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8367U -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8367U
CN211088367U CN202020035000.6U CN202020035000U CN211088367U CN 211088367 U CN211088367 U CN 211088367U CN 202020035000 U CN202020035000 U CN 202020035000U CN 211088367 U CN211088367 U CN 211088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box
box body
battery
cooling devi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50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豪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ern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50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8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8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8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下箱体框架,下箱体还包括冷却装置、支撑装置和注塑部件;其中,支撑装置固定在下箱体框架上,并且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冷却装置,并与冷却装置固定连接;注塑部件填充在支撑装置和下箱体框架之间的空隙以及支撑装置的内部的空隙中,以使下箱体框架、支撑装置、冷却装置和注塑部件形成一整体结构,且注塑部件与下箱体框架、支撑装置围绕形成有一下箱体容纳腔室,冷却装置位于下箱体容纳腔室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总成。通过冷却装置散热,并通过注塑部件形成保温层隔热,从而在保证良好散热的前提下,实现热管理功能,提升了电池包的温度适应性。

Description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一代的绿色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是电动汽车(含纯电动、插电混合等)主要动力能源。
动力锂电池热管理在保证动力电池正常工作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低温时容量和输出功率大幅衰减,且充电速度大幅降低,甚至无法充电,在高温下工作其寿命会快速衰减,如果过温过高,甚至有起火爆炸的安全风险。
热管理系统和箱体均为动力的关键重要零部件,在满足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把动力电池做的更小、更轻是动力电池系统开发人员的不懈追求,同时装配简单、占用空间少、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做法,液冷管直接铸造进或焊接到铝合金箱体上,此种做法在常温时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但在高寒地区,因其热能流失速度太快而无法使用,另外,在高温环境中,外部有害热量也易侵入动力电池包内部,加速电池衰减,增大热管理系统工作负荷,增加保温层必然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热管理系统(主要是液冷管道或液冷板)的电池箱的液冷管直接铸造进或焊接到铝合金箱体上,导致的在高寒地区,因其热能流失速度太快而无法使用,在高温环境中,外部有害热量也易侵入动力电池包内部,加速电池衰减,增大热管理系统工作负荷,增加保温层必然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箱,一方面,通过冷却装置散热,并通过注塑部件形成保温层隔热,可适应高寒工作环境,防止电池包温度散失,同时当外部温度过高时,又能隔绝外部热量的侵入,从而在保证良好散热的前提下,实现热管理功能,提升了电池包的温度适应性。另一方面,可节省部分或全部保温层,使整体结构更加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下箱体框架,下箱体还包括冷却装置、支撑装置和注塑部件;其中,支撑装置固定在下箱体框架上,并且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冷却装置,并与冷却装置固定连接;注塑部件填充在支撑装置和下箱体框架之间的空隙以及支撑装置的内部的空隙中,以使下箱体框架、支撑装置、冷却装置和注塑部件形成一整体结构,且注塑部件与下箱体框架、支撑装置围绕形成有一下箱体容纳腔室,冷却装置位于下箱体容纳腔室内。注塑部件的材料为可塑性硬隔热材料。
采用上述方案,下箱体框架承重并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冷却装置。支撑装置使外部环境与冷却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而不直接接触,同时使用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材料作为注塑部件注塑填充冷却装置和支撑装置之间的空隙,使这部分空隙形成隔热层并同时作为壳体起到蒙皮和密封等作用,并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避免外部热量侵入,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避免温度电池包丧失。冷却部件不但可以带走电池的废热,也可以在高寒地区传递外部加热获得的热量。通过注塑部、支撑装置和下箱体框架的配合保证箱体强度和冷却部件的可靠性,可节省部分或全部保温层,使整体结构更加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同时既满足了隔热性能防止外部环境对电池板造成影响,又可通过冷却装置将热量传输出去。