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1658U - 污泥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泥干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1658U
CN211111658U CN201921520342.0U CN201921520342U CN211111658U CN 211111658 U CN211111658 U CN 211111658U CN 201921520342 U CN201921520342 U CN 201921520342U CN 211111658 U CN211111658 U CN 211111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port
drying
vertic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03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e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son Creative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son Creative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ison Creative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03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1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1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1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接收经浓缩调质处理后的污泥并且对所述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的脱水装置;用于对经过脱水处理的污泥进行干化和破碎的立式污泥干化机;用于存储干化的污泥的干化储料仓;用于将干燥介质气体送入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送风装置;以及用于从所述干化储料仓中引出干燥后尾气的引风装置。

Description

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加速承建,污水量的不断增加,必然造成大量污泥的产生。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浓缩加机械脱水对污泥进行前期处理,以便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0%以上降低到大约50%,之后再对经处理过的污泥进行填埋、固化或干化处理。但是,对经过脱水处理的污泥直接进行填埋容易使污泥发酵,从而导致二次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也采用干化设备对经过脱水处理的污泥进一步进行干化处理。由于污泥具有粘性强、易结块、难破碎的特性,因此,污泥的干化过程较为漫长,特别是对脱水后的污泥的干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现有的大多数污泥干化流程是按照脱水、破碎和干化步骤在各个污泥处理设备中单独进行的,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处理阶段要从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转移处理过的污泥,进而增加了流程的复杂性以及能源的消耗。而且,这些污泥处理设备通常具有体积大(因而占地面积大)、布置分散、功能单一以及能耗大等缺陷。
因此,在污泥处理领域中一直期望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能够将污泥的含水率从大约90%降低到大约35%,同时能够实现污泥从液态到块体、再到颗粒、最终到粉粒的转变,从而提高污泥的干化效率,并且所述污泥干化系统的占地面积更少、处理量更大,从而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用于对来自上游经过浓缩调质处理的含水率为大约90%或以上污泥进行干化处理,以便获得含水率在大约35%或以下的污泥,从而能够消除污泥处理中由于污泥的含水率太大而导致的发酵和发臭的问题。该污泥干化系统还能在干化处理的同时实现对污泥块体的破碎,从而进一步提高干化的效率。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有效占地面积更少,污泥处理量更大,从而能够降低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接收液态污泥并对其进行脱水,以获得并且排出固态的污泥块体;立式污泥干化机,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对经过脱水处理所得的污泥块体进行干化和破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容纳内部结构和接收污泥块体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接收来自所述脱水装置的污泥块体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口、引入干燥介质气体的至少一个第二端口以及将干化和破碎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一起排出的至少一个第三端口;干化储料仓,所述干化储料仓包括仓壳,所述仓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端口、至少一个第五端口、至少一个第六端口和至少一个第七端口,其中,所述第四端口接收从所述第三端口排出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所述第五端口将所述干燥介质气体引入所述干化储料仓,所述第六端口从所述干化储料仓排出干化污泥后的干燥后尾气,所述第七端口从所述干化储料仓排出干化的污泥块体,其中,所述干化储料仓在所述第七端口处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七端口的卸料装置;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将所述干燥介质气体送至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二端口。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六端口的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从所述干化储料仓中抽出干化污泥后的干燥后尾气。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脱水装置包括板框压滤机、螺旋脱水机、弹性压榨机、厢式压滤机、隔膜压滤机、立式压滤机、转鼓式真空过滤机和/或离心脱水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壳体包括上盖、筒身和底板,其中:所述上盖包括位于其中心处的轴孔,所述底板包括位于其中心处的轴孔;以及所述筒身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上盖被连接到并且覆盖所述筒身上端的开口,所述底板被连接到并且封闭所述筒身下端的开口,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上盖的轴孔和所述底板的轴孔两者的中心都位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上;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还包括:轴,所述轴沿竖直方向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线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并且能够绕所述纵向中心线转动,所述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底板的轴孔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板的轴孔中,所述轴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盖的轴孔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上盖的轴孔中;动力传输装置,所述动力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轴的上端或者下端,以将动力传输到所述轴以令其转动;至少一个切割组件,各切割组件包括旋转子组件,所述旋转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被固定连接到所述轴以便随所述轴转动,以便对