面接触,以使拖布组件1对地面进行清洁。
另外,地刷2的壳体21内还可以设置有风道22和进风口211等其他结构,进风口211朝向地面,以通过进风口211将空气吸入地刷2内,风道22与进风口211连通,进风口211内的空气可进入风道22。其中,拖布组件1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刷,主要包括上述拖布组件,地刷可以包括壳体,拖布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内,拖布组件主要由转动组件和清洁带组成,清洁带为环状结构,且清洁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转动组件可以安装在壳体内并且可相对壳体转动,清洁带由转动组件带动而旋转,清洁带的外表面为清洁面,通过清洁带的旋转形成移动的清洁面,通过清洁面与地面的旋转移动接触,以使清洁面对地面进行清洁;其中,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相互匹配,以使转动组件和清洁带连接稳固,避免在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旋转及清洁带在地面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带和转动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清洁带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拖布组件的清洁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实施例二所述的地刷2、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地刷2的风道22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连通。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由地刷2、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连接在地刷2和吸尘器本体之间。
具体的,吸尘器本体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机壳内还可以设置有滤尘器,滤尘器与连接管连通,吸尘器本体内还可以设置有风机,风机可以位于出风口附近。其中,通过风机旋转,可将吸尘器本体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可使吸尘器本体、连接管与地刷2之间形成负压通道,进而可利用吸尘器本体与外界的压力差,将空气连同灰尘从地刷2的进风口211经风道22和连接管吸入吸尘器本体内,进入吸尘器内的空气及灰尘可被滤尘器收集及过滤,经滤尘器过滤后的空气由风机通过出风口排出至吸尘器本体外。通过空气在吸尘器内的不断循环,即可将更多的灰尘收集至滤尘器内,以完成吸尘器的清洁功能。
其中,地刷2及拖布组件1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主要由地刷、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用于连接地刷和吸尘器本体,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地刷的进风道和吸尘器本体连通,以使空气由地刷进入吸尘器本体。其中,地刷的壳体内设置有拖布组件,拖布组件主要由转动组件和清洁带组成,环状的清洁带套设在转动组件外侧,安装在壳体内的转动组件可相对壳体转动,转动组件可带动清洁带旋转,通过清洁带的旋转形成移动的清洁面,清洁面与地面旋转移动接触以清洁地面;其中,通过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和清洁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相互匹配,以使转动组件和清洁带连接稳固,避免在转动组件带动清洁带旋转及清洁带在地面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带和转动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清洁带与转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拖布组件的清洁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组件(11)和套设在所述转动组件(11)外侧的呈环状的清洁带(12),所述转动组件(11)带动所述清洁带(12)转动,所述清洁带(12)的外表面形成移动清洁面,所述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和所述清洁带(1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凸部(111),所述清洁带(1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凹凸部(1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凸部(121),所述第一凹凸部(111)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凹凸部(121)的形状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部(111)为环绕所述转动组件(11)周向的凹槽,所述第二凹凸部(121)为环绕所述清洁带(12)周向的凸条;或者,
所述第一凹凸部(111)为环绕所述转动组件(11)周向的凸条,所述第二凹凸部(121)为环绕所述清洁带(12)周向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1)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112),至少两个所述转动件(112)相互平行且并排间隔设置,所述转动件(112)在轴向上的同一部位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凹凸部(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部(111)设置在所述转动件(112)在轴向上的端部和/或所述转动件(112)在轴向上的中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12)包括转轴(1121)、滚筒(1122)和套筒(1123),所述滚筒(1122)和所述套筒(1123)依次套设在所述转轴(1121)外侧,所述第一凹凸部(111)设置在所述套筒(1123)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23)为硅胶件或橡胶件。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带(12)包括基带(122)和设置在所述基带(122)外表面的清洁件,所述第二凹凸部(121)设置在所述基带(122)内表面。
10.一种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拖布组件(1)。
1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刷(2)、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地刷(2)的风道(22)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尘器本体连通。
CN201921848752.8U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Active CN211155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8752.8U CN211155585U (zh)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8752.8U CN211155585U (zh)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5585U true CN21115558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7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8752.8U Active CN211155585U (zh)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558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6467A (zh) * 2021-09-01 2022-04-22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451826A (zh) * 2021-12-27 2022-05-10 深圳甲壳虫智能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
CN114468880A (zh) * 2021-09-01 2022-05-13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5104964A (zh) * 2022-02-22 2022-09-27 深圳甲壳虫智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WO2023030008A1 (zh) * 2021-09-01 2023-03-09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6467A (zh) * 2021-09-01 2022-04-22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468880A (zh) * 2021-09-01 2022-05-13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468880B (zh) * 2021-09-01 2023-01-31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WO2023030008A1 (zh) * 2021-09-01 2023-03-09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451826A (zh) * 2021-12-27 2022-05-10 深圳甲壳虫智能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
CN114451826B (zh) * 2021-12-27 2023-11-24 深圳甲壳虫智能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
CN115104964A (zh) * 2022-02-22 2022-09-27 深圳甲壳虫智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CN115104964B (zh) * 2022-02-22 2024-04-12 深圳甲壳虫智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55585U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EP3167785B1 (en) Drum for cleaner and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US20040074039A1 (en) Brush assembly of cleaner
CN211212915U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112690697A (zh) 一种多用途地刷的侧向滚刷拆卸结构
CN112741540A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217040011U (zh) 滚刷及清洁系统
CN214760882U (zh) 防缠绕电动地刷
CN212145714U (zh) 一种打磨机的万向结构
CN209450442U (zh) 刷头及吸尘器
CN211324712U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112741546A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211212909U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216252336U (zh) 电机部件及抽风装置
WO2024139705A1 (zh) 自动清洁设备
CN221730411U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地刷
CN220236799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20757319U (zh) 清洁设备
CN209404652U (zh) 智能自移动设备及其壳体
JP2003093288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TWM658010U (zh) 自動清潔設備
CN117243523A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地刷
TWM658011U (zh) 自動清潔設備
TWM660286U (zh) 自動清潔設備
TWM659066U (zh) 自動清潔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