注塑部件的材料采用可塑性硬隔热材料一方面可以方便地进行注塑,并形成稳定的隔热层,并且形成隔热层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保证装置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下箱体框架包括边框和至少一个连接板;其中,边框围绕形成空间,空间容纳冷却装置、支撑装置和注塑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边框的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并位于空间内;支撑装置分别与边框和连接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边框环绕在周围仅起到承重作用,而连接板可以加强边框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连接板将边框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安装区域;并且,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部件,每一安装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部件中的一部分支撑部件,位于对应的安装区域内的所有支撑部件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支撑部件垂直设置于连接板,并且每个安装区域内均设置有支撑于支撑部件上的对应的冷却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将边框的包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安装区域可以方便安装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冷却管弯折延伸形成平面状结构,平面状结构的厚度方向平行于下箱体的高度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形成一散热面有助于电池包安装和散热,也使结构更加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平面状结构的底部埋设于注塑部件,并且注塑部件的顶面在下箱体的高度方向上低于平面状结构的顶面;冷却管弯折延伸使冷却管自身相邻的部分形成间隙,注塑部件在间隙形成凹口。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设置导热层时保证导热效果,减小热阻,导热层可以在挤压后充分填充注塑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包下表面的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冷却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于下箱体的高度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可塑性硬隔热材料为玻璃钢。
采用上述方案,玻璃钢具备轻质高强(比铝合金更轻,强度上相差无几)、耐腐蚀性能好、绝缘界电性能好、热性能良好(绝热、耐烧蚀)、可设计性好、工艺性优良(可做成复杂形状,其模具成本远低于铝合金加工用模具)等优势,然其弹性模量低、层间剪切强度低等缺点,使其难以作为长期受力部件使用,因此将其作为注塑部件填充至冷却装置和支撑装置之间的空隙,让支撑装置和下箱体框架承重,即可以发挥其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玻璃钢的密度1.75*103kg/m3,铝合金密度2.7*103kg/m3,根据该密度在同样的体积下玻璃钢一般可减重10%~20%左右,同时玻璃钢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当冷却装置集成到玻璃钢中,可不装或少装保温层即可适应高寒工作环境,外部温度过高时,又能隔绝外部热量的侵入,提升了电池包的温度适应性,此外玻璃钢具有良好的硬度可以保证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下箱体框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采用上述方案,铝合金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同时质量比铁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箱,下箱体框架上设置有加强筋,并且注塑部件中预埋有连接件或引导件。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加强筋可以加强下箱体框架强度,更加稳固。注塑部件中预埋有连接件或引导件,在注塑时与注塑部件形成一体,可以在与外部装置连接时保证连接强度。
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总成,包括电池包,电池包总成还包括:上述的电池箱,电池包设置在电池箱的下箱体上;导热层,导热层设置在冷却装置靠近电池包的一侧,并且导热层的上表面与电池包的底面固定连接,电池包通过导热层将产生的热量经冷却装置传递出去。
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池包底部固定区域粘贴导热层,并通过挤压或部分叠放的方式设置在对应的冷却装置上,将电池包的热量传递至冷却装置。同时上述的电池箱具有热管理功能,可以隔绝外部环境对电池包的影响同时有效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电池包总成,当注塑部件形成有凹口时,导热层设置在凹口中,并且导热层分别与冷却装置的冷却管和电池包的底面密封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保证导热效果,减小热阻,导热层可以在挤压后充分填充注塑部件、冷却装置和电池包下表面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通过冷却装置散热,并通过注塑部件形成保温层隔热,可适应高寒工作环境,同时外部温度过高时,又能隔绝外部热量的侵入,从而在保证良好散热的前提下,实现热管理功能,提升了电池包的温度适应性。另一方面,可节省部分或全部保温层,使整体结构更加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箱的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箱体不含注塑部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电池箱的下箱体的注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箱的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箱体含注塑部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电池包的电池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箱沿图4中的C-C截取得到的截面图(一);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箱沿图4中的D-D截取得到的截面图(二);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包总成的导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包总成的不含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包总成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放大区域;B放大区域;C-C:截面线;D-D:截面线;
1:支撑装置;2:下箱体框架;21:边框;22:连接板;23:空间;231:安装区域
