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4712U -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4712U
CN211324712U CN201921847836.XU CN201921847836U CN211324712U CN 211324712 U CN211324712 U CN 211324712U CN 201921847836 U CN201921847836 U CN 201921847836U CN 211324712 U CN211324712 U CN 211324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belt
base
rotation
assembl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78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春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78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4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4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4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布组件,包括呈环状的清洁带(11)和被清洁带(11)环绕的两个转动轴(12),两个转动轴(12)并排设置,以支撑在清洁带(11)的内圆周面上并带动清洁带(11)转动,清洁带(11)包括基带(111)和设置在基带(111)外表面的清洁件(112),其中,清洁件(112)的转动至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本实用新型的拖布组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清洁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干湿两用吸尘器因其小巧轻便、清洁方便、适用场所广泛,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常见的干湿两用吸尘器通常由地刷、主机和吸尘管组成,吸尘管连接在主机和地刷之间,地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底端的滚刷及吸尘口,滚刷通常包括转动轴和套设在转动轴外侧的滚筒,转动轴可带动滚筒相对地刷转动,滚筒外套设有清洁布,滚筒带动清洁布转动,以使清洁布旋转式接触地面,以对地面进行更好的清洁。
但是,现有的地刷中,清洁布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较小,清洁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拖布组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清洁效率较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包括呈环状的清洁带和被清洁带环绕的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以支撑在清洁带的内圆周面上并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设置在基带外表面的清洁件,其中,清洁件的转动至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布组件,主要由清洁带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清洁带呈环状,且清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为环状且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侧,清洁件和基带相对固定,转动轴带动基带和清洁件转动,清洁件与地面转动接触;其中,清洁件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这样形成的清洁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相对地面始终为转动状态,拖布组件对地面的清洁效率较高,且清洁效果更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转动轴均和基带的内圆周面相抵,且基带的转动至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为平直段。
通过使两个转动轴均和基带的内圆周面抵接,转动轴和基带之间的摩擦力可带动基带转动,基带在转动过程中,两个转动轴也同步旋转,这样可保证基带平稳转动。
通过使基带的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为平直段,可使清洁件与地面为平面接触,这样可使清洁件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件的清洁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带的宽度与转动轴的轴向长度相匹配。
对于套设在转动轴外侧的环状基带,基带的宽度方向对应转动轴的轴向方向,通过使基带的宽度与转动轴的轴向长度相匹配,可使基带平整的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这样可保证基带与转动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清洁件为柔性的清洁布,且清洁布环绕在基带的外圆周面上。
通过使清洁件为柔性的清洁布,这样清洁布也可以环绕成与基带同样的环状,通过将清洁布套设在基带的外圆周面上,转动轴带动基带与清洁布同步转动,清洁布和地面接触以清洁地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清洁布覆盖基带的外圆周面。
由于清洁布为柔性件,清洁布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作用力会挤压清洁布,通过使清洁布完全覆盖基带的外圆周面,一方面,清洁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拖布组件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另一方面,清洁布可对基带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基带与地面接触而对基带造成磨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清洁件为贴设在基带的外圆周面上的毛条。
通过使清洁件为毛条,毛条可以贴设在基带的外圆周面上,转动轴带动基带转动,基带外表面的毛条与地面转动接触,通过毛条与地面的摩擦,对地面进行清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带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
通过将基带的厚度控制在5mm的范围内,使基带具有足够的强度,这样可确保基带能够稳定的套设在两个转动轴外侧,同时,基带的厚度较薄,这样可以减小拖布组件整体的体积,提高拖布组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带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转动轴中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用于和驱动单元连接,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带动清洁带转动,从动轴在清洁带的带动下旋转。
