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7193U -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7193U
CN211107193U CN201922059961.0U CN201922059961U CN211107193U CN 211107193 U CN211107193 U CN 211107193U CN 201922059961 U CN201922059961 U CN 201922059961U CN 211107193 U CN211107193 U CN 21110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rack
fixing
air duct
s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99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宝林
宁健
潘开扬
张启元
陆有江
张航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99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工业技术领域的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设有:行李架内封板、风道侧板、侧板定位板、行李架底板和行李架吊柱;风道侧板一端与侧板定位板可拆卸固定,侧板定位板与客车侧壁固定连接,风道侧板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行李架内封板固定在第二固定型材和顶部固定型材上,通过第二固定型材和顶部固定型材与若干行李架吊柱固定连接,行李架吊柱包括相连成一体的上部吊柱梁和下部“”字形框架吊柱梁;上部吊柱梁与客车车顶固定连接;下部“
Figure DDA0002288689750000012
”字形框架吊柱梁包括相连成一体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与第二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第二部段与行李架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简化安装工艺。

Description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工业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大中型客车风道行李架不能有效满足客户及市场的不同需求,也不利于厂家生产和装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非模块化的整体设计,无法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在保持行李架截面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车型需要重新开发风道结构,因而在设计时需要开发多套模具,成本较高,不利于客车厂家的批量化生产;2)从断面结构(如图10所示)上分析,需要固定行李架吊柱A上部内外两个螺栓,再安装行李架内封板,导致安装工艺复杂;3)阅读灯出风口B需要用自攻螺钉安装于风道底板上,再固定装饰面板,安装工艺较复杂;且因各种因素导致出风口排布与座椅布置未匹配,则可能出现风道行李架报废、影响生产节拍的严重后果;4)风道底板、行李架底板多采用铝板或钢板骨架再包覆皮革面料,从而导致风道行李架笨重,不利于行李架安装、运输和整车燃油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通过对风道行李架进行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简化安装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设有:行李架内封板、风道侧板、侧板定位板、行李架底板和行李架吊柱;
所述风道侧板的一端与侧板定位板通过第一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侧板定位板与客车侧壁固定连接,风道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从而风道侧板与客车侧壁、客车车顶、行李架内封板之间形成风道;
所述行李架内封板固定在第二固定型材和顶部固定型材上,并通过第二固定型材和顶部固定型材与若干行李架吊柱固定连接;所述行李架吊柱包括相连成一体的上部吊柱梁和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11
字形框架吊柱梁,所述上部吊柱梁与客车车顶固定连接;所述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12
字形框架吊柱梁包括相连成一体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呈“冂”字形,第二部段呈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14
字形;第一部段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第二部段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型材与行李架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固定型材与行李架底板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二部段底部贴合在行李架底板上;行李架底板通过行李架吊柱与行李架内封板连接构成行李舱。
所述行李架内封板包括一体成型弯折成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13
形的行李架内封板上段和行李架内封板下段;所述行李架内封板上段在第一螺栓孔处通过顶部固定型材封闭;所述顶部固定型材包括U型腔体、第十一固定部和封盖,其中,U型腔体上设有螺栓过孔,螺栓经第一螺栓过孔、第一螺栓孔将行李架内封板、上部型材和客车车顶固定连接;第十一固定部设置在U型腔体侧壁,与行李架内封板上段通过铆钉连接;封盖卡扣固定在U型腔体上;U型腔体在远离第十一固定部一侧设有LED灯带。
优选地,所述上部吊柱梁于内侧通过卡钩卡簧结构与客车车顶卡接连接,于外侧设有第一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客车车顶固定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侧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风道表面皮革,其中,第一连接部为一字型,第二连接部在风道侧板末端向风道内侧弯折;风道表面皮革自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方向延伸,与第二连接部分叉后包裹第二固定型材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铆钉与第一固定型材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铆钉与第二固定型材件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内设有风道吊柱,风道吊柱一端与第一固定型材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21