从所述第一端口进入所述筒身的污泥块体进行破碎;其中,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中或者设置在所述筒身的上部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中或者设置在所述筒身的上部中,所述第三端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中或者设置在所述筒身的下部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固定子组件,所述固定子组件位于所述旋转子组件的下面,以便拦阻较大的污泥块体以使其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悬臂切割,其中,所述固定子组件包括中心环、至少一个支撑臂和至少两个环形部件,所述中心环套在所述轴上,但并不接触所述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中的每个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环并且其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筒身,所述至少两个环形部件被固定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上表面,沿径向方向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筒身的内表面与所述轴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环形部件布置成与所述轴同心,每个悬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割件,所述至少一个切割件固定连接至所述悬臂的下表面并从所述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以便与所述至少两个环形部件沿径向交替间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立式污泥干化机包括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所述第一切割组件相对于污泥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上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包括第三切割组件,所述第三切割组件相对于污泥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下面。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的相邻环形件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相邻环形件之间的间距为b,所述第三切割组件的相邻环形件之间的间距为c,并且a≥b≥c。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二端口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在径向上偏移一定距离,使得所述干燥介质气体沿着与所述筒身相切的路径被引入到所述筒身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三端口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在径向上偏移一定距离,使得干化的污泥和干燥介质气体沿着与所述筒身相切的路径从所述壳体中排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还包括刮扫器,所述刮扫器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轴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邻,所述刮扫器包括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刮料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化储料仓的仓壳包括仓盖、壳身和仓底板,所述仓盖、所述壳身与所述仓底板协作以形成储存空间;其中,所述仓盖上设置有进泥装置,所述进泥装置包括围绕所述仓盖上的开口竖直设置的竖直壁和覆盖所述竖直壁的上边缘的顶盖;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设置在所述进泥装置的竖直壁上,所述第六端口设置在所述进泥装置的顶盖上,所述第七端口设置在所述仓底板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端口布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进泥装置的竖直壁围绕的纵向中心轴线偏移一定距离,使得来自所述第三端口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沿着与所述竖直壁相切的路径进入所述进泥装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化储料仓还包括至少一个翻动装置,每个翻动装置包括转动轴和至少一个翻动部件,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仓底板,在所述壳身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延伸,并且由所述相对的侧壁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翻动部件沿所述转动轴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并且每个翻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叶片或棘齿,每个叶片或棘齿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动轴,并且从所述转动轴径向向外延伸。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之间,使得从所述第三端口排出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经由所述输送机输送到所述第四端口。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从下述组中加以选择,所述组包括:螺旋输送机、提升机和带式输送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所述多个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被串联或并联在所述脱水装置和所述干化储料仓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脱水装置,以便与所述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具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应理解的是,为清楚地显示其中的内容,本申请中的附图并非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中所用的立式污泥干化机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纵向剖切图;
图4以立体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所示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的切割组件;
图5是图4所示的切割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以立体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所示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的三个切割组件的固定子组件,其中示出了各固定子组件中相邻两个环形部件之间沿径向的间距;
图7以立体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所示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的切割组件的旋转子组件;
图8以立体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所示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的刮扫器;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中所用的干化储料仓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剖切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干化储料仓的横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中所用的干化储料仓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性纵向剖切图;以及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中所用的干化储料仓的又一个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剖切图。
