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2072U -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2072U
CN211082072U CN201921854731.7U CN201921854731U CN211082072U CN 211082072 U CN211082072 U CN 211082072U CN 201921854731 U CN201921854731 U CN 201921854731U CN 211082072 U CN211082072 U CN 211082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crankcase
motorcyc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47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Songling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Songling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Songling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Songling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47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2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2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2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包括左曲轴箱体;右曲轴箱体,与左曲轴箱体匹配连接;一出油孔,设置于左曲轴箱体的机油池上;一泻油孔,设置于左曲轴箱体的前部端盖上;若干吸热导向片,沿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设置,能够对机油池内的机油进行流动导向以及通过左曲轴箱体前侧迎风面对沿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流动的机油进行散热;过油孔,设置于左曲轴箱体与右曲轴箱体的接合面上。以及还公开了应用上述曲轴箱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相比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造巧妙,能够降低曲轴箱温度和机油温度,改善机油润滑性能,延长机油更换周期和发动机寿命。

Description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对其性能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摩托车是靠发动机驱动实现工作的,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曲轴箱结构。目前,在曲轴箱结构中,一般直接通过在盖体上设置一对油孔以实现机油回流到箱体底部上,但这种回流方式所得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较高,机油容易物理变质,易影响到其润滑性能,同时过高的机油温度也可能对曲轴箱本体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能够降低曲轴箱温度和机油温度,改善机油润滑性能,延长机油更换周期和发动机寿命。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包括:
左曲轴箱体;
右曲轴箱体,与所述左曲轴箱体匹配连接;
一出油孔,能够导出机油,设置于所述左曲轴箱体的机油池上;
一泻油孔,能够对所述机油池内的机油进行分流,设置于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端盖上;
若干吸热导向片,沿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设置,能够对所述机油池内的机油进行流动导向以及通过所述左曲轴箱体前侧迎风面对沿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流动的机油进行散热;
过油孔,设置于所述左曲轴箱体与所述右曲轴箱体的接合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将其中一个泻油孔替换成了出油孔,能够直接从左曲轴箱体的机油池上导出机油,避免因机油集中导出而带来的箱体升温,更加有利于机油在左曲轴箱体内进行流通,尤其是,通过出油孔导通的机油能够沿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流动,并被吸热导向片进行导向以及配合迎风面进行吸热,能够对流动中的机油和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部分同时进行降温,也可进一步优化机油的流动路径,可见能够改善机油润滑性能,对箱体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过油孔能够使机油贯通两个曲轴箱体,确保机油能够充分通过两曲轴箱体前部的迎风面,实现对于机油的稳定降温。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造巧妙,能够降低曲轴箱温度和机油温度,改善机油润滑性能,延长机油更换周期和发动机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过油孔孔心与所述出油孔孔心间连线垂直于所述左曲轴箱体与所述右曲轴箱体的接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孔与所述泻油孔等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孔与所述泻油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过油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出油孔的直径。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的左曲轴箱体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的左曲轴箱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的左曲轴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的右曲轴箱体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左曲轴箱体100、右曲轴箱体200、出油孔300、机油池110、泻油孔400、前部端盖120、吸热导向片500、前部垫片130、过油孔6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图3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包括:
左曲轴箱体100;
右曲轴箱体200,与左曲轴箱体100匹配连接;
一出油孔300,能够导出机油,设置于左曲轴箱体100的机油池110上;
一泻油孔400,能够对机油池110内的机油进行分流,设置于左曲轴箱体100的前部端盖120上;
若干吸热导向片500,沿左曲轴箱体100的前部垫片130方向设置,能够对机油池110内的机油进行流动导向以及通过左曲轴箱体100前侧迎风面对沿左曲轴箱体100的前部垫片130方向流动的机油进行散热;
过油孔600,设置于左曲轴箱体100与右曲轴箱体200的接合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相比于现有技术,将其中一个泻油孔400替换成了出油孔300,能够直接从左曲轴箱体100的机油池110上导出机油,避免因机油集中导出而带来的箱体升温,更加有利于机油在左曲轴箱体100内进行流通,尤其是,通过出油孔300导通的机油能够沿左曲轴箱体100的前部垫片130方向流动,并被吸热导向片500进行导向以及配合迎风面进行吸热,能够对流动中的机油和左曲轴箱体100的前部垫片130部分同时进行降温,也可进一步优化机油的流动路径,可见能够改善机油润滑性能,对箱体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参照图1和图4,过油孔600能够使机油贯通两个曲轴箱体,确保机油能够充分通过两曲轴箱体前部的迎风面,实现对于机油的稳定降温。
