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9386U - 一种电镀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镀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9386U
CN211079386U CN201921938847.9U CN201921938847U CN211079386U CN 211079386 U CN211079386 U CN 211079386U CN 201921938847 U CN201921938847 U CN 201921938847U CN 211079386 U CN211079386 U CN 211079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conducting plate
current conducting
overflow
pol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88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Bailiang Electroplat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Bailiang Electroplat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Bailiang Electroplating Co filed Critical Hubei Bailiang Electroplating Co
Priority to CN2019219388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9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9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9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阴极导电板、阳极导电板和驱动单元,其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所述阴极导电板和所述阳极导电板均竖直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相向的分布在所述槽体的前后两侧,所述阴极导电板和所述阳极导电板分别通过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槽体的对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对应的所述阴极导电板或所述阳极导电板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槽体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内均设有喷嘴。

Description

一种电镀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镀槽。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槽是工件电镀时的基础设施,但是现有的电镀槽具有电镀不均匀的问题,且电镀工件太大时,会导致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外溢,造成电镀液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阴极导电板、阳极导电板和驱动单元,其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所述阴极导电板和所述阳极导电板均竖直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相向的分布在所述槽体的前后两侧,所述阴极导电板和所述阳极导电板分别通过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槽体的对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对应的所述阴极导电板或所述阳极导电板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槽体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内均设有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由内槽体和外槽体组成,所述内槽体和所述外槽体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内槽体和所述外槽体的上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内槽体平行设置在所述外槽体内,其下端与所述外槽体的底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外槽体的上端平齐,并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外槽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槽体和内槽体之间形成矩形结构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均匀间隔的设有加热单元,所述阴极导电板、所述阳极导电板和所述驱动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内槽体内,所述外槽体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内槽体上设有与多个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体前侧和后侧的内壁中部均设有沿所述内槽体长度方向设有的导轨,所述导轨内均嵌设有与其匹配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阴极导电板或所述阳极导电板的一侧对应的与所述阴极导电板或所述阴极导电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体内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转轴,且两根所述转轴左右间隔的分布在所述内槽体的中心线上,其下端均穿过所述内槽体的底壁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外槽体的下端中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朝上设置,其穿过所述外槽体的下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内槽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两根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两根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每根所述转轴上端的设有搅拌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溢出槽,所述溢出槽设置在所述外槽体的左侧,所述溢出槽右侧的上部设有第三溢出口,所述内槽体左侧的上部设有第一溢出口,所述外槽体左侧的上部设有第二溢出口,所述第一溢出口、所述第二溢出口和所述第三溢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形成溢出通道,所述溢出通道内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溢出口和所述第二溢出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溢出槽用于盛装溢出的电镀液。
进一步地,所述溢出槽的下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内槽体左侧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液口,所述外槽体左侧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溢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形成进液通道,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和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单元 30驱动阴极导电板和阳极导电在槽体内移动,以解决现有的电镀槽电镀不均匀的问题。且当对尺寸较大的工件进行电镀时,溢出的电镀液通过溢出通道81流入溢出槽内,由溢出槽进行收集,避免电镀液外流造成的浪费,提高电镀槽的节能环保性和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镀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镀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阴极导电板10、阳极导电板20和驱动单元30,其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所述槽体的下端设有支脚40,所述阴极导电板10和所述阳极导电板20均竖直且相向的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均通过所述驱动单元30与所述槽体的对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30驱动对应的所述阴极导电板10或所述阳极导电板20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槽体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内均设有喷嘴。