通过使两个转动轴其中一者为主动轴,另一者为从动轴,主动轴与驱动单元连接,这样驱动单元可驱动主动轴转动,通过主动轴旋转可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转动又可带动从动轴旋转,这样可使主动轴和从动轴同步转动,以使清洁带稳定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轴包括芯轴和位于芯轴外侧的缓冲层,缓冲层包裹在芯轴的外圆周面外侧。
通过使转动轴包括芯轴和缓冲层,且缓冲层套设在芯轴外侧,缓冲层和芯轴相对固定,芯轴旋转带动缓冲层旋转,基带套设在缓冲层外侧,通过缓冲层和基带之间的摩擦力可带动基带稳定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冲层为硅胶层或橡胶层。
通过使缓冲层为硅胶层或橡胶层,使缓冲层为柔性层,缓冲层和基带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确保缓冲层和基带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使基带稳定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带为橡胶件或硅胶件,且基带的内表面与缓冲层的外表面抵接。
基带为橡胶件或硅胶件,且基带和缓冲层直接接触,这样基带和缓冲层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可以防止基带和缓冲层打滑,提高转动轴对清洁带传动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刷,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拖布组件,拖布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刷,包括壳体和拖布组件,拖布组件安装在壳体内,拖布组件主要由清洁带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清洁带呈环状,且清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为环状且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侧,清洁件和基带相对固定,转动轴带动基带和清洁件转动,清洁件与地面转动接触;其中,清洁件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这样形成的清洁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相对地面始终为转动状态,拖布组件对地面的清洁效率较高,且清洁效果更好。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连接管和如上所述的地刷,地刷的壳体上设置有风道,连接管的一端与风道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器,由地刷、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连接在地刷和吸尘器之间,地刷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拖布组件,拖布组件主要由清洁带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清洁带呈环状,且清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为环状且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侧,清洁件和基带相对固定,转动轴带动基带和清洁件转动,清洁件与地面转动接触;其中,清洁件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这样形成的清洁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相对地面始终为转动状态,拖布组件对地面的清洁效率较高,且清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5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拖布组件;11-清洁带;111-基带;112-清洁件;12-转动轴;121-主动轴;122-从动轴;123-芯轴;124-缓冲层;13-支架;2-地刷;21-壳体;211-进风口;22-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拖布组件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带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5的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拖布组件1,该拖布组件1包括呈环状的清洁带11和被清洁带11环绕的两个转动轴12,两个转动轴12并排设置,以支撑在清洁带11的内圆周面上并带动清洁带11转动,清洁带11包括基带111和设置在基带111外表面的清洁件112,其中,清洁件112的转动至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拖布组件1主要由清洁带11和转动轴12组成,转动轴12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12并排设置,清洁带11为环状的清洁带11,环状的清洁带11环绕在两个转动轴12外侧,转动轴12为传动件,通过转动轴12的转动带动其外侧的清洁带11转动。
清洁带11包括基带111和清洁件112,基带111为传动的构件,基带111为筒状结构,筒状的基带111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的外侧,形成与两个转动轴12组成的整体形状相匹配的环状的基带111,转动轴12带动基带111同步转动;清洁件112设置在基带111外侧,清洁件112位于拖布组件1的最外侧,拖布组件1工作时,清洁件112与地面接触,通过清洁件112与地面的摩擦接触对地面进行清洁。
通过转动轴12旋转带动基带111转动,设置在基带111外表面的清洁件112与基带111相对固定,因而转动轴12带动基带111和清洁件112同步转动,这样设置在拖布组件1最外侧的清洁件112与地面转动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较大,这样可提升拖布组件1对地面的清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拖布组件1中,通过并排设置两个转动轴12,将基带111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外侧,这样基带111覆盖的面积较大,同样的,基带111外侧的清洁件112覆盖的面积也较大。或者,两个转动轴12之间可以具有间距,这样基带111不仅覆盖在两个转动轴12外侧,且覆盖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增大清洁件112覆盖的面积,提高拖布组件1的清洁效率。