3:冷却装置;4:注塑部件;5:下箱体;6:导热层;7: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如图1-图8所示,包括下箱体5,下箱体5包括下箱体框架2,其特征在于,下箱体5还包括冷却装置3、支撑装置1和注塑部件4;其中,支撑装置1固定在下箱体框架2上,并且支撑装置1用于支撑冷却装置3,并与冷却装置3固定连接;注塑部件4填充在支撑装置1和下箱体框架2之间的空隙以及支撑装置1的内部的空隙中,以使下箱体框架2、支撑装置1、冷却装置3和注塑部件4形成一整体结构,且注塑部件4与下箱体框架2、支撑装置1围绕形成有一下箱体容纳腔室,冷却装置3位于下箱体容纳腔室内。
具体地,图1为电池箱不含注塑部件4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注塑部件4的结构示意图,需要理解的是注塑部件4内部与冷却部件或支撑装置1形状相同的线条为设置冷却装置3和支撑装置1而注塑形成的凹陷结构;图3为图1中的电池箱注入注塑部件4后的结构,并且图1注入注塑部件4后的得到完整的下箱体5。
更具体地,图4为安装了电池包的电池箱的俯视图,在图4中从俯视方向沿截取线C-C截取得到如图5所示的截面图(一),从俯视方向沿截取线D-D截取得到如图7所示的截面图(二)。图5所示的截面图(一),截取到了支撑装置1的截面,图6为图5中放大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7所示的截面图(二),其中截取到了导热层5的截面,并且没有截取支撑装置1的截面(支撑装置1之间具有空隙),图8为图7中放大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更具体地,下箱体框架2的材料可以是铝合金、铁、钢、具有一定拉伸强度和硬度的高分子塑料等。下箱体框架2为主要承重件,主要承受来自电池板、冷却装置3和其自身的重量。下箱体框架2可以照常规方式生产,例如使用挤压铝型材铆接和拼焊的方式生产,也可以采用整体铸造方式,或铸造加拼焊等方式生产,并且其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设计。
支撑装置1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冷却装置3。支撑装置1可以是支架或连杆等固定件,其具体结构根据设计需要设计,只要可以起到将冷却装置3连接至下箱体框架2,并为其传递重量的作用即可。支撑装置1至少有两端与下箱体框架2连接将重量传递至下箱体框架2,同时支撑装置1被下箱体框架2包围的部分由于注塑工艺部分或全部地包埋于注塑部件4中。
需要理解的是,支撑装置1与冷却装置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式,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注塑部件4,主要填充空隙,起蒙皮、填充、密封功能,设置时,安装时先将冷却装置3和支撑装置1通过钎焊或高强结构胶粘接的方式安装在下箱体框架2上,使三者固定连接成一体,然后把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冷却装置3、支撑装置1和下箱体框架2置于模具中,定位并固定,再通过手糊或者模具注塑模压的方式,把构成注塑部件4的材料注塑到已固定的模具型腔内,待填充完毕后,保持、降温、吊起模具上模、取出下箱体即可。从而使四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一个集成热管理功能的,并且即轻又便宜的电池箱。其中注塑部件4所用的材料一般为复合材料,例如高分子塑料、玻璃钢等。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避免外部热量侵入,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避免温度电池包丧失。
需要理解的是,在注塑过程中还可以预埋加强筋、连接件等使得其额外获得稳定的延伸部件。
冷却装置3可以是冷却管或者冷却板,其中冷却管或者冷却板内部可以形成管路与外部的热交换系统(例如车载冷却系统)连接并连通,通过管路内的流体换热,也可以是单纯通过散热装置(例如风扇)散热。其中,冷却板可以一整体的板状结构,并根据电池结构冲压一些孔或凹陷部以配合安装,冷却管可以是几根管直接连向外部,也可以是密集排布形成一冷却面。
如图5-图8所示,在安装电池包7时,各层自下向上分别是:注塑部件4、冷却装置3,导热垫层(例如导热硅胶等)和电池包7,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注塑部件4的隔热效果。
采用上述方案,下箱体框架2承重并通过支撑装置1支撑冷却装置3。支撑装置1使外部环境与冷却装置3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而不直接接触,同时使用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材料作为注塑部件4注塑填充冷却装置3和支撑装置1之间的空隙,使这部分空隙形成隔热层并同时作为壳体起到蒙皮和密封等作用。冷却部件不但可以带走电池的废热,也可以在高寒地区传递从外部加热装置获得的热量。通过注塑部、支撑装置1和下箱体框架2的配合保证箱体强度和冷却部件的可靠性,可节省部分或全部保温层,使整体结构更加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同时既满足了隔热性能防止外部环境对电池板造成影响,又可通过冷却装置3将热量传输出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下箱体框架2包括边框21和至少一个连接板22;其中,边框21围绕形成空间23,空间23容纳冷却装置3、支撑装置1和注塑部;连接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边框21的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并位于空间23内;支撑装置1分别与边框21和连接板22固定连接。
具体地,下箱体框架2如图1所示围绕形成一具有容纳空间23的框体,使得其承重部分主要在四周,而内部的注塑部件4则不承重,其中连接板22保证框体的强度。从而一方面使得注塑部件4的材料的选择更加多样,可以选择一些注塑性好,隔热性能好但是容易老化或易碎的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内部的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边框21环绕在周围仅起到承重作用,而连接板22可以加强边框21的强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连接板22将边框21的空间23分隔为多个231安装区域231;并且,支撑装置1包括多个支撑部件,每一安装区域23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部件中的一部分支撑部件,位于对应的安装区域231内的所有支撑部件沿连接板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支撑部件垂直设置于连接板22,并且每个安装区域231内均设置有支撑于支撑部件上的对应的冷却装置3。
采用上述方案,将边框21的包围的空间23分隔为多个安装区域231可以方便安装电池包7,在损坏时也可以仅对坏了的部分进行更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冷却装置3包括冷却管,冷却管弯折延伸形成平面状结构,平面状结构的厚度方向平行于下箱体的高度方向。