在本实用新型中,阴极导电板10设置在槽体后侧的内壁上,阳极导电板20 设置在槽体前侧的内壁上,驱动单元30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槽体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的上部均固定设有直线模组,阴极导电板10或阳极导电板20靠近直线模组的一侧与对应的直线模组上的滑块固定连接,直线模组驱动对应的阴极导电板10或阳极导电板20沿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单元30的具体实施例不限于为直线模组,现有技术中能驱动阴极导电板10和阳极导电板20沿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单元30的具体实施例。而本实施例中的直线模组具有结构简单、驱动轨迹平直和实施成本低的优点。进气口设有3个,其上下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槽体右侧侧板上,进气口通过管路外接气泵,通过气泵、进气口和喷嘴以向槽体输送洁净空气,以保证槽体内的电镀液流动。为了防止电镀液外流,每个进气孔与管路连接的位置均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单元30驱动阴极导电板10和阳极导电板20在槽体内移动,以解决现有的电镀槽电镀不均匀的问题,其中,阴极导电板10和阳极导电板20均与市电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槽体由内槽体41和外槽体42组成,所述内槽体41 和所述外槽体42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内槽体41和所述外槽体42的上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内槽体41平行设置在所述外槽体42内,其下端与所述外槽体 42的底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外槽体42的上端平齐,并通过固定板44与所述外槽体4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槽体42和内槽体41之间形成矩形结构的空腔43,所述空腔43的内均匀间隔的设有加热单元90,所述阴极导电板10、所述阳极导电板20和所述驱动单元30均设置在所述内槽体41内,所述外槽体42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5,所述内槽体41上设有与多个第一通孔45对应的第二通孔46,所述第一通孔45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46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槽体内部各个部位的加热温度是否均匀,是影响工件电镀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槽体内部各个部位的加热温度均匀,在空腔43内均匀间隔的设置加热单元90,其中,加热单元90为加热管,加热管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与空腔43对应端固定连接,且空腔43的每一侧的加热管均均匀间隔设置。此外,为了使得内槽体41迅速升温,内槽体41由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而外槽体42则由绝热材料制成,避免烫伤别人。加热管具有实施成本低和加热速度快等优点。直线模座设置在内槽体41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的上部,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6均设有3个,并对应的设置在外槽体42和内槽体41的右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槽体41前侧和后侧的内壁中部均设有沿所述内槽体41长度方向设有的导轨60,所述导轨60内均嵌设有与其匹配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阴极导电板10或所述阳极导电板20的一侧对应的与所述阴极导电板10或所述阴极导电板10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轨60和活动块用于保持阴极导电板10和阳极导电板 20移动轨迹的平直。其中,导轨60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靠近内槽体41对应内壁的左右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槽体41内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转轴70,且两根所述转轴70左右间隔的分布在所述内槽体41的中心线上,其下端均穿过所述内槽体41的底壁伸入所述空腔43内,所述外槽体42的下端中部设有电机71,所述电机71的驱动轴朝上设置,其穿过所述外槽体42的下端伸入所述空腔43内,并与所述内槽体4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71通过传动组件与两根所述转轴70传动连接,所述电机71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两根所述转轴70同步转动,每根所述转轴70上端的设有搅拌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包括两个搅拌叶72,其沿对应的转轴7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转轴70带动搅拌叶72转动,以对电镀液进行搅拌,保证电镀液的流通。其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73、第二皮带轮74、第三皮带轮75 和皮带76,电机71的驱动轴上上下间隔的设有两个第二皮带轮74,两根转轴 70上均同轴对应的设有第一皮带轮73和第三皮带轮75,其中,第一皮带轮73 与位于电机71驱动轴上方的第二皮带轮74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皮带轮75与位于电机71驱动轴下方的第二皮带轮7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皮带轮73和第二皮带轮74之间,第二皮带轮74和第三皮带轮75之间均设有皮带76。当电机71转动时,通过第一皮带轮73、第二皮带轮74、第三皮带轮75和皮带76,即可同步带动两根转轴70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溢出槽80,所述溢出槽80设置在所述外槽体42 的左侧,所述溢出槽80右侧的上部设有第三溢出口,所述内槽体41左侧的上部设有第一溢出口,所述外槽体42左侧的上部设有第二溢出口,所述第一溢出口、所述第二溢出口和所述第三溢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形成溢出通道81,所述溢出通道81内设有第一管道(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溢出口和所述第二溢出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溢出槽80 用于盛装溢出的电镀液。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溢出槽80的结构不做限制,具体的,其为矩形结构,并沿外槽体42的宽度方向设置。当对尺寸较大的工件进行电镀时,溢出的电镀液通过溢出通道81流入溢出槽80内,由溢出槽80进行收集,避免电镀液外流造成的浪费,提高电镀槽的节能环保性和实用性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溢出口和第二溢出口位置应该避免靠近空腔43内的加热管,以防止影响加热管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溢出槽80的下端设有出液口82,所述内槽体41左侧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液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外槽体42左侧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液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溢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形成进液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出液口82通过第二管道84和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84上设有单向阀83。
