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8940U -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8940U
CN211108940U CN201921241660.3U CN201921241660U CN211108940U CN 211108940 U CN211108940 U CN 211108940U CN 201921241660 U CN201921241660 U CN 201921241660U CN 211108940 U CN211108940 U CN 211108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yers
heat
heat seal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16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超
钟自奇
刘韬
钟良
黄华曦
杨传观
蔡波
钟自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cing Firework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Hu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Dancing Firework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Hu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Dancing Firework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Hu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16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8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8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8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包括:袋体,包括上下层叠的两第一层,两第一层边缘通过热合粘结在一起,内部形成容纳腔;气嘴,一端从两第一层之间伸入容纳腔内部,一端悬伸于容纳腔外部;并与袋体的两第一层之间热合粘结;包括上下层叠的两第二层,两第二层之间的一侧涂有防热合材料层,两第二层两侧边缘热合粘结,在中间形成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一层为多层共挤高阻隔膜或多层复合高阻隔膜,第二层为单层PE。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阻隔性能低及包装袋充气时,内部容积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提高包装结构的阻隔性能,并且通过对封装结构的改进实现气体自封装和超压充装,提高气袋内部容积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体包装结构或包装袋通常用于食品包装或制作隔振气柱袋,由于适用领域的不同,对包装袋的材料和密封结构有不同的要求。
食品领域除对材料的卫生安全性要求较高外,封装采用一般的热合封装,没有特殊要求;隔振气柱袋主要用在运输领域,内部介质通常是空气,包装袋的阻隔性能一般不高,通常使用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烟花用含能气体发射剂的包装储存时间通常要求一年以上,包装袋如果气体阻隔性能达不到要求,将会引起含能气体的超量渗漏,影响气体发射剂部件的发射性能,此外如果含能气体大量渗漏在空气中或外筒中,则可能产生爆炸事故。如果包装袋内部气体不能完全充满,则气袋内压强小,内部空间占用率低,气体包装量少,将直接导致发射剂部件发射力不足,无法满足气体发射烟花的发射力要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阻隔性能低及包装袋充气时,内部容积利用率偏低等缺陷,提高包装结构的阻隔性能,并且通过对封装结构的改进实现气体自封装和超压充装,提高气袋内部容积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包括:
袋体,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层,第一层分离的边缘热合粘结在一起,内部形成封闭的容纳腔;
气嘴,一端从热合粘结的两第一层之间伸入容纳腔内部,另一端悬伸于容纳腔外部;并与袋体的两第一层之间热合粘结在一起;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二层,第二层彼此靠近的面涂有防热合材料层,以防止第二层与第一层热合粘结时,两第二层内侧边缘热合粘结在一起,在中间形成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层材料、第二层材料中至少有一个采用高阻隔多层共挤膜或高阻隔多层复合膜。
优选地,所述袋体包括两片第一层;两片第一层边缘均通过热合粘结固定;所述第一层由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到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包括顺次复合的热合层、阻隔层、抗拉层和耐热层。
优选地,所述气嘴包括两片第二层,两片第二层两侧边缘均通过热合粘结固定;
所述第二层采用单层PE材料/由靠近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到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包括顺次复合的热合层、抗拉层、阻隔层、耐热层热合层。(第二层一般采用单层PE结构,耐热层不具热合性,如果第二层一侧采用热合层则会导致有一侧不能热合。)
优选地,其中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片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一层之间设置有热合粘结层。
优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在与第一层连接部位的开口尺寸小于位于容纳腔内部的开口尺寸,且在充气后可利用容纳腔内气体压力自封。
优选地,
所述热合层为PE材质,热合层与抗拉层、抗拉层与阻隔层以及所述阻隔层与耐热层之间均通过粘合剂层复合。
优选地,所述抗拉层材质为PA。
优选地,所述阻隔层材质为EVOH或铝箔。
优选地,所述耐热层材质为PET或PP。