具体地,厚度方向或高度方向为图1中竖直方向。
具体地,冷却管弯折形成的平面状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需要理解的是该平面状结构可以是由一根冷却管形成也可以是多根冷却管弯折合并形成。
采用上述方案,形成一散热面有助于电池包7安装和散热,也使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平面状结构的冷却装置3底部埋设于注塑部件4,并且注塑部件4的顶面在下箱体5的高度方向上低于平面状结构的顶面;冷却管弯折延伸使冷却管自身相邻的部分形成间隙,注塑部件4在间隙形成凹口。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设置导热层6时保证导热效果,减小热阻,导热层6可以在挤压后充分填充注塑部件4、冷却装置3和电池包7下表面的缝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3包括冷却板,冷却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于下箱体5的高度方向。
具体地,下箱体5的高度方向或冷却板的厚度为图1中竖直方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塑性硬隔热材料为玻璃钢。
具体地,玻璃钢的密度1.75*103kg/m3,铝合金密度2.7*103kg/m3,根据该密度在同样的体积下玻璃钢一般可减重10%~20%左右。玻璃钢具备轻质高强(比铝合金更轻,强度上相差无几)、耐腐蚀性能好、绝缘界电性能好、热性能良好(绝热、耐烧蚀)、可设计性好、工艺性优良(可做成复杂形状,其模具成本远低于铝合金加工用模具)等优势,然其弹性模量低、层间剪切强度低等缺点,使其难以作为长期受力部件使用,因此将其作为注塑部件4填充至冷却装置3和支撑装置1之间的空隙,让支撑装置1和下箱体框架2承重,即可以发挥其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
同时玻璃钢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当冷却装置3集成到玻璃钢中,可不装或少装保温层即可适应高寒工作环境,外部温度过高时,又能隔绝外部热量的侵入,提升了电池包7的温度适应性,此外玻璃钢具有良好的硬度可以保证强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箱体框架2的材质为铝合金。
采用上述方案,铝合金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同时质量比铁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箱体框架2上设置有加强筋,并且注塑部件4中预埋有连接件或引导件。
具体地,连接件包括小支架、镶嵌件等,连接件包括螺母等。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加强筋可以加强下箱体框架2强度,更加稳固。注塑部件4中预埋有连接件或引导件,在注塑时与注塑部件4形成一体,可以在与外部装置连接时保证连接强度。
实施例2
一种电池包总成,如图9-图12以及图3所示,包括电池包7,电池包总成还包括:实施例1中的电池箱,电池包7设置在电池箱的下箱体5上;以及导热层6,导热层6设置在冷却装置3靠近电池包7的一侧,并且导热层6的上表面与电池包7的底面固定连接,电池包7通过导热层6将产生的热量经冷却装置3传递出去。
具体地,图9为安装在电池包7上的导热层6的结构示意图,并且导热层6与下箱体5的安装部分相适应;图10为图3中的下箱体结合了导热层后的结构;图11为电池包7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0中的基础上安装电池包后得到图12的电池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更具体地,导热层6可以是硅胶导热垫、导热胶等。
将实施例1中的电池箱的在冷却装置3上,在电池包7的固定区域粘贴导热层6,然后将安装了导热层6的电池包7连接在电池箱上,导热层6面向冷却装置3。其中,电池包7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在下箱体框架2,也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上,本实施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池包7底部固定区域粘贴导热层6,并通过挤压或部分叠放的方式设置在对应的冷却装置3上,将电池包7的热量传递至冷却装置3。同时上述的电池箱具有热管理功能,可以隔绝外部环境对电池包7的影响同时有效散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实施例1中的图8所示,当注塑部件4形成有凹口时,导热层6设置在凹口中,并且导热层6分别与冷却装置3的冷却管和电池包的底面密封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保证导热效果,减小热阻,导热层6可以在挤压后充分填充注塑部件4、冷却装置3和电池包7下表面的缝隙。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池箱,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包括下箱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还包括冷却装置、支撑装置和注塑部件;其中,
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下箱体框架上,并且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冷却装置,并与所述冷却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注塑部件填充在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下箱体框架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的空隙中,以使所述下箱体框架、所述支撑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注塑部件形成一整体结构,且所述注塑部件与所述下箱体框架、所述支撑装置围绕形成有一下箱体容纳腔室,所述冷却装置位于所述下箱体容纳腔室内;
所述注塑部件的材料为可塑性硬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框架包括边框和至少一个连接板;其中,
所述边框围绕形成空间,所述空间容纳所述冷却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注塑部;
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框的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并位于所述空间内;
