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699U -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699U
CN211075699U CN201921663813.3U CN201921663813U CN211075699U CN 211075699 U CN211075699 U CN 211075699U CN 201921663813 U CN201921663813 U CN 201921663813U CN 211075699 U CN211075699 U CN 211075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mounting plate
plate
combination lamp
front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38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思元
刘世根
施雄飞
王超功
朱迎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38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组合灯安装结构,用于前组合灯于车身上的安装,并包括结构主体和传力部,结构主体包括于车身的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以及连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连接板,且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以安装前组合灯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构成结构主体于车身上安装的第二安装点;传力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且传力部构成前组合灯施加于第一安装板上的压力向车身的传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结构主体上设置传力部,不仅可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也可将前组合灯的力传递到车身上,从而可提高结构主体的刚度;因该前组合灯安装结构注塑成型,不仅便于传力部的设置,同时也便于成型。

Description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组合灯位于整车的前部,主要起照明和信号灯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前组合灯通常经由钣金支架安装于车身上,而在整车布局中,前组合灯自身的安装点与车身之间的Y向间距较小,不仅难以布置钣金支架,同时钣金支架上也难以设置加强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钣金支架对前组合灯的支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可提高对前组合灯的安装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组合灯安装结构,用于前组合灯于车身上的安装,所述前组合灯安装结构注塑成型,并包括:
结构主体,包括于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连接板,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以安装所述前组合灯的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构成所述结构主体于所述车身上安装的第二安装点;
传力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且所述传力部构成所述前组合灯施加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压力向所述车身的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构造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点为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拉铆螺母。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通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构造有凹槽,所述拉铆螺母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拉铆螺母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表面外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六角孔,所述拉铆螺母为与所述通孔适配的六角铆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点为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两个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构成所述结构主体于所述车身上定位的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主体上构造有线束孔。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部包括:
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相对布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边缘之间;
中间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
第一凸环,固连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环所述第一安装点设置;
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构成所述第一凸环与两所述边板间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构成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中间板的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结构主体上设有构成所述第一安装板与两所述边板连接的侧板,所述传力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凸环之间的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点位于所述中间板与所述边板之间,所述传力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环所述第二安装点设置的第二凸环,以及构成所述第二凸环与所述边板、所述中间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分别连接的多个加强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支架,通过在结构主体上设置传力部,不仅可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将前组合灯施加于第一安装板上的压力传递到车身上,从而可提高结构主体的刚度;另外,因该前组合灯安装结构注塑成型,不仅便于传力部的设置,同时也便于成型,从而使得本前组合灯安装支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第一安装点采用拉铆螺母,结构简单,同时也便于前组合灯于结构主体上的安装。
(3)通过设置凹槽,并将拉铆螺母的端部嵌设于凹槽内,可提高拉铆螺母于结构主体上的设置稳定性。
(4)将通孔构造于为六角孔,有利于提高拉铆螺母于结构主体上设置的牢固性,从而可提高前组合灯于结构主体上的安装效果。