优选地,所述热合层、抗拉层、阻隔层和耐热层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进气时将进气管从袋体外部的气嘴经进气通道向容纳腔内部通入气体,随着冲入气量的增加,包装袋内部压力逐渐增大,逐渐对深入其内的气嘴形成挤压,在压力达到预定值时能够实现对进气通道的挤压闭合,实现自封口,并且能够满足气袋内部超压充装的实用要求;PE层的主要作用在于受热融化形成密封连接的粘结层;PE层与气体发射剂接触,由于PE材质化学稳定性好,不会与气体发射剂反应;阻隔层可将气体渗漏量控制在每天小于1mL/m2;抗拉层保证气袋在内部气压较高的使用状况下的强度,耐热层主要是制袋热封时防止外层薄膜被热熔破坏。上述的包装结构适宜于工业化自动生产和充气封装,在烟花气态发射剂封装中使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沿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沿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层的层状微观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一层的层状微观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袋体,2-气嘴,10-第一层,20-第二层,30-进气通道,40-开口,10a–热合层,10b-阻隔层,10c-抗拉层,10d-耐热层,11-容纳腔,100-第一粘结层, 200-第二粘结层,300-第三粘结层,400-粘合剂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包括:
袋体1,包括上下层叠的两第一层10,两第一层10没有连接在一起的边缘通过热合粘结固定连接在一起,内部形成容纳腔11;这里的第一层10可以是一正片叠置形成两层,没有连接的边缘可以粘结或其他密封连接的形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两片式结构,边缘密封胶合;
气嘴2,一端从两第一层10之间伸入容纳腔11内部,一端悬伸于容纳腔外部;并与袋体的两第一层10之间热合粘结在一起;包括上下层叠的两第二层20,两第二层20彼此靠近的面涂有防热合材料层21,以防止第二层20与第一层10热合粘结时,两第二层20内侧热合粘结在一起,两第二层20两侧边缘热合粘结固定在一起,在中间形成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30;形成气嘴2的第二层20可以采用一整片叠置的呈两层,也可采用两片式结构,边缘密封胶合;
所述第一层10材料采用高阻隔多层共挤膜或高阻隔多层复合膜。
高阻隔多层共挤膜采用多层共挤工艺形成,高阻隔多层复合膜采用多层复合生产工艺形成。多层共挤工艺在薄膜生产时,把不同的料倒进薄膜生产机器,通过高温加热融化,并用一定的高压挤出后,不同材质的膜被直接复合在一起,生产成本低,机器昂贵;复合膜是把生产好的薄膜,通过胶水,利用机器将其粘在一起,机器相对便宜,易于实现,但复合膜生产成本较高。
高阻隔多层膜中通常含有阻隔性能较高的EVOH、铝箔、铝镀层等,多数多层膜是共挤膜,但是铝箔是金属材料,不能与其他塑料共挤,因此含铝的多层膜都是复合膜。含EVOH的共挤膜阻隔性一般透氧量每天在2ml/m2以下,而含铝的复合膜阻隔性一般透氧量每天在0.2ml/m2以下。
高阻隔多层共挤膜例如:PE+PA+EVOH+PET共挤膜和 PE+PA+EVOH+PP共挤膜;
高阻隔多层复合膜例如:PE+PA+铝箔+PET复合膜和PE+PA+铝箔+PP复合膜,内部相邻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固在一起。
解决现有含能气体包装难以超压密封的难题,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含能气体的长期密封存储问题,而且简单易用,气体充进去后可以实现自封,此外,该包装满足对应气态发射型烟花产品生产、存储、运输和燃放的使用要求。
所述第一层10和或第二层20由靠近所述容纳腔11的一侧到远离所述容纳腔11的一侧包括顺次复合的热合层10a、抗拉层10b、阻隔层10c、耐热温 10d。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进气时将进气管从袋体外部的气嘴经进气通道向容纳腔内部通入气体,随着气体充入量的增大,袋内压力增大,对袋内气嘴逐渐形成挤压,在压力达到预定值时能够实现对进气通道的挤压闭合,实现自封口,满足袋内气体超压充装的实用要求;PE层的主要作用在于受热融化形成用于密封连接的粘结层,PE材料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可保障长时间与气体发射剂接触的情况下,不与气体发射剂反应;阻隔层可将气体泄漏量控制在每天小于1mL/m2;抗拉层保证气袋在内部气压较高的使用状况下的强度,外层耐热层主要是防止制袋热合时对薄膜外层的损伤,上述的包装结构适宜于工业化自动生产和充气,使用前景广阔。
优选地,为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述袋体1包括两片第一层10;两片第一层10边缘通过热合粘结固定。粘结后在两第一层10之间形成第一粘结层100;
优选地,为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述气嘴2包括两片第二层20,两片第二层20两侧通过热合粘结固定。粘结后在两第二层20之间形成第二粘结层200;
优选地,参见图3,其中位于容纳腔11内部的一片所述第二层20与所述第一层10之间设置有第三粘结层300。在通过开口40和进气通道30向容纳腔11内部充气时,位于容纳腔11内部的气嘴部分通过该第三粘结层300贴在容纳腔11内壁一侧,另一形成气压充进部分,气体能够集中在该侧聚集并产生压力形成自封合力以压紧开口40处两第二层20,将开口40封住。
优选地,所述进气通道30在与第一层10连接的部位的开口40尺寸小于位于容纳腔内部的开口尺寸。为了更加容易实现自封口,开口40的尺寸与其安装在袋体1上的封口的尺寸优选比例为:1:5~1:4,位置优选为封口的正中间。
优选地,参见图4,所述热合层10a材质为PE,热合层10a与抗拉层10b 之间、抗拉层10b与阻隔层10c之间以及所述阻隔层10c与耐热层10d之间均通过粘合剂层400复合。多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强,整体厚度在70~100微米之间。袋体第一层整体厚度易于被引火线或电引火头烧穿,且在袋内气体被激发爆炸时,袋体不会被引燃。
作为优选实施例一,参见图4,所述阻隔层10c材质为铝箔或EVOH,可将气体泄漏量控制在每天小于1mL/m2
优选地,所述抗拉层10b材质为PA。价格相对较为便宜,易于与其他材质的薄膜加工复合,并且能够满足超压充装的耐拉实用要求。耐热层10d材质为PET或PP。
作为优选实施例二,参见图5,热合层10a、抗拉层10b、阻隔层10c和耐热层10d为一体结构,包括铝箔层或镀铝层,所述镀铝层由纳米铝粉电镀或蒸镀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体,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层,两第一层分离的边缘热合粘结在一起,内部形成封闭的容纳腔;
气嘴,一端从热合粘结的两第一层之间伸入容纳腔内部,另一端悬伸于容纳腔外部;并与袋体的两第一层之间热合粘结在一起;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二层,第二层彼此靠近的面涂有防热合材料层,以防止第二层与第一层热合粘结时,两第二层内侧边缘热合粘结在一起,在中间形成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层材料、第二层材料中至少有一个采用高阻隔多层共挤膜或高阻隔多层复合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两片第一层;两片第一层边缘均通过热合粘结在一起;