并且,在拖布组件1的工作过程中,两个转动轴12同步转动,且清洁带11的位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与地面接触,对于清洁带11中位于基带111外侧的清洁件112来说,清洁件112的位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与地面接触,清洁件112的该部分形成清洁面;由于转动轴12处于持续的旋转过程中,因而清洁件112的位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也是持续转动着,这样清洁件112的该部分即可形成转动的清洁面,这样不仅清洁面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与地面转动接触,这样可使拖布组件1在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的同时,拖布组件1也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转动轴12,基带111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的外侧,通过两个转动轴12带动基带111转动,两个转动轴12同步转动,可使基带111转动的更平稳,且通过两个转动轴12支撑基带111和基带111外侧的清洁件112,这样对清洁带11的支撑作用更好,可以保证拖布组件1的整体结构强度。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并排间隔的转动轴12,并在转动轴12外套设环状的基带111,在基带111外侧设置清洁件112,可以使拖布组件1具有较好的强度,且拖布组件1的工作稳定性好;更重要的是,清洁件11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件112与地面为转动接触,清洁件11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这样在可以提高拖布组件1的清洁效率的同时,可以保证拖布组件1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如图4至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带111可以由橡胶或硅胶等柔弹性材料制成,基带111在自然状态下为圆筒状,而当基带111套设至两个转动轴12外侧之后,由于两个转动轴12并排设置,且两个转动轴12之间具有间距,因而基带111产生变形,形成和两个转动轴12的整体结构相匹配的环状结构,且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外侧的基带111处于张紧状态,因而基带111会紧贴转动轴12外表面,这样可保证基带111和转动轴12连接的稳定性,依靠转动轴12和基带111之间的摩擦力,可确保转动轴12能够同步带动基带111转动;并且,由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基带111为张紧状态,可确保清洁件112与基带111连接牢固,且可防止清洁件112产生折皱等现象,因而可使清洁件112与地面平整接触,保证清洁件112的清洁效果。
可选的,两个转动轴12可以均和基带111的内圆周面相抵,且基带111的转动至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为平直段。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转动轴12的外表面和基带111的内表面均相互抵接,这样可确保转动轴12和基带111之间传动的稳定性,基带111和两个转动轴12之间均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确保基带111不会相对任一转动轴12移动,使转动轴12带动基带111稳定的转动;其中,基带111在转动的过程中,两个转动轴12为同步旋转状态,以保证基带111平稳转动。
并且,基带111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为平直段,这样可以确保基带111为张紧状态,基带111的位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为平面,与之相对应的,位于两个转动轴12之间的清洁件112由于设置在基带111外侧,因而该部分的清洁件112也为平面,即清洁件112的清洁面与地面为平面接触,这样可使清洁件112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接,可以提高清洁件112的清洁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带111的宽度与转动轴12的轴向长度可以相匹配。环状的基带111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外侧,基带111的宽度方向即对应转动轴12的轴向方向,通过使基带111的宽度与转动轴12的轴向长度相匹配,可以确保基带111稳定的套设在转动轴12外侧,确保基带111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基带111产生局部堆积或折皱现象。
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基带111的宽度过小,而致使基带111无法完全覆盖转动轴12的外表面,这样基带111两侧和转动轴12端部之间会具有间隔,在转动轴12旋转过程中,基带111可能相对转动轴12移动,因而基带111的稳定性较差,通过使基带111的宽度与转动轴12的轴向长度相匹配,可以避免基带111在转动轴12表面移动,保证基带111转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基带111的宽度过大,而致使基带111产生局部堆积或折皱的现象,保证基带111的平整性,进而可确保基带111外侧的清洁件112的平整性,保证清洁件112的清洁效果,且可避免清洁件112的局部被过渡磨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清洁件112可以为柔性的清洁布,且清洁布环绕在基带111的外圆周面上。本实施例中,基带111外侧的清洁件112可以为柔性的清洁布,清洁布可以设置为与基带111相匹配的环状结构,清洁布套设在基带111的外表面,且应使清洁布的各部位均紧贴基带111,以保证在基带111转动过程中,清洁布可稳定的连接在基带111外侧。转动轴12带动基带111与清洁布同步转动,清洁布和地面接触以清洁地面。
其中,清洁布可以覆盖基带111的外圆周面。由于清洁布为柔性件,其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作用力会挤压清洁布,使清洁布产生变形,通过使清洁布完全覆盖基带111的外表面,可使清洁布不会在基带111外表面移动,保证清洁布的稳定性,且清洁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拖布组件1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同时,基带111不会暴露在清洁布外侧,即使清洁布被挤压,也不会致使基带111与地面接触,清洁布对基带111有保护作用,可避免基带111与地面接触而对基带111造成磨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清洁件112可以为贴设在基带111的外圆周面上的毛条。除了在基带111外侧套设柔性的清洁布外,清洁件112还可以是毛条,可以将毛条贴设在基带111的外表面,使毛条布满整个基带111的外表面。基带111转动时,基带111外表面贴设的毛条同步转动,通过毛条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接触,对地面进行清洁。
示例性的,毛条可以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基带111外表面,这样既可以确保毛条与基带111连接牢固,且便于毛条的安装与拆卸,有利于毛条的清洗和更换。另外,对于清洁件112为清洁布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等方式将清洁布粘贴在基带111外表面,这样可以使清洁布与基带111连接更牢固。
具体的,基带111的厚度可以小于或等于5mm。通过将基带111的厚度控制在5mm的范围内,使基带111具有足够的强度,这样可确保基带111能够稳定的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外侧,同时,基带111的厚度较薄,这样可以减小拖布组件1整体的体积,提高拖布组件1的灵活性。优选的,基带111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mm。
如图2所示,可选的,两个转动轴12中可以包括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主动轴121用于和驱动单元连接,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带动清洁带11转动,从动轴122在清洁带11的带动下旋转。
