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7022U -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7022U
CN211087022U CN201921961295.3U CN201921961295U CN211087022U CN 211087022 U CN211087022 U CN 211087022U CN 201921961295 U CN201921961295 U CN 201921961295U CN 211087022 U CN211087022 U CN 211087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ater tank
motor
wa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12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德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nod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nod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nod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nod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12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7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7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7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属于反应器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转动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外臂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水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所述圆筒内设有搅拌箱和电热棒,所述搅拌箱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搅拌杆,所述圆筒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传动连接,圆筒上分别连接有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所述搅拌箱上安装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方便反应物的上料和生成物的出料,调节方便,使得反应充分进行,混合均匀,同时可以进行温度的控制,通过水浴控温,温度稳定,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器实现反应过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冶金、轻工等工业部门。化学反应工程以工业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反应器数学模型,研究反应器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器动态特性和反应器参数敏感性,以实现工业反应器的可靠设计和操作控制。现有的反应器在温度控制方面不能准确的调节温度,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同时在反应时,反应物不能充分混合,出料不便,很多物料位于出料口,不能充分进行反应,因此,需要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转动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外臂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水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所述圆筒内设有搅拌箱和电热棒,所述搅拌箱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搅拌杆,所述圆筒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传动连接,圆筒上分别连接有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所述搅拌箱上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延伸至圆筒外,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密封塞,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板,所述水箱转动安装有竖轴,竖轴上设有散热杆和扇叶,所述水箱内设有输送管,输送管的顶部贯穿隔板,输送管内转动安装有输送螺杆,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滑动安装于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输送螺杆和竖轴传动连接,水箱上设有水泵,水泵的连接有直管,直管与进水软管连接,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竖管,出水软管的一端与竖管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杆和搅拌杆转动,搅拌搅拌箱内的反应物,使得反应充分进行,通过双向减速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带动弧形齿条移动使得圆筒进行转动,使得出料管的开口朝下,实现出料,出料方便。通过水泵把水箱内的冷水通过直管和进水软管输送进圆筒内,搅拌箱通过硅酸盐材质制成,可以导热,在反应需要加热时,通过电热棒加热水,水浴传热,温度稳定,需要冷环境不启动电热棒即可。加热过的水和吸收反应热的水通过竖轴转动使得扇叶和散热杆转动,实现对热水的搅拌散热和吹风散热,水通过输送管进入到隔板的左侧,重新变为冷水,便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推杆电机18均为EC2-CA推杆电机,气缸20为CDZ1B10-45-A型气缸,双向减速电机为RV75型双向减速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设有设置有双向减速电机,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竖板,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齿轮固定套设于转轴上,双向减速电机通过皮带轮与转轴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双向减速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带动弧形齿条移动使得圆筒进行转动,使得出料管的开口朝下,出料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与密封塞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推杆电机带动密封塞运动实现出料管的打开与关闭,出料管的开口朝上时,进行加料,出料管与密封塞分开加料后结合,出料管开口向下时,出料管与密封塞分开,进行出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水箱上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热棒连接,温度传感器为PT-100型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为AT89C51型控制器。