在全部附图中,相同或者相似的元件、部件和/或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将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和/或部分不应当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相区分。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或部分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或第三元件、部件或部分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该”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及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将理解的是,当元件、部件和/或部分被称为“连接到另一个元件、部件和/或部分”时,其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部件和/或部分,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那些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之类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和/或本说明书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上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所包含的技术特征在不违背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能够任意组合,并且组合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当被认为是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为了清楚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公知的某些技术、结构、材料未被详细描述,以避免使本申请变得冗长。
图1以示意性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污泥干化系统1。污泥干化系统1包括脱水装置A、立式污泥干化机B、干化储料仓C、送风装置D和引风装置E。脱水装置A接收来自上游的污泥。该污泥可以是经过浓缩调质处理的污泥,或者可以是未经过浓缩调质处理的污泥,例如直接来自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所述污泥通常具有大约90%左右或更高的含水率。脱水装置A是本领域中已知的,通常可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来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装置A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脱水或过滤设备,例如板框压滤机、螺旋脱水机、弹性压榨机、厢式压滤机、隔膜压滤机、立式压滤机、转鼓式真空过滤机、离心脱水机等等。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基本上成为饼状、团状或块状,也即成形的块体。换句话说,液态(或液体)污泥经过脱水处理被转变成固态(或固体)污泥。脱水装置一般具有用于接收液态污泥的入口和用于排出固态污泥的出口,然而容易认识到的是,脱水装置也可以具有相对于下游设备的开放式结构,因而可以不具有出口。经过脱水处理的污泥然后被送到立式污泥干化机B,送风装置D提供的干燥介质气体也被引入到立式污泥干化机B中,以便对所接收的污泥进行初次干化处理。送风装置D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鼓风装置、风扇或气体加压装置等。立式污泥干化机B还可以对污泥中的污泥块体进行破碎,从而有利于污泥的更加彻底的干化。随后,经过初次干化处理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一起从立式污泥干化机B中排出,并被送至干化储料仓C进行二次干化处理。因为干燥后尾气与经过初次干化处理的污泥被一起排出并且送入到干化储料仓C中,所以污泥在运送过程中以及随后在干化储料仓C中被进一步干化,从而使得其含水率可降低至35%或以下。干化污泥后的干燥后尾气随后可以通过连接到干化储料仓C的引风装置E从干化储料仓C中排出。而储存在干化储料仓C中的二次干化处理后的污泥随后可以通过运输工具F运送到下游的生产厂家或者处置环节。运输工具F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运输车辆、传送带、螺旋输送装置和/或任何合适的运输工具。
图2以示意性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污泥干化系统1'。与图1所示的污泥干化系统1相比,图2所示的污泥干化系统1'的区别仅在于送风装置D'同时将干燥介质气体提供给立式污泥干化机B和干化储料仓C'两者。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引风装置E可以被省略。
与现有技术状况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1、1'可以通过脱水、破碎和干化过程将液态污泥依次转变成污泥块体、污泥小块体或碎块,并且可以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50%-40%,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使污泥小块体或碎块的含水率降低到35%以下并使其颗粒或粉粒化,且通过污泥干化系统1、1'处理后的最终成品污泥含水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提高干化效率、降低能耗,而且整个污泥干化系统1、1'的占地面积更少,处理量更大,从而能够显著地降低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1、1'中所用的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一个示例的示意性纵向剖切图。立式污泥干化机B包括壳体B2、轴B301、以及第一切割组件B3a、第二切割组件B3b、第三切割组件B3c。壳体B2和轴B301均沿竖直方向布置。壳体B2形成了用于容纳内部结构以及接收污泥的内部空间,轴B301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B2中,从而能够带动第一、第二、第三切割组件B3a、B3b、B3c中的可旋转的部件转动,以便在对壳体B2内的污泥进行干化的同时,还能够对其中较大的污泥块体进行切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到的诸如“上”、“下”、“上面”、“下面”、“上部”和“下部”之类的涉及方位的描述,均是参照立式污泥破碎机B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装布置来进行的,例如图3所示的立式污泥破碎机B的安装布置。此外,在本申请中出现的诸如“竖直”、“竖直方向”之类的涉及方位的描述均是参照图3中的箭头Z指示的方向或者图9、图11中的坐标轴Z指示的方向,也就是说,是指沿着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地面的定向或者方向。
继续参见图3,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壳体B2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钢材之类的合适的金属材料。壳体B2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盖B201、筒身B202和底板B206,壳体B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或者说,也是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沿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地面。筒身B202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形,上盖B201能够以任何已知的合适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连接到筒身B202上端的开口并且覆盖所述开口;底座B206能够以任何已知的合适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连接到筒身B202下端的开口并且覆盖所述开口。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筒身B202具有圆筒形状,即筒身B202的处在垂直于其纵向中心轴线B2a的平面中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但是,筒身B20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其他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等等。当筒身B202具有其他横截面形状时,上盖B201和底板B206所具有的形状也相应地改变,以便分别与筒身B202的上端和下端的开口配合。要指出的是,筒身B202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可能是有利的,这是因为,以此方式能够采用多个平板来形成具有较大横截面面积的筒身B202。对于需要形成较大尺寸的横截面形状的筒身B202而言,这种方式是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