本实施例中,并排间隔设置的两个转动轴12中,其中一者为主动轴121,另一者为从动轴122,主动轴121和驱动单元连接,驱动单元提供驱动力,驱动主动轴121旋转,主动轴121旋转可以带动套设在其外表面的基带111转动,由于从动轴122也和基带111相抵接,因而基带111转动即可带动从动轴122旋转,这样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同步转动,可确保套设在两者外表面的基带111稳定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转动轴12可以包括芯轴123和位于芯轴123外侧的缓冲层124,缓冲层124包裹在芯轴123的外圆周面外侧。本实施例的转动轴12由芯轴123和缓冲层124组成,缓冲层124套在芯轴123外侧,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芯轴123,缓冲层124相对芯轴123固定,芯轴123和缓冲层124同步旋转。
芯轴123作为转动轴12的结构主体,通常由金属材质制成,以使芯轴123可以支撑其外侧的缓冲层124,使转动轴12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使转动轴12在旋转的过程中维持稳定;再者,由金属材质制成的芯轴123可以更好的传递动力,驱动单元可较好的驱动芯轴123旋转。
但是,不宜在金属材质的芯轴123外侧直接套设基带111,这样可能会由于芯轴123和基带11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而使转动轴12在带动基带111转动的过程中,基带111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芯轴123外表面打滑而移动。因而,本实施例在芯轴123外侧还套设有缓冲层124,基带111套设在缓冲层124外侧,缓冲层124对基带111的张紧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缓冲层124和基带111之间的摩擦力,可使基带111稳固的连接在缓冲层124外表面,避免基带111和缓冲层124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使基带111平稳转动。
可选的,缓冲层124可以为硅胶层或橡胶层。基带111通常为硅胶材质或橡胶材质,而缓冲层124也可以采用硅胶材质或橡胶材质制成,这样缓冲层124与基带111均为柔性件,且两者均具有较好的弹性,基带111张紧在缓冲层124外表面,缓冲层124以及基带111的弹性,可以使两者具有足够的强度,且缓冲层124和基带111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确保缓冲层124和基带111之间连接稳定,以使基带111平稳转动。
另外,基带111可以为橡胶件或硅胶件,且基带111的内表面与缓冲层124的外表面抵接。本实施例中,将缓冲层124设置为硅胶层或橡胶层,同样的,可以将基带111也设置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由于基带111直接套设在缓冲层124外表面,即基带111的内表面与缓冲层124的外表面抵接,通过将缓冲层124和基带111均设置为具有弹性的柔性件,这样两者连接时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可有效防止基带111和缓冲层124之间产生打滑现象,保证缓冲层124和基带111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拖布组件,主要由清洁带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清洁带呈环状,且清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为环状且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侧,清洁件和基带相对固定,转动轴带动基带和清洁件转动,清洁件与地面转动接触;其中,清洁件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这样形成的清洁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相对地面始终为转动状态,拖布组件对地面的清洁效率较高,且清洁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刷的纵截面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2,包括壳体21和实施例一所述的拖布组件1,拖布组件1设置在壳体21内部。
地刷2可以包括壳体21,拖布组件1可以设置在壳体21内,拖布组件1的两个转动轴12可以通过支架13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再通过支架13将拖布组件1固定在壳体21内。地刷2的壳体21具有朝向地面的开口,拖布组件1可以通过该开口设置在壳体21内,并且拖布组件1通过该开口与地面接触,以使拖布组件1对地面进行清洁。其中,拖布组件1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地刷2的壳体21内还可以设置有风道22和进风口211等其他结构,进风口211朝向地面,以通过进风口211将空气吸入地刷2内,风道22与进风口211连通,进风口211内的空气可进入风道22。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刷,包括壳体和拖布组件,拖布组件安装在壳体内,拖布组件主要由清洁带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清洁带呈环状,且清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为环状且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侧,清洁件和基带相对固定,转动轴带动基带和清洁件转动,清洁件与地面转动接触;其中,清洁件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这样形成的清洁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相对地面始终为转动状态,拖布组件对地面的清洁效率较高,且清洁效果更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连接管和实施例二所述的地刷2,地刷2的壳体21上设置有风道22,连接管的一端与风道22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尘器本体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由地刷2、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连接在地刷2和吸尘器本体之间。具体的,吸尘器本体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机壳内还可以设置有滤尘器,滤尘器与连接管连通,吸尘器本体内还可以设置有风机,风机可以位于出风口附近。其中,通过风机旋转,可将吸尘器本体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可使吸尘器本体、连接管与地刷2之间形成负压通道,进而可利用吸尘器本体与外界的压力差,将空气连同灰尘从地刷2的进风口211经风道22和连接管吸入吸尘器本体内,进入吸尘器本体内的空气及灰尘可被滤尘器收集及过滤,经滤尘器过滤后的空气由风机通过出风口排出至吸尘器本体外。通过空气在吸尘器内的不断循环,即可将更多的灰尘收集至滤尘器内,以完成吸尘器的清洁功能。