所述第一层由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到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包括顺次复合的热合层、抗拉层、阻隔层、耐热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包括两片第二层,两片第二层两侧均通过热合粘结固定;
所述第二层由靠近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到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包括顺次复合的热合层、抗拉层、阻隔层、耐热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片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一层之间设置有热合粘结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在与第一层连接部位的开口尺寸小于位于容纳腔内部的开口尺寸,且在充气后可利用容纳腔内气体压力自封。
6.如权利要求2、3、5任一项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合层为PE热合层,PE热合层与抗拉层、抗拉层与阻隔层以及所述阻隔层与耐热层之间均通过粘合剂层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层材质为PA。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材质为EVOH或铝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材质为PET或PP。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合层、抗拉层、阻隔层和耐热层为一体结构。
CN201921241660.3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Active CN211108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1660.3U CN211108940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1660.3U CN211108940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8940U true CN211108940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1660.3U Active CN211108940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8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8630B (zh) 包裝材、電池用外裝外殼及電池
KR102195195B1 (ko) 전지용 외장재 및 전지
ES2280395T3 (es) Estructura multicapa termoplastica para deposito de gas.
JP4960801B2 (ja) 断熱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049385A1 (ja) シート材容器
EP1978312A2 (en) Heat-insulat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4558536U (zh) 一种防渗高密封锂电池铝塑膜
JP6378907B2 (ja) 容器
MX2014004046A (es) Envase mejorado de conjunto de bolsa y valvula para contener y dispensar una sustancia fluida.
CN205060393U (zh) 包装体膜和包装体
CN211108940U (zh) 一种含能气体发射剂包装结构
CN104044727A (zh) 用于提供隔离的系统和方法
JPWO2018062126A1 (ja) 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
CN204558539U (zh) 一种防渗高密封大型锂电池铝塑膜
JP5605121B2 (ja) 酸素吸収性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092460A1 (ja) 自立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7109944A1 (ja) 使い捨てカイロ包装用外袋及び使い捨てカイロ
JP2007246157A (ja) 自立袋
CN204558537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锂电池铝塑膜
CN203406336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冲压包装膜
JP4723872B2 (ja) 可撓性包袋容器及びこれからなる包装体
JP4078710B2 (ja) 易開封性多室パウチ
JP2016191468A (ja) 真空断熱材用外包材、真空断熱材、および真空断熱材付き機器
CN204558549U (zh) 一种防爆锂电池铝塑膜
CN209777145U (zh) 一种新型高阻隔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iuyang Tongbia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DANCING FIREWORKS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491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ackaging structure for energetic gas emitter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03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1

Address after: 410300 Yan Xi Zhen Li Hua Cun, Liuy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NCING FIREWORKS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0300 9th Floor, Chamber of Commerce Building, Liuy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NCING FIREWORKS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Huik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