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720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720U
CN211075720U CN201921069883.6U CN201921069883U CN211075720U CN 211075720 U CN211075720 U CN 211075720U CN 201921069883 U CN201921069883 U CN 201921069883U CN 211075720 U CN211075720 U CN 21107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door
air duct
vehicle
hole
instrume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98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汪臣
周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98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仪表板盖板;前门护板,所述前门护板与所述仪表板盖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前门护板和所述仪表板盖板上设置有风道过孔;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风道过孔处,且用于隔离所述间隙与所述风道过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风道过孔处设置具有密封作用的密封套,可以使气流在经过风道过孔处时,减少气流在风道过孔处向间隙方向的漏气和噪音,从而有利于提高气流的传输效率、减少气流损失、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通过向外后视镜吹送气体可以清洁外后视镜,因为外后视镜安装在前车门上,通常对外后视镜吹送气体的管路要经过仪表板盖板和前门护板,而仪表板盖板和前门护板二者的配合普遍设计会预留一定的间隙,在气流从仪表板盖板流入前门护板时,间隙会降低向外后视镜吹送气体的风速,进而降低对外后视镜的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通过设置密封套,可减少间隙处的气流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仪表板盖板;前门护板,所述前门护板与所述仪表板盖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前门护板和所述仪表板盖板上设置有风道过孔;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风道过孔处,且用于隔离所述间隙与所述风道过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风道过孔处设置具有密封作用的密封套,可以使气流在经过风道过孔处时,减少气流在风道过孔处向间隙方向的漏气和噪音,从而有利于提高气流的传输效率、减少气流损失、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过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门护板上的前门风道过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盖板上的仪表板风道过孔,所述前门风道过孔与所述仪表板风道过孔对齐,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前门风道过孔与所述仪表板风道过孔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套包括:前门部和仪表板部,所述前门部适于与所述前门护板固定,所述仪表板部适于与所述仪表板盖板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门部具有卡槽,所述前门风道过孔的孔边缘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边缘与所述卡槽的卡接干涉量为2mm-4mm。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板部具有挤压支臂,且所述挤压支臂与所述仪表板盖板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支臂的挤压变形量为2mm-5mm。
进一步地,所述前门部与所述仪表板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且所述连接部适于遮挡所述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外后视镜风道,所述外后视镜风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门护板的朝向车外的一侧,以向所述车辆的外后视镜吹送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后视镜风道挤压所述前门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部分前门护板与密封套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2是仪表板盖板、前门护板和密封套装配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仪表板盖板1、前门护板2、密封套3、前门部31、卡槽311、挤压支臂32、连接部33、风道过孔4、前门风道过孔41、仪表板风道过孔42、外后视镜风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车辆包括:仪表板盖板1、前门护板2、密封套3。
仪表板盖板1内有与送风装置连接的送风通道,送风装置可以向送风通道内吹风以形成气流。
前门护板2与仪表板盖板1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前车门可以正常关闭,前门护板2和仪表板盖板1上设置有风道过孔4,以实现送风通道内的气流通过风道过孔4进入前门护板2内。
密封套3设置在风道过孔4处,且密封套3用于隔离间隙与风道过孔4,在将送风装置输出的气流从仪表板盖板1进入前门护板2时,密封套3可以在风道过孔4处填充前门护板2与仪表板盖板1之间的间隙,并连通风道过孔4,以实现风道过孔4与间隙间隔开,从而有利于减少气流在风道过孔4处的漏气,即减少向间隙漏气,降低气流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风道过孔4处设置具有密封作用的密封套3,可以使气流在经过风道过孔4处时,减少气流在风道过孔4处向间隙方向的漏气和噪音,从而有利于提高气流的传输效率、减少气流损失、提升用户体验。
参照图2所示,风道过孔4包括:设置在前门护板2上的前门风道过孔41以及设置在仪表板盖板1上的仪表板风道过孔42,前门风道过孔41与仪表板风道过孔42对齐,从而有利于减少气流方向的改变,进而有利于减少气流在风道过孔4处的损失。密封套3设置在前门风道过孔41与仪表板风道过孔42处,并连通前门风道过孔41和仪表板风道过孔42,从而有利于减少气流在前门风道过孔41与仪表板风道过孔42处的漏气,降低气流的噪音。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密封套3包括:前门部31和仪表板部,前门部31适于与前门护板2固定,以实现将密封套3装配在前门护板2上,仪表板部适于与仪表板盖板1贴合,以实现在关闭前车门时,仪表板部与仪表板盖板1贴合,形成对风道过孔4的密封,隔离风道过孔4与间隙。
进一步地,前门部31具有卡槽311,前门风道过孔41的孔边缘卡接在卡槽311内,前门部31与前门风道过孔41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卡接连接紧密,从而有利于防止气流在卡接处漏气,卡接连接还利于降低密封套3装配在前门护板2上的难度,提高密封套3的装配效率。
更进一步地,孔边缘与卡槽311的卡接干涉量为2mm-4mm,例如卡接干涉量为3mm。孔边缘与卡槽311的卡接干涉量大于4mm时,密封套3的装配应力较大,易导致密封套3从前门风道过孔41的孔边缘脱落。孔边缘与卡槽311的卡接干涉量小于2mm时,孔边缘容易脱出卡槽311,降低密封套3的可靠性。