其中,地刷2及拖布组件1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由地刷、吸尘器本体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连接在地刷和吸尘器之间,地刷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拖布组件,拖布组件主要由清洁带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轴并排设置,清洁带呈环状,且清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清洁带转动。清洁带包括基带和清洁件,基带为环状且套设在转动轴外表面,清洁件设置在基带外侧,清洁件和基带相对固定,转动轴带动基带和清洁件转动,清洁件与地面转动接触;其中,清洁件在转动过程中,位于两个转动轴之间的部分可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这样形成的清洁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清洁面相对地面始终为转动状态,拖布组件对地面的清洁效率较高,且清洁效果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的清洁带(11)和被所述清洁带(11)环绕的两个转动轴(12),两个所述转动轴(12)并排设置,以支撑在所述清洁带(11)的内圆周面上并带动所述清洁带(11)转动,所述清洁带(11)包括基带(111)和设置在所述基带(111)外表面的清洁件(112),其中,所述清洁件(112)的转动至两个所述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清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12)均和所述基带(111)的内圆周面相抵,且所述基带(111)的转动至两个所述转动轴(12)之间的部分为平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11)的宽度与所述转动轴(12)的轴向长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112)为柔性的清洁布,且所述清洁布环绕在所述基带(111)的外圆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布覆盖所述基带(111)的外圆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112)为贴设在所述基带(111)的外圆周面上的毛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1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1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12)中包括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所述主动轴(121)用于和驱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清洁带(11)转动,所述从动轴(122)在所述清洁带(11)的带动下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2)包括芯轴(123)和位于所述芯轴(123)外侧的缓冲层(124),所述缓冲层(124)包裹在所述芯轴(123)的外圆周面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24)为硅胶层或橡胶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拖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11)为橡胶件或硅胶件,且所述基带(111)的内表面与所述缓冲层(124)的外表面抵接。
13.一种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1)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拖布组件(1),所述拖布组件(1)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部。
14.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连接管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刷(2),所述地刷(2)的壳体(21)上设置有风道(22),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风道(22)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尘器本体连通。
CN201921847836.XU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Active CN211324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7836.XU CN21132471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7836.XU CN21132471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4712U true CN211324712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7836.XU Active CN21132471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4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55585U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112741540A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JPS62160221U (zh)
CN211212915U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21207134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打磨机
CN109431370A (zh) 刷头及吸尘器
CN211324712U (zh) 拖布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110051272A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地刷结构及吸尘器
CN214770926U (zh) 一种装饰工程用无尘墙面打磨设备
CN111839347A (zh) 用于吸尘器的高效能滚刷及包含它的吸尘器
US5857239A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a wet duster device
CN211796189U (zh) 一种地毯刷及吸尘器
CN112741546A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112998948B (zh) 耳道烘干清洁装置
CN211212909U (zh) 地刷及吸尘器
JP2009066031A (ja) 回転清掃体、掃除機用吸込具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9661517U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地刷结构及吸尘器
US7296322B2 (en) Hose assembly for a cleaner and upright-type vacuum cleaner using the same
JP2000033059A5 (zh)
CN212399036U (zh) 一种打磨机的吸尘结构
WO2019218600A1 (zh) 滚刷及具有该滚刷的吸尘器
CN217013883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1609597U (zh) 一种易拆防缠毛发滚刷结构
CN210408263U (zh) 一种吸尘器
JP2020039697A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