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9258U - 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79258U CN211079258U CN201921989559.6U CN201921989559U CN211079258U CN 211079258 U CN211079258 U CN 211079258U CN 201921989559 U CN201921989559 U CN 201921989559U CN 211079258 U CN211079258 U CN 2110792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pump
- fixedly connected
- tank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冷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该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当需要对热处理后的泵进行冷却时,通过开启活动盖,将热处理后的泵放在冷却底座的上方,再将活动盖关闭,通过鼓风机带动扇叶片转动,扇叶片转动的过程中,会将冷风吹入进风管的内侧,进风管将冷风吹入出风管的内侧,出风管再将冷风通过冷却喷头吹在冷却罐的内侧,通过冷风在冷却罐内部的循环流动,使得冷却罐的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实现了泵冷却的目的,保证了泵的质量,实现了泵的快速使用,提高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泵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
泵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热处理来提高泵的质量,之后再将泵进行冷却,来实现泵的快速使用,但是现有的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存在着冷却效果较差的缺点,导致不能对泵进行有效的冷却,不能实现泵的快速使用,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泵的使用效果,故而提出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具备冷却效果较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存在着冷却效果较差的缺点,导致不能对泵进行有效的冷却,不能实现泵的快速使用,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泵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冷却效果较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冷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冷却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底座,所述冷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片,所述鼓风机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喷头,所述冷却罐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所述储水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依次贯穿储水箱和冷却箱并延伸至软管的右端,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的右端依次贯穿冷却箱和冷却罐并延伸至出风管的左侧,所述出风管呈U形。
优选的,所述冷却喷头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冷却喷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冷却喷头以出风管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右端依次贯穿冷却箱和储水箱并延伸至储水箱的内侧,所述软管缠绕在冷却罐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风管和冷却喷头均位于冷却罐的内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当需要对热处理后的泵进行冷却时,通过开启活动盖,将热处理后的泵放在冷却底座的上方,再将活动盖关闭,通过鼓风机带动扇叶片转动,扇叶片转动的过程中,会将冷风吹入进风管的内侧,进风管将冷风吹入出风管的内侧,出风管再将冷风通过冷却喷头吹在冷却罐的内侧,通过冷风在冷却罐内部的循环流动,使得冷却罐的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实现了泵冷却的目的,通过微型水泵将冷却液抽进连接管的内侧,通过调节出水阀可将冷却液顺利的抽入连接管的上方,连接管会将冷却液抽进软管当中,因为软管缠绕在冷却罐的外侧,所以通过冷却液可以让冷却罐的外部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冷却罐的内部温度降低,实现了泵的二次冷却,提高了泵的冷却效果,通过安装电磁阀,可将软管内侧的冷却液通过出水管放入储水箱当中,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现了热处理后的泵冷却效果好的目的,保证了泵的质量,实现了泵的快速使用,提高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泵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冷却箱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冷却箱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1冷却箱、2支撑脚、3储水箱、4微型水泵、5连接管、6软管、7出水管、8电磁阀、9冷却罐、10冷却底座、11鼓风机、12扇叶片、13进风管、14出风管、15冷却喷头、16活动盖、17固定手柄、18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冷却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储水箱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4,微型水泵4的型号可为150QJ20-52/9,微型水泵4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软管6,连接管5的顶端依次贯穿储水箱3和冷却箱1并延伸至软管6的右端,连接管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水阀,软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磁阀8,冷却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罐9,出水管7的右端依次贯穿冷却箱1和储水箱3并延伸至储水箱3的内侧,软管6缠绕在冷却罐9的外侧,冷却罐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底座10,冷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1,鼓风机11的型号可为JH-329,鼓风机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片12,鼓风机11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3,进风管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4,进风管13的右端依次贯穿冷却箱1和冷却罐9并延伸至出风管14的左侧,出风管14呈U形,出风管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喷头15,储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出风管14和冷却喷头15均位于冷却罐9的内侧,冷却喷头1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冷却喷头1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冷却喷头15以出风管14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冷却罐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盖16,当需要对热处理后的泵进行冷却时,通过开启活动盖16,将热处理后的泵放在冷却底座10的上方,再将活动盖16关闭,通过鼓风机11带动扇叶片12转动,扇叶片12转动的过程中,会将冷风吹入进风管13的内侧,进风管13将冷风吹入出风管14的内侧,出风管14再将冷风通过冷却喷头15吹在冷却罐9的内侧,通过冷风在冷却罐9内部的循环流动,使得冷却罐9的内部降低,从而实现了泵冷却的目的,通过微型水泵4将冷却液抽进连接管5的内侧,通过调节出水阀可将冷却液顺利的抽入连接管5的上方,连接管5会将冷却液抽进软管6当中,因为软管6缠绕在冷却罐9的外侧,所以通过冷却液可以让冷却罐9的外部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冷却罐9的内部温度降低,实现了泵的二次冷却,提高了泵的冷却效果,通过安装电磁阀8,可将软管6内侧的冷却液通过出水管7放入储水箱3当中,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现了热处理后的泵冷却效果好的目的,保证了泵的质量,实现了泵的快速使用,提高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泵的使用效果,活动盖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17,储水箱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8。