采用上述方案,在反应需要加热时,通过电热棒加热水,给搅拌箱传热,实现给反应加热,通过水浴加热,温度比较控制比较稳定,搅拌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棒的启动与关闭,实现温度的控制,水浴传热,温度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设有滑杆,滑杆上滑动套设有滑板,第二电机设置于滑板上,定位板上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滑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杆提供滑板的安装轨道,通过气缸带动滑板移动实现第二电机滑动安装在定位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底部内壁转动安装有承重杆,承重杆与输送螺杆固定连接,输送螺杆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与输送管转动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驱动杆和竖轴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杆与输送螺杆传动连接,实现了第二电机与输送螺杆的传动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安装有左从动齿轮,竖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竖轴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从动齿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电机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的依次啮合,实现第二电机与输送螺杆和竖轴的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管为倒立设置的L形结构,输送管的顶部位于隔板的顶部,输送管和竖轴均位于隔板的一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隔板把冷水和热水分开,通过给热水变冷,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输送管用于水的输送,数轴用于对热水进行散热的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热棒为镍铬合金材质制成,电热棒为两个,两个电热棒位于搅拌箱的两侧,搅拌箱为硅酸盐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硅酸盐材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可以通过水浴和电热棒的配合,进行水温的控制,从而给搅拌箱提供冷热的环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筒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轴,安装轴与支撑柱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轴与支撑柱的转动连接,实现圆筒与支持柱的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动杆和搅拌杆转动,搅拌搅拌箱内的反应物,使得反应充分进行,通过双向减速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带动弧形齿条移动使得圆筒进行转动,使得出料管的开口朝下,实现出料,出料方便。
通过水泵把水箱内的冷水通过直管和进水软管输送进圆筒内,搅拌箱通过硅酸盐材质制成,可以导热,在反应需要加热时,通过电热棒加热水,水浴传热,温度稳定,需要冷环境不启动电热棒即可。
加热过的水和吸收反应热的水通过竖轴转动使得扇叶和散热杆转动,实现对热水的搅拌散热和吹风散热,水通过输送管进入到隔板的左侧,重新变为冷水,便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方便反应物的上料和生成物的出料,调节方便,使得反应充分进行,混合均匀,同时可以进行温度的控制,通过水浴控温,温度稳定,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圆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支撑柱;3、圆筒;4、弧形齿条;5、齿轮;6、双向减速电机;7、第一电机;8、搅拌箱;9、转动杆;10、搅拌杆;11、电热棒;12、出料管;13、隔板;14、输送管;15、输送螺杆;16、竖轴;17、散热杆;18、扇叶;19、竖管;20、出水软管;21、水泵;22、直管;23、进水软管;24、滑板;25、第二电机;26、矩形通孔;27、主动齿轮;28、驱动杆;29、密封塞;30、左从动齿轮;31、右从动齿轮;32、气缸;33、推杆电机;34、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包括水箱1,水箱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之间转动安装有圆筒3,圆筒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轴,安装轴与支撑柱2转动连接(见图1和图5);通过安装轴与支撑柱2的转动连接,实现圆筒3与支持柱2的转动连接。
圆筒3的外臂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4,水箱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弧形齿条4啮合,圆筒3内设有搅拌箱8和电热棒11,搅拌箱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9,转动杆9上设有搅拌杆10,圆筒3上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转动杆9传动连接,圆筒3上分别连接有进水软管23和出水软管20,搅拌箱8上安装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一端延伸至圆筒3外,出料管12上设有密封塞29(见图1和图3);通过转动杆9和搅拌杆10转动,搅拌搅拌箱8内的反应物,使得反应充分进行,通过双向减速电机6带动齿轮5转动带动弧形齿条4移动使得圆筒3进行转动,使得出料管12的开口朝下,实现出料,出料方便。