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边框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将所述边框的所述空间分隔为多个安装区域;并且,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部件,每一所述安装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部件中的一部分所述支撑部件,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区域内的所有所述支撑部件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支撑部件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并且每个所述安装区域内均设置有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对应的所述冷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弯折延伸形成平面状结构,所述平面状结构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下箱体的高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状结构的底部埋设于所述注塑部件,并且所述注塑部件的顶面在所述下箱体的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状结构的顶面;
所述冷却管弯折延伸使所述冷却管自身相邻的部分形成间隙,所述注塑部件在所述间隙形成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下箱体的高度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性硬隔热材料为玻璃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框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框架上设置有加强筋,并且所述注塑部件中预埋有连接件或引导件。
10.一种电池包总成,包括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总成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的下箱体上;
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靠近所述电池包的一侧,并且所述导热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导热层将产生的热量经所述冷却装置传递出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塑部件形成有凹口时,所述导热层设置在所述凹口中,并且所述导热层分别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冷却管和所述电池包的所述底面密封配合。
CN202020035000.6U 2020-01-08 2020-01-08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Active CN211088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5000.6U CN211088367U (zh) 2020-01-08 2020-01-08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5000.6U CN211088367U (zh) 2020-01-08 2020-01-08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8367U true CN211088367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5000.6U Active CN211088367U (zh) 2020-01-08 2020-01-08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8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066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066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89996B1 (ko) 액상 냉매 유출에 대한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US11509001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power battery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KR100897179B1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 제조용 프레임 부재
CN213026305U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KR20200097511A (ko) 배터리 모듈
JP7284836B2 (ja) 動力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211088367U (zh) 电池箱和电池包总成
CN112290143B (zh) 动力电池及车辆
CN111477808A (zh) 汽车、电池模组及其制造工艺
CN109671886A (zh) 一种强化热量传递的软包电池模组结构
CN215662966U (zh) Bdu结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7281074U (zh) 电池箱下箱体组件、电池箱、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4254538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1789133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3583980U (zh) 电芯模组以及电池箱
CN210040347U (zh)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JP2023528962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111276656B (zh) 一种集成高效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下箱体组件
CN208478442U (zh) 灌封动力电池组及锂离子电池包
CN113285137B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1150722U (zh) 一种电池散热结构
CN211789167U (zh) 一种高阻尼隔热电池箱体
CN211743260U (zh) 电池模组和汽车
CN108110152B (zh) 基于蜂窝状结构化的方形电池包
CN216354381U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