筒身B20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端口B204,其用于将干燥介质气体引入到壳体B2中,以便对壳体B2中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容易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不止一个第二端口。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端口B204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轴线B204a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垂直相交。但是,第二端口B204的纵向中心轴线B204a相对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存在偏移也是可能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口B204可以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轴线B204a与筒身B202相切,从而使得干燥介质气体能够沿着与筒身B202相切的路径被引入到筒身B202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口B204可以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轴线B204a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相交但不垂直。第二端口B204在垂直于其纵向中心轴线B204a的平面中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等等。容易理解的是,第二端口B204也可以设置在上盖B201中。在这种情形中,第二端口B204可以设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B204a与所述干化机的纵向中心轴线B2a平行或者不平行。
筒身B202的下部设置有第三端口B205,用于从壳体B2中排出干化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容易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不止一个第三端口。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端口B205布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B205a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垂直相交。但是,第三端口B205的纵向中心轴线B205a相对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存在偏移也是可能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端口B205可以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轴线B205a与筒身B202相切,使得干燥后尾气和干化的污泥能够一起沿着与筒身B202相切的路径从筒身B202排出。第三端口B205在垂直于其纵向中心轴线B205a的平面中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等等。容易理解的是,第三端口B205也可以设置在底板B206中。在这种情形中,第三端口B205可以设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B205a与纵向中心轴线B204a平行或者不平行。
参见图3并且结合参见图1和图2,第二端口B204与用于输送干燥介质气体的送风装置D、D'连通,并且第三端口B205与用于接收干化的污泥的干化储料仓C、C'连通。干化储料仓C、C'可以与引风装置E连通,以帮助从第三端口B205排出的干化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输送到干化储料仓C、C'。但要理解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组合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示例性连接组合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连接组合方式,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任何合适的上下游装置或者设备。
上盖B201具有位于其中心处的轴孔B201a,以便接收和支撑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轴B301的上端。上盖B201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污泥的第一端口B203。然而容易理解的是,第一端口B203也可以设置在筒身B202上,例如设置在筒身B202的上部的合适位置处。底板B206具有位于其中心处的轴孔B206a,以便接收和支撑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轴B301的下端。当与筒身B202组装在一起时,上盖B201的轴孔B201a和底板B206的轴孔B206a两者的中心都位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上。
轴B301竖直地设置在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壳体B2中,其上端穿过上盖B201的轴孔B201a并且通过相应的轴承装置被可转动地支撑在轴孔B201a中,其下端穿过底板B206的轴孔B206a并且通过相应的轴承装置被可转动地支撑在轴孔B206a中,由此使得轴B301的纵向中心轴线B301a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重合。轴B301的上端安装有动力传输装置B302,以便将来自外部动力源(未示出)的动力传输到轴B301,以令其绕自身的纵向中心轴线转动。容易认识到的是,动力传输装置B302也可以安装在轴B301的下端。此外,动力传输装置B302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齿轮、链轮和/或带轮等等,其以键连接或者花键连接的方式,或者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安装在轴B301的上端或者下端,用于将动力传输到轴B301。
在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壳体B2中可布置有至少一个切割组件,用于对进入壳体B2中的较大的污泥块体进行切割,将其破碎成较小的污泥块体或碎块,以有利于用干燥介质气体对污泥的干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壳体B2内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布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切割组件B3a、B3b、B3c。容易理解的是,任何其他数量的切割组件也是可能的。第一、第二、第三切割组件B3a、B3b、B3c中的每一个均包括旋转子组件和固定子组件,旋转子组件与轴B301一起旋转,以便对污泥块体进行切割,固定子组件被固定安装到筒身B202并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旋转子组件下面,以拦阻较大的污泥块体从而使其能够被旋转子组件切割。