水箱1内设有隔板13,水箱1转动安装有竖轴16,竖轴16上设有散热杆17和扇叶18,水箱1内设有输送管14,输送管14的顶部贯穿隔板13,输送管14内转动安装有输送螺杆15,水箱1的顶部设有定位板34,定位板34上滑动安装于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分别与输送螺杆15和竖轴16传动连接,水箱1上设有水泵21,水泵21的连接有直管22,直管22与进水软管23连接,定位板34上设有竖管19,出水软管20的一端与竖管19连接(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6);通过水泵21把水箱1内的冷水通过直管22和进水软管23输送进圆筒3内,搅拌箱8通过硅酸盐材质制成,可以导热,在反应需要加热时,通过电热棒11加热水,水浴传热,温度稳定,需要冷环境不启动电热棒11即可。加热过的水和吸收反应热的水通过竖轴16转动使得扇叶18和散热杆17转动,实现对热水的搅拌散热和吹风散热,水通过输送管14进入到隔板13的左侧,重新变为冷水,便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水箱1的设有设置有双向减速电机6,水箱1的顶部安装有竖板,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齿轮5固定套设于转轴上,双向减速电机6通过皮带轮与转轴传动连接(见图1);双向减速电机6带动齿轮5转动带动弧形齿条4移动使得圆筒3进行转动,使得出料管12的开口朝下,出料方便。
出料管12上设有推杆电机33,推杆电机33的推杆与密封塞29固定连接(见图3);推杆电机33带动密封塞29运动实现出料管12的打开与关闭,出料管12的开口朝上时,进行加料,出料管12与密封塞分开加料后结合,出料管12开口向下时,出料管12与密封塞分开,进行出料。
搅拌箱8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水箱1上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热棒11连接,温度传感器为PT-100型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为AT89C51型控制器(未图示);在反应需要加热时,通过电热棒11加热水,给搅拌箱8传热,实现给反应加热,通过水浴加热,温度比较控制比较稳定,搅拌箱8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棒11的启动与关闭,实现温度的控制,水浴传热,温度稳定。
定位板34上开设有矩形通孔26,矩形通孔26内设有滑杆,滑杆上滑动套设有滑板24,第二电机25设置于滑板24上,定位板34上设有气缸32,气缸32的活塞杆与滑板24固定连接(见图2和图4);通过滑杆提供滑板24的安装轨道,通过气缸32带动滑板24移动实现第二电机25滑动安装在定位板34上。
水箱1的底部内壁转动安装有承重杆,承重杆与输送螺杆15固定连接,输送螺杆15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杆28,驱动杆28与输送管14转动连接,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分别与驱动杆28和竖轴16传动连接(见图2和图4);通过驱动杆与输送螺杆传动连接,实现了第二电机25与输送螺杆15的传动了连接。
驱动杆28的顶部安装有左从动齿轮30,竖轴16与定位板34转动连接,竖轴16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从动齿轮31,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27,主动齿轮27、左从动齿轮30和右从动齿轮31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见图4);通过第二电机25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左从动齿轮30和右从动齿轮31的依次啮合,实现第二电机25与输送螺杆14和竖轴16的传动连接。
输送管14为倒立设置的L形结构,输送管14的顶部位于隔板13的顶部,输送管14和竖轴16均位于隔板13的一侧(见图2和图4);通过隔板13把冷水和热水分开,通过给热水变冷,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输送管14用于水的输送,数轴16用于对热水进行散热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电热棒11为镍铬合金材质制成,电热棒11为两个,两个电热棒11位于搅拌箱8的两侧,搅拌箱8为硅酸盐材质制成。硅酸盐材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可以通过水浴和电热棒8的配合,进行水温的控制,从而给搅拌箱8提供冷热的环境。
在使用时,通过推杆电机33带动密封塞29运动实现出料管12的打开与关闭,通过出料管12进行加料,进入到搅拌箱8内,这时出料管12的开口朝上的,反应物不会在出料管12处堆积而得不到反应,通过第一电机7带动转动杆9和搅拌杆10转动,搅拌搅拌箱8内的反应物,使得反应充分进行,通过双向减速电机6带动齿轮5转动带动弧形齿条4移动使得圆筒3进行转动,使得出料管12的开口朝下,然后推杆电机33带动密封塞29运动打开出料管12,实现出料,出料方便。通过水泵21把水箱1内的冷水通过直管22和进水软管23输送进圆筒3内,搅拌箱8通过硅酸盐材质制成,可以导热,在反应需要加热时,通过电热棒11加热水,给搅拌箱8传热,实现给反应加热,通过水浴加热,温度比较控制比较稳定,搅拌箱8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棒11的启动与关闭,实现温度的控制,水浴传热,温度稳定,需要冷环境不启动电热棒11即可。加热过的水和吸收反应热的水可从出水软管20和竖管19排出到水箱1内,在隔板13的右侧,隔板13的左侧为冷水,加热的水进行降温,通过气缸32带动滑板24向右运动使得主动齿轮27与右从动齿轮31啮合,第二电机25带动主动齿轮27转动带动右从动齿轮31和竖轴16转动使得扇叶18和散热杆17转动,实现对热水的搅拌散热和吹风散热,等热水冷却下来后,通过气缸32带动滑板24向做运动使得主动齿轮27与左从动齿轮30啮合,主动齿轮27转动带动左从动齿轮30和驱动杆28转动,驱动杆28带动输送螺杆15转动使得降温后的水通过输送管14进入到隔板13的左侧,重新变为冷水,便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之间转动安装有圆筒(3),所述圆筒(3)的外臂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4),所述水箱(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齿轮(5),齿轮(5)与弧形齿条(4)啮合,所述圆筒(3)内设有搅拌箱(8)和电热棒(11),所述搅拌箱(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上设有搅拌杆(10),所述圆筒(3)上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转动杆(9)传动连接,圆筒(3)上分别连接有