字形框架吊柱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型材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灯罩装饰件,其中,第一固定部与侧板定位板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设有开口、与风道吊柱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三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且与风道侧板的第一连接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F型卡接结构,第三固定部对应设有F型卡接结构,两F型卡接结构卡接固定有灯罩装饰件。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型材包括:第四固定部、第五固定部、插舌和弹簧卡接结构,其中,第五固定部设置在第四固定部顶部,且设有与第一部段一端连接的开口,第四固定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插舌设置在第四固定部底部侧面,插于风道侧板上第二连接部、风道表面皮革之间,第四固定部上远离插舌一侧连接有弹簧卡接结构。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固定型材包括:第六固定部、第七固定部、第八固定部和弹簧卡接结构,其中,第七固定部设置在第六固定部顶部,且设有与第一部段连接的开口,第六固定部在面向行李舱一侧与行李架底板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远离李舱一侧连接有弹簧卡接结构,第八固定部设置在第六固定部上面向行李舱一侧,第八固定部通过铆钉与行李架内封板下段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李架底板呈凹字型,并对应第三固定型材延伸设有第一支撑固定部、第二支撑固定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固定型材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九固定部和第十固定部,其中,第九固定部与行李架吊柱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十固定部与行李架底板上第二支撑固定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部吊柱梁于行李舱内部设有第二螺栓孔,为与车顶连接的备用连接孔,方便拓展不同车型。
优选地,还设有出风口阅读灯面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阅读灯出风口和出风口过渡板;出风口阅读灯面板与第二固定型材、第三固定型材上的弹簧卡接结构固定连接。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对于不同车型,在行李架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只需换装第一固定型材即可调整风道下底板截面,调整窗沿止口高低;第一固定型材可采用铝型材,制造换装方便,成本低;
2)行李架吊柱一端卡接在车身骨架上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同时车内照明的LED灯带集成在行李架吊柱上,因此,只安装一排螺栓即可实现风道行李架吊柱这一主体结构的固定,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一半配钻攻丝工作量;风道处采用弹簧卡接结构固定有阅读灯及出风口过渡板,再在出风口过渡板上安装喇叭,与现有技术安装工艺相比,减少自攻钉安装步骤,提高了装车效率;
3)行李架及风道主体结构均采用覆皮PU成型件,内封板采用ABS件,仅加强件采用铝型材,与现有技术整体采用金属件相比,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减轻重量,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并且有利于配件物流运输,同时降低了装配劳作强度,提高装配效率;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金属件外表面需粘接软面料结构,本实用新型无需用胶,减小异味,使车内饰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出风口拆解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风道侧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固定型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固定型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固定型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行李架底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第四固定型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客车风道行李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客车车顶a、客车侧壁b、侧板定位板c、弹簧卡接结构d;
行李架内封板1、行李架内封板上段11、行李架内封板下段12、LED灯带13;
风道侧板2、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风道表面皮革23、风道吊柱24;
行李架底板3、行李架表面皮革31、装饰塑料型材32、第一支撑固定部33、第二支撑固定部34;
行李架吊柱4、上部吊柱梁41、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41
字形框架吊柱梁42、卡钩卡簧结构43、第一螺栓孔44、第二螺栓孔45;第一部段421、第二部段422;
顶部固定型材5、U型腔体51、第十一固定部52、封盖53、螺栓过孔54;
第一固定型材6、第一固定部61、第二固定部62、第三固定部63、灯罩装饰件64、F型卡接结构65;
第二固定型材7、第四固定部71、第五固定部72、插舌73;
第三固定型材8、第六固定部81、第七固定部82、第八固定部83;
第四固定型材9、第九固定部91、第十固定部92;
出风口阅读灯面板10、阅读灯出风口100、出风口过渡板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设有:行李架内封板1、风道侧板2、行李架底板3和行李架吊柱4。
所述行李架内封板1包括一体成型弯折成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42
形的行李架内封板上段11和行李架内封板下段12,行李架内封板1与第三固定型材8、顶部固定型材5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固定型材8和顶部固定型材5与并排设置的行李架吊柱4连接。
所述风道侧板2的一端与侧板定位板c通过第一固定型材6可拆卸固定,侧板定位板c与客车侧壁b固定连接,风道侧板2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7可拆卸固定,从而风道侧板2与客车侧壁b、客车车顶a、行李架内封板1之间形成风道。
所述行李架吊柱4包括相连成一体的上部吊柱梁41和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43
字形框架吊柱梁42,采用镂空结构设计以减重;
所述上部吊柱梁41于内侧通过卡钩卡簧结构43与客车车顶a卡接连接,于外侧设有第一螺栓孔44,通过螺栓与客车车顶a固定连接;上部吊柱梁41上开设的第二螺栓孔45为与车顶连接的备用连接孔,方便拓展不同车型;
所述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44
字形框架吊柱梁42包括相连呈一体的第一部段421和第二部段422,第一部段421呈“冂”字形,第二部段422呈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45
字形;第一部段421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7可拆卸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型材8固定连接;第二部段422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型材8与行李架底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固定型材9与行李架底板3固定连接,且第二部段422底部贴合在行李架底板3上;行李架底板3通过行李架吊柱4与行李架内封板1连接构成行李舱。