现在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以立体图的形式示出了第三切割组件B3c,图5以立体分解图的形式示出了第三切割组件B3c的各个零部件。第三切割组件B3c的旋转子组件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三个悬臂B351,其中,每个悬臂B351的一端以合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固定连接到轴B301,并且悬臂B351从轴B301径向向外地延伸。悬臂B351可以是,但不限于,桨叶、柱、杆等等。如图4和图5中所示,悬臂B351的垂直于其自身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横截面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但容易理解的是,该横截面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此外,容易理解的是,旋转子组件也可以包括任何其他数量的悬臂,例如一个、两个、四个等等,并且这些悬臂也可以沿圆周方向以不均匀的间隔来布置。此外,至少一个悬臂B351的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可以与其他悬臂B351的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不同,该厚度能够影响旋转子组件的转动过程中污泥推移的均匀程度,其有助于使污泥均匀分布在切割组件的固定子组件上,从而提高污泥剪切\切割的效率。
每个悬臂B351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割件B352,以增强对污泥块体的切割效果。在图4、图5以及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悬臂B351处设置有五个切割件B352。每个切割件B352以合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固定连接到悬臂B351的下表面,并垂直于所述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此外,切割件B352也可以与悬臂B351一体形成。切割件B352可以是合适形式的支柱、切刀等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切割件B35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条形状、锥形状、方形状、锯齿状、柱形状,等等。尤其参见图7,其以立体图的形式示出了安装在轴B301上的旋转子组件,该旋转子组件包括三个悬臂B351,每个悬臂B351上设置有5个切割件B35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割件可以与悬臂一体形成。此外,容易理解的是,切割件B352并不是必需的。在另一些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悬臂B351上也可以不设置任何切割件。在又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悬臂B351水平面的左右两侧可以设置棘刺或锯齿物。
参见图6,其中示出了第一切割组件B3a的固定子组件B32、第二切割组件B3b的固定子组件B34以及第三切割组件B3c的固定子组件B36,其中,每个固定子组件均包括中心环B364、固定连接到中心环B364的三个支撑臂B363、以及附接在这些支撑臂B363的上表面的多个环形部件B361。容易理解的是,支撑臂B363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数量,例如,一个、两个、四个等等;同样,环形部件B361也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数量。当被安装到立式污泥干化机B中时,中心环B364可套在轴B301上,但并不接触轴B301。支撑臂B363的一端通过合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固定连接到中心环B364,并且其另一端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固定连接到筒身B202。由此,支撑臂B363能够对附接到其上表面的环形部件B361进行支撑。如图中所示,支撑臂B363的垂直于其自身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横截面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但容易理解的是,该横截面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
每个环形部件B361的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或者不均匀分布的至少一个凸块B362,其有助于增强对污泥块体的切割效果。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示出的凸块B362的数量和分布方式都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凸块B362的数量和分布方式都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加以选择。环形部件B361设置在支撑臂B363上,并且每个固定子组件中的所有环形部件B361均布置成与中心环B364同心。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环形部件也可以布置成不与中心环同心(以及相应地,不与轴B301同心)。每个固定子组件中,沿径向方向,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的距离相等。以此方式,这些环形部件B361形成了位于旋转子组件下方的格栅,使得能够阻拦较大的污泥块体通过,只允许尺寸小于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的径向距离的污泥块体通过,而较大的污泥块体则被阻拦并可被旋转子组件切割。参见图3和图6,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在壳体B2中位于上方的切割组件的固定子组件中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位于下方的切割组件的固定子组件中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具有较小的间距。容易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切割组件的固定子组件中相邻的环形部件之间可以具有相等的间距。例如,在图3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切割组件B3a的固定子组件B32中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具有间距a,第二切割组件B3b的固定子组件B34中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具有间距b,第三切割组件B3c的固定子组件B36中相邻的环形部件B361之间具有间距c,间距a大于等于间距b,间距b大于等于间距c。要指出的是,当通过提供相邻环形部件B361之间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间距时,使得能够将进入壳体B2的较大的污泥块体逐步切割成较小的污泥块体,这既能够增强对污泥块体的切割效果,以提升干化效率,而且还避免了较大的污泥块体可能对污泥通过路径的堵塞。
当具有切割件B352时,如图4所示,当切割组件的旋转子组件和固定子组件组装在一起时,悬臂B351上的切割件B352与支撑臂B363上的环形部件B361沿径向方向交替间置。这种结构有利于对污泥块体的切割,从而使得干燥介质气体能够更好地干化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端口B204可以布置成相对于筒身B202的纵向中心轴线B2a偏移一定距离,使得干燥介质气体沿着与所述筒身B202相切的路径被引入到壳体B2中,并且筒身B20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螺旋线布置的气流引导件,以使干燥介质气体在壳体B2内沿螺旋线的流动路径流动。这样的设置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干燥介质气体在壳体B2内以螺旋线形式的流动增大了干燥介质气体在壳体B2内的流动路径,由此增大了干燥介质气体与污泥的接触时间,从而有利于干燥介质气体对污泥块体的干化。