进水软管(23)和出水软管(20),所述搅拌箱(8)上安装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一端延伸至圆筒(3)外,所述出料管(12)上设有密封塞(29),所述水箱(1)内设有隔板(13),所述水箱(1)转动安装有竖轴(16),竖轴(16)上设有散热杆(17)和扇叶(18),所述水箱(1)内设有输送管(14),输送管(14)的顶部贯穿隔板(13),输送管(14)内转动安装有输送螺杆(15),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有定位板(34),定位板(34)上滑动安装于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分别与输送螺杆(15)和竖轴(16)传动连接,水箱(1)上设有水泵(21),水泵(21)的连接有直管(22),直管(22)与进水软管(23)连接,所述定位板(34)上设有竖管(19),出水软管(20)的一端与竖管(1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设有设置有双向减速电机(6),水箱(1)的顶部安装有竖板,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齿轮(5)固定套设于转轴上,双向减速电机(6)通过皮带轮与转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2)上设有推杆电机(33),推杆电机(33)的推杆与密封塞(2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8)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水箱(1)上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热棒(11)连接,温度传感器为PT-100型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为AT89C51型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4)上开设有矩形通孔(26),矩形通孔(26)内设有滑杆,滑杆上滑动套设有滑板(24),第二电机(25)设置于滑板(24)上,定位板(34)上设有气缸(32),气缸(32)的活塞杆与滑板(2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底部内壁转动安装有承重杆,承重杆与输送螺杆(15)固定连接,输送螺杆(15)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杆(28),驱动杆(28)与输送管(14)转动连接,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分别与驱动杆(28)和竖轴(16)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28)的顶部安装有左从动齿轮(30),竖轴(16)与定位板(34)转动连接,竖轴(16)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从动齿轮(31),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27),主动齿轮(27)、左从动齿轮(30)和右从动齿轮(31)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4)为倒立设置的L形结构,输送管(14)的顶部位于隔板(13)的顶部,输送管(14)和竖轴(16)均位于隔板(13)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棒(11)为镍铬合金材质制成,电热棒(11)为两个,两个电热棒(11)位于搅拌箱(8)的两侧,搅拌箱(8)为硅酸盐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轴,安装轴与支撑柱(2)转动连接。
CN201921961295.3U 2019-11-14 2019-11-14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Active CN211087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1295.3U CN211087022U (zh) 2019-11-14 2019-11-14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1295.3U CN211087022U (zh) 2019-11-14 2019-11-14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7022U true CN211087022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8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1295.3U Active CN211087022U (zh) 2019-11-14 2019-11-14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7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0733A (zh) 一种具有搅拌和调节温度功能的石墨烯生产设备
CN107537379A (zh) 一种便于分层取样的化工原料混料装置
CN211087022U (zh) 全自动反应器温控系统
CN112779124B (zh) 一种利用酶的变性淀粉生产装置
CN206325413U (zh) 一种溶解釜
CN215693459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设备
CN211514234U (zh) 一种新型物料罐
CN212700659U (zh) 一种化工反应萃取装置
CN105771855B (zh) 一种酯化生物沥青一体化制备装置及方法
CN204768668U (zh) 一种化工水性涂料搅拌釜
CN217663310U (zh) 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
CN203227495U (zh) 一种旋转式组合反应釜
CN218307568U (zh) 一种粘合胶生产用搅拌器
CN220802769U (zh) 导热硅脂膏的搅拌混合装置
CN21561153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二氧化碲反应调和釜
CN220159950U (zh) 一种水热反应釜
CN215353419U (zh) 反应釜
CN218654122U (zh) 一种具有方便搅拌机构的搅拌机
CN217139236U (zh) 一种油墨车间废料蒸馏回收系统
CN218545232U (zh) 一种用于煤泥检测的预干燥装置
CN218365818U (zh) 一种pla片材生产用材料混合设备
CN212902396U (zh) 一种用于混合机组中的干燥装置
CN213726463U (zh) 一种利用工业废气合成偏氟乙烯的设备
CN218131200U (zh) 一种洗发水生产用混合稀释装置
CN218077430U (zh) 一种洗涤液搅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