本实施例还设有出风口阅读灯面板10,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阅读灯出风口100和出风口过渡板101;出风口阅读灯面板10与第二固定型材7、第三固定型材8上的弹簧卡接结构d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风道侧板2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风道表面皮革23,其中,第一连接部21为一字型,第二连接部22在风道侧板末端向风道内侧弯折,风道表面皮革23自第一连接部21向出风口阅读灯面板10处延伸、与第二连接部22在风道侧板上分叉,包裹第二固定型材7下表面,起装饰作用;所述第一连接部21通过铆钉与第一固定型材6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2通过铆钉与第二固定型材件7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内设有风道吊柱24,风道吊柱24一端与第一固定型材6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部
Figure BDA0002288689730000051
字形框架吊柱梁4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型材6包括:第一固定部61、第二固定部62、第三固定部63和灯罩装饰件64,其中,第一固定部61与侧板定位板c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62设有开口、与风道吊柱24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三固定部63与第二固定部62连接且与风道侧板2的第一连接部2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61和第二固定部62的连接处设有F型卡接结构65,第三固定部63对应设有F型卡接结构65,两F型卡接结构65卡接固定有灯罩装饰件64。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固定型材7包括:第四固定部71、第五固定部72、插舌73和弹簧卡接结构d,其中,第五固定部72设置在第四固定部71顶部,且设有与第一部段421一端固定连接的开口,第四固定部71与第二连接部22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四固定部71靠近出风口阅读灯面板处连接有弹簧卡接结构d,插舌73设置在第四固定部71底部,插于风道侧板2上第二连接部22、风道表面皮革23之间的分叉处。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第三固定型材8包括:第六固定部81、第七固定部82、第八固定部83和弹簧卡接结构d,其中,第七固定部82设置在第六固定部81顶部,且设有与第一部段421固定连接的开口,第六固定部81在面向行李舱一侧与行李架底板3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靠近出风口阅读灯面板处连接有弹簧卡接结构d,第八固定部83通过铆钉与行李架内封板下段12固定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行李架底板3呈凹字型,并对应第三固定型材8延伸设有第一支撑固定部33、第二支撑固定部34;第一支撑固定部33在内外侧分别设有独立的装饰塑料型材32和行李架表面皮革31,行李架表面皮革31向出风口阅读灯面板10方向延伸,包裹第三固定型材8底部。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四固定型材9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九固定部91和第十固定部92,其中,第九固定部91与行李架吊柱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十固定部92与行李架底板3上第二支撑固定部34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9所示,所述行李架内封板上段11在第一螺栓孔44处通过顶部固定型材5封闭;所述顶部固定型材5包括U型腔体51、第十一固定部52和封盖53,其中,U型腔体51上设有螺栓过孔54,螺栓经第一螺栓过孔54、第一螺栓孔44将行李架内封板1、上部型材41和客车车顶a固定连接;第十一固定部52设置在U型腔体51侧壁,与行李架内封板上段11通过铆钉连接;封盖53卡扣固定在U型腔体51上;U型腔体51在远离第十一固定部52一侧设有LED灯带13。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行李架内封板、风道侧板、侧板定位板、行李架底板和行李架吊柱;
所述风道侧板的一端与侧板定位板通过第一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侧板定位板与客车侧壁固定连接,风道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从而风道侧板与客车侧壁、客车车顶、行李架内封板之间形成风道;
所述行李架内封板固定在第二固定型材和顶部固定型材上,并通过第二固定型材和顶部固定型材与若干行李架吊柱固定连接;所述行李架吊柱包括相连成一体的上部吊柱梁和下部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11
字形框架吊柱梁,所述上部吊柱梁与客车车顶固定连接;所述下部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12
字形框架吊柱梁包括相连成一体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呈“冂”字形,第二部段呈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15
字形;第一部段一端与第二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型材可拆卸固定;第二部段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型材与行李架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固定型材与行李架底板固定连接;行李架底板通过行李架吊柱与行李架内封板连接构成行李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李架内封板包括一体成型弯折成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14
形的行李架内封板上段和行李架内封板下段;所述行李架内封板上段在第一螺栓孔处通过顶部固定型材封闭;所述顶部固定型材包括U型腔体、第十一固定部和封盖,其中,U型腔体上设有螺栓过孔,螺栓经第一螺栓过孔、第一螺栓孔将行李架内封板、上部型材和客车车顶固定连接;第十一固定部设置在U型腔体侧壁,与行李架内封板上段通过铆钉连接;封盖卡扣固定在U型腔体上;U型腔体在远离第十一固定部一侧设有LED灯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吊柱梁于内侧通过卡钩卡簧结构与客车车顶卡接连接,于外侧设有第一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客车车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风道侧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风道表面皮革,其中,第一连接部为一字型,第二连接部在风道侧板末端向风道内侧弯折;风道表面皮革自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方向延伸,与第二连接部分叉后包裹第二固定型材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铆钉与第一固定型材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铆钉与第二固定型材件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内设有风道吊柱,风道吊柱一端与第一固定型材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部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13