现在参照图8并且结合参照图3,其中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污泥干化机B中所用的刮扫器B4。刮扫器B4安装在轴B301的下端,用于刮扫累积在底板B206上的污泥,以便促使其经由第三端口B205排出。如图所示,刮扫器B4包括三个刮料板B401。刮料板401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套环套接等等,固定连接到轴B301以随其一起转动。然而,容易认识到的是,刮扫器B4也可以包括任何其他数量的刮料板B4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污泥干化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所述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可以以并联和/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在脱水装置和干化储料仓之间。作为示例,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的并联可以实现为:各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一端口均连接到脱水装置的出口,各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三端口均连接到干化储料仓的第四端口;此外,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的串联可以实现为: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一个的第三端口连接到另一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一端口,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的第一个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一端口连接到脱水装置的出口,且各立式污泥干化机中的最后一个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三端口连接到干化储料仓的第四端口。此外,污泥干化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脱水装置,其与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配套使用。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污泥干化系统可以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连接在立式污泥干化机与干化储料仓之间,用于将经立式污泥干化机处理的污泥输送至干化储料仓。输送机可以是螺旋输送机、提升机或带式输送机,并且可以与送风装置一起使用。
现在参照图9和图10,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储料仓C的一个示例,干化储料仓C可用于本申请的图1所示的污泥干化系统1中。图9是干化储料仓C的示意性立体剖切图,图10则示出了图9所示的干化储料仓的在垂直于Y轴指示的方向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干化储料仓C包括仓壳C2以及设置在仓壳C2上的进泥装置C201。仓壳C2包括仓盖C202、壳身C203和仓底板C206。仓盖C202能够以任何已知的合适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连接到壳身C203上端的开口并且覆盖所述开口;仓底板C206能够以任何已知的合适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等,连接到壳身C203下端的开口并且覆盖所述开口。仓盖C202、壳身C203和仓底板C206彼此协作以形成干化储料仓C的封闭的内部空间。
仓盖C202上具有开口,以便使来自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可以经由所述开口进入仓壳C2中。仓盖C202上设置有进泥装置C201。进泥装置C201包括竖直壁C201a和顶盖C201b,其中,竖直壁C201a围绕仓盖C202中的开口,并且从所述开口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即,沿着图9中的Z轴所指示的方向延伸,顶盖C201b在竖直壁C201a的上边缘处覆盖由其形成的开口。如图9所示,竖直壁C201a具有圆筒形状,并且顶盖C201b对应地具有圆形。然而容易理解的是,根据需要,竖直壁C201a和顶盖C201b可以设置成任何其他形状。例如,顶盖C201b可以具有,但不限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形状,并且竖直壁C201a则具有相对应的形状。顶盖C201b上设置有第六端口C6,用于从干化储料仓C中排出处理干化污泥后的尾气。第四端口C4则设置在竖直壁C201a上,用于接收来自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容易理解的是,第四端口C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仅接收来自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污泥,或者仅接收来自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干燥后尾气。如图9和图10所示,第四端口C4可以设置成相对于进泥装置C201的纵向中心轴线偏移一定距离,例如,第四端口C4可以设置成与圆筒形的竖直壁C201a相切。将第四端口C4设置成与竖直壁C201a相切是有利的,因为这使得来自立式污泥干化机B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沿着与竖直壁C201a相切的路径进入进泥装置C201,由此可在进干燥后尾气中产生涡旋,从而使污泥在进泥装置C201内回旋并随后进入干化储料仓C内,以有利于对污泥的干化。但要理解的是,其他的设置也是可能的,例如,还可以在仓盖C202上设置附加的端口,以促进处理干化污泥后的尾气的排出;又例如,可以省略进泥装置C201,从而将第六端口C6和第四端口C4都直接设置在仓盖C202上;再如,第四端口C4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的任何其他方式设置在竖直壁C201a上。
在仓壳C2中可以设置翻动装置,以翻动和击打储料仓内的污泥,从而保持污泥疏松散碎,增强污泥流动性。参见图9,其中示出了两个翻动装置C3a和C3b。然而容易认识到的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或更少数量的翻动装置。翻动装置C3a具有转动轴C301a,翻动装置C3b具有转动轴C301b。转动轴C301a、C301b横向地(即,沿着图9中X轴指示的方向)设置在仓壳C2中,并且其两端伸入形成在壳身C203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开口C204中,以便被可旋转地固定于壳身C203。多个翻动部件C302a、C302b分别沿转动轴C301a、C301b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开地固定于转动轴C301a、C301b,其中每一个翻动部件C302a、C302b由围绕转动轴C301a、C301b周向地分布的一个或多个叶片或棘齿C303a、C303b构成。叶片或棘齿C303a、C303b的一端固定连接到转动轴C301a、C301b,并且从转动轴C301a、C301b径向向外延伸。转动轴C301a、C301b能够通过外部动力装置(未示出)驱动旋转,使得翻动部件C302a、C302b随转动轴C301a、C301b的旋转一起转动。翻动装置C3a、C3b的翻动能够有效地防止污泥结块、架拱或粘附于壳体内壁,并且还能够使已干化污泥所携带的余热得到有效释放,从而降低污泥发酵的可能。
仓底板C206上设置有第七端口C5,以便从干化储料仓C中排出干化的污泥。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第七端口C5,每个第七端口C5具有长方形的形状,并且每个第七端口C5的位置与翻动装置C3a和C3b的位置对应。但是,容易认识到的是,第七端口C5的数量、形状和/或位置都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例如,第七端口C5也可以位于翻动装置的旁边,或者可以位于两个相邻的翻动装置之间。此外,如图10中清楚可见,在第七端口C5处还可设置有卸料装置C205。卸料装置C205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翻板机构、压力阀、闸板阀、电磁阀等各种可能类型的卸料装置。在卸料时,第七端口C5处的卸料装置C205开启,使得干化储料仓C内的污泥能够从第七端口C5排出。在采用诸如槽罐车之类的运输工具F装运的方式接收从第七端口C5处排出的情况下,通常还可以在卸料装置C205和运输工具F的进口之间设置用于衔接的连接装置或输送装置,以防止在卸料过程期间由于密封不完全而导致粉尘溢出造成环境污染。
现在参照图11和图12,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化储料仓的另一个示例性干化储料仓C',其可用在本申请的图2所示的污泥干化系统1'中。图11是干化储料仓C'的示意性立体剖切图,图12则示出了图11所示的干化储料仓C'的在垂直于Y轴指示的方向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图11和图12所示的干化储料仓C'与图9和图10所示的干化储料仓C大体上相似,因此下面仅仅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
干化储料仓C'中仅设置了一个转动轴C301,转动轴C301沿着干化储料仓C'的纵向方向,即图11中的Y轴指示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两端伸入形成在壳身C203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开口C204中,以便被可旋转地固定于壳身C203。转动轴C301上设置有翻动装置C3。翻动装置C3包括沿转动轴C30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开地固定于转动轴C301的多个翻动部件C302,其中每一个翻动部件C302均由围绕转动轴C301周向地分布的一个或多个叶片或棘齿C303构成。叶片或棘齿C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到转动轴301,并且从转动轴C301径向向外延伸。转动轴C301能够通过外部动力装置(未示出)驱动旋转,使得翻动部件C302随转动轴C301的旋转一起转动。