参照图2所示,仪表板部具有挤压支臂32,且挤压支臂32可以通过变形与仪表板盖板1贴合,从而有利于减少气流在挤压支臂32与仪表板盖板1处的漏气。
进一步地,挤压支臂32的挤压变形量为2mm-5mm,例如挤压支臂32的挤压变形量为3mm。挤压支臂32的挤压变形量大于5mm时,密封套3装配应力过大导致密封套3容易弹出。挤压支臂32的挤压变形量小于2mm时,挤压支臂32与仪表板盖板1贴合力小,风道过孔4处有气流通过时,挤压支臂32与仪表板盖板1易脱离,从而导致漏气。
参照图2所示,前门部31与仪表板部之间通过连接部33相连,且连接部33适于遮挡间隙,前门部31与仪表板部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漏气,连接部33形成的空心管路还具有导流作用,从而有利于气流在密封套3内的定向流动。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还包括:外后视镜风道5,外后视镜风道5至少部分地位于前门护板2的朝向车外的一侧,以向车辆的外后视镜吹送气体。
外后视镜风道5可以将通过风道过孔4的气流导向外后视镜处,以实现通过吹送气体除去外后视镜上的水珠、杂物等,从而有利于保持后视镜清洁,进而提高行车安全。
送风装置还可以连通车辆的暖风系统,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将气体加热,以实现向车辆的外后视镜吹送热气,从而有利于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对外后视镜进行除雾、除霜等,进而提高行车安全。
参照图2所示,外后视镜风道5挤压前门部31,换言之,前门部31夹在外后视镜风道5与前门风道过孔41的孔边缘之间,从而有利于防止密封套3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密封套3可以是橡胶材质,密封套3同时具有易于安装、安装后不易脱落、密封前门护板2与仪表板盖板1之间的间隙、将送风通道内的气流导向外后视镜风道5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板盖板;
前门护板,所述前门护板与所述仪表板盖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前门护板和所述仪表板盖板上设置有风道过孔;
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风道过孔处,且用于隔离所述间隙与所述风道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过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门护板上的前门风道过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盖板上的仪表板风道过孔,所述前门风道过孔与所述仪表板风道过孔对齐,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前门风道过孔与所述仪表板风道过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包括:前门部和仪表板部,所述前门部适于与所述前门护板固定,所述仪表板部适于与所述仪表板盖板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部具有卡槽,所述前门风道过孔的孔边缘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边缘与所述卡槽的卡接干涉量为2mm-4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部具有挤压支臂,且所述挤压支臂与所述仪表板盖板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支臂的挤压变形量为2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部与所述仪表板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且所述连接部适于遮挡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后视镜风道,所述外后视镜风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门护板的朝向车外的一侧,以向所述车辆的外后视镜吹送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风道挤压所述前门部。
CN201921069883.6U 2019-07-09 2019-07-09 车辆 Active CN21107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9883.6U CN211075720U (zh) 2019-07-09 2019-07-09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9883.6U CN211075720U (zh) 2019-07-09 2019-07-09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720U true CN211075720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9883.6U Active CN211075720U (zh) 2019-07-09 2019-07-09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6448B2 (en) Cowl top cover
EP1955903B1 (en) Bumper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US7976097B2 (en) Cowl structure of vehicle
US6322440B1 (en) Outside air intake structure
JP6059481B2 (ja) バッテリー冷却ダクト
US20090217608A1 (en) Roof module with a ventilation duct
US8172314B2 (en) Covering part
CN211075720U (zh) 车辆
US20070243818A1 (en) Air Guide for front end cooling
CN102348594A (zh) 外车顶用防水结构
JP4200760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5621546B2 (ja)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固定構造
CN113859174B (zh) 集成式侧除霜风管、除霜风管及车辆
CN214112493U (zh) 一种安装在汽车门内饰板上的侧除霜通风结构及汽车
EP2251219B1 (en) Windshield defogg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10000056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风道结构以及车辆
JP4553383B2 (ja) 自動車のデフロスタ装置
JP4218532B2 (ja) 車両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CN218085332U (zh) 车顶装置
CN212500270U (zh) 一种汽车除霜风道的安装结构
JP2010006314A (ja) 自動車の換気構造
CN21079274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通风装置
CN21288982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门洞的密封条
JPH07215148A (ja) 自動車の車室における乗員の保護構造
JP6185809B2 (ja) リアスポイ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