在本实用新型,溢出槽80内的电镀液通过出液口82和进液通道自动进入内槽体41内,以进行重复利用,提高电镀液的利用率。其中,安装在进液通道内的管路,其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以防止电镀液的外流。而单向阀83的作用是实现电镀液从溢出槽80流向内槽体41的单向流动。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阴极导电板(10)、阳极导电板(20)和驱动单元(30),其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所述阴极导电板(10)和所述阳极导电板(20)均竖直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相向的分布在所述槽体的前后两侧,所述阴极导电板(10)和所述阳极导电板(20)分别通过所述驱动单元(30)与所述槽体的对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30)驱动对应的所述阴极导电板(10)或所述阳极导电板(20)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槽体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内均设有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由内槽体(41)和外槽体(42)组成,所述内槽体(41)和所述外槽体(42)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内槽体(41)和所述外槽体(42)的上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内槽体(41)平行设置在所述外槽体(42)内,其下端与所述外槽体(42)的底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外槽体(42)的上端平齐,并通过固定板(44)与所述外槽体(4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槽体(42)和内槽体(41)之间形成矩形结构的空腔(43),所述空腔(43)的内均匀间隔的设有加热单元(90),所述阴极导电板(10)、所述阳极导电板(20)和所述驱动单元(30)均设置在所述内槽体(41)内,所述外槽体(42)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5),所述内槽体(41)上设有与多个第一通孔(45)对应的第二通孔(46),所述第一通孔(45)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46)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41)前侧和后侧的内壁中部均设有沿所述内槽体(41)长度方向设有的导轨(60),所述导轨(60)内均嵌设有与其匹配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阴极导电板(10)或所述阳极导电板(20)的一侧对应的与所述阴极导电板(10)或所述阴极导电板(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41)内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转轴(70),且两根所述转轴(70)左右间隔的分布在所述内槽体(41)的中心线上,其下端均穿过所述内槽体(41)的底壁伸入所述空腔(43)内,所述外槽体(42)的下端中部设有电机(71),所述电机(71)的驱动轴朝上设置,其穿过所述外槽体(42)的下端伸入所述空腔(43)内,并与所述内槽体(4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71)通过传动组件与两根所述转轴(70)传动连接,所述电机(71)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两根所述转轴(70)同步转动,每根所述转轴(70)上端的设有搅拌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出槽(80),所述溢出槽(80)设置在所述外槽体(42)的左侧,所述溢出槽(80)右侧的上部设有第三溢出口,所述内槽体(41)左侧的上部设有第一溢出口,所述外槽体(42)左侧的上部设有第二溢出口,所述第一溢出口、所述第二溢出口和所述第三溢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形成溢出通道(81),所述溢出通道(81)内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溢出口和所述第二溢出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溢出槽(80)用于盛装溢出的电镀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槽(80)的下端设有出液口(82),所述内槽体(41)左侧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液口,所述外槽体(42)左侧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溢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形成进液通道,所述出液口(82)通过第二管道(84)和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84)上设有单向阀(83)。
CN201921938847.9U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电镀槽 Active CN211079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8847.9U CN211079386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电镀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8847.9U CN211079386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电镀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9386U true CN211079386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1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8847.9U Active CN211079386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电镀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9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0022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pcb垂直连续电镀装置
CN107974704A (zh) 一种旋转及往复运动的电镀槽用阴极移动装置
CN103290437B (zh) 一种阴极多自由度运动微电铸装置
JPH0222159B2 (zh)
CN104005077B (zh) 优化温度场分布的电镀装置及其电镀方法
CN211079386U (zh) 一种电镀槽
CN211367772U (zh) 一种光伏电池片水平电镀的设备
CN112899745A (zh) 一种光伏电池片水平电镀的设备
CN2839303Y (zh) 喷流漂浮式电镀槽
CN213925091U (zh) 一种电镀均匀的电镀槽
CN101165221A (zh) 长铜排连续移动射流镀锡的方法及设备
CN214782251U (zh) 一种连续电镀镀金通用型底座装置
CN205519540U (zh) 一种铸造砂芯浸涂装置
CN206545053U (zh) 便于调节电镀水槽液面的电镀单元
CN202626340U (zh) 一种柱状零件的局部电镀用设备
CN211311643U (zh) 一种用于电镀不同尺寸整板的电镀装置
CN204982115U (zh) 一种齿轮传动式导电座
CN221071697U (zh) 一种防止盐类结晶的旋塞阀镀层设备
CN112160009A (zh) 具有絮凝功能的组合式电镀设备及其电镀方法
CN111206276A (zh) 一种卧式环保镀铬电镀机
CN106702468B (zh) 一种等电位立式全浸没阴极高效连续制备金属薄膜的方法
CN201217708Y (zh) 带钢组合式连续电镀装置
CN2463404Y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带液体导电阳极氧化装置
CN220364605U (zh) 一种电镀槽
CN205420583U (zh) 一种新型电镀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