壳身C203的一个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两个第五端口C7a、C7b,第五端口C7a、C7b可连接至送风装置D,用于向干化储料仓C'内供应干燥介质气体。容易认识到的是,第五端口的数量和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干化储料仓C'的仓壳C2内还设置有衬板C8。衬板C8沿着仓壳C2的纵长方向(即图11中的Y轴指示的方向)从仓壳C2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从图12中可见,衬板C8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包括大致平坦的底部,从所述底部大致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两个彼此相对的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底部的弧形连接部。
衬板C8的两个侧板的上边缘分别连接到壳身C203的对应的侧壁,并且衬板C8的底部叠置在仓底板C206上,使得在壳身C203、衬板C8与仓底板C206之间形成用于引入的干燥介质气体的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被称之为内部气体介质分配室C2b。用于干燥的气体介质,诸如空气、热气体、压缩气体、冷气等能够通过设置在壳体C203的相应侧壁上的第五端口C7a、C7b被送入内部气体介质分配室C2b。如图11所示,衬板C8在接近壳身C203的仓底板C206的两个弧形连接部的位置处均设有贯通的通气口C801,使得内部气体介质分配室C2b中的气体介质能够通过通气口C801进入污泥所在的空间。通气口C801的上方设有分配装置C9,分配装置C9由面板C901和设置在面板C901两侧的弧形侧板C902构成。弧形侧板C902的一个边缘为直线,以便连接到面板C901,其相对的另一个边缘具有弧线形状,以便相配合地连接到衬板C8的弧形连接部。由此,分配装置C9能够完全覆盖通气口C801。面板C901和/或弧形C9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以使干燥的气体介质能够经由分配装置C9被分配。所述出风孔的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等形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配装置可以包括面板和一侧设置的弧形侧板,另一侧直接形成开口并因此不具有侧板;或者所述分配装置可以设置成包括面板和一侧设置的弧形侧板,另一侧设置有呈多个条形的格栅构件。容易认识到的是,所述分配装置可由设置在通气口上方的面板、盒形件或任意其它能够在通气口上方围出一定封闭空间的部件构成,本领域技术员根据本申请的教导而能够想到的任何分配装置的变形都应当被认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接收液态污泥并对其进行脱水,以获得并且排出固态的污泥块体;
立式污泥干化机,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对经过脱水处理所得的污泥块体进行干化和破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容纳内部结构和接收污泥块体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接收来自所述脱水装置的污泥块体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口、引入干燥介质气体的至少一个第二端口以及将干化和破碎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一起排出的至少一个第三端口;
干化储料仓,所述干化储料仓包括仓壳,所述仓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端口、至少一个第五端口、至少一个第六端口和至少一个第七端口,其中,所述第四端口接收从所述第三端口排出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所述第五端口将所述干燥介质气体引入所述干化储料仓,所述第六端口从所述干化储料仓排出干化污泥后的干燥后尾气,所述第七端口从所述干化储料仓排出干化的污泥块体,其中,所述干化储料仓在所述第七端口处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七端口的卸料装置;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将所述干燥介质气体送至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二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六端口的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从所述干化储料仓中抽出干化污泥后的干燥后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板框压滤机、螺旋脱水机、弹性压榨机、厢式压滤机、隔膜压滤机、立式压滤机、转鼓式真空过滤机和/或离心脱水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壳体包括上盖、筒身和底板,其中:
所述上盖包括位于其中心处的轴孔,
所述底板包括位于其中心处的轴孔;以及
所述筒身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上盖被连接到并且覆盖所述筒身上端的开口,所述底板被连接到并且封闭所述筒身下端的开口,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上盖的轴孔和所述底板的轴孔两者的中心都位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上;
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还包括:
轴,所述轴沿竖直方向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线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并且能够绕所述纵向中心线转动,所述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底板的轴孔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板的轴孔中,所述轴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盖的轴孔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上盖的轴孔中;
动力传输装置,所述动力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轴的上端或者下端,以将动力传输到所述轴以令其转动;
至少一个切割组件,各切割组件包括旋转子组件,所述旋转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被固定连接到所述轴以便随所述轴转动,以便对从所述第一端口进入所述筒身的污泥块体进行破碎;
其中,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中或者设置在所述筒身的上部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中或者设置在所述筒身的上部中,所述第三端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中或者设置在所述筒身的下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固定子组件,所述固定子组件位于所述旋转子组件的下面,以便拦阻较大的污泥块体以使其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悬臂切割,其中,所述固定子组件包括中心环、至少一个支撑臂和至少两个环形部件,所述中心环套在所述轴上,但并不接触所述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中的每个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环并且其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筒身,所述至少两个环形部件被固定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上表面,沿径向方向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筒身的内表面与所述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环形部件布置成与所述轴同心,每个悬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割件,所述至少一个切割件固定连接至所述悬臂的下表面并从所述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以便与所述至少两个环形部件沿径向交替间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污泥干化机包括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所述第一切割组件相对于污泥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包括第三切割组件,所述第三切割组件相对于污泥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下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组件的相邻环形件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相邻环形件之间的间距为b,所述第三切割组件的相邻环形件之间的间距为c,并且a≥b≥c。