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8424U -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8424U
CN211138424U CN201921876779.8U CN201921876779U CN211138424U CN 211138424 U CN211138424 U CN 211138424U CN 201921876779 U CN201921876779 U CN 201921876779U CN 211138424 U CN211138424 U CN 211138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ngine outer
outer baffle
engine
fab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67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德智
李伯灵
席伯前
张雅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ak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67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8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8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8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外隔板,其包括依次紧贴在一起的第一无纺布层、PU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其中所述PU层由密度范围为20‑40kg/m³的PU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发动机外隔板具有良好的隔音、吸音及隔热效果,而PU材料的重量轻,相比传统的由玻璃纤维材料所组成的发动机外隔板的重量更轻,另外,PU材料的价格便宜,相比传统的由玻璃纤维材料所组成的发动机外隔板的价格更加便宜,使得该发动机外隔板的制造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内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隔音隔热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发动机外隔板。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外隔板主要由玻璃纤维材料组成,而玻璃纤维材料的重量比较中,使得发动机外隔板的重量重,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外隔板,具有良好的隔音吸音效果,且重量轻,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外隔板,其包括依次紧贴在一起的第一无纺布层、PU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其中所述PU层由密度范围为20-40kg/m³的PU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PU层由密度为30kg/m³的PU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PU层的厚度均比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厚,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PU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黏贴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和所述PU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黏贴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远离所述PU层的一侧面还设有隔热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材料层远离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一侧面设有抗氧化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发动机外隔板包括依次紧贴在一起的第一无纺布层、PU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其中PU层由密度范围为20-40kg/m³的PU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发动机外隔板具有良好的隔音、吸音及隔热效果,而PU材料的重量轻,使得该发动机外隔板的重量轻,相比传统的由玻璃纤维材料所组成的发动机外隔板的重量更轻,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外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外隔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动机外隔板包括依次紧贴在一起的第一无纺布层11、PU层12和第二无纺布层13。
在本实施例中,PU层12具有重量轻及隔音吸音效果好的特点,使得该发动机外隔板具有重量轻的特点,而PU材料比玻璃纤维材料更轻,因此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外隔板相比市面上由玻璃纤维材料所组成的发动机外隔板的重量更轻,而且PU材料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材料,价格也相对便宜,即PU材料比玻璃纤维材料更便宜,能够使得该发动机外隔板的制造成本低,符合新能源汽车制造条件,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PU层12由密度范围为20-40kg/m³的PU材料构成。应理解,密度范围为20-40kg/m³的PU材料比普通的PU材料更轻,因此能够使得该发动机外隔板具有重量轻的特点。
优选地,PU层12由密度为30kg/m³的PU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纺布层11和第二无纺布层13具有防水防油的效果,使得该发动机外隔板的防水防油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PU层12的厚度均比第一无纺布层11和第二无纺布层13的厚度厚,且第一无纺布层11的厚度和第二无纺布层13的厚度相等。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无纺布层11和PU层12之间设置有第一黏贴层,以加大第一无纺布层11和PU层12之间的连接。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无纺布层13和PU层12之间设置有第二黏贴层,以加大第二无纺布层13和PU层12之间的连接。
应理解,发动机容易产生热,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无纺布层13远离PU层12的一侧面还设有隔热材料层,以起到隔热效果。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材料层远离第二无纺布层13的一侧面设有抗氧化层,以起到抗氧化作用,以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无纺布层11和PU层12之间或者第二无纺布层13和PU层12之间还设有XPE材料层。应理解,XPE材料相比EPE材料,抗拉强度更高,泡孔更细,以进一步加强隔音吸音效果。进一步的,XPE材料还具有不易分解、无气味、弹性好的特点。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PU层12中间隔设置有多个呈螺旋状的长孔,一方面能够减轻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加大隔音吸音效果。进一步的, PU层12朝向第一无纺布层11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呈螺旋状的第一凸起,这样能够加大PU层12与第一无纺布层11的连接力度,同时还可以加大两者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稳定。进一步的, PU层12朝向第二无纺布层13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呈螺旋状的第二凸起,这样能够加大PU层12与第二无纺布层13的连接力度,同时还可以加大两者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该发动机外隔板的制造工艺为:
1.将第一无纺布层11放在下模进行吸塑;
2.在上模固定第二无纺布层13,在注塑模内注射发泡料进行聚氨酯发泡以形成PU层12
3.将发泡好的产品放在冲裁模中冲切;
4.取出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紧贴在一起的第一无纺布层、PU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其中所述PU层由密度范围为20-40kg/m³的PU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U层由密度为30kg/m³的PU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U层的厚度均比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厚,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PU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黏贴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和所述PU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黏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远离所述PU层的一侧面还设有隔热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层远离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一侧面设有抗氧化层。
CN201921876779.8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Active CN211138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6779.8U CN211138424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6779.8U CN211138424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8424U true CN211138424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6779.8U Active CN211138424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8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7868B2 (ja) 軽量性多層複合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39604B (zh) 一种制造轻质gmt板材的方法
CN102774052B (zh) 一种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01255B (zh) 一种轻质复合板材、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201970502U (zh) 一种汽车顶篷用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板结构
CN102145552A (zh) 热塑性竹纤维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27418U (zh) 一种蜂窝复合板材
CN202878818U (zh) 一种汽车前围隔音垫
CN211138424U (zh) 一种发动机外隔板
US3060068A (en) Laminat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211917973U (zh) 一种车用轻量化声学隔音垫
CN201320854Y (zh) 轻质gmt板材
CN102019701A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的生产工艺
CN210970193U (zh) 一种汽车顶棚用玻璃纤维毡
CN211139464U (zh) 一种汽车前围内板
CN211139215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前围内结构
CN209888317U (zh) 一种后备箱盖板
JP4734478B2 (ja) 紙基材複合材料
CN211196375U (zh) 一种汽车前围内板体
CN211138411U (zh)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板
CN21113835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围内板
CN21119609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的外隔板
CN206086575U (zh) 汽车发动机舱隔热吸音隔音垫
CN211139216U (zh) 一种新型汽车下护板
CN211138412U (zh) 一种汽车下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