字形框架吊柱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型材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灯罩装饰件,其中,第一固定部与侧板定位板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设有开口、与风道吊柱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三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且与风道侧板的第一连接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F型卡接结构,第三固定部对应设有F型卡接结构,两F型卡接结构卡接固定有灯罩装饰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固定型材包括:第四固定部、第五固定部、插舌和弹簧卡接结构,其中,第五固定部设置在第四固定部顶部,且设有与行李架吊柱下部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21
字形框架吊柱梁第一部段一端连接的开口,第四固定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插舌设置在第四固定部底部侧面,插于风道侧板上第二连接部、风道表面皮革之间,第四固定部上远离插舌一侧连接有弹簧卡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固定型材包括:第六固定部、第七固定部、第八固定部和弹簧卡接结构,其中,第七固定部设置在第六固定部顶部,且设有与行李架吊柱下部
Figure FDA0002288689720000022
字形框架吊柱梁第一部段连接的开口,第六固定部在面向行李舱一侧与行李架底板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远离李舱一侧连接有弹簧卡接结构,第八固定部设置在第六固定部上面向行李舱一侧,第八固定部通过铆钉与行李架内封板下段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李架底板呈凹字型,并对应第三固定型材延伸设有第一支撑固定部、第二支撑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四固定型材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九固定部和第十固定部,其中,第九固定部与行李架吊柱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十固定部与行李架底板上第二支撑固定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其特征是,还设有出风口阅读灯面板;所述出风口阅读灯面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阅读灯出风口和出风口过渡板;出风口阅读灯面板与第二固定型材、第三固定型材通过弹簧卡接结构固定连接。
CN201922059961.0U 2019-11-26 2019-11-26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Active CN21110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9961.0U CN211107193U (zh) 2019-11-26 2019-11-26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9961.0U CN211107193U (zh) 2019-11-26 2019-11-26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7193U true CN211107193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9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9961.0U Active CN211107193U (zh) 2019-11-26 2019-11-26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71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85445B2 (en) 2022-03-07 2024-01-30 Honda Motor Co., Ltd. Modular duct connection and sea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85445B2 (en) 2022-03-07 2024-01-30 Honda Motor Co., Ltd. Modular duct connection and se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92166U (zh) 新型易安装高强度铝车厢
CN211107193U (zh)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CN110758258A (zh) 客车风道行李架模块化结构
KR0145018B1 (ko) 버스용 실내 천정구조
CN205930483U (zh) 高位制动灯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501968A (zh) 轨道车辆及其端墙
CN210592144U (zh)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CN214647567U (zh) 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单横梁支撑框架
CN220562646U (zh) 一种车用行李架及车辆
CN205872195U (zh) 一种汽车b柱结构及汽车
CN212313357U (zh) 座椅骨架与卷收器支架的固定连接结构
CN215850668U (zh) 侧门总成及车辆
CN214523290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用的安装结构
CN219790048U (zh) 一种行李架及客车
CN220130210U (zh) 一种铝合金车身城市客车前后围骨架合装结构
CN216042231U (zh) 一种装配式挑檐结构
CN219706897U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1684853U (zh) 安装组件、前组合灯总成和汽车
CN220904848U (zh) 汽车行李架用可拆卸式安装支架
CN210734113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69896U (zh) 一体式电梯轿顶结构
KR0157816B1 (ko) 버스용 실내 천정구조
CN2169945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侧围安装支架
CN212500038U (zh) 座椅骨架与泡棉面套的安装结构
CN220243395U (zh) 一种扰流板、扰流板组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