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二端口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在径向上偏移一定距离,使得所述干燥介质气体沿着与所述筒身相切的路径被引入到所述筒身中。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的第三端口布置成使得其纵向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筒身的纵向中心线在径向上偏移一定距离,使得干化的污泥和干燥介质气体沿着与所述筒身相切的路径从所述壳体中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还包括刮扫器,所述刮扫器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轴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邻,所述刮扫器包括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刮料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储料仓的仓壳包括仓盖、壳身和仓底板,所述仓盖、所述壳身与所述仓底板协作以形成储存空间;
其中,所述仓盖上设置有进泥装置,所述进泥装置包括围绕所述仓盖上的开口竖直设置的竖直壁和覆盖所述竖直壁的上边缘的顶盖;
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设置在所述进泥装置的竖直壁上,所述第六端口设置在所述进泥装置的顶盖上,所述第七端口设置在所述仓底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口布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进泥装置的竖直壁围绕的纵向中心轴线偏移一定距离,使得来自所述第三端口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沿着与所述竖直壁相切的路径进入所述进泥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储料仓还包括至少一个翻动装置,每个翻动装置包括转动轴和至少一个翻动部件,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仓底板,在所述壳身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延伸,并且由所述相对的侧壁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翻动部件沿所述转动轴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并且每个翻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叶片或棘齿,每个叶片或棘齿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动轴,并且从所述转动轴径向向外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之间,使得从所述第三端口排出的污泥和干燥后尾气经由所述输送机输送到所述第四端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从下述组中加以选择,所述组包括:螺旋输送机、提升机和带式输送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所述多个所述立式污泥干化机被串联或并联在所述脱水装置和所述干化储料仓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脱水装置,以便与所述多个立式污泥干化机配套使用。
CN201921520342.0U 2019-09-12 2019-09-12 污泥干化系统 Active CN211111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0342.0U CN211111658U (zh) 2019-09-12 2019-09-12 污泥干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0342.0U CN211111658U (zh) 2019-09-12 2019-09-12 污泥干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1658U true CN211111658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2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0342.0U Active CN211111658U (zh) 2019-09-12 2019-09-12 污泥干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1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7421B1 (ko) 축인분을 이용한 유기질 복합 비료제조장치
KR101729994B1 (ko) 열매체를 이용한 저온 슬러지 건조장치 및 그 건조방법
TW201819316A (zh) 乾化污泥的組合裝置和其乾燥方法
KR101339563B1 (ko) 유기성 슬러지 일괄처리장치
CN206056199U (zh) 强效加热闪蒸干燥机
CN208230053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JP2008521602A (ja) バイオ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CN105352297B (zh) 一种真空干燥系统
CN211111658U (zh) 污泥干化系统
CN211284112U (zh) 污泥干化装置
CN112573794A (zh) 污泥干化系统和利用其干化污泥的方法
CN110876972A (zh) 破碎装置
CN215295550U (zh) 丁丙硫脲筛分干燥装置
CN207138491U (zh)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KR100645494B1 (ko) 냉온식 슬러지 건조장치
CN211303350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煤粉制备系统
CN109701713A (zh) 一种新能源领域的高效环保的生物质颗粒加工处理设备
CN211688781U (zh) 立式污泥干化装置
WO2010010585A1 (en) Drying plant
CN211563138U (zh) 破碎装置
CN220177828U (zh) 一种碳酸锂渣处理装置
WO20080910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and carbonizing untreated waste material
KR100493739B1 (ko) 오폐수용 협잡물 파쇄 및 이송장치
CN220610573U (zh) 一种食品粉碎收集设备
CN215234659U (zh) 一种用于粉末涂料的改进型细粉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Room 48, 13 / F, No. 733 (1),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Zhengs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3 unit 504, poly center, No.5, Linjiang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WISON CREATIVE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