具体地,吸热导向片500的数量和形状均不限定,其只需沿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130方向设置即可,机油则会因吸热导向片500的阻挡作用而被稳定导向输出;前部垫片130和吸热导向片500可以依照其在左曲轴箱体100内的安装方式,同样在右曲轴箱体200进行相同设置,参照图2,其可以与左曲轴箱体100进行匹配,取得更好的配合效果,因此,在图4中直接对前部垫片130和吸热导向片500进行了特征标号,以便更好地突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这是清楚无误的;在传统技术中,一般直接对箱体通入机油,而本实施例在箱体上设置了一机油池110,能够用于暂存机油,作为传输缓冲结构,有利于实现对于箱体内机油的合理分配;参照图1,迎风面指该面上的风吹方向为自然风吹来的方向的平面,自然风吹来的方向即箭头所指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迎风面即为前部垫片130一侧的平面,能够接收自然风,实现对于箱体和机油的降温,同理地,图4中的箭头方向也表示针对右曲轴箱体200一面上的自然风吹来的方向。
更进一步地,过油孔600孔心与出油孔300孔心间连线垂直于左曲轴箱体100与右曲轴箱体200的接合面,该设计能够使过油孔600的位置与出油孔300的位置相匹配对准,可尽量避免机油的迟滞,使机油准确通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使其更容易通过到两箱体前部的迎风面上,实现更加稳定的降温。
更进一步地,使出油孔300与泻油孔400等高设置,能够使机油分流和导出的时机尽量保持一致,更容易使两孔内通出的机油实现混合传导,在理论上不用分别对机油进行分时传导,有利于节省箱体的电源驱动功率;同理,更进一步地,将出油孔300直径与泻油孔400的直径设置为相同的,能够使两孔的通油量保持同步,可以进一步优化机油的传导效果,节省箱体的电源驱动功率。
更进一步地,使过油孔600的直径不小于出油孔300的直径,该设计起到保险作用,可防止箱体内意外情况发生,比如受外力振动、高温变形等,可保证出油孔300通入的机油能够被过油孔600所通入,即能够提升两者之间的机油匹配传输效果。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该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在工作时能够对机油进行降温,从而改善机油润滑性能,能够使机油使用时间延长,同时自身因机油受损程度相对减弱,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和基本原理作了详细论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会有各种等同变形和替换,这些等同变形和替换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曲轴箱体;
右曲轴箱体,与所述左曲轴箱体匹配连接;
一出油孔,能够导出机油,设置于所述左曲轴箱体的机油池上;
一泻油孔,能够对所述机油池内的机油进行分流,设置于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端盖上;
若干吸热导向片,沿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设置,能够对所述机油池内的机油进行流动导向以及通过所述左曲轴箱体前侧迎风面对沿所述左曲轴箱体的前部垫片方向流动的机油进行散热;
过油孔,设置于所述左曲轴箱体与所述右曲轴箱体的接合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孔孔心与所述出油孔孔心间连线垂直于所述左曲轴箱体与所述右曲轴箱体的接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与所述泻油孔等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与所述泻油孔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出油孔的直径。
6.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
CN201921854731.7U 2019-10-30 2019-10-30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Active CN211082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4731.7U CN21108207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4731.7U CN21108207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2072U true CN211082072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4731.7U Active CN211082072U (zh) 2019-10-30 2019-10-30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2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6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71281A (zh) 驱动装置的冷却结构
CN112096503A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高效冷却水泵
US8857415B2 (en) Charge air cooler
CN211082072U (zh) 摩托车低温式发动机曲轴箱及应用其的发动机
CN201310416Y (zh) 一种油冷式摩托车发动机的箱体结构
WO2008019552A1 (fr) Couvercle latéral de moteur diesel horizontal
CN105545445B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111098698A (zh) 汽车及其冷却模块
CN21195066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外置油冷散热结构
CN210460886U (zh) 一种齿轮室盖
CN201162553Y (zh) 摩托车润滑油冷却装置
CN208950694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用冷却系统
JP2014528039A (ja) 熱パイプを介した電気モータの冷却
CN201944039U (zh) 一种双电子风机换热器
CN202187819U (zh) 一种新型液冷摩托车冷却器
CN21580621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散热装置的减速机
CN109958546B (zh) 一种柴油机用发动机箱体
CN215979610U (zh) 一种散热型车用柴油机壳体
CN203499954U (zh) 油冷空气压缩机
CN219281834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箱体的散热结构
CN203331818U (zh) 一种汽车散热模块周边密封结构
CN113090375B (zh) 一种具有快速降温装置的汽车发动机
CN213578260U (zh) 一种高效风冷柴油机发动机箱体
CN208900205U (zh) 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及推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torcycle low temperature engine crankcase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Jiangmen branch

Pledgor: Jiangmen Songling Locomotiv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4000043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