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热处理后的泵进行冷却时,通过开启活动盖16,将热处理后的泵放在冷却底座10的上方,再将活动盖16关闭,通过鼓风机11带动扇叶片12转动,扇叶片12转动的过程中,会将冷风吹入进风管13的内侧,进风管13将冷风吹入出风管14的内侧,出风管14再将冷风通过冷却喷头15吹在冷却罐9的内侧,通过冷风在冷却罐9内部的循环流动,使得冷却罐9的内部降低,从而实现了泵冷却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当需要对热处理后的泵进行冷却时,通过开启活动盖16,将热处理后的泵放在冷却底座10的上方,再将活动盖16关闭,通过鼓风机11带动扇叶片12转动,扇叶片12转动的过程中,会将冷风吹入进风管13的内侧,进风管13将冷风吹入出风管14的内侧,出风管14再将冷风通过冷却喷头15吹在冷却罐9的内侧,通过冷风在冷却罐9内部的循环流动,使得冷却罐9的内部降低,从而实现了泵冷却的目的,通过微型水泵4将冷却液抽进连接管5的内侧,通过调节出水阀可将冷却液顺利的抽入连接管5的上方,连接管5会将冷却液抽进软管6当中,因为软管6缠绕在冷却罐9的外侧,所以通过冷却液可以让冷却罐9的外部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冷却罐9的内部温度降低,实现了泵的二次冷却,提高了泵的冷却效果,通过安装电磁阀8,可将软管6内侧的冷却液通过出水管7放入储水箱3当中,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现了热处理后的泵冷却效果好的目的,保证了泵的质量,实现了泵的快速使用,提高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泵的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存在着冷却效果较差的缺点,导致不能对泵进行有效的冷却,不能实现泵的快速使用,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冷却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泵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冷却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4),所述微型水泵(4)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磁阀(8),所述冷却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罐(9),所述冷却罐(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底座(10),所述冷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片(12),所述鼓风机(11)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3),所述进风管(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4),所述出风管(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喷头(15),所述冷却罐(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盖(16),所述活动盖(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17),所述储水箱(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顶端依次贯穿储水箱(3)和冷却箱(1)并延伸至软管(6)的右端,所述连接管(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3)的右端依次贯穿冷却箱(1)和冷却罐(9)并延伸至出风管(14)的左侧,所述出风管(14)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喷头(1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冷却喷头(1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冷却喷头(15)以出风管(14)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7)的右端依次贯穿冷却箱(1)和储水箱(3)并延伸至储水箱(3)的内侧,所述软管(6)缠绕在冷却罐(9)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风管(14)和冷却喷头(15)均位于冷却罐(9)的内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9559.6U CN21107925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9559.6U CN21107925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79258U true CN211079258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4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89559.6U Active CN21107925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79258U (zh)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89559.6U patent/CN2110792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694266U (zh) | 一种用于铝合金铸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 | |
CN216898527U (zh) | 一种空调冷却塔均匀布水装置 | |
CN211079258U (zh) | 一种泵热处理后的冷却装置 | |
CN211177971U (zh) | 一种可快速循环冷气的气冷真空炉 | |
CN206192017U (zh) | 一种高温化工溶液快速冷却设备 | |
CN214505012U (zh) | 一种核电站非安全级水箱 | |
CN210922265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冷却塔 | |
CN205537190U (zh) | 一种工业用冷却装置 | |
CN212620231U (zh) | 一种ec风机抽风横流闭式侧进侧出风冷却塔 | |
CN213147101U (zh) | 一种管材生产用冷却装置 | |
CN211604874U (zh) | 一种风电机组变压器冷却装置 | |
CN211321851U (zh) | 一种节能运行的全封闭循环冷却系统 | |
CN211155218U (zh) | 一种空气能饮水机 | |
CN221687357U (zh) | 一种水冷型干式变压器 | |
CN217701831U (zh) | 一种尿素管用激光焊接机的冷却结构 | |
CN210438813U (zh) | 一种具有双重散热效果的渗锌炉 | |
CN214314164U (zh) | 一种电力用电力柜降温装置 | |
CN215295958U (zh) | 一种具有辅助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 | |
CN212657952U (zh) | 一种茶籽油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 |
CN219014506U (zh) | 一种空调风冷节能改造装置 | |
CN220788690U (zh) | 一种热处理淬火均温水池 | |
CN208782272U (zh) | 一种化工厂用配电柜 | |
CN215491158U (zh) | 一种双循环节能高效空气冷却器 | |
CN217929865U (zh) | 一种风冷式密闭横流式冷却塔 | |
CN215261283U (zh) | 一种带有布水结构的混流密闭式冷却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