(5)第二安装点采用安装孔,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6)设置定位部,有利于实现结构主体于车身上的安装。
(7)线束孔可用于固定机舱线束,可提高前组合灯安装结构的功能多样性。
(8)通过采用两个边板、中间板、第一凸环及第一、第二加强筋构成传力部,可提高结构主体的传力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结构主体的刚度。
(9)通过设置连接第一安装板与两边板的侧板,不仅可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结构主体的传力效果,从而可提高结构主体的刚度。
(10)设置加强肋有利于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提高结构主体的传力效果,并提高前组合灯的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前组合灯及车身的分解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01-第一安装板,102-拉铆螺母,103-边板,104-连接板,105-加强肋,106-中间板,107-环形围板,108-定位孔,109-安装孔,1010-第二凸环,1011-第二安装板,1012-线束孔,1013-第三安装板,1014-第一加强筋,1015-第一凸环,1016-第二加强筋,1017-第三加强筋,1018-侧板;
2-前组合灯,201-固定孔;
3-车身,30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板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前组合灯安装结构,用于前组合灯2于车身3上的安装,如图1中所示,前组合灯2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并如图1中示出的,前组合灯2具有外伸布置的固定板,并于固定板上形成有固定孔201,以构成前组合灯2于本实施例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上的固定。另外,车身3的结构与现有结构类似,并如图1中示出的,于车身3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孔301,以此可经由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与连接孔301及固定孔201间的分别连接,而构成前组合灯2于车身3上的安装。
基于上述前组合灯2和车身3的具体结构,并为了便于加工成型,本实施例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注塑成型,并主要包括结构主体和传力部,其中,由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主体包括于车身3的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的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11,以及连接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11的连接板104,且第一安装板101上设有以安装前组合灯2的第一安装点,并于第二安装板1011上设有构成结构主体于车身3上安装的第二安装点。另外,为提高结构主体的自身性能,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板104与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11之间正交布置。
其中,第一安装板101具体为平板状,且为便于前组合灯2的安装,结合图3和图4中所示,于第一安装板101上构造有通孔,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点具体为铆接于通孔内的拉铆螺母102。另外,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对应于通孔,于第一安装板101上构造有凹槽,拉铆螺母102的端部嵌设于该凹槽内。且拉铆螺母102的端面相对于第一安装板101的表面外凸设置,优选地,两者间的高度差为0.5mm~1mm。此外,为了提高拉铆螺母102的设置稳定性,本实施例的通孔具体采用六角孔,相应地,拉铆螺母102为与通孔适配的六角铆螺母。
由图2和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安装点具体为间隔布置于第二安装板1011上的两个安装孔109,以此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过安装孔109后与车身3连接。另外,为便于实现结构主体于车身3上的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011上设有构成结构主体于车身3上定位的定位部。且仍由图2中所示,该定位部具体为开设于第二安装板1011上的定位孔108,对应地,如图1中所示,于车身3上设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定位柱。且其一定位孔108被构造为圆孔,而另一定位孔108被构造为长形孔,如此设置,可在安装时进行位置微调。
此外,结合图2和图3中所示,为了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于第二安装板1011上固连有环两定位孔108设置的环形围板107。且为了提高结构主体的功能多样性,于第二安装板1011一端的环形围板107上固连于有端面相对于第二安装面外凸布置的第三安装板1013,并于第三安装板1013上设有以穿设机舱线束的线束孔1012。进一步地,除了设置线束孔1012,还可在结构主体上为发动机罩锁拉线等部件设置卡接点。
由图5、图6并结合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力部主要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边板103、中间板106、第一凸环1015以及第一加强筋1014和第二加强筋1016。其中,中间板106位于连接板的中部,两个边板103均连接于第二安装板1011和第二安装板1011的边缘之间,并向连接板104的两侧延伸布置,且其一端延伸至与上述环形围板107固连。
为进一步提高传力效果,本实施例的中间板106呈三角形,且边板103夹置于连接板104与第二安装板1011之间的部分也呈三角形。此外,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和传力效果,于第一安装板101固定有与两个边板103分别固连的侧板1018,且侧板1018进一步被设为弧形板。另外,为利于整体轻量化设计,如图7中所示,侧板1018的高度小于上述连接板104的高度,但其高度应不小于10mm。
结合图5和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凸环1015固连于第一安装板101上,并环上述拉铆螺母102设置。第一加强筋1014为相对布置的两个,并分别构成第一凸环1015与两个边板103之间的连接,第二加强筋1016则连接于第一凸环1015与中间板106之间。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力效果,以提高结构主体的刚度,传力部还包括连接于侧板1018与第一凸环1015之间的第三加强筋1017,且进一步地,第三加强筋1017和第二加强筋1016均与上述中间板106对齐布置,也即三者布置于一条直线上。
此外,由图2和图3中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传力部还包括分别环上述安装孔109设置的两个第二凸环1010,以及构成各第二凸环1010与边板103、中间板106、连接板104及第二安装板1011之间分别连接的四个加强肋105。其中,加强肋105由与上述环形围板107间的固连而构成与第二安装板1011之间的间接连接。另外,环第二凸环1010设置的四个加强肋105之间具体呈“十”字形,当然,也可呈“X”形设置,以进一步提高传力效果。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相较于传统的钣金支架,其采用注塑成型,可便于加工制造,同时通过在结构主体上设置传力部,不仅可提高结构主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将前组合灯2施加于第一安装板101上的压力传递到车身3上,从而可提高结构主体的刚度,进而使得本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组合灯安装结构,用于前组合灯(2)于车身(3)上的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合灯安装结构(1)注塑成型,并包括:
结构主体,包括于所述车身(3)的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的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1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的连接板(104),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01)上设有以安装所述前组合灯(2)的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上设有构成所述结构主体于所述车身(3)上安装的第二安装点;
传力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之间,且所述传力部构成所述前组合灯(2)施加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上的压力向所述车身(3)的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上构造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点为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拉铆螺母(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通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上构造有凹槽,所述拉铆螺母(102)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拉铆螺母(102)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的表面外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六角孔,所述拉铆螺母(102)为与所述通孔适配的六角铆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点为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上的两个安装孔(1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上设有构成所述结构主体于所述车身(3)上定位的定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上构造有线束孔(10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部包括:
两个边板(103),两个所述边板(103)相对布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的边缘之间;
中间板(106),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和所述连接板(104)之间;
第一凸环(1015),固连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1)上,并环所述第一安装点设置;
第一加强筋(1014)和第二加强筋(1016),所述第一加强筋(1014)构成所述第一凸环(1015)与两所述边板(103)间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1016)构成所述第一凸环(1015)与所述中间板(106)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结构主体上设有构成所述第一安装板(101)与两所述边板(103)连接的侧板(1018),所述传力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侧板(1018)与所述第一凸环(1015)之间的第三加强筋(10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组合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点位于所述中间板(106)与所述边板(103)之间,所述传力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上的环所述第二安装点设置的第二凸环(1010),以及构成所述第二凸环(1010)与所述边板(103)、所述中间板(106)、所述连接板(104)及所述第二安装板(1011)之间分别连接的多个加强肋(105)。
CN201921663813.3U 2019-09-30 2019-09-30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Active CN211075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813.3U CN211075699U (zh) 2019-09-30 2019-09-30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813.3U CN211075699U (zh) 2019-09-30 2019-09-30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699U true CN211075699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3813.3U Active CN211075699U (zh) 2019-09-30 2019-09-30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6715B (zh)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
CN211075699U (zh) 前组合灯安装结构
CN217145617U (zh) 顶棚天窗组件和车辆
CN201989723U (zh) 一种汽车控制单元的安装支架
CN213007845U (zh) 用于照明装置的安装组件、照明装置和车辆
CN210363568U (zh) 车身后尾灯安装结构
CN217271212U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紧固连接用金属支架总成
CN219706903U (zh) 一种线束夹结构以及汽车
CN219321615U (zh) 一种天线拉绳用定位安装结构及定位安装系统
CN219295577U (zh) 一种具有荧光片的led车灯
CN220615714U (zh) 一种汽车组合式堵盖
CN215215930U (zh) 一种方便装拆的面板灯
CN219446808U (zh) 扶手结构和公交车
CN216684326U (zh) 一种汽车后门塑料饰板卡扣结构
CN219172531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623197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安装支架及脚踏板组件
CN210912276U (zh) 一种汽车卡扣底座结构
CN214534860U (zh) 一种易组合型汽车液压管路加固安装件
CN213056704U (zh) 一种加速踏板
CN212500125U (zh) 导流板与高位制动灯的连接机构及汽车
CN217575367U (zh) 车身侧围后部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0345580U (zh) 一种背板结构及侧吸油烟机
CN109210498B (zh) 灯罩以及风扇
CN217908955U (zh) 安装组件及模型车
CN219756203U (zh) 一种激光投